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紙滲透劑檢測方法

紙滲透劑檢測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23 01:51:50

⑴ PT檢測是什麼無損探傷中的哪一種

PT檢測是無損探傷中的滲透檢測。

滲透劑在毛細作用下,滲入表面開口缺陷內;在去除工件表面多餘的滲透劑後,通過顯象劑的毛細作用將缺陷內的滲透劑吸附到工件表面形成痕跡而顯示缺陷的存在。

主要用於檢查坡口表面、碳弧氣刨清根後或焊縫清楚後的刨槽表面、工卡具鏟除的表面以及不便磁粉探傷部位的表面開孔缺陷。

常用的無損探傷方法有:X光射線探傷、超聲波探傷、磁粉探傷、滲透探傷、渦流探傷、γ射線探傷、螢光探傷、著色探傷等方法。

(1)紙滲透劑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預處理工作被檢表面不得有影響滲透檢測的鐵銹、氧化皮、焊接飛濺、鐵屑、毛刺以及各種防護層;對工件進行預清洗,清洗後,檢測面上遺留的溶劑、水分等必須乾燥,且應保證在施加滲透劑之前不被污染。

2、施加滲透劑將著色滲透液均勻噴塗於受檢工件表面。噴塗時,噴嘴距受檢工件表面20~30mm為宜。在整個滲透時間內,著色滲透液必須潤濕覆蓋全部受檢工件表面;在10-50℃的溫度條件下,滲透持續時間一般不少於10分鍾。

3、去除多餘的滲透劑先用乾燥、潔凈不脫毛的布依次擦拭,直至大部分多餘滲透劑被清除掉。再用蘸有清洗劑的干凈不脫毛布或紙進行擦拭。但應注意,不得往復擦拭,不得用清洗劑直接在被檢面沖洗。

4、乾燥用干凈的布擦乾被檢面或在室溫下乾燥5-10分鍾後再顯相。

5、施加顯像劑顯像劑使用前要搖動使其充分混和均勻,噴施的顯像劑應薄而均勻,不可在同一部位反復多次施加;施加好顯像劑後,應進行自然乾燥或用溫空氣吹乾。

⑵ 滲透檢測原理是什麼

當被檢工件表面塗覆了帶有顏色或熒光物質且具有高度滲透能力的滲透液時,在液體對固體表面的濕潤作用和毛細管作用下,滲透液滲透入工件表面開口缺陷中,然後,將工件表面多餘的滲透液清洗干凈,注意保留滲透到缺陷中的滲透液,再在工件表面塗上一層顯象劑,將缺陷中的滲透液在毛細作用下重新吸附到工件表面,從而形成缺陷的痕跡,通過直接目視或特殊燈具,觀察缺陷痕跡顏色或熒光圖象對缺陷性質進行評定,這就是滲透探傷的基本原理。

⑶ 滲透檢測的基本原理及步驟

滲透檢測是基於液體的毛細作用(或毛細現象)和固體染料在一定條件下的發光現象。
滲透檢測的工作原理是:工件表面被施塗含有熒光染料或者著色染料的滲透劑後,在毛細作用下,經過一定時間,滲透劑可以滲入表面開口缺陷中;去除工作表面多餘的滲透劑,經過乾燥後,再在工件表面施塗吸附介質——顯像劑;同樣在毛細作用下,顯像劑將吸引缺陷中的滲透劑,即滲透劑回滲到顯像中;在一定的光源下(黑光或白光),缺陷處的滲透劑痕跡被顯示(黃綠色熒光或鮮艷紅色),從而探測出缺陷的形貌及分布狀態。
滲透檢測的基本步驟
無論是那種滲透檢測方法,其步驟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主要包括以下幾步:
1、預處理;
2、滲透;
3、清洗;4、顯像;
5、觀察記錄及評定;
6、後處理。
滲透檢測的結果主要受到操作者的操作影響,所以進行滲透檢測的人員一定要嚴格按照相關的工藝標准、規程及技術要求來進行操作,這樣才能確保檢測結果的可靠性。

⑷ 滲透檢測的一般步驟及要求

1.被檢物表面處理。
2.施加滲透液。
3.停滯一定時間。
4.表面滲透液清洗。
5.施加顯像劑。
6.缺陷內部殘留的滲透液被顯像劑吸附出來,進行觀察。
7.缺陷判定。
一、表面處理
對表面處理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可能影響滲透檢測的污染物必須清除干凈,同時,又不能損傷被檢工件的工作功能。滲透檢測工作準備范圍應從檢測部位四周向外擴展25mm以上。
污染物的清除方法有:機械清理,化學清洗和溶劑清洗,在選用時應進行綜合考慮。特別注意塗層必須用化學的方法進行去除而不能用打磨的方法。
二、滲透劑的施加
常用的施加方法有噴塗、刷塗、澆塗和浸塗。
滲透時間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一般來說,施加滲透劑的時間不得少於10min,對於應力腐蝕裂紋因其特別細微,滲透時間需更長,可以長達2小時。
滲透溫度一般控制在10~50℃范圍內,溫度太高,滲透劑容易干在被檢工件上,給清洗帶來困難;溫度太低,滲透劑變稠,動態滲透參量受到影響。當被檢工件的溫度不在推薦范圍內時,可進行性能對比試驗,以此來驗證檢測結果的可靠性。
在整個滲透時間內應讓被檢表面處於潤濕狀態。
三、滲透劑的去除
在滲透劑的去除時,既要防止過清洗又要防止清洗不足,清洗過度可能導致缺陷顯示不出來或漏檢,清洗不足又會使得背景過濃,不利於觀察。
水洗型滲透劑的去除:水溫為10~40℃,水壓不超過0.34MPa,在得到合適的背景的前提下,水洗的時間越短越好。
後乳化型滲透劑的去除:乳化工序是後乳化型滲透檢測工藝的最關鍵步驟,必須嚴格控制乳化時間防止過乳化,在得到合適的背景的前提下,乳化的時間越短越好。
溶劑去除型滲透劑的去除:應注意不得往復擦拭,不得用清洗劑直接沖洗被檢表面。
四、顯像劑的施加
顯像劑的施加方式有噴塗、刷塗、澆塗和浸塗等,噴塗時距離被檢表面為300~400mm,噴塗方向與被檢面的夾角為30~40°,刷塗時一個部位不允許往復刷塗幾次。
五、觀察
觀察顯示應在顯像劑施加後7~60min內進行。
觀察的光源應滿足要求,一般白光照度應大於1000Lx,無法滿足時,不得低於500Lx,熒光檢測時,暗室的白光照度不應大於20Lx,距離黑光燈380mm處,被檢表面輻照度不低於1000μW/。
在進行熒光檢測時,檢測人員進入暗室應有暗適應時間。
六、缺陷評定
按照標准要求進行記錄和評定。

⑸ 滲透檢測的檢測方法的分類

根據滲透劑和顯像劑種類不同,檢測方法可按照表1和表2進行分類:
表1 方法名稱 滲透劑種類 方法代號 熒光滲透檢測 水洗型熒光滲透劑 FA 後乳化型熒光滲透劑 FB 溶劑去除型熒光滲透劑 FC 著色滲透檢測 水洗型著色滲透劑 VA 後乳化型著色滲透劑 VB 溶劑去除型著色滲透劑 VC
表2 方法名稱 顯像劑種類 方法代號 乾式顯像法 乾式顯像劑 D 濕式顯像法 濕式顯像劑 W 快乾式顯像劑 S 無顯像劑顯像法 不用顯像劑 N
1、根據滲透劑所含染料成分分類
根據滲透劑所含染料成分,滲透檢測分為熒光滲透檢測法、著色滲透檢測法和熒光著色滲透檢測法,簡稱為熒光法、著色法、和熒光著色法三大類。滲透劑內含有熒光物質,缺陷圖像在紫外線能激發熒光的為熒光法。滲透劑內含有有色染料,缺陷圖像在白光或日光下顯色的為著色發。熒光著色法兼備熒光和著色兩種方法的特點,缺陷圖像在白光或日光下能顯色,在紫外線下又能激發出熒光。
2、根據滲透劑去除方法分類
根據滲透劑去除方法,滲透檢測分為水洗型、後乳化型和溶劑去除型三大類。水洗型滲透法是滲透劑內含有一定量的乳化劑,工件表面多餘的滲透劑可以直接用水洗掉。有的滲透劑雖不含乳化劑,但溶劑是水,即水基滲透劑,工件表面多餘的滲透劑也可直接用水洗掉,它也屬於水洗型滲透法。後乳化型滲透法的滲透劑不能直接用水從工件表面洗掉,必須增加一道乳化工序,即工件表面上多餘的滲透劑要用乳化劑「乳化」後方能用水洗掉。溶劑去除型滲透法是用有機溶劑去除工件表面多餘的滲透劑。
3、根據顯像劑類型分類
根據顯像劑類型,滲透檢測分為乾式顯像法、濕式顯像法兩大類。乾式顯像法是以白色微細粉末作為顯像劑,施塗在清洗並乾燥後的工件表面上。濕式顯像法是將顯像粉末懸浮於水中(水懸浮顯像劑)或溶劑中(溶劑懸浮顯像劑),也可將現象粉溶解於水中(水溶性顯像劑)。此外,還有塑料薄膜顯像法;也有不使用顯像劑,實現自顯像的。

⑹ 問的是紙張滲透劑

造紙用的原料主要是植物纖維原料,可以籠統包括為樹類、草類、廢紙類等。也有用礦物纖維原料的。
造紙用滲透劑是高效清洗劑 乳化劑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劑TX-12 NP-12

⑺ 滲透探傷法 是利用什麼原理探傷的

是以毛細作用原理為基礎的檢查表面開口缺陷的無損檢測方法。
毛細作用是指浸潤液體在細管里升高的現象和不浸潤液體在細管里降低的現象。其中,植物莖內的導管就是植物體內的極細的毛細管,它能把土壤里的水分吸上來,磚塊吸水、毛巾吸汗、鋼筆吸墨水都是常見的毛細現象。在這些物體中有有許多細小的孔道起著毛細管的作用,液體的表面張力、內聚力和附著力的共同作用使水分可以在較小直徑的毛細管中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稱之為毛細現象。
滲透檢測的工作原理是:工件表面被施塗含有熒光染料或者著色染料的滲透劑後,在毛細作用下,經過一定時間,滲透劑可以滲入表面開口缺陷中;去除工作表面多餘的滲透劑,經過乾燥後,再在工件表面施塗吸附介質——顯像劑;同樣在毛細作用下,顯像劑將吸引缺陷中的滲透劑,即滲透劑回滲到顯像中;在一定的光源下(黑光或白光),缺陷處的滲透劑痕跡被顯示(黃綠色熒光或鮮艷紅色),從而探測出缺陷的形貌及分布狀態。

⑻ 滲透檢測有哪些局限性

據我所知,滲透檢驗局限性是只能檢查非多孔性材料的表面開口缺陷,應用范圍較窄。滲透檢測又稱滲透探傷,是一種以毛細作用原理為基礎的檢查表面開口缺陷的無損檢測方法。這種方法是五種常規無損檢測方法(射線檢測、超聲波檢測、磁粉檢測、滲透檢測、渦流檢測)中一種,是一門綜合性科學技術。同其他無損檢測方法一樣,滲透檢測也是以不損壞被檢測對象的使用性能為前提,運用物理、化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理論為基礎,對各種工程材料、零部件和產品進行有效的檢驗,藉以評價它們的完整性、連續性、及安全可靠性。滲透檢測是產品製造中實現質量控制、節約原材料、改進工藝、提供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手段,也是設備維護中不可或缺的手段。滲透檢測不受被控工件化學成分限制。滲透檢測可以檢查磁性材料,也可以檢查非磁性材料;可以檢查黑色金屬,也可以檢查有色金屬,還可以檢查非金屬。

滲透檢測不受被檢工件結構限制。滲透檢測可以檢查焊接件或鑄件,也可以檢查壓延件和鍛件,還可以檢查機械加工件。滲透檢測不受缺陷形狀(線性缺陷或體積型缺陷)、尺寸和方向的限制。只需要一次滲透檢測,即可同時檢查開口於表面的所有缺陷。但是,滲透檢測無法或難以檢查多孔的材料,例如粉末冶金工件;也不適用於檢查因外來因素造成開口或堵塞的缺陷,例如工件經噴丸處理或噴砂,則可能堵塞表面缺陷的「開口」,難以定量的控制檢測操作質量,多憑檢測人員的經驗、認真程度和視力的敏銳程度。

⑼ 滲透檢測原理有哪些

利用毛細管現象和滲透液對缺陷內壁的浸潤作用,使滲透液進入缺陷中,將多餘的滲透液出去後,殘留缺陷內的滲透液能吸附顯像劑從而形成對比度更高、尺寸放大的缺陷顯像,有利於人眼的觀測。

⑽ 水洗型熒光滲透檢測乾粉顯像的流程是什麼

通過飛秒檢測發現滲透探傷是利用毛細現象檢查材料表面缺陷的一種無損檢驗方法。
滲透性探傷是工業發展過程中所衍生出來的一種應用技術,該技術是除了進行目視檢查之外,所應用的一種無損檢測措施。由於滲透探傷自身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的簡答操作性,促使該技術目前已經被廣泛的各個領域之中。並且在當前科技技術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傳統的滲透性探傷技術已經逐漸拓展成為了多孔性材料的檢測技術。
熒光滲透液,這種滲透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量用於檢查軍用飛機輕合金零件,滲透探傷便成為主要的無損檢測手段之一,獲得廣泛應用。
滲透探傷是將一種含有染料的著色或熒光的滲透劑塗覆在零件表面上,在毛細作用下,由於液體的潤濕與毛細管作用使滲透劑滲入表面開口缺陷中去。然後去除掉零件表面上多餘的滲透劑,再在零件表面塗上一層薄層顯像劑。缺陷中的滲透劑在毛細作用下重新被吸附到零件表面上來而形成放大了的缺陷圖象顯示,在黑光燈(熒光檢驗法)或白光燈(著色檢驗法)下觀察缺陷顯示。
滲透探傷的基本流程:滲透→清洗→顯象→觀察。
1)清洗
滲透探傷前,必須進行表面清理和預清洗,清除被檢零件表面所有污染物。准備工作范圍應以探傷部位四周向外擴展25毫米。
清除污物的方法有機械方法、化學方法及溶劑去除法等。
2)滲透
滲透施加方法應根據零件大小、形狀、數量和檢查部位,來選擇噴塗、刷塗、澆塗及浸塗等方法。
在滲透過程中時間的長短與溫度范圍對探測裂紋的靈敏度有很大影響,滲透溫度為15~50℃范圍內時,滲透時間一般分為5~10分鍾;當滲透溫度降低為3~15℃時應根據溫度適當增加滲透時間。
3)去除
溶劑去除型滲透劑用清洗劑去除,除了特別難於去除的場合外,一般都用蘸有清洗劑的布和紙擦拭;不得往復擦拭,不得將被檢件浸於清洗劑中或過量地使用清洗劑;在用水噴法清洗時,水管壓力以0.21MPa為宜,水壓不得大於0.34MPa,水溫不超過43℃。
4)乾燥
乾燥的方法有用干凈布擦乾、壓縮空氣吹乾、熱風吹乾、熱空氣循環烘乾裝置烘乾等方法。被檢物表面的乾燥溫度應控制在不大於52℃范圍內。
5)顯像
顯像的過程是用顯像劑將缺陷處的滲透液吸附至零件表面,產生清晰可見的缺陷圖象。顯像時間不能太長,顯像劑不能太厚,否則缺陷顯示會變模糊。顯像時間為10~30分鍾,顯像劑厚度為0.05~0.07毫米。
6)檢驗
觀察顯示的跡痕應在顯像劑施加後7~30分鍾內進行,如顯示跡痕的大小不發生變化,則可超過上述時間。
為確保檢查細微的缺陷,被檢零件上的照度至少達到350勒克斯。
探傷結束後,為了防止殘留的顯像劑腐蝕被檢物表面或影響其使用,必要時應清除顯像劑。清除方法可用刷洗、噴氣、噴水、用布或紙擦除等方法。

閱讀全文

與紙滲透劑檢測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企業收益計算方法 瀏覽:83
蘋果設備共享從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98
高空作業坐板使用方法 瀏覽:161
家庭黃瓜的種植方法 瀏覽:111
傾斜角檢測裝置和傾斜角檢測方法 瀏覽:519
幔簾安裝方法 瀏覽:255
下山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71
電子經緯儀快速安裝方法 瀏覽:361
egg摩絲洗面奶使用方法 瀏覽:260
故障碼讀取與清除方法常用萬用表 瀏覽:751
流量共享怎麼使用方法 瀏覽:375
滾筒洗衣機搖晃怎麼解決方法 瀏覽:509
半水調漂方法視頻 瀏覽:373
kindle使用方法說明書 瀏覽:854
油畫無痕掛鉤使用方法 瀏覽:839
幼兒貼肚臍貼的正確方法 瀏覽:47
內開窗安裝方法 瀏覽:565
質性研究主題分析方法 瀏覽:448
汽車提速異響解決方法 瀏覽:489
科三有什麼方法定好油門 瀏覽: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