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武漢大學團隊研究出新的核酸檢測方法,20分鍾出結果,其原理是什麼
武漢大學團隊開發了一種靈敏度高,操作方便的核酸檢測新方法。只需20分鍾即可完成。企業與團隊已實現互聯互通,有望在年內推廣使用。在COVID新冠病毒疾病和變異株的連續傳播的背景下,快速篩查對於病原體的檢測和控制傳播的傳播是非常重要的,由於它依賴於專業設備的使用和專業操作。
研究人員用新冠狀病毒疾病的方法檢測了204種咽喉拭子樣本,在新冠病毒的真實樣本中達到了94.2%的准確度。該病毒只需20分鍾就能被檢測到,攜帶型紫外線燈或藍光燈可以觀察到檢測結果,大大提高了檢測的方便性。SPAMC和自檢方法的最大區別在於溫度控制。新冠自檢測不需要高溫,可在室溫約20℃下實現,而SPAMC核酸檢測方法需要在37℃至40℃的恆溫下嚴格控制。如果能夠控制溫度,SPAMC技術在自檢領域仍有一定的應用空間。
㈡ 核酸檢測的原理是什麼
核酸檢測其實是檢測受測者體內是否有新冠病毒的核酸(RNA)。每種病毒的核酸內部都含有核糖核苷酸,不同的病毒所含的核糖核苷酸數量和排列順序不同,使得每種病毒都具有特異性。
新冠病毒的核酸也是獨特的,核酸檢測就是對新冠病毒的核酸進行特異性檢測。在進行核酸檢測之前,需要採集受測者的痰液、咽拭子、肺泡灌洗液、血液等樣本,對這些樣本進行檢測,就可以發現受測者的呼吸道感染了什麼病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常用的是咽拭子樣本檢測,將樣本裂解提純,從中提取出可能存在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准備工作就做好了。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主要用熒光定量RT-PCR技術,這種技術是熒光定量PCR技術與RT-PCR技術的結合。在檢測過程中,先採用RT-PCR技術將新冠病毒的核酸(RNA)逆轉錄為對應的脫氧核糖核酸(DNA);再採用熒光定量PCR技術,將得到的DNA進行大量復制,同時,使用特異性探針對復製得到的DNA進行檢測,打上標記。
如果存在新冠病毒核酸,儀器就可以檢測到熒光信號,而且,隨著DNA的不斷復制,熒光信號不斷增強,這樣就間接檢測到了新冠病毒的存在。
核酸檢測為陽性不一定是確診
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就可以確認受測者上呼吸道存在病毒核酸,但並不能直接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在核酸檢測為陽性的情況下,還要綜合流行病學史對受測者進行進一步的診斷,如果受測者還有發熱、咽痛、咳嗽、乏力等症狀,以及與已確診的感染者有接觸史等,就可以診斷為確診病例。
如果受測者沒有任何相關症狀,一般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無症狀感染者也有傳染性,而且一些無症狀感染者後來也開始出現症狀,變成了確診患者。
以上內容參考 瀟湘晨報—核酸檢測的原理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會出現假陰性?
㈢ 核酸檢測方法有哪些
核酸檢測採用咽拭子檢測,有口咽拭子采樣和鼻咽拭子采樣兩種方式。
口咽拭子采樣就是在咽喉部位用棉簽塗擦,刷取咽喉部位上皮細胞的檢測。受檢測者只要放鬆心情,張口發出「啊——」的聲音就可以了,檢測過程並沒有創傷風險,是非常安全的檢測。
檢測時可能會有惡心、想要嘔吐的不適感覺,不過這些不適症狀通常只需要半分鍾到兩分鍾左右就可以完全緩解了。鼻咽拭子采樣是將一根細棉簽深入鼻孔,從下鼻道深入抵達鼻咽後壁,然後捻轉棉簽取樣。棉簽進入鼻腔的深度約為鼻尖到耳垂的距離。
(3)中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核酸檢測相關知識:
核酸檢測是檢測病毒的方法,它可以更早發現感染。現在臨床中對乙肝、丙肝、艾滋病都開展了核酸檢測,可以在抗體產生前檢測到血液中是否存在病毒。而一些呼吸道疾病可以通過咽拭子或者呼吸道分泌物的核酸檢測來判斷是否感染,以及推測是否具有傳染性。
季節性流感、禽流感、冠狀病毒感染等通過咽拭子檢測可以方便地判斷出上呼吸道是否存在病毒成份,從而判斷被檢測者是否屬於感染者。
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已經是比較成熟的檢測方法了,只要在咽喉部位擦拭幾秒鍾就可以採集到標本。通過分析判斷是否有新冠病毒的核酸成分,可以盡早發現感染者,甚至在感染者出現症狀前就可以檢測到陽性。
感染者經過隔離治療後咽拭子檢測陰性說明病毒已經清除,不具有傳染性了。目前兩次咽拭子核酸檢測陰性是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的標准之一。
㈣ 中國研發出新冠病毒快速核酸檢測方法,具體多長時間就能出結果
單獨新冠狀病毒疾病的核酸檢測可以產生約30分鍾的結果。在核酸檢測過程中,首先需要採集樣本,然後保存和運輸。從採集樣本到結果大約需要6個小時,有時等待時間會更長。進行核酸檢測時,應首先處理樣本。許多咽拭子樣本送到實驗室後,需要進行檢查和分類。這個連接大約需要3~4個小時。
病原體核酸的一步快速檢測。沒有核酸提取和純化,沒有PCR擴增;通過處理溶液,病原體被直接切割,目標核酸被釋放。靶核酸和探針形成DNA/RNA雜交。熒光粒子識別DNA/RNA雜交的熒光信號,實現對樣本中目標核酸的定性判斷。該套件可在室溫下儲存和運輸,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對冷鏈物流的依賴。該技術在樣品檢測的及時性、技術平台的可用性、檢驗檢測的方便性、試劑環境的適應性等方面表現良好。
㈤ 核酸檢測,報告要多長時間出來
核酸檢測結果出來的時間與檢測方法、醫院以及實驗室檢測水平有關,不能一概而論,一般在6~48小時內會出結果。
核酸檢測是病原學檢查的一種,以新冠病毒檢測為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使用咽拭子採集鼻咽部的分泌物,裂解後進行實時熒光RT-PCR,是一種敏感、快速的早期診斷方法。目前我國已經開發出針對新冠病毒的快速檢測試劑盒,30分鍾出結果。但目前各醫院所使用的檢測方法不同,時間也略有差異,大多數檢測結果在6~48小時得出。對於有特殊需求的人,一般在2~6個小時後可以獲得結果
㈥ 核酸檢測有哪些方法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怎麼做?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大家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對於疫情動態也十分關注。原本冬春交際時節就是普通感冒和流感高發的時間段,而控制疫情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從眾多呼吸道患者中篩選出真正的新冠肺炎患者。那麼,新冠肺炎是怎麼診斷的呢?
新冠肺炎怎麼診斷?
首先,新冠肺炎患者通常是有症狀的,盡管有一些患者的症狀很輕微。做了血常規以及胸部影像學檢查,就可以提示是否有新冠病毒肺炎的可能性。當然,新冠肺炎的確診還是要靠新冠病毒核酸的檢測。不久之後還可能出現血液抗體的檢測,以幫助確診新冠肺炎。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怎麼做?
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檢測的取樣方法既不需要開刀也不需要打針,只要「輕輕一抹」。
到了發熱門診或者是相應的檢查室,醫生會讓病人張開嘴,用一個像棉簽一樣的拭子去擦拭扁桃體和咽隱窩附近的分泌物,也可以通過鼻腔取鼻咽後部的分泌物,然後放到試管裡面,再交給檢驗科去做相應的病毒核酸的檢查。
X光胸片是否能作為新冠肺炎的診斷手段呢?
其實X光胸片也是可以提示新冠病毒肺炎的。隨著積累的病例的總結,可以發現新冠病毒肺炎在胸片上面的影像很淡薄,分布是周邊的。因此在分布較好的胸片上也是可以看到的。
對於新冠肺炎最好、最敏感的影像學檢查手段就是胸部CT。在胸部CT每個掃描後的層面,可以看到胸片看不到的某些角度以及更淡薄的影子,這樣就可以早期提示患者可能患有病毒性肺炎。一旦出現這些特徵,就要結合核酸的檢測,對病人進行新冠病毒肺炎的確診。
查血能否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呢?
有研究證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血液中查到病毒的核酸的比例較少,只有15%到20%。機體對新冠病毒入侵後,機體會產生特異性抗體,新冠病毒抗體IgM、IgG是可以在血液中檢測到的。但是,病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5天後才會先出現IgM,隨後才會出現IgG。
目前,我們國家的科研人員做了大量的工作。對於新冠病毒血液檢測的方面,現在我國的科研人員也在集中精力,加快提高檢測的技術的優化,以提高它的特異性和敏感性。
㈦ 核酸檢測的方式都有什麼
核酸檢測主要有酸檢測試劑、抗體檢測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通常是通過咽拭子進行PCR檢測,基因擴增,然後再進行核酸檢測。 而抗體檢測是選擇抽血,抽血的方法得出結果看,觀察其抗體滴度是否升高,這種情況常常是指在抽血前常出現不能產生抗體的情況。
核酸檢測是一種「進行時」檢測,通過聚合酶鏈反應等方法檢測病毒基因組中特定的核酸序列,從而判斷被檢測者此刻是否感染了病毒。
與核酸檢測不同,新冠病毒抗體檢測顯示的是哪些人曾經被感染。抗體檢測又被稱為血清學檢測,目的是檢測血液樣本中的抗體。人體感染病毒後,會產生IgM或IgG抗體。
被感染初期,人體會迅速產生IgM抗體,以抗感染;相比之下,產生IgG抗體的速度更慢,但IgG抗體保留時間更長。抗體檢測就是檢測血清中是否有這些特異性抗體,以確定被測試者是否曾被感染。
(7)中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六種人不宜做核酸檢測
一、釆樣前30分鍾,對於有吸煙、喝酒、嚼口香糖等人群不宜做核酸檢測,以免影響檢測的准確度。
二、進食太飽的人不宜做核酸檢測,否則容易發生惡心嘔吐,影響採用結果的准確性。
三、核酸檢測前有口服抗病毒和抗感染的葯物的,應推遲做核酸檢測,避免影響檢測結果。
四、若是進行鼻拭子采樣的話,對於鼻咽部有病症的急性期,如出血、水腫等人群可以暫不予檢測。
五、剛進行核酸檢測時出現惡心嘔吐的人,應暫緩做核酸檢測,需等檢測者緩解後再予以進行。
六、被采樣者用手或其他物品觸及拭子采樣冠、棉簽的前端的不宜進行,否則容易造成污染,影響檢測結果,需更換進行重做。
㈧ 新冠病毒可以採用哪些方式進行核酸檢測
新型冠狀病毒自從去年來就一直席捲著全球,造成許多國家和地區經濟停滯不前或衰退,給人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直至2021年的到來,我們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治療還在探索階段,對於病毒的研究也頗有成效。
流浪漂泊許多個年頭的人,誰知道他們積攢了多久的思念,卻因為疫情,不得不停下了歸鄉的腳步。全國人們一起加油,我們終將戰勝病毒,重回平靜的生活,向所有為疫情防控做出貢獻的人們致敬。
㈨ 什麼是核酸檢測
作為新冠狀病毒的篩選手段,核酸檢測被推到了大眾視野之中,那麼核酸檢測到底是什麼呢?核酸檢測的物質是病毒的核酸。核酸檢測是查找患者的呼吸道標本、血液或糞便中是否存在外來入侵的病毒的核酸,來確定是否被新冠病毒感染。因此一旦檢測為核酸「陽性」,即可證明患者體內有病毒存在。新冠病毒感染人體之後,首先會在呼吸道系統中進行繁殖,因此可以通過檢測痰液、鼻咽拭子中的病毒核酸判斷人體是否感染病毒。所以說,核酸檢測陽性可以作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的金標准。
現在疫情防控仍然是非常嚴峻,無論是上學還是工作,好多學校及單位都是要求結果陰性的報告單。
1、陽性代表的是感染了新冠病毒,陰性代表的是沒有感染。核酸檢測是在實驗室的條件下,通過分析致病微生物DNA或者RNA基因學的序列,進行臨床病因學的確診。
2、此種核酸檢測的方法是利用PCR擴增的方法進行檢測,需要很多的步驟,最快也要6個小時才能出結果。此種檢測靈敏度高、成本高,完全手工操作,工作量非常大,同時要求實驗室的條件也非常高。它是目前及早確定病人是否感染病毒,並且及早發現和及早治療最有效的檢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