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體內去寒】如何去除體內寒氣 小妙招讓你快速將寒氣「逼」出來
體內有寒氣的表現
1、面色發白、發青、發暗、發黑代表體內可能有寒。顏色越是發暗,就代表寒濕越重。
2、舌苔發白,代表體內有寒濕。
3、反復的口腔潰瘍,代表體內有寒。
4、口臭時舌苔發白,代表體內有寒。
5、咳嗽時痰是稀白的,代表體內有寒。
6、流清鼻涕,代表體內有寒。
7、流出的汗是涼汗,代表體內有寒。
8、愛打噴嚏,特別是早上起來,遇風噴嚏不斷,代表體內有寒。
9、感冒發熱時渾身感覺冷,代表體內有寒。
10、經常腹痛、腹瀉,代表體內有寒。
11、臉上長痘和斑,代表體內有寒。
12、長濕疹、牛皮癬、白癜風,代表體內有寒。
13、手、腳長年冰冷,代表體內有寒。
14、腳踝浮腫,代表腎虛、腎寒。
15、四肢關節疼痛、頸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狀,代表體內有寒濕。疼痛的部位越多,時間越長,代表體內寒濕越重。
體內有寒氣的原因
寒氣的來源有很多,總體可以分為內寒和外寒。寒的本質是氣機靜止,內寒就是因體弱造成氣機無力運動,一般伴有虛證表現,如氣短乏力,面色白等;外寒是由於外界寒氣侵犯到機體,使機體內部的氣機受阻,運行緩慢,這種情況一般會有兩種發展趨勢:體質虛弱者會向寒的方向發展下去,而體質壯實者,正氣會和外寒爭斗,爭斗過程中伴隨氣的運行加速,會表現出熱象來,這就是中醫常說的寒邪「郁而化熱」。
1、熬出內寒
晚上十一點前要進入睡眠。因為子時這個時候陰氣盛到極點,有一點陽氣初生,如果此時不睡覺,即把陽氣之苗一棒子打死了,長此以往,陰盛則陽虛,陽虛則寒。
2、穿出內寒
即使在炎熱的夏季,我們也需要注意保暖,頸背和腰腹,小腹為元氣的中心,身之重地,腰為腎之府,頸背屬於一身陽經之總管--督脈的位置,這些地方露著,您不受寒才怪呢。
3、吃出內寒
一到夏天,雪糕、冰棍、冷飲,是多少人的最愛,更有甚者早上起來也是一大杯冰水,長期吃著吃著,就相當於在體內開了個「大冷庫」,那麼寒邪就會趁虛而入,內寒就吃出來了。
4、虛生內寒
加之現代人壓力大、生活節奏快,對身體正能量變本加厲地消耗。
5、鞋底薄
鞋是直接接觸地面的,倘若鞋底太薄,涼氣自然會進入人體。因而,應選擇有一定厚度,且以牛津、橡膠材質為鞋底的鞋,並墊上鞋墊,隔涼效果好。腳容易出汗的人,最好隨身備一雙襪子,在出汗腳涼後及時換上,天天晚上最好用熱水泡腳,保暖活血。
6、光腳下床
不少年輕人早起後,匆忙中光著腳在地板上走,還有人半夜上廁所,迷迷糊糊不穿拖鞋,當時雖然不覺得什麼,但時間長了,地板上的寒氣通過足底進入身體,進而遊走渾身,引起腸胃功能下降,腹痛、腹泄等。因而,卧室要常備一雙柔軟的平底拖鞋,天氣太涼時還要穿上襪子。
如何去除體內寒氣
內寒和外寒是由不同的去除的方法的,內寒是需要溫度的,可以選取乾薑、白術以及人參等等的溫中益的葯物進行煎湯服用,而外寒則是需要散,微微的出點汗就能夠將身體的寒氣驅走,可以服用荊防敗毒散以發散風寒,或者是將麻黃、桂枝以及生薑等等的葯物進行煎湯飲用。
1、喝姜湯
人不可百日無姜,由其是對於那些體內有寒氣的人來說吃薑更能祛除寒氣,由其是在淋雨之後,喝點姜湯更是避免寒氣的最好方法。
若然常感胃寒、食慾不振,可以經常含服鮮薑片,刺激胃液分泌,促進消化。鮮姜滋潤而不傷陰,每天切四五薄片鮮生薑,早上起來飲一杯溫開水,然後將薑片放在嘴裡慢慢咀嚼,讓生薑的氣味在口腔內散發,擴散到腸胃內和鼻孔外。
2、熱水泡腳
很多人認為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都能夠泡出大汗,這樣能夠驅寒,這是錯誤的想法。因為泡腳不能泡到出大汗,中醫上認為,汗液由部分津液轉化而來,津血同源,出汗太多傷氣血,正所謂「大汗亡陽」。泡腳最好用40℃左右的溫熱水,具體以不出汗為原則。每次泡腳的時間不要太長,十幾分鍾就好了,只要感到後背有熱烘烘感覺就好了。
3、吃羊肉
中醫認為,羊肉,性溫,既能御風寒,又可補身體,對一般風寒咳嗽、慢性氣管炎、虛寒哮喘、腎虧陽痿、腹部冷痛、體虛怕冷、腰膝酸軟、面黃肌瘦、氣血兩虧、病後或產後身體虛虧等一切虛狀均有治療和補益效果。
4、刮痧
刮痧療法起源於舊石器時代,是中國傳統的自然療法之一。在疾病的治療上,刮痧有著活血化瘀、調整內臟陰陽平衡、疏通人體筋絡、排除體內毒素、行氣活血等功效。需要注意的是,刮痧後最好能喝一大杯溫開水以幫助排毒,對刮痧部位要進行適當的保護,不要受涼。
刮痧一般只針對於初期和中期的感冒,有疏風清熱、祛風散寒的作用,後期的感冒刮痧的效果要差得多。如果不是發高燒可以嘗試刮痧治癒,但刮痧是不能退燒的,一旦發燒,就要第一時間到醫院就診,迷信刮痧是不行的。
5、拔火罐
拔罐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癒疾病的目的。所以,許多疾病都可以採用拔罐療法進行治療。
6、多運動
經常運動、經常體力勞動及做家務的人,會感到體內的熱量大。這是因為運動生熱,起到了驅散寒濕的作用。但是,如果只是注重運動而體內的血液不足,運動後就會疲乏,抵抗力下降,寒濕會乘虛而入,身體仍會虛弱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