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京綉的傳承意義
作為一種瀕臨失傳的漢族傳統宮廷手工藝,京綉面臨著保護和發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京綉這種傳統手工技藝承載著民族的文化遺產,凝聚著華夏兒女的智慧,現故宮博物院保存了一批在製作上不惜工本,極力追求珍貴奢華的刺綉精品。由於絲質文物本身所具有的嬌弱特性,展出受溫度、濕度、光照、粉塵等環境的制約很大,特別是紫外線對絲質品損害較大,因此博物院對絲質綉品展覽原物較少,盡量展覽復製品,因此博物院在復原文物歷史場景工作中,復制絲質品是一項很重要的任務。因為要達到原狀水平,絕不是簡單的臨摹工藝。
京綉有三點極為突出:一、具有獨特的地位,有些紋樣在其他綉種中是不準許使用的,如龍袍上的十二章紋樣和五爪金龍紋只有皇帝才能用(四爪為蟒,用錯有篡位之嫌)。二、圖案題材廣泛:山水花鳥、龍鳳圖案、飛禽走獸、吉祥八寶等,在運用上更講求寓意的吉祥,處處有著饒有趣味的「口彩」,所謂「圖必有意,紋必吉祥」。三、宮廷藝術風格濃厚、裝飾華麗、材料名貴,有的綉品關鍵部位綴瑪瑙、翡翠等寶石。京綉主要用於京戲、古裝、影視劇的劇裝,特別是傳統京劇服裝80%有綉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