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三年級數學日記
今天下午,我和媽媽來到超市買東西。
當我們買完所需的東西之後,剛要離開,我看見貨架上正好擺著火腿腸,於是我讓媽媽買些火腿腸,媽媽同意了。可是剛走幾步,我又看見貨架上擺著一包一包的,同樣品牌,同樣重量,裡面有10根,每包4.30元。到底買一包一包的呢,還是買一根一根的?我猶豫了。突然,我的腦子一轉,有了,只要比較一下,哪一種合算就買哪一種。於是我開始算起來:零賣的如果買10根,每根4角,就是40角,等於4元,而整包的要4.30元,多了3毛錢,所以我決定買散裝的。我把我計算的過程說給媽媽聽,媽媽聽了直誇我愛動腦。 玩飛鏢
今天,我和爸爸外出買回來一隻飛鏢。回到家裡,爸爸把飛鏢掛在牆上,和我一邊玩,一邊教我記分的方法。
這個飛鏢是圓形的,沿著半徑方向分為四個圓圈。中心紅圓圈是50分,第二個綠圓圈是25分,第三個紅綠相間的圓圈是3倍的計分區,第四個紅綠相間的圓圈是2倍的計分區。最外邊由黑白相間的20個小格組成,每個小格上都對應著一個分數。黑白紅綠四種顏色加上不銹鋼隔條組成了一幅美麗的圖案。
飛鏢有六支,一開始,我們並不按照比賽規則進行,而是每人分別投3支,看誰投的分數最多,從而決定輸贏。比如:一支打了20分,另一支打了7分的3倍區,第三支打了18分,怎樣算呢?就是7×3 + 20 + 18 = 59 分
玩飛鏢不僅鍛煉了我的口算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還給我帶來了許多快樂。我喜歡玩飛鏢。 今天老爸給我一個任務,要我估算一下住在辰凱小區里大約有多少人?
這個任務我怎麼完成呢?不可能叫我一家一家去統計吧?我想了好久,如果我能知道辰凱小區有多少幢房子,每幢房子有幾戶,每戶有多少人,不就算出來了嗎!
哪我怎樣知道辰凱小區有多少幢房子呢?我想起來了,辰凱小區有一塊小區分布圖。我立即下樓找到分布圖,我看到分布圖上面最大的門牌號是161。但不是所有的161幢樓房一樣高,有別墅、小高層、多層公寓。其中有3幢11層高的小高層,各有2個門牌號;別墅有10棟,分別1個門牌號。剩下的全是6層高的多層公寓。多層公寓共有多少門牌號呢?應該這樣算:161-3×2-10×1=145。
知道了門牌數和層數,我就能算出戶數,但每戶應該算幾個人呢?我假設每戶住3人。別墅的總人數=10×3=30人;小高層的總人數=3×2×11×2×3=396人;多層公寓總人數:145×6×2×3=5220人。因此小區大約總人數有30+396+5220=5646人。
完成了爸爸的任務後,我覺得很開心,覺得自己還挺能乾的,還能統計出小區居住的人數來,不容易。
陽光明媚的一天,爸爸媽媽帶我去買文具。到了啟路文具店後,我看見了各種各樣的書套,有兔小姐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的、藍熊的……我一看價目表:小書套每包5.00元,大書套每包6.00元,我就立馬拿了5包小書套和4包大書套。走著走著,我看見一個漂亮的筆袋,標價是6.00元一個。媽媽說:「筆袋都好幾個了,還買呀!」「就最後一個嘛!」我懇求地說。「好吧,就最後一個了啊!」「嗯!」說著,我就拿起了那個我挑中的筆袋放進了籃子里。
到了收銀台,爸爸說:「你先算一下,這些要花多少錢啊?」我數了數:「5×5+6×4+6, 嗯......25+24+6=55元!」媽媽把55元遞給了售貨員,我們一家開心地回家了。
三 (4)班 王嘉旖
算二十四點
11月1日 星期天 天氣 晴
今天晚上,我和媽媽玩算二十四點,我們玩得很開心。其中有很多演算法,也有一些只有一種演算法。例如:「3、7、8、9,」它的演算法是:3×(9—8+7)。還有:6、7、1、9,它的演算法是:(9—6)×(7+1)。還有一些我們算不出二十四點的,它們是:11、9、13、7;8、9、10、11,這些我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辦法來,明天我去問問老師吧!
這個游戲充滿樂趣,奧妙無窮。
三(4)班 談奕辰
生活中數學關系的應用
生活中的數學關系無處不在,讓我們利用數學中的乘法關系,幫助金老師計算一下2009年11月份三(四)班全體同學應交給學校食堂伙食費究竟是多少?
數學關系1:每人總額=單價(每餐)X數量(天數)
每人總額=6×20=120元
數學關系2:全班總額=單價(每人總額)X數量(全班就餐人數)
全班總額=120×43=5160元
通過以上計算,我們知道2009年11月份全體同學應交學校伙食費是5160元。
仍利用以上乘法關系,我們進行以下假設。
假設1:11月份學校組織學生外出秋遊一天,實際每人就餐天數19天(20-1)
每人總額=單價(每餐)×數量(天數)
每人總額=6×19=114元
全班總額=單價(每人總額)×數量(全班就餐人數)
全班總額=114×43=4902元
假設2: 11月份恰有一同學生病住院,向老師請假一個月,實際就餐人數42人(43-1)
每人總額=單價(每餐)×數量(天數)
每人總額=6×20=120元
全班總額=單價(每人總額)×數量(全班就餐人數)
全班總額=120×42=5040元
現實生活中,數學關系除了乘法關系,還有加減法關系、除法關系等等。因此我們同學學好數學,能幫助我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好多問題哦。
三4班 沈靚懿
今天中午,我們包餛飩吃。一大早,爸爸就買好了餛飩皮和餡料。我們共包了50個餛飩,一起下鍋,不一會就燒好了。我說:「三個人吃,應該平均分。」接著我算了起來:50÷3=16......2。爸爸笑了起來,說:「傻孩子,這樣沒法分,再想想。」我說:「那我先吃10個,剩下的你們分。」我又算了起來:(50-10)÷2=20。這下對了,爸爸媽媽各吃20個,我吃10個,正正好!
三 (4)班 黃紫綺
11月1日 星期天 天氣 晴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下五子棋。一開始我總是輸給媽媽,後來才慢慢找到秘訣,秘訣就是:首先要看出對手下的棋子有什麼目的,然後把自己的棋子連起來的同時,也要盡量把對手的棋子斷掉。我找到了這個秘訣後好幾局都贏了媽媽。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想:哈哈,輸了吧!媽媽只能把爸爸請來,我心想:爸爸還不是跟媽媽一樣會輸掉?我還是使出同樣的秘訣,可是爸爸贏了一局,我毫不示弱,又和爸爸下了幾局,最後我終於贏了。
我覺得下五子棋一定要做到腦勤和心細才能獲得成功。
三 (4)班 何欣芸
游戲中的數學
「摩爾庄園」是在我們小學生中非常流行的一個游戲,可以讓大家在緊張學習之餘,放鬆自己。同時,我也發現,「摩爾庄園」中也蘊藏著不少的數學小知識,在游戲之餘,也可以提高我們的數學水平。
我在游戲里的家裡沒有傢具,在游戲的「雜志」中,我發現一套漂亮的小傢具,價值3300摩爾豆,但是,我只有3000摩爾豆的存款,我應該怎麼做才能買到這套傢具呢?
於是我開動腦筋,發現摩爾豆存到銀行是有利息的,利率為每天3%,也就是說,我的3000摩爾豆存到銀行,每天的利息為:3000*3%=90摩爾豆。
一天後,我的存款變成:3000+90=3090摩爾豆;
二天後,我的存款變成:3000+90×2=3180摩爾豆;
三天後,我的存款變成:3000+90×3=3270 摩爾豆;
四天後,我的存款變成:3000+90×4=3360 摩爾豆。
也就是第四天後,我的存款便可以支付傢具的費用了!
我覺得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包括游戲,只要我們開動腦筋,很多生活中的小問題,都可以用數學來解決!
三(4)班 陳曉儒
剛上三年級的時候,我覺得數學越來越難,有些害怕考試和做練習。爸爸媽媽總是鼓勵我,說學好數學很有用,也很有趣,一開始我總是將信將疑。星期六的中午,我突然想吃咖喱飯,爸爸就帶我去樂購買咖喱。到了超市裡,爸爸對我說:「出門之前我抓了一把零錢,其中有2個1角的,等會兒你能不能好好算一算,買的東西又要少,又要把這2角錢用掉,好嗎?」聽爸爸要跟我做數學游戲,我一下子來了興趣,立刻回答:「太好了,正好練練我的腦子!」我在超市裡東瞧西望,終於找到了賣咖喱的櫃台,仔細觀察起來……,櫃架上一共有四種咖喱,分別是蘑菇、牛肉、雞肉和蘑菇牛肉。因為我們一家三口都喜歡吃肉,所以蘑菇就首先否決了。再看價格,牛肉和雞肉都是5.6元,蘑菇牛肉是5.8元,這可一下難倒了我。我仔細地算了一算,2包蘑菇牛肉可以有6角零錢,再加上1包牛肉的有6角零錢,三包的余數正好是2角,我趕緊選好3包咖喱遞到了爸爸手中,爸爸滿意地點了點頭。在回家的路上,我對爸爸說:「原來算賬就要用到數學的呀,看來數學在生活中真的很有用!」
我相信自己會 的!
三年級(4)班 周禕雯
節約時間的好方法
2009年10月 6號 晴
今天是我舅公家的兒子俞勇舅舅結婚的大喜日子,我媽媽帶我去海鷗大廈吃喜酒。我心裡樂開了花。
一大早,媽媽就在家說:「我們今天要去理發店洗頭做頭發,還要洗車,都很費時間,要抓緊時間。」我想:「怎麼樣才能節省時間呢?」我動腦筋一想,有了,洗車不是就在理發店對面的街上嗎,我們可以先把車開到店裡,然後把車交給店裡的人後,我們去洗頭,洗完頭再來提車。這樣兩件事情同時進行,時間不是就可以節省了嗎?我把這個辦法告訴了媽媽,結果,我們真的節省了時間。
晚上,媽媽笑嘻嘻的對我說:「你今天動腦筋了,那你想想,平時我們還有什麼時候可以用這個辦法來節省時間?」「早上起床,可以一邊微波爐里轉早飯,一邊刷牙洗臉;還有奶奶鍋子里煮菜時,可以先把用過的碗收拾掉等。」我結合自己看到的事情,回答媽媽。「歆歆,媽媽告訴你,這個辦法叫做統籌方法,就是讓幾件事情在可以的情況下一起進行來節省時間,而且這是一種數學方法。」
今天我真高興,知道了什麼是統籌方法,並節約了時間,希望自己以後學好數學,運用到生活中,讓生活變得輕松又自在。
三4班 徐歆熠
10月31日 星期六 晴
這學期開始學十位數的乘法了,我一看到乘法就腦袋發脹,搞得我暈頭轉向。但今天的經歷讓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學好數學。
今天是我的生日,爸爸媽媽為了慶賀我的生日,買了很多菜。「廚師爸爸」繫上圍兜開始炒起菜來……
「stop」!看見爸爸正麻利地拿起油壺要往鍋子里倒油,我急忙喊道。今天居委的阿姨剛發了控油瓶,控制烹調用油可降低疾病風險,特別可以降低富貴病產生的可能性。在我的強烈要求下,爸爸只好採用控油瓶往鍋子里倒油。爸爸顯然不能適應用控油瓶做菜,才炒了一份青菜,就用掉了近50克油。
我家裡共3個人,如果每人每天烹調油攝入量不超過25克,那麼我們一天可以用多少油呢?
3×25=75(克)
「我們一家一天只能用75克油」,當我算出了我家一天可以使用的油量後大聲地告訴爸爸。這下爸爸犯難了,已經用了50克,還有25克怎麼炒後面的幾道菜呢?
看來「廚師爸爸」要下崗了,今天做的菜除了青菜都不好吃。但我們全家都吃的香噴噴的,因為我們開始了健康飲食。更開心的,我用學到的數學知識幫助爸爸改正了不好的做菜習慣。
三(4)班 楊雨晗
11月1日 陰轉多雲
今天,媽媽說要為我准備明天早餐的食物,於是,我和媽媽一起來到了麵包房。
來到櫃台前,媽媽買了一包切片麵包。一包麵包共有八片,一包麵包的價格是16元。這時,媽媽想考考我,問道:「彤彤,請你計算一下,每片麵包的價格是多少元?」天哪!這么簡單,16÷8不就行了嘛!我心想。於是,我果斷地回答:「每片兩元。」媽媽點了點頭說:「如果,你每次早餐需要吃三片麵包,那麼能吃幾天?」我想了想:8÷3=2餘2。然後回答道:「能吃2天還剩2片。」營業員阿姨看著我說:「聰明的孩子。」我瞬時臉紅了。媽媽對營業員笑著說:「三年級了,早會了。」
瞧,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提高我的數學成績。
三年級(4)班 楊若彤
今天早上我去爺爺小店玩。到了那裡,我看見一位叔叔來買東西,他要買一箱黃酒、一箱冰紅茶、二包醬油和三包香煙。我自告奮勇的對爺爺說:「爺爺您告訴我這些東西的價格,我來算算。」「好的」,爺爺告訴了我這些物品的價格。「黃酒一箱55元、一箱冰紅茶37元、二包醬油2元4角、三包香煙21元,合計115元4角」,我心裡暗暗算到。叔叔給了120元,,我想爺爺應該找4元6角,但是他卻找了6元1角,我感到很疑惑,可是後來經過仔細觀察這些疑惑全解決了。原來是那個叔叔還退了5個黃酒空瓶,每個瓶3角,所以才多找了1元5角。
同學們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仔細觀察,不要像我一樣忘了算退瓶的價錢哦!
三 (8)班 楊子晗
2009年11月1日 多雲
星期六下午,媽媽帶我去菜場買菜。我們買了兩斤黃瓜,每斤4.00元。媽媽問我:「兩斤小黃瓜多少元?」我連忙回答:「2X4=8,所以是八元。」媽媽笑著說:「答對了。」之後,我們又來到賣水產的地方,媽媽買了三斤蝦,每斤15元,我見媽媽付給老闆50元。我心裡算著,50-3X15=5,所以,老闆要找給媽媽5元。於是,我連忙告訴媽媽:「老闆要找你5元呢!」老闆聽了,說:「真聰明哦!」
我下次還要和媽媽一塊去買菜,因為買菜還可以做算術題呢!
二(8)班 李凌妍
放學回家,爸爸照例問我今天的學習情況。「今天學了巧算,做題目時要先看運算符號,如果前面是減號,後面是加號,就不能把後面那兩個數加起來,做巧算,那是陷阱」。我把老師上課講的背給了爸爸聽。爸爸聽完後說:「那就快去做作業吧。」
一會兒,我就把老師布置的數學題作業做完了,拿給爸爸檢查時,心裡還有些自鳴得意:「今天的巧算太簡單了,一定全對,說不定爸爸還要表揚我幾句。」我正想著,爸爸拿著作業本對我說:「錯了一題,自己檢查。」我拿起作業本,仔細一看,「唉,掉進了陷阱。」我馬上就訂正起來。這時爸爸嚴肅的對我說:「老師上課講的知識,你不但要記住,而且要靈活運用,這樣題目才會作對,成績才會提高。」我聽了點點頭,心想一定要記住爸爸說的這句話。
三 (8)班 馬斯安
今天下午,我和爸爸媽媽去超市買酸奶。到了超市我們直奔酸奶櫃台,發現那裡有好多種酸奶。有一種8盒裝的酸奶賣10.5元,另外一種相同牌子的16盒裝的賣19.7元。到底買哪一種合算呢?我仔細算了一下, 如果8盒裝的買2大盒,也是16盒,10.5×2=21元,而那種16盒裝的賣19.7元,21-19.7=1.3,要便宜1.3元呢。我們就決定買16盒裝的酸奶。這就是學數學的樂趣,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我一個定要學好數學。
三 (8)班 羅一帆
數學日記
今天是星期天,做完作業,經過媽媽的允許,我就開始玩會電腦游戲了。我現在喜歡上開心網,看著自己種出來的菜園,鮮艷漂亮;自己養的魚肥肥的,動物們一個個活蹦亂跳,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哈,菜地熟了,我開心地去收菜,是一片靈芝,可是再種什麼,我就躊躇了。媽媽在隔壁,我問媽媽:「我再種什麼呀?」媽媽笑著說:「自己去算一下吧,不要半夜裡收就行。」於是,我掰著手指算,現在是中午12點,種靈芝吧,60個小時,不行,要半夜12點收的;種冬蟲夏草吧,64小時,也不行,要凌晨4點收的。哈哈,有了,種雪蓮吧,56個小時,正好晚上8點收,我是不能收的,不過媽媽可以幫我收。我問媽媽怎麼樣,媽媽誇我「時間」學得真不錯,我的心裡美滋滋的。其實玩游戲也能用上數學知識,還譬如養動物吧,一點要在早上6點到12點之間養,這樣就不用擔心自己的動物在半夜裡生而影響自己睡覺了。哈哈,是不是很好玩啊!我們一起努力吧,把數學學得更好!
三 (8)班 吳屹寒
暑假裡,我、媽媽和奶奶一起去看電影。我們來到電影院售票處一看,兒童票:20元、成年票:30元、親子票:40元(一大一小)、老人優惠票:20元。「我們三個人要多少?」媽媽問。我說:「我20,媽媽30,奶奶20,一共要花70元。」媽媽說:「不對,再想一想。」我仔細一想,如果買「親子票」,我和媽媽只要40元,加上奶奶只要60元錢就夠了。
我現在知道了原來學好數學有多重要!
三 (8)班 丁芷馨
一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游樂場。我先玩了海盜船,一次2元,1分鍾,我玩了3次,2x3=6,我用了6元。這個東西很刺激呢! 我在去玩旋轉目馬,一人2元,我和媽媽都玩了一次,2x2=4,用了4元,我有60元,6+4=10,現在有50元,走著走著,看見了動物園,—人1元,時間不限。全家人都去了,用去3元,還剩47元。現在去玩過山車,—人5元,3x5=15,用去15元,47-15=32,還有32元。再去玩碰碰車,—人3元,我、爸爸媽媽都去玩了,在那裡,三個人你撞撞我,我撞撞你,3x3=9,用去9元,剩下23元。我有點渴了,媽媽也餓了,我們就去餐廳,用去21元,餘下2元,媽媽把2元給了我。去游樂場可真開心!
三 (8)班 謝新宇
一天,我被不知名的蟲子咬了個很大的包,爸爸帶我去醫院看病,看完病,我們去付款買葯,我看了下葯單上:五包紗布,一包9元,兩支「艾洛松」葯膏,一支12元,我在心裡算了起來,五包紗布一包9元就是5乘以9等於45元,2支「艾洛松」就是2乘以12等於24元,這樣一共是69元。原來一次小小的蟲咬就會看掉那麼多錢,真是沒有想到啊。通過這次活學活用,我想我也能利用學到的數學知識進行計算,學會節約每一分錢了哦。
三 (8)班 龔亦涵
今天,爺爺去買了一箱啤酒來,准備招待客人。晚上,客人們來了,爸爸媽媽端出瓜子、花生、橘子,他們坐在一起有說有笑的。開飯了,我們大家圍著桌子坐了下來。大人們有的喝啤酒,有的喝老酒,小孩子都喝飲料。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吃完飯,客人們走了,我發現爺爺買的那箱啤酒是這樣裝的,每排6瓶,共4排。我用口訣「四六二十四」很快就算出整箱啤酒原來共24瓶,現在箱子里還有18瓶,那客人們總共喝了6瓶啤酒。我把空瓶數了數,果然是6個。
三 (8)班 王思哲
買蘑菇
今天,我跟著媽媽去菜場買菜。媽媽說:「今天要考考你,會不會自己去買樣你喜歡吃的菜。」媽媽給了我20元錢,要看看我的表現。「保證完成任務。」我自信地說。
於是,我邊走邊看,來到蔬菜區,看到嫩嫩白白的新鮮蘑菇,讓我垂涎欲滴,因為我最喜歡吃蘑菇了。那就買蘑菇吧!我問賣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錢一斤?」阿姨說:「7元一斤。小朋友,你要買多少?」「兩斤。」我想:兩斤的話,二七十四,正好14元,阿姨還應該找我6元。這時,阿姨一稱,說:「小朋友,兩斤一兩,多了一兩,不要緊吧。」「這個……」兩斤二兩是多少錢呀?我該給阿姨多少錢呢?我正在左思右想的時候,媽媽走過來了。我見了媽媽有點難為情了,因為剛才才誇口,現在算不出來了。媽媽告訴我說:「兩斤是14元,二兩是1元4角。」「那,一共是15元4角。」我脫口而道。我便把20元錢給了賣菜的阿姨,阿姨找了我4元6角。我又算了算,正正好,不多也不少。
通過這次考驗,我感到我們的生活中躲藏著許多數學奧秘,學會數學的本領真的很重要。而且,我們應該不驕傲,要努力地學習和掌握更多的數學本領,才能夠學以致用,解決身邊的問題。
B. 初中生怎麼安排學習時間才最合理
華羅庚寫過一篇文章,叫做「統籌方法」,不知道現在的課本裡面是否還有,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找一下,他用非常簡單的例子,告訴我們:生活應該如何統籌,時間該如何安排,才能讓自己變得高效,其實對於小孩子來說是非常有好處的,對於我們當年來說,這就是對我們如何安排時間的一堂實踐課,可能你過去從來沒有思考過,你如何提高自己的效率,但是當你讀完這篇文章,你會發現,淺顯易懂,而且非常實用,要不怎麼說,科學家的思維,跟我們不太一樣呢,但是他的經驗我們可以借鑒和學習,所以不光是初中生,任何人都要學會安排自己的時間,才能有效率,這是一個全民的課題,不是某類人或者某個人的課題。
對於初中生,學習是最主要的生活內容,可以把課程分類,可以頻繁變換思維的訓練,不可一直是文科,或者是理科,這樣文理互換其實就相當於勞逸結合,對大腦的思維方式也有很好的提高,學習效率會提升不少。
磨刀不誤砍柴工,掌握學習方法有時候比學習還重要,很多學生以為把時間用在了學習上,功到自然成,其實是錯誤的,思考會讓自己的學習效率提升,發現別人或者老師的先進方法,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才是學習的本質,到更高的學府、高中、大學、社會,這些需要我們自學的能力,所以早一天提高自學能力,對我們今後的生活和學習都有益處。
C. 說明方法有哪些,並說明作用
說明方法及作用
1、舉例子:舉有代表性的例子更具體地說明事物某方面的特徵。作用:使說明對象更具體、形象、確切,增強說明力,便於讀者理解。
例:猶太人的智商很高,其中有許多傑出人氏。比例,愛因斯坦,弗洛伊德,馬克思等等。世界各行業的十個領軍人物中,有一個就是猶太人。
2、作比較:用人們熟知的事物與所要說明的事物作比較。作用:通過鮮明對比,突出強調被說明對象的特點(地位)。
例:例:姚明相比奧尼爾來說,力量小,但有身高優勢。他成為了NBA本季度最佳中鋒。
3、打比方: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說明事物……的特徵。作用:使說明對象生動、形象、通俗,增強文章的趣味性,化復雜為簡單,化抽象為具體。例:眼睛是靈魂的窗戶,為了保護你的靈魂,請為你的窗戶裝上玻璃。
4、分類別: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標准分類說明。作用:使說明條理清楚,內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復交叉的現象,突出強調地說明了事物各部分之間的聯系和區別(事物特徵)。例:歌唱的一般分類有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美聲唱法。
5、列數字:運用准確的科學數據具體地說明事物……的特徵,具有很強的科學性。作用:使說明准確無誤,令讀者信服,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准確性。例:女性的色盲率是1/1000,男性則高達70/1000。
6、摹狀貌:具體的描寫揭示事物的特徵。作用:能使說明生動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讀性。
例:這些石刻的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萬狀,惟妙惟肖。
7、作詮釋:也叫注釋說明,它是對概念進行解說的一種說明方法。作用:更具體、全面地讓讀者了解事物的特徵。
8、下定義:運用科學准確的語言對被定義概念作簡明扼要周全嚴密的規定。形式上往往是判斷句,例「……,是……。」或「……叫做……。」作用:科學准確地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使讀者對其概念有確切的認識。
9、畫圖表:運用圖表輔助文字說明,條理清晰地說明事物……的特徵。作用:使讀者一目瞭然,非常直觀地理解被說明的事物。
10、引資料:引用資料來說明事物。作用:能使說明的內容更具體、更充實、更有說服力;引用神話故事等,形象地說明事物……的特徵,更有情趣性、權威性、神秘色彩。
D. 帶小孩子的方法
第一步,學會戰勝自己
要學會戰勝自己,首先就要認識自己,這里所說的認識自己,是指認識自己的處境。站在局外看自己,對於自己一個人帶孩子是不是沒有迴旋的餘地,如果鐵定只能一個人帶孩子了,那麼就要在心理上接受這個事實。要想在照顧寶寶時,做到臨危不亂,做准備、下功夫是必要的。所以在懷孕期間,媽媽除了要照顧好自己與腹中的寶寶之外,還要思考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媽媽,孩子出生後各種挑戰會接踵而至,再好的育兒方法也不會適用於每一個孩子,准媽媽要很清楚自己和家人可以提供給寶寶的是什麼,而不是一味的去奢望自己當下無法提供給孩子的。因此在思想上戰勝自己這一點是最重要的。
2/3
第二步,學會統籌方法
所謂統籌方法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完成自己需要完成的事情,這里就有一個合理安排的問題。比如:寶寶上午睡覺,你可以收拾家務、准備准備午飯;下午寶寶睡覺,你也休息。晚上寶寶睡覺,你可以洗衣服,上上網,睡覺。關鍵是培養寶寶有規律的作息, 等抓住寶寶規律,就好帶了。
3/3
第三步,學會給自己放假
寶媽媽可利用環境轉換來改變心情,可以經常帶寶寶去附近的社區小公園玩,社區小公園是孩子的玩樂天堂,也是媽媽和寶寶結交朋友的好地方,更是心情轉換的緩解區。多帶寶寶到寶寶聚集的地方玩,一來寶寶不會因為你一個人帶,而變得不愛跟人接觸,二來大家一起玩,可以互相學習嘛,三來多認識媽媽們,可以一起買菜,互相串門,一天好快就過了。
E. 說明方法有哪些
1)舉例子
定義:舉出實際事例來說明事物,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以便讀者理解,這種說明方法叫舉例子。運用舉事例的說明方法說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適量性。
因此在教學中不管採用哪一種導語設計,都要為全課的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點服務,與講課的內容緊密相連,自然銜接。復習舊知識是導入新課的常用方法。例如學習《別踩了這朵花》這一課可以這樣導入:「花花草草花是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課前同學們也預習了,這篇課文是講蒲公英的,蒲公英是我們都知道的,那麼為什麼引起冰心奶奶的關注呢?它到底是一枝怎樣的花呢?那麼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咱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設置懸念法
根據學生愛追根求源的心理特點,一上課就給學生創造矛盾,提出問題,設置懸念引起注意。因此在課堂教學導入時,利用巧妙設問造成懸念,讓學生處於一種「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狀態,促使學生在高昂的求知慾望中探求 知識,引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 例如我在教學《草船借箭》一文時,設置了這樣的懸念:《草船借箭》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改寫的。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和孫權各據一方,稱魏、蜀、吳三國。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攻打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抗曹,劉備派出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到孫權那裡助戰,孫權手下的大將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能,想陷害他。諸葛亮是怎樣對待的呢?最後的結果怎樣呢?我們一起來讀課文。
三、創設情境法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教材中的不少課文,或敘述了生動的故事,或描寫了美妙的景色,此類課文,可選其中精彩的畫面或精彩的情節,通過具體形象的描述,聲情並茂的表述,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桂林山水》可這樣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是一個美麗的大花園,而桂林則是這個大花園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那裡的山是那麼奇,那麼險,那麼秀;那裡的水是那麼清,那麼綠,那麼靜。
誰到了那兒,都會被那奇特的風景所陶醉,被那美妙的景色所感染。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去走一走,看一看。這樣導入,學生就會被桂林山水的美妙所吸引,同時也對桂林山水的主要特點有了初步的了解,他們就會全身心進入課文描述的境界中去,投入到課文的閱讀和景色的欣賞中去。
四、故事導入法
精彩的故事能引人入勝、扣人心弦,對小學生而言則更能引起他們的濃厚興趣和強烈的傾聽慾望,小學生更愛聽故事,抓住小學生這個心理特徵,運用一些成語故事、寓言故事、科學家或名人的故事,甚至教師自己根據教材編一些短小有趣的故事導入新課,引起學生的注意,既可以激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又容易使學生領悟教材的內容。在新課教學中就是要利用兒童喜聞樂見的事例,激發他們求知的情趣,引導他們在歡樂中進入學習。
例如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時,在讓同學們回憶自己的大年夜生活後講述了這樣的故事:有一個漂亮的小女孩,長長的金黃頭發,大大的眼睛,有一副善良的心,從小沒有了媽媽。天天靠賣火柴維持生活,今天是大年夜,天冷極了,還下著雪,這天沒有人買她的火柴,天已經黑了,她還在街上走著,走著……講述了與主人公命運相關的故事,激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關注的心情,從而促使學生急不可待地去讀書,去了解。
五、音樂導入法
藉助於與課文內容聯系緊密的歌曲作為導入的途徑。這種方法靈活多變,利於調動學生情緒,並能克服緊張心理,活躍課堂氣氛。播放與本課有關的音樂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例如在教學第五冊《讓我們盪起雙槳》時,課前用錄音機播放「讓我們盪起雙槳」這首歌曲,讓學生欣賞,然後提出問題:你們喜歡這首曲子嗎?作曲家為什麼要寫這首動聽的曲子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內容。板課題《讓我們盪起雙槳》。利用音樂導入新課,同學們便自然而雙輕松愉快地進入了學習新課的角色。
六、名言引入法
名言警句是人類思想、語言藝術的集中體現。教師通過引用與課題相關的名言作為引言,引導學生進入新課題。引用與本課題有關的名言名句導入新課,既渲染了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又陶冶了學生的情操。例如在教學《晨讀》時,出示名言名句:「為中華人民崛起而讀書。――周恩來」。老師說:「你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應該珍惜大好時光,好好學習,記住周總理說過的話。現在我們就學習《晨讀》,這樣學生明確了讀書的目的,就自然而然地去學習課文。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淺談
一、語文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
教師要關愛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學和培養人的工作中,了解兒童,創設師生平等、民主、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體驗學習和成功的快樂。教師要有寬容心,允許學生犯錯誤,允許學生失敗,關心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和完整人格的發展,不用學習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惟一標准;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學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進步,人人有目標,人人有自信,人人有動力,人人有方法。人人有成就感。教師應關注學生的潛能開發,使之成為有創新精神、有獨立人格、有良好道德修養、自強、自立、自信、自尊的人,解放他們的大腦和雙手。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就不會感覺學習是一種負擔,而會感到學習是件快樂的事。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多說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多用一些情境教學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比如講故事、猜謎語、做游戲、看錄像,編故事演情節等等這樣的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讓學生在愉快中體驗。還有教師要用鼓勵的語言來評價學生。每個學生都愛聽激勵的語言,可以多鼓勵他們,比如說,你的想法真大膽、有創意,你的顏色真鮮艷,你真是個聰明的孩子,你的構圖真是太合理了……我想多用這樣的話,會給孩子們很大的鼓勵和自信,讓他們對自己有信心,從而讓他們喜歡上語文。總之教學方法多種多樣,我們應該去挖掘更多的更好的方法,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
三、熟悉理解教學內容
要認真鑽研文本,吃透文本精神,精心進行教學預設,這是上好一節課的重要環節。只有對教材的內容理解了,才能更好地制定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教學所用的方法。在新課程改革的同時,我們語文課的內容也有很大的更新,如果課前不進行准備和研究,有的知識就說不透講不明。
所以我們教師必須理解掌握教學內容,明確語文教學目標,突出學生學習語文的主體地位,突出現代社會對語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語文課程實踐性的特點,不斷的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面。今天我們還要提出更高的要求,熟悉一切語文資源,開發和利用一切語文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