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找到增長方向標【北極星指標】
本文講述如何制定北極星指標,這些指標在增長全景圖上處於增長流程的第一步且至關重要。
北極星指標之所以重要,可以以谷歌搜索產品經理面試為例,面試官詢問將兩個不同風格的視頻置頂,其選擇依據應基於產品的核心目標,這反映出北極星指標即「唯一重要的指標」(OMTM),是現階段最重要、指引方向的指標。
北極星指標的定義源自「北極星」在天上的指引作用,它幫助我們在增長道路上明確方向。理解北極星指標,我們需關注不同類型產品所對應的指標:
1. **消磨時間產品**:指標通常指向用戶在產品上的停留時間或內容消耗量,如音樂軟體的「總聽歌時間」或知乎的「回答量」。
2. **提升效率產品**:指標可能涉及功能使用量或用戶付費情況,如網路雲盤的「文件操作數」或釘釘的「消息數量」。
3. **交易產品**:指標圍繞交易量或交易額,如Airbnb的「總預定天數」或淘寶的「總銷售額」。
不同的產品,其北極星指標決定不同,如YouTube置頂長視頻以延長用戶觀看時長,谷歌搜索置頂快速信息視頻以提高搜索效率,淘寶則可能置頂高銷售額視頻以促進交易。
以YouTube為例,2012年之前以點擊率為指標,導致創造者追求高點擊率封面,而非內容質量。而切換至觀看時長指標後,創造者需同時提升封面吸引力與內容質量。這表明北極星指標的轉變對產品策略和用戶行為產生直接影響。
Facebook與MySpace的故事進一步解釋了北極星指標的重要性。MySpace將注冊用戶數作為指標,導致用戶數增長而忽視用戶活躍度,最終影響公司命運。相反,Facebook明確月活躍用戶數作為指標,平衡了商業目標與用戶價值,實現長期健康增長。
北極星指標的制定需結合商業目標與用戶價值,通過明確長期目標與可持續性,找到交集,進而確定備選指標。利用六個標准篩選,最終確認北極星指標。這些指標應反映用戶價值、為商業目標奠定基礎、反映用戶活躍程度、提示公司發展方向、易於理解與拆解、為先導指標。
案例分析顯示,指標選擇對產品策略、用戶行為乃至公司命運有深遠影響。以YouTube為例,從點擊率到觀看時長指標的轉變,反映了產品戰略與用戶體驗的適應性調整。最後,北極星指標作為增長路徑的指南,是決策過程中的關鍵因素,需穩定且適應公司戰略的變化。
『貳』 1月26分享-到底什麼是北極星指標
北極星指標是產品發展關鍵指引,幫助公司聚焦目標,推動產品持續成長。今天分享尋找北極星指標方法及案例,助您深入了解。
北極星指標定義為唯一關鍵指標(OMTM),指標向好,表明產品健康進步。
此指標對個人決策與團隊合作至關重要。網易雲音樂每日總聽歌時長為其北極星指標,通過層層拆分,實現增長模型構建。如每日聽歌總時長=每日總聽歌用戶*日均用戶聽歌時長,每日總聽歌用戶=日新增用戶+日均老用戶聽歌人數,確保團隊明確指標。
尋找北極星指標需從六大維度考量:反映用戶產品價值、商業價值、活躍程度、公司發展方向、指標可拆解性、先導指標特性。工具產品側重使用量,電商聚焦成交額,游戲類則以收入為核心指標。
制定北極星指標需遵循原則:指標需隨業務重心調整而變化;初期指標不完美,持續優化;結合關鍵反向指標,如淘寶銷售額與退貨率,全面反映公司經營狀況。
北極星指標為產品發展方向燈塔,通過持續優化與調整,確保產品與用戶需求緊密相連,助力企業長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