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識別假葯的方法有哪些
1、帶有」根治「的葯名多半是假葯
葯名暗示能根治某些疾病的多半是假葯,正規葯品名稱一般不會含有這些內容。例如「抗癌膠囊」、「皮癬一掃光」、「抗風濕葯酒」等。
2、文號不規范
目前葯品批准文號格式為「國葯准字—字母—八位數字」,字母包括H(化學葯品)、Z(中葯)、S(生物製品)、F(葯用輔料)等。像「葯衛監字000000號」、「葯消准字000000號」這樣的批准文號是不規范的。
3、說明書混亂
鑒別假葯時需看清說明書。葯盒上會有簡要的說明書,表述疾病治療范圍時,中(成)葯只能說「功能主治」,化學葯品制劑為「適應症」,生物製品是「作用與用途」或「接種對象」。假葯的說明書經常表述混亂,比如某中成葯介紹它的「適應症」是「牛皮癬等皮膚病」。
4、沒有有效期
如果從葯盒上找不到生產日期和有效期,也是一個「馬腳」。正規葯廠批號規范,有效期標注准確。如葯品生產批號為20080731,三年有效期,失效期2012年7月。
5、標記不明確
某葯品在葯盒正面的右上角標有黃色的「外用葯品」。正規葯品標注葯品分類,如處方葯、非處方葯(OTC)、特殊葯品(外用葯品、精神 葯品等),而且標注清晰、色彩規范。假葯或者沒有標注,或者標注文字圖案線條模糊、色彩運用不規范。比如,按規定「外用葯品」標注應為紅色,有些假葯卻是褐色或黃色。
6、包裝上有廣告
葯品包裝上是不允許隨意標注其他內容的。如廣告性質的口號、標題;超出說明書內容以外的宣傳資料等。如果遇到有宣傳以上情形的,可以懷疑為假葯。葯品生產地址、聯系電話等的一致性、真實性也是判定真假葯的一個方面。
Ⅱ 如何快速判斷一種葯是不是假葯
賣假葯這種事,我覺得挺缺德的。
我外公就曾經買過,他有比較嚴重的哮喘,聽了隔壁老鄰居的介紹,從「北京」郵購了一瓶止喘葯回來,還很興奮地跟我說那個小葯粉挺管用,每次吃一勺,很快就不喘了。但也就緩解一會兒,而吃完葯之後他的手卻抖得厲害。後來我一查,那葯的批准文號全是假的!
黑心商家太多,市場監管不嚴,總有漏洞被他們鑽。那怎麼辦,自己鑒別唄,主要有「望聞問切」四大招!
望:掃一掃外包裝寫了什麼
看一眼葯品外包裝,就能識別一些假葯,這不是太難的事兒。
需要看的,有這么三點:
1、看包裝:最簡單的是看外包裝(包裝盒或瓶裝的標簽)的印刷質量,正規廠家出廠的葯品包裝盒或標簽上,字體印刷清晰,不會出現字跡模糊的情況。而如果發現印刷質量特別差,文字出現很多疊影,就要懷疑一下是否小作坊出品的假劣葯。
2、看葯名:有些假葯會打一個看上去靠譜的幌子,比如葯名為「柏芪降糖膠囊(糖必清)」,這就有很大問題。因為按規定,通用名(柏芪降糖膠囊)和商品名(糖必清)不可以放在同一行,而且商品名也不可以加括弧。
3、看批號:看包裝盒或瓶子標簽上是否寫明「葯品名稱」「規格」和「生產批號」,這三項只要少了任何一項,就該懷疑是假葯。除此以外,包裝上還可以寫「適應症」「用法用量」「貯藏」「生產批號」及「生產企業」等。
現在,我們來看看一個葯的外包裝,看看紅圈所示的內容,是否都被說中了呢?
假葯在外包裝上,一般有以下特徵:
如果有「國家級新葯」「中葯保護品種」「GMP 認證」「進口原料分裝」「榮譽出品」「獲獎產品」「現代科技」「名貴葯材」等自我宣傳的字樣,要高度懷疑假葯。
聞:聽一聽說明書跟你說什麼
掃過了外包裝,再打開葯盒看看說明書,聽聽看它告訴了你哪些信息。
一份正規的葯品說明書,應該告訴你「這葯怎樣用」,而不是吹噓「這葯有多好」。
神馬?!打開葯盒居然沒有說明書?那也可能有問題。那麼都該具體「聞」哪些內容呢?
1、說明書所述內容是否齊全?
正規的葯物說明書上應該有成分、性狀、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葯物相互作用、葯理作用、有效期、執行標准等。盡管目前市場監管不嚴,並不是每一份說明書都能夠做到如此嚴格細致。但是如果一份說明書上,連「成分」「用法用量」和「有效期」都不告訴你,那顯然是有問題的。
比如此前曝光過的某款熱銷假葯「高效筋骨康膠囊」,說明書上就只有「批准文號」「生產企業」「公司地址」和「功能主治」四項,造假造得實在簡單又粗暴。
2、有效期的格式是否規范?
除此之外,要看有效期的格式,它可以寫「有效期至 2016 年 08 月」,也可以簡單到「有效期至 2016.08」或「有效期至 2016 - 08」。但是請注意,個位數前面必須得有個 0,如果某葯它寫的是「有效期至 2016 年 8 月」。少了這個 0,也要懷疑有問題。
我們可以看到,這張說明書里,成分、性狀、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禁忌等都有,那就是一個合格的說明書,這個葯也幾乎不會是假葯。
問:問一問最權威的人
在葯品方面,國內最權威的當然是 CFDA。CFDA 就是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所有的葯品不管是國產還是進口,都必須在這里進行登記。而且比較造福大眾的是,這個龐大的葯品登記資料庫是開放的,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在 CFDA 的官網上進行查詢,就在首頁很醒目的「數據查詢」位置。
具體怎麼查?查國葯准字。
要是你翻遍整個葯品外包裝和說明書都找不到「國葯准字」的標注,那麼,這個葯很有可能有問題。不過現在商家造假基本都會做個似模似樣,印上一串字母數字。
標准格式應該是「國葯准(試)字+ 1 個字母+ 8 位數字」,字母包括 H、Z、S、B、T、F、J。其中,H 是最常見的化學葯,Z 是中成葯,S 是生物製品,B 是保健葯,T 是體外化學診斷試劑,F 是葯用輔料,J 是進口分包裝葯品。後面數字有 8 位,多一位少一位,都有問題。
比如:在紅框所示的位置,我們可以看到「國葯准字」。
接下來你再把這一串數字輸入 CFDA 官網的「數據查詢」欄,然後將這個批准文號和你手上的葯進行對比:
葯名對不對得上?
劑型對不對得上?
規格對不對得上?
生產廠家對不對得上?
還有最重要的是適應症對不對得上,因為假葯一般都會誇大自己的功效,或者列一些莫須有的功效出來。
不要相信那種「衛葯健字」開頭的批准文號,這種文號早就被廢除了,而「國食健字」開頭的不是葯,只是保健食品。
切:把一把這個葯的來源
簡單說,就是搞清楚葯從哪裡買的。
比如像我外公那種聽人介紹之後,跟「經銷商」打個電話,被告知葯店買不到,只能郵寄給你,那基本有問題。年輕人一般不會選郵購的方式,但網上的陷阱也不少。千萬不要相信網上葯店自我標注的「官方」「旗艦店」「唯一指定」等標語。
你要找的關鍵信息,是「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編號」。
正規的網上葯店,會在首頁顯著位置標注這個編號,你同樣需要去 CFDA 輸入查一查。是的,也是在「數據查詢」那一欄,選擇「網上葯店」一項。但即便是有資質的網上葯店,目前都不能賣處方葯。如果你買到了,要麼這個葯不正規,要麼這家店不正規,都值得好好懷疑一下。
說了那麼多,其實說到底一個最重要的鑒別法就是:把自己吹得天花亂墜的,多半有鬼。畢竟,葯物這東西又不是神奇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