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底排筋和柱子筋的連接方法

底排筋和柱子筋的連接方法

發布時間:2025-02-16 19:00:22

A. 柱鋼筋的綁扎流程,注意事項

柱鋼筋的綁扎流程為基礎墊層完成→彈底板鋼筋位置線→鋼筋半成品運輸到位→按線布設鋼筋→綁扎→清理驗收。

柱鋼筋的綁扎注意事項:

1、柱、牆體的主筋在綁扎前,應先找正主筋位置,在板筋及梁鋼筋在焊接定位箍筋,並將柱、牆的鋼筋與定位箍筋進行焊接固定,防止發生鋼筋偏位。

2、柱、牆上部應綁扎3道箍筋或牆體水平分布筋,確保鋼筋間距及垂直度符合規范要求。箍筋應與主要受力鋼筋垂直綁扎,箍筋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方向錯開設置。

3、各受力鋼筋之間的綁扎接頭位置應錯開,從任一綁扎接頭中心至搭接長度的1.3倍區段范圍內,有綁扎接頭的受力鋼筋面積占鋼筋總截面面積百分比應符合,受拉區不超過25%,受壓區不超過50%。

4、對綁扎形式復雜的結構部位,先確定鋼筋穿插就位的順序,鋼筋綁扎的先後次序由鋼筋工長按結構形式特點進行策劃,施工時特別注意與木工聯系討論支模、放預埋件和鋼筋的先後順序,以減小綁扎的難度。力求在滿足規范要求的前提下,盡量做到方便,省力,快捷、准確到位的順序進行。

(1)底排筋和柱子筋的連接方法擴展閱讀:

梁鋼筋綁扎施工要求:

1、鋼筋在安裝前,首先核對梁鋼筋的鋼號、直徑、形狀、尺寸和數量是否與料單、藍圖相符。

2、梁鋼筋的綁扎應確保主筋、箍筋的綁紮根數及間距,不得漏筋。

3、梁主筋應按規范要求進行錯位焊接,焊接接長應大於10d,焊接位置應符合規范要求。

4、在梁側模板上畫出箍筋間距,擺放箍筋。

5、先穿主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將箍筋按已畫好的間距逐個分開;穿次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並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間距將架立筋與箍筋綁扎牢固;調整箍筋間距使間距符合設計要求,綁架立筋,再綁主筋,主次同時配合進行。

次樑上部縱向鋼筋應放在主樑上部縱向鋼筋之上,為了保證次梁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將主樑上部鋼鞘降低一個次粱上部主筋直徑的距離加以解決。

6、框架樑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節點,梁下部縱向鋼筋伸入中間節點錨固長度及伸過中心線的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框架梁縱向鋼筋在端節點內的錨固長度也要符合設計要求。一般大於45d。綁樑上部縱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綁扎,如圖2-19。

7、箍筋在疊合處的彎鉤,在梁中應交錯布置,箍筋彎鉤採用135°,平直部分長度為10d。

8、梁端第一個箍筋應設置在距離柱節點邊緣50mm處。梁與柱交接處箍筋應加密,其間距與加密區長度均要符合設計要求。樑柱節點處,由於梁筋穿在柱筋內側,導致梁筋保護層加大,應採用漸變箍筋,漸變長度一般為600mm,以保證箍筋與梁筋緊密綁扎到位。

9、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應墊墊塊(或塑料卡),保證保護層的厚度。受力筋為雙排時,可用短鋼筋墊在兩層鋼筋之間,鋼筋排距應符合設計規范要求。

10、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鋼筋直徑等於或大於22mm時,宜採用焊接接頭或機械連接接頭,小於22mm時,可採用綁扎接頭,搭接長度要符合規范的規定。搭接長度末端與鋼筋彎折處的距離,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

接頭不宜位於構件最大彎矩處,受拉區域內I級鋼筋綁扎接頭的末端應做彎鉤(Ⅱ級鋼筋可不做彎鉤),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扎牢。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當採用綁扎搭接接頭時,在規定搭接長度的任一區段內有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百分率,受拉區不大於50%。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綁扎

B. 柱筋綁扎搭接長度規范 柱筋的計算方法

柱筋綁扎搭接長度規范,柱筋的計算方法,很多人對於這兩個問題也許認識的都不是很多,所以說想要詳細的進行了解,那麼具體可以看看下面的相關介紹,希望能夠給讓施工的人員帶來一定的幫助。

不管是對於什麼樣的材料,在進行使用的時候,都是應該要符合相關的規定,才能夠達到更好的要求。 柱 筋綁扎搭接 長度 規范,柱筋的計算方法,很多人對於這兩個問題也許認識的都不是很多,所以說想要詳細的進行了解,那麼具體可以看看下面的相關介紹,希望能夠給讓施工的人員帶來一定的幫助。

柱筋綁扎搭接長度規范

1、鋼筋的搭接長度一般是指鋼筋綁扎連接的搭接長度,鋼筋搭接是指兩根鋼筋相互有一定的重疊長度,用扎絲綁扎的連接方法,適用於較小直徑的鋼筋連接。一般用於混凝土內的加強筋網,經緯均勻排列,不用焊接,只需要用鐵絲固定。

2、同一構件內的接頭要分批錯開,各接頭的橫向凈間距不應小於鋼筋直徑,且不應小於25mm。

3、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1.3倍搭接長度,凡接頭中點位於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

4、搭接長度可取相互連接兩根鋼筋中較小直徑計算,計算其搭接長度應符合建築圖集相關規定。

5、鋼筋搭接梁、板及牆類構件,不宜超過25%,基礎筏板不宜超過50%。

6、鋼筋搭接柱類構件,不宜超過50%;如若當工程中確有必要增大接頭面積百分率時,對梁類構件不宜大於50%,對其他構件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放寬。

柱筋的計算方法

1、主筋的演算法

(1)基礎與首層柱由柱基底開始,一般是在混凝土基礎最底部扣去鋼筋保護層開始起,上邊至基礎頂面,計算高度的時候加上一個搭接倍數就行了;首層由基礎頂面開始,算至一層層高。 頂層 柱筋按圖計算。

(2)搭接倍數和錨固長度是和混凝土 強度 等級以及 抗震烈度 有關,圖紙一般都有標明。

2、箍筋的演算法

(1)計算箍筋有兩方面,箍筋的數量和箍筋的長度。

(2)計算數量要根據柱高和圖紙規定的間距計算,但要注意箍筋加密問題,如果圖紙沒有標注,一般在柱頂和柱底各1m范圍內為箍筋加密區。

(3)計算長度要根據柱外圍周長,扣去混凝土保護層,減去鋼筋加工延長值,加上主筋直徑所佔的尺寸,再加上兩個彎鉤長度。

以上已經為你解答了柱筋綁扎搭接長度規范,柱筋的計算方法,看過之後是不是已經明白了呢?其實對於鋼筋在進行操作和使用的時候都是應該要了解到相關的事項,並且應該要在合適的范圍之內去進行使用,這樣才能夠發揮到更好的性能,同時對於計算的方法啊,是有相關的公式的,只要是按照公式進行計算,就能夠得到一個准確的結果。

C. 梁的底部縱向鋼筋為兩排時,上線兩排鋼筋間的間距應該是多少

當梁的縱向鋼筋有兩層,甚至多層時,這時上下鋼筋應對齊,不能錯列。兩層的話,各鋼筋上下、左右之間的距離應大於等於鋼筋直徑,且大於等於25mm就可以了。另外注意鋼筋保護層厚度。

如果你說的是第二排鋼筋與第一排鋼筋之間的垂直間距,那麼會影響受力鋼筋的有效截面高度,不宜過大。也不宜過小,排距過小會影響混凝土與鋼筋之間的握裹力,影響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力傳遞。

當梁較高(Hw≥450mm)時,為了防止混凝土收縮和溫度變形而產生豎向裂縫,同時加強鋼筋骨架的剛度,在梁的兩側沿梁高每隔200mm處各設一根直徑不小於10mm的腰筋,兩根腰筋之間用φ6或φ8的拉筋連系,拉筋間距一般為箍筋的2倍。

(3)底排筋和柱子筋的連接方法擴展閱讀:

1、梁工程量

(1)、梁體積;(2)、梁模板;(3)、梁高度超過3.6m增價;(4)、梁側裝修

2、梁工程量計算方法

⑴、梁的體積=梁的截面面積*梁的長度

現澆混凝土梁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預埋鐵件所佔體積,伸入牆內的梁頭、梁墊並入梁體積內。

①梁與柱連接時,梁長算至柱側面,主梁與次梁連接時,次梁長算至主梁側面。

②圈樑與梁連接時,圈樑體積應扣除伸入圈樑內的梁的體積。

③在圈樑部位挑出的混凝土檐,其挑出部分在300px以內時,並入圈樑體積內計算;挑出部分在300px以外時,以圈樑外皮為界限,挑出部分為挑檐天溝。

④預制混凝土梁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預埋鐵件所佔體積。

⑵、梁的模板面積=(梁側面高之和+梁底)*梁的長度

天津2004計算規則:混凝土、鋼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按照設計施工圖示混凝土體積計算。

⑶、砼梁高度超過3.6m增價=砼梁高度超過3.6m的牆體體積總和

⑷、梁側裝修=梁外露長度*裝修長度

3、梁工程量計算的難點

⑴、梁的體積計算,要考慮與柱子、砼牆、梁相交時的扣減情況。

⑵、梁的模板不好計算,要考慮凈長度。

閱讀全文

與底排筋和柱子筋的連接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象棋計算機的計算方法 瀏覽:851
英語交流技巧和方法 瀏覽:24
抖音長視頻如何編輯方法 瀏覽:908
洗牙後如何防止牙石的主要方法 瀏覽:502
老車內飾鬆散異響解決方法 瀏覽:813
手機在家待機的方法 瀏覽:765
哪些方法能治好飛蚊症 瀏覽:80
瘦肚子有效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811
輔導班的教育方法有哪些 瀏覽:572
膽管結石復發的治療方法 瀏覽:833
如何收腹最快的方法 瀏覽:3
簡答題如何提高面試有效性的方法 瀏覽:776
可以劃分子系統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829
你住哪裡英語有幾種表示方法 瀏覽:8
人像特寫訓練方法 瀏覽:400
唱歌時脖子正確方法 瀏覽:170
翼狀肩胛修復最簡單方法 瀏覽:25
快速女性化乳房分泌乳汁方法 瀏覽:722
標點符號使用的方法與技巧PPT 瀏覽:82
電動車電機好壞的測量方法視頻 瀏覽: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