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分鍾告訴你何為術何為道
何為道?何為術?道與術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描述的是方法論上的等級從屬關系,舉個簡單的例子,毛主席說要農村包圍城市,我們的紅軍將領就不斷的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前者是道後者則是術。再比如說學習需要堅持才有成效,有的學生就給自己制定一個長期的學習計劃,前者就是道,後者就是術。就是說道是術的抽象化,術是道的具體化。道是術進行歸納的結果,術是道進行演繹的產物,因此復雜的都是術,大道至簡。
道層面的方法論應對的是廣泛的對象,而術層面的方法論則應對的是更具體一點的對象。比如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條偉大的方法論應對的就是廣泛的對象,但是具體到某個問題應當怎樣具體去分析,這條方法論沒有告訴你,你只能在實踐中自己摸索,這就是術。世間之事萬千,誰也不可能窮盡,頂多也就是前人總結出一些經驗供你借鑒,當你自己去做的時候你又會面臨一些新的或不同於他的特殊性,所以還需要你自己的去思考琢磨。
簡言之道生術,術亦生道。當以道御術,以術修道(悟道)。
道生術的過程就是理論指導實踐的過程。道很簡單,但是道生術是需要下很大的功夫的。不論是歸納還是演繹,過程本身都是復雜的艱辛的需要付出大量努力的。道終究是要變為術才能發揮作用,純粹的道沒有任何存在的價值,脫離了術的道都是胡扯八道,都是大話。道生術的過程就是實現道價值的過程,理論如果不能用來指導實踐那要這理論又有何用?
但是道的層面我們其實不需要學習太多,因為也沒有太多的東西可以學習。首要在於找到並堅持正確的道,然後就是從道來演繹術,要用一整套的成體系的術來實現道的成功落地,否則所謂的道都是無根浮萍無源之水,都是瞎說是空談是大話。當然如果你的道足夠了,那麼進入一個新領域新行業其實就是道化為術的過程,但是在真正的實踐中想要把道化為術沒有那麼容易,還是會遇到很多困難,道化為術的過程本身也是需要方法論指導的。道化為術的方法論介於道和術的層面之間。
如果你仔細去觀察那些在某個領域有傑出成就的人就會發現他們總能把一個簡單的道演繹成極其豐滿的術,並且把簡單的術發揮到極致,最終實現了傑出的效果創造了輝煌的價值結出了豐碩的成果。
當然道與術同樣重要。毛主席主要是靠思想、戰略和信仰取勝,而蔣介石則純粹是依靠政治手腕、軍事斗爭來取勝,這完全不是一個境界。但毛主席也絲毫沒有忽略戰術的重要性。毛澤東同志將道與術融為一體,以道御術,以術衛道,蔣介石則只有權術而已,焉能不敗?所以悟道與習術二者不可偏廢。所謂勤奮不僅包括行動上的勤奮,還包括思維的勤奮,而思維的勤奮也分為兩個方面:術與道。在術上思考敏銳而勤奮我們稱之為聰明,在道上思考深邃而勤奮我們稱之為智慧。
所以我們的思維不要只停留在術的層面,而也要面向道,去思考本質規律,從整體上把握,很多聰明的人往往只是在術上很擅長,道要悟,要深邃,要拋開忽略外表的復雜差異尋找本質的共性,講求的是濃縮、簡化、提煉,是由多變少……術則需要技巧、靈活,需要關注差異、不同,需要演繹、豐富、具體化……道與術之妙義難以盡述。
2. 有道無術,術尚可求也,有術無道,止於術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有精神和品德而沒有外在的修為,那麼外在的修為是可以求到而學成的。只有外在的修為二沒有內在的精神和品德,那麼只能停止在外在的修為。\r\n\r\n也就是說道是內心的境界如禪,術為外在的修為如武學。道是術的基礎,術是道的表現。有道才能成更高的術,有術無道只能是普通的人。\r\n精神,品德就是道, 道法自然即是道應該合乎於人理,天理。
3. 《道德經》講了什麼
《道德經》是道教中被注釋最多的一部經典,由道祖太上老君(即老子)於終南山古樓觀應尹喜真人之邀請而撰寫的不朽著作,被尊為道教的聖典,為道教教理教義之宗本,全文約五千字,故又稱《老子五千文》。
該經分上下兩篇,上篇講道,下篇講德,共81章,文筆簡潔,以詩歌的形式表現其深刻的哲理。
《道德經》不僅是道教知識的寶典,而且是人類文化史上的一部偉大的經典著作。
以恢弘的氣勢,深邃的智慧,富有詩意的語言,發天人宇宙精微之學,闡修身治國之理,倡人生真諦之奧,給人以無窮的思想啟迪。
其中既有「道法自然」以維護宇宙和諧、促進人類持續發展的行為原則,又有「尊道貴德」的道德規范;既有「常道與可道」的真理學說,又有「反者道之動」的辯證思想;既有「上善若水」的高尚情懷,又有「柔弱不爭」的修養准繩;既有「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的生活箴言,又有「拙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的處世教導;既有「歸根復命,深根固蒂」的養生之道,又有「見素抱朴,少私寡慾」的價值取向;既有「愛民治國」的韜略,又有「功成弗居」的胸襟。全文系統地闡述了道教的修道積德、處世哲理、洞察自然以及從宇宙觀的角度高度考察了自然、社會和人生的問題。
《道德經》就像是一個智慧寶庫,其歷史與現實的重大價值是難於盡言的,只有靠讀者去細細品味,才能開啟自己心靈的窗戶,體悟到其中之奧妙,運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指引自身的生活航程。
所以說,《道德經》不僅是道教的聖典,而且是人類生活的指南,有著利於社會、指導人生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