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不同類型家長溝通技巧
幼兒園老師因為職業的原因,會接觸到各種類型的家長,可是往往因為溝通上的問題,給雙方帶來了一定的困擾,老師究竟如何才能和各種類型的家長進行良好的溝通呢?
詳細內容
1、內向型家長:
溝通策略:注意觀察並及時向家長反映孩子的情況,如果家長放不開,就需要老師創造一個輕松的氛圍,引導家長主動交流。溝通頻率不宜過高,應由少至多,溝通時間不宜過長,應由短到長,循序漸進。
2、從眾型家長:
溝通策略:為家長提供可以暢所欲言的渠道,及時了解家長的想法,找到家園意見分歧的源頭,再逐一攻破。主動幫助這類家長進行理性分析,梳理事情起因及其他家長為何會有這種態度,引導他們了解到某些觀點的不合理和不科學。
3、寵溺型家長:
溝通策略:先肯定孩子的優點,再委婉地將孩子近期出現的情況跟家長溝通,給出恰當的意見。不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先耐心聽取家長想法,談話時斟酌用語,避免用刺激性的語言。
由於這類家長比較愛面子,也非常在意老師對孩子的看法,可以單獨溝通,態度委婉而不失禮貌。
4、多疑型家長:
溝通策略:老師要多關注孩子在幼兒園發生的小事,遇到問題及時向家長匯報,掌握溝通主動權。當發現家長的情緒有所波動時,主動上前詢問,使家長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和誠意。如果孩子不舒服或遇到其它需要注意的情況時,老師要牢記家長交代的注意事項,及時向家長反映孩子的情況。
5、對質問型家長要重微笑
質問型家長通常一來就氣勢洶洶,指責老師的不對。老師可以面帶微笑地說:您別生氣,來先坐下,喝杯水。要知道在人際交往中,微笑的魅力是無窮的,它就像巨大的磁鐵吸引鐵片一樣讓人無法拒絕。班主任的這一舉動會贏得家長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