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主觀決策方法和技巧

主觀決策方法和技巧

發布時間:2025-01-09 06:51:49

㈠ 當你猶豫不決時,試試這個決策辦法


人的一輩子就是一次次選擇的過程。這些選擇有大有小,但是人生就是被一個個選擇積累起來的。


小的選擇有明天吃什麼,第二個半價的冰淇淋要不要吃,買吧,自己只能吃一個;買兩個吧,又不利於減肥。


大的選擇有如何選擇職業,做專業崗還是管理崗,別人說這個副業挺好的能月入過萬,要不要選擇呢?報這個班就能月入過萬,幾千上萬眼睛都不眨一下,就買課了。


每天我們都要做無數的決定,這些決定也各種改變你命運。但是很少有人有技巧,有訓練地處理這些生命中間最重要的節點。我們也沒有受過訓練如何處理人生最能「四兩撥千斤」的環節——決策。


所以,我們往往在生活中的小選擇上比較有主張,比如買個衣服、選個 汽車 ,但是做人生重大選擇時,比如選城市、選工作、選結婚對象時,就完全蒙圈,只能隨波逐流。


一個好決策不一定會有好結果,因為還有執行、機會的問題。但是一個壞的決策一定不會有好結果。決策是把控人生的最重要節點。


決定,適用於重要事項或重大行動作出安排,是指人針對事情做出一個清晰的主觀判斷姿態,質量不保證。


決策是「在一定信息和經驗基礎上,為了實現某一目標,藉助一定的工具、技巧和方法,對影響目標實現的諸因素進行分析、計算和判斷優選後,有策略地做決定」。


雖然這么簡單的幾句話,其實點出來決策和決定的幾個要點。


也就是說,在作重大選擇時,我們最好不要憑借個人主觀判斷,因為結果質量不保證;需要運用決策手段,來保證目標的實現。


IBM公司具有一套系統的決策流程,叫做「最佳決策五步驟」。IBM所有的員工都可以根據「五步驟」系統地、循序漸進地制定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成功策略。


針對個人來說,進行優化改良,更加適合個人做出一個好決策。


第一步:澄清問題


問題是現狀和預期結果之間的距離。澄清問題有三個原則:聚焦、標准、范圍。


要解決什麼問題?這個問題是客觀存在的,是在某個特定條件下存在的,是具體的,這是聚焦。


問題解決到什麼程度可以接受,這是標准。


問題所涉及的領域是什麼?有哪些人可以幫助?前提假設是什麼?這是范圍。


以及,為什麼必須要做這個選擇的決定?需求是什麼?


第二步:明確目標


人類的觀念在不斷地更新和進步。每個人都應當努力去想像自己的目標,放飛自己的夢想。雖然人們的某些目標可能永遠無法實現,傾盡一生不斷攀登也無法達到最終的目標,但大多數的目標經過努力都是可以實現的。


因此,決策本身就像爬樓梯,需要從一個台階爬到另一個台階,只有一步一步地、不斷地設定和修正目標,才能不斷地接近最終目標。


什麼是最好的結果,也就是做到什麼樣的程度後,認為是完成了目標的。


第三步:形成方案


有沒有可能的方案?


需要什麼執行動作?


做決策是為了解決問題,就得要想到執行這件事兒,自己做的這個決策需要怎麼樣的行動設計才更加容易執行,並且一直遵循等。


建立起反饋機制,大量接受多方的意見。千萬不要復制過去的「成功」決策,天時地利不同,形勢已經發生變化決策也是會失效的,決策也是會失效的。


一項決策過程中,如果沒有列舉一條一條的行動步驟,並確定工作和責任,那便不算是一項決策,最多隻是一種意願而已。


這些方案各自可能有什麼結果?


第四步:收益權衡


很多人在做決策的過程中,往往把注意力關注在其他人是否會接受這個決策、怎樣做一個讓所有人滿意的決策。這無疑是一個很糟糕的態度。決策和用人一樣,有所長必有所短,有人支持就有人反對。正確的態度應該是:研究解決的問題的正確決策是什麼。


在眾多決策方案中,應先考慮哪些是正確的決策,而不是先考慮這樣的決策是不是能夠被接受和執行。如果是正確的決策,無論接受和執行起來有多大難度,都要堅持下去。


同時考慮機會成本有哪些。做不同的權衡,哪一個選擇的收益是最大的。


權衡,做出一個收益最大的決定。


看上去好復雜,我們不妨講一個故事,幫大家分析下這5個要素。


劉總和朋友在北京開了一間創業公司,現在公司發展穩定,事業蒸蒸日上,員工踏實可靠,創業期緊張和壓力都過去了。劉總精力充沛,喜歡挑戰和變化,他覺得這樣太平穩會喪失銳氣,所以想賣掉自己公司的一部分股份,重新做一家公司。


在和他的家人商量時,家裡人覺得創業實在太苦了,難道50多歲准備再來一次嗎?劉總創業過程中,家人給了他巨大的支持,所以他也開始搖擺起來。他來尋求我們的幫助。


第一步要澄清問題,「是什麼要讓你買股份?」,是厭倦了,想要挑戰?還是想收入更多?


劉總覺得自己不喜歡重復度太高的工作,孩子在海外,妻子想搬到更加舒服的老家,這樣對自己的 健康 有幫助,可以更多時間戶外活動。


第二步要明確目標,是這些想法背後,各自指向什麼目標?排序是什麼?


這其實是個反復溝通的過程,仔細思考以後,劉總自己的目標是:轉換一種更新鮮的生活方式,但是不想再來一次重頭的創業;這個方式最好是對自己 健康 和家庭不沖突的;另外,他重視自己的合夥人關系,可以少拿點錢。


第三步是討論有哪些可能的方案,是不是可以找第三方進入?是不是可以先付一部分,然後分期付清?或者是不是可以由對方代持部分股份,但是每年依然拿分紅?或者有沒有考慮直接把公司收購,然後在新的股東下重新管理公司。這些各自都有不同的可能的結果。


大概估計下每個方案的收益和結果。比如說要找人收購,大概需要幾年?如果找到第三方介入,大概要多久?有沒有考慮到財產所得稅?有沒有考慮到新的城市是不是適應?創業的難度如何?


第四步是權衡收益。


在充分地對這個問題有了認知以後,經過多次溝通,找到了合適的方案:出售10%的股份,在老家成立一家分公司,繼續原來的事業。這樣能體驗到事業的新感覺,也有很多時間陪伴自己的家人,身體也好了很多。


大部分人的誤區就是既沒有分辨過自己背後的期待和關系,也會跳過更多方案的思考,更不用說評估每個方案的可能性,所以會有在「好痛苦,要不要去做」下做快速反應的決定。所以,他們總做「艱難的決定」。而做決策的過程問題-目標-方案-權衡,就是一個決策的完整認知過程。


今日精進


對比決策法,目前讓你最困擾的需要做決策的問題是什麼?

㈡ 在管理實踐中常用的不確定型決策方法有

在管理實踐中,常用的不確定型決策方法有以下幾種。

㈢ 如何利用決策方法解決問題

如何利用決策方法解決問題

如何利用決策方法解決問題,在工作當中或者日常生活當中,大家都扮演了一個決策者的身份,就好比如買東西,大家是決定買什麼的那一個人,那如何利用決策方法解決問題,以下是我整理的相關內容。

如何利用決策方法解決問題1

決策理論方法主要有定性決策和定量決策。

定性決策方法主要包括頭腦風暴法、專家會議法、德爾菲法和電子會議法等等,定性決策的運用就不詳說了。

定量決策主要有線性規劃法、盈虧分析法、表格法和決策書法等等,主要說一下決策樹法吧,這個很多都能用得到。

(1)決策樹法

風險決策是指在不確定情況下的決策,在工商企業經營中經常需要進行風險決策,決策樹法是風險決策中應用最廣、效果最顯著的方法。

決策樹是決策問題的圖形表達,對分析多階段的決策問題十分有效,它指明了未來的決策點和可能發生的偶然事件,並用記號標明各種不確定事件可能發生的概率,它把可行方案、所冒風險及可能的結果直觀地表達出來。 舉例說明:預計今後幾年市場對某公司產品的需求會擴大(概率0.7),但也存在銷售量減少的可能(概率0.3)。公司面臨幾種可能的選擇:

第一,擴建廠房更新設備,若以後公司產品的需求量擴大,公司將成為市場領先者,獲得很大收益;若需求量減少,公司將虧損。

第二,使用老廠房,更新設備,無論需求量大小,公司都有一定的收益,只是收益大小問題。

第三,先更新設備,若銷路好,再擴建廠房,主要問題是兩次投資總和大於一次投資。

以上問題是現實問題的極大簡化,但可以使我們對決策樹有一個基本理解,當然決策樹也能用於復雜問題的決策。上述問題的三種可行方案的具體情況見表:

現在看看如何根據這些情況選擇最佳方案。根據三種可行方案情況畫出決策樹:

由決策點引出的若干條樹枝稱為方案枝。由狀態結點引出的若干條樹枝稱為狀態枝,狀態枝上標明狀態的情況和可能的概率。本例有兩個決策,決策I是當前擴建廠房更新設備還是僅更新設備;決策II是一年後銷路好時是擴建廠房增加設備還是維持原狀。各狀態結點的期望收益如下:

結點④:100×1.0×4 = 400(萬元)

結點③:300×1.0×4-400 = 800(萬元)

由於800>400,所以決策II擇擴建廠房增加設備。

結點②:(60×0.3×5+100×0.7×1+800×0.7)-400 = 320(萬元)

結點①:[300×0.7×5+(-50)×0.3×5] -700 = 275(萬元)

決策結果為目前僅更新設備,並不急於擴建廠房,因為狀態結點②的預期收益320萬元大於狀態結點①的預期收益275萬元。

如何利用決策方法解決問題2

正確作出決策,高效解決問題的7個方法!

1、直覺。

我們都以為直覺很奇妙,不知道直覺是從哪來的,但是直覺很大程度上來自於「經驗」。當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各種情景下的決策類型和行動方案已經存在腦海中,一旦有相似的情景觸發,這些經驗就自動出現了,只不過決策的過程通常很快,決策者一時也很難描述自己的決策方法,所以就以為是依靠直覺。(所以直覺也是需要靠一點一點的積累的)

直覺能幫助決策者利用經驗迅速理清當前狀況,找出關鍵線索,然後和之前的經歷進行匹配,找出應對的行動方案。提高直覺能力最有效的辦法是:多多參與處理棘手的事件,也可以參加相關的培訓。

當然,直接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用直接就等於是在套用模板,但模板終究是有限的,因此直覺只適用於比較簡單的情境。如果遇到復雜的決策情境,就需要用到下一種力量「心理模擬」。

2、心理模擬。

它在決策中應用得比較廣泛,除了可以評價行動方案以外,還可以用於比較復雜的「情境識別」和「生成行動預期(想像事情在過去如何發展,將來又如何變化,會產生什麼可能的結果)」等,預見行動方案中的困難,未雨綢繆做好不同情況下的應對准備。

心理模擬是決策專家最常使用的手段之一。決策新手要學習這種方法,就需要在計劃實施前多多通過心理模擬進行剖析,盡可能找出行動方案的缺點,因為人們都自己構建的計劃總是盲目自信,越是專業知識不足的人越是容易犯錯誤。

3、杠桿點。

杠桿點就是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找到杠桿點,就意味著找到了行動方案的起始點。一個杠桿點,可以得出一個行動方案,只不過是碎片式的。隨著杠桿點的增多,問題漸漸明確,這時再把碎片化的行動方案連接在一起,就可以形成完整的行動方案。

尋找杠桿點的方法有兩個:①決策者利用自己的經驗來識別,經驗越豐富就越容易識別出杠桿點;②在問題毫無頭緒的情況下,可以重新反思情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和理解問題,藉此識別出不同的杠桿點。

那如何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和理解問題呢?這就需要敏銳的洞察力了。

4、洞察力。

洞察力主要表現在:看到不易察覺的細節差異,更快地識別異常現象;建立全局觀,抓住機遇並隨機應變等等。

學習專業知識重要的不是知識本身,而是學習如何去感知,拿語言學習來說,有些人比普通人更容易掌握多門外語,是他們的語言天賦更高嗎?其實未必。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往往是通過單詞、語法著手去推測語意。而對於擅長學習語言的'人來說,他們讀到一篇文章,會先感知整篇文章的語意,再通過上下文來推測語法結構和單詞構成,最後達到認識單詞和學習語法的目的,這種整體感知的學習方式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比如學習騎自行車,如果按照騎自行車的標准步驟去學習,往往不能很快掌握騎自行車的要領,而放棄步驟、集中精力去體會蹬著自行車前進時產生的那種整體動力感覺,學習效果反而更好一些。

如果你希望自己獲得專家那樣的洞察力,學習專業知識本身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學習專家的思考方式,嘗試理解他們感知情境的策略。也就是要重點學習專家是如何獲得這些專業知識的,哪些知識是可以直接吸收,哪些是需要親身體驗的,同時還要將專家的專業知識轉化成適合自己吸收的形式,並發展出新的運用場景。

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後,我們還要學會將它們同實際的情境結合起來,這就要運用到類比了。

5、類比。

類比的作用在於將當前的情境和以前類似的情境做對比,就好像從一個「經驗銀行」里調取經驗資源一樣,它能提供一些處理類似事件的模板,幫助我們更快識別出典型情境。

除此之外,類比還有設定預期和提供行動建議的作用。設定預期就是預測在新的情境下會發生什麼。這種預測能力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用到,比如大風天在外行走,看到街道旁的建築上掛著廣告牌,你會想到在新聞中曾經出現過「在大風天有廣告牌被吹落傷到行人的事例」,為了避免遭遇類似的悲劇,你會選擇躲開危險物行走,這就是類比的預測作用。提供行動建議很好理解,就像學生在做課後練習時,遇到不會的題目會去翻看筆記,看看老師是不是講解過類似的題目,然後參照那個模板尋找解答步驟。

需要注意的是:類比的經驗與當前的決策情境在重大因素上應該是相似或者一致。新手容易犯的錯誤就是錯誤的估計了自己的經驗,就相當於用錯誤的經驗來指導行動,就會產生更加錯誤的後果。

6、講故事。

講故事能夠幫助我們鞏固自身經驗,方便在未來再次利用。如果你去問一個決策專家為什麼總是能做出正確的決策,他十有八九會泛泛而談,說出的答案沒有什麼大的實際建議,但如果你請專家講一講它經歷過的最難的一次決策,或者是他最滿意的一次經歷,他一定會滔滔不絕,說出他的故事,甚至連一些細節都會十分清楚。這才是專家關於決策最寶貴的經驗,也是我們實際想知道的內容。

講故事可以用來理解眼前的事件,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經驗就逐漸轉變為了專業知識。好故事雖然情節復雜,元素很多,但我們只要對故事的細節稍加分析,就能對故事所處的情境有更直觀的理解,有助於將解決方案運用到相似的情境中。

對於決策新手來說,最難的點在於尋找到一個優秀的故事,就是那些包好了大量專業知識、決策技巧和判斷線索的故事。一旦碰到有決策專家願意分享他在處理一些非常規事件時的經驗,這就是新手從故事中獲取知識的大好機會。在專家分享故事前需要做好相關的准備,比如列出自己想要重點關注的環節,尋找專家講述內容中與自己想像不一樣的地方,尤其要關注專家在關鍵點的選擇,譬如如果沒有發現那條關鍵信息,專家會如何選擇呢;如果行動方案受到阻礙又將如何做出改變;如果遇到相似的情境,我會犯下哪些錯誤呢等等。這些探查式的問題能幫助新手了解自己的薄弱之處,並重新審視那些容易被自己忽略而專家極為重視的東西。

7、讀心術。

決策有時候不是一個人的事,特別是對於管理者來說,作出決策只是解決問題的開始,接下來還需要其他人的配合來實施。比如消防指揮員面對的是一群消防指揮員,需要他們的配合,這個時候就需要准確的領會他人的意圖,就好像會讀心術一樣。

所以,團隊溝通很重要。加強團隊溝通能夠讓團隊成員讀懂決策者的想法,使所有團隊成員的心理保持一致,增加團隊成員的認同感,並且掌握自我控制和調整的辦法,以免因為個人的失誤造成整個團隊決策的失敗。第二,任務完成過程中隨時可能出現變化,但決策者沒有辦法向執行者說出所有應該注意的細節,加強團隊溝通能夠讓執行者更好的明白決策者的意圖,隨機應變的處理問題,減少決策執行的難度。

決策新手在團隊中往往只能擔任執行者的角色,被動地執行決策者的指令,一旦碰到情境變化,決策者來不及改變行動方案時,決策新手就很容易陷入危險的境地。因此,在行動開始前,決策新手就應該盡力去理解決策者的意圖,包括決策的目標、備選的方案等,遇到不懂的決策點應該事先和決策者溝通,有助於了解情境的本質,增加隨機應該的能力。

閱讀全文

與主觀決策方法和技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木瓜花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419
成功不是因為快而是因為有方法是什麼意思 瀏覽:372
怎麼提高短視頻質量方法 瀏覽:593
葉輪式增氧機的安裝方法 瀏覽:228
如何提煉自己的教學特色及方法 瀏覽:5
飼料中硝態氮檢測方法 瀏覽:171
日產天籟行車電腦使用方法 瀏覽:666
站樁的背後訓練方法視頻 瀏覽:229
窗戶防盜欄安裝方法 瀏覽:939
真假墨玉手串鑒別方法 瀏覽:786
電腦殺毒前獲得許可權的方法 瀏覽:558
簡單的漫畫製作方法 瀏覽:71
未焊透裂紋的檢測方法 瀏覽:436
橡膠品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562
市政井開挖土方量計算方法 瀏覽:823
如何改變坐姿呼吸方法 瀏覽:96
如何獲得戰令方法 瀏覽:343
豐胸霜的使用方法 瀏覽:696
疝氣中醫治療方法 瀏覽:163
實際進度前鋒線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