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正確與錯誤的哺乳姿勢,新媽媽你做對了嗎
母乳對寶寶來說,是最好的天然食物。母乳喂養,媽媽第一要學會便是怎麼來哺乳。正確的喂養姿勢是寶寶和媽媽都感覺舒服的姿勢,而如果喂養姿勢不正確時,對寶寶來說「吃飯都難受」,還可能引起中耳炎、口腔疾病等。而對於媽媽來說,不正確的喂養姿勢,媽媽很快就會感覺腰酸背痛。這些均不利於母乳喂養的堅持。
四種姿勢餵奶,可以換著來
母乳喂養姿勢有四種:分別是搖籃式、橄欖式(環抱式)、交叉式、側卧式。
搖籃式:這是最傳統的姿勢。用一隻手的手臂內側支撐寶寶的頭部,另一隻手放在乳房、乳暈上。在寶寶身下墊一個墊子,哺乳起來會更輕松。
交叉式:相比於搖籃式的姿勢,把寶寶的身體稍微傾斜一點,這樣寶寶吃奶時,嘴的角度會有所變化,更容易吸奶。
橄欖球式(環抱式):這個哺乳姿勢特別適合剖宮產的媽媽,可以避免寶寶壓迫在媽媽腹部手術切口。乳房很大、寶寶太小或是喂雙胞胎的媽媽也很適合。就像在腋下夾一個橄欖球那樣,用手臂夾著寶寶的雙腿放在身體側腋下,寶寶上身呈半坐卧位姿勢正對媽媽胸前,用枕頭適當墊高寶寶,手掌托住寶寶的頭,另一隻手指張開呈「八字形」貼在乳頭、乳暈上。
側躺式:這種姿勢適合夜間哺乳,身體側卧,用枕頭墊在頭下。嬰兒側身和媽媽正面相對,腹部貼在一起。為了保證寶寶和媽媽緊密相貼,最好用一個小枕頭墊在寶寶的背後。
經常變換抱寶寶吃奶的姿勢,既可以很好疏通乳腺又能緩解媽媽手臂的固定姿勢,以免過於酸痛。在孩子吃奶吃到一半的時候,換一下手臂,稍作休息,同時也順便輕拍孩子背部使其打一打嗝。一般來說,孩子一次吃奶時間以20分鍾左右為宜,最好不要超過30分鍾。那種讓孩子叼著奶頭睡的方式是有害的,是不可取的。
值得注意的是,媽媽在給新生兒進行側躺式哺乳時,要注意孩子的口鼻。因為小嬰兒的頭、頸部力量均很弱,一旦母親哺乳時迷迷糊糊地睡著了,乳房堵住了孩子的口鼻而孩子又沒有足夠的力量避開,就可能因窒息而發生意外。當孩子4個月後,才具備抬頭躲避和用手推開母親乳房,或用身體動作將母親驚醒的能力。
錯誤姿勢,媽媽和孩子都受罪
剛開始餵奶的新媽媽,往往累得一身汗,胳膊酸了,脖子僵了。這是因為餵奶姿勢不正確所致。正確的餵奶姿勢是「三貼」:胸貼胸、腹貼腹、下頜貼乳房。媽媽用手托住寶寶的臀部,媽媽的肘部托住寶寶的頭頸部,寶寶的上身躺在媽媽的前臂上,這是寶寶吃奶最舒服的姿勢。
餵奶姿勢不正確,嬰兒容易得中耳炎
由於嬰兒耳的發育尚未完善,咽鼓管較短,且位置低而平直,其生理峽部又未形成,故管腔相對寬大。加上咽鼓管肌肉收縮力較弱,在鼻咽部開口較低,所以鼻咽部的液體容易流入中耳。
大多數嬰幼兒中耳炎患上都是媽媽或保姆圖省事,餵奶姿勢不當,讓嬰兒平卧餵奶,或人工喂養時奶瓶口開得過大,餵奶過多、過急,使嬰兒來不及吞咽而嗆咳,這些都可能使乳汁逆流入鼻咽部,從咽鼓管進入中耳導致急性中耳炎。
另外,餵奶時間間隔太長,孩子的飢餓感增加,吮吸強烈,吸入的空氣過多,容易發生溢奶現象,也容易使乳汁嗆入中耳而發生中耳炎。
一個姿勢給孩子餵奶,媽媽手臂酸痛
不少媽媽剛坐完月子,「月子病」就得上身,頸、肩、腰酸痛,一開始還以為是風濕,其實是哺乳姿勢不當造成的。
御眾堂給出正確答案,首先在哺乳期間,媽媽由於身體內部內分泌激素的變化,常使肌肉、肌腱的彈性和力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關節囊和關節附近的韌帶也會出現張力下降,因而導致關節鬆弛。在這種情況下,哺乳姿勢不正確,媽媽老是用一種姿勢,長時間來餵奶,固定的姿勢變得僵硬,這就會使本來已經薄弱的關節、肌腱、韌帶負擔過重而出現疼痛。
餵奶姿勢不對,孩子變成「地包天」
正常的母乳喂養給上下牙骨帶來一定的功能性刺激,促進上下牙骨的正常發育。如果媽媽的喂養姿勢不對,嬰兒吮吸運動會對牙骨的生長發育起到不正常的引導作用。例如在喂養時,嬰兒下巴過度向前伸,很可能會讓嬰兒的下巴向前過度發育,發展成「地包天」。母乳喂養時最好採用搖籃式抱法,有利於嬰兒自然吮吸。同時,也切勿讓寶寶長時間含著奶瓶頭睡覺,以避免奶瓶壓迫牙頜骨的發育。
這些能讓母嬰感覺舒適
除了以上四種正確的哺乳姿勢外,還需要做到以下幾點才能保證媽媽和寶寶都得到最舒適的感覺:
1
體位舒適
喂哺可以因人而異、因地而異採取不同姿勢,重要的是媽媽應當了解:心情愉快,體位舒適,全身肌肉鬆弛,有益於乳汁排出。
2
母嬰必須緊密相貼
無論怎麼樣抱寶寶,喂哺時寶寶的身體都應與媽媽身體相貼。寶寶的頭與雙肩朝向乳房,嘴巴處於乳頭相同水平的位置。
3
防止寶寶鼻子受壓
喂哺全過程,應保持寶寶的頭和頸略微伸展,以免鼻部壓入乳房而影響呼吸,同時還要防止寶寶頭部與頸部過度伸展造成吞咽困難。
4
手的正確姿勢
把拇指放在乳房上方或下方,托起整個乳房喂哺。除非奶流量過急,寶寶嗆奶時,不要以剪刀式手勢托夾乳房。這種手勢會反向推動乳腺組織,阻礙寶寶把大部分乳暈含進小嘴裡,不利於充分擠壓乳竇內的乳汁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