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書法自學方法和技巧

書法自學方法和技巧

發布時間:2024-11-14 12:55:24

『壹』 怎樣學好書法 學習書法的技巧是什麼

1、初學者必須長期的臨摹碑帖和不停的練習,本人自學書法多年,講下自己的心得。首先正確的坐姿、持筆為前提,練時建議從筆畫和部首開始練習,因為漢字都是由不同的部首和筆畫組成的,所以寫一個漂亮的字主要看字的結構,結構框架搭好了,你的字自然就漂亮了。
2、注意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練到知道該如何寫才行。推薦幾本書給你《顏真卿多寶塔碑》,《晉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適合小楷,歐體(歐陽修),柳體(柳公權),初學者應從楷書學起,為以後的行書,隸書,草書打好基礎。購書時最好選擇碑帖,學習原著。平時可以多看看其他名家的碑帖,取長補短,持之以恆到了有一定的功底建議再買一本《書法章法技法》,這是很重要的。

『貳』 自學書法怎樣入門

自學書法入門:

1.選擇適合你的字體,讓學習書法成為一場愉悅的旅程。每一種字體都有其獨特的韻味和魅力,就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和特點。當你找到適合自己的字體時,你會發現學習書法變得更加輕松有趣。

2.細心研磨書法的基本筆畫,書法的基本筆畫包括點、橫、豎、撇、捺等。

此外,你還要注重觀察作品的節奏和韻律。一幅優秀的書法作品,就像一首優美的樂曲一樣,有其獨特的節奏和韻律。在觀察時,要注意作品中筆畫的快慢、粗細、輕重等變化,以及這些變化所帶來的視覺效果和心理感受。

最後,你還要學會如何將觀察到的技巧運用到自己的練習中。觀察優秀書法作品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書法技巧和水平。因此,在觀察之後,要將所學的技巧運用到自己的練習中,不斷磨練自己的技藝,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書法水平。
總之,觀察優秀的書法作品是提升自己書法技巧和水平的重要途徑。通過科學的觀察方法和技巧,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大師的技巧和藝術,同時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和創作水平。

『叄』 自己學書法有哪些方法

自己學書法有哪些方法

自己學書法有哪些方法,練書法也是屬於一種修身養性的方法,可以寫得一手好字對於我們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就需要我們努力的練習了,下面就為大家分享自己學書法有哪些方法。

自己學書法有哪些方法1

1、書法學習需要時間的保證。雖然書法講究悟性、天賦,這些先天的東西其實個人都差不了多少,最終還是落實到比耐心,比時間的投入上。耐心就是要做好長時間默默無聞的准備,深刻領會書法的精神,要對書法有感覺,或者說要「來電」。這個需要很多時間的投入,去不斷的領會的。

2、學書法要深入傳統,只有深入傳統,真正領會了傳統的精神,才會深切愛上書法。傳統對於當代來說,不是枯涸的,它的資源仍然新鮮、活潑。對於傳統的挖掘程度和理解的不同,可以開出不同的書法走向。

3、清代的碑學運動,傳統的說法都認為在帖學系統之外建立了另外一個不同的審美世界。其實,碑學雖然講究奇趣、古趣,他們的格調和品質仍然是在傳統之中的,可以說仍然符合傳統文人書法的審美的。我們看清末民初的碑學大家,如康有為、沈曾植、於右任等等,他們的書法突破了傳統帖學,但是格調和品質仍然依歸傳統。

我相信,書法同繪畫一樣,繪畫強調所描繪對象的品格的塑造。比如說畫松,就要具備松的品格。這個都是客觀的對象所具有的基本品質。

書法也是一樣,我們寫的漢字,每個字也都具有基本的品質,書法也是要把這種品質展現出來。而現代的一些學碑的書法家,認為奇趣就是變形,於是書法的取法對象走向民間化便成了眾向所趨。這種對形式感的過分強調,其實是完全損害了書法的核心精神,即現代的書法丟掉了格調和品質。

4、書法的正脈乃是魏晉以來到明清書法名家構成的巨大的譜系,就是帖學系統,包括帖學的筆法以及帖學所崇尚的審美價值,即格調和品質。但是帖學在宋以後為什麼衰弱了呢?具體原因有很多。

其一:範本的差異性太大。刻帖的流行一方面擴大書法群體,而一方面也引起了諸多誤會和混亂。刻帖的不斷翻刻,離原本會越來越遠,後人學刻帖,難免有霧里看花的遺憾。這個是資料的限制,而我們現在的信息時代,完全可以突破古人資料匱乏的尷尬局面,這個可以說是我們學書法的有利條件。

其二:宋以後楷書的意識太強,可以說深刻影響了行草書的創作和審美。從唐代那時候開始,中國的文字就在走規范化道路,這個大概和印刷術有關系。

唐之前,文本的流傳都是靠手工抄寫來完成,對於每個閱讀者來說,每一個文字都是新鮮的、不同的。但是在唐以後,印刷術的流行,帶來了美術字在印刷行業的大量運用。美術字就是規範字,如宋體,雖然刻工的不同會讓規範字有所差異,但是總體來說,規範字確立了一個標準的書體形式。對於閱讀者來說,天天接觸的就是這些一模一樣的標准形式。

這種規範字的閱讀,深刻影響了書法家對於書法創作的理解。這些規范的字體會逐漸在閱讀者的心裡造成一種心理定勢——字的某種寫法就是完美的,字的筆畫安排符合某種規范就是完美的,等等等等。而這些心理定勢在魏晉人那裡根本沒有。

魏晉時代的書法遠紹漢代。漢代到魏晉這幾百年中,成熟的書體不是楷書,而是草書。也就是說,魏晉人學書法,面對的是一個成熟的草書系統,而不是如宋以後,面對的是一個成熟的唐楷系統。這樣差距就出來了。草書對於楷書來說,更加自由開放,從草書化到行書,行書必定具有草書的品格。

所謂古法,就是一套從草書中化出來的筆法系統。而宋以後,學書先學楷書的做法成了書法的常識,也可以說是偏見。我們一開始就被灌輸規范化的審美。這種審美的最終結果就是館閣體的出現。

明清的帖學籠罩在館閣體的陰影之下,奄奄一息。帖學的最後一位大家就是明代的董其昌。但是,我們看到董的書法結構平正(正是楷書影響的結果),筆法單調。唯一出色的就是墨法和格調。而到了清代,更沒有帖學大家。對於我們來說,困難也許更大。我們面對的是極其規范的閱讀文字,同時離魏晉時代有千年的距離。這些都給我們領會古法造成了困難。

5、那麼如何領會古法呢?最重要的是資料一定要豐富。這個可以說是我們的優勢。比如說,學習唐楷,必須廢除清代對唐楷的歪曲。

我們可以參看日本流傳下來的諸多書法作品。比如說日本空海和尚的作品中更多的保留了顏真卿的筆法;在嵯峨天皇的書跡中,我們看到了經典的'歐陽詢筆法,比歐書《千字文》要活潑的多、精彩的多。這些書跡對於我們理解唐人的筆法有著重要的意義。又比如說《蘭亭序》,馮承素的摹本現在流傳最廣,大家對《蘭亭序》的誤解也最深。

馮的摹本解體固然瀟灑,但是畢竟是鉤摹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露鋒太多,顯得尖刻和做作。有些筆畫明顯是違反運筆規律的,是假的筆畫。學習《蘭亭》如果不能認識到這一點,那就很麻煩。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禇遂良、虞世南的臨本遠比馮摹本和定武本重要。尤其是禇遂良的臨本,值得好好研究。因為它是書寫的結果,保留了更多唐人的筆法。雖然結構風神不如馮本瀟灑,但是線條更真實。

6、學書法一定要佔有豐富的資料,可以互相比勘。我們占據的資料多於古人,這個是我們時代的優勢。但是,我們的資料更多的是印刷品,於是問題又來了。印刷品說到底還是二手資料,雖然比刻帖要好的多,但是對於理解古人書法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所以要看真跡,這個非常重要。多比勘資料,多觀摩真跡,我們就能發現原來被我們深刻誤解的東西。比如說《伯遠帖》,我們看印刷品覺得非常精彩。但是上次我去上博參觀的時候,發現《伯遠帖》的線條居然這么軟弱,這個讓我很吃驚。

7、接下來講書法學習問題。要學好書法需要全面的訓練,最基本的就是技巧的訓練和積累。技巧說到底就是練筆性。這個需要手的靈活性和控制筆鋒的能力。所謂全面的技巧訓練,就是要拓寬手的敏感度。

書法經過歷史的積累,技巧非常多。但是真正能被書法家吸收和運用的也不過十多種。但是對於學習者來說,要擴大技巧訓練的范圍,不要局限於幾種技巧的訓練。廣泛的接觸、涉獵,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生理和心理的技巧。而真正豐富的技巧在二王的書法體系中得到最全面的保留。

8、五種書體各有各的技巧要求,或多或少。論技巧的變化、復雜和難度,行草的技巧要求更多,也更難。但這個不是說技法相對簡單的篆、隸、楷不重要。相反,這些靜態書法的研習對於我們掌握動態書法(行、草)有著重要的意義。林散之先生是當代草書大家,他成功的基礎是隸書。老先生每天懸腕寫隸書,慢悠悠的。

這種對筆的控制力和穩定性的學習對他的草書影響巨大。而相反,我們看到現代的一些書家,專好寫草書,線條打滑,留不住筆,明顯是靜態書法的功力不夠。所以說,技巧的訓練要全面。

五種書體的學習可以同時展開。即把靜態書法和動態書法的學習結合起來。學會每種書體用不同的狀態書寫。美院那邊還有一種方法,同樣的一個內容,用同一種書體,嘗試用不同的狀態來表達,這種訓練難度更高,但也更有效。

9、技巧和人文。記得前幾年,國美和南藝的書法教學有過爭論。在國美一方,講究完全解剖技巧,「逼真模仿」,這種精微訓練見效快。而南藝講究長遠的修為,見效慢。當然,對於我們來說,完全可以結合兩種學習的方法。首先,學習書法一定要學會運用理性剖析作品。

國美的方法很適合。其次要對書法作品保持新鮮感。如果一件書法作品換不起你的感覺,一是作品肯定沒有深度,二是你自己缺少深度。比如對於二王尺牘,需要經常產生新意,就是新鮮感,才能不斷深入。王字可以說大有文章可做。最後,當技巧掌握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加強人文、品格等等方面的修養。

10、學書法對於整個書法史發展脈絡要有清晰的把握。我們之所以說晉、唐是中國書法史上的兩座高峰,就是因為書寫在那個時候保持了最自由、最本真的狀態。前面說過,印刷術帶來的美術規範字對宋以後的書寫產生了重大影響。在晉、唐時代,書法家的書寫思維和現代人完全不一樣。

我們學傳統,尤其是學宋以前的書法,就是要打破自己對文字的「意象」,就是說要突破深藏在自己潛意識中的規范的美術字審美定勢。如果我們帶著這種潛意識去欣賞晉、唐人的作品,會發現很多奇怪的地方,也就是說超出了我們想像之外。

這些奇怪的地方對於古人來說是順理成章的,對我們來說卻是不可理解的。原因就是我們被固定的規范框住了。學習傳統,尤其是學習宋以前的傳統,說到底就是要打破原來的思路、規范(打破單一的美術字結構),如此才能真正理解古人。

11、「逼真臨摹」非常重要,就是要達到偽造的地步。很多人以為臨摹只要抓住大概,他們自稱是書法的「氣韻」、「神」等等。其實,所有的氣韻神采都是建立在筆墨的基礎上的。如果筆墨無法達到或者接近古人,大談「遺形取神」等等都是空洞無物的。

所以,在臨摹的開始,要無條件的服從古人。要抓住古代作品中豐富多彩的差異性來臨摹。比如說,對於一些奇異的結構,很多人會認為是偶然的效果,不必在意。其實這些偶然也透露了一種必然。我建議都要臨,臨的越像越好。也許一開始覺得很難,難就對了,那是因為我們日常的規矩、定勢在作怪。

我們總是想把古人的作品在臨摹中套入自己的規范體系中。這樣就麻煩了。你越是重復,規范就越牢固。到最後,臨摹只是加深了自己的偏見,而沒有突破。精細臨摹古人作品就是要突破我們被美術字深刻影響的規范意識。

12、二王的書法體系筆墨要素更完善。從中可以學到非常多的東西。說二王是中國書法的源頭,是有道理的。深刻理解了二王,再學其以後的東西,會有「一覽眾山小」的暢快感。

13、要掌握「八面出鋒」的運筆方法,就是要加強用筆的豐富性、靈活性。切忌筆鋒偏在一邊,這樣字容易薄;也要忌諱把筆當作刷子一樣使用,那會讓線條變得單調乏味。

自己學書法有哪些方法2

(一)練眼。王羲之一本字帖,兩千多年來,大家都在看,都在學,但成功的屈指可數,當然有悟性的成分。大家在參考上古經典時,每個人的著眼點不同,理解的深度不同,所以抓住的信息也不一樣,這從臨作中都能表現出來。盡量一個字一個字看,一筆一筆看,對每一個細小的變化都不要放過。要練就差別人所不能察的本領,對觀察到的東西最好用不同彩筆塗一下,臨帖的時候多注意,要准、狠。

(二)體會手勢。手勢決定了一個字起始轉換,決定了行氣的貫通,決定了整幅作品的氣場。一筆一勢,顧盼生情,不理解這個關系,作品就會支離破碎,形成氣阻,或各自為政,既沒有道理,也不合生理,即使有性情,也是低級的小趣味。

(三)把握節奏,變速行筆,找准發力點。大家每談行筆節奏,必談提按,這其實是最簡單的一種見解,古人的東西不只提按所能解決的。

(四)關於形象和意象的關系。開始階段最好形象,學一家重點在找規律,特質的東西,然後再參入其他東西,當對點畫有了相當深的理解後意象就自然出來了,不能刻求,一味談感覺,有時感覺會害人。

(五)舉一反三,臨創結合。在精臨階段對每個字都要深入地去研究,不能走馬觀花,從頭到尾寫,像鴨子吃蝸牛,直接吞到肚裡。我的方法是當臨帖時,遇到一個字不好寫就反復寫,有時寫幾十遍,寫像了後通過記憶想一想這個字在其他字帖中的寫法,憑記憶想到幾個寫幾個,當然也可以在原來基礎上進行改造,這其實就是一種創作和臨帖的很好結合。

(六)臨帖效果檢驗。提供三種方法,供大家參考。

1、臨帖時可以適當加入別的內容,一個字、幾個字、一段話,假如和原帖風格接近,不唐突,說明字法基本過關。

2、可找來一篇和所臨字帖字數相近的一段文字,最好是古人手札(千萬不要古詩詞,因為那是古人創作時為了平仄湊的字,很多字不好寫),按原帖的形制、感覺臨出來,如果像,就算章法過關。

3、對其他法帖進行改造。比如,我就曾經按照董其昌的筆法對趙松雪的行書《赤壁賦》進行背臨,字法是趙松雪的,筆法是董其昌的。盡量除去原帖的影響,當然這要對二王體系有了深刻了解後才能這樣做。

學習書法要知道書法的工具

1、選筆。要學會選筆、要學會用筆。寫多大的字用多大的筆,從筆的性能上說,有硬、軟、中性三種,狼毫、羊毫、兼毫。狼毫筆適用於行草書創作,羊毫筆適用於隸書的創作,兼毫筆適用於楷書和篆書的練習,也適合於楷行書的練習。

2、選紙。我們進行書法練習和創作所用之紙為宣紙,要了解紙的習性。我們初學者主要用毛邊紙或元書紙進行練習,搞書法創作可選半生半熟宣紙,這要根據自己的嗜好來定。

3、選墨。市場上墨汁有多種,我建議大家在練習時還是有一般的墨汁,如成都牌墨汁、渝江牌墨汁等,創作時用中華墨汁、一得閣墨汁等。

4、選硯。今天我們很少用硯台了,多數用小碟子來代替。如果家庭允許可選用有蓋的硯台來用。

5、選印石。在文房四寶店裡有印章石頭賣,可根據自己的喜好購買,請篆刻家或擅長篆刻的書法家刻印。一般常用印為名號章和閑章。

學習書法的技巧

(一)讀帖

大家都知道讀帖,也都有自己的方法和心得。也有人是走馬觀花,不能細致入微。這樣一來,眼睛看不到微妙的東西,自然手上表現就趨於直白。

在下面技法方面要具體講,不多贅述。

(二)如何選帖

很重要,選不好,就走彎路。現在大家選帖概率最多的是《蘭亭序》,目光都盯在這里,而且是非蘭亭不寫,非宣紙不用,這就不好了。

《蘭亭序》是經典,是千古不朽之作,完美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了,王聖人用的紙上有塗布(唐以前),現在的宣紙根本無法表現。再者就是,那不是我們能參透的,歷代大家都想解決都沒法解決,而我們,不論才情、功力、學養,連歷史上的二流大家都沒法靠近,《蘭亭序》的神秘就連王聖人都不能重現,我們就根本沒法夢見。

但一些人根本看不到這種差距,就像是幼兒園的孩子矢志不渝地在研究「歌德巴哈猜想」。

像祭侄稿、寒食、蜀素都是這樣,像精美的元青花,我們可以喜歡它,欣賞它,但把它打碎了,再造一個出來,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利用空間幾乎為零(董其昌評蜀素如獅子捉象,是何等的生猛,我們也沒有魯公的悲憤和東坡受貶的凄寒,時過境遷啊)。古代大師們留傳下來的東西很多,手札、詩冊,相對性情的東西要多很多,可利用、再造的空間也很大,這才是我們要學的。

(三)如何臨帖

1、吃猛葯。一天10000字,連續一周的效果比一天寫100個字寫半年管用,大腦存檔也牢固。時代的約束,我們只有「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有曬好了網,才能打到大魚。

2、相對專一,集中突破。在一段時間內,一定要專一,集中力量找規律、抓特點。比如,學米,半年之內就學米,別的先放下,要大量的臨帖,最好一天要從前到後趟一遍,第二天選重點(自己喜歡的,容易上手的,難度特別大的)進行精臨,做到細致入微。

這樣日復一日,即使進入視覺疲勞期也不要停(非常關鍵,正是上台階的時候),挺過去,半年後再看(不要半年),每個月在手法、認識上都會有大的飛躍,也牢固。

千萬不要朝三暮四,看別人獲獎、入展就得紅眼病,就跟風,這樣只會毀掉您辛苦建立起來的原有體系,就像電腦染了病毒,有百害而無一益。另外,別人適應,您不一定適應,就像臭水河的魚蝦,換到清水中就會死掉。

3、適時遞進,見異思遷。上面提到的專一隻是相對的,當寫到一定程度後,就要及時換帖。如何換帖,不要盲目,最好是找相近體系的東西,千萬不要作大的變動。

比如:學米,可參考宋人的東西(其他三家的東西,陸游、吳琚父、蔡三家、蘇老泉等等)。同時,為了豐富筆法可涉獵二王、書譜等東西,也可學習趙松雪的手札、董其昌的手卷題跋等,近親繁殖,在吸收借鑒的基礎上保持純度,就像蓋大樓,一層一層往上壘。

4、朝花夕拾。過一段時間再回來,拾遺補漏,會有新的發現,及時調整。重點精臨,定型。

5、吃千家飯,穿百衲衣,集腋成裘,裂錦成衫。與古為徒,廣涉博取,集古字。有了上面的定型,學什麼都可以,盡量走的遠些、深些,不要怕回不來。

自己學書法有哪些方法3

1、先到書店買一本大學用的學習書法方面的書法教程,認真讀完,對書法首先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掌握比較全面的基礎知識。這對你在書法方面的發展,堅持正確的方向和路子是十分必要的。

2、選一本名家的並且是自己喜歡的字帖,認真臨摹。一般說來,應該按楷行草的順序學習。達到自己覺得比較滿意的程度時,(如果你天天堅持練習,這段時間估計要半年至一年半),你就可以拿著自己的習作去拜師了,這時拜師求教才能領會老師的指導,因為你有實際體會。

先從楷書入手,因為楷書可以規范你的結構和筆畫,建議從顏體和柳體練,歐體和趙體有一定難度

書法是一門很高深的藝術和學問,要想搞好,必須刻苦練習,持之以恆,堅持一生。除了有決心有信心以外,就要隨著水平的不斷增長,不斷地擴大知識面,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和修養,這對學好書法都是有作用的。

初學書法用什麼筆和紙

兼毫筆和毛邊紙、元書紙。

兼毫筆的主要特徵就是軟硬適中,特別適合初學者,對於初學書法的人來說,學書法最好是使用毛邊紙和元書紙這樣的練習紙。剛開始學書法不需要使用特別好的紙張來進行練習,以免浪費紙張。

使用毛邊紙的時候最好是選用手工製作的毛邊紙,這種紙兩面都是粗糙的,如果是機器毛邊紙,建議使用比較粗糙的那一進行書寫,這樣的好處是可以鍛煉你的筆力,增加摩擦力,培養你對紙的感覺能力和書寫能力。

『肆』 自學書法怎樣正確入門

自學書法正確入門方法如下:

一、掌握正確的執筆方式

執筆的位置與寫字的大小密切相關,執筆越高時,筆所需揮灑的范圍越大,一般來說字也寫得更大。所以如果要寫同等大小的字,行書執筆位置比楷書高,草書執筆位置比行書高。

執筆方式很多,有搓管法、捻管法、三指法。需要掌握:指實,手指要實,不可軟弱無力;掌虛,筆桿不可靠在手掌上;腕活、手腕要靈活,不能僵硬或貼在桌面上等等要點。

四、參加書法展覽、競賽等多種形式

在練好軟筆字的基礎上,提高硬筆(鋼筆)字的書寫能力,逐步提高書法創作鑒賞水平,在練習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參加一些書法比賽,來以此檢驗自己的水平,並能從其他同等水平的人群中看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相信只要努力,一定會提高書寫水平。

『伍』 自學書法的基本方法

自學書法的基本方法

自學書法的基本方法,練書法在我們看來也是屬於一種修身養性的方法,可以寫得一手好字對於我們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就需要我們努力的練習了,為大家分享自學書法的基本方法。

自學書法的基本方法1

1、選帖

第一步:選帖。開始學書法,一定要先選定一本符合自己的字帖。這很重要,選帖是方向,方向錯了,後面可能就事倍功半了。

2、讀帖

第二步:讀帖。練字不讀帖,就如走路不看路不記路,就會亂走也會迷路。選定字帖後一定要經常觀摩,仔細研究,這就是讀帖。

3、臨摹

第三步:臨摹。有了讀帖的基礎,就要開始臨寫,有時也可以用透明的紙蓋在上面描寫,這叫摹。臨和摹各有不同的功效。一般來說臨的筆法,摹的結構。

4、背臨

第四步:背臨。第三步都是對著字帖進行的,我們也可以叫對臨。經過長時間的對臨和記憶後就要開始背臨了,背臨就是離開字帖把字帖上的字形結構章法等盡量接近地寫出來。

5、意臨

第五步:意臨。前面都是入帖階段,深入到字帖里去,到了這一步,就可以出帖了,這時可以加上你的理解和情感進行臨寫,還可以用你所學習的字帖的方法和技巧進行創作書法作品。

注意事項

學習書法的人的劣勢是手指的肌肉不協調配合,很多細節受到忽視,寫字執筆不是手指力量的表現,手指間細微動作的表現,手指、手腕和手臂之間共同脅調配合,從而達到毛筆書書法寫的更規范要求。實際書寫中,一般需要比較長的空餘時間去做書法練習,使每隻手指、手腕、手臂的肌肉共同協調配合,使毛筆書法的書寫的要求。

要有長久的耐性和堅持,許多人學書就在此關節放棄學習,學習容易,人改自己的習慣難,這是要有一個長期慢慢的學習改變不好的習慣。人的.理解能力越好越是優勢也是危險,不但阻礙我們學習書法。

很多人不臨帖或臨帖後按自己的風格和想法去寫,不聽指導老師勸解。這點比第2點好克服,空杯心態,人人都懂,放下一切,多聽老師或者高手的,哪怕是不完善的,隔行如隔山,入門再求發展那是最好的選擇。多數人想學書法有不願從打基礎,這是要命的錯誤。學書法不一定要先寫好楷書,但也先要從靜態書體慢慢的開始。

比如:篆書、隸書、楷書都是靜態書體,行書、草書是動態書體。面對劣勢,倒不必要過於失望,加以重視和調整。要充分發現自己的突出問題點,重點矯正、多請教老師,慢慢解決。不能忽略這些劣勢,盲目自學,盲目地自我滿足。人的劣勢很明顯,多數人學書法很吃力,容易迷失,促成了江湖書法、幹部體及我字體等江湖性質的書法。

自學書法的基本方法2

簡先賢書論為寫字依據

書論歷來是書家總結的經驗教訓,經過成百上千年的實踐與積累,在世上流傳的書論皆為經典。

先學寫字,再練書法

書法的根本還是寫字,剛入門時建議從最基礎的方式學起,包含漢字的基本寫法、筆順,以及書寫的內容的典雅通順,藝術欣賞方面更為次之,切勿本末倒置。

臨帖要始終貫穿

歷來書法的成功者都是臨帖大家,古人的法帖均是練習書法之准則,筆法、結果都各有來歷,方能入之為雅,只有堅持不斷的臨帖兼創作,才是最有可能直接跡近古人的一條捷徑。當然,這里所說的「帖」是足夠值得效法的書法,古人留下的碑帖眾多,需要有慧眼,擇優而學。

若簡宜從正書入門

古人流傳下來的法帖,真(楷)、草、隸、篆等等種類繁多,要若何入手才最為合適呢?歷來書法家各執一詞,認識不一。我覺得正書是基礎,從楷書、隸書、篆書入手更為妥帖,主要包含以下原因:

1、初學書法者,應先注重規矩和法度,才能步入正軌。

楷書八法(橫、豎、撇、捺、點、鉤、挑、折)齊備,最為嚴格,以此法繩之,可算做嚴師嚴教,定能精進。楷書筆勢較為穩健,像慢動作一樣,一招一式,皆規范有致。其點畫與結構,皆非常精細,訓練基本功最為合適,最能培養不浮不躁之心境,此為得法、入門之正道。如潘天壽所說:「開始學書法,必須求法則,要正規,要從正楷開始。」

2、初學書法者,應遵從次序,先靜後動,才能提高效益。

楷如立,氣穩靜。行如風,草如跑,氣象飛動。學過楷書,再學行書和草書,正是先靜後動,符合先後次序,更加容易轉換。所以宋朝蘇東坡曾經說:「書法備於正書,溢而為行草。未能正書,而能行草,猶未嘗庄語,而輒放言,無足道也。」唐人張敬玄更是義正詞嚴地說:「初學書,先學真書,此不失節也。若不先學真書,便學縱體,為宗主後,卻學真體,難成矣!」

3、初學書法者,建議從簡單方便之處下手,才能早見成果。

在漢字書法形成和演變的歷史上,楷書是最後形成的字體,是今天使用最為廣泛和最為普及的字體。我們對它最為熟悉,從此字體入手,比起從篆、隸、草(行)入手,減少了辨識的困難,而且學習以後馬上就會在日常應用,又多了一項成果,何樂而不為呢?

筆法是學習書法的關鍵

「筆法是寫字點畫用筆的方法」(沈尹默《論書論》)。「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趙孟 《蘭亭十三跋》)。「書法之妙,全在運筆。該舉其要,盡於方圓。操縱極熟,自有巧妙」(康有為《廣藝舟雙揖》)。對於筆法而言,古人賦予了其極高的評價與極大的重視,正是因為它是書法的關鍵。寫字因用筆不同,或稱刷字,或謂填字,或叫塗鴨……,其效果大徑相庭。

筆法,在運用的過程中,分為提、按、絞、翻或使、轉、緩、疾等等,而在寫出的筆跡上,則分為輕、重、圓、方或連、斷、潤、躁等等。

這正是藝術風格的展現,正是藝術語言的深邃,差之毫釐,則異之千里。筆法的精湛、豐富和復雜,最不容忽視,也很費功夫。掌握了各種書寫的筆法,變化才更富變化,書寫才會更加生動。若能運用自如,出神入化,則可以說已掌握了書法的關鍵。

注意修行字之內功

歷代書法家無不是文人,而現代的「書法家」則可謂泛濫矣。學習書法到達一定階段最終決定書者高度的還是學識,學識的豐厚與否決定最終的藝術高度。所謂字內功是指國學、藝術等等有關傳統文化的學習和積累,需努力打造。

堅持不懈地努力、學習

米芾曾經說過:「一日不書便覺思澀,想古人未嘗片時廢書也。」書法不可一曝十寒,古人有日課三千之說,日日臨帖更是提升自我藝術水準的必經之路。

水到則渠成

何紹基說:"書家須自立門戶,其旨在熔鑄古人,自成一家"。學好傳統最終的目的是要轉化以及活用。這種「轉化」是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的,非刻意而能為之。

自學書法的基本方法3

1、先學楷書。

只要選好字帖,每天堅持寫兩頁,持之以恆,兩個月就可以收效。至於練寫的方法,仍是先描摹,後臨摹,然後對照找差距。對難寫的字,要分別記下來,專門突破。當練有成效的時候,就自然產生了興趣:越寫越愛寫,越看越高興!這就是成功的開始。

練字的三部曲一樣,先練楷;再練行;三練草。歷代書家一致主張,只有練好楷書,基礎牢了,再寫行、草就容易了。只有練好楷書,寫出的字,才能筆不浮滑,體不支離。

2、練習基本筆畫

從楷書基本筆畫學起,即點、橫、豎、撇、捺、提、鉤、折八種。

一個字好比一台機器,基本筆畫練好,等於把「零件」加工好;練好偏旁部首,就好比開始「組裝」;練整個字形,就等於進入「總裝」。就是說,先學「分解」,後學「連貫」。所以說,楷書是基礎,而基本筆畫則是基礎的基礎。

在練寫基本筆畫時,要分類去練,如練寫「丶」時,要把丶、丿、丶、丨等分別練好,然後後再寫「連貫」,進行組合。

一般的規律:練楷書先練基本筆畫;再練筆畫順序;三練偏旁部首;四練字形結構;五練分行布局。

漢字的「點」畫寫時要加重,如石墜地。什麼樣的部位需要什麼樣的點,要做到「意在筆先」。如「宀」上頭的點按鍾紹京、歐陽詢的寫法,用短小豎勢書寫是比較有力的。

3、持之以恆

堅持三天後,每天練兩頁,到了第四天,心就有點癢了,想想還是算了吧,反正一下子字也不會寫好的,但另一個聲音又在耳邊想起,要堅持,不要輕言放棄呀。最後經過矛盾的爭扎,一定要堅持了下來。

尤其是碰到不順心的事情時,就拿出紙和筆,安靜的練起字來,結果什麼煩心事都沒了。練字成生活的一種習慣,如里哪天不練倒覺得好像還有一件事情沒完成。經過自己的努力,字有了一定的進步,繼續堅持下去。

閱讀全文

與書法自學方法和技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可以讓自己快速消瘦的方法 瀏覽:503
氯環己烯鑒別方法 瀏覽:62
如何調整自由行程的方法 瀏覽:969
午睡後鍛煉方法 瀏覽:160
氣喘咳嗽的治療方法 瀏覽:935
錐度環規使用方法 瀏覽:233
黃豆醬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848
腰鞭連接方法 瀏覽:984
甲醛罐泄漏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246
多功能跑步機使用方法 瀏覽:10
治療皮膚白癲的方法 瀏覽:134
孕婦瘦腿最快方法圖片 瀏覽:850
黃豆芽菜種植方法 瀏覽:283
一次風機出力調節方法有哪些 瀏覽:437
線路中用電阻法測量方法 瀏覽:274
魚漂怎麼清理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276
雷火灸使用方法 瀏覽:26
率的比較採用什麼統計學方法 瀏覽:849
用毛線鉤織手機包的方法和教程 瀏覽:461
幹部操作方法與技巧 瀏覽: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