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草葯的炮製技術如何
所謂炮製是根據醫療、配方、制劑的不同要求,結合葯材自身的特點,對葯物進行一定的加工處理的過程,它包括對原葯材的一般修治整理和對部分葯材的特殊處理。歷史上將其稱為「炮炙」、「修治」、「修事」等。葯物經炮製後,不僅可以充分發揮療效,而且可以避免或減輕不良反應,在最大程度上符合臨床用葯的目的。一般來講,按照不同的葯性和治療要求而有多種炮製方法,有些葯材的炮製方法也很復雜。正如前人所說的「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性味反失」。炮製方法是否得當,直接關繫到葯效的好壞。
中葯的炮製古人稱為炮炙。但「炮炙」二字僅代表了中葯整個加工處理技術中的兩種火處理的方法,並不能概括其他中葯炮製方法。因而為了保存古代炮炙的原意,又能更確切地反映整個中葯處理技術,現統稱為炮製。其中「炮」字代表各種與火有關的加工處理技術,而「制」字則代表各種更廣泛的加工處理技術。
中葯炮製是隨著葯物的發現和應用而產生的。在原始時代,我們的祖先通過採食植物和狩獵,逐漸了解許多植物和動物,有的可以充飢果腹,有的可以減緩病痛,有的則引起中毒,甚至造成死亡。因此人們逐漸在覓食中就要有所辨別和選擇,開始認識到某些自然產物的葯效和毒性。人們為使葯物清潔和服用方便,採取了洗凈、劈塊等簡單的加工方法,這就是中葯最早的炮製。當人類發現了火以後,受到用火加工食物的啟示,便用火來加工葯物。火的發現和使用,對葯物毒性的降低和葯性的調整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到了夏禹時代,由於釀酒的出現,為以後的酒制開辟了廣闊的道路。後來出現的鹽制、醋制、蜜炙等炮製方法,更豐富了中葯的炮製內容,有效地適應了臨床的需要。歷代本草都有一定的解說,如酒制提升,姜制溫散,入鹽走腎,用醋止痛,乳制潤枯生血,蜜制潤燥益元。麩炒資其谷氣,蒸熟取其味厚,炒黑入血,煅淬使其脹脆、純凈,黑豆湯、甘草水浸解毒,去瓤者免脹,抽心者除煩……這些理論多是從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有一定科學根據的,如姜制溫散(姜中的揮發油有發汗解熱作用),蜜制潤燥益元(蜂蜜有滑腸及增強營養的作用),煅淬使其脹脆、純凈(葯材經高溫處理,有機成分破壞並逸去,故葯材鬆脆,且保留了較純凈的無機成分),甘草水浸解毒(因甘草酸水解後生成之葡萄糖醛酸有解毒作用)。
無論是植物、動物還是礦物,它們都來源於自然,這些葯物都需要經過炮製才能應用。因此中葯炮製的目的變得尤為重要。中醫學認為,不同的葯物,有不同的炮製目的;在炮製某一具體葯物時,又往往具有幾個方面的目的。這正是中葯炮製的精華之所在。中葯炮製的目的大致可分為六個方面。其一,中葯炮製可以降低或消除葯物的毒副作用,保證用葯的安全。如附子、半夏、天南星、馬錢子等生用內服容易中毒,炮製後便能降低其毒性;巴豆、續隨子瀉下作用劇烈,宜去油取霜用。其二,中葯炮製可增強葯物的作用,提高臨床的療效。如蜜炙百部、紫菀,能增強潤肺止咳的作用。其三,中葯炮製能夠改變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適應病情的需要。如何首烏生用能瀉下通便,制熟後則能專補肝腎等。其四,中葯炮製能夠改變葯物的某些性狀,便於儲存和制劑。如桑螵蛸為螳螂之卵鞘,內有蟲卵,應蒸後曬干,殺死蟲卵,以防儲存過程中因蟲卵孵化而失效。其五,中葯炮製可以純凈葯材,保證葯材品質和用量准確。其六,中葯炮製可以矯臭、矯味,便於服用。
中葯炮製的文字記載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在現存的我國第一部醫書《黃帝內經》中記載的「治半夏」即是炮製過的半夏。到了漢代,炮製方法已非常之多,如蒸、炒、炙、煅、炮、煉、煮沸、火熬、燒、研、挫、搗、酒洗、酒浸、酒蒸、苦酒煮、水浸、湯洗、刮皮、去核、去足翅、去毛等等,炮製理論也開始創立。如當時問世的《神農本草經》序中寫道:「葯……有毒無毒,陰干暴干,采造時月,生熟土地,所出,真偽陳新,並各有法……」東漢名醫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記述了一百餘種葯物的炮製,他也認為葯物有須根去莖,有須皮去肉,或須肉去皮,又須花去實,須燒、煉、炮、炙,依方煉采。治削,極令凈潔。可見,在漢代,人們對中葯炮製的目的和意義已有了一定的認識。
南北朝時期的《雷公炮炙論》對公元5世紀以前的葯物採制和炮製方法進行了總結,書中所載的炮製內容除了一般凈制、切制外,還有蒸、煮、烙、炙、炮、煅、浸、飛等方法。此書中的炮製方法已具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具有一定的科學水平。
在科學文化較發達的唐代,中葯的炮製更為人們所重視。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說,「諸經方用葯,所有熬煉節度皆腳注之,今方則不然。於此篇具條之,更不煩方下別注也。」唐代的《新修本草》是中國的第一部國家葯典,標示有葯物炮製的方法,是炮製技術受到政府保護的開端。書中收載了很多炮製方法,如煨、燔、作櫱、作豉、作大豆黃卷等,並記載了玉石玉屑、丹砂、雲母、石鍾乳、礬石、硝石等礦物類葯的炮製方法。
中葯的炮製在宋代發展較快,宋政府頒行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設有炮製技術專章,提出對葯物要「依法炮製」、「修制合度」,將炮製列為法定的制葯技術,對保證葯品的質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金元時代,中葯炮製的發展較為突出的是理論研究。如王好古在《湯液本薛》中引用李東垣用葯:「黃芩、黃連……病在頭面及手梢皮膚者,須用酒炒之,借酒力以上騰也;咽之下,臍之上,須酒洗之;在下生用。大凡生升熟降,大黃須煨,恐寒則損胃氣,至於川烏、附子須炮以制毒也。」「當歸酒洗取發之意,大黃酒浸入太陽經,酒洗入陽明經」等,均為有關中葯炮製理論的重要論述。中葯的炮製在明代發展較為全面。在理論方面,陳嘉漠在《本草蒙筌》中曾系統地論述了若干炮製輔料的作用原理,如酒制升提,姜制發散,入鹽走腎臟軟堅,醋制入肝經止痛,米泔制去燥性和中,乳制滋潤回枯、助生陰血,蜜炙甘緩難化、增益元陽,麥麩皮製抑酷性、勿傷上膈,烏豆湯、甘草湯潰曝,並解毒至令平和……他還明確地指出中葯的效應貴在炮製。
著名醫葯學家李時珍集諸家之大成,在《本草綱目》中專列了「修制」一項,收載了各家之法。對有些炮製方法,還結合中醫理論加以探討。明代繆希雍所著的《炮炙大法》也是明代一部較有價值的炮製專著,書中記載了439種葯物的炮製操作和成品貯藏方法,並將古代炮炙方法歸納為《雷公炮炙十七法》,據資料記載即炮、烘烤、火上燒、炙、煨、炒、煅、煉(長時間的火燒)、制、度(量葯之長短)、飛(水飛)、伏(潤葯或火制後貯存相當長時間,稱「伏山」)、鎊(削、刮、刨)、擊碎、煞(曬)、曝(強烈日光下曙曬)、露(將葯物曰曬夜露;或溜水的提取)。此十七法長期以來,在中葯加工業中有深遠的影響,但由於歷史變遷,其實際涵義尚難闡明。
清代專論炮製的書籍首推《修事指南》,是由張仲岩將歷代各家有關的炮製記載綜合歸納而成。該書詳細記載了232種炮製方法,系統地敘述了各種炮製方法,條目清晰,較為醒目。
現代我們所使用的炮製方法,是在古代炮製經驗的基礎上發展和改進而來。根據目前的實際應用情況,其炮製方法主要有修治法、水製法、火製法、水火共製法和其他製法五種。「修治法」包括純凈處理、粉碎處理和切制處理;「水製法」是一種用水或其他液體輔料處理葯物的方法,包括潤、漂和水飛法;「火製法」則是指用火加熱處理葯物的方法,包括炒、炙、煅、煨和烘焙法;「水火共製法」則包括了煮、蒸、和淬法;而其它製法則指一些其他特殊製法,常用的有制霜、發酵、發芽等。
近些年來,許多專家學者們正在探索應用新設備、新工藝。對一些傳統的炮製方法進行改進,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以及各學科之間的相互交叉,專家學者們已經開始從工藝、化學、葯理、臨床等多方位對中葯的炮製加以研究,從現代科學的角度對中葯炮製進行闡述,為中葯炮製步入科學化、規范化提供了依據。它一方麵包括了同種輔料,不同條件的對比研究,例如醋制元胡用於臨床,沿襲已久,在現代研究則表明,醋酸能與元胡中的生物鹼結合成易溶於水的生物鹼鹽而易於煎出。有關學者用酸性染料滴定法測得用醋為輔料煮、炒、拌、浸元胡的水煎液中,總生物鹼的含量相差不大,而且在拌法中總生物鹼的含量略高。由於拌法可在較為密閉的容器中進行,與煮、炒等加熱方法相比可以減少醋的揮發,並且工藝簡單,從而能夠有效地節約能源。另一方面,通過多因素、多輔料的對比研究,生白芍、炒白芍和酒白芍均為常用葯,相關研究人員運用HPLC法探討了不同炮製方法對芍葯苷含量影響,結果表明,烘乾乾燥法、減壓乾燥法、炒制及酒制,均會造成芍葯苷含量的降低,其中烘乾乾燥法的影響最大。減壓乾燥法影響最小,與《葯典》中採用減壓乾燥法相符合。相信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中葯的炮製技術和工藝也將不斷的簡化,從而進一步提高炮製的效果。
⑵ 怎樣破雷公炮
和敝帚自珍的意思一樣,敝帚自珍 bì zhǒu zì zhēn 敝:破的,壞的。珍:珍惜。成語「敝帚自珍」的意思是把自己家裡的破掃帚當成寶貝。比喻東西雖然不好,自己卻很珍惜。成語出自漢·劉珍《東觀漢記·光武帝紀》和陸游的《秋思》詩。
⑶ 象棋雙頭炮的破解方法
對方形成雙炮你就輸了,除非你將能左右走,不與雙炮在同一條線上。或者在他形成雙炮之前威脅到他後面的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