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行書九大規律及用筆方法
行書風格多樣,就結字來說,各種風格的行書有其個性,又有共性,即他們的行書結字都有基本的規律可尋。下面是由我為大家分享行書九大規律及用筆方法,歡迎大家參考借鑒。
一、大小長短
首先我們要整體把握字形的大小長短。古人說寫字最怕“字如運算元”,在結字方面就是避免字字大小劃一,如是則毫無藝術性可言了。掌握好這一規律,能使我們在臨摹、創作時對單個字的字形有整體的把握。這點是初學者臨摹過程中最容易犯錯的。
二、平正欹側
為了章法的需要,行書可以是平正的,也可以是欹側的,但字的重心還是要保持安穩。不同風格的行書的欹側程度不同,如米芾的行書較趙子昂的行書的欹側程度大點。
三、減省連結
行書與楷書另一大區別就是行書下筆收筆的連絲呼應,使得點畫方向性加強,氣的表現更強烈,表現在結字上,便是省簡了筆畫,這些連結一起的筆畫組成了不同趣味性的組合,形成對比。
四、收放伸縮
為了對比變化的需要,字的某一筆畫(部分)左右收縮,突出另一筆畫(部分);為了對比變化的需要,字的某一筆畫(部分)上下伸展,另一筆畫(部分)收縮。
五、疏密勻豁
楷書一般是勻稱布白,行書的布白較楷書的布白豐富得多,行書布白有勻有豁,有疏有密。這點也是初學者容易犯錯的,容易把字寫得平均分布,毫無趣味性可言。
六、開合向背
所謂開,是指字的筆畫有向外拓展的趨勢;所謂合,是指字的筆畫呈向內聚攏的趨勢。開合又稱“向背”,背者為開,向者為合。米行書中宮緊收,結字以開 (背)為主,顏行書外緊內松,結字以合(向)為主。其實每位書家的結字都有開有合,或開中有合,合中有開,如此方顯得生動。
七、有讓有就
字內部之間有讓有就,筆畫才能穿插呼應,團結一體。需要指出的是行書的讓就較楷書的程度大。楷書的就還保持字內筆畫的不重疊,行書的就有時會幾筆相接,有重疊的部分。如“鶴”、“衢”、“終”、“秋”、“旅”等字。
八、參差錯落
類楷書結字的規律,為了忌諱字的平齊,字的各部分適度錯開位置,反而重心安穩,生動有趣,從中也體驗到書法家創造性的表現。如“報”、“軀”、“虹”、“鴻”是上下錯位,“半歲”是左右錯位。
九、凡同則變
一字內有相同的點畫要處理得不雷同,如“形”字;一字內有相同的部分也要變化,如“羽”字;有相同偏旁部首的字在一起,該偏旁部首也要有變化,如“仕倦”;在一件作品中,同一字多次出現,也要求變化,如《苕溪詩》中幾個“好”字的變化。
行書用筆方法:
1.用毫得當。行書用筆,一般以只用毫之全鋒的三分之一為度,最重的按筆也不宜超過二分之一。這樣,行筆時即按得下,又提得起。當然,這並不絕對,喜用短鋒筆和長鋒筆作書的人,往往不受此限制,或用全鋒、或用鋒尖,只要掌握得當,做到梁 《評書帖》中所要求的那樣:“用筆宜著實,又要跳得起,不可使筆死捺在紙上。”若用小毫寫大字,就會捉襟見肘,形同枯槁。字的肥瘦,亦往往與用筆的大小、深淺有著密切的關系,用筆毫太過,則筆畫就會刻板、扁平、浮薄而失天機。
2.行筆遲速得宜。行書行筆速度,不可一概而論,應該說或遲或速兼而有之,還須視通篇之需要,雖系一字,即可快疾如風,又可遲同逆舟。因而,行書行筆之遲速不可只以中速而論,更不可以加速急書為是,應靜氣平心,乘心遣毫,一抒情致為佳。清人《書法秘訣》中提出:“能用筆便是大家名家,必筆筆有活趣。”
3.筆筆送到。行書在用筆上必須作到“筆筆送到”,所謂筆筆送到,就是在一個筆畫運行的過程中,要使筆鋒到位,不能筆肚到了筆畫末端,而筆尖才到中途即挑出或折出。這是行筆提起的關鍵,這筆筆送到的功夫來源於楷書筆法的功底,不然送不到位,筆畫質量就差。
4.欲橫先豎、欲豎先橫。橫畫、豎畫的起筆不論藏露,都與楷則原理一致。橫畫中不承上畫的露鋒起筆,尤須注意,不使尖筆過多,以防筆畫的單薄刻削,要使起筆處豐滿厚實。豎畫的落筆先要向右切入,再按轉直入,以防過於尖刻之病。
5.牽絲不粗。姜夔在《續書譜》中提出:“是點畫處皆重,非點畫處,偶相引帶,其筆皆輕。”如果畫與畫、字與字的縈帶犖絲粗了,就會有喧賓奪主、連綿纏繞之嫌。
6.轉鋒如筋。轉鋒是以腕轉動運筆,使鋒毫環轉寫出不帶稜角的線條,即“轉以成圓”。如寫“也”、“為”、“得”、“而”等字的主筆或鉤筆,轉鋒要達到如筋環一樣的效果,具有立體感。
7.縱筆展放。即要大膽濡墨落紙,盡情揮灑縱橫,這樣可收到氣勢奔放、筆姿靈動的藝術效果。古代祝允明、徐渭、陳道復及王鐸、傅山、張瑞圖等人善用此法。
8.搭鋒變化。搭鋒即上一字的尾筆緊接下一字首筆的筆畫,要注意出鋒的變化,一篇之中,盡量不能類同出現。搭鋒在一幅行書作品中,能起著變換姿態、產生節奏增加變化的作用。
9.接筆輕捷。在字的結體布白中,各種筆畫之間有的左右相接,有的上下相接,有的交叉相接,均具一定的“接縫”位置和寫法,因為相接處不宜施重墨,多採用輕捷尖筆相接,所以又稱“尖接”,用筆需輕捷靈巧。
10.圍筆流暢。在書寫某些字時,採用小盤繞和大回環的筆法,如“帝”、“帶”寫成大小回環,將“國”的外包圍結構寫成大回環形,都稱作圍筆或回筆。寫此筆畫均須掌握鋒毫的順行變換,以求收到線條勁健、暢達流便的效果,此法多用於行草書。
11.翻筆生動。就是運筆過程中,按照體形所需改變前進方向,採用翻轉筆鋒繼續疾行的一種動作。多用於方筆的轉的處,並與折筆相互配合應用,以翻筆畫出稜角,避免出現僵滯的筆病。翻筆法較難掌握,應多加練習、體會。
12.順應自然。即用筆不能故作抖顫。書法的高妙在於人力使然中體現自然,這是一個很高的境界。自然就是人盡自己的本質力量順應自然條件之性,所以技法運用的意義與價值正在於書法創造中體現的自然。用筆老辣,是“通會之際,人書俱老”的一種標志,並非故意造作可為。
② 行書的風格特點
行書的風格特點
一、流暢自如
行書最顯著的風格特點即是其流暢性。行書的筆畫之間過渡連貫,首尾相連,猶如流水般順暢自然。在書寫過程中,筆畫之間的連接形成一種和諧的韻律感,給人一種生動活潑的感覺。
二、結構多變
行書在字形結構上具有較大的靈活性,相比於楷書更為多變。行書在保持基本字形框架的基礎上,更加註重個性化的表現,字形大小、長短、曲直、肥瘦都可以根據書寫者的情感和語境需求進行變化。
三、節奏鮮明
行書在書寫過程中,有著鮮明的節奏感和動感。行書在運筆過程中,快慢、輕重、提按等動作形成明顯的節奏感,使得整個作品充滿生機和活力。這種節奏感也是行書吸引人們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富有韻律
行書是一種極富韻律美的書體。其筆畫之間的呼應、連貫,以及結構的錯落有致,都使得行書作品整體上呈現出一種獨特的韻律美。這種韻律美使得行書作品不僅具有觀賞價值,同時也富有藝術感染力。
綜上所述,行書以其流暢的線條、多變的結構、鮮明的節奏和獨特的韻律,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它不僅是一種實用的書體,更是一種充滿藝術感染力的藝術形式。其風格特點使得行書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據了重要的地位,並深受人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