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組織創新方法論

如何組織創新方法論

發布時間:2024-10-15 21:03:13

㈠ 從方法論的角度,談談如何進行科技創新

主要觀點:

1、堅持勇於創新,積極引領科技加快發展。

2、堅持服務發展,積極推動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

3、堅持創新為民,積極促進科技成果造福人民。

4、堅持銳意改革,積極推動科技發展體制機制創新。

5、積極培養與提攜優秀青年才俊。

6、堅持建言獻策,積極發揮決策咨詢重要作用。

科技創新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有正確思想作指導。對於年輕人來說,應早立志,立大志。因為志向是人生的燈塔,有什麼樣的理想和信念,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所以搞科學研究,首先應以祖國建設的發展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立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同時,在這個進程中實現自身的價值。我在從事研究生學習和研究時,專家要求我們把「科學院院士作為我們奮斗目標」沒有奮斗目標的人生是糊塗的人生,很難有大的作為。

搞科學研究同樣要有明確的目標,所謂目標就是科學研究的方向,方向正確,不會走錯路。

科技創新方法論的特點:

1)有現代科學哲學思想,即科學發展觀作指導。

2)有明確的目標。

3)有具體的要求。

4)有切實的內容。

5)有正確的態度。

6)有理想的程序。

7)有科學的方法。

8 )重視主觀潛能的發揮。

9 )重視客觀因素的影響。

10)重視動態因素的作用。

㈡ triz創新方法

TRIZ創新方法論是一種旨在解決復雜問題並生成創新解決方案的系統性方法。它依據技術問題解決過程中的內在邏輯,提供了指導性原則和策略性工具。TRIZ的核心目標是識別並解決技術系統中的根本問題,以此促進系統的演進和創新。
**核心觀點:**
- **系統化的問題分析與解決流程:** TRIZ方法論通過一個結構化的流程來分析與解決各類問題。它強調從問題的根本出發,深入挖掘並解決根源問題,這一方法特別適用於新產品設計或現有產品的改進。通過深度分析,TRIZ能夠引導人們獲得創新的思路。
- **技術系統進化理論:** TRIZ理論認為技術系統的進化遵循特定的法則。理解並運用這些法則,人們能夠預見技術的發展趨勢,並據此進行創新設計。其核心理念是技術系統持續進化,而創新是推動這一進化的重要力量。
- **創新工具和方法的應用:** TRIZ不僅擁有堅實的理論基礎,還提供了一系列創新工具和方法,如功能分析、資源分析以及解決矛盾的策略等。這些工具和方法在實際應用中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解決復雜問題,從而激發創新的靈感。
通過這些工具和方法的應用,結合實踐和經驗的積累,TRIZ方法論為人們解決實際問題並推動技術及產品的創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它是一個融合了理論與實踐的創新理念和方法論體系,為技術及產品的創新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導與支持。

㈢ 創新方法論的創新方法論概述

首先,要把創新方法論與科學研究方法論和科學發現方法論加以區別。
創新是指:以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於各種方法、元素、路徑、環境等等),並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 按照「創新」的定義,「創新不是科學或技術,而是價值……。創新不只是發生於組織之間的某種事,而是組織以外的一種變革。創新應以它對環境的影響來衡量。因此,一個工商企業中的創新始終必須以市場為中心,如果創新以產品為中心,很可能產生一些『技術上的奇跡』,而報酬卻另人失望。」(這相當於將技術發明專利束之高閣,實現不了市場價值,這也就說不上是創新。所以,創新不是以科學中的發現或技術上的發明作為其標准,而是以實現市場價值為其判別標准。
這中間特別要注意的是在發現或發明的成果與這些成果轉化為新產品、新服務之間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差別,而恰恰是後者才能稱作真正意義上的創新。它要求付出的勞動以及所花的代價比前者(即發現、發明)要大得多,困難得多。《科學時報》2002年8月14日有一篇題為《從企業為主體促進專利技術產業化》文章中說:「據統計預測,浙江省專利技術和產品的實效率以40%,其中寧波、溫州、台州、紹興等市高達50%以上這是該省把專利工作作為事關全省發展全局特別是技術創新大局的基礎性、綜合性工作來抓的結果。」(如果把專利的發明與使專利技術產業化的創新兩者混淆起來,在實踐中就有很大的危害性,人們誤以外有了發明就有了創新,其實相比之下後者要難得多。如果認識不到在一點,那麼技術發明的轉化率低下是必然的。
矽谷之所以是創新的搖籃,是創新和創業精神的棲息地,就是因為它「不僅僅局限在取得的科學進步或技術的突破上。」「矽谷與眾不同的不是這里發明的技術,而是把這些技術進行開發、利用並將其推向市場的在當地創建的企業。換句話說,矽谷的故事是企業尤其是創新企業(Start-Ups)進行技術開發與市場應用的歷史。」
由上可見,創新與發現、發明並不是一回事,它們的成本和代價也都是不同的。正如德魯克所指出的:「作為一種經驗規律,如果把產生一種新思想上花費一美元。則在對之進行研究以便把它轉化為一種新發現或新發明,就必須花費十美元。在『研究』上每用十美元,在『發展』(『開發』)上至少要花費一百美元。在『發展』(『開發』)上花費一百美元,則在市場上引進和建立一種新產品或一個新企業就需要花費一千或一萬美元。而只有在市場上建立了一種新產品或一種新企業之後,才能說已有了一種『創新』。」
美國哈佛商學院教授,著名創新研究專家肯特(Rosabeth Moss Kanter)指出,「創新首先是人們能夠迅速地了解一種市場需求。」「幾十年的產品研究表明,使用者是刺激創新的第一要素……領導技術發展的公司現在意識到,他們必需創造一種新的商業概念而不簡單的只是優秀的技術。」《第五項修煉》一書的作者彼得·聖吉說:「當一個新的構想在實驗室被證實可行的時候,工程師稱之為『發明』(lnvention),而只有當它能夠以適當的規模和切合實際的成本,穩定地加以重復生產的時候,這個構想才成為一項『創新 』(innovation)」
所以,創新與發現、發明不是一回事,因此,它們的方法論自然也是不同的。 其次,創新具有巨大的不確定性與風險。
科學發現或技術發明也有不確定性,其結果並不能事先預測或保證一定成功,在這種意義上發現與發明也有風險。但這種風險與創新的不確定性與風險無法比擬,後者的風險要大得多。著名創新研究專家,美國斯坦福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森伯格(Nathan Rosenberg)在談到創新的不確定性與風險時,特別強調了「創新的嘗試大多數情況下以失敗告終,」並指出了財務風險的九大形式。
由於創新的不確定性因素非常之多,失敗的可能性就很大,「即使是在能夠正確預測當代95%的技術後果的3M公司里,也承認其50%的非相關產品或世界首創型創新都失敗了。吉列(Gillette)公司每三個上市產品中只有一個能取得市場成功,而這三個產品是從100項前期技術研究中得到的。」可見,創新的風險是很大的。而且創新的不確定性和風險與創新主體的期望值成正比,即期望值越高、規模越大,風險就越大。德魯克說,「絕大多數創新思想不會產生有意義的結果。創新思想正好像青蛙蛋一樣,孵化1000個只能成熟一兩個。因此,創新性組織中的經理人員要求那些具有創新思想的人員仔細思考一下,為了把創新思想變成一種產品、一種生產程序、一項業務或一種工藝技術,需要做些什麼工作。」德魯克這里所說的創新是通常意義上的創新,他要求人們重視並探究創新過程。
撰寫《創新之戰》一書的作者馮·布朗在談到人們關於公司創新過程的討論時說:「這一討論表明盡管本世紀已積累了豐富的創新經驗,但是將新產品成功地引入市場仍要冒很大的風險。既不能清楚的知道如何最好地開發新產品,也不能事先確定一種創新活動最終是否能取得成功。」
毫無疑問,如前面所指出的發現和發明也都有風險,都要付出代價,但比起創新活動來,風險會小得多。因為創新還必須與市場相聯系,而市場的風險比起實驗室內的發現、發明可能遇到的風險要大得多。 從上面的論述中可以知道,原初意義上的創新是連接科技與經濟的橋梁,是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根本途徑。所以,要強調指出創新大於科技,創新也不是單純的經濟,而是科技長入經濟,這才是創新。舉一個科技創新史上的例子。19世紀70年代,德國化學家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提出了農作物生長的三要素(氮、磷、鉀)理論(這是發現),1909年德國化學家哈伯(Fritz Haber)首次用空氣中的氮和氫合成氨(這是發明)。哈伯的發明不久被德國巴登苯胺純鹼公司所接受與採納,但從發明到生產出產品,其間經歷了無數次的試驗,單就為了獲得較理想的催化劑就經歷兩萬多次試驗,到1913年第一個合成氨工廠才建成投產。這個過程就是創新過程,發現、發明,只是這個過程中的一部分。當然,這里決不意味著輕視發現、發明的重大意義,沒有發現、發明、創新就成了無根之樹、無源之水了。可以用下式來表達這個創新過程:
R&D→P&S→M→V
·P&D 即研究與開發,亦即科學技術過程;
·P&S 新產品與新服務
·M代表 市場
·V 代表價值
這是一個創新過程,研究這一過程是否有邏輯推理程序,是否有模式或方法,這就是創新方法論。不過,下面很快就會發現,這個公式是早期創新的線性程序,現在已遠比這個程序復雜得多了。

㈣ 創新思維方法論

創新方法論是研究創新過程中有沒有邏輯順序、規則、方法以及有什麼樣的順序、規則與方法為宗旨的哲學研究。下面是我整理的創新思維方法論相關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創新思維方法論

創新不是科學家和發明家的專利,每個人都有創新的資質與潛能。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本書主要對辯證邏輯的思維方法、形式邏輯的思維方法、非邏輯的思維方法、科學發現的思維方法、創新性教育的思維方法以及創新性科研與實踐的思維方法等思維方法進行了深入淺出的介紹,雖然這些思維方法各有其特點,但都是進行創新思維所必須掌握的基礎思維方法,掌握這些基礎的思維方法是進行創新思維的必要條件。

提升創新思維的方法

1.破除思維定勢

在長期的思維實踐中,每個人都形成了自己所慣用的、格式化的思考模型,當面臨外界事物或現實問題的時候,我們能夠不假思索地把它們納入特定的思維框架,並沿著特定的思維路徑對它們進行思考和處理。這就是思維定勢。

(1)、破除“權威定勢”

有人群的地方總有權威,權威是任何社會都實際存在的現象。對權威的尊崇常常演變為神化和迷信;在思維領域,人們習慣於引證權威的觀點,不加思考地以權威的是非為是非,這就是權威定勢。

a、思維中權威定勢的形成主要通過兩條途徑,第一條途徑是,在從兒童長到成年過程中所接受的“教育權威”。第二條途徑是“專業權威”,即由深厚的專門知識所形成的權威。

b、權威定勢的強化往往是由於統治集團的有意識的培植,而且權威確立之後常會產生“泛化現象”,即把個別專業領域內的權威擴展到社會生活的其他領域內。

c、權威定勢有利於慣常思維,卻有害於創新思維。在需要推陳出新的時候,它使人們很難突破舊權威的束縛。歷史上的創新常常是從打倒權威開始的。

(2)、破除“從眾定勢”

a、從眾定勢的根源在於,人是一種群居性的動物,為了維持群體生活,每個人都必須在行動上奉行“個人服從群體,少數服從多數”的准則;然而這個准則不久便會成為普遍的思維原則而成為“從眾定勢”。

b、從眾定勢使得個人有歸宿感和安全感,以眾人之是非為是非,人雲亦雲隨大流,即使錯了,也無須獨自承擔責任。人們大部分的行為選擇其實都是從眾的結果,而很少經過自己獨立的深思熟慮。

c、在傳統社會中,統治階級不斷強化人們的從眾定勢,因而排斥那些驚世駭俗的言行和特立獨行的人物。

(3)、破除“知識——經驗定勢”

知識與經驗有許多不同之處。簡單的話,你掌握與了解的一些事物的現象與本質是知識;如何運用你了解的事物的現象與本質則是經驗,一般地把兩種定勢統稱為“知識——經驗定勢”。

a、知識經驗與創新思維的關系,是個較為復雜的問題。

知識經驗具有不斷增長、不斷更新的特點,從而有可能使我們看到它們的相對性,經過比較發現其局限性,進而開闊眼界,增強創新能力。知識經驗又是相對穩定的,而且知識是以嚴密的邏輯形式表現出來的,因而又有可能導致對它們的崇拜,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由此削弱想像力,造成創新能力的下降。

b、思維上的“知識-經驗定勢”在以下三個方面構成了“思維枷鎖”。

第一,知識經驗本身是一種限定或框架,“任何肯定即否定”,因而使人難以想到框架之外的事物;

第二,知識與現實並不能完全吻合,而過去的經驗也不一定能適用於現在和未來,因此“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第三,知識經過“純化”之後,常常只提供唯一的標准答案,既不能完全符合現實,也會扼殺人的創新思維。

c、為弱化“知識-經驗定勢”,或從根本上阻止其形成,人們應該經常進行創新思維訓練,以便靈活地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讓它們與自己的智慧同步增長。

2、擴展思維視角

“視角”就是思考問題的角度、層面、路線或立場。應該盡量多地增加頭腦中的思維視角,學會從多種角度觀察同一個問題。

(1)、肯定-否定-存疑

a、思維的肯定視角就是,當頭腦思考一種具體的事物或者觀念的時候,首先設定它是正確的、好的、有價值的,然後沿著這種視角,尋找這種事物或觀念的優點和價值。

b、思維中的“否定視角”正相反,否定,也可以理解為“反向”,就是從反面和對立面來思考一個事物;並在這種視角的支配下尋找這個事物或者觀念的錯誤、危害、失敗、缺少之類的負面價值。

c、對於某些事物、觀念或者問題,我們一時也許難以判定,那就不應該勉強地“肯定”或者“否定”,不妨放下問題,讓頭腦冷卻一下,過一段時間再進行判定。這就是“存疑視角”。

(2)、自我-他人-群體

a、我們觀察和思考外界的事物,總是習慣以自我為中心,用我的目的、我的需要、我的態度、我的價值觀念、情感偏好、審美情趣等等,作為“標准尺度”去衡量外來的事物和觀念。

b、“他人視角”要求我們,在思維過程中盡力擺脫“自我”的狹小天地,走出“圍城”,從別人的角度,站在“城外”,對同一事物和觀念進行一番思考,發現創意的苗頭。

c、任何群體總是由個人組成的,但是,對於同一個事物,從個人的視角和從群體的視角,往往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3)、無序-有序-可行

a、“無序視角”的意思是說,我們在創意思維的時候,特別是在思維的初期階段,應該盡可能地打破頭腦中的所有條條框框,包括那些“法則”、“規律”、“定理”、“守則”、“常識”之類的東西,進行一番“混沌型”的無序思考。

b、“有序視角”的含義是,我們的頭腦在思考某種事物或者觀念的時候,按照嚴格的邏輯來進行,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排除偶然性,認識必然性。

c、創意的生命在於實施,我們必須實事求是地對觀念和方案進行可行性論證,從而保證頭腦中的新創意,能夠在實踐中獲得成功。這就是“可行視角”。

最後,我們應該牢記的是——創新思維是一種習慣。要想擁有這種習慣必須得通過認真地學習,掌握各種創新思維方法,科學有序的方法才是成功的堅實基礎!

應該創新思維的例子

一帥哥在傍晚陪爺爺散步,不遠處有一個氣質美女,忍不住多看了兩眼。

爺爺問:喜歡嗎?帥哥不好意思點點頭。

爺爺又問:想要她的電話號碼嗎?帥哥瞬間臉紅了。

爺爺說:看我的。

然後轉身向美女走去。幾分鍾後帥哥的電話響了,裡面傳來一個甜美的聲音:你好,你爺爺迷路了,趕緊過來吧,我們在公園大門處。

帥哥對爺爺簡直佩服的五體投地,然後默默的把這個電話存下了,高手在民間啊!

評: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閱讀全文

與如何組織創新方法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作業怎麼做的快用什麼方法 瀏覽:131
有什麼去蟑螂方法 瀏覽:348
空手決斗解決方法 瀏覽:946
uv254檢測方法 瀏覽:908
如何去掉白發最快方法 瀏覽:964
糖蒜淹制方法視頻 瀏覽:242
芹黃食用方法 瀏覽:975
科學的新房除甲醛和苯最快速方法 瀏覽:816
育兒觀最佳方法 瀏覽:73
英語單詞怎麼記憶最快方法 瀏覽:505
人民幣的鑒別方法簡介 瀏覽:491
論證方法哪裡用得到 瀏覽:619
演講如何緩解壓力的方法 瀏覽:100
也是一種方法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81
台山釣魚最佳方法 瀏覽:811
課題研究方法多有哪些 瀏覽:611
產後俯卧撐鍛煉方法 瀏覽:834
避雷檢測方法家庭 瀏覽:309
師范學校教學方法 瀏覽:627
階梯燈箱安裝方法 瀏覽: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