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ols,gls,fgls和wls的區別
OLS,GLS,FGLS,以及WLS,是幾種常見的統計方法,它們在計算方法、概念和回歸模型上各有特點。
首先,GLS(廣義最小二乘法)是對OLS(普通最小二乘法)的一種擴展,針對異方差問題,通過為解釋變數加上權重,使得回歸方程的方差在估計量中保持一致。這樣,GLS不僅能提供無偏和一致的估計,還能進行與OLS類似的t和F檢驗。
與之相比,OLS基於最小化殘差平方和的基本思想,而FGLS(可行GLS)在異方差函數未知時使用,如果方差函數已知,則會採用WLS(加權最小二乘法),它通陵升過賦予誤差方差較大的觀測值較小的權值,來糾正異方差性。在沒有異方差和序列相關的情況下,GLS與OLS等價;但當方差矩陣未知時,需要估計,這時FGLS和WLS相符,但並非所有FGLS都是BLUE(最佳線性無偏估計)。
回歸模型上,OLS通常在高斯-馬爾可夫條件假設下工作,而GLS在此放寬了同方差假設,適用於GRLM(廣義回歸模型)。當方差-協方差矩陣已知時,FGLS和WLS在估計量上是等效的,但若未知,則需估計,得到的FGLS是一致且漸近有效蔽輪的估計。
最後,最小二乘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宏汪信19世紀,由高斯和勒讓德獨立發展,其中高斯的貢獻在於其證明了最小二乘法的優化效果。這些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如在天文觀測和計量經濟學等領域,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② 小白求問一下加權最小二乘法是啥
加權最小二乘法(WLS),簡稱權重最小二乘,是一種在多元回歸分析中處理異方差問題的有效方法。在傳統的最小二乘法(OLS)中,當數據的誤差項方差與自變數不均勻相關時,OLS的結果可能失效。WLS通過引入權重矩陣來糾正這個問題。具體來說,假設我們有模型y = bX + e,其中X是設計矩陣,e是誤差項,如果誤差的方差與X的某個屬性相關,我們可以構造一個權重矩陣W,其逆W^(-1) 可以分解為P'P,P由W的元素決定。
通過將P應用於X和y,得到新的形式b* = (X'P'PX)^(-1) * X'P'Py,其中權重體現在W矩陣的元素中。例如,如果W是對角矩陣,權重為1/si(其中si是誤差方差),每個數據點都會乘以sqrt(1/si)進行變換。更復雜的權重設定形式,如對數等,可能對應更復雜的方差協方差陣W。
選擇權重取決於W的具體設定,通常需要參考計量經濟學教材,如伍德里奇的作品,其中提供了詳細的理論推導和實例。總的來說,WLS是一種通過調整數據的權重,以適應誤差異方差性的回歸技術,以提高回歸結果的效率和有效性。
③ ols,gls,fgls和wls的區別
ols,gls,fgls和wls的區別有計算方法、概念、回歸模型等的區別。
一、方法上的區別
GLS是(廣義最小二乘估計量)是一種常見的消除異方差的方法.它的主要思想是為解釋變數加上一個權重,從而使得加上權重後的回歸方程方差是相同的.
因此在GLS方法下我們可以得到估計量的無偏和一致估計,並可以對其進行OLS下的t檢驗和F檢驗。
二、概念上的區別
OLS是最小二乘法,用於一元或多元回歸,其基本思想是minQ=∑(Yi-β0-β1Xi);
FGLS又稱可行的GLS,用於解決當異方差函數未知的情況下採用的方法;
WLS是加權最小估計量,當方差函數已知的情況下用於矯正異方差性的GLS估計量,其思想是,對誤差方差越大的觀測賦予越小的權數,而在OLS中每個觀測的權數一樣。;
在線性條件下,OLS是GLS的一種特殊形式。具體說,GLS修正了線性模型隨機項的異方差和序列相關問題!在沒有異方差和序列相關情形下,GLS=OLS。
三、回歸模型上的區別
在高-馬經典假設下,回歸模型叫ordinaryregressionmodel,我們知道,在此條件下,得到的OLS是BLUE的,但這個假定更現實的是如二樓所說的放寬同方差的假定,此時的回歸模型是generalizedregressionmodel在這種模型里,如果varience-covariencematrix是已知的,則GLS可行,這就是我們書上常看到的FGLS。
但如果varience-covariencematrix是不知道的,則我們需要估計出varience-covariencematrix,進而得到FGLS,但此時的估計量是一致的漸近有效的估計量。另外,我們常看到的WLS實際就是FGLS,因而是blue的,但是並不是所有的FGLS都是blue的。
以上就是ols,gls,fgls和wls計算方法、概念、回歸模型的區別。
(3)如何看wls方法是否有效擴展閱讀
最小二乘法歷史與發展過程:1801年,義大利天文學家朱賽普·皮亞齊發現了第一顆小行星穀神星。經過40天的跟蹤觀測後,由於穀神星運行至太陽背後,使得皮亞齊失去了穀神星的位置。隨後全世界的科學家利用皮亞齊的觀測數據開始尋找穀神星,但是根據大多數人計算的結果來尋找穀神星都沒有結果。時年24歲的高斯也計算了穀神星的軌道。奧地利天文學家海因里希·奧爾伯斯根據高斯計算出來的軌道重新發現了穀神星。
高斯使用的最小二乘法的方法與1809年他的著作《天體運動論》中,勒讓德於1806年獨立發明「最小二乘法」,但因不為世人所知而默默無聞。勒讓德曾與高斯為誰最早創立最小二乘法原理發生爭執。1829年,高斯提供了最小二乘法的優化效果強於其他方法的證明,因此被稱為高斯-馬爾可夫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