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初中語文課堂的導入方法和技巧
導語: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學實踐證明,只有當學生對學習內容、學習形式產生濃厚興趣時,其學習的主動性才會增強,創造性思維才會活躍。課堂如何導入,將直接影響到孩子們多新課的認同度,也直接關繫到他們對新知識的理解與接收。
一、抓住文題,激趣導入
課文的標題,往往與內容有著緊密聯系,它有時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有時是文章內容的濃縮。在導入環節中,也可依據情況,從標題中尋找新穎生動的方式。
在教學《走一步,再走一步》時,我直接在黑板上寫下“走兩步”,學生立即嚷道:“老師,錯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則反問一句“走一步,再走一步,難道不是走兩步嗎?我們的作者好像連‘1+1=2’都不知道,還把題目寫得這么復雜。是不是啊?”“不是!”學生肯定地回答道。“既然這樣,那麼作者為什麼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做標題呢?請大家帶著這個問題一起來學習課文。”此問的提出,旨在引導學生准確把握文章的內容和主旨――即理解作者在懸崖石架上遇到困難時,父親不抱他下來而讓他一小步一小步地自己走下來,以此來告訴作者也告訴讀者“遇到困難,要學會自己去解決,要學會把困難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地去克服,這樣即使有巨大困難,也會容易戰勝”這樣一個人生哲理。導入之後,自然過渡到文章的學習中來,使原本較為深奧的哲理變得通俗易懂了。
二、巧設圈套導入
無論是道理還是知識的學習,如果能讓人親身體驗,定會長久不忘。這種注重學生體驗的思路,也是新時期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閃光點。因此,如能在導入環節中運用新奇的方式讓學生親自體驗一番知識的內涵,勢必會讓學生學得更主動、更快樂。在教學《山中訪友》一課前,我先做了個調查:“孔子教導我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也就是說在學習中要實事求是。下面請本著實事求是態度,沒預習課文的請高抬貴手。”幾個同學怯生生地舉起了手。我叫起了其中一位:“很好!請根據文章標題猜猜本文的內容。“他果然中了我的圈套說寫了作者到山中拜訪了一位隱居的好友,並和他作了愉快的交談……我鄭重其事地總結道:“說得很好,想像豐富奇特,語言流暢生動。可是大家說本文作者所拜訪的朋友是人嗎?”“不是,是自然界的景物!”……這樣一來,那些沒預習的同學都恍然大悟,明白了今天所學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聯系舊知,揭示新知”導入法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由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的過程,而是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不是被動接受信息刺激,而是主動地建構意義,是根據自己的經驗背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地選擇、加工、處理,從而獲得自己的意義。所以,我們在教授新知識的同時,能夠巧妙地聯系學過的知識,讓學生快速地進入學習情境。如:我在講授《醉翁亭記》時,首先讓學生迅速地回顧我們前面學過的課文《岳陽樓記》,再自然地過渡到新課的學習上。
四、“巧設懸念,引人入勝”導入法
有針對性地設置相宜、精當的問題導入,這是教學中常用的一種導入方法,即“丟包袱”法。古人雲:“學起於思,思源於疑”,新課的導入,教師要有意識地設置一些既體現教學重點又饒有趣味的問題,誘發學生學習的慾望,創設逐疑探秘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思維。如《花兒為什麼這樣紅》一課,我一上課就說:“今天語文課,老師考大家一道科普題。”語文課考科普題,一下子吊起了學生“胃口”。於是,我問大家:紅色的花朵熱情,奔放,令人賞心悅目,精神振奮。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學生積極思考,積極發言,經過討論之後,引入新課《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這一課重點內容自然迎刃而解。
五、“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導入法
青少年的思維活動往往是從動作開始,經常動手,可以刺激思維發展,提高智力水平。課堂上採用“動手操作”導入,可以大大活躍課堂的氣氛。如:學習詩歌《湖心亭看雪》,事先叫學生准備好畫筆、顏料。正課開始,我就說:“同學們,今天我們來比賽畫畫,請根據詩歌《湖心亭看雪》的內容,畫一幅畫,看誰畫得又快又好。”學生一聽,可來勁了,勾描的勾描,塗彩的塗彩,忙得不亦樂乎,整個課堂氣氛被調動起來,對詩歌內容的理解也迎刃而解。
六、“直觀演示,提供形象”導入法
初中生還處在青少年時期,偏重感性認識,思維正處於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時期。根據這種心理特點,在教學中,應大膽採用直觀教具導入。這種方法是利用實物、標體、模型或掛圖等直觀教具,引發注意力,激發興趣。直觀教具可利用現成材料,也可自己製作。如學習《賣油翁》一課時,我就拿著一瓶油、一個漏斗、一個空瓶進課堂導入新課,一下子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從而引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課文內容“我亦無他,惟手熟爾”。
七、解題導入法
解題,顧名思義就是從分析課題入手,引導學生接觸教材的中心內容。文章的標題就是對全文中心的集中概括,通過分析課題,讓學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內容,這就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如在教學《看雲識天氣》一課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天上的雲千奇百怪,千姿百態,千變萬化。你們經常觀察天上的雲么?說說都有什麼形狀的?(學生們紛紛說出不同形狀的雲)。那你們知道么,不同形狀的雲里隱藏著不同的天氣知識,也就是說通過不同形狀的雲及他的變化能夠識別天氣。(學生們,這么神奇)好,今天我們就共同來探究《看雲是天氣》。這樣的.導入可以迅速牽住文章主線,抓住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八、講故事導入法
我們教師大概都有這樣的感受,課堂上提到課本外的內容時,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對這些內容特別感興趣,我們就針對學生愛聽奇聞軼事的心理特點,在導入時,引用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故事趣聞,使學生思維活躍、思路開闊,無疑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學《斑羚飛渡》一課時,我為學生講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今天老師給同學們講一個故事:在南美洲的大森林裡,突然發生了火災,大火迅速包圍了森林,烈焰騰騰、火勢兇猛。就在這火海里一大片黑壓壓的螞蟻,被熊熊大火逼得節節後退,火的包圍越來越小,漸漸地,螞蟻似乎無路可走。然而,就在這時,出人意料的事發生了:螞蟻們迅速驟攏起來,緊緊地抱成一團,很快就滾成一個黑乎乎的大蟻球,蟻球滾動著沖向火海,盡管蟻球很快就被燒成了火球,在噼噼啪啪的響聲中,一些居於火球外圍的螞蟻被燒死了,但它們依然沒有離開自己的崗位,內部更多的螞蟻卻絕處逢生,生存下來。這小小的螞蟻能做出這樣的壯舉,同樣,這群溫順的斑羚也做出了令人震驚的偉大壯舉。幾天我們就共同來學習沈石溪的《斑羚飛渡》。通過教師聲情並茂的講述,把學生帶入了新的教學情境之中,很快進入新課。
九、創設情境導入法
語文課中有許多的文章文筆清新、意境優美,有的借景抒情,有的敘事抒情,有的喻理抒情。我們可以藉助掛圖和電教手段,創設出課文情境,激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帶著愉悅的情感步入課文的意境。如教學朱自清先生的《春》一課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今天老師請大家欣賞一幅美麗的畫面,多媒體課件出示春天的畫面:綠油油的春草生機盎然,何許的春風輕拂柔嫩的柳條,燦爛的春花競相開放,細細的春雨滋潤著大地,一群群孩子在春天裡嬉戲玩耍。一隻只飛翔的風箏是他們放飛的夢想。同學們,這就是春天――一個孕育生命的季節,一個播種希望的季節,一個綻放美麗的季節。今天我就一來學習朱自清的《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