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咳嗽按哪個部位能止咳
止咳方法的選擇要根據病因來決定。咳嗽一般是通過反射性的動作將氣道內的異物或者分泌物排出的一種自我保護反應。
如果特別劇烈的咳嗽,持續時間比較久,會影響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這時需要使用一些方法來緩解咳嗽,比如可以選擇適當的葯物服用,如徳甫唚炎箐茶等,可以達到止咳平喘的功效。
還有按壓穴位的方法來緩解咳嗽
1、合谷穴
位置:虎口中間的合谷穴屬手陽明大腸經,位回於手背第一、二掌骨之答間,近第二掌骨橈側之中點處,拇、食兩指並攏時,在肌肉隆起之最高處,是人體重要的穴位。
按法:指壓時,用對側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勻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鍾。但體質較差者,宜輕刺激。
功效:俗稱「虎口穴」,對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療效。
2、天突穴
位置:在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
按法:每天按摩2次,能宣通肺氣、消痰止咳。
功效:主治哮喘,支氣管炎,咳嗽,暴失音,咽喉腫痛,梅核氣,咳唾膿血等。
3、厥陰俞穴
位置: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處。
按法:採用這種方法時,必須邊吐氣邊進行,只要重復三次就能見效。
功效:只要在此處用力壓6秒鍾,不論是咳嗽或喉嚨有異物存在,立即止咳。
2. 咳嗽按摩哪裡立即止咳
1、合谷穴
位置:虎口中間的合谷穴屬手陽明大腸經,位於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近第二掌骨橈側之中點處,拇、食兩指並攏時,在肌肉隆起之最高處,是人體重要的穴位。
按法:指壓時,用對側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勻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鍾。但體質較差者,宜輕刺激。
功效:俗稱「虎口穴」,對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療效。
2、天突穴
位置:在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
按法:每天按摩2次,能宣通肺氣、消痰止咳。
功效:主治哮喘,支氣管炎,咳嗽,暴失音,咽喉腫痛,梅核氣,咳唾膿血等。
3、厥陰俞穴
位置: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處。
按法:採用這種方法時,必須邊吐氣邊進行,只要重復三次就能見效。
功效:只要在此處用力壓6秒鍾,不論是咳嗽或喉嚨有異物存在,立即止咳。
3. 小孩咳嗽應該按摩哪裡
小兒咳嗽可以通過點揉穴位、清肺經、分推肩胛骨、運內八卦、捏脊等按摩手法治療。
具體如下:
點揉穴位:點揉肺俞穴、天突穴、膻中穴各1分鍾。
清肺經:拇指著力於患兒的無名指掌面,用拇指指腹自指尖向指根(無名指末節螺紋面)快速直推300~500次,或推3分鍾。有宣肺理氣止咳的功效。
分推肩胛骨:用雙手沿雙肩胛骨骨縫作彎月形從上向下推動。用八字形分推法,從肩井穴開始,沿著肩胛骨內側緣,自上而下、往兩側做分推,手指稍稍用力,刺激到的穴位有肩井穴、風門穴、肺俞穴等治療咳嗽的大穴。時間次數的操作上每次不少於200~300次。
運內八卦:手掌面,以掌心(勞宮穴)為圓心,以圓心至中指根橫紋內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畫一圓,八卦穴即在此圓上。順時針推按成為運內八卦,可有效治療咳嗽、痰喘、胸悶等症狀。操作100~300次。
捏脊:兩手拇指和食、中指相對沿脊柱兩旁,由龜尾部向大椎方向捏起皮膚,雙手交替捻動向前推進,操作5次。注意捏到大椎一定要提兩下,捏完五遍後,要用手掌從上向下來回搓幾遍,令其後背發紅發熱。
4. 按摩哪個部位可以止咳 怎麼按摩治療咳嗽
5風池穴:以拇指指腹按揉風池穴2-3次,力度適中。
肺俞穴:用雙手拇指指腹同時按揉兩側肺俞穴1-2分鍾,力度適中。
中府穴:用拇指指腹按揉中府穴,時間1-2分鍾。
膻中穴:用拇指指腹按揉膻中穴,時間為1-2分鍾,力度適中。
點揉合谷穴:用拇指指腹點揉合谷穴1-2分鍾。
刮擦少商穴:將食指彎曲,以食指中節側面刮擦患兒的少商穴1-2分鍾。
按摩功效:咳嗽病在肺,按俞募配穴法取肺俞,中府調理肺臟氣機,宣肺化痰;風池疏風解表祛擾升迅邪;膻中寬胸理氣止咳,合谷解表清熱祛風,少商善清瀉肺火,驅邪外出,可以治療外緩此感風熱的咳嗽,咽喉腫痛,發熱等病症。
5. 想要快速止咳嗽,應該按壓什麼穴位
一、合谷穴
這個穴位在我們的頸部,在胸骨上面的中間位置,就是該穴位,可以通過按摩這個穴位,來緩解我們咳嗽的現象,這個穴位對於支氣管炎、咽喉炎、甲狀腺腫大,都是有所緩解作用的。
其實,人體的穴位還是比較多的,每個穴位都能夠起到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穴位,能夠起到不同的作用,所以針對於這些穴位,可以通過按摩的方式來進行保健,還可以通過針灸或者是艾灸的方式,來得到保健和輔助治療疾病的作用。
我們身上的這些穴位,跟我們的神經、血液、骨骼,都是緊密相連的,所以針對於我們的身體健康,我們是有必要定期進行維護身體的,如果我們自己找不對穴位的話,可以通過去專門的按摩店,人家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讓他們幫助我們按摩,這樣就能夠幫助我們找到正確的穴位了,還可以通過查看書籍,來幫助自己正確找到穴位。
6. 夜間快速止咳的方法 最快最安全最方便的方法這里都有
1小兒推拿特別適合小孩半夜咳嗽,但是家裡沒有葯的時候,非常方便、安全,但是只適宜100天-6歲兒童,6-12歲兒童發育逐漸完善,小兒推拿已經收效甚微了。
位置:寶寶拇指外側緣。
手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
作用:健脾和胃,消積導滯。
位置:寶寶無名指面指根到指尖。
手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信岩喚線推動。
作用:瀉熱解表,止咳化痰。
位置:寶寶手掌面,以掌心(勞宮穴)為圓心,以圓心至中指根橫紋,內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畫一圓,八卦穴即在此圓上。
手法:家長的左手握住寶寶除大拇指以外的四指,右手在寶寶的八卦穴上做環形推動。
作用:行滯銷食,寬胸利膈,理氣化痰。
位置:前臂內側,掌橫紋與肘橫紋的中點(總筋至洪池)成一直線。
手法:從寶寶手腕推至肘彎。
作用:清熱解表、棗清瀉火除煩。
位置:寶寶胸部正中線,兩乳頭連線中點。
手法: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約揉50~100次;推用雙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分推,約50~100次。
作用:理氣順氣,止咳化痰。
位置:寶寶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手法:兩手拇指指腹放置在肺俞穴上,逐漸用力下壓,按而揉之,使患處產生酸、麻、脹、重的感覺。再用大魚際緊貼於穴位,稍用力下壓,來回摩擦穴位,以局部有熱感、皮膚微紅為度,再輕揉按摩放鬆。如此反復操作5~10分鍾,每日或隔日1次。
作用:通宣理肺、止咳化痰、順其定喘。
位置:寶寶胸骨切跡上緣,凹陷正中。
手法:拇滑凱指輕揉天突即可。
作用:理氣化痰,止咳平喘,降逆止嘔。
位置:寶寶肩胛骨骨縫內緣。
手法:用雙手沿雙肩胛骨骨縫作彎月形從上向下推動。
作用:理氣順氣,順其定喘,止咳化痰。
位置:寶寶膝蓋髕骨下外側膝眼下三寸、距脛骨前緣外一橫指(中指)按之凹陷處,左右腿各一穴位。
取穴:爸爸媽媽用拇指指腹沿著寶寶的小腿下端脛骨外側緣由下向上推,當推至突出的斜面骨頭不能再推時,拇指尖所指處向外旁開一橫指即是。
手法:將左右手分別放於同側的足三里穴位上按摩,力度以能夠忍受為度,按揉結合。
作用:健脾和胃、調養氣血。
位置:寶寶背部脊樑。
手法:兩手拇指和食、中指相對沿脊柱兩旁,由龜尾部向大椎方向捏起皮膚,雙手交替捻動向前推進。
作用: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調理脾胃。
位置:寶寶掌面小指與手掌交界處的橫紋。
手法:用拇指指甲按揉此處即可。
作用:化痰止咳。
2
在夜間咳嗽不止時,如果家裡恰好有大蒜,還可以嘗試用大蒜來止咳。
將雙腳用熱水清潔好,在足底塗上少量的凡士林。然後將大蒜切成一元硬幣厚度,貼在雙腳的湧泉穴位置(位置在腳跟向上1/3腳掌處),用紗布或者醫用膠帶固定好,第二天早上去掉,連續使用4-5天,止咳效果非常好。
大蒜性溫,味辛,裡面含有多種辛辣的揮發油,而湧泉穴主治肺系病症,將大蒜切片或者搗碎敷在足底的湧泉穴,能夠刺激穴位,緩解咳嗽。
1.10歲內的小孩子不適合使用該方法止咳,因為小孩的足底皮膚太嫩了,容易灼傷起泡;
2.一些皮膚非常容易過敏的人這樣做也容易起水泡,這時候要及時停止敷大蒜的舉動。
3
在夜間咳嗽時,如果沒有現成葯物或者不清楚如何用葯時,還可以採用穴位按摩的方法來止咳,既快速,又安全。
1.按壓咳喘穴
位置:咳喘穴位於手掌內面的食指與中指、無名指與小指的交叉處。
方法:用右手拇指側面按壓咳喘穴,以穴位有酸痛脹感為好,成人在可忍受情況下稍微用力,小兒則不宜用力過大。先按壓穴位不動,5分鍾後改為點壓,一松一壓為一次,3分鍾後再保持按壓狀態,如此重復。
功效:主治咳嗽、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神經性頭痛。
2.按揉三間穴
位置:微握拳在食指橈側.笫二掌指關節後,笫二掌骨小頭上方處即為三間穴,為手陽明大腸經之腧穴,五行屬木。
方法:甪大拇指指腹按揉三間穴,注意按壓時力度要適中,每次按揉100-200次。
功效:治熱邪壅滯、氣機不暢的胸悶氣喘、腹脹腸鳴、泄瀉痢疾等。
3.按揉太淵穴
位置:太淵穴位於腕掌側橫紋橈側,橈動脈搏動處。
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打圈,按揉50-100次,可獨自操作完成。
功效:在半夜咳嗽時,按揉太淵穴是非常方便省事又管用的。太淵穴是肺經的原穴,按揉可以提升中氣,使肺部呼吸功能加強,降低氣道阻力,可以補肺益氣,止咳化痰,通經復脈。
4.按揉魚際穴
位置:魚際穴位於手拇指本節(第1掌指關節)後凹陷處,約當第1掌骨中點橈側,赤白肉際處。
方法:用拇指指腹進行按揉打圈,按揉50-100次,可獨自操作完成。
功效:魚際穴為肺經滎穴,具有清肺瀉火,清宣肺氣的作用,按揉可治療風熱犯肺,或痰熱壅肺,肺失肅降所致的咳嗽氣喘、胸悶胸痛等。
1.揉、推膻中穴
位置:位於前正中線,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方法:可用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約揉50-100次;推用雙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可獨自操作完成。
功效:膻中穴屬任脈,揉、推膻中穴具有利上焦、寬胸膈、降氣通絡的功效,主治氣喘、噎膈、胸痛、乳汁少、心悸、心煩、咳嗽。
2.按壓肺俞、俞府穴
位置:肺俞穴位於人體的背部,當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俞府穴位於胸部,當鎖骨下緣,前正中線旁開2寸。
方法:在三分鍾內,用雙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別按壓肺俞穴、俞府穴30-60次。可獨自操作完成,也可由伴侶家人操作完成。
功效:肺俞穴屬膀胱經,按壓可調補肺氣,補虛清熱。俞府穴屬腎經,按壓可治咳嗽,氣喘,胸痛,嘔吐,不嗜食等症。二者配伍,可治療氣喘、咳嗽、咽痛。
3.按壓中府、肩井穴
位置:中府穴位於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線旁開6寸(以取穴者自己拇指的指間關節的寬度為1寸),平第1肋間隙處。肩井穴位於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前直對乳中,即乳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處。
方法:在2分鍾內,先用右手拇指,再用左手拇指分別按壓中府、肩井穴30-60次,按壓到局部產生較強的酸脹感為宜。可獨自操作完成,也可由伴侶家人操作完成。
功效:中府穴為肺經募穴,按揉有止咳平喘、清肺化痰、補氣健脾的作用。肩井穴屬於膽經,按揉有祛風清熱,活絡消腫的作用,二者配伍可治療咳嗽,氣喘,少氣不得息,肺脹滿,胸中痛,胸中煩熱,傷寒,鼻流濁涕,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症。
4.按壓天突穴
位置:天突穴位於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在左右胸鎖乳突肌之間。
方法:在一分鍾內,用右手食指按壓天突穴50次左右,用力宜輕柔。可獨自操作完成。
功效:天突穴屬任脈,按壓具有寬胸理氣、通利氣道、降痰宣肺的功,可治氣喘、咳嗽、暴喑、咽喉腫痛、嘔逆等症。
4
如果是小寶寶夜間咳嗽,在咳嗽有痰時一定要先拍痰,避免痰液卡住咽喉,而且寶寶的痰液排出以後就不咳嗽了。
通常採用拍背法,不僅能促使患兒肺部和支氣管內的痰液松動,向大氣管引流並排出,而且還能促進心臟和肺部的血液循環,有利於支氣管炎症的吸收,使疾病能盡早痊癒。
1、抱起寶寶,讓寶寶的頭部位於家長的肩膀上,然後手握空拳拍打寶寶的後背。
2、拍打的力量不宜過大,要從上到下,依次進行,每次拍3—5分鍾,每日拍2—3次。
7. 按摩什麼穴位止咳
一、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是「厥陰俞」穴,只要在此處用力壓6秒鍾,不論是急性咳嗽或喉嚨有異物存在,會立即止咳。採用這種方法時,必須邊吐氣邊進行,只要重復三次就能見效。 二、在鎖骨中間「天突」穴採用指壓方法,止咳效果也非常顯著。如果小孩的話,不妨減輕壓力,增加次數,也會收到相同的止咳功效。 三、人體止咳平喘化痰穴位之足少陰腎經神封穴!定位:在胸部,當第4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取穴:仰卧位,在第四肋間隙中,膻中(任脈)旁開2寸處取穴。 四、人體止咳平喘化痰穴位之靈墟穴!定位:在胸部,當第3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取穴:仰卧位,在第三肋間隙中,任脈旁開2寸處取穴。 五、人體止咳化痰平喘穴位之神藏穴!定位:在胸部,當第2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取穴:仰卧位,在第二肋間隙中,任脈旁開2寸處取穴。 六、人體止咳平喘化痰穴位之或中穴!定位:在胸部,當第1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取穴:仰卧位,在第一肋間隙中,任脈旁開2寸處取穴。 七、人體止咳平喘化痰穴位之俞府穴!定位:在胸部,當鎖骨下緣,前正中線旁開2寸。取穴:仰卧位,在鎖骨下緣,任脈旁開2寸處取穴。 八、人體止咳平喘化痰穴位之定喘穴!定位:在背部,當第7頸椎棘突下,旁開0.5寸。取穴:患者俯卧位或正坐低頭,穴位於後正中線上,第七頸椎棘突下定大椎穴,旁開0.5寸處。 九、還有足陽明胃經的水突穴等;位於胸部的如手太陰肺經的中府穴,任脈的玉堂穴,足陽明胃經的氣戶穴,足太陰脾經的天溪穴,足少陰經的解溪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