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檢測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口岸在安全檢查中一般有四種檢查方法:
一是X射線安檢設備,主要用於檢查旅客的行李物品。通過檢查後,工作人員在行李上貼有「XX機場行李安檢」的不幹膠條,然後方可辦理托 運 手續或隨身攜帶登機。
二是探測檢查門,用於對旅客的身體檢查,主要檢查旅客是否攜帶禁 帶物品。
三是磁性探測器,也叫手提式探測器,主要用於對旅客進行近身檢查。
四是人工檢查,即由安檢工作人員對旅客行李手工翻查和男女檢查員分別進行搜身檢查等。
為了保證安全檢查的效果,必須成立一個適應完全檢查工作需要的檢查組,配備適當的力量。安全檢查的規模、范圍較大時,由企業領導負責組織安技、工會及有關科室的科長和專業人員參加,在廠長或總工程師帶領下,深入現場,發動群眾進行檢查。
屬於專業性檢查,可由企業領導人指定有關部門領導帶隊,組成由專業技術人員、安技、工會和有經驗的老工人參加的安全檢查組。每一次檢查,事前必須有準備、有目的、有計劃,事後有整改、有總結。
安全檢查形式
1、定期檢查
定期檢查是指已經列入計劃,每隔一定時間檢查一次。如通常在勞動節前進行夏季的防暑降溫安全檢查,國慶節前後進行冬季的防寒保暖安全檢查,又如班組的日檢查、車間的周檢查、工廠的月檢查等。有些設備如鍋爐、壓力容器、起重設備、消防設備等,都應按規定期限進行檢查。
2、突擊檢查
突擊檢查是一種無固定時間間隔的檢查,檢查對象一般是一個特殊部門、一種特殊設備或一個小的區域。
3、特殊檢查
特殊檢查是指對新設備的安裝、新工藝的採用、新建或改建廠房的使用可能會帶來新的危險因素的檢查。此外,還包括對有特殊安全要求的手持電動工具、照明設備、通風設備等進行的檢查。這種檢查在通常情況下僅靠人的直感是不夠的,還需應用一定的儀器設備來檢測。
② 壓力容器定期檢驗可以應用哪些無損檢測方法如何有針對性地選擇無損檢測方法
第二十五條 檢驗的具體項目包括宏觀(外觀、結構以及幾何尺寸)、保溫層隔熱層襯里、壁厚、表面缺陷、埋藏缺陷、材質、緊固件、強度、安全附件、氣密性以及其他必要的項目。
(一)檢驗的方法以宏觀檢查、壁厚測定、表面無損檢測為主,必要時可以採用以下檢驗檢測方法:
1.超聲檢測;
2.射線檢測;
3.硬度測定;
4.金相檢驗;
5.化學分析或者光譜分析;
6.渦流檢測;
7.強度校核或者應力測定;
8.氣密性試驗;
9.聲發射檢測;
10.其他。
(五)表面無損檢測
1.有以下情況之一的,對容器內表面對接焊縫進行磁粉或者滲透檢測,檢測長度不少於每條對接焊縫長度的20%:
(1)首次進行全面檢驗的第三類壓力容器;
(2)盛裝介質有明顯應力腐蝕傾向的壓力容器;
(3)Cr-Mo鋼制壓力容器;
(4)標准抗拉強度下限σb≥540MPa鋼制壓力容器。
在檢測中發現裂紋,檢驗人員應當根據可能存在的潛在缺陷,確定擴大表面無損檢測的比例;如果擴檢中仍發現裂紋,則應當進行全部焊接接頭的表面無損檢測。內表面的焊接接頭已有裂紋的部位,對其相應外表面的焊接接頭應當進行抽查。
如果內表面無法進行檢測,可以在外表面採用其他方法進行檢測。
2.對應力集中部位、變形部位,異種鋼焊接部位、奧氏體不銹鋼堆焊層、T型焊接接頭、其他有懷疑的焊接接頭,補焊區,工卡具焊跡、電弧損傷處和易產生裂紋部位,應當重點檢查。對焊接裂紋敏感的材料,注意檢查可能發生的焊趾裂紋。
3.有晶間腐蝕傾向的,可以採用金相檢驗檢查。
4.繞帶式壓力容器的鋼帶始、末端焊接接頭,應當進行表面無損檢測,不得有裂紋。
5.鐵磁性材料的表面無損檢測優先選用磁粉檢測。
6.標准抗拉強度下限σb≥540MPa的鋼制壓力容器,耐壓試驗後應當進行表面無損檢測抽查。
(六)埋藏缺陷檢測
1.有以下情況之一時,應當進行射線檢測或者超聲檢測抽查,必要時相互復驗:
(1)使用過程中補焊過的部位;
(2)檢驗時發現焊縫表面裂紋,認為需要進行焊縫埋藏缺陷檢查的部位;
(3)錯邊量和稜角度超過製造標准要求的焊縫部位;
(4)使用中出現焊接接頭泄漏的部位及其兩端延長部位;
(5)承受交變載荷設備的焊接接頭和其他應力集中部位;
(6)有襯里或者因結構原因不能進行內表面檢查的外表面焊接接頭;
(7)用戶要求或者檢驗人員認為有必要的部位。
已進行過此項檢查的,再次檢驗時,如果無異常情況,一般不再復查。
2.抽查比例或者是否採用其他檢測方法復驗,由檢驗人員根據具體情況確定。
3.必要時,可以用聲發射判斷缺陷的活動性。
(七)材質檢查
1.主要受壓元件材質的種類和牌號一般應當查明。材質不明者,對於無特殊要求的容器,按Q235鋼進行強度校核。對於第三類壓力容器、移動式壓力容器以及有特殊要求的壓力容器,必須查明材質。
對於已進行過此項檢查,並且已作出明確處理的,不再重復檢查。
2.檢查主要受壓元件材質是否劣化,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採用硬度測定、化學分析、金相檢驗或者光譜分析等,予以確定。
(八)對無法進行內部檢查的壓力容器,應當採用可靠檢測技術(例如內窺鏡、聲發射、超聲檢測等)從外部檢測內表面缺陷。
③ 弱項成為合格的核酸采樣員,需要哪些技能
若想成為合格的核酸采樣員,需要的不僅僅是專業的素質,還有有很強的身體素質。隨著疫情的蔓延和發展,很多城市都在大批量的招聘核酸采樣員,雖然我們直觀的看上去核酸監測員的工作比較簡單,重復,機械,但實際上,核酸檢測員不僅需要專業的素養,還要有很強的綜合素質,才能勝任核酸檢測的工作。
核酸檢測人員還是比較辛苦的,我們做完核酸就可以走了,但是很多檢測人員卻要連軸轉,從早到晚,基本上是不停歇的,一直在機械的重復手上的動作,可能還有一些人不配合,導致核酸取樣困難等等各種原因。工作單調乏味,卻有辛苦,所以要想成為核酸檢測人員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④ 質量控制的常用方法
12.2.3.1 測試方法選擇
測試方法是測試工作的技術依據,也是測試工作的作業指導書,是確保測試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測試方法適用於不同類型的樣品,其測試結果的質量水平也是不同的。因此選用方法的適用范圍以及各種重要技術參數(檢出限、准確度、精確度、測量范圍、干擾允許量等)應符合相應技術標准和規范,同時應兼顧准確、快速和低成本,並能夠滿足用戶的要求。
選擇測試方法時應注意以下各方面:
(1)優先選擇國家標准方法、行業標准方法或地方標准方法
標准方法是經國家有關行政部門批准,並經過長期實踐檢驗的可靠的測試方法,在測試方法中具有權威性。法定檢測、評定性檢測和仲裁檢測等需要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和結果的檢測,均應選擇國家標准方法、行業標准方法、地方標准方法。當需要採用國際標准方法時,應首先對國際標准方法進行認真研究,將其與相關標准進行比較,在實驗室的能力能夠滿足該國際標准方法時,方可直接採用;當需要採用該國際標准方法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結果和數據時,則應考慮所用標准方法應在實驗室認可或資質認定的技術能力范圍內。
委託性檢測或具有試驗性質的測試項目,在徵得委託方同意的前提下,也可以使用非標准方法。採用非標准方法、實驗室自定的方法、超出預定范圍使用的標准方法、擴充和修改過的標准方法應經過確認,以證實該方法適用於預期用途和目的。確認包括以下幾點:①從理論到實踐對方法的理解;②使用參考標准或標准物質進行校準;③與不同方法所得結果進行比較,特別是與相應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准分析方法所得結果進行比較;④實驗室間比對;⑤對影響結果的因素進行系統性評審;⑥進行測試結果不確定度評定。
(2)保證選用標准方法為當前有效版本
隨著技術進步,標准方法也不斷更新版本。因此在標准方法選擇中必須確保該標准方法為有效版本。實驗室應通過可靠、有效的渠道,對在用的標准方法進行不間斷地跟蹤,定期進行清理或查新。
(3)選擇測試方法時,應了解和掌握測試方法的原理、條件和特性
要對測試方法進行適應性檢驗,包括空白值測定。測試方法檢出限的估算,校準曲線的繪制及檢驗,方法的誤差預測,精密度、准確度范圍及干擾因素消除等。
12.2.3.2 標准物質監控
地質標准物質由天然樣品製成,可用作對地質樣品測定中使用的分析方法或測量系統進行測試方法評估、質量控制、質量評價、實驗室間比對,以及作為仲裁依據之一。標准物質在測試過程中,用於質量監控時,可以判斷測試過程是否受控,保證測試結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標准物質作為計量器具,也可以用於校準各種測試儀器。對於某些測試方法(如X射線熒光光譜法、發射光譜法等),標准物質可以作為賦值標准用於校準曲線的繪制。因此,標准物質主要是控制測量的准確度。
使用標准物質作為測試監控手段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嚴格按照標准物質證書的說明或規定進行使用,包括所要求的最小取樣量、標准物質的有效期等。
2)盡量選擇基體組成和待測樣品相似的標准物質,其目的是盡可能消除由於待測樣品基體效應差異所產生的系統誤差。
3)盡量選擇濃度水平和待測樣品相似的標准物質,也可以選擇濃度水平分別接近測試方法適用范圍的上下限的兩種標准物質。
4)選擇的標准物質的物理形態和表面狀態,應與被測物質一致。物理形態包括固態、液態、氣態,對於某些方法(如X射線熒光光譜法),還應注意其表面狀態。
5)注意選擇的標准物質特性量值及准確度水平,既要滿足監控需要,也應符合經濟合理的原則。在實際測試的質量監控中,常選擇不確定度不大於實際測量誤差的1/3的標准物質。選擇標准物質時,需明確和區分其不確定度的計算方式。同一種標准物質特性量值的不確定度,既可能採用大量例行測試數據的統計得到,也可能採用定值數據平均值的置信限進行表達,而前者往往比後者大得多(通常差7~8倍)。
使用標准物質監控,往往是以標准物質實際測量的准確度來衡量。准確度可以用以下參數定量表示。
(1)誤差
單次測量結果和標准物質的標准值(推薦值)之間的相互吻合程度,可以用絕對差值或相對差值表示。絕對誤差表示方式簡明直觀,相對誤差表示方式更適合於不同量值水平間的比較。
E=Ci-CS
式中:E為第i次測量結果的絕對誤差;Ci為標准物質的i次測定值;CS為標准物質的標准值(推薦值)。
圖12.1 驗收測試值程序
xi—分析值;r—允許值
准確度質量控制圖繪制的方法:以標准物質的測試結果為縱坐標,以測試結果序號為橫坐標,分項目繪制准確度質量控制圖。按標准物質的推薦值繪制中心線,在中心線上下,以2倍的測量過程的再現性標准偏差(SR)繪制上下控制限。
如果各次測定結果隨機地分布在上下控制限內,則表明在此段時間內,測試過程處於受控狀態並可用2SR表示測試結果的不確定度。如果數次測量結果雖然分布在上下控制限內,但連續顯示出有上升或者下降的趨勢,則應注意加強過程式控制制,檢查測量條件可能的變化,並及時加以解決。如果數次測試結果的縱坐標完全相同,應注意防止操作者的主觀原因對測試結果的影響。
12.2.3.9 測試結果的判定
一般情況下,當測定樣品的兩個有效測定值之差不大於相關規定質量要求的允許差時,以其算術平均值作為最終分析結果;否則,應按數據驗收測試值程序進行(圖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