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雜訊控制的措施有哪些
雜訊控制的措施如下:
1、控制和消除雜訊源
這是防止雜訊危害的根本措施。應根據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解決方式。
2、消聲
控制和消除雜訊源是控制和消除雜訊的根本措施,改革工藝過程的生產設備,以低聲或無聲設備或工藝代替產生強雜訊的設備和工藝,將雜訊源遠離工人作業區和居民區均是雜訊控制的有效手段。
3、控制雜訊的傳播
隔聲,用吸材料、吸聲結構和吸聲裝置將雜訊源封閉,防止雜訊傳播。常用的有隔聲牆、隔聲罩、隔聲地板、門窗等。消聲,用吸聲材料鋪裝室內牆壁或懸掛於室內空間。可以吸收輻射和反射的聲能,降低傳播中雜訊的強度水平。常用的吸聲穗汪材料有玻璃、礦渣棉、毛氈、泡沫塑料、棉絮等。合理規劃廠區、廠房。在產生強烈雜訊的作業場所周圍,應設置良好的綠化防護帶,車間牆壁、頂面、地面等應設吸聲材料。
4、採用合理的防護措施
合理使用耳塞。防聲耳塞、耳罩具有一定的防聲效果。根據耳道大小選擇合適的耳塞,隔聲效果可達3-48Db,對高頻雜訊的阻隔效果更好。合理安排勞動制度。
5、衛生保健措施
接觸雜訊的人員應進行治療和觀察,重者應調離雜訊作業。就業前體檢或定期體檢中發現明顯的聽覺器官疾病、心血管病、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者不得參加接觸強烈雜訊的工作。
噪音的定義:
凡是干擾人們休息、學習和工作以及對人們所要聽的猜祥仔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即不需要的聲音,統稱為雜訊。當雜訊對人及周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時,就形成雜訊污染。物理學上,雜訊指一切不規則的信號(不一定要是聲音),比如電磁雜訊,熱雜訊,無線電傳輸時的雜訊,激光器雜訊,光纖通信雜訊,照相機拍攝圖片時畫面的雜訊等。
雜訊污染防治措施如下:
1、雜訊污染控制技術,利用多孔性吸聲材料和共振吸聲結構行降噪。用隔聲結構把聲能屏蔽、減少聲輻射,從而降低雜訊危害。
2、政府層面、整合資源,加大宣傳管理力度,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工作能否取得成效,關鍵在於政府的重視程度。政府及有關部門應加強對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工作的領導,制定並執行強制性的雜訊控制和管理法規,保證城市寧靜環境。交通雜訊源雜訊級別高且流動性大,污染范圍廣。環境雜訊污染,是指所產生的環境雜訊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准,並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現象。環境雜訊污染是一種能量污染,與其他工業污染一樣,是危害人類環境的公害。
3、交通雜訊的治理。應協調好公安、交通、農機、建設等部門,使其各司其職,通力合作;加快城市道路建設,改善路況。
雜訊的危害:
1、心理影響
使人煩躁、妨礙睡眠和休息。
2、生理影響
使人耳聾、頭痛、視覺模糊等,嚴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高強度的噪音能夠損壞建築物。
法律依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五十八條 違反關於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辦法》第二十八條居民使用家用電器、樂器或進行娛樂及其他活動時,應當宴信控制音量和採取其他有效措施降低雜訊,不得對周圍生活環境造成雜訊污染。
禁止中午和夜間在住宅區、居民集中區、文教區和療養區從事產生雜訊污染的室內裝修、傢具加工等活動。
Ⅱ 生活中人們為了減少雜訊,常用的方法有哪四個
減小噪音原則:一、 聲源處減弱 二、傳播過程中減弱 三、接收處減弱
方法:1、密閉聲源,在聲源處建造隔聲牆,防止雜訊直接向外傳播。
2、加強綠化,在繁雜的公路兩旁植樹造林,形成屏障。
3、給添置隔音設施。
4。給機器上足潤滑油,即防止產生噪音,又能保護機器。
5、在耳朵處加塞隔音裝置,如好的耳塞。 分開擺放——盡量不要將電器集於一室,聲壓級過高的不要放在或靠近辦公室。
及時排障——帶病工作的電器的噪音比正常工作的聲音大得多,故一旦發生故障,一定要及時排除。
錯開使用——盡量避免各種電器同時使用。
養花草——養花草可消除部分噪音。
補充營養——噪音可使人體中的某些氨基酸和維生素B類消耗量增加,從而造成人體功能的平衡失調。補充適量的氨基酸和維生素,可使人體對噪音的耐受能力增加。專家們建議,長期在噪音嚴重環境中工作、生活的人應及時而適量地補充一些蛋白質和富含維生素B類的食物。
Ⅲ 如何控制雜訊
雜訊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技術控制。
①消聲材料:作為替代密封的辦法,用在輸送蒸氣及高溫液體管子的外面。
②減振:採用增設專門的減振墊。
③封閉:將產生雜訊的機器或其他雜訊源用吸音材料包圍起來或者人在隔音的操作室內工作。
④屏蔽:在減少雜訊的直接傳遞方面很有效。
⑤吸聲處理:從聲學上進行設計,用牆壁和天花板來吸收雜訊。
⑥使用消聲器:當空氣、氣體或者蒸氣從管道中排出時或者在其中流動時,用消聲器可以降低雜訊。
(2)管理控制。
①就業前體檢或定期體檢發現明顯的聽覺器官疾病、心血管病、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者不得從事接觸強烈雜訊的工作。
②方向和位置控制:把雜訊源移出作業區或者轉動機器的方向。
③隔離作業人員:在高雜訊作業環境下,操作人員應短時間進入這種暴露在高聲壓的雜訊環境下工作。
④個體防護:個人佩戴防雜訊耳塞或耳罩,可取得較好的防聲效果,這是最後一道防線。需要佩戴個體防護用具的區域要明確標明,對用具的使用及使用原因都要講清楚,要經適當的培訓。
⑤定期體檢以聽力檢查為重點,對已出現聽力下降者加以治療觀察,重者應調離雜訊作業。休息時離開雜訊環境,減少接觸雜訊時間,可減輕雜訊對人體危害。
雜訊的衛生標准:工業企業的生產車間和作業場所工作地點的雜訊標准為85分貝。
現有工業企業經過努力,暫時達不到標准時,可適當放寬,但不得超過90分貝。對每天接觸雜訊不到8小時的工種,根據企業種類和條件,相應放寬。
(3)工程式控制制。在設備采購上,要考慮設備的低雜訊、低振動。對雜訊問題,尋找從設計上的解決方案,包括使用更為「安靜」的工藝過程(如用壓力機替代氣錘等),設計具有彈性的減振器托架和聯軸器,在管道設計中盡量減少其方向及速度上的突然變化。在操作旋轉式和往復式設備時,要盡可能放慢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