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進行小學古詩文教學(下)01
一、 以讀為本 欣賞背誦
誦讀是我國語文教學的傳統方法之一,對於誦讀的重要性,朱熹《訓學齋規》中說的很明白:「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
處於小學階段的學生,其思維處於正在發展的階段,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記憶力也最為活躍。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應要求學生加強誦讀、品讀從而達到對古詩詞的識記。教學中讓學生在朗誦古詩詞的同時注入自己的感情,在古詩詞學習過程中對加強理解,並真正了解古詩詞的文化。除此之外,我們還應注重學生對於古詩詞的積累,而背誦往往就是學生對於古詩詞積累的最好方法。小學階段的古詩詞,多數是七言絕句和五言絕句,頭聯、頸聯、尾聯應怎樣讀,需要教師給予很好的指導。我們所做的示範朗誦對學生理解詩詞具有很大的幫助,重視朗誦是詩詞教學的根本。古詩詞都有嚴格的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行雲流水,熟讀不僅達到理解,還可以促進背誦。
二、 多體教學 創設意境
詩歌是藝術創作的結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因此,它需要老師採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使古詩教學豐蘊起來。例如我在執教《小兒垂釣》一詩時,如果僅僅讓學生停留在對詩意的理解,這樣的教學顯然是不到位的,所以我引導學生與作者展開心靈的對話,體會這首別有情趣的七絕。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在平淡淺易的敘述中透露出的那分純真、無限童趣和一些專注。前兩句敘述、描寫,從外形著筆,是實寫。後兩句詩側重神態來寫。此詩沒有絢麗的色彩,沒有刻意的雕飾,就似一枝清麗的出水芙蓉。我在教學時不失時機地出示作者的有關資料,讓學生搞清楚這首詩的寫作背景,無疑於「推波助瀾」,能帶動學生的心靈的律動。這種清新閑逸的感情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是有所體會的。
在教學在教學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一詩中的「飛流直下三千尺」這一句時,我先引導學生根據詩句的意思,想像瀑布飛瀉而下的畫面,再引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觀,從而更好的理解詩句的意境。
三、走出教材 群組學習
課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教材教」,即所謂要創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積極開展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這無異於告訴我們更不能就詩教詩,要和學生一道開發和生成開放、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尤其是小學高年段的學生,他們有了一定的積累後,完全可以跳出教材,進行組詩的教學。例如在學校群文閱讀本專題研討課中,本人針對六年級製作了一節復習的形式的群組詩教學,引導學生對已學的古詩進行題材分類的課例——詠物詩、送別詩、思鄉詩、愛國詩。然後整合對比學習,同中求異,在比較中引導學生發現各類故事的情趣。這樣的整合對比學習,節省了教學中無效的環節,對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次較深入的探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古詩學習方法:詞達意
為您從老師的角度來解讀,請參考:
學習古詩詞的方法
古詩詞很多時候是「立象以盡意」的,所以一般不要一味的死解,只給它唯一的闡釋,而要想法設法挖掘詩歌的各種內涵,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體味它,應用它,古詩曰: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文本就是那源頭活水,各人飲之都有他自己的感味。也給學生一種言有盡意無窮之感。 1、入境---移情模式 「境」就是古典詩詞字里行間所映射出的情感氛圍和意境或者說作者當時寫詩詞之時的情景。由於時代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千百年後的今天,當我們面對僅存的白紙黑字而欲入詩歌之境的時候,首先就要想辦法「造境」,造境就是想法營造一種氣氛。常用的媒介、手段有音樂、視屏、圖畫、優美的文字闡釋等等。例如對於李清照《一剪梅》的教學,可以在讀懂了基本字詞及表面詩意之後,給學生放一段鄧麗君演唱的「一剪梅」歌曲,利用「以樂感人」的效果帶領學生進入詩歌的意境,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詳細的詩歌鑒賞,試著理解、同情(西方所謂的移情)作者當時的心境,進一步做出理性分析。 2、尋象---盡意模式對於簡短的古典詩詞來說,作者往往是利用一些取材於自然界或者人類生活中的「意象」來含蓄委婉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的,所以要理解詩詞的基本意境,就必須首先對詩歌中的基本意象做出正確的理解。通過分析基本「意象」,透視作者的表情達意及其所在。比如李白的《蘇台覽古》,作者用「舊苑」、「荒台」、「新柳」等表達了一種風華不再、殘跡斑斑而只剩煙柳依舊的滄桑蕭瑟之感。如此等等,都是「尋象以盡意」。 3、吟誦——體味 模式這種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如何使「吟誦」這一手段體現出它「潛移默化」的價值。簡單說就是吟誦時要注意詩詞的平仄和韻律,在此基礎上把握詩詞的情感意境,讓學生在自我吟誦中體驗詩歌的魅力所在,主要是形式上和內容上的一致性。一般的詩詞都可以用這種模式來組織教學,但是也不能一味迷信他,有時候還要藉助於其他手段共同完成對詩詞意境的基本把握。 4、翻譯——創作 模式如果通過教學,接受者即學生對詩詞的基本內涵和情感意境等有了深刻而全面的認識,之後就可以引導學生嘗試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優美語言去翻譯古詩歌,進而也可以選取詩歌中的某一個意境、意象去用詩詞表達自己的見解,嘗試創作,親自體驗。
古詩詞教學法
一、營造氛圍,交流情感
詩必因情而發。古人說詩言志,優秀的詩歌作品都是在詩人被現實生活激發起沸騰的感情時寫就的,作品「飽和著豐富的想像和情感,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現」(何其芳語)。
古詩詞教學的課堂活動中教師必須全身心地投入,經過深入的理解和體驗,真正做到把作者寄寓的情思化為自己的真情實感,並把這傳達給學生。例如在教學蘇軾的《水調歌頭》一詞時先仔細的研究了蘇軾的遭遇和思想感情,課堂上就有這樣深情地介紹:「有這一位詞人,他才華橫溢,豪放,曠達,有人說他本非凡間子,只應天上有。可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詞人一生卻顛霈流離,被貶到杭州、密州、徐州,最後病死於瓊州內遷的途中。就在他密州任上,本以為可以和他最親的親人相會,不想又成『空餘恨』。這位詞人是誰呢?他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水調歌頭》的作者蘇軾。請大家先感受一下蘇軾當時的內心情感,再讀他的詞。」學生在教師深情的引導下被溶入了一種孤獨和相思的氛圍當中,內心情緒與作者產生共鳴。在後面的學習中學生會積極參與,能更好的感受和領悟詩歌的思想,也會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豁達與達觀。
二 聲情並茂,增強形象
詩歌教學中,以圖像、樂曲配合教學,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詩歌教學時配以圖畫、音樂,可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創造出生動形象的藝術氛圍,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力。
1、以畫配詩:
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讀詩想畫,見畫想詩,極為有益。我在教學《惠崇<春江晚景>》時是這樣處理的。當學生在品味詩意之際,教師已在用彩色粉筆以速描的方式勾勒出一幅簡圖。接著讓學生面對面,按照教鞭指點的方向邊看邊誦,只給兩分鍾,學生就會背全詩,然後,又讓學生根據黑板上的畫面結合詩句,展開自由想像,在短時間內構思一段繪景的話語。一個學生繪聲繪色地說:「透過一片青翠的竹林,有兩三枝粉紅的桃花分外耀眼……」 。
2、以樂配詩:
中國有著優秀的古典詩歌,也有著優秀的古典音樂,兩者有一個相同之處,那就是都表現意境。在古詩詞的教學之中可引入古典音樂這一資源,在音樂的氛圍里學習古代詩歌,可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我在教學辛棄疾的《破陣子》時播放了《十面埋伏》,那慷慨激昂的戰斗氛圍充滿整個課堂,音樂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了詞人願意戰死沙場,卻又報國無門的悲憤之情;教學蘇軾的《水調歌頭》,我播放了王菲的現代歌曲《水調歌頭》讓學生品味兩種不同的滋味,以更好地感受詞人的情懷。
三、抽絲剝繭,質疑求真
一些古詩詞作品中出現的詞教材沒有給出注釋,這就留下了給學生下注的空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給出注釋的過程也正是研讀領悟的過程。此過程也是一個抽絲剝繭,層層推理的過程,在學生給出注釋的同時也增強了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
例如《破陣子》這首詞中的「夢回吹角連營」一句中的「夢回」一詞教材並沒有給出任何的注釋,初讀時有學生理解為「夢里回到」,也有學生理解為「夢中回來」即「夢醒」。我隨即組織學生分組研讀討論,學生依據自己的認識,查閱手頭相關的資料,展開討論,質疑求真。最終大部分的學生認為「夢回」解釋為「夢中回到」較為合理,並且列出四大理由:
1、寫作此詞時作者閑居於江西上饒,不在前線作戰。
2、如作「夢醒」解釋,則「壯志難酬,報國無門」作何解釋?
3、「——可憐白發生」一句揭示了現實,如前邊的內容可以解釋為夢境,則夢境和現實相結合,充分體現了作者的藝術獨創性。
4、作「夢中回到」有表達作者的悲憤之情,能揭示理想與現實、希望與失望的矛盾,這與本首詞的主題相符合。
四、聯類比照,以詩教詩
古詩詞鑒賞雖然重在詩歌本身,但不囿於一首,推及其他,聯類比照,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溫故而知新,可擴大閱讀和拓寬視野,可映襯對比,加深認識。
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杜甫詩中難得一見的喜詩。學生僅以此詩是難以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喜悅的強烈的,更難僅憑此詩窺一斑而見全豹,了解杜甫沉鬱頓挫的詩風。上課時可印發杜甫的其他一些詩作比照學習,如《石壕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春望》等詩都能反映杜甫對安史之亂給人民造成的苦難的極大悲憤。多年的愁苦,多年的悲憤,一旦得以釋放,作者心中的喜悅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要想更好地理解《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中所表現出來的「喜欲狂」的心態,對其他一些杜詩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留心處處皆學問」,只要留心做一個有心人,就會發現在語文教學的天空下到處都有可研究的東西,古詩詞的教學也不例外。
3. 小學古詩詞課堂教學的策略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新課程標准》要求1-6年級的學生背誦優秀詩文不少於逐首教學」「逐環教學」的模式,資源整合,主題凝聚,學生就能在把握基點中生情。
筆者在教學《贈汪倫》時,先播放名曲《送別》,然後引導學生回憶讀過或學過的幾首送別詩,讓學生大致了解異同,「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送別」的主旋律如同一汪清泉流淌在孩子的心間,激盪著他們的情感。
2、把握同題材的作品:以題材為橋梁,可以帶動同題材不同主題的詩歌的學習,比如,教師在引領學生學習柳宗元的《江雪》後,出示王士禎的《題秋江獨釣圖》,提出自學要求:這首詩又給我們勾畫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呢?希望你運用上一首詩學到的辦法,自己來學懂這首詩。學生在比較中很容易就發現這兩首詩的地點相同、人物相同、事件也相同,但心情不一樣,一個是苦悶的,一個是怡然自得的。
前一首詩有一種「傲氣」,後一首詩有一種「霸氣」。此時,穿插一些背景材料,《江雪》是在柳宗元流放永州官場失意時寫的,而王士禎仕途得意,當時任刑部尚書,這樣,讓學生比較閱讀,學生「調動了原有的知識經驗,對新的信息進行編碼,建構自己的理解。」
在比較閱讀中不僅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而且讓學生學會了比較,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內涵,起到了一舉多得的作用。3、延伸同詩人的作品:這樣做的目的一可增加學生對不同語言風格的感受力;二可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對該作者寫作風格的把握。
比如,學習課內經160篇,並在附錄中列出70首《古詩詞背誦推薦篇目》,也新增了許多優秀詩詞,這讓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充分認識到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性。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急於求成,教學肓目性和隨意性較大,步入以下幾個誤區:一是傾盆大雨式的背誦。
教師為了趕進度,不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天天要求背誦一首。二是信口開河式的問答。
教師沒有精心備課,指導時隨意提幾個問題,草草了事。三是填鴨注入式的串講。
為了節省時間,教師一講到底,學生沒有自主學習思考的時間。四是囫圇吞棗式的翻譯。
教師僅把詩歌大意告訴學生就算完成任務。這些方法僅僅滿足於語義的疏通和詩句的積累,學生難以根本的體會詩歌最美的情感。
詩詞是生命的歌,是美的化身,是值得後人咀嚼、消化、回味的精神食糧。詩詞的閱讀與欣賞應當超越單純的訓詁文字、詮釋詞語的范圍,跨入語義學與美學的領域,用心靈去捕捉詩的意象和境界。
然而,現今不少語文課堂教學過分強調了教學的定量化、技術化和精確化;教師仍將備課著力點放在梳理知識點、研究標准答案上;依然要求學生採用」死摳字詞——理解句意——總結思想「的老三套做法,條分縷析、肢解原本文脈貫通、渾然一體的千古佳句。這種教學形式抑制了學生的創造需要,扼殺了學生思維的靈性和生命的活力,古詩詞所蘊藏著的美感被掃盪殆盡,學生學習語文的情趣也深受影響。
所以我認為在進行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時候應該遵循以下幾個策略:策略一:資源整合,在把握基點中生情。1、整合同主題的作品:在小學階段學習的古詩詞中,有不少的古詩詞雖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達的情感主題卻是相同或相近的。
就拿「送別」主題來說,有李白的《贈汪倫》,寫汪倫以歌聲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對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寫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長江之水喻友人之間感情綿綿不絕;有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維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達對友人離去的傷感之情。如果教師在教學時能改變傳統。
提到小學古詩詞的教學,有許多老師就苦惱。
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因此,古詩詞的教學不可避免地走入了許多誤區,使學生對古詩詞的掌握偏離了航道。具體表現在: 一、教師只負責「教會」,不重視「會教」 貪圖省事的語文教師往往採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強迫學生在課堂上接受教師早已安排好的學習方法,比如抄寫「標准」的詩詞譯文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放鴨式」背誦全文等。
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終於「協助」教師完成了「教會」的任務,學生並沒有享受到學習過程的快樂,教師也完全忽視了教學方式的優化、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等問題。 二、學生只注重「讀會」,不重視「會讀」 學生在掃清字詞的障礙,能流利地朗讀詩詞以後,往往沾沾自喜,認為已經「讀會」了。
他們卻忽略了詩詞的節奏、韻律等關鍵問題,而這些,恰恰是詩詞的精華所在,重中之重。 三、學生只能夠「背誦」,不重視「誦背」 很少能夠看到語文課堂上,學生能夠忘情地吟誦古詩詞,學生總是以自己能一氣呵成地背完詩詞為榮,面對這樣的學生我隱隱有些擔憂,擔憂他們如何有時間去思索、去感悟、去品味。
古人「吟詩」不是沒有道理的,在「吟」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的感悟品味字詞的優劣,思考情境的創設、情感的抒發等諸多問題,使自身的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在「吟誦」中得到提高,如此優秀的訓練方法如今卻不被重視,近乎絕跡,豈不悲哉? 那麼,應該如何正確把握小學古詩詞的教學呢? 我以為首先必須要先正確解讀新課標對小學生掌握古詩詞的要求。 新課標明確指出:小學生要會背誦優秀詩文160篇(段)以上(低年級50篇;中年級50篇;高年級60篇),這是對小學生掌握古詩詞數量上的要求。
誦讀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誦讀詩文體驗情感,領悟內容;誦讀詩文,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這是對小學不同年段學生掌握詩詞理解上的要求。由此可見,新課標的要求可歸納為三會:會讀、會背、會感悟。
其次,依據學生特點因材施教 一、反復吟詠,創造激勵探究問題的熱情和責任感的情境 漢語言文學講審美、體驗、感悟、直覺,體現了漢民族獨特的心理結構和思維方式。錢理群說:「中國傳統文化根本上是一種感悟的文化,而不同於偏於分析的西方文化。」
用方塊字連綴而成的中國古典詩詞,一直洋溢著一種獨具魅力、生生不息的靈性風韻。靈性是古典詩詞的一種鮮活氣脈,故非吟誦涵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韻。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深乎義。」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口誦心惟,咀嚼體悟,共鳴感奮,潤養身心,化育靈魂,鑄造人格的支柱,積蓄精神的原動力。
古典詩詞教學需要激情,需要陶醉,需要發現。吟誦涵詠創造了令人陶醉、充滿激情的學習情境,促使主體與主導、作品與讀者進行深刻對話,激勵學生探索的熱情和責任感。
詩教足以養心。詩詞教學就該多一些聲並茂的誦讀,少一些學究解經式的分析;多一些陶情冶性的快樂,少一些正襟危坐的嚴肅;多一些聯系自我的體驗,少一些微言大義的挖掘。
二、啟發聯想和想像,進行詩詞文本與生命靈魂的對話 中國古典詩詞言約意豐,貴在含蓄,時空跌宕,跳躍騰挪,非聯想、想像不能領悟其意境、意趣。 「春風又綠江南岸」「紅杏枝春意鬧」「雲破月來花弄影」,一字風流,境界全出。
老師就要啟發學生通過聯想、想像,再現春江碧透、柳綠桃紅、蜂蝶翩躚、鶯飛鳥鳴或者月影姍姍、風來花動、含羞逗影的情景,才能領會詩句深邃的意蘊和含蓄的感情,獲得閱讀欣賞的愉悅和二次創造的滿足。古詩詞浸潤著漢民族的審美意趣,多借景抒情、體物寫志、詠史寄興、即事感懷,又多用映襯渲染、虛實相生、動靜互見、擬人比喻等表現手法,這些更需要也更能培養學生的聯想、想像能力。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讀者只有放眼廣袤的天地,想像漫天飄雪、千山皆白的寥廓凄清的背景烘托下的一葉孤舟、一竿魚釣和一孤苦老頭,才能走進一個在宦海中雖幾遭打擊幾度浮沉仍痴守節操、孤寂憤怨的靈魂深處,實現跨越千年的靈魂對話。聯想和想像在詩詞學習的課外活動重要形式——詩歌表演中更能指導其欣賞作用和創造精神渲泄得淋漓盡致。
老師的講析代替不了學生的聯想、想像,學生也不可能通過老師的聯想和想像走進詩詞的意境、詩人的世界。學生只有在教師啟發下進行聯想想像才能實現讀者與文本的對話,最終實現意義的建構。
讀者閱讀的過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體驗、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識與文本背後潛藏著的生命對話的過程,就是實現讀者自我生命成長和提升的過程。聯想和想像是這個過程的催化劑和通衢大道。
一、反復誦讀,品味古詩的語言美誦讀是傳統語言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強調誦讀的重要性。
朱熹在《訓學齋規》中說道:「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讀,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在低年級古詩教學中,教師要特別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幫助學生在反復誦讀中培養語感、理解內容,提高閱讀能力。
初學一首古詩,教師應要求學生先自己預習,參照拼音正確流利的朗讀古詩,不讀錯,不丟字,不加字,這樣有利於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可以鞏固漢語拼音。課堂上,教師可以選出幾名同學大聲朗讀,讓其他同學當裁判,評一評,議一議,看誰朗讀得最好,誰朗讀時存在哪些問題。
教師要聲情並茂地為學生示範朗讀,讓學生跟讀,注意古詩的停頓和節奏,讀出感情,讀出古詩的韻律美。教師還可以通過分組朗讀、配樂朗讀的等方式組織學生進行朗讀比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二、學會欣賞,領悟古詩的意境深學習古詩時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感知和領悟古詩的深邃意境,這樣的學習方式才會使學生深深地愛上語文這門基礎學科,進而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意識。1.巧用插圖感受情境。
在教學《山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書中的插圖,彎彎曲曲的山路上,一輛馬車停在路旁,詩人坐在路邊的石頭上,欣賞著漫山遍野的楓葉。讓學生通過插圖加深對古詩的理解。
2.解析語言進入情境。在教學《泊船瓜洲》這首古詩時,第三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讓學生理解「綠」在這里作動詞用,使人眼前一亮,感覺到春天的氣息。
這個「綠」字,是全詩的點睛之筆,使這首詩更加出神入化,擁有春天的色彩感覺,彷彿春風吹過,江南就開始變綠了。3.利用多媒體深入情境。
在教學《登鸛雀樓》這首古詩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鸛雀樓的照片,配上輕快的音樂,讓學生觀看鸛雀樓以及周圍的景物,想像著自己正站在鸛雀樓上,夕陽下波濤滾滾的黃河流向遠方,看到如此壯麗的景色,您想說些什麼呢?同時我從網路上下載了關於鸛雀樓的視頻讓學生觀看,通過媒體講解學生了解到了許多課本上沒有的資料,擴大了學生的視野,了解到更多古代文人墨客對鸛雀樓的謳歌之詞。通過多媒體演示可以加深學生對詩歌的理解,更好地領悟詩詞的深邃意境。
三、不求甚解,感知古詩的情感濃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許多教師在古詩詞教學時往往會給學生提供標準的古詩詞翻譯,要求學生熟記並背誦釋義。其實,古詩詞教學要不求甚解,只要學生能從整體上把握古詩詞的情感即可。
古詩詞與現代語言習慣不同,許多時候古詩詞中的遣詞造句只是為了追求韻律美,例如古詩詞中押韻、平仄、通假、倒裝、對仗等。教師如果非要把古詩翻譯成現代文,會非常生硬別扭。
古詩教學中讓學生感知大體的意思即可,沒有必要逐字逐句的翻譯。如《暮江吟》中的「可憐九月初三夜」, 這里「可憐」的意思明顯與現代文中的「可憐」不同,而是「可愛」的意思。
這樣才能與「露似珍珠月似弓」聯系起來,原來是說月光下晶瑩透亮的露珠,猶如一顆顆可愛的珍珠發出迷人的光芒。讓學生自己理解,而不是統一標準的翻譯,才更能體會詩人的感情和用詞的精妙。
總之,學習中華傳統的文化經典的古詩詞,要針對小學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科學的教學方法,注重誦讀與感悟,讓學生心情愉悅地學習,激發小學生對古詩文的好感,讓古詩文教學充滿活力。
在我國浩瀚的傳統文化中,一篇篇風格各異、精彩紛呈的古詩文,就像是海洋里一顆顆明亮純潔的珍珠,高貴典雅,璀璨奪目,打動著人們的心靈,扣擊著讀者的喜樂悲愁。
誦讀教學,在古詩文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認為古詩文的課堂誦讀教學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創設情境,營造氣氛,引領學生進入詩文 創設與所誦讀古詩文相應的特定情境,可以幫助學生快速進入所誦讀作品的氛圍,更能直觀地感性地讓學生對作品有一個准確的第一印象。
特定情境的營造往往具有暗示性、提示性,它是讓學生直達作品核心的一種有效方法,用這種方法運用於教學,有較好的效果。 在教學《歸去來兮辭》時,筆者先播放伴著鳥鳴水聲、彌漫著田園氣息的音樂作為背景,接著以鳥鳴聲婉轉悅耳,音樂聲悠揚動人。
這來自天籟般的聲響,彷彿讓人置身於美妙的讓人忘掉一切的大自然的懷抱中導入以自然美景、抒情言志的話題,然後朗讀回顧借自然美景來抒發心志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描寫月光荷葉的段落,再串起同樣有月光荷葉意象的王維的《山居秋瞑》,接著以《山居秋瞑》是一個世外桃源而引出陶淵明,由此走進陶淵明。這時再教學《歸去來兮辭》中對自然美的誦讀鑒賞,學生對所抒感情的領悟就會變得順理成章,這都得力於情境的營造。
而且這種營造特定氛圍時,注意把單篇詩文放入同樣寫此景此情的大背景中的方法,可使學生更全面更深刻的進行理解,感悟也就更深刻。 二、品味物象,體悟意境,深入作者情感世界 鑒賞詩歌時應首先抓住物象,品味物象特徵以及物象中所寄寓的情感。
例如張可久的《清江引·秋懷》: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里。我們不難找出其中的物象:西風、北雁、紅葉、黃花、芭蕉、雨聲。
這些物象可以歸納出凄涼、蕭瑟的景物特徵,透過景物特徵,我們可以窺見作者因自己功名未就,輾轉反側的愁思。 意境是詩歌意象通過藝術組合而創造出來的。
詩歌的意象組合成生活場景,通過這個生活場景,或表現為喜,或表現為悲;或表現為激昂,或表現為哀怨 杜甫的《登高》通過詩人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弦。不讀不足以品味其沉鬱頓挫的情感。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如泣如訴、颯颯有聲的落木,滾滾而來、咆哮不止的長江,讀時腦海中必顯現一幅壯闊、沉鬱悲涼的畫面,一種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悲苦之感怎不頓生心底! 三、傳授方法,加強訓練,培養學生誦讀能力 在指導學生誦讀時,應適時地傳授他們一些具體的誦讀方法。
比如,在音調強弱方面,表示悲壯、快樂、斥責,或慷慨的文句,句子的頭部應加強;表示不平、熱忱或確信的文句,句子的尾部宜加強;表示莊重、滿足或優美的文句,句子的中部宜加強。在韻味緩急方面,含有莊重、敬畏、謹慎、沉鬱、悲哀、仁慈、疑惑等情味的文句,宜緩讀;含有快活、確信、憤怒、驚愕、恐怖、怨恨等情味的文句,宜急讀。
葉聖陶說:這些規章,都應含著文字所表達的意義與情感,所以依照規律吟誦,最合乎語言的自然。 同時,在課堂教學中,誦讀的形式要變化多樣,可以交替使用散讀、齊讀、指名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方式。
另外,為了激發學生的誦讀激情,還可以組織誦讀比賽。 總之,在古詩文誦讀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經常性地對學生進行專門指導,授之以法,加強訓練,使學生們形成敢於和樂於高聲而有感情地誦讀的風氣和習慣,從而培養學生的誦讀能力,使學生真正學會誦讀。
四、質疑解難,鑒賞評價,激發學生創造思維 不論是採用各種方式導入特定情境,以增強誦讀效果,還是飽含激情地誦讀演繹作品,它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學生與作品的同振共鳴,深入體驗與感悟,質疑解難,從而達到深刻理解的鑒賞評價,讓學生獨到的見解得以亮相,有個性的發現得以張揚。這個環節是整個誦讀課最光彩奪目的亮點,是誦讀教學要達到的高潮。
筆者在教學《琵琶行》時,在通過誦讀體悟架起通向學生與作者心靈的通道後,學生的求知慾和創造性思維被激發了:對精彩的音樂描寫起什麼作用?三次月亮的描寫是否多餘?詩歌的悲傷是怎樣一層層表現出來?大家唇槍舌劍,激烈爭論,智慧的火花在這時四處迸射。問題越爭越明,越爭理解越深入,這時抓住精彩的音樂描寫這一段落所蘊涵的的復雜曲折的情感,串連起琵琶女身世謎底的揭示,連帶起詩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內心觸動,頓時作品所表現的主題豁然開朗。
這時三次月亮這景物描寫的不同作用,情景交融手法運用的用意,全在這學生的辯論鑒賞誦讀中變得瞭然於心。這時再次進行誦讀,作品內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人物形象的感知,全在這琅琅書聲中得到升華。
誦讀古詩文,它的顯性效果容易被人重視,但實際上它對學生的隱性教育更為重要,更為長遠。伴隨著對語言文字的學習、推敲、運用,學生的思想情操、審美情趣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熏陶,學生在無形中提高了人文素養,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了完美的人格。
正如魏書生所說,從思想到行為,從行為到習慣,從習慣到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