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羅盤導線的連接方法

羅盤導線的連接方法

發布時間:2024-02-27 12:04:26

㈠ 鋁線跟銅線怎麼接一起呢

銅線和鋁線是不能直接連接的。銅線和鋁線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連接在一起。銅線和鋁線的材質不同,因此特性也不相同,想要把它們連接在一起,是需要通過特殊處理的。

1、單股小截面銅、鋁導線連接,應將銅線搪錫後再與鋁線連接。

2、多股大截面銅、鋁導線連接時,應採用銅鋁過渡連接管或銅鋁過渡線夾。

3、若鋁導線與開關的銅接線端連接時,則應採用銅鋁過渡鼻子。

(1)羅盤導線的連接方法擴展閱讀

銅鋁不能直接接的原因

銅鋁的電位不同,銅鋁接觸的部分會由於原電池反應加速鋁線的氧化,時間久了銅鋁接頭處會接觸不良。

這是一個化學問題,金屬的化學特性有相對活潑和不活潑,比如黃金,從來都不生銹,這就說明黃金化學不活潑,鐵容易生銹,鐵就比黃金活潑。

如果兩種金屬放在一起就會加速活潑金屬的氧化,鋁和銅相比,鋁的活潑性比銅高很多,於是,鋁就作為電池負極,迅速被氧化腐蝕,且溫度越高(電流越大)氧化速度越快,形成更多氧化膜,影響電線的導電性。

當銅、鋁導體直接連接時,這兩種金屬的接觸面在空氣中、水分、二氧化碳和其他雜質的作用下極易形成電解液,從而形成的以鋁為負極、銅為正極的原電池,使鋁產生電化腐蝕,造成銅、鋁連接處的接觸電阻增大。

由於銅、鋁的彈性模量和熱膨脹系數相差很大,在運行中經多次冷熱循環(通電與斷電)後,會使接觸點處產生較大的間隙而影響接觸,也增大了接觸電阻。

接觸電阻的增大,運行中就會引起溫度升高。高溫下腐蝕氧化就會加劇,產生惡性循環,使連接質量進一步惡化,最後導致接觸點溫度過高甚至會發生冒煙、燒毀等事故。

㈡ 羅盤是怎麼使用的

一、 羅盤的使用方法
1.羅盤的結構

(1)磁針——一般為中間寬兩邊尖的菱形鋼針,按裝在底盤中央的頂針上,可自由轉動,不用時應旋緊制動螺絲,將磁針抬起壓在蓋玻璃上避免磁針帽與項針尖的碰撞,以保護頂針尖,延長羅盤使用時間。在進行測量時放鬆固動螺絲,使磁針自由擺動,最後靜止時磁針的指向就是磁針子午線方向。由於我國位於北半球磁針兩端所受磁力不等,使磁針失去平衡。為了使磁針保持平衡常在磁針南端繞上幾圈銅絲,用此也便於區分磁針的南北兩端。

(2)水平刻度盤---水平刻度盤的刻度是採用這樣的標示方式:從零度開始按逆時針方向每10度一記,連續刻至360度,o度和180度分別為N和S,90度和270度分別為E和W,利用它可以直接測得地面兩點間直線的磁方位角。

(3)豎直刻度盤----專用來讀傾角和坡角讀數,以E或W位置為0度,以S或N為90度,每隔10度標記相應數字。

(4)懸錐---是測斜器的重要組成部分,懸掛在磁針的軸下方,通過底盤處的覘板手可使懸錐轉動,懸錐中央的尖端所指刻度即為傾角或坡角的度數。

(5)水準器---通常有兩個,分別裝在圓形玻璃管中,圓形水準器固定在底盤上,長形水準器固定在測斜儀上。

(6)瞄準器——包括接物和接目覘板,反光鏡中間有細線,下部有透明小孔,使眼睛,細線,目的物三者成一線,作瞄準之用。

在使用前必須進行磁偏角的校正。
因為地磁的南、北兩極與地理上的南北兩極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線與地理子午線不相重合,地球上任一點的磁北方向與該點的正北方向不一致,這兩方向間的夾角叫磁偏角。
地球上某點磁針北端偏於正北方向的東邊叫做東偏,偏於西邊稱西偏。東偏為(+)西偏為(-)。
地球上各地的磁偏角都按期計算,公布以備查用。若某點的磁偏角已知,則一測線的磁方位角A磁和正北方位角A的關系為A等於A磁加減磁偏角。應用這一原理可進行磁偏角的校正,校正時可旋動羅盤的刻度螺旋,使水平刻度盤向左或向右轉動,(磁偏角東偏則向右,西偏則向左),使羅盤底盤南北刻度線與水平刻度盤0--180度連線間夾角等於磁偏角。經校正後測量時的讀數就為真方位角。

2.羅盤使用方法
(1)測方位
測量某物體的方位是野外地質工作者應具備的最基本的技能。在定點時,首先要做的就是測量觀察點位於某地形或地物的方位。測量時打開羅盤蓋,放鬆制動螺絲,讓磁針自由轉動。當被測量的物體較高大時,把羅盤放在胸前,羅盤的長水準器對准被測物體,然後轉動反光鏡,使物體及長瞄準器都映入反光鏡,並且使物體、長瞄準器上的短瞄準器的尖及反光鏡的中線位於一條直線上,同時保持羅盤水平(圓水準器的氣泡居中),當磁針停止擺動時,即可直接讀出磁針所指圓刻度盤上的讀數,也可按下制動螺絲再讀數。
(2)測量岩層產狀要素
岩層產狀要素包括岩層的走向、傾向和傾角。岩層走向是岩層層面與水平面交線的延伸方向。岩層傾向是岩層面上的傾斜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方向。傾角是傾斜線與水平面的夾角。
測量岩層走向時,將羅盤的長邊(與羅盤上標有N—S相平行的邊)的一條棱與層面緊貼,見圖,然後緩慢轉動羅盤(注意:在轉動過程中,羅盤緊靠層面的那條棱的任何一點都不能離開層面),使圓水準器的氣泡居中,磁針停止擺動,這時讀出磁針所指的讀數即為岩層之走向。讀磁北針或磁南針都可以,因為岩層走向是朝兩個方向延伸的,相差 180°。

測量岩層的傾向時,羅盤如圖放置,將羅盤南端(標有S)的一條棱緊靠岩層面,這時長瞄準器指向與岩層的傾向一致,並轉動羅盤,轉動方法及原則同上。當羅盤水平、磁針不擺動時,就可讀數。如圖1放置羅盤,應讀磁北針所指的讀數。當測量完傾向後,不要讓羅盤離開岩層面,馬上把羅盤轉90°,(羅盤直立),如圖1放置,使羅盤的長邊緊靠岩層面,並與傾斜線重合,然後轉動羅盤底面的手把,使測斜器上的水準器(長水準器)氣泡居中,這時測斜器上的游標所指半圓刻度盤的讀數即為傾角。
在測量地層產狀時,一般只需測量地層的傾向和傾角,而走向可通過傾向的數字加或減90°得到測量傾向和傾角時,必須先測傾向,後測傾角。
若被測量的岩層表面凹凸不平,可把記錄本平放在岩層面上當作層面,以便提高測量的准確性和代表性。如果岩層出露很不完整時,這時要找岩層的斷面,找到屬於同一層面的三個點(一般在兩個相交的斷面易找到),再用記錄本把這三個點連成一平面(相當於岩層面),這時測量記錄本的平面即可。

二、野外地質記錄
1 、 野外地質記錄要求
詳細記錄:進行野外地質觀察,必須做好記錄,地質記錄是最寶貴的原始資料,是進行綜合分析和進步研究的基礎,也是地質工作成果的表現之一。 客觀地反映實際情況: 即看到什麼記什麼,如實反映,不能憑主觀隨意誇大或縮小或歪曲。但是,允許在記錄上表示出作者對地質現象的分析、判斷。因為這有助於提高觀察的預見性,促進對問題認識的深化。 記錄清晰、美觀,文字通達: 這是衡量記錄好壞的一個標准。 圖文並茂:圖是表達現地質現象的重要手段,許多現象僅用文字是難以說清楚的,必須輔以插圖。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地質現象,包括原生沉積的構造、結構、斷層、褶皺、節理等構造變形特徵,火成岩的原生構造、地層、岩體及其相互的接觸關系、礦化特徵,以及其他內、外動力地質現象,要盡可能地繪圖表示,好的圖件的價值大大超過單純的文字記。
2、 野外地質記錄內容
綜合性地質觀察的記錄,要全面和系統,例如進行區域地質測繪,常採用觀察點與觀察線相結合的記錄方法。觀察點是地質上具有關聯性、代表性、特徵性的地點。如地層的變化處、構造接觸線上、岩體和礦化的出現位置以及其他重要地質現象所在。觀察線是連接觀察點之間的連續路線,即沿途觀察,達到將觀察點之間的情況聯系起來的目的。觀察點、觀察線的具體記錄內容如下:
日期和天氣。 實習地區的地名。 路線:從何處經過何處到何處,要寫得具體清楚。 觀察點編號:可從 No.01 開始依次為 No.02 , No.03 ,…。 觀察點位置:盡可能交代詳細,如在什麼山、什麼村莊的什麼方向,距離多少米,是在大道旁還是在公路邊,是在山坡上還是在溝谷里,是在河谷的凹岸還是在凸岸等,還要記錄觀察點的標高,即海拔高度,可根據地形圖判讀出來。觀察點的位置要在相應的地形圖上確定並標示出來。 觀察目的:說明在本觀察點著重觀察的對象是什麼,如觀察某一時代的地層及接觸關系,觀察某種構造現象(如斷層、褶皺……),觀察火成岩的特徵,觀察某種外動力地質現象等。 觀察內容:詳細記錄觀察的現象,這是觀察記錄的實質部分。觀察的重點不同,相應地有不同的記錄內容。如果觀察對象是層狀地質體,則可按以下程序進行記錄。
①岩石名稱,岩性特徵,包括岩石的顏色、礦物組成、結構、構造和工程特性等;
②化石情況,有無化石,化石的多少,保存狀況,化石名字;
③岩層時代的確定;
④岩層的垂直變化,相鄰地層間的接觸關系,列出證據;
⑤岩層產狀,按方位角的格式進行記錄;
⑥岩層出露處的褶皺狀況,岩層所在構造部位的判斷,是褶皺的翼部還是軸部等;
⑦岩層小節理的發育狀況,節理的性質、密集程度,節理的產狀,尤其是節理延伸的方向;岩層破碎與否,破碎程度,斷層存在與否及其性質、證據、斷層產狀等;
⑧地貌、第四系(山形,階地、河曲等),河谷縱、橫剖面情況,河谷階地及其性質,水文,水文地質特徵及物理地質現象(如喀斯特、滑坡、沖溝、崩塌等的分布,形成條件和發育規律,以及對工程建築的影響等);
⑨標本的編號,如採取了標本、樣品或進行照相等,應加以相應標明;
⑩補充記錄。上述內容尚未包括的現象。
如果觀測點為侵人體,除化石一項不記錄外,其他項目都應有相應的內容,如④項應為侵入接觸關系或沉積接觸關系;⑤項應為岩體,是岩脈、岩牆、岩床、岩株或岩基等;⑥項應為岩體侵入的構造部位是褶皺軸部或翼部,是否沿斷層或某種破裂面侵入等。上述記錄內容是全面的,但在實際運用時,應根據觀察點的性質而有所側重。
沿途觀察、記錄相鄰觀察點之間的各項地質現象,使點與點之間的關系連接起來。 繪各種素描圖、剖面圖,一般在記錄簿的右頁記錄,在左頁繪圖。 路線小結,扼要說明當天工作的主要成果,尚存在哪些疑點或應注意之點。
以上記錄項目應逐項分開,除日期和天氣在同一格內之外,其餘各項均要另開新行

三、 繪制地層剖面示意圖
1 、 地層剖面示意圖內容
地層剖面示意圖是表示地層在野外暴露的實際情況的概略性圖件。用於路線地質工作之中。它是在勾繪出地形輪廓的剖面上進一步反映出某一或某些地層的產狀、分層、岩性、化石產出部位、地層厚度以及接觸關系等地層的特徵。
地層剖面示意圖的地形剖面和地層分層的厚度是目估的而非實際測量,這是它與地層實測剖面圖的主要區別。
2 、 繪圖步驟
確定剖面方向,一般均要求與地層走向線垂直。 選定比例尺,使繪出的剖面圖不致過長或過短,同時又能滿足表示各分層的需要。如實際剖面長,地層分層內容多而復雜時,剖面圖要長一些,相反則短一些。一般地,一張圖盡量控制在記錄簿的長度以內,對於繪圖和閱讀都是比較方便的。如果實際剖面長度是 30m ,其分層厚度是數米以上時,則可用l:200或1:300的比例尺作圖。 按選取的剖面方向和比例尺勾繪地形輪廓,地形的高低起伏要符合實際情況。 將地層及其分層的界線按該地層的真傾角數值用直線畫在地形剖面相應點之下方,這時,從圖上就可量出各地層及其分層的真厚度,注意檢查圖上反映出的厚度與目估的實際厚度是否一致,如不一致,須找出繪圖中的問題所在,加以修正。 用各種通用的花紋和代號表示各地層及分層的岩性、接觸關系和時代,並標記出化石產出部位、地層產狀。 標出圖名、圖例、比例尺、方向及剖面圖上地物的名稱。

四、 繪制信手地質剖面圖
如果是橫穿構造線走向進行綜合地質觀察時,應繪制信手地質剖面圖,它表示橫過構造線方向上地質構造在地表以下的情況,這是一種綜合性的圖件,既要表示出地層,又要表示出構造,還要表示火成岩和其他地質現象以及地形起伏、地物名稱以及其他需要表示的綜合性內容。繪好路線地質剖面圖是地質工作者的一項重要基本功,必須掌握。
路線信手地質剖面圖中的地形起伏輪廓是目估的,但要基本上反映實際情況,各種地質體之間的相對距離也是目測的,應基本正確,各地質體的產狀則是實測的,繪圖時,應力求准確。
圖上內容應包括圖名、剖面方向、比例尺(一般要求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一致)、地形的輪廓、地層的層序、位置、代號、產狀、岩體符號、岩體出露位置、岩性和代號、斷層位置、性質、產狀、地物名稱。
具體繪圖步驟如下:
估計路線總長度,選擇作圖的比例尺,使剖面圖的長度盡量控制在記錄簿的長度以內,當然,如果路線長,地質內容復雜,剖面可以繪得長一些。 繪地形剖面圖,目估水平距離和地形轉折點的高差,准確判斷山坡坡度、山體大小,初學者易犯的錯誤是將山坡畫陡了。一般山坡不超過30°,更陡的山坡人是難以順利通過的。 在地形剖面的相應點上按實測的層面和斷層面產狀,畫出各地層分界面及斷層面的位置、傾向及傾角,在相應的部位畫出岩體的位置和形態。相應層用線條聯接以反映褶皺的存在和橫剖面的特徵。 標注地層、岩體的岩性花紋、斷層的動向、地層和岩體的代號、化石產地、取樣位置等。 寫出圖名、比例尺、剖面方向、地物名稱、繪制圖例符號及其說明,如為習慣用的圖例,可以省略
從作圖技巧方面來說,應注意以下三個「准確」:①地形剖面圖要畫准確;②標志層和重要地質界線的位置要畫准確。如斷層位置、煤系地層位置、火成岩體位置等;③岩層產狀要畫准確,尤其是傾向不能畫反,傾角大小要符合實際情況。此外,線條花紋要細致、均勻、美觀,字體要工整,各項注記的布局要合理。
五、 繪制野外地質素描圖
地質素描是從地質觀點出發,運用透視原理和繪畫技巧來表達地質現象或地質作用的畫幅。野外勾繪的地質素描,通常是在調查觀察過程中進行的,往往要求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一般就在自己野外記錄本上用鉛筆或鋼筆畫,不可能精工細作,故又稱「地質素描草圖」。
1 、地質素描的優越性
地質素描比地質攝影優點多。地質素描除了不受天氣、鏡頭取景范圍、近景與遠景的限制和比較經濟等優點外,更重要的是,當我們分析某種地質現象,認為哪些特徵應當強調,哪些附屬物或近旁的草木對這些特徵有所干擾而應當排除時,若採用照像的辦法,忠實於客觀景物的復制,就會主次不分,不能突出地質內容,收不到應有的效果。若採用素描技術處理,則完全可以根據觀察者的需要,對各種地質現象特徵和附近的景物有所取捨,該突出哪些,該精簡哪些,都任憑自己的運筆予以描繪和體現。事實表明,一份地質調查報告,如果能充分運用地質素描,既有助於揭示和說明問題的現象本質,又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文字敘述,做到簡明扼要、文圖並茂,效果更佳
2、地質素描的基本步驟
選定素描對象的范圍,確定景物在畫框內的位置。 安排主要對象和次要對象的大小比例及其相對位置關系,並在圖框內勾畫出其范圍。 勾畫景物(或地質體)的輪廓線。主要是抓住外形輪廓,如山脊、陡崖、河床、階地、層面、斷層之類。勾畫時先近後遠,近處畫得細致、清晰、濃重,遠處畫得粗略、輕淡、隱約。盡量符合透視原理來運筆。 在輪廓線勾畫就緒的基礎上,加陰影線。這一步驟主要是掌握景物形象的立體感,使其逼真如實。 適當畫些背景或襯托物,用以美化畫面。 為了清楚地表達畫面的內容,可在景物(或地質體)附近標上必要的文字,如村莊、地層年代符號或其他符號等。 最後寫上圖名、地名、方位、測量數據、比例尺及其它必要的說明。
3、地質素描的種類
地質素描按其內容,最常見的有下列幾種類型:
地層素描。素描對象是地層,表示地層層位關系、地層特徵等,如地層剖面素描圖。 地質構造素描。主要對象是褶皺、斷層、節理及其他構造地質現象。對它們的素描應分別注意這些地方。
褶皺素描:在素描動筆前,應首先琢磨哪一層可作為「標志層」和這個「標志層」的岩性特徵以及如何表達的素描技法。到素描時,對「標志層」可著重描繪,以求褶皺形態充分顯示出來。
斷層素描:跟褶皺一樣,應先找出它的「標志層」,以此判斷斷層兩盤的相對動向,確定斷層類型。
節理素描:素描時主要應把幾組不同方向的節理表現清楚,注意各組間的交角大小和各組節理的寬度大小符合實際和透視原理。
地貌素描。地貌素描是一類視野頗大的素描,從地質角度考慮,主要是表現地貌特徵與岩石性質、地質構造的關系,或表現風化、水流侵蝕、冰川、火山、地震等地質作用與地貌的關系。
在野外所見到的典型地質現象,小的如一塊標本或一個露頭上的原生沉積構造、次生的構造變形(斷層和褶皺)、剝蝕風化的現象;大的如一個山頭甚至許多山頭范圍內的地質構造特徵或內外動力地質現象(如冰蝕地形、河谷階地、火山口地貌)等,均可用地質素描圖表示之。素描圖就是繪畫,其原理就是繪畫的原理,不過,地質素描則要考慮地質的內容,反映出地質構造形態的特徵。
地質素描類似於照相,但照相是純直觀的反映,而地質素描則可突出地質內容的重點,作者可以有所取捨。照相需要條件,地質素描則可隨時進行。因而地質工作者應當學習地質素描的方法,作為進行地質調查的手段

六、標本的採集
野外地質工作的過程是收集地質資料的過程,地質資料除了文字的記錄和各種圖件以外,標本則是不可缺少的實際資料。有了各種標本,就可以在室內做進一步的分析研究,使認識深化。因此,在野外必須注意採集標本。
根據用途,標本分地層標本、岩石標本、化石標本、礦石標本以及專門用(薄片鑒定、同位素年齡測定、光譜分析、化學分析、構造定向等)的標本等。
標本應是新鮮的而不是風化的。
常用的是地層標本和岩石標本,對於這類標本的大小、形態有所要求,一般是長方體形,其規格是3cm× 6cm×9cm。應在採石場、礦坑等人工開采地點或有利的自然露頭上進行採集、加工、修飾。化石標本力求是完整的。礦石標本要求能反映礦石的特徵。薄片鑒定、化學分析、光譜分析等項標本不求形狀,但求新鮮,有適當數量即可。
標本採集後,要立即編號並用油漆或其他代用品寫在標本的邊角上,防止被磨掉。同時在剖面圖或平面圖上用相應的符號標出標本採集位置和編號,並在標本登記簿上登記,填寫標簽並包裝。化石標本特別要用棉花仔細包裝,避免破損。

七、 實測地質剖面
為了研究工作區的地層岩性、地質構造和水工建築場區的工程地質條件,需測制地質剖面圖。具體方法步驟如下。
1 、 布置剖面線
為了正確認識工作區內的地層層序,查明各時代地層的岩性組合、厚度、標志層和接觸關系,往往選擇岩層露頭良好、層序清晰、構造簡單、具有代表性或具有典型意義的地段,布置線路作實測地質剖面。剖面線的方向應盡量垂直岩層走向或垂直主要構造線方向,同時,剖面線還應考慮充分利用天然露頭和人工露頭。為了反映有關工程如大壩、廠房、隧洞、溢洪道、渠道的工程地質條件,則可沿工程軸線或橫斷面方向作實測地質剖面。
2、 選擇比例尺
選擇剖面比例尺應根據規范及堪測對象的要求而定,以能充分反映其最小地層單位或岩性單位為原 則。常用的比例尺為1:500~1:5000。對於具有特殊意義的岩層(如標志層)而在剖面圖中又小於l mm,可適當放大表示,但應在記錄中註明其實際厚度。
3、 布置測點
測點沿剖面線布置,應選擇在地形地質條件有變化的地方,其間距隨比例尺精度要求而定。如作 1:500 的實測剖面時,測點間距應小於5m 。若地形起伏大,或地質條件復雜,測點距離要適當縮小。每一測點都要作好標記,並統一編號。
4 、 剖面地形測量
剖面地形測量,通常採用半儀器法導線測量,即用地質羅盤逐段測量導線的方位和地形坡角,用皮尺或測繩丈量地面斜距。對於大比例尺的實測剖面,則應採用經緯儀實測各點的位置和高程。
5 、 地質條件觀測記錄
在進行剖面地形測量的同時,進行地質資料的收集。其觀測記錄內容包括地層層位,岩石名稱、岩性特徵,岩層產狀,斷裂構造,風化情況,第四紀堆積層的組成及厚度,地下水露頭情況及自然地質現象等,並採集必要的岩樣。
6、 繪制剖面圖
在認真復核野外實測的地形和地質資料並確認無誤後,按地質剖面圖式要求,編制實測地質剖面圖。
繪導線平面圖:根據導線方位和水平距,按比例尺將導線自基點(起點)至終點逐點繪出,並將岩層分界 八、節理的測量與統計
一、節理的測量
節理的測量與描述內容見表1。
表1 節理野外測量記錄表 編號 岩石名稱及產狀要素 節理產狀 節理成因(力學性質) 節理寬度、長度、及節理面的描述 節理內充填物質及膠結程度 其他 走向 傾向 傾角 為了達到統計目的,測量面積的大小視節理的密度而定。一般情況下,一組節理能測到50~60條產 狀,就有較好的統計效果。
二、節理玫瑰花圖編制
以最常見的「走向玫瑰花圖」的編制為例。首先,進行資料整理。將測點上所測的節理走向全部換算成NE和NW向,按走向方位大小,採用10°為一間隔分組,分成1°~10°,11°~20°,……,統計每組節理條數及算出平均走向。
其次,確定作圖比例尺。按作圖大小和最多那一組節理的條數,選取一定長度的線段作為一條節理的線條比例尺,然後以等長或稍長於按線條比例尺表示最多那一組節理條數的線段長度為半徑,作一個上半圓,通過圓心畫出E、W、N三個方向,並標出方位角。
再次,定點連線。從1°~10°第一組開始,從半徑方向按該組節理條數線段比例找出對應走向方位角中間值之點,此點即表示該組節理平均走向和條數。待各組的點確定之後,依次將相鄰組的點折線連接。當其中某一組無節理時,應將連線折回圓心,然後再從圓心往下一組的點相連(最好邊找點邊連線)。
最後,寫上圖名,標出線段比例尺。必要時畫出河流流向和主要建築物 ( 如壩軸線等 ) 方位,以便分析評價節理對水工建築物等的影響。線、產狀及其他觀測點等一一標繪到相應的位置上,構成平面路線圖。
選擇剖面方位:一般情況,選擇與岩層傾向一致的方向作為剖面方向,或連接基線的起點和終點作為剖面線。 投繪剖面地形輪廓線:在導線平面圖的下方,平行於剖面線作一與之等長的基線,在基線兩端點樹起高程標尺(若未知基點高程,可按相對高差計),並將左端定為起點,再將各導線點按累積高差投影在基線上方,連接各點即得剖面地形輪廓線。 投繪剖面中的地質內容:將導線上各岩層分界點、各種地質構造及地質現象投影到地形線上,按產狀和規定的圖例符號表示出地層(若剖面方向與岩層走向垂直時,按真傾角表示,否則按視傾角表示)岩性和其他地質條件。

㈢ 導線連接方法是什麼

單股銅導線的一字型連接:先將兩導線的芯線線頭作X形交叉,再相互纏繞2~3圈後扳直兩線頭,然後將每個線頭在另一芯線上緊貼密繞5~6圈後剪去多餘線頭即可。

大截面單股銅導線連接方法:先在兩導線的芯線重疊處填入一根相同直徑的芯線,再用一根截面約1.5mm的裸銅線在其上緊密纏繞,纏繞長度為導線直徑的10倍左右,然後將被連接導線的芯線線頭分別折回,再將兩端的纏繞裸銅線繼續纏繞5~6圈後剪去多餘線頭即可。

導線連接禁忌

要保證導線的截面能夠承載正常的工作電流,同於櫃內元件的損耗發熱,使得溫度要比櫃外高的特點留足餘量。對於控制電路的導線連接也要考慮其在特殊條件下對抗拉強度的要求。

控制櫃的櫃門上都有按鈕等元件,就使得櫃門上備用線的放置就極其必要。因為在現場針對實際工況而修改和增加電路是有極大可能性的,而櫃門上的線束通常是使用纏繞管保護,就使得在現場對櫃門上元件增加導線的情況就顯得特別的麻煩。所以備用線的顏色也是非常顯眼的黃色,這樣對櫃內修改增加過的迴路也會一目瞭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連接導線

㈣ 導線連接的注意事項

銅導線的連接

銅導線因為韌性好、強度高,故可採用鉸接方法連接。連接前都要擦凈導線,除去氧化膜,必要時可用汽油或丙酮清洗。

1、單芯銅導線連接。可分為單芯銅導線直接連接,單芯銅導線分支連接,單芯銅導線及小截面銅導線的終端接頭連接三種。

①單芯銅導線直接連接。如下圖。兩支線芯互絞2-3圈後,將每支線芯纏繞另一芯6-10圈。鉸接與纏繞都必須帶緊,較粗芯線用電工鉗帶緊。適用於截面小於6mm²導線。

②單芯銅導線分支連接。如下圖6。圖(1)、(2)為單芯銅導線之間的連接,即用分支的導線線芯往另一根導線段的線芯上纏繞6-8圈,以防脫落;圖(3)為單芯銅導線與多芯銅導線之間的連接,第一圈應將線芯本身打結扣住,往另一根導線段的線芯上纏繞6-8圈以防脫落。

③單芯銅導線及小截面銅導線的終端接頭連接。對於單芯導線,用其中一支線芯往其餘線芯上纏繞6-8圈,然後把其餘導線向後彎曲,如下圖(1)。對於細導線,用尖嘴鉗或電工鉗將兩導線端頭擰在一起,鉸接長度不小於5圈,如下圖(2),鉸接後應搪上焊錫,焊點要光滑。

④單股導線的終端接頭為兩支導線時:將兩線芯互絞5-6圈,然後再向後彎曲。圖下(3)上

⑤單股導線的終端接頭為3-4支導線時:用其中一支線芯往其餘線芯上纏繞5-6圈,然後把其餘導線向後彎曲。圖下(3)下

2、多芯銅導線連接。可分為直接連接,分支連接和終端連接三種。

(1)多芯銅導線直接連接。如下圖。

①把多芯導線順次解開,並剪去中心一段,把兩條導線的芯線順次隔股對插。

②捏平插入後的兩側所有芯線,並使每股芯線的間隔均勻,同時用鋼絲鉗鉗緊消除空隙。

③先在一端把鄰近兩股線在距插口中心線約3根線徑處折成90度,並順時針方向緊纏兩圈,折回90度,平卧在折起前的軸線處。

④依次將臨近兩股導線按③的方法加工。

⑤將最後所剩導線纏緊所需長度,剪去余端,鉗平切口,不留毛刺。

⑥另一端按照同樣方法加工

(2)多芯銅導線的分支連接。連接前,在連接處剝去適當長度絕緣層。然後按圖9所示步驟操作。

(3)多股銅導線的終端連接。如下圖綁線應用銅絲,線徑同單根芯線的直徑,綁扎長度應為線芯的10倍左右,綁好後最好再搪上焊錫。

(4)多股銅導線與單股銅導線的連接。先將軟線線芯往單股導線上纏繞7-8圈,再把單股的線芯向後彎如右下圖

鋁導線的連接

鋁導線在空氣中極易氧化,生成一層導電性不良並難於熔化的氧化鋁膜。鋁導線連接稍不注意,就會影響接頭質量,因此必須十分重視。鋁導線之間的連接,最好採用鋁接線管(直線連接)、鋁壓線帽、鋁鼻頭(終端)等器材,再採取壓接、釺焊、電阻焊及氣焊等方法。若有困難,可用鉸接法。

1、鉸接法連接鋁導線。鉸接法對於單股鋁導線不太適宜,一是很難絞緊,二是易生產氧化膜使接觸不良。若採用瓷接頭連接則效果較好,瓷接頭中的銅壓接螺紋能將鋁導線壓緊。鉸接法對於16mm²及以上的多芯鋁導線較為適宜。多股導線之間鉸接,接頭能夠絞緊,接觸電阻較小。因而也是施工中常用的一種連接方式。鉸接法有搭接法和纏繞法兩種。

(1)搭接法。適用於16-25mm²的鋁絞線,如下圖

(2)纏繞法。方法同多芯銅導線的直線連接,見前面圖片。

2、壓接法連接鋁導線。採用壓接管連接的接頭比起鉸接法更為漂亮,接觸更為良好,因而在住宅電源線或路燈架空線施工中廣泛使用。

(1)單芯導線的壓接。

(2)多芯導線的壓接。

(3)用壓線帽壓接導線終端接頭。

(4)焊接法連接鋁導線。釺焊、電阻焊、氣焊三種

銅導線與鋁導線的連接

銅鋁是兩種不同的金屬,它們有著不同 電化順序,要是把銅和鋁簡單地連接在一起,在「原電池」的作用下,鋁會很快失去電子而被腐蝕掉,造成接觸不良。直至接頭被燒斷。因此應盡量避免銅鋁導線的連接。當不可避免要銅鋁連接時應採取以下一些連接方法:

①用復合脂處理後壓接。即在銅鋁導體連接表面塗上銅鋁過渡的復合脂(如導電膏),然後壓接。

②搪錫處理後連接。

③採用銅鋁過渡管壓接。

④採用圓形鋁套管壓接。

⑤採用銅鋁過渡板連接。

⑥採用B型鋁並溝線夾連接。

⑦採用SL型鋁螺栓線夾連接。

㈤ 導線的連接步驟及方法

電氣裝修中,導線的連接是電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之一。導線連接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繫到線路和設備是否可靠、安全的運行。

當導線不夠長或要接分接支路時,就要進行導線與導線的連接,常用的導線線芯有單股、7股、11股等多種,連接方法隨芯線的股數不同而異。對導線連接基本要求是:電接觸良好,有足夠的機械強度,接頭美觀,絕緣恢復正常。

一、單股銅導線的連接

1、單股銅導線的「一」字型連接

小截面單股銅導線連接方法:先將兩導線的芯線線頭作X形交叉,再將它們相互纏繞2~3圈後扳直兩線頭,然後將每個線頭在另一芯線上緊貼密繞5~6圈後剪去多餘線頭即可。

大截面單股銅導線連接方法:先在兩導線的芯線重疊處填入一根相同直徑的芯線,再用一根截面約1.5mm的裸銅線在其上緊密纏繞,纏繞長度為導線直徑的10倍左右,然後將被連接導線的芯線線頭分別折回,再將兩端的纏繞裸銅線繼續纏繞5~6圈後剪去多餘線頭即可。

不同截面單股銅導線連接方法:先將細導線的芯線在粗導線的芯線上緊密纏繞5~6圈,然後將粗導線芯線的線頭折回緊壓在纏繞層上,再用細導線芯線在其上繼續纏繞3~4圈後剪去多餘線頭即可。

2、單股銅導線的分支連接

(1)單股銅導線的T字分支連接

將支路芯線的線頭緊密纏繞在幹路芯線上5~8圈後剪去多餘線頭即可。對於較小截面的芯線,可先將支路芯線的線頭在幹路芯線上打一個環繞結,再緊密纏繞5~8圈後剪去多餘線頭即可。

(2)單股銅導線的十字分支連接

將上下支路芯線的線頭緊密纏繞在幹路芯線上5~8圈後剪去多餘線頭即可。可以將上下支路芯線的線頭向一個方向纏繞也可以向左右兩個方向纏繞。

二、多股銅芯線的直線連接

基本操作步驟:剖削硬線絕緣層、散開芯線、對叉傘形芯線頭、分組纏繞線頭、鉗平線頭末端。

注意事項:

1、剝削線芯絕緣層常用工具有電工刀、鋼絲鉗和剝線鉗,可進行削、克及剝削絕緣層。一般4mm以下的導線原則上使用剝線鉗, 使用電工刀剝削時, 不允許用刀在導線周圍轉圈剝削絕緣層,以免破壞線芯。

2、所有銅導線連接後均應掛錫,防止氧化,增加導電率。

3、導線連接後應包裹絕緣層。

㈥ 電線接頭接法圖解

電線接頭的接法有很多種,雖然它們在外行人看來似乎是沒什麼區別的,但是實際上根據用途以及具體適用場景方面的差異以及消費者自己的後期操作習慣看來,關於電線接頭接法的選擇還是相對而言較為重要的。那麼今天著重介紹的就是這個板塊的信息,並且還包括了關於電線接頭防水的處理方法以及電線接頭套管的介紹等等其他方面同樣值得參考學習的知識。

一、電線接頭接法

電源線接頭分為「十」字接法、「-」字接法、「丁」字接法等等。接頭應纏牢,光滑無刺。在線頭斷開前,應先用鋼絲鉗絲輕壓一下,再纏繞至口處,然後左右擺動,線頭就會很地服貼地在接頭處斷開。如果接頭在乾燥處,應先用絕緣黑布裹兩層,再裹塑料膠帶(也叫PVC膠粘帶)兩層,再用J-10絕緣自粘帶拉長200%左右裹二三層,最後裹兩層塑料膠帶。因為直接使用塑料膠帶缺點多多:塑料膠帶時間一長易生膠錯位、膠開;電器負荷重時,接頭發熱,塑料膠帶易熔化收縮;電源接頭在接線盒內相互壓,接頭有毛刺時,很容易戳空塑料膠帶等,這些隱患直接危及人身安全,引起線路適中,造成火災。而使用絕緣黑膠布就不會出現以上情況,它具有一定的強度、柔性,能長期緊裹著接頭處,受時間及溫度影響而干固定型,不會脫落,並且阻燃。再者,用絕緣黑膠布裹後再裹膠帶能防潮、防銹。當然,絕緣自粘帶也有缺陷,它雖防水性能好但易破,所以最後需裹上兩層塑料膠帶作保護層,接頭與接頭的絕緣自粘帶相互不粘,性能更好。

二、電線接頭怎麼防水

高壓防水膠帶,跟普通塑料絕緣膠帶一樣的用法,包起來就可以了。這種膠帶看起來像橡膠一樣的,就像汽車輪胎那種黑色的,軟的,比較厚,包起來後捏一下就成一個整體了,完全密封起來,不怕水的。去賣電工材料的地方都能買到。

三、電線接頭套管介紹

一般的電源線外要用質量,硬度大點的套管,套管的防火性能、防水性能要好。

套管,通常用在建築地下室,用來保護管道或者方便管道安裝的鐵圈。

套管的分類:剛性套管、柔性防水套管、鋼管套管及鐵皮套管等。

上文從用戶以及消費者的角度出發,並且我們假設電線接頭方面的專業基礎知識並不是大家都能夠清楚了解的,因此就主要分析了電線接頭的接法以及具體的關於它的防水方面的處理步驟和操作方法,除此之外,考慮到不少人士在其他方面會遇到的問題,我們更是呈現了關於電線接頭套管的內容,由此不難能夠了解到它能起到保護作用,是十分關鍵的。

㈦ 導線連接方法

導線連接方法:
1.將支路芯線90度折彎後與幹路芯線並行。
2.將線頭折回並緊密纏繞在芯線上即可。
3.刨切導線絕緣層時,不應損傷線芯。
4.導線中間連接和分支連接應使用熔焊、線夾、瓷接頭或壓接法連接

閱讀全文

與羅盤導線的連接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用簡單的方法製作海綿寶寶 瀏覽:390
用什麼方法治打氣嗝 瀏覽:458
股癬有什麼好方法斷根 瀏覽:513
rank函數使用方法 瀏覽:818
諾科壁掛爐使用方法 瀏覽:393
m6彈簧墊圈硬度檢測方法 瀏覽:611
vv6怠速抖動解決方法 瀏覽:275
寧德裝修檢測與治理方法 瀏覽:458
強迫鍛煉的方法視頻 瀏覽:805
職教基礎模塊上冊英語教學方法 瀏覽:875
牙周炎的圖片和治療方法 瀏覽:119
三首艾青的詩作並揣摩技巧方法 瀏覽:626
定量甲基化檢測方法 瀏覽:794
乳香的食用方法 瀏覽:849
簡單易學的三種方法 瀏覽:492
良好溝通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776
232除29的簡便方法 瀏覽:68
快速開鏡開火的方法使命召喚 瀏覽:601
自熱雪菜扣肉煲仔飯食用方法 瀏覽:200
吉他背帶使用方法 瀏覽: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