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時間管理6個方法
時間管理6個方法
時間管理6個方法,時間管理的終極奧義是「效率」,充分利用碎片時間,將事情合理時間來處理。讓我們有效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去追求更多的東西。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的時間管理6個方法。
時間管理6個方法
1、充分利用碎片時間,將輕松簡單的事情放在碎片時間來處理,比如自己制定的讀書計劃,可以在等車、排隊、坐車、上廁所等零碎的時間內完成。
2、每天要弄清楚輕重緩急的優先次序,分優先次序,可以高效利用時間。
3、批量處理自己的工作和日常事務,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事情是可以一起做,甚至批量去做的,批量做的事情有打電話、發郵件、文書工作等。
4、會合理運用時間管理的簡單工具,對於時間管理,太多的管理工具沒有效率,只會讓自己陷入選擇的困境,不妨只選擇簡單的時間管理工具。
5、刪減自己的任務,將主要精力投入到產出比很高的事情上,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不可能將所有的事情都做完。需要進行刪減工作,越少越精,也就越高效。
6、靈活安排日程,掌控自己的生活,要想簡單高效的管理時間,不需要時刻牢記著自己的時間管理卡,而是靈活安排,活在當下,而不是讓日程安排去做什麼。
時間管理的意義
正如先前所說,時間管理作為一種工具不應當喧賓奪主。更上位地說,它只是眾多工具中的一種。我對它先前不以為然,但現在覺得還是有一些意義的。
人的精力需要積累和發泄,這種本性亘古不變。因此我們有了勞動、狂歡、性,以及睡眠、靜坐、發呆。這種精力的代謝天然形成一種起伏周期,就像日出日落一樣地循環。而睡眠、勞作等等傳統的時間安排,是自發的而非自覺的;是模糊的而非確定的。很少有農人會說:今天的某個時點我要如何如何,而只會說:今天下午去插秧。到了下午,晚去一兩個小時也不會產生惡劣的影響。
但現代社會不然。工業革命以後,人類希望藉助科學的方法擴展生產邊界,把「蛋糕」做大。人們自然地追求使用相等精力產生更多的產出,換言之,人們重視效率。因此泰羅在《科學管理原理》中精細地計算工人勞動的投入產出效率;卓別林在《摩登時代》中飛快地擰著螺絲。
追求效率同樣帶來時間管理。但這種管理是自覺的,是一種受到理性建構影響的力量。時間管理者相信,自己使用科學規律能夠合理安排時間,獲得最大的投入產出效率。它有可以量化的明確性,倡導反思和進步。這積極地反映出人類運用科學規律改造個體和社會生活的願望。
但不是每個人都具有足夠的理性以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從失敗者汲取的經驗越來越為集體接受,並形成了理性規則(也許法律是一種進化規則)。但時間管理是規則進化的禁區和無能區,因為沒有人能夠或者獲准干涉某個人在某個時間必須做什麼。拋開諸如人小時候要讀書、成年後要談戀愛這種宏觀而顯而易見的常識,可以發現某個失敗的時間管理者A君很難發現失敗原因,別人也無法將A君的不幸生活歸因於時間管理。
說到底,個人的時間管理不同於群體,是一種涉及個性發揮的活動,而人之個性有千百面,很難形成社會的共同理性。因此社會上倡導的時間管理(以及自我學習相關)的規則和說教都值得質疑。這些言論都企圖從本沒有規律的事情中創造規律。
掌握這6個時間管理方法,人生不再黑暗!
一、立刻行動法
立刻行動是一種思維,是在你潛意識裡面一定要紮下根的'一種觀念。當我們做很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時時刻刻默念這4個字「立刻行動」!當你猶豫不決的時候,當你懶惰偷懶的時候默念這4個字!
二、番茄工作法
當你想要專注去工作或學習的時候,可以給自己准備一個鬧鍾,定時25分鍾,之後休息5分鍾,30分鍾是一個完整的番茄!在你進行專注的時候一定要記得不要被外界事物所打擾,每天不斷的堅持去吃「番茄」,可以大大的提升你的效率!
三、二八定律法
在日常工作中,很有可能有20%難啃的工作,也是最能體現價值的。堅持要事優先,要事一定要優先辦理!通過使用時間管理,更建立了這種按優先順序辦理日程的意識。貴在堅持。
四、時間日誌法
每天進入你的工作生活,將他們的點點滴滴記錄到你的筆記里邊!你想要搜索關鍵詞那一天的日記,想想!每天早上起來會為一天的日程一個安排,完成一件後寫下總結,總結中發現問題、改進方法。感恩過去,敬畏未來,始於現在。
五、四象限法
學習四象限法後,我現在每天都會用四象限法規劃一天的任務,按重要、緊急劃分,這樣我就能很清楚知道我這一天應該怎麼規劃我的時間,並結合番茄時鍾記錄,很清楚的知道我這一天的耗時和重點。
六、習慣養成法
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每一個微小習慣的反復疊加,最終決定了我們的命運。通過7天或21天這樣一個時間段的打卡簽到,來養成自己的一些習慣!慢慢培養自己長期的好習慣。習慣的力量是強大的,我們一定要不斷的去!
通過逐項完成任務清單和時間記錄,我能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可壓縮的黑洞時間和提高效率的板塊。我也嘗試用番茄工作法來工作和學習,我會記錄一天的總結和工作、生活中出現的問題、事情的總結和感想,方便以後查閱;好的記憶不如好的筆桿,任務的逐項分解,及時總結也是好的習慣。利用手機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碎片時間。
時間管理更重要的意義就是對自我的管理,從一開始的為完成任務而投入,到慢慢地領悟到內部的要義,它在逐漸地改變著我的生活軌跡! 感謝時間管理讓我懂得二八定律、四象限法和番茄工作法,讓我的生活、工作更加井井有條。
如何管理自己的時間?這里有6套時間管理的方法、工具!
管理時間的目的是為了高效率地完成目標和任務,你的時間用在哪裡,基本註定了你將成為什麼樣的人。
在時間管理這件事上,不少人都有些錯誤的認識:有些人不會管理自己的時間,把時間管理停留在記錄、列表上,或者盲目復制別人的時間管理習慣。也有些人覺得自己的時間很富裕、不值錢,不需要管理,或者認為時間被老闆、老師等人操控著,極少擁有自己的時間,沒必要管理。那麼,你可能需要轉換一下視角,時間管理的本質是對目標、任務進行管理,你應該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缺乏目標、得過且過?你需要知道,只有在時間不值錢的時候、自己可控時間少的時候,進行好時間管理,用餘裕時間發展、提升自己,自己的時間才會變得值錢。
1、效率手冊
效率手冊是張萌推薦的時間管理工具。效率手冊需要包含從開始計劃,到實施計劃,再到總結、復盤、評估以及再次計劃的整個過程。
下面我就帶大家製作一下:自己的效率手冊。
第一步,開始計劃。先拿出一個本子(或者一張白紙),然後在頁面中間畫一條豎線,從上到下標出從早到晚的時間軸,在紙的左半邊按照時間軸順序列出時間對應的目標或任務。紙的右半邊暫時不填寫,等待第二天列時間的總結。
註:目標、任務一定要符合SMART原則,即任務是具體的、可衡量的、可實現的、合理的、有時間限制的。
關於用SMART原則制定目標計劃,可以看這篇文章:如何制定目標計劃,才能更有效的落實和達成?
第二步,實施計劃。按照計劃有序的去做事。
第三步,總結。等到第二天,按照前一天的實際情況,在時間軸右側忠實記錄前一天發生的事件。然後比較右側的記錄和左側的計劃,標出實際與計劃不相符合的部分,比如哪些事情沒有完成,哪些事情是臨時多出來的,哪些事情的完成時間跟預估時間不一致等。
第四步(最重要的一步),復盤、評估、反思。對上一步標出的各項不一樣地方進行逐一分析。是什麼導致了計劃未完成?比如:起床太晚,效率太低等等。多出計劃的部分是怎樣出現的?比如:老闆突然布置了新任務、被同事邀請協助、自己主動做了其他工作等。是什麼導致了實際做事花費的時間和預估時間有大的差入?比如:高估了自己的做事效率、計劃有調整、被其他人或事耽誤了等。
第五步,再次計劃。根據前面的經驗、總結和反思,做好今天或以後的計劃安排。
補充1:這個效率手冊和PDCA循環有一些類似的地方。
PDCA循環是一個持續改進模型, 它包括持續改進與不斷學習的四個循環反復的步驟, 即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Study)、處理(Act)。
補充2:如何找到人生的奮斗目標?
很多人沒有目標,也不知道如何找尋人生目標。如果你是這樣的情況,那麼你可以參考張萌《人生效率手冊》中的「7個人物法」,也就是選7個你渴望成為的人,由此確定具體的人生目標。
首先想出:1個你夢想成為的人的名字(不是偶像);1~3個你覺得只要自己一直努力追趕,五到十年內有可能超越的人;1~3個你一直努力,可能在一兩年內趕超的人。
然後分析這7個人身上分別有著什麼樣與眾不同的特殊能力和技能。列出他們各自具有的硬本領,每個人寫最主要的3個,一共21項硬本領(可能有些是重復的)。把不同的技能點分類,排列出出現頻率最高的前三項,這三項就是你要樹立的人生目標與奮斗方向。
再分析你自身目前的狀況,找出當前最重要、最需要、最可能發展的技能點,著重練習。具體練習的時候,要對目標進行年度、月度、周和日的拆解。
最後反省總結,每半年回溯總結一次,劃掉已經超越的人物,設定新的人物。
2、番茄工作法
我們在做事的過程中,最怕干擾,它會影響我們的做事效率。但干擾無處不在,只有提高自己的抗干擾能力,才能真正的提高自己的做事效率。
如何培養抗干擾的能力呢?番茄工作法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它不僅可以屏蔽即時的干擾,還能培養內心抗干擾的能力,讓我們逐漸養成迅速沉浸的習慣。因為較小的時間跨度,可以有效減輕時間壓力,提升注意力和集中力,有效降低行動難度。
番茄工作法是弗朗西斯科·西里洛創立的。
番茄工作法的基本方法是:先設定具體的工作任務列表;然後設定番茄鍾,時間是25分鍾;從任務列表中挑選一個任務開始完成,開始計時;等番茄鍾鈴響,停止工作,休息3至5分鍾;開始下一個番茄鍾循環,直到完成計劃任務,並在列表中將任務劃掉。
註:每四個番茄鍾後,休息25分鍾。一個番茄時間不可分割,必須是完整25分鍾,一個番茄時間內不得做與任務無關的事,否則那一個番茄鍾宣告作廢。
關於番茄工作法的更多詳細內容,可以看這篇文章:番茄工作法真的可以提高效率嗎,要怎麼用才真的有效?
3、GTD時間管理
GTD是英文Getting Things Done(把事情做完、搞定)的縮寫,它是戴維·艾倫在《搞定》一書中提出的。
GTD的核心原則是,建立一套完善的記錄和行為模式,把原本儲存在人們頭腦中的各種任務轉移出來,交給這個模式來記錄和承擔。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的腦子里就不用再塞滿那些各式各樣需要完成的事情,可以將自己的精力集中於正在做的事情,從而達到消滅壓力、高效工作的目的。
使用GTD為自己管理時間和任務,基本有三個步驟:
第一步:把生活中、工作中,所有引起你注意的事情,想要做、需要做的所有事情,都一一收集起來。然後儲存在大腦以外的籃子里,比如:紙質記事本,手機。
第二步:收集好信息之後,你需要對收集的東西進行整理,區分出:哪些事情是不需要行動的,哪些事情是需要採取行動的。需要做的部分,先找出那些兩分鍾就能做完的,一一處理掉。然後通過日程表、任務清單等手段,合理安排時間解決那些延遲處理的「下一步行動」。對於不需要處理的事情,可以建立備忘錄、資料夾,以及直接刪除。
第三步:檢查。如果你要保持你的管理體系是始終有效的,那麼你就需要經常回顧他。比如,每日、每周、每月進行一次回顧。看看自己整理了哪些事情、處理了哪些事情,確認所有事情都在系統里都找到了合適的位置。然後及時刪除已完成的任務,加入新的任務。
關於GTD更為詳細的內容,可以看這篇文章:3個步驟,教你掌握一套簡單有效地管理時間和任務的方法!
4、時間統計法
時間統計法沒什麼特別,但有一個人做到了極致,他就是柳比歇夫。他堅持使用了56年
柳比歇夫通過時間記錄和統計分析找出自己的時間使用規律,通過時間使用規律來制定計劃,有了計劃之後再用接下來的時間記錄和統計分析來跟蹤反饋計劃的完成情況,如此循環往復,逐步提高自己的時間使用效率。
柳比歇夫的時間統計法主要包含三個步驟:第一步,把工作內容和對應付出的時間准確地記錄下來;第二步,統計分析。包括日小結、月總結、年總結,以及五年總結;第三步,制定計劃,並且跟蹤計劃的完成情況。
如此繁瑣、枯燥的事情,柳比歇夫為什麼能堅持56年呢?歸結起來,有三個原因:第一是柳比歇夫有明確的人生目標。第二是他有一套自己的工作與生活的原則。第三是他對科研工作的責任感和對創造人生價值的信念。
進一步了解柳比歇夫的時間統計法,可以看這篇文章:一套被堅持使用了56年的時間管理方法!
5、時間「四象限」法。
時間四象限法很多人都知道,我也分享過很多次。它是由史蒂芬·柯維提出的。意思是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不同的程度進行劃分為四個「象限」:既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
處理任務的順序:先處理重要且緊急的事情,然後處理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接著處理緊急但不重要的,最後處理(或者不處理)既不緊急也不重要的。
需要特別注意的事:
很多人會在「重要不緊急」和「不重要但緊急」之間抓瞎,也就是說很多人會把時間花在處理緊急不重要的事情上,而忽略或放棄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比如,朋友約你打牌、唱k、游戲等就是緊急而不重要的事,在家裡看書、學習新技能就是重要而不緊急的事,現實中我們往往犧牲的是看書這么重要的事,跟朋友聚會犧牲看書,打牌犧牲看書......久而久之看書就被徹底犧牲干凈了,然後你就再沒有提高的空間了。
這還會導致一個很嚴重的後果,那就是:重要不緊急的事如果一直放任、不處理,那麼慢慢的「重要不緊急的事就會轉變成重要且緊急的事」,最終就導致你越來越忙,越忙越亂。
所以,在做事的時候,一定要先主後次,把事情的目標意義分清楚,然後重要的先做,不重要的後做甚至不做。
「要事第一」只是史蒂芬·柯維《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中的一個,另外還有:積極主動、以終為始、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不斷更新。具體可以看下面這篇文章:
培養這7個習慣,做到全面提高自己!
6、精力管理法
為什麼說精力管理也是時間管理的一個范疇呢?因為一個再好的時間管理方法,無論你再怎麼想管理好時間和任務,如果你沒有專注力、沒有精力,那麼最終也只能是低效的。
依據吉姆·洛爾的書籍《精力管理》一書,我們的精力通常有4個來源:體能、情感、思維、意志力。這四方面的精力支撐著我們行動,一旦這些精力出現不濟的情況,我們的行動就將受到限制和阻礙。
管理體能精力,主要包含合理進食、睡眠和休息、鍛煉三個方面。管理情感精力,可以從「定期參加興趣活動,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保持開放的心態、跳出自己的視角看問題,鍛煉情感能力」4個方面進行。管理思維精力,要多用腦、學會放鬆。管理意志精力,要對一件事物有「使命感」,要保有一顆積極努力的心態,同時也別對自己太嚴苛,當然也別把自己一直放在舒適圈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