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病人如何增強肺功能的鍛煉方法

病人如何增強肺功能的鍛煉方法

發布時間:2023-12-01 12:03:50

㈠ 鍛煉肺部的最佳方法什麼

由於肺生理功能一旦發生進行性損害,則無治癒 方法 ,因此,呼吸功能鍛煉在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康復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今天,我為你帶來了肺功能鍛煉方法

肺功能鍛煉方法有什麼
一、腹式呼吸

1.鍛煉原理 肺功能受損後,呼吸會以胸式呼吸為主,表淺而短促,既不能保證有效的肺通氣效果,又易導致呼吸肌疲勞。腹式呼吸鍛煉則能增加膈肌力量,提高膈肌與腹肌在呼吸運動中的協調性,減輕呼吸困難。

2.訓練方法 先取仰卧位、半卧位或坐位,將一隻手放在腹部,另外一隻手放在前胸部,全身肌肉放鬆,平靜呼吸。呼吸時使上腹部活動,而保持胸部不動。每日訓練兩次,每次10-15分鍾。熟練後可在上腹部壓0.5-1公斤的砂袋或書等物,練習腹式呼吸,並增加訓練的次數和時間。

二、縮唇呼吸

1.鍛煉原理 縮唇呼吸主要為呼氣時將嘴唇縮緊以增加呼氣時的阻力,這種阻力可以傳遞到支氣管,讓支氣管內保持一定的張力,使得氣道內壓力提高,有利於肺內氣體的排出。

2.訓練方法 根據身體狀況取立位、坐位或卧位;先縮拆李唇,腹內收,胸前傾;縮唇時收攏嘴唇呈“魚口狀”,縮唇的程度以能接受為宜。然後由口徐徐呼氣,此時切勿用力,呼氣以15-20厘米遠的蠟燭火焰被吹傾斜而不熄滅為標准。然後閉嘴,用鼻吸氣,並盡量挺腹,胸部不動。呼與吸時間比例為2:1或3:1。每日鍛煉2次,每次堅持10-20分鍾,每分鍾7-8次,訓練時間最好選擇在空腹時。最好配合腹式呼吸一起鍛煉。

三、全身性呼吸 體操

全身性呼吸體操是指在腹式呼吸的基礎上,加上擴胸、彎腰、下蹲等動作,進一步改善肺功能,增加體力。訓練方法可取卧位、坐位或立位,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節:正常呼吸直立位,全身肌肉放鬆,用鼻吸氣,口呼氣。先練深長呼氣,直到把氣呼盡,然後自然吸氣,呼與吸時間比為2:1或3:1,以頭不暈為度,呼吸頻率以每次16分鍾左右為宜。

第二節:腹式呼吸直立位,一手放胸前,一手放腹部,做腹式呼吸。吸盡時盡力挺腹,胸部不動,呼氣時腹肌緩慢主動收縮,以增加腹內壓力,有利於膈肌上提,將氣緩緩呼出。呼吸應有節律。

第三節:動力呼吸,隨著呼氣和吸氣做兩臂放下和上舉。

第四節:抱胸呼吸直立位,兩臂在胸前交叉壓緊胸部,身體前傾呼氣,兩臂逐漸上舉,擴張胸部,吸氣。

第五節: 壓腹呼吸直立位,雙手叉腰,拇指朝後,其餘四指壓在腹部,身體前傾呼氣,兩臂上抬吸氣。

第六節:抱胸呼吸同第四節。

第七節:下蹲呼吸直立位,雙足合攏,身體前傾下蹲,兩手抱膝呼氣,還原時吸氣。

第八節:彎腰呼吸取立位,雙臂腹前交叉,向前彎腰時呼氣,上身還原兩臂向雙側分開時吸氣。
肺功能康復鍛煉五法
1.腹式呼吸法即膈肌運動鍛煉

方法是患者平卧位或坐位或立位,兩手分放胸、腹部,吸氣時用鼻吸入,腹壁盡量突出,隔肌收縮,呼氣時腹部內收,用口呼出。要求呼吸頻率7-9次份,每日早、中、晚各練1次,每次5-10分鍾。呼吸過程中吸氣是主動的,呼氣是被動的(呼氣時間延長並旅春遲縮唇)。通過深而慢的腹式呼吸鍛煉可降低呼吸頻率,從而降低呼吸肌對氧及能量的消耗。

2.縮唇呼吸法:呼氣時將口唇略微縮小,徐徐將氣體呼出以延長呼氣時間2-3倍。這樣做可以在呼氣時增加口腔和氣道壓力,防止小氣道過早陷閉,減少肺泡內的過多殘氣。可通過練習減少呼吸頻率,增加潮氣量,從而改善肺泡的有效通氣量,有利於氧氣的攝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3.多做上肢鍛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上肢運動耐力差,可通過做上肢體操,如 太極拳 、氣功等鍛煉胸大肌、胸小肌等輔助呼吸肌群。

4.放鬆鍛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因長森吵期缺氧氣促,常常會感到緊張、力不從心、情緒低落,因而不利於呼吸肌的康復訓練。放鬆訓練的目的,一是為了解除恐懼和焦慮不安;二是使患者肌肉放鬆、精神放鬆,減少不協調呼吸,建立有效的呼吸方式。放鬆訓練可以在家中進行。在光線昏暗的房間,採取舒適的體位,可坐可卧,打開錄音機放輕鬆柔和的音樂,使心身都得到充分的放鬆和休息。

5.呼吸體操鍛煉 將放鬆鍛煉、上肢鍛煉和呼吸鍛煉融為一體,使其成為一套呼吸體操,易於掌握,便於練習,可以提高患者的鍛煉興趣。另外 游泳 、 唱歌 等,都對肺功能康復有幫助。康復鍛煉貴在自覺、主動,持之以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日常生活如何養肺
1、保護呼吸質量

我每天都在呼吸,而不同地區的空氣質量不一樣,有些地區空氣質量比較好,污染物比較少,但是隨著工業的發展,很多地區的空氣質量都很差,各種有毒物質會通過呼吸進入我們的身體,引起肺部病變,甚至是全身病變。生活在空氣質量差的地區的人們,一定要注意保護肺,降低有害物質的危害。比如我們出門可以戴上口罩,口罩能阻擋一部分的灰塵,也能阻擋一些細菌,呼吸的時候最好用鼻呼吸。同時我們要有保護環境的意識,一起保護環境。

2、預防呼吸道疾病

感冒是生活中常見的疾病,大家不要小看了感冒,它也是引起肺心病急性發作的誘因,百分之五十的急性肺心病都是由感冒引起的,因此要養肺,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預防感冒。容易感冒的人,要抓住冬病夏治的好時機,在夏季用適當的方法來增強抵抗力,預防冬季感冒。

除了預防感冒,養肺還要注意保護我們的鼻咽部,如果鼻咽部位出現疾病要及早治療,以免感染到肺部。

3、飲食保養

中醫認為白色食物入肺,要養肺的話就要吃些白色食物,比如百合、大白菜、白色的米、杏仁等食物,要少吃哪些辛辣、寒涼的食物,也不要吃太咸,最好是清淡飲食。

4、適當運動

經常鍛煉的人,肺功能往往都比較好,肺活量比較大,想要養肺的話也要適當的運動鍛煉。

早上的7點到9點是養肺的好時機,在這個時候運動可以增強肺功能,增強體質。適合的運動方法有很多,比如散步、慢跑、競走等,每天鍛煉一小時,堅持下來可以很好的提高肺泡通氣量。另外,我們也可以選擇走樓梯來代替電梯,這樣既安全又能鍛煉身體。

5、精神調養

“思傷脾、悲傷肺”,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悲傷的情緒會影響我們的肺臟器,因此,我們要避免悲傷情緒,遇到悲傷的事情要懂得及時調整心理。

6、捶背

捶背這個動作也可以養肺。背部的經脈很多,捶背這個簡單的動作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養生功效,包括預防感冒、健脾養肺等。方法很簡單,端坐好,腰背自然挺直,放鬆,雙眼微閉,兩手握成空拳,捶打脊中穴及兩側部位,3到5次,捶背的時候要重下到上,再重上到下,要先捶脊背的中央部位,然後再捶左右兩側部位,捶打的時候要閉氣,同時最好能扣齒吞津。

猜您感興趣:

1. 增強肺功能的鍛煉方法

2. 肺功能鍛煉方法

3. 提高心肺功能有哪些鍛煉方法

4. 增強心肺功能的方法

5. 呼吸功能怎樣鍛煉的方法

6. 如何增強體質

7. 年輕人如何鍛煉肺活量

㈡ 增強心、肺功能的耐力健身鍛煉方法

保持、提高心血管系統的機能,是中老年人延緩衰老,保持健康的首要條件,每日給心血管系統一定的運動刺激,是走向健康的基本途徑。下面介紹幾種簡便易行的鍛煉項目來幫助提高您的心肺耐力。

增強心、肺功能的耐力健身鍛煉

所謂耐力健身鍛煉,指的是一種動用全身的大肌群,有節奏地、連續地進行的運動鍛煉。在進行耐力健身鍛煉的過程,運動的耗氧量達機體最大耗氧量的40%—60%,肌肉中量代謝以有氧代謝為主,肌肉組織維持長時間大量的氧氣供應,而不引起顯著的乳酸堆積,所以也稱為“有氧運動”。有氧指的是全身運輸和消耗氧的過程,因此耐力健身鍛煉對機體的心肺功能有極大的增強作用。由於耐力健身鍛煉時機體的耗氧量較安靜時增加4—6倍,長期耐力健身鍛煉可使機體輸氧能力提高,從而增加了體力,使肌肉及全身組織更有效地工作。耐力健身鍛煉對心臟功能的增強表現在安靜時心率減慢,每搏輸出量增加,射血分數增大,冠狀動脈循環改善。對呼吸系統功能的提高,表現在安靜時呼吸頻率降低,潮氣量、肺活量、最大通氣量增加。簡言之,長期耐力健身鍛煉可使心肺有較強的工作能力及功能貯備。

此外,長期的耐力健身鍛煉可使脂肪代謝更加活躍,利用脂肪供能的比率提高,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地控制肥胖,而且還可使血液內甘油三酯含量下降,使對清除血管壁沉著膽固醇有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增加。所以耐力鍛煉,對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及因此引起的冠心病、腦血管意外等疾病也具有重要意義。耐力性健身鍛煉,不僅適合於健康人的一般健身鍛煉,也可作為冠心病、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心肺疾患,或肥胖、糖尿病、血脂增高等代謝性疾病的人的常用健身方法。

在國外,自從美國軍醫庫珀博士提出有氧代謝運動的理論後,耐力健身鍛煉極為風靡。其所以流行的范圍廣、時間長,主要與這種健身鍛煉的方法簡便、易行,運動技巧要求不高等優點有關。進行此項鍛煉的方法很多,其中徒步走、慢跑、騎自行車、游泳、越野滑雪等,都是較好的耐力健身鍛煉,本鍛煉雖然大多數需在戶外進行,但是藉助一些裝置或簡單器械,在室內也同樣可以開展。例如:原地步行、原地跑、騎固定自行車、爬樓梯、跳繩等。若有條件,還可以利用專門的室內健身器材,如運動跑台;功率自行車、模擬劃船器、登樓梯機和台階式登山器等,開展室內耐力健身鍛煉。下面介紹幾種最掌用、最能見成效的鍛煉形式:

一、原地步行

步行是人類最基本的活動之一。人人有腿,都要走路,但是,不斷發達的交通,使得人們在戶外步行的時間越來越少,將它作為一種鍛煉身體的形式日益困難。因此,採用在室內開展原地步行,既可彌補步行時間的不足,也能達到與戶步行鍛煉一樣的運動效果。

(一)室內原地步行的作用

室內原地步行基本上與戶外步行鍛煉一樣,有如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1.增強心臟功能

長期步行鍛煉,可使平素的心跳變慢而有力,心肌的韌性與強度大增,這不僅有益於適應運動時的需要,還可以更好地應付緊急情況。同時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冠狀動脈的血液循環,從而也減少了心肌梗塞和心臟衰竭的發生。

2.改善血管功能

促進血液循環,可增強血管的彈性,減少血管壁破裂的發生;由於減少了甘油三酯、膽固醇在動脈壁的聚積和斑塊的形成,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可減少。

3.促進新陳代謝

長期步行可增加能量的消耗。例如降低血糖,可減少血糖轉化為甘油三酯,對糖尿病和肥胖症極為有益;促進多餘脂肪的利用和增強肌肉力量,使機體脂肪、肌肉的比例更為合理,因而可減少糖尿病、肥胖症引起的一系列並發症。

4.改善關節功能

步行是需要承受體重的一種鍛煉,因此它特別有助於下肢骨胳和關節功能的改善。尤其對於老年人,長期的步行有助於減緩和預防骨質疏鬆,延緩退行性骨關節病的發生。此外,它在一定程度上對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有緩解症狀、改善關節活動的作用。

(二)室內原地步行的具體鍛煉方法

1.什麼人適合室內原地步行鍛煉

室內原地步行鍛煉適合於任何人,尤其是適合剛剛開始室內健身鍛煉者及年老體弱者。後者主要是60歲以上,有循環、呼吸系統疾患或肥胖症的人。這些人由於不能從事緊張的運動,可以通過室內原地步行達到期望心率。

2.室內原地步行開展的時間

開展室內原地步行的時間,有一定的講究。有一句人人皆知的話“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實際上井非如此,因為飯後吃下的食物在胃裡,需要有較多的血液來促進消化,這時若進行步行鍛煉,會使胃腸系統的血液供應不足,同時胃腸蠕動過快,還會使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消化和吸收,所以,室內原地步行的時間,最好不要在飯後馬上進行,而應安排在飯後半小時或清晨、睡眠前,以及其它自己認為方便的時間進行。

3.室內原地步行的姿勢

原地步行鍛煉效果的好壞,與姿勢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要想得到好的效果,就必須掌握正確的姿勢,其正確姿勢是:抬頭,目視前方,略挺胸,微收腹;步伐要輕松而穩健,自然而有節律,身體的重心落在腳掌前部,著地時,腳後跟在先,腳趾在後,兩臂擺動要自然,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呼吸要自然或配合步伐有節奏地呼吸,不可走得氣喘吁吁。

4.室內原地步行的基本形式

若以速度和姿勢分類,主要有以下3種:

(1)正常速度原地步行:其速度大致為每分鍾原地踏步 60—90步,每次10—20分鍾。此法適合有冠心病、高血壓、腦血管意外後遺症或有呼吸系統疾病的老年人。

(2)快速原地步行:其速度為每分鍾原地踏步100—120步,每次15分鍾左右。此法適合於身體健康的老年人和慢性關節炎、胃腸病、高血壓病及神經衰弱引起失眠的患者。

(3)擺臂原地步行:在原地行走的同時,兩臂用力向前後作大幅度的擺動,以增進胸、肩及上肢的活動。其目的是為了上肢關節和全身肌肉都能不斷地得到運動,保持全身血液循環流暢,從而消除上肢、胸背部因在工作中固定姿勢而造成的局部機體疲勞和心理疲勞。擺臂速度可與原地步行的速度樣,每分鍾60—90次;時間一般為10分鍾左右。此法適用於有肩周炎上下肢關節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患者。

室內原地步行的形式還有許多;不同的原地步行形式對增進健康的效果也不同。例如在原地踏步的同時,兩手旋轉按摩腹部,每走一步按摩一圈,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交替進行,每分鍾原地踏步30—60步,每次5—8分鍾,可以增強胃腸道功能,有助於消化,適用於有胃腸道疾病的中年人。另外,做一個坡度為3—10度的斜板,在這樣的斜板上進行原地步行鍛煉,速度為每分鍾原地踏步60—90步,每次10—20分鍾,這不僅可以有效地鍛煉腰和腿部,而且適用於有心血管系統慢性疾患和肥胖症的患者。

5.室內原地步行運動量的掌握

原地步行的運動量與原地踏步的速度、時間、雙腿抬高的高度及雙臂擺動的幅度、速度有密切關系。其中各種因素隨意的組合都可導致運動量大小的不同。因此,室內原地步行運動量大小合適與否,應根據脈搏數來決定。測量脈搏數一般應在原地步行10分鍾後(這時可暫停原地踏步,計數脈搏跳動次數)和每次鍛煉結束後進行。在原地步行10分鍾後,心率基本上趨於穩定,這時測量脈率就可知道是否接近鍛煉心率(預定心率)。通常脈率以中老年人不超過100—110次/分,年輕人較此再略高些為宜。於測定脈率時,一定要在暫停踏步1—2秒內很快找到脈搏,如果時間太長,脈率就不能正確地反映運動時的心率。在原地步行結束5—10分鍾內,也有必要再次測定一下脈率,這時脈率應較運動時的脈率有所恢復,大致應恢復到比運動前只多10—15次/分。如果超過100次/分,表明所選擇的原地步行形式的運動量偏大。而鍛煉結束後脈率恢復較快,則表明這種原地步行形式不僅有效,而且在以後的鍛煉中可以通過加快步速、延長時間等途徑,相應增大運動量。在經過相當一段時間原地步行鍛煉後,就基本上可以不用專門測定脈率,而用自我經驗和感覺估量鍛煉的強度便可。

6.室內原地步行的注意事項

(1)室內原地步行最好每天進行1次,至少每周不少於5次。(2)每次鍛煉時,要保證一定的鍛煉時間,不要零零碎碎、間歇地進行。為了保持一定的時間,在鍛煉中可以適當改變原些踏步的速度、雙臂擺動的幅度等,以利於運動系統、循環系統和其它臟器,在鍛煉過程中始終得到良好的運動刺激。

(3)增加運動量的方法,大致可以採用加快原地踏步速度、延長時間、增加抬腿高度及用力甩動雙臂等。

(4)進行原地步行鍛煉時,一般不要增加“負重”,否則對於有潛在心血管疾病的人是危險的。

(5)較好地注意原地步行的姿勢,選擇橡膠底的運動鞋,同時挑選室內平坦、堅實的地面進行鍛煉,以防止對頭部的震盪和腳踝等關節的扭傷。

(6)為避免過於單調,同時也為了增強鍛煉的效果,原地步行可與其它室內健身鍛煉結合進行。

二、原地跑

跑步作為一種極好的鍛煉形式,歷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臘的埃多斯山岩上就鐫刻著這樣段話:“如果您想聰明,跑步吧!如果您想強壯,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多少年來。跑步鍛煉不僅長盛不衰,而且還有不斷發展擴大的趨勢。如今,跑步作為一種“心肺健康之路”而風行全球。同樣,在室內也可採用原地跑的方法,以彌補由於種種原因無法在戶外開展跑步鍛煉的缺憾。

(一)室內原地跑的作用

室內原地跑較原地步行運動更劇烈,而更有益於心、肺系統、代謝系統及全身其它臟器的功能改善。

1.促進心血管系統的功能

據觀察,長期進行跑步的人,心臟搏出的血液量增加,心率相應減慢,心功能增強;冠狀動脈供血功能比鉸好,心肌代謝功能也較正常。可預防缺血性心臟病。下肢肌肉的不斷收縮,改善了血液循環,能有效地促進下肢靜脈和盆腔、腹腔靜脈血液的迴流;從而可預防血栓性脈管炎和痔瘡。

2.促進呼吸系統功能

跑步時吸入的空氣量比靜坐時高出數倍,使肺部得到充分活動,可有效地防止肺組織彈性功能的衰退,還可提高人體攜氧及利用氧的能力,加大呼吸效能。

3.促進機體的代謝功能

跑步時能消耗機體較多的能量,肌肉較長時間地做功,自然要消耗體中脂肪,同時使肌肉增加。這對減肥,控制體重,預防肥胖症是十分有益的。此外,跑步還可使血流加快,大大減少血清內過多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這樣可很好地改善脂質代謝,預防高脂血症,並有助於防治動脈硬化和冠心病。

4.近似足底按摩的功效

我國中醫經絡學說認為,足底有許多經絡循行的起止點,每個點都與軀體的某一部位相對應,刺激這些點,可以調節與其相對應軀體部位的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或促進這些部位的功能。跑步時,能夠使足底均勻受力,地面對足底的反復刺激和摩擦,可以達到同作足底按摩一樣的功效。

5.其它功能

跑步是一種全身性的運動,機體的各個臟器都得到了不斷運動的良性刺激,因此跑步的功效也是多方面的。①輕快有節奏地跑步,可使人精神愉快,有益於神經系統功能的改善,還可防治神經衰弱。②慢跑可保持人體血壓的正常,從而提高與改善人體的腎臟功能。③跑步時大量出汗,可將人體內的鉛、鍶、鈹等致癌物質及其它有害物質排出體外,以預肪癌症。正如美國心臟病學家喬治·希漢博士的評價,跑步從運動生理學上說是一項全面的運動。跑步確是一項可以廣泛開展的體育運動,而室內原地跑也是這項健康運動中可供選擇的一種形式。

(二)室內原地跑的具體鍛煉方法

1.什麼人適合室內原地跑鍛煉

室內原地跑比較適用於普通健康人,以及有較好鍛煉基礎的慢性病患者。

2.室內原地跑開展的時間

因為原地跑的運動量相對較大,所以,一般不要安排在清晨和飯前、飯後半小時及臨睡前,最好是安排在午後16—20時范圍內。

3.室內原地跑的姿勢

正確的原地跑姿勢和掌握良好的原地跑技術,對能否取得良好效果是至關重要的。正確的原地跑姿勢,應為頭部略抬起,雙眼平視前方,頭、頸部肌肉放鬆,挺胸、收腹、雙肘關節屈曲,兩手握拳,兩臂自然前後擺動,向前擺動時手稍向內,向後擺動時肘稍向外,做到“前擺不露肘,後擺不露手”;下肢向前擺動時,大腿盡量向前上方高抬,至少使腳離地20厘米以上,小腿放鬆自然下垂,腳尖輕輕落地提起腳跟,腳跟不著地,利用反彈力量,使動作有節奏地進行。總之,進行原地跑時要輕松、自如,使身體各個部位的動作有效地協調起來,保持良好的平衡姿勢。

4.室內原地跑的基本形式

(1)步行慢跑交替鍛煉:即先為原地行走,後以慢跑速度原地跑,兩者交替進行。剛開始這種形式鍛煉的人,般可先原地行走30—60秒,再跑30秒,交替進行,反復進行10—15次,1—2周後再逐漸增加跑步時間,以加大運動量。跑的速度基本為每分鍾70—80復步,總時間為15—20分鍾,每日或隔日進行1次。此法適合年老體弱及缺乏鍛煉的人。

(2)原地健身跑:開始原地健身跑時,可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先作每次500—800復步的原地跑。待適應後,可根據自身狀況的變化,每兩周或每月增加500復步的運動量。或可以用加大動作難度的方法,如高抬腿、有力擺動上臂等提高運動量,以使運動時心率達到靶心率。跑的速度,可每分鍾80—90復步。每日或隔日1次。此法適合有一定鍛煉基礎的健康人。在進行健身跑時,還可採取變速跑的方法,不時地改變下肢擺動的速度,使機體面始至終處於多變的狀態下完成練習。這樣,可使實際刺激的強度增大,從而使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和運動系統都能受到良好的刺激。此法適合於中青年人。

5.內原地跑運動量的掌握

原地跑運動量的大小,要根據每人的體力和健康狀況來合理安排。運動量的大小,主要與速度、時間、下肢高抬的幅度和雙上肢甩動的力度有關。原地跑的運動量是否合適,可根據運動時的心率決定。通常在原地跑進行5—6分鍾後,暫時停下來計數10秒鍾的脈搏率。對於每一個年齡段,都有一個較佳的運動量,最佳運動量可以用一脈搏次數區間來表達。原地跑鍛煉的最佳脈搏區間大致如下:20—24歲,140—170次/分;25—29歲,137—166次/分;30—34歲,133—162次/分; 35—39歲,130—157次/分;40—44歲,126—152次/分;45—49歲,123—149次/分;50—54歲,119—145次/分;55—59歲,116—140次/分;60—64歲,112/136次/分;65—69歲,109—132次/分。此外也可以根據睡眠、食慾、工作效率等自我感覺,確定運動量的大小。

6.室內原地跑的注意事項

(1)為避免發生踝關節扭傷等運動損傷,應選擇較為平整的地面。若是比較硬的水泥地,可以在鞋內放了海綿墊給予防護。

(2)除了室內要有良好的通氣條件外,還應注意呼吸的方法和節奏。原地跑時,開始可用鼻呼吸,進而用鼻和半張口同時呼吸的腹式呼吸方法(吸氣時腹部鼓起,使膈肌下降,呼氣時腹部凹陷,使膈肌上升)。呼吸頻率應與原地跑的頻率相配合,採用二步一呼,二步吸的節奏,或三步(四步)一呼,三步(四步)一吸的方法。力求呼吸充分順暢;而不可只求呼吸次數多,不講究呼吸深度和節奏。後者不但會減少每次的吸氣量,而且還容易造成呼吸肌痙攣,產生腹痛等現象。

(3)在跑步前要做3—5分鍾的准備活動。即先進行熱身運動,通過人體一系列的全面動作,使肌肉逐步伸漲。各個關節得到活動,使心臟能適應原地跑的運動狀態。原地跑結束後,還應有3—5分鍾的整理、放鬆活動,使肌肉鬆弛下來,以利於恢復體力,避免運動後的肌肉酸痛。

(4)老年人開展室內原地跑之前,一定要徵求醫生的意見,並相應地做有關方面的檢查。若患有下列疾病者禁忌原地跑;心臟病合並嚴重心功能不全、器質性心臟病、嚴重的心律失常、靠治療穩定的高血壓及傳染病等。有支氣管炎,肺炎、肺氣腫、肺結核活動期等疾病的患者,可否進行原地跑健身鍛煉,應遵照醫囑。

(5)在室內原地跑過程中,常會出現腹痛現象。若是鍛煉開始後不久即出現腹痛,且發生在上腹部及臍周等處,以鈍痛、脹痛為主要症狀的,則主要是由於過飢或過飽狀態(包括鍛煉前喝水過多,特別是喝冷水過多)所致,因此,應在原地跑之前注意飲食及時間。若是在鍛煉強度增大後出現腹痛,多位於右上腹,部分在左上腹或左右腹兼有,這主要是由於原地跑之前准備活動不充分,身體內臟器官的功能尚未進入足夠的“預備狀態”就突然加大運動強度;使下肢返流的大量血液在肝脾部位聚積,再加上膈肌活動不充分和劇烈運動時體內的缺氧狀態,以致肝脾暫時性腫大,牽拉肝脾包膜而引1起;或是由於呼吸節律不規則,呼吸過淺過頻,呼吸肌長時間得不到放鬆而產生痙攣弘起腹痛。對於這兩種情況引起的腹痛,首先應採取充分的准備活動和調整呼吸節奏,稍微降低些速度,再用手按壓疼處來改善。此外,鍛煉時出現臍周部位的腹痛,亦常見於腹部著涼或腸道寄生蟲病(主要是蛔蟲症),處理方法主要是預防著涼和進行驅蟲治療。

(6)“極點”的克服。在進行原地跑時,有時會出現呼吸困難、步伐沉重、四肢乏力、胸悶、惡心及腹痛等現象,這就是所謂的“極點”。從運動生理學角度來說,凡是肌肉持續劇烈收縮超過27秒就會產生“極點”。原地跑過程中,由於呼吸系統供氧不足,出現氧“赤字”,而肌肉運動產生的乳酸不能充分氧化,而發生堆積,機體的工作能力就會隨之下降,從而造成“極點”。因此,“極點”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極點”出現的早晚可因人而異。若一旦出現“極點”就停止鍛煉則無益於健身效果。減緩和克服“極點”的方法如下:①通過經常性的鍛煉;逐漸提高內臟器官對原地跑的適應能力及全身素質,②充分做好准備活動。③結合原地跑速度變化,調整呼吸頻率,與跑步的節奏一致。④“極點”出現後,可適當放慢速度,並充分發揮意志的作用,堅持跑下去,不久上述反應便可逐漸減弱或消失,跑步的能力就會重新提高。這種運動能力的重新提高現象稱為“第二次呼吸”。

㈢ 肺功能鍛煉的最佳方法推薦

肺功能鍛煉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肺通氣量,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肺功能鍛煉方法有哪些呢?本文是我整理肺功能鍛煉方法的資料,僅供參考。

肺功能鍛煉方法

1、深而慢的呼吸方式,以鼻吸氣,縮唇呼氣,吸氣與呼氣時間比為1:2或1:3,要盡量做到深吸,慢呼,縮唇程度以不感費力為適度,每分鍾7——8次,每天鍛煉2次,每次10——20分鍾。

2、、體能鍛煉,(1)上下樓運動,時間以患者能耐受為准,2次/日,(2)每天早、晚到室外交替散步或慢跑,方法:散步50min,慢跑50min;(3)原地做蹲起運動,每次從5個開始,逐漸增加,3次/日。

3、腹式呼吸法:吸氣時讓腹部凸起,吐氣時腹部凹入的呼吸方法,病人可每天進行練習,每次做5-15分鍾,每次訓練以5-7次為宜,逐漸養成平穩而緩慢的腹式呼吸習慣,需注意的是,呼吸要深長緩慢,盡量用鼻而不用口,根據患者所患疾病選擇體位:立位、坐位或平卧位。初學者以半卧位為適合,兩膝半屈或在膝下墊一個小枕頭,使腹肌放鬆,兩手分別放在前胸和上腹部,用鼻子緩慢吸氣時,膈肌放鬆,腹部的手有向上抬起的感覺,而胸部原位不動,呼氣時,腹肌收縮,腹部的手有下降的感。訓練腹式呼吸有助於增加通氣量,降低呼吸頻率,

4、吹氣球,吹瓶子,呼吸功能鍛煉器等。

二.有效的咳嗽方法:

1、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病人坐位,雙腳著地,身體稍前傾,雙手環抱一個枕頭,進行數次深而緩慢的腹式呼吸,深吸氣末屏氣,然後縮唇,緩慢呼氣,在深吸一口氣後屏氣3——5秒,身體前傾,從胸腔進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張口咳出痰液,咳嗽時收縮腹肌,或用自己的手按壓上腹部,幫助咳嗽。

2、胸部扣擊法:扣擊時避開乳房,心臟和骨突部位,病人側卧位,扣擊者使掌側成杯狀,以腕力量,從肺底自下而上,內外向內,迅速而有節奏底扣擊胸部,每次叩擊5-15分鍾在餐後2小時至餐前30分鍾完成。

3、刺激氣管引起咳嗽,讓病人用手指在吸氣末用力向內按壓胸骨上窩的氣管,刺激咳嗽。

肺功能鍛煉的方法

1.縮唇呼吸:具體方法為吸氣時令氣體從鼻孔進入,呼氣時縮口唇呈吹口哨狀,讓氣體均勻自雙唇緩慢呼出,吸氣與呼氣的時間比是1:2,每天3次~4次,每次10分鍾。長期使用此法可有效改善心肺功能,有助於二氧化碳的排出。

2.腹式呼吸:此法可使橫隔的活動變大,胸鎖乳突肌、斜方肌等呼吸輔助肌的活動減少,從而使每次通氣量、呼吸效率、動脈氧分壓上升,使呼吸頻率、分鍾通氣量減少。腹式呼吸決不是腹式深呼吸,具體方法是讓患者髖關節、膝關節輕度屈曲,全身處於舒適的肢位,雙手放在腹部,另一隻手放在胸部,進行縮唇呼吸,訓練時間5~10分鍾,訓練時要控制呼吸節律,避免節律被打亂,精神集中,訓練效果會隨次數的增加而顯現。

3.體位排痰法:可有效去除呼吸道中分泌物,目的是為了凈化呼吸道改善肺通氣,去除氣道上的分泌物瀦留,減輕空氣在祈禱中的流通障礙和控制細菌的繁殖,適用於痰多不能咳出者。具體方法為排痰時與呼氣期的節奏相一致,治療師以手有節奏的叩擊胸壁發出“嘭嘭”的聲音,扣打的時機應在一次呼吸期中快速多次扣打,避免在吸氣時扣打,持續時間一般在2~3分鍾左右。

小方法鍛煉肺功能

一、卧式呼吸操

(1)仰卧,兩手握拳在肘關節處屈伸5-10次,平靜深呼吸5-10次;

(2)兩臂交替向前上方伸出,自然呼吸5-10次;兩腿交替在膝關節處屈伸5-10次;

(3)兩腿屈膝、雙臂上舉外展並深吸氣,兩臂放回體側時呼氣,做5-10次;

(4)口哨式呼氣;先用鼻吸氣一大口,用唇呈吹口哨狀用力呼氣,做5-10次;

(5)腹部呼吸,兩腿屈膝,一手放在胸部,一手放在腹部,吸氣時腹壁隆起,呼氣時腹壁收縮,做5-10次。

運用以上卧位鍛煉一段時間後,也可選取坐位或立式進行。

注意:每次從(1)到(5)按順序做完,由慢到快,循序漸進,每日可做2-3次,每次用8-15分鍾完成;身體要自然放鬆,不要屏氣、換氣過度,以免造成頭昏、眼花、胸悶等症狀。注意用鼻子吸氣,用嘴呼吸呼氣比吸氣時間長1倍,當有呼吸道感染或者合並心衰時暫時不宜鍛煉。

二、縮唇呼吸

以鼻吸氣、縮唇呼氣,即在呼氣時,收腹、胸部前傾,口唇縮成吹口哨狀,使氣體通過縮窄的口型緩緩呼出。吸氣與呼氣時間比為1∶2或1∶3。要盡量做到深吸慢呼,縮唇程度以不感到費力為適度。每分鍾7—8次,每天鍛煉兩次,每次10—20分鍾。

三、腹式呼吸

吸氣時讓腹部凸起,吐氣時腹部凹入的呼吸法。選用何種體位進行練習,應請醫生根據所患疾病選擇立位、坐位或平卧位。初學者以半卧位最適合。兩膝半屈(或在膝下墊一個小枕頭)使腹肌放鬆,兩手分別放在前胸和上腹部,用鼻子緩慢吸氣時,膈肌鬆弛,腹部的手有向上抬起的感覺,而胸部的手原位不動;呼氣時,腹肌收縮,腹部的手有下降感。病人可每天進行練習,每次做5—15分鍾,每次訓練以5—7次為宜,逐漸養成平穩而緩慢的腹式呼吸習慣。需要注意的是,呼吸要深長而緩慢,盡量用鼻而不用口。

四、體育鍛煉

每日可步行1000-3000米(根據體質情況決定行走距離),以適合自己身體狀況的速度行走。行走時能變換速度更好,如:先採用中速或快速走30秒至1分鍾,後緩步走2分鍾,交替進行。行走時要盡量胸部挺直,配合呼吸鍛煉,一般可採用走四步一吸氣,走六步一呼氣。每天可行走1-2次,早晚進行最好。

㈣ 如何提高肺功能

第一、有氧運動
大家在平時可以做一些能夠幫助鍛煉人體心肺功能的運動,常見的可以起到鍛煉效果的運動主要有慢跑、爬山以及游泳等等,因為這類型的運動比較持續,而且是有節奏的,可以保證讓你的肺部得到充分的鍛煉,不僅如此,它還能夠讓人的身體素質變得更好,
不過,在選擇做有氧運動的時候,要注意控制好有氧運動的次數,切不能有間隔時間長或者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情況出現,否則就可能會因此而無法達到鍛煉效果。
第二、多走路
走路是一個安全而且比較有效的幫助增加人體心肺功能的方法,在走路的時候可以選擇快速或者是中速的走路方式,具體的速度大家可以結合自己的身體情況來進行判斷,如果能夠每一周都堅持快走一段時間,在提升心肺功能方面效果是比較明顯的,而且,平時多用自己的雙腳還可以在較大程度上緩解壓力和改善憂慮狀態,讓人的大腦因此變得更為活躍,確保能夠讓工作效率得以提升。
第三、跳繩
跳繩對人的膝關節的沖擊力是比較小的,但是,它的效果卻比跑步更為理想一些,可以幫助改善人的心肺功能,也能夠改善人心肺功能的協調能力,如果堅持選擇跳繩對人體是好處多多的,不僅能解決這樣的問題,還可以幫助減肥呢,而且,跳繩本身比較簡單,設備攜帶也是非常方便的,只要能夠堅持下來,作用是特別好的。
第四、爬樓梯
爬樓梯的效果跟爬山的效果是一樣的,只不過跟爬山相比較,爬樓梯的可行性更強,對地方的限制要求更低,如果沒有爬山的條件,那麼,可以選擇爬樓梯來代替,在剛開始爬樓梯的時候要注意速度,同時注意呼吸,堅持久了以後你就會發現自己的心肺功能在原有的程度上有了改善,不過,在爬樓梯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第五、其他方法
除了上述這些方法以外,你還可以通過騎車、到健身房以及其他運動來幫助自己提升心肺功能,只要你能堅持下去,就會發現自己的心肺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的提升。

㈤ 增強肺功能的鍛煉方法

增強肺功能的常用鍛煉方法有如下幾個:一、腹式呼吸。主要鍛煉橫膈肌。具體做法是,囑咐患者平靜呼吸2~3次後,盡自己最大的能力,長長地深吸氣,使腹部鼓起,胸部保持不動。然後,再盡自己最大力量,長長地呼氣,使腹部凹下。二、縮唇呼吸。吸氣時用鼻子吸氣,呼氣時嘴唇呈魚嘴狀,慢慢地輕輕地吐出氣體。三、呼吸操。配合呼吸,上下伸舉雙臂,鍛煉胸廓肌肉。還可以選擇爬樓梯、吹氣球、太極拳、游泳等鍛煉方法。注意循序漸進。建議穩定期慢阻肺患者積極鍛煉,急性發作期兩周內患者不建議進行鍛煉。

閱讀全文

與病人如何增強肺功能的鍛煉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肩胛下肌鍛煉方法啞鈴 瀏覽:525
鮮花如何種植方法 瀏覽:713
如何用下定義的方法誇人 瀏覽:615
25乘36用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370
頸椎突出如何鍛煉方法 瀏覽:508
樁基聲測管檢測方法 瀏覽:750
用什麼方法來豐胸 瀏覽:556
小西瓜的養殖方法視頻 瀏覽:259
鑒別合金和金屬的方法 瀏覽:493
8cm方管計算方法 瀏覽:276
裝修公司貸款計算方法 瀏覽:749
銷售快速推銷方法 瀏覽:701
吸奶器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701
漏腸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887
216x24寫出三種計算方法 瀏覽:123
如何變成幸福的方法 瀏覽:458
江西香菇種植方法哪裡有 瀏覽:439
綠豆苗怎麼種植方法 瀏覽:19
含量測定方法收載在葯典哪裡 瀏覽:671
第一次學簡單的勾鞋方法 瀏覽: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