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氧耐力的評定方法
鍛煉有氧耐力,就做有氧運動:跑步,騎車,游泳,跳神等,你如果鍛煉力量,那就做無氧運動了,負重鍛煉,俯卧撐,啞鈴,杠鈴等,這些是鍛煉力量的。則就是兩者之間的區別了。
Ⅱ 耐力測試方法
、耐力的概念:
耐力是指人體進行持續活動的能力,即對抗疲勞的能力,是衡量體力和健康狀況的尺度。
耐力評定主要是對肌肉耐力(上肢、下肢、腰背肌)和心肺耐力的評定。而心肺耐力的常用指標為:最大攝氧量、無氧閾、心率…
2、為什麼要評定耐力?
所有的有氧耐力訓練,本質上都是檢驗你的身體能輸送多少氧氣到你運動的肌肉中。
如果你的攝氧量(呼吸量)很大,就意味著擁有更好的心肺能力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即耐力)去挑戰長跑,能跑的更快。可以根據評定的結果去安排相關的訓練,也能預估出半馬和全馬可達到的成績。
3、耐力測試的種類
通常通過最大攝氧量(VO2max)的確定來評定一個人的耐力。測試方侍棗清法有:功率自行岩銀車測試、電動跑台測試、功率活動平板、場地測試。
場地測試最為簡便,目前常用的老前有Cooper12分鍾跑和5km\10km計時測試。
4、Cooper12分鍾跑測試
12分鍾跑誕生於60年代的美國,由有氧運動之父Cooper首先提出。
12分鍾跑測試,重點在於12分鍾內,統計測試者能跑出的最長距離,然後可通過公式[0.0225*距離(米)-11.3]計算出最大攝氧量
因此在測試前,測試者要先進行充分的熱身運動,如15分鍾慢跑或15分鍾快走,以便心肺和體能達到最佳狀態,然後以最快的速度勻速跑出12分鍾。則根據運動的距離即可預測出最大攝氧量。
比如12分鍾跑了3000m,則最大攝氧量=0.0225*3000-11.3=56.2ml/kg/min.
一旦測定了最大攝氧量,我們可以根據這個為依據來制定我們的訓練方案,比如可以測算LSD訓練、節奏跑、間歇訓練等的配速。
要想提高最大攝氧量,最好的訓練方法是間歇訓練。
5、12分鍾跑的另一個功能
12分鍾跑常作為體能測試中評價訓練水平和體能的重要指標。見下圖:如果你今年32歲,12分鍾跑跑不了1500米,說明你體力極差,需要加強鍛煉。
Ⅲ 論述評價有氧耐力的指標和方法謝謝 詳細點
評價有氧耐力的指標可以用最大攝氧量和乳酸閥兩個指標
提高有氧耐力可以用持續訓練法,乳酸閥強度訓練法,間歇訓練法,高原訓練法
Ⅳ 有氧耐力該怎樣鍛煉
發展有氧耐力(或稱一般耐力)主要是提高心肺功能水平,有氧耐力的主要指標是最大吸氧量。即運動時每分鍾能夠吸入並被身體所利用的氧氣的最大數量。
常用的方法有:
1.定時跑在場地、公路或樹林中做10~20分鍾或更長時間的定時跑。強度為50~55%。
2.定時定距跑在場地或公路上做定時跑完固定距離的練習。如要求在14~20分鍾內跑3600~4600米。強度為50~60%。
3.變速跑在場地上進行。快跑段、慢跑段距離應根據專項任務與要求決定。一般常以400米、600米、800米、1000米等段落進行。例如中距離跑運動員常用400米快跑,200米慢跑的變速或600米快跑,200~400米慢跑等變速;長跑運動員常採用1000米快、400米慢等變速。重復次數一般4~8次為一組,1~2組,組間歇10~12分鍾。一般以心率控制,快跑段落心率控制在140次/分鍾左右,慢跑段心率恢復到120次/分鍾以下,間歇時心率恢復到100次/分鍾以下時,開始下一組練習。
4.重復跑在跑道上進行,重復跑的距離、次數與強度也應根據專項任務與要求而定。發展有氧耐力重復跑強度不應大,跑距應較長些。一般重復跑距為600米、800米、1000米、1200米等,重復次數一般為4~10次。強度為50~60%。
5.越野跑在公路、樹林、草地、山坡等場地進行。如此跑的距離要求,一般在4000米以上,多可達10000~20000米。如以時間計算,一般在20分鍾以上。多可達1小時多。強度為40~50%左右。
6.法特萊克跑在場地、田野、公路上進行,自由變速的越野跑或越野性游戲。最好在公園、樹林中進行,約30分鍾左右,也可更長些時間,強度為50%左右。
7.定時走在場地、公路或其他自然環境中按規定時間做自然走或稍快些自然走。一般走30分鍾左右。強度為40~50%。
8.大步走、交叉步走或競走在場地、公路或其他自然環境中做大步快走,交叉步走或幾種走交替進行。每組1000米左右,4~6組,間歇3~4分鍾。強度為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