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孩發燒怎麼按摩退燒最快方法
第一步:開天門
位置:眉心至前發際成一條直線。
操作方法:兩手拇指指腹面著力,沿著小兒的眉心交替向上推至前額發際處50次。
功效:開天門可以疏風解表,開竅醒腦,鎮靜安神。
第二步:推坎宮
位置:坎宮就是指眉弓,從眉心其沿著眉棱骨向眉梢成一條橫線。
操作方法:用雙的拇指指腹從小兒的眉心向兩側的眉梢處分推50次。
功效:推坎宮可以疏風解表,醒腦明目,常用於治療外感發燒、驚風等病症的治療。
第三步:推三關
位置:三關位於小兒雙手前臂的橈側緣,即為陽池穴到曲池穴形成的一條直線上。
操作方法:用拇指或者將食指、中指並攏,用指腹沿著小兒的前臂橈側(外側緣),自腕橫紋向肘橫紋推約300次。
功效:推三關,性溫熱,可以補氣行氣、溫陽散寒、發汗解表,可以用於治療一切虛寒病症,對風寒感冒引起的小兒發熱有很好的退熱效果,但需要注意,外感風熱所引起的發熱不宜使用。
4
第四步:清天河水
位置:天河水位於小兒前臂的正中線上,為腕橫紋中點與肘橫紋中點的連線的一條直線。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或者將食指、中指指腹螺紋面著力,沿著小兒前臂正中線,從腕橫紋推向肘橫紋300次。
功效:清天河水性涼,較為平和,清熱而不傷營陰,可以清熱解表,瀉火除煩。
第五步:退六腑
位置:六腑位於前臂尺側,自肘橫紋頭至腕橫紋頭連線的直線上。
操作方法:用拇指或者食指、中指指腹螺紋面著力,沿著小兒前臂的尺側(內側緣),自肘橫紋想腕橫紋推300次。
功效:可以清實火,退高熱。
第六步:清肺經
位置:肺經位於無名指的掌面,由指尖到指根的一條直線上。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面著力,從小兒的無名指指尖自推向指根處,連續推100次。
功效:清肺經可以宣肺清熱,疏風解表,用於治療小兒感冒發熱治療效果明顯。
第七步:拿風池穴
位置:風池穴位於枕骨粗隆直下的凹陷處,與乳突之間,可與斜方肌和胸鎖乳突肌之間取穴。
操作方法:用拇指和食指指腹拿捏小兒後發際兩側的凹陷處風池穴5-10次。
功效:拿風池穴能夠發汗解表,祛風散寒,多可以用來治療發完頭痛發燒等症狀。
Ⅱ 寶寶發高燒,按摩那個穴位快速退燒
按揉推四橫紋:四橫紋穴位於手掌麵食、中、無名、小指的第一指間關節橫紋處。操作時,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兒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別按揉四橫紋穴,約2~3分鍾
Ⅲ 發燒還在敷冰袋太沒效率了,刮這幾個穴位可以有效退燒!
現在這個季節,又冷又乾燥,很多人一不留神就感冒發燒,一發燒就去醫院開葯打針。先不說排隊掛號費時間,路上遇到個堵車什麼的就著急了,去到醫院吃了葯打了針人恢復還需要一段時間,又累又難受。
在家採取物理降溫法吧,敷個冰袋擦個身,照顧的人又累又折騰,退燒的速度還特別慢。太沒效率了!不如教你三個穴位,在家用刮痧板或是砭石板刮一刮,可以有效退燒。
一、大椎穴
大椎穴是人體上半身的一個重要十字路口,是督脈與六大經脈交匯的中心點,位於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的中間,有益氣壯陽的功能。中醫有說「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所以發燒的時候用刮痧板刮拭這個穴位,能夠有效退熱。
具體的方法:從大椎穴上部5厘米開始往下刮到穴位下方5厘米處,可以將速度加快一點,順著上往下的方向刮,千萬別來回刮。直到出痧或稍微有點發熱就可以了。
二、合谷穴
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虎口部位,四指並攏大拇指伸出來,虎口位置會有一個凹陷的地方,就是我們所說的合谷穴。有治療發熱、頭痛、目赤腫痛、熱病等病症的功效。發燒的時候刮拭這個穴位,也是能夠有效退熱,緩解發燒的情況。
三、曲池穴
曲池穴是人體腧穴之一,屬於手陽明大腸經,有清熱解表、疏通經絡的作用。位於我們的手臂肘部,「曲」也就是彎曲的意思,手肘彎曲的時候,在肘橫紋外側中點有一個凹陷像水池的地方就是曲池穴。
具體的方法:也是從上部往手指的方向刮拭,別來回刮,刮到微微發熱就行了。
四、大腸經
大腸經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手陽明大腸經,它是一個發熱必刮的經脈,也是手臂上陽氣最為茂盛的經絡。中醫里看來,這個經穴主治有關「津」方面的病症,比如口感、眼睛痛、牙齒痛,當氣盛有餘的時候,經脈所經過的部位發熱、腫脹;氣虛不足的時候就會發冷。
具體的方法:發燒的時候可以按照三段不同的地方來刮拭,先刮上臂,然後是手肘窩,最後刮下臂和手。每一節都刮拭大概20下,刮到微微發熱或是出痧就好。
我們所講的這幾個位置對退燒都有很好的效果,要遵循從上到下的順序來刮,大家不妨可以試試,寒冷風大易感冒,養生知識要隨身備好。
註: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
Ⅳ 寶寶發燒時,可以通過按摩哪個穴位使寶寶快速退燒
了解感冒發燒的原因
寶寶的正常腋下體溫是36~37℃,超過37.2℃就屬發燒了。雖然寶寶的症狀看起來都是感冒發燒,但背後的原因可能有所不同。
在中醫看來,感冒屬於一種外感病,是感受了外界的風邪所引起的,也就是老人們經常說的“孩子是受了風,導致了感冒”。風邪,有冷風和熱風,所以這感冒也分為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
1.大椎穴。大椎穴的位置是在我們的頸椎的位置,在兩個肩部連線的中間,但是位置要稍微往下一點,大概在三厘米左右。這個地方是我們的一身陽氣的匯聚之地,因此按摩這里能夠起到很好的解表退熱功效。當然了如果是大人發燒的話還可以去拔火罐,這樣效果會更加的好一些,按摩的次數一般在200次左右。
用的力氣小了,動作就要快,這樣才能在一定的時間內,對穴位造成足夠的刺激。比如推法,一般針對成年人的操作頻率是120-160次/分鍾,而針對小兒,就需要160-200次/分鍾。
另外,操作的時候,用的力氣要均勻,不能力氣一會大、一會小,速度一會快一會慢。只有操作手法規范了,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
Ⅳ 小孩發燒按什麼穴位可以退燒
春季忽冷忽熱的天氣,我們更容易感冒發燒,尤其小寶寶們發燒了,真是急壞了了做父母的,吃葯副作用較大,那麼有什麼退燒的好方法呢?中醫的穴位按摩就是一個很好的退燒方法。 十宣穴 十宣穴,即十指尖,共10個。十宣穴急救用途較多,民間廣泛應用於熱病、癲癇、小兒驚風等。高熱時,用三棱針點刺放血,出血3到5滴為宜...。 大椎穴 大椎在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處,是督脈與身體十二正經中所有陽經的交會點,總督一身之陽,是解表退熱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針點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約推100~300次。 曲池、合谷、外關穴 曲肘,橫紋盡處,即肱骨外上髁內緣凹陷處為曲池。合谷俗稱「虎口」,在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間凹陷中。曲池與合谷均屬於手陽明大腸經,既能疏風解表,又能清瀉陽明。外關在腕背橫紋中點往上取兩橫指。外關穴是八脈交會穴之一,是解表退熱的要穴。 用毫針刺這3個穴,能降體溫。也可按摩這3個穴,同時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橫紋向上推向肘部約300次。 此外,還可以試用刮痧療法。刮痧療法是人們常用的民間療法之一,對高熱也有奇效。可以選用上述穴位進行刮痧,也可以選背部沿督脈和膀胱經、腋窩、肘窩較大面積處,自上而下,先輕後重,刮至局部皮膚出現紫紅色痧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