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接木方法
一般常用的連接方式有:榫卯連接、膠水粘接、鍵連接、釘連接和螺絲連接等。不同場景、不同木材所採用的連接方式也不同。在我們最喜歡的榫卯連接法中,如遇木質松軟或裂變的木材,那麼榫卯就可能不是最佳的連接方式了。
木板連接方法:
1、下尺
粘貼時必須保證尺寸恰當,尤其是兩角的粘貼,必須有相應的規格,否則無法保證粘貼的結實性和美觀度。
2、刨平
粘貼時必須將粘貼木板接頭處刨平,還需拿砂紙打磨光滑,不可以出現毛刺,否則無法保證粘貼穩固。
3、做卯眼
卯眼處於木板對接的地方,一面為卯眼,一面突出,和公母扣差不多,需凹凸銜接起來,之後塗抹膠水,這樣可以在保證美觀的同時粘貼牢固。
4、釘釘子
除了上面一個方法,想要更加簡單的話,會在粘貼的時候塗抹膠水,再釘上釘子,這樣可以起到加固的效果。
木板拼接方法:
實木板拼接方法一平拼:
實木拼板類型中的平拼形式。平拼的實木窄板的接合面應刨平直,相鄰窄板的接合處要緊密無縫,採用膠枯劑膠壓接合的一種實木拼板形式。實木平拼結構加工簡單,生產效率高,實木窄板的損失率低。在膠合時接合面應對齊,避免出現板面凹凸不平的現象。
實木板拼接方法一斜面拼:
實木拼板類型中斜面拼形式。斜面拼是把平拼接合處的平面改為斜面,採用膠枯荊膠壓接合的一種實木拼板形式。採用斜面拼結構,加工比較簡單,生產效率高。由於膠接面加大,拼板的強度較高,在膠合時接合面不宜對齊,容易產生表面不平的現象。
實木板拼接方法一裁口拼:
實木拼板類型中裁口拼形式。裁口拼又稱高低縫拼,在拼板前實木窄板接合處加工出裁口,採用膠枯劑膠壓接合的一種實木拼板形式。裁口拼接合的優點是拼板容易對齊,可以防止凹凸不平,由於膠接面加大,拼板的接合強度較高,但是實木窄板的投失率也隨之加大。
Ⅱ 實木傢具怎麼拼接在一起
1、平拼的實木窄板的接合面應刨平直,相鄰窄板的接合處要緊密無縫,採用膠枯劑膠壓接合的拼板形式。
2、斜面拼是把平拼接合處的平面改為斜面,採用膠枯荊膠壓接合的拼板形式。
3、實木拼板類型中裁口拼形式。裁口拼又稱高低縫拼,在拼板前實木窄板接合處加工出裁口,採用膠枯劑膠壓接合的拼板形式。
4、實木拼板類型中凹凸拼形式。凹凸拼又稱槽簧拼,在拼板前實木窄板接合處應加工出槽簧口,採用膠粘荊膠壓接合的拼板形式。
5、實木拼板類型中齒形拼形式。齒形拼又稱指形拼,在拼板前實木窄板接合處應加工出兩個以上的齒形,採用膠枯劑膠壓接合的拼板形式。
6、實木拼板類型中插入榫拼形式,插入榫拼又稱圓榫或方榫拼,在拼板前實木窄板接合處加工成平直面並開出榫眼,採用膠粘荊將平直面和圓榫或方榫膠壓接合的拼板形式。
7、實木拼板類獄中的穿條拼形式。穿條拼是在實木窄板接合處加工出榫槽,一般採用膠合板條作為拼接板條,接合面採用膠枯劑膠壓接合的拼板形式。
8、實木拼板類型中的穿帶拼形式。穿帶拼是將實木窄板上面加工成燕尾形斷面的楔形槽,然後插入相應的楔形條,實木窄板的拼接採用平拼或其它形式,各個接合處採用膠粘劑膠壓接合的拼板形式。
9、實木拼板類型中暗螺釘拼形式,暗螺釘拼是實木窄板接合處的一側開出匙形孔槽,而在另一側擰上螺釘,將螺釘頭插人圓孔中並推入窄槽內,其它接合面採用膠枯劑膠壓接合的拼板形式。
10、實木拼板類型中明螺釘拼形式是在拼板的背面鑽出圓錐形凹空,將木螺釘擰人並與鄰板相拼接,其它接合面採用膠枯劑膠壓接合的拼板形式。
一、榫卯連接。中國古代匠師創造的一種連接方式(見中國古代木結構)。其特點是利用木材承壓傳力,以簡化樑柱連接的構造;利用榫卯嵌合作用,使結構在承受水平外力時,能有一定的適應能力。
二、木結構連接。也叫膠黏劑連接 ,至今仍在中國傳統的木結構建築中得到廣泛應用。其缺點是對木料的受力面積削弱較大,用料不甚經濟。
三、齒連接。用於桁架節點的連接方式。將壓桿的端頭做成齒形,直接抵承於另一桿件的齒槽中,通過木材承壓和受剪傳力。為了提高其可靠性,要求壓桿的軸線必須垂直於齒槽的承壓面並通過其中心。這樣使壓桿的垂直分力對齒槽的受剪面有壓緊作用,提高木材的抗剪強度。為了防止刻槽過深削弱桿件截面影響桿件承載能力,對於桁架中間節點,應要求齒深(h0)不大於桿件截面高度的1/4;對於桁架支座節點應不大於1/3。
受剪面過短容易撕裂,過長又起不了應有的作用,為此宜將受剪面長度(lv)控制在4~10h范圍內。並應設置保險螺栓,以防受剪面意外剪壞時,可能引起的屋蓋結構倒塌。
四、螺栓連接和釘連接。在木結構中,螺栓和釘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即由於阻止了構件的相對移動,而受到其孔壁木材的擠壓,這種擠壓還使螺栓和釘受剪與受彎,木材受剪與受劈。為了充分利用螺栓和釘受彎、木材受擠壓的良好韌性,避免因螺栓和釘過粗、排列過密或構件過薄而導致木材剪壞或劈裂。在構造上對木料的最小厚度、螺栓和釘的最小排列間距已有規定。
五、鍵連接 。有木鍵和鋼鍵兩類。近些年來,木鍵已逐漸被淘汰,而為受力性能較好的板銷和鋼鍵所代替。鋼鍵的形式很多,常見的有裂環、剪盤、齒環和齒板等四種。均可用於木料接長,拼合和節點連接,其承載能力通過試驗確定。
明式傢具的榫卯結合
明式紅木傢具有榫卯結合近百種,常見的有格角榫、托角榫、粽角榫、燕尾榫、夾頭榫、抱肩榫、龍鳳榫、楔釘榫、插肩榫、圍欄榫、套榫、掛榫、半榫與札榫等。
抱肩榫:抱肩榫是有束腰傢具的腿足與束腰、牙條相結合時使用的榫卯結構。也可以說是傢具水平部件和垂直部件相連接的榫卯結構。
抱肩榫是結構復雜的榫卯結構,因為要解決腿足與面板、腿足與束腰、腿足與腿足之間的連接。以有束腰的方桌為例,腿足的上端,做出兩個相互垂直但不連接的半榫頭、這是與桌面相連的。在與束腰相接的部位,要做出45度角的斜肩,並鑿三角形榫眼,以便與牙條的45度的斜尖及三角形的榫舌相接。斜尖上還留做上小下大、斷面為半個銀錠形的「掛銷」,與開在牙條背面的槽口套掛。
明及清前期的有束腰傢具,牙條與束腰是用一塊獨木做出的,憑此掛銷,可使束腰及牙條和腿足牢固地連接在一起。這是抱肩榫的標准做法。清中期以後,抱肩榫的做法就開始簡化,掛銷省略不做了,為了省料,牙條和束腰也改為用兩塊木條單獨做了。到清代晚期,抱肩榫的做法進一步簡化,連牙條上的榫舌也沒有了,只靠用膠粘合。桌子的牢固程度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