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個梨子放多少克貝母蒸
一個梨子放5-6克克貝母蒸。
梨子水分多,一個梨子一般都是300-350克左右一個,小一點的也有50克,所以貝母放5-6克即可,若貝母放多了,口感會比較苦澀。
貝母是狹義百合科中的一個大類,分布於北半球的溫帶地區,尤以地中海北岸、伊朗、土耳其等地區分布的種類最為豐富。全類分為5組,中葯貝母的基原植物主要來源於貝母組,在長期應用實踐中,迄今已形成6個大的主要產區,也即是中醫所稱的道地產區:伊貝母(又稱新疆貝母)、平貝母、川貝母、湖北貝母、浙貝及皖貝(安徽貝母)。
2. 藏貝母的食用方法
貝母梨材料: 梨3個,貝母15克,黑糖3大湯匙。 做法: 1. 梨洗凈後,在梨的上1/4處橫著切開,上部分做蓋,將梨核挖去,待用。 2.將貝母搗碎成粉末,分別放入3個梨中,上面撒上黑糖,蓋上梨蓋。 3.將貝母梨放入蒸鍋,用旺火蒸1小時取出,梨汁和果實一齊食用。貝母燉豬肺製作方法: 1.將豬肺250克切片,加清水,用手擠洗去泡沫;雪梨去外皮,切成碎塊。 2.豬肺、雪梨與川貝母,一同放入沙鍋內,加入冰糖及清水適量,文火煮3小時即可。 食用方法: 每日1次,佐餐食用。
3. 貝母的食用方法
【葯 名】
土貝母
【拼 音】
TUBEIMU
【來 源】
為雙子葉植物葯葫蘆科植物土貝母的乾燥塊莖。
【功 效】
散結解毒、排癰消腫、止血收口。
【主 治】
治乳癰,瘰癧痰核,瘡瘍腫毒及蛇蟲毒。
【性味歸經】
苦,涼。①《本草從新》:「味苦。」②《百草鏡》:「味苦,性平微寒,無毒。」
入心、肝二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3~1兩;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或熬膏攤貼。
【別 名】
土貝(《百草鏡》)、大貝母(《綱目拾遺》)、地苦膽、草貝(《陝西中草葯》)
【動植物資源分布】
分布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雲南等地。葯材主產河南、陝西、山西、河北等地。
【葯材的採收與儲藏】
秋、冬採挖,洗凈泥土,將連結的小瓣剝下,蒸透後曬干。
【拉丁名】
原植物假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 Maxim.)Franquet
【考 證】
出自《本草從新》;貝母在《綱目》以前的歷代文獻,並無川貝、浙貝、土貝之分,明《本草正》曾載「土貝母」一條,系指「浙貝母」而言。至清《本草從新》始於「貝母」條下,分別附述「象山貝母」與「土貝母」(指本品)的性味功用,但據以前各家所述形態及附圖,早已包括本品在內,如陸璣《詩疏》謂「葉如栝樓而細小」,《本草圖經》並有蔓生的 「貝母」附圖。參見「川貝母」、「浙貝母」條。
【生葯材鑒定】
乾燥塊莖呈不規則塊狀,多角或三棱形,高0.5~1.5厘米,直徑0.7~2厘米;暗棕色至半透明的紅棕色,表面凹凸不平、多裂紋,頂端常有一突起的芽伏物;質堅硬,不易拆斷,斷面角質,光亮而平滑;微有焦糊氣,味微咸而苦。以個大、紅棕色、質堅實、有亮光、半透明者為佳。
【中葯化學成分】
塊莖中含有麥芽糖,而在乾燥以後則含有蔗糖,葉柄主要含還原糖,葉主要含蔗糖。
參考資料:神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