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氨氮超標的處理方法 應該這樣做
1、換水。
換水、加水降低氨的濃度。這是短期快速降氨方法,並不能根本解決問題。
2、降鹼。
把水的PH調整到弱酸性,也就是PH<7的狀態下,水中有劇毒的氨會轉化成無毒的銨。但這種方法也不能根本解決問題,存在PH震盪的潛在威脅,和換水一樣只可做為短期快速降氨方法。另外,在氨氮中毒時切忌使用生石灰凈化水質。
3、種植水草。
可以大量種植水草,水草能以吸收銨的方式來間接消耗氨,銨可以作為一種氮肥成為水草的養分。在一定的PH以及溫度下,水中的氨和銨會有一定比率的轉化關系,銨減少時,部分氨就會自動轉化為銨,氨也就減少了。水草對銨的吸收可以降低氨的濃度,是控制氨的方法之一,因此,魚菜共生模式也是一個有效方法。養殖戶在壯草時,喜歡選擇復合肥作為肥料,這樣會讓水草莖葉瘋長,水草容易露出水面,提早開花,這時需要人工去割草頭。因此,最新的技術是狀根控莖葉。最新的技術是含有微量元素、生物肽等壯根因子的產品,這樣才能讓水草的根系發達、並能提升水草的抗逆性,尤其高溫天氣防止其衰老速度。氨也可以通過藻類和其他植物的吸收而流失。植物以氮作為一種營養物質用於生長,光合作用就像一塊海綿一樣吸收氨,所以池塘中整體植物或藻類的生長可以幫助氨的利用。當然,植物生長過多對溶解氧水平的晝夜變化有影響,會導致夜間溶解氧非常低。
4、硝化系統。
建立完善的硝化系統,培養大量的硝化細菌。這種方法是生態平衡體系中的重要一環,硝化菌會直接分解氨,將其最終轉化為硝酸鹽。只要能培養足夠多的硝化菌來轉化氨,氨的濃度就能長期穩定的保持在非常低的安全濃度范圍內,這是普遍採用的方法。氨通過硝化的轉化,在水產養殖環境中有兩種主要類型的細菌,硝化細菌和亞硝化細菌,通過兩步過程有效地氧化氨。第一步是將氨轉化為亞硝酸(NO2-),再轉化為硝酸(NO3-)。從根本上講,硝化是氮復合氧化的過程(氮原子失去電子並有效地轉移到氧原子上)。氨濃度、溫度和溶解氧濃度都會影響硝化的速度。在夏季,氨濃度通常是非常低的,硝化的速度以及處理過剩的氨的細菌類群也是很低的。在冬季,低溫抑制微生物的活性。然而,在春季和秋季,氨的濃度和溫度的水平有利於更高的硝化速度。在許多池塘,春季和秋季往往是亞硝酸濃度的高峰期。
5、降低投餌率。
在養殖高峰期,投餌較大,水體相關理化指標容易超標,應根據池塘情況,控制投餌量。由於過剩的飼料和魚類的排泄是氨積累的主要罪魁禍首,因此,只投喂魚類所需要的飼料量似乎是合理的。這不是短期的修復,而是更好的全程管理,有助於保持合理的氨水平。
6、曝氣增氧。
曝氣在減少總體池塘氨濃度上是無效的,因為相對於池塘而言曝氣的池塘面積很小。然而,它的確增加了溶解氧水平從而減少魚類的應激。底層淤泥厚重的池塘應避免激烈曝氣,以防底部沉積物被攪動而造成氨濃度增加,在氨氮含量極危時應盡量減少底層增氧,因此,多開表層增氧機(如葉輪增氧機)攪水、曝氣對減少氨氮含量大有益處。提高水體中的溶解氧含量,可採用化學增氧法(增氧粉、底質改良劑)、物理增氧法(增氧機、排換水等)等方法來促進氨態氮在溶氧充足的條件下轉化為硝態氮。
7、培藻調水。
定期潑灑光合細菌等生物制劑,根據水質情況,使用帶乳酸菌、有機酸等產品,培養新鮮藻類,促進藻類對氨氮等有毒物質的吸收和利用。通過有益菌的大量繁殖,減少水體中的有機質及氨氮的總量。小球藻是肥水過程中最常見也是最有效的產品。但是很多養殖戶購買了小球藻後在使用中的效果很難達到預期。那是為什麼呢?其實,大家在一般途徑購買的小球藻活藻種的數量非常少。適合小球藻生長的溫度為 20~30℃,在此溫度下,小球藻會快速繁殖增長死亡。整個生命周期在12天左右。因此在常溫下,小球藻生命周期較短。從生產廠家到經銷商再到養殖戶手中整個過程需要經歷較長的時間。目前最新的技術是將小球藻進行超級濃縮,然後在4攝氏度冷藏保存,運輸過程中冷鏈運輸。這樣,養殖戶收到冷鏈運抵的超濃縮小球藻後,及時放入冰箱保存,使用的時候直接稀釋即可,既方便又能保證效果。
1、如果氨氮過高可以通過快速換水來降低池塘中的氨氮含量,換水的時候要注意池塘溫度的變化避免溫差大導致魚發生應激反應。2、池塘中的藻類也可以吸收大量的氨氮,可以培育優良的小球藻類吸收池塘中的氨氮。3、使用氧化性的改底產品氧化池塘底部的殘餌,改善池塘底部環境,降低氨氮的含量。
一、魚塘如何快速降低氨氮
1、如果魚塘氨氮過高,可以選擇換水降低池塘中的氨氮含量。換水時要注意,池塘溫度的變化一定不能太大,避免溫差大導致魚出現應激反應,可以在每天中午換水1/3左右。
2、池塘中的藻類也可以吸收大量氨氮,降低氨氮可以選擇培育優良的小球藻類。小球藻是肥水過程中最常見也是最有效的產品,適合小球藻生長的溫度為20-30°C,在此溫度下,小球藻會快速繁殖增長死亡。
3、平時也可以用氧化性的改底產品氧化池塘底部殘餌,改善池塘底部環境,降低氨氮含量。改底的產品種類比較多,目前市場上最新的葯劑是過硫酸氫鉀復合鹽改底片,過硫酸氫鉀被稱為第五代消毒劑,它具有綠色安全,對養殖動物刺激小,使用無殘留的優點,目前被很多的養殖戶認可。
二、ph值太高怎麼降
1、如果想要降低魚塘的ph值,可以往魚塘裡面加入適量滑石粉進行調節,通常每畝用1-2千克即可。也可以往魚塘中倒明礬,每畝用0.5-1千克,使用時一定要全塘潑灑。平時換水時,不要用鹼性太強的河水,另外,往水中施入有機肥,也可以改善水體鹼性過高的情況。
2、魚塘的ph偏高會導致藻類大量繁殖,雖然藻類在白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但到了晚上就會消耗氧氣。長期下去就會引起魚缺氧,甚至還會引發肝臟以及腸道的問題。
3、ph比較高說明水體呈鹼性,很多魚都不適合生活在鹼性水體裡面。如果長期生活在鹼性水體裡面會引發鹼中毒,導致魚鰓等部位被腐蝕,並使組織病變,嚴重的還可能導致魚群大量死亡。
㈢ 氨氮超標的處理方法快速去除氨氮
氨氮超標的處理方法有很多種,具體如下:
1、加強生化處理
2、次氯酸鈉氧化處理
3、磷酸銨鎂化學沉澱處理
4、吹脫法處理
5、蒸氨法處理
6、電氧化分解法處理
搭賣在以上處理氨氮超標的方法中,氨氮超標的處理方法快速去除氨氮的是次氯酸鈉氧化法,這種方法快速徹底簡單,在一噸污水中添加次氯酸鈉1公斤左右,攪拌混合大約1個小時,污水中的氨氮可以降低到0.1ppm。
當然,對於高濃度氨氮可以採用磷酸余枝簡銨鎂法和次氯酸鈉聯合處理。
氨氮超標的處理方法有很多種,具體如下:
1、加強生化處理
2、次氯酸鈉氧化處理
3、磷酸銨鎂化學沉澱處理
4、吹脫法處理
5、蒸氨法處理
6、電氧化分解法處理
在以上處理氨氮超標的方法中,氨氮超標的處理方法快速去除氨氮的是次氯酸鈉氧化法,這種方法快速徹底簡單,在一噸污水中添加次氯酸鈉1公斤左右,攪拌混合大約1個小時,污水中的氨氮可以降低到0.1ppm。
當然,對於高濃度氨氮可以採用磷酸銨鎂法和次氯酸鈉聯合處理。
氨氮超標的處理方法有很多種,具體如下:
1、加強生化處理
2、次氯酸鈉氧化處理
3、磷酸銨鎂化學沉澱處理
4、吹脫法處理
5、蒸氨法處理
6、電氧化分解法處理
在以上處理氨氮超標的方法中,氨氮超標的處理方法快速去除氨氮的是次氯酸鈉氧化法豎褲,這種方法快速徹底簡單,在一噸污水中添加次氯酸鈉1公斤左右,攪拌混合大約1個小時,污水中的氨氮可以降低到0.1ppm。
當然,對於高濃度氨氮可以採用磷酸銨鎂法和次氯酸鈉聯合處理。
㈣ 怎樣快速降解魚塘中的氨氮
摘 要:養魚池塘中的氨氮來源於餌料、水生動物排泄物、肥料及動物屍體分解等,氨氮含量超高,會影響魚類生長,過高則會造成魚類中毒死亡,給生產帶來重大損失。我們通過推廣使用中國科協「Ⅳ型科普大篷車」水產養殖服務工具箱中的HI93700氨氮離子濃度比色計和DY—ⅢC水質分析儀對魚池氨氮的檢測,加深了對控制魚池氨氮濃度,確保池塘安全養殖的認識。本文分析了目前農村魚塘氨氮來源、魚類中毒的表現症狀、預防及解救措施。
關鍵詞:氨氮 中毒 預防 解救
一、池塘中的氨氮來源
池塘中的氨氮(NH3-N)主要來源於餌料(飼料)、水生動物的排泄物、肥料及動物屍體分解等。氨氮為水體中主要廢氮,在池水pH值較高時,氨氮可以返回大氣,或是以氮氣形式回到大氣中,也有部分被水生植物消耗,部分被底質吸附。如果水體中氨氮的消散量小於產生量,魚池中就會出現氨氮積累,當氨氮達到一定濃度時,就會使魚類等水產動物中毒。輕者魚、蝦生長緩慢,攝食與活動異常,容易感染各種疾病;重者搶救無效,池魚全部死亡。因其症狀與葯害、缺氧「浮頭」有部分相似之處,如不細心觀察,很容易混淆。
氨氮通常是由於在氧氣不足時含氮有機物分解而產生,或者是由於氮化合物被反硝化細菌還原而生成。淡水魚類等水生動物代謝的最終產物一般是以氨的狀態排出。氨很容易溶解於水,生成分子復合物NH3·H2O,一部分解離生成銨離子(NH4+),在NH3·H2O與NH4++OH—之間建立化學平衡。平衡時氨(NH·H2O)及銨離子的含量取決於水的pH值:pH值增加,氨的比率增大,pH值小於7時,幾乎都以銨離子存在,pH值大於11時,幾乎都以氨存在。水溫高低也有關系,水溫高時氨的比率增大。由此可見,氨和銨離子在水中可以互相轉化,但它們是性質不同的兩種物質。氨對魚類等水生生物是極毒的,而銨離子則無毒。
氨的毒性很強,即使濃度很低也會抑制魚類的生長。一般魚池水中氨的濃度含量較低,這是因為有大量池水的稀釋,同時硝化細菌能將其轉化為硝酸鹽。但在高密度精養魚池,特別是換水不良的魚池中,氨的濃度可能會達到抑制魚類生長的程度。底層水缺氧,有機物發生厭氧分解,也會使氨積累。因此提高底層水中溶氧含量,是防止氨積累和改良水質的重要措施。
以顆粒飼料喂養鯉魚、草魚、鯿(魴)魚、鯽魚等吞食性魚類,因投食量大,排泄物及殘食增多,蛋白質經分解後生成的含氮物質也隨之增多。過多的氮元素在魚池中,大約有60%以總銨的形式存在,相當部分以非離子態氨存在。非離子氨具有較強的毒性,稍有不慎,池魚就會發生氨氮中毒。輕則影響魚類正常生長,重則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為此,飼管人員應當掌握池魚氨氮中毒有關知識,以確保生產安全。
二、池魚氨氮中毒表現症狀
氨氮對魚類的毒害有急性中毒與慢性中毒之分。氨氮慢性中毒危害為:魚類攝食量降低,生長緩慢,組織損傷,降低氧在魚體組織間的輸送。急性中毒危害為:魚類表現為亢奮,在水中喪失平衡,抽搐,中毒嚴重的會造成死亡。
池魚氨氮中毒初期表現為食慾下降,搶食不積極,時而游出水面,時而潛入水底,魚溜池邊漫遊,甚至出現白天浮頭不散現象。這一階段也隨之有數量不等的死魚現象,多見體大者先死。慢性中毒出現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染疾病。當出現嚴重中毒時,魚群全池浮頭,開動增氧機後,魚群迴避不近,向四周散浮,投施增氧劑也不見浮頭緩解。留心觀察,可見魚呼吸急促,口裂大張,甚至狂游亂竄;有時靜靜張口露頭,時間不長則出現游動乏力,鰓蓋及口裂張大,時而緩慢下沉,時而身體失衡側卧,進而可見浮頭魚群游動無力,背鰭不時顫抖,呼吸微弱,身體側翻,體色變淺,不久則昏迷而死。
三、氨氮中毒的特點與先兆
(一)氨氮中毒的特點
⑴中毒時間。氨氮中毒,沒有季節、晝夜之分,沒有天氣好壞之分。但多見於成魚池、密養高產池及能灌不能排的魚池。
⑵中毒症狀。氨氮中毒,魚群浮頭不明顯。呼吸急促,亂游亂竄,時而浮起,時而下沉,時而跳躍掙扎,游動遲緩,麻痹乏力。體暗,鰓烏,口腔發紫,粘液增多,最後活力喪失,慢慢沉入水底而死亡。
⑶中毒魚類。氨氮中毒,輕者多見先死底層魚類,尤其是鯉魚。耐氨氮力強的鯽魚及泥鰍常可倖存。如池塘混養鰱、鱅、鯉、草魚時,先大批中毒死亡的是鯉和鰱,草魚及鱅魚絕不會同批中毒。
⑷增氧無效。氨氮中毒,開啟增氧機,池魚四散迴避,不敢靠近。撒潑增氧劑,浮游魚群仍然毫無反應,症狀如初。
(二)氨氮中毒的先兆
氨氮中毒的先兆是:⑴水體渾濁,過肥,透明度低,並有藍褐色油膜覆蓋。⑵常見氣泡從池底往上冒,並能在池邊嗅到腥臭氣味。⑶池魚食慾下降,搶食強度減弱。來時三三兩兩,去時不忙不慌。⑷鰓絲烏紫,血色暗紅不鮮。⑸常出現零星死魚,但死亡原因難尋。
四、魚塘氨氮控制標准探討
據中央農業廣播學校試用教材《池塘養魚學》介紹,在魚類主要生長季節,當氨氮超過0.5毫克/升,亞硝酸鹽超過0.1毫克/升,表示水中受大量有機物的污染。我們在2010年3月初對縣內僰王山鎮新鳳村兩口魚池的檢測時,氨氮含量高達2.09毫克/升和2.21毫克/升,經詢問業主,池魚有「浮頭」現象。因此我們認為,氨氮含量一般不宜超過0.5毫克/升,氨氮含量超過2.00毫克/升,魚類出現氨氮中毒症狀是肯定的。目前水產專家普遍認為,水產養殖中氨氮的含量應嚴格控制在0.2毫克/升以下。當氨氮濃度一定時,能否引起魚類中毒死亡,還受池水pH值、水溫高低的影響。有關引起魚類氨氮中毒的標准,還應在實踐中進一步探尋。
五、池魚氨氮中毒的預防與解救(搶救)措施
(1)養殖魚池應嚴格清塘、清淤,干塘、曝曬,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氯制劑消毒。
(2)根據水體的實際承受能力,制定合理的放養密度。
(3)培肥池水時,注意氮肥的使用量,宜用生物有機肥培水和分解底質;用「多福可樂」降解池水中的氨氮。
(4)在養殖生產中要加強換水,增加池水中溶氧,釋稀原池氨氮濃度;炎熱天氣除需要經常加註新水,保持水體底層足夠溶氧。同時,每半月定期施用復合微生物制劑和有機生物復混肥降低水體中的氨氮,分解底泥中的有機廢物,抑制氨氮產生,防止細菌性魚病交叉感染。
(5)採用科學的投喂方法減少殘餌量,防止過量投餌和餌料變質,及時清除殘餌。
(6)晴天中午或午後開增氧機1-2小時,增加池水底部溶氧。
(7)發現氨氮中毒時,可用「瑞福活水靈」緩解氨氮毒性,然後每畝魚池施用「多福可樂」降解氨氮。
(8)可使用硫代硫酸鈉1.5毫克/立方米水體;或使用光合細菌、EM源露、芽孢桿菌復合微生物制劑。
(9)及時加註新水,釋稀池水氨氮濃度,防止中毒加深。
(10)潑灑食鹽,干擾與阻止氨氮及硝酸態氮繼續入侵魚體血液。每畝(水深1米)用食鹽17公斤。
(11)撒(灑)施沸石粉與麥飯石粉,吸附池底部分有害氣體及有毒物質。
(12)池魚中毒得以緩解後,應對水體加施消殺劑進行殺菌,以防止病菌感染。
㈤ 氨氮怎麼去除
1、折點氯化法:該方法是將氯氣或次氯酸鈉通入廢水中的NH3-N氧化成N2的化學脫氮工藝。在處理氨氮廢水過程中,所需的氯氣量取決於溫度、PH值和氨氮的濃度。氧化每克氨氮需要9~10mg氯氣,PH值在6~7時為較佳反應區間,接觸時間為0.5~2小時。
特點:氯化法處理率高,效果穩定,不受溫度影響。不過雖然投資較少,氮運行費用較高,只適用於處理低濃度氨氮廢水。
2、MAP沉澱法:在氨氮廢水中投加磷鹽和鎂鹽使廢水中污染物生成溶解度很小的沉澱物或聚合物,達到去除氨氮的效果。
特點:廢水中氨氮能作為肥料得以回收,若廢水中磷酸根較高,只需投加鎂鹽,少量投加或不投加磷鹽,即可達到脫氮除磷作用,但三者之間的比例需要控製得當。
3、選擇性離子交換法:指在固體顆粒和液體的界面上發生的離子交換過程。離子交換法選用對NH4+離子有很強選擇性的沸石作為交換樹脂,可以很好地去除氨氮。
特點:沸石使用成本低,對NH4+有很強的選擇性。該工藝簡單、投資省,具有較高的去除率和穩定性。適用於中低濃度的氨氮廢水,對於高濃度的氨氮廢水會因樹脂再生頻繁而造成操作困難。
4、生物法:指廢水中的氨氮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通過硝化和反硝化等反應,最終形成氮氣,從而達到去除氨氮的效果。
特點:生物脫氮法可去除多種含氮化合物,二次污染小且比較經濟,因此在國內外運用較多。不足是佔地面積大,低溫時去除效率低。
5、膜分離技術:該工藝是利用膜的選擇性,達到去除氨氮的效果。
特點:該方法氨氮回收率高、無二次污染。該工藝流程簡單、不消耗葯劑、運行過程中消耗的電量與廢水中氨氮的濃度成正比。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氨氮廢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