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考作文寫作技巧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中考作文寫作技巧,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敘述是文章的表達方式之一。敘述要求把文章中要表現的人、事件交代明白,使文章線索清晰。敘述在記敘類文章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敘述的方式有多種,常見的敘述方式有兩種:順敘和倒敘。
順敘是按照人物的經歷或事件發生、發展的先後順序進行的敘述。順敘的文章,讀者容易把握事情發展的來龍去脈。H版教材六年級第二學期課文《彈琴的姑娘》,說的是一個姑娘勤奮練琴的故事。文章敘述「我」無論是早上還是晚上,在胡同里經常聽到「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聲,練琴的聲音一年四季未曾間斷過。春夏秋冬,小姑娘鍥而不舍地練著琴。課文按照時間順序,敘述彈琴姑娘刻苦勤奮地練琴,同時融入「我」對琴聲的感受和對姑娘的美好感情。由於作者成功地運用了順敘的寫法,故事情節顯得清晰自然。
在運用順敘的方式時,要注意用好表示時間或表示事件發生先後順序的詞語。另外,要避免平鋪直敘,面面俱到。為此,要注意材料的取捨與詳略。
倒敘不是按時間先後的順序,而是將後發生的情況先寫,然後再回轉來交代事情發生、發展的經過。這種寫法不僅能使文章曲折有致,波瀾起伏,引人入勝,而且便於突出重點,吸引讀者,增強藝術效果。
回憶性的文章,一般採用倒敘的記敘順序,也就是從時間上來說,先寫現在,再寫過去。
倒敘法並不是把所有的內容都倒過來寫,只是先敘後面發生的事情,再講它的由來罷了。這樣,就要注意處理好由倒敘轉向順敘時的文字銜接問題。要有一個很好的過渡,才不會給人以過於突然或是前後割裂的感覺。一般可用「事情的起因是……」「原來是……」或者用問句「為什麼會……?」把結果與事情的起因銜接起來。
總之,敘述方式的選用,要從表達內容的需要出發。尤其是倒敘方式的運用,不要故弄玄虛,為倒敘而倒敘,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
如何寫好中考材料作文作文
材料作文,是根據所給材料和要求來寫文章的一種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點是要求考生依據材料來立意、構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來源,不能脫離材料所揭示的中心來寫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題者已經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給考生了。一般來說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兩部分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記敘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語式材料和圖畫式材料。材料作文比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更有利於考生發揮自己的作文水平考生可以通過自己對材料的理解和解讀,選擇適合自己的文體進行寫作。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寫好材料作文呢?
一、抓關鍵詞,仔細分析命題者的思想傾向和感情傾向。
命題者在命制試題時,往往將自己對材料的理解認識、感情傾向融合在材料與提示中,因此,要想准確恰當的審題立意,必須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語,仔細分析命題者的意圖。如以下材料:周國平曾經這樣說過:狂妄的人自稱命運的主人,謙卑的人甘做命運的奴隸。除此之外還有一種人,他追逐命運,但不強求;接受命運,但不膽怯。走運時,他會揶揄自己的好運;倒運時,他又會調侃自己的厄運。他不低估命運的力量,也不高估命運的價值。他只是做命運的朋友罷了。
材料雖然提出了對待命運的三種態度,但抓住材料中的「狂妄」「謙卑」兩詞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命題者意在讓你否定「做主人」和「做奴隸」的做法,而贊同「做命運朋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聯想生發就會得出以下理解:「做命運的奴隸」,屈從於命運的安排,在失敗、厄運面前一蹶不振,當然為人們所舍棄。而像貝多芬那樣「扼住命運的咽喉」,像司馬遷那樣「腸一日而九回」「忽忽而不知所往」,固然精神可嘉,但畢竟生活得太過沉重。而把命運當作朋友,坦然樂觀的面對命運所給予的一切,往往會生活得既積極又滿足。就像堅定樂觀的霍金,面對不幸命運,帶著感恩的心態坦然地接受一切,積極樂觀的完善自己的人生。
1、抓題眼,把握表意重心。
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體現文章中心的關鍵性詞語,只有抓住了關鍵性詞語,才能體現文章的特色,寫出更好的作文。一般來說,偏正短語結構重在修飾語部分,如:《有意義的生活》,其表意的重心在「有意義」三個字上,審題時緊扣「有意義」三個字思考就可以了。再如:《充滿活力的歲月》,其表意的重心在「充滿活力」四個字,考生需要思考的是怎樣通過具體的人、事、物,來詮釋一個中學生對「活力」的理解與界定。
2、展聯想,深入挖掘主旨。
充分發揮想像和聯想,以題目為載體,向深層次挖掘,使自己的有深度,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環。
如《媽媽,我長大了》這個文題,其關鍵在於對「長大」的理解。如果認為「長大」的含義只是生理、身體的變化,或是學會了某種生活技能,能夠照顧自己,膽子變大了,能對付別人的欺負等等,那麼這種理解就比較膚淺。而如果能夠寓理於事,從不同的角度寫正處於花季年齡的初中生成長中的追求、嚮往、煩惱和困惑,以及對人生的初步認識,寫人生中的各種各樣的責任感已經在心中出現,那麼,這樣的思考就准確而較深刻地把握了文題的含義。
3、巧構思,化抽象為具體。
「一粒沙里見世界,一瓣花上說人情」。選材若太寬太泛,會給人「空」或「浮」的感覺。要解決這一問題,不妨採取「化大為小」、「化虛為實」或「化寬為窄」的方式,從細微處,具體生動地展現對生活的感悟。
4、煉語言,注重個性化表達。
語言是最外在最鮮活的東西,無論是平實樸素的,還是充滿文學韻味的,錘煉語言,使表情達意確切、形象、簡約而意韻豐富,應是不懈的追求。
作文成績看字跡
中考語文作文閱卷老師打分時第一眼看的是字跡。因此寫作文必須把字寫好。但也要記住,考作文考的是內容,而不是書法,切忌字跡潦草!
卷面一定要整潔,不要塗改得亂七八糟,一般來說,考試時每段作文最多不超五行。切忌一段八九行。一旦給閱卷老師視覺疲勞,分數就會受影響。
移步換形法
採用移步換形的方法描寫建築物,可以不斷地變換立足點和觀察點,對建築物進行多方面的觀察描寫。同一個建築物,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到的`印象是不一樣的。
因此採用移步換形法描寫建築物首先要把觀察點和立足點交代清楚,使讀者明白你所描述的建築物形象是從哪一個角度看到的。否則,容易把讀者搞糊塗了。
其次,採用移步換形法描寫建築物時,一定要抓住建築物的最主要的特徵來寫。如果採用面面俱到的方法來描寫,文章容易變成一本流水賬。
詳略得當
中考語文作文選材要鮮活。即選構要真實、新穎、典型,從生活中捕捉精彩的典型素材,篩選出那些最高興、最悲痛、最深刻、最難忘、最能打動人心、最能展現時代風貌的典型事件,或者概括提煉,或者放大細節,或者定格鏡頭,必能寫出具有、獨特個性、深刻感悟和超級感染力的佳作來。
培養良好的習作習慣
作文訓練以素質培養為目的,是時代對我們的要求,也是語文教學大綱的指導思想。教師在作文訓練中應當廢棄「以考試文例為範文,經迎合閱卷心理為指導」的教學觀念,打破老師強制,學生被動,害怕作文的思想,讓學生記錄自己親身經歷的事。
積累寫作素材
教師在課堂上審題、講題,然後學生作文的模式,造成學生作文的內容空間缺乏真情實感,在寫作過程中常常出現思路不通,段落層次不清,句子表達不完整等弊端。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得讓學生走向社會,在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中觀察,尋找寫作源泉,積累寫作素材。
話題作文確實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張揚個性的舞台,解開了學生寫作思維定勢的桎梏。縱觀近幾年考生的寫作情況,仍有偏題、離題現象。為能有效地解決這種寫作困境,考生除具備扎實的寫作基礎外,讀懂話題是關鍵。那麼,怎樣才能解讀好話題呢?
一、理清話題結構
話題作文的話題從表象上看,一般由引文、話題和提示語組成;從實質上看,它是由寫作內容和寫作要求組成。理清話題結構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在話題中找出限制寫作的隱含條件,即話題中可以寫哪些內容或只能寫哪些內容,不能寫哪些內容。它能很好地糾正學生的寫作誤差。
二、破譯話題內涵
話題作文中的話題大都是一個詞或短語,從語法知識的角度看,詞一般是由基本義、比喻義、引申義組成。自然,破譯話題時就應充分利用這一知識點,在理解話題基本義的基礎上,運用發散思維,深入挖倔話題的比喻義和引申義,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話題,而且大大地豐富了話題的內涵。
三、縮小話題范圍
話題作文的話題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點,學生基本無法直接就話題進行寫作,必須先將話題范圍縮小,尋找一個理想的切入點:一是將話題的外延縮小,即直接在話題的前面、後面或前後同時加上一個相關的詞語;二是將話題中提示語的內涵縮小,即直接把提示語分成若干個小話題,選擇其中的一個內容進行解讀;三是將話題中提示語的外延擴大,即把提示語按原邏輯順序擴展成一個新話題進行寫作。
當然,決定話題作文成功的因素很多,從客觀上講,除正確解讀話題外,擬定標題,確定文體,選擇材料,巧妙構思,精心立意也是至關重要的,同學們只有在寫作中感悟,在感悟中寫作,才能寫出既符合話題要求,又具有鮮明個性的優美文章。
一、用比喻等手法狀物繪景。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說過:「在描寫時,不能不設喻。」確實這樣,只有通過比喻,才能把簡單的東西具體化,抽象的東西形象化。比如作者把稻穗的顏色比作「黃金般」,就生動形象地寫出豐收的景象。又如作者把耶誕紅比作淑女,也生動形象地寫出耶誕紅的美麗。不過話要說回來,比喻也要創新。如果總把某種景物的比喻固定化,那是不會增添文章的情趣的。有個偉人說過,第一個把姑娘比作鮮花的是天才,第二個把姑娘比作鮮花的是庸才,第三個則是蠢才。恐怕他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擬人,是把沒有思想感情的生物當作有思想感情的人來寫,它也往往能使語言富有魅力。例如「原野上的青草,換上青翠的衣服」,作者這樣一比擬,就把春去夏來的意思委婉地表達出來。把春天人格化為「春天是個插花的能手」,「春天是個美麗活潑的仙子」,「春天是個慈祥的守護神」,「春天是一位偉大的畫家」。這樣狀物寫景,文章就更富有感染力。
二、用動靜結合的手法狀物繪景。
有這樣一則幽默故事:「動」與「靜」是一對冤家。一見面總愛吵個沒完。一次,「靜」對「動」說:「你怎麼老跟著我?讓我獨自呆一會不行嗎?」「動」回答:「那怎麼行!沒有我,人家怎麼能認出你來?」「靜」不服氣地說:「你舉例說說。」「古人筆下有這么兩句詩:『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如果不寫『蟬噪』、『鳥鳴』的動態,怎麼能知道『林靜』『山更幽』呢?還有……」「得了,得了!這么說,我倆是形影不離呀!」「對,互相依存,共同體現」。這個故事說明:以動寫靜,動靜結合,這是狀物繪景中高妙的一著,它能使文章情趣盎然。
三、運用傳說,狀物繪景。
狀物寫景要富有活力,運用傳說也是一個重要途徑。我們在描寫景物時,插入一些故事逸聞、神話傳說、典故名言、文史資料、民俗諺語,使景和物蒙上一層神奇的色彩,不僅能使文章內容豐富,而且能使文章情趣橫生。
話題作文要在打好基本功的基礎上注重寫作技巧的運用。寫作技巧,說穿了就是巧妙地安排和表現作者已經選定的有關材料,使作者初定的文章主旨得以充分表現的方法。必須承認,寫作是有技巧的,尤其是這類充分張揚寫作者個性的作文,如果不用寫作技巧對文章選定材料進行錦上添花般的著色添彩,文章就猶如一潭死水。考生在平時訓練中就應努力打好寫作基礎,逐步形成個性化的語言,然後根據自己的寫作功底與個性,打破「一著鮮,吃遍天」的狹隘意識,著重掌握幾種不同類文章切合自己寫作習慣,張揚自己寫作個性,顯示自己語言特色的寫作技巧,認真多學幾「招」,以適應不同文章的寫作。
話題作文大都要考生自擬題目,有的考生貪圖省事,直接就把話題當作文章題目。其實,這是極不明智的做法,是萬不得已才採取的下策。因為作為「話題」的詞語,覆蓋面極為寬泛,輕易用這個詞語作為作文題,無疑是給自己增加了下一步立意、選材、布局方面的難度。正確的做法是擬題前認真審讀提示語,調動自己的個人閱歷、生活積累和對生活的感悟,緊扣話題這個詞語,深入思考,在這個詞語的前後加上若干個詞語進行修飾、限制或補充,恰到好處地擬訂出適合自己寫作的的文章題目;也可擬訂一個字面上和話題這個詞語並無關系,而實際上與這個詞語有強烈的內在聯系的作文題。題目最好要能比較鮮明地透視出文體、立意、選材等盡可能多的信息,以便從多方面制約、幫助自己的寫作,同時還可給閱卷者帶來愉悅感染。
寫好開頭和結尾,給閱卷老師良好的第一印象
中考作文是應試作文,考場作文和平時作文是有區別的,考場作文以得分為目的,那麼考場作文老師最為關注的就是開頭結尾部分。因為中考閱卷時間非常緊張,老師不可能逐字逐句去看考生的作文,那麼只能重點看開頭結尾段。
初三同學應該要專門訓練開頭結尾,好的首尾段應該是簡短、意思明了,富含深意。首尾呼應,結尾處有升華,一定會讓人眼前一亮。
起一個合乎主題又別致的標題
題好一半文,好的標題對中考作文實在是太重要。好標題的標準是:切合題意,能體現觀點;語言簡潔,富有文采;盡可能採用句子式的標題,含義更加豐富。
起標題,最怕的是空泛,或者過於標新立異,以至於讓人不知所雲。很多時候,閱卷老師僅憑分析考生的作文題目,就可以判定作文內容。考場作文不需要打草稿,時間不允許,但是要對標題進行反復斟酌。標題不可修改塗抹,更不可以有錯別字。
秀一把表達技巧,卷面美觀
考場作文要得高分,除了首尾段和標題,能展現過硬的表達技巧也很重要。基本的語言技巧包括運用修辭手法,最常用的是比喻、擬人和排比。在開頭或者結尾處寫出一組精彩的排比句,會讓文章增色不少。
考場作文,目的是為了得分,是功利性寫作,至於中間內容,只要寫夠字數,材料和主題有關,就能過關。考場作文,首尾段、標題、卷面和語言技巧是得高分的關鍵。抓住這些方面,考場作文一定得高分。總之,決勝中考作文,用好這三個技巧勢在必行,家長為孩子收藏。
有些物品結構比較復雜,光用轉動法還描述不清,抓不住特點,我們就要從外到里或從里到外的順序把物品的結構描述出來。這就要用過渡詞語把進入哪一層交代清楚。此外,要有重點地介紹物品的結構。
1、擬人法
把動物比擬成人要注意找出動物的特徵與人相似之處,並進行細致的描繪。把動物比擬成人,首先要從整體上把它比擬成人,然後找出局部相似之處。這樣,我們讀了以後才能有整體感。如果只抓住局部進行比擬,容易顯得不倫不類,不易讀者想像。把動物比擬成人,也用於動物動作的描寫。這主要是按照人物的心理活動想像動物動作的目的。
2、化動法
想像物品的動態要與靜態描寫相結合,這樣才能相映成趣。文章從描寫靜態轉入想像動態或從動態轉入想像靜態,描寫要交代清楚,否則會分不清楚哪部分是看到的,哪部分是想到的。文章所想像的物品動態要符合物品的特點,使人讀了可信。
3、說明法
採用說明法描寫物品時,首先要真實地說明它的特點,其次要抓住重點來說明。例如對物品的各部分進行說明時,有的部分,可以說明它的質地;有的部分,可以說明它的特點;有的部分,可以說明它的作用。此外說明物品的歷史、特點或用途時要圍繞全文的中心,切忌扯得太遠。
4、運用五覺法
眼睛可以看到物品的顏色、形狀;耳朵可以聽到各樣的聲音;鼻子可以嗅出香、臭、腥、臊;舌頭可以知道物品的苦、辣、酸、甜、咸、淡、澀;皮膚可以感知物品的軟硬、冷熱。我們描寫物品時,可以通過各種感覺器官的感受來寫物品的特點。採用五覺法來描寫物品,要注意圍繞物品最主要的特點寫,切忌支離破碎。此外,還要注意按一定的順序描述。
5、借物抒情法
借物抒情要求我們在描寫物品時,把感情寄託於對事物的愛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發自己的感情。運用借物抒情的方法,關鍵是找准物品的特點與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鳴的地方,使物品與感情相統一,使感情有所依託。
1。正所謂萬事開頭難,不過只要開了個好頭,這篇作文就會很好寫了。
鳳頭:是文章的首段,是閱卷老師首先入眼的地方,一定要做好整篇文章的中心把握,要做到下文與首段上下連貫,緊密結合,要通過開頭使下文有可寫之處,開頭要達到讓閱卷老師耳目一新的效果。例如,巧用排比,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並且通過這些修辭手法,而統領全文主旨。
豬肚:在一篇上好的文章中,分段都會恰到好處,而當文章中只有一大段或兩三段時,這篇文章即使文采再出眾,也不會有太高的分數,因為閱卷老師在中考判卷時,每三分鍾就要判出一份作文,工作量相當大,如果不善於分段,閱卷老師可能失去耐心,從而看不完,就會草草的給出分數。所以,在我看來,一篇文章至少要分6—8個段,但不是一行或幾行一段,而是要看起來像豆腐塊,一塊塊整齊的排列在一起,使文章緊中有松,鬆弛有度。要看上去整篇文章是一個整體,而不是零散的。
豹尾:在文章的最後處,應當讓主題更突出鮮明,升華主題思想,使豹尾抽起來!或讓人感到峰迴路轉,柳暗花明或更進一步的特殊效果。在文章末尾,應當再次點題,緊扣中心思想,讓貫穿始終的中心思想繼續延伸,引人深思。特別是要在結尾處,與開頭形成呼應,對比,遞進等等,來引發閱讀老師的共鳴!
2。細膩的文筆:不管是記敘,議論還是散文;不管是寫人寫事還是寫景。都要用細膩的文筆呈現出來,使文章中點更突出,讓閱卷老師在看試卷的過程中,有深思,放慢閱讀速度和重復閱讀的情況出現,讓閱卷老師身臨其境,從而使文章更具靈性。
3。貫穿始終的思想感情:在一篇布局格式上很得當,錯落有致的文章上,還必須要有一條貫穿始終的思想路線,這條線就像魚的脊椎一樣重要,這條線一定要清晰,明確,千萬不可含混不清。
把握好這幾點,一篇好的中考作文已經大致成型,不過要想在中考中脫穎而出,這僅僅是開始。
中心突出,立意深遠
首先,立意必須集中而突出。即使需要使用較多的素材也只能統一在一個中心之下,這樣才不會散而無主,不至於喧賓奪主。
詳略得當,內容充實
選材要鮮活。即選構要真實、新穎、典型,從生活中捕捉精彩的典型素材,篩選出那些最高興、最悲痛、最深刻、最難忘、最能打動人心。
情感真摯,敘中含情
在刻畫人物時,要將真情實感融入到細致、生動的人物描寫和事件敘述中去,人物有了真情實感便獲得了鮮活的生命。
結構清爽,敘事生動
首先結構要完整,寫人敘事要清晰。應善於運用前後照應、一線串珠等技法組織材料。其次敘事要生動,情節要曲折。
個性人物,形象鮮明
寫人記事的記敘文大多是通過塑造人物形象來揭示中心的。你可以通過個性分明的外貌、神態、服飾、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來展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徵。
一種體裁
寫記敘文,就好好把記敘文復習好。
兩個原則
1、真實才能動情。真正能打動讀者的,還是那些你親身經歷有真情實感的身邊小事;
2、妙語才能煽情。只有風趣幽默,生動活潑的語言才能讓讀者眼前一亮,讀之使人不斷點頭默嘆。
三字要求
1、穩:寫好事,力求能夠按照記敘文的六要素把事情交代清楚,開頭結章節附註意點題,結尾處要點明中心,穩定的發揮好自己的寫作水平。特別是寫作能力較好的同學,不要強求自己必須寫出「驚世之作」來,考試作文能夠發揮自己80%的寫作水平就很了不起了。
2、細:不要像電視劇情介紹那樣的簡單敘述,中間要加入環境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心理描寫,能力好的同學再來些遠近相襯、動靜相映、側面烘托、環境渲染、五覺描寫,是文章細膩、動人。
3、精:對於一般的同學來說,「精」體現在:
(1)選擇自己最拿手的內容;
(2)寫出自己的字;
(3)採用自己最順手的結構(總分結構或順敘方式),力求發揮好自己的水平。
對於寫作能力較好的同學來說,
「精」應體現在:
(1)選擇較有新意的、又是自己有把握寫好的內容;
(2)有漂亮的書寫;
(3)精心的安排好開頭和結尾,適當的採用倒敘、襯托、聯想、象徵、描寫、抒情、以小見大、欲揚先抑、渲染氣氛、借景抒情、托物喻志、以物喻人的方法方式結構文章;
(4)採用適當的修辭手法,特別是運用比喻、反復、排比、反問等手法,恰當的運用成語、引用格言名句,增添文采。
點題是用簡明扼要的語句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提示出來,話題作文作為一種應試文章,應該讓閱卷者在短期內就有一個明確而正確的印象,了解這篇文章的材料和題旨,恰如其分的點題就能起到這樣的作用。在文章恰當的地方(一般在結尾處,也可用「題記」的形式出現在文首),恰當地點題,不但在結構上收攏全文、收束文脈,更重要的是,讓讀者(閱卷者)能及時充分、准確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對文章做出恰如其分的評價。話題作文的點題,一般可以採用明點的形式,在文章適當處出現和題目中關鍵字眼相同或大致相同的詞語,直接解釋和說明題目的含義,提示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得到讀者(閱卷者)的認可並贊同,當然也可以用象徵式、比喻式、聯想式的點題,但這類點題要求比較高,一般不易掌握,考生應該慎用。
這樣,寫好話題作文也就不是一件難事了。
我們考生畢竟還處在學習寫作階段,文體的特徵一定要鮮明,這既便於自己寫作,也便於閱卷者閱卷。正確的方法是根據自己的擅長揚長避短,選擇文體,確定自己是寫什麼文體後,就要在自己的文章中鮮明地表現出這一文體的語言特徵。形象思維發達,會編故事,善於記敘描寫的考生可選記敘文來寫,在文章中要表現出語言的形象性;抽象思維發達,說話條理清晰,善於條分縷析的考生可選說明文來寫,在文章中要表現出語言的科學性;邏輯思維發達,會思辨議論說理的同學可寫成議論文,在文章中要表現出語言的嚴密性。其實,還可以寫成童話、寓言、劇本、書信、日記等等。當然,這里也不反對寫合乎要求的比如夾敘夾議的文章,因此,考生平時就應該多培養一些規范的文體意識,多養成一些高質量的文體風格,在考試中就可以多一些選擇餘地。
『貳』 比擬是什麼,並舉例哦
意思就是把一個事物當作另外一個事物來描述、說明。
比擬的辭格是將人比作物、將物比做人,或將甲物化為乙物。
比擬可以分為擬人、擬物兩類。
1、擬人。擬人就是把物當做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或思想感情。
例句:波浪一邊歌唱,一邊沖向高空去迎接那雷聲。
分析:在這段話,作者把波浪比作人,像人一樣會」歌唱「,如此擬人,使午畫面上的這些自然景物,栩栩如生,生動活潑,使得作者的情感在特定環境中的滿腔情懷形象化了。
2、擬物。擬物又包括兩類:一是把人當做物來寫,使人具有物的動作或情態;二是把甲事物當做乙事物來寫。
例句:金色的太陽照耀著金色的麥而是認得上乘法豐收的歌兒在田野里盪漾;維吾爾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在廣闊的天地里飛翔。
分析:翅膀是屬於鳥類的。作者卻賦予維吾爾族姑娘以翅膀,並熱情地謳歌:維吾爾族女拖拉機手駕駛鐵牛,在肥沃的田野上自由地飛馳。在這段話里,作者把人擬為了物。
(2)如何通過比擬的方法發展段落擴展閱讀:
容易混淆的概念:比喻
比擬和比喻人們常常把它們混為一談,但它們之間是有很大的差別,具體如下:
1、意思不同
比喻是通過把一種事物看成另一種事物而認識了它。比如「戰士像青松一樣挺拔」這個比喻句,就把「戰士」挺拔的身形比喻成挺拔的青松,借青松展現戰士的英姿。
而比擬則是把甲事物模擬作乙事物來寫。比如說「小溪大聲的呼喚母親。」小溪不可能像人一樣,而是將小溪直接模擬成一個思念母親的遊子來寫。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比喻和比擬是有差異的。
2、兩種手段的形式構成上也有不同。
比喻句一般都是由涵蓋了本體、喻體和喻詞三部分構成。例如「每一朵盛開的花像是一個張滿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
(宗璞<< 紫藤蘿瀑布>>)一句,本體是「盛開的花」,喻體是「張滿的帆」,喻詞是「像」,三者構成了比喻句的基本形式結構,而且喻體在句中一定要出現。
比擬卻不同,例如「春風溫柔地撫摸著你」一句,擬體完全在句中沒有出現,僅僅把「春風」的吹拂擬人化來寫作,描繪出它溫柔的特徵。
3、從兩者的側重來看截然不同。
比喻和比擬都是加強語言形象性的修辭手段。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喻乙事物,甲乙兩物有主有從;比擬重在「擬」, 即將甲事物當作乙事物,甲乙兩事物彼此相融,渾然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