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年級新生好的學習方法是什麼求答案
馬上就步入九月份了,幼升小的孩子們也將步入小學。在孩子剛入小學就培養好的學習方法,有利於促進小學生智力發展,對於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都有非常大的幫助。一起上小學的孩子們都在同一起跑線上,智力差異不是太大,所以學習的方法就顯得很重要了!下面為幼升小的小朋友們匯總的幾種學習方法,希望對各位家長和孩子們有所幫助!方法一、計劃先行
在整個小學階段,每個學期都要開設幾門課程,每周、每日學習的內容都不同,各主要學科都要布置課外練習,如果沒有學習計劃,就會手忙腳亂,雜亂無章,影響學習效果。教師要讓小學生明白制定學習計劃的重要性,明確學習計劃的內容,掌握制定學習計劃的方法。
學習計劃包括長期計劃和短期計劃兩種。長期計劃以一學期為宜,從總體上對各學科的學習作出全面的安排。短期計劃以一周為宜,對本周內每天的學習內容、學習目的、保障措施和作息時間作出詳細具體的安排。
學習計劃要具體、明確、切實可行,同時又要留有充分的餘地,以保證計劃的靈活性和適應性。在執行中既要堅定不移,又要根據實際適當調整,目的在於使學習計劃更加切合實際,更為有效地提高學習效果。
方法二、預習要做
預習也叫超前學習,是指在教師上課之前,對所要學習的內容提前進行學習和理解的過程。預習既是有效的學習方法,也是良好的學習習慣。預習的方法是對第二天要講授的內容認真閱讀,仔細思考,把新的知識和以往學過的知識聯系起來,看看哪些懂了會了,哪些不懂不會,從而明確聽課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克服課堂學習過程中的被動性和盲目性,提高主動性和自覺性,以利於提高學習效果。
方法三、聽課技巧
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中心環節,是學生獲得科學文化知識的主要途徑。如果小學生不會聽課,聽不懂,學不會,就會增加課後復習的困難和壓力,造成不良循環。同時由於長期積累,可能導致厭學心理,既不利於提高學習效果,也不利於心理健康。為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小學生注意以下幾點。
(1)認真聽。要求小學生聚精會神地聽講,充分理解教師講課的內容及其表達方式的含義,如節奏的快慢、聲音的高低等。
(2)注意看。要求小學生全神貫注地注視教師板書的內容,對教師用彩色粉筆標記的部分、用電化教具突出演示的部分尤其要仔細觀察,認真領會和重點記憶。
(4)主動練。在課堂上要鼓勵小學生大膽發言,勤學多練,從而加深理解,提高聽課效果。
(5)做筆記。對教師講課中的要點、難點都要簡明扼要地寫在筆記上,以備課後復習。
(6)善歸納。對教師課堂講授的內容,要抓住綱目,歸納要點,力求當堂理解。
『貳』 現在的一年級小學生該如何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有什麼好的辦法
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應該培養一個好的學習習慣,這樣對今後的發展會有著很大的作用。要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需要孩子學會自己動手動腦,這樣才能發現知識點能夠鍛煉能力掌握方法。特別是小學階段一定要培養孩子有一個好的時間規律,特別是低齡的學生,一定要專心聽講,還要主動去提問,認真閱讀,嚴守紀律,獨立思考,還要按時完成作業。
持之以恆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家長時刻的鼓勵孩子和激勵孩子,要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有了學習興趣之後,孩子各方面都會得到提升。現在是一個科技比較發達的世界,不要讓孩子整天沉迷於游戲之中,這樣很容易毀掉孩子的前程。
『叄』 小孩小學一年級學習成績不好,該如何提高
家長是非常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的,當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的時候,家長就會特別著急。因為如果小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不好,那他就不能夠在以後考一個好的高中,可能也考不上好的大學。但是家長也不能夠太過於著急,因為一年級的小孩子是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的,這個時候想以後上大學的事情也太遠了。那小孩小學一年級學習成績不好,該如何提高?
『肆』 孩子剛上一年級,每沒科成績只考七八十分,該如何提高學習效率
小學階段對於很多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階段,因為小學階段的知識比較簡單,更多的是為了培養孩子的習慣和態度。很多家長都在孩子上了一年級之後,突然發現感覺孩子的成績好像並不高。畢竟一年級的知識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如果每科的成績只有七八十分,說明孩子可能在上課時沒有認真聽或者說孩子對於知識的掌握並不是非常的牢固。
其次,我們要鼓勵孩子學習。這個時候,孩子可能因為分數不高,或者說剛上學對學習興趣不濃,所以就會出現成績不佳的情況。那我們就要盡可能幫孩子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鼓勵孩子去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
最後,我們一定要安排好孩子學習的時間,讓孩子適應在規定時間內進行學習。而且一定是什麼時間點就做什麼事情,只有將習慣養好了,這樣孩子的效率才能更高。
當然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還是會遇到挫折和失敗的,我們不要急於讓孩子成功我們應該肯定孩子的付出,多鼓勵,多表揚讓孩子建立自信建立對學習的興趣,才能更加有效的幫助孩子真正提高學習效率。
『伍』 一年級如何學習
一年級小學生應重點培養的幾種習慣
學習習慣需要訓練,但對於不同年齡的學生,在內容和方法上都有區別。對一年級小學生來說,主要是針對一些常規的學習習慣進行訓練。
(一)口頭表達。在培養一年級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過程中,努力使學生養成正確、有序、說完整話的好習慣。無論哪種情況都要要求學生先想後說,想好再說,然後強調語句完整,條理清晰,連貫流暢。並學會根據不同的場合調整語氣、音量和說話的方法。還要求回答提問時音量要大,語氣要肯定,讓全班同學都聽見;糾正他人發言時態度要誠懇,音量要適中;小組討論時要用商量的語氣相互補充,音量宜小不宜大,不能影響其他小組的學習。
(二)專心聽講。專心聽講是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思考的基礎,也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為了培養學生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首先應要求學生聽課時,不要思想開小差或做小動作,集中注意力;其次,要求他們認真聽其他同學回答問題,有沒有需要補充的;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教師講課時應做到精神飽滿,語言生動有趣,方法靈活多樣。力求使課堂教學引人入勝,使每個同學都樂意聽講。
(三)就語文學科來說讀的習慣的培養很重要,根據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要求,從二個方面進行訓練:
(a)初讀。讓學生藉助拼音掃除生字障礙,做到正確。在這個過程中,老師督促學生養成正確的姿勢以及自覺朗讀的習慣。
(b)精讀。就是要培養學生帶著問題朗讀的習慣。同時,鼓勵學生課外閱讀,涉獵天文地理,擴大知識面,使孩子們從小主動尋找科學的奧秘。
(四)認真書寫。寫字時,首先要求學生坐姿端正,握筆姿勢正確。寫作業之前,教師要帶著學生復習一下正確的書寫姿勢。在學生寫作業時,教師要認真觀察,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坐姿。其次,通過講解,使學生樹立形成正確、美觀的印象。再次,要求學生用本干凈整潔;字跡清楚規范;有一定的書寫速度。為此,學生寫在田字格中的生字寶寶,教師要事先給他們寫好樣子,讓他們先觀察,再書空一次,最後在練習寫。
培養過程中需把握的幾個方法
一年級小學生好動、好問、模仿性強,所以良好習慣培養應以常規學習習慣培養為主,在培養方法上重激發慾望,反復訓練形成習慣。
(一)及時提醒。在培養小學生學習習慣過程中,行之有效的提醒中是非常必要的。持久性和自控性差是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為了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教師不僅要從學生實際出發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還要注重提醒。當發現哪個學生的表現不能令人滿意時,及時送去一個眼神,一個手勢,或者是一下輕輕地愛撫,就會喚起學生的注意。
(二)樹立榜樣。在孩子們的眼裡,教師是完美無缺的榜樣,學生的許多習慣都能從老師身上找到影子。因此,教師在課堂內外要特別注意言傳身教。小學生具有向師性、模仿性特點,教師必須發揮示範作用,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學生耳儒目染,對其良好的習慣的形成,其作用不可估量。小學生的另外一個心理特點就是模仿性強,還有爭強好勝心理,要多用小學生身邊的夥伴給他們做榜樣,激勵他們向小夥伴學習。
(三)恰當評價。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給兒童以勞動的快樂,覺得學習成績的快樂,喚醒隱藏在他們心中的自豪感,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條金科玉律。」正確適當地評價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手段。對學生取得的每一點微小的成績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激勵其不斷取得新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課堂評價要多樣化,要有針對性,語言要豐富,不要總是一句:「你真棒」。對一年級小學生來說,一句表揚,或是一個小紅花、五角星都可以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行為變習慣,習慣養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高度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努力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乘著良好習慣這艘帆船,乘風破浪,順利地到達成功的彼岸!
『陸』 一年級孩子怎麼學習方法最好
一、 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習慣的習慣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中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習慣。」對於學生來說預習是自主學習的起始階段,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針對一年級的特點,學生預習時要做到以下幾點:
1、熟讀課文,能夠在課前把語句讀順,做到不丟字、不多字。圈畫生字、詞語。
2、識記生字,由於現行教材的識字量特別大,僅靠課堂的時間是無法達到教學的效果,所以預習時要求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自己記字音、字形。讓課堂教學成為學生檢查、提高的過程。
3、擴詞。用生字組多個詞,鼓勵學生組四字成語,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
4、再讀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誰?干什麼?讓學生自己用簡練的語言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同時想想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訓練學生自我質疑的能力。
一年級學生能夠做到這些就可以了,隨著年級的升高在逐漸提高預習的要求。
二、 培養學生專心傾聽的習慣
一年級學生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尤其是剛入學時,40分鍾的語文課對於他們來說一時很不習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應想方設法運用各種手段來激發學生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首先是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課。他們的注意力持久性較差,要他們象高年級學生那樣認真地聽講40分鍾很是困難,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感變化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教師講課要充滿激情,語言要兒童化。創設學生喜愛的情境,指導學生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課、提問,認真思考,作出積極的反應,對於參與得特別認真、積極的小朋友要及時鼓勵,並建立個人紅星榜,開展「誰得的紅星多」等活動,通過一次次的活動、一次次的激勵,學生認真聽講的興趣大大增強了。
其次是認真傾聽同學的發言。一年級小朋友剛入學時最大的一個弱點就是當別人發表意見時,不懂得如何人認真傾聽。有的一心想表現自己,他高高地站起來,邊舉手邊不停地喊「我來,我來」,有的隨心所欲地看書,有的搞小動作。如果任其自由散漫,課堂的學習效率將大打折扣,而且會滋長某些不良習慣的蔓延。當這種情況出現時,我就示意發言的同學停一下,並說:「還有幾個小朋友沒准備好呢!比比誰聽得最認真!」「比一比,他的說法跟你是不是一樣,歡迎發表不同的意見。」這樣多次及時的提醒與交流評價,學生能逐漸養成認真傾聽教師和同學發言的好習慣。
三、 培養學生認真閱讀課本的習慣
課本是學生無聲的「老師」,要充分發揮它作為「老師」的作用。良好的看書、用書習慣應從一年級起培養。課本根據兒童特點編了朗朗上口的兒歌,從中識字學句,一年級學生學兒歌很快,他們能背出來,但指幾個字給他卻不認識,原因是他們還沒學會閱讀課本。我常用講故事、做游戲的方法引導他們閱讀課本,如從課本中找生字寶寶、比比誰認的字最多。在教學中我還發現學生不善於用手,我引導學生用手指字,看清字音字形,效果不錯,為孩子們所喜歡的方法。
除了指導學生讀課本外,還要鼓勵學生多讀課外書,如有注音的兒童讀物,成語故事等,利用每天中午的讀書時間,讓學生讀後交流自己的讀書收獲,大大增加了讀書興趣。擴大識字量,培養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