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改為比喻句方法和技巧ppt

改為比喻句方法和技巧ppt

發布時間:2023-08-14 03:25:31

『壹』 把一個句子改為比喻句

許多傘在大街上移動,像河流中游動的一朵朵花。

『貳』 如何改成比喻句

比喻,就是描寫事物或說明道理時,用與它有相似的其他事物或道理來打比方,這種形式叫做比喻。在1寫作中,我們如何創作比喻句呢?關鍵在於運用聯想,尋找合適的喻體。在比喻句中,本體就是句子本來要說跡念明的事物;喻體是用來打比方的具體、生動,為大家所熟悉的事物;比喻詞就是用來連接本體和喻體的詞語,通常由「好像、彷彿、猶如、似」等詞語擔任。
在改寫時,還要注意本體和喻體要有相似點。本體和喻體感情色彩要一致。

改寫示例:
1.秋天到了,樹葉紛紛往下落。
——秋天到了,樹葉像毛毛細雨一樣往下落。

2.藍天上布滿了星星。

——黑色的天空上布滿了像寶石一樣的星星。

3.彎彎的月亮掛在天上。

——彎彎的月亮像小船一樣掛在天上。

4.池塘里的荷葉在微風中搖動著。

——池塘里的荷葉像一把把綠傘在微風中擺動著。

5.老師親切的教導滋潤了同學們的心田。

——老師親切的教導像甘甜的雨露一樣滋潤了同學們的心田。

6.李剛跑得很快,一路領先,奪得了冠軍。

——李剛跑得很快,像一陣風一樣,一路渣塵領先,奪得了冠軍。

7.看,田野一片金色。

——看,田野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8.戰士們挺著胸膛站在戰車上。

——戰士們像鋼鐵巨姿梁困人一樣挺著胸膛站在戰車上。

9.樹上掛滿了大柿子。

——樹上掛滿了大柿子,像一個個大紅燈籠。

10.池塘里的荷葉又大又綠。

——池塘里的荷葉如芭蕉般又大又綠,讓人喜不自勝。

『叄』 比喻句的方法和技巧

比喻不僅僅是一種修辭學中的修辭格,好的比喻是作者對客觀對象的描形與主觀感受的統一,應貼合文章的題旨情意,它蘊含著作者的情意與巧妙的構思。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小學語文比喻句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認識比喻

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去描繪另一事物或說明道理,這種辭格叫比喻。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本體」,用來打比方的事物叫「喻體」,聯系二者的詞語叫「喻詞」。本體和喻體必須是性質不同的兩種事物,利用它們之間在某一方面的相似點來打比方,就構成比喻。

小學語文比喻句方法

根據本體、喻體和喻詞的有無及變化,比喻可分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種。

明喻,是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像、如、似、彷彿、猶如、好像」等喻詞來聯系的比喻。例如:

(1)一座座雪峰插入雲霄,峰頂銀光閃閃。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顆顆寶石鑲嵌在綵帶般的溝谷中。(《九寨溝》)

(2)極目遠眺,碧綠如絲絨般的草原上,是一頭頭黑白兩色的奶牛。(《田園詩情》)

暗喻,又叫「隱喻」,是本體和喻體都出現,但是用「是、變成、成為、等於、當作」等喻詞聯系的比喻。例如:

最初像銀線,逐漸變成銀條,最後十里長堤上全都是銀松雪柳了。(《霧凇》)

二、比喻的「三要素」

上面講了比喻的定義以及明喻、暗喻這兩個小學生經常碰到的比喻類型,但是對小學生來說最首要的還是比喻句與非比喻句的區分,這是光靠定義所解決不了的,還必須有適當的技巧和方法,因此接下來不得不提到比喻句的「三要素」。

比喻的三要素是本體、喻體以及本體與喻體之間的相似點。弄清楚比喻的三要素非常重要,這應該是我們教給學生用來判斷一個句子是否為比喻句的最有效方法。同時也要注意「相似點」應該是兩個不同性質事物之間的相似點,不能超出比喻的定義。

三、幾種易混淆的非比喻句辨析

(一)帶有「像、好像」的非比喻句

1、「像」字表示作比較,而不是比喻。例如:

你一天到晚就知道玩,就不能像人家王斌那樣啊。

2、「像」字表示舉例,而不是比喻。例如:

像雷鋒這樣的好人永遠都會活在我們的心中。

3、「像、好像」表示想像,而不是比喻。例如:

盯著夜晚的星空,我像是在浩渺的太空遨遊。

4、「像、好像」表示推測,而不是比喻。例如:

遠處那人是誰?像是咱們李老師。

(二)比喻與擬人

擬人和比喻這兩個辭格可以說是如對孿生兄弟,他們都比較早地出現在小學生的視野里。由於二者組成結構上存在相似點,因此「兩兄弟」有時候也容易搞混。擬人是比擬的一種(另一種是擬物,小學階段一般只考查擬人),即把物當作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例如:

蘋果嚷著冷了,

要穿紅襖;

葡萄嚷著冷了,

要披紫袍。

上面這兩句節選自蘇教版教材《秋天》一文,試比較此文中的另一段:

秋風如同柔韌的梳子,

把田野梳得井井有條;

秋光如同發亮的汗珠,

蓬蓬勃勃在田野上閃耀。

不難看出,前一段採用了擬人修辭,後一段則主要是運用比喻(其中「把田野梳得井井有條」也包含擬人)。由此可見,比喻、擬人雖然都是拿兩個事物作比較,但是二者的區別還是很明顯的:比喻重在「喻」,擬人重在「擬」。

四、教學策略

(一)以簡馭繁。小學生學習比喻句不必從定義入手,可以先從欣賞開始。在日常教學中,在對課文的學習中會遇到許多的比喻句,這些都是教學資源。

(二)比較法。在第一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將比喻句與非比喻句進行比較,學生見識得多了,對比喻句的認知就會從模糊漸漸走向清晰。

(三)讓學生創作比喻句。學習比喻句不光是為了認識比喻句,最終目的是能在寫作中自覺地使用比喻句。在日常作文教學中鍛煉學生學寫比喻句、活用比喻句,這樣也就真正完成了比喻句的「修辭使命」。

2小學語文識別比喻句方法
1、構成比喻的本體和喻體之間必須有相似點。這是區別借喻和借代的關鍵。

例如:

①離開這個閻王殿!就是餓死也比在這里強。

②遠處來了兩個紅領巾。

句①中,地主的家和「閻王殿」之間有相似點,所以屬於比喻中的借喻。句②中「紅領巾」和它所代本體「少先隊員」之間沒有相似點,「紅領巾」只是「少先隊員」的特徵,用特徵代替本體,是借代。另外,正因為本體和喻體之間有相似點,所以,凡是借喻只要加上本體和喻詞就可以構成明喻,而借代卻不能。如句①可以變為「地主的家像個閻王殿」,句②變為「少先隊員像紅領巾」則不能成立。

2、喻體的隱、現是區別比喻和比擬的根本標志。

例如:

①曙色像一片翠藍的水流動在原野的盡頭。

②曙色流動在原野的盡頭。

句①中出現了喻體「一片翠藍的水」,句②中出現了本體「曙色」和比擬詞語「流動」,而喻體沒有出現,所以句①是比喻,句②是比擬。

『肆』 改比喻句的方法和技巧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 物。即用某些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擬想要說明的事物。 (以甲事物來比擬乙事物)物。即用某些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擬想要說明的事物。 (以甲事物來比擬乙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結構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比喻句的基本結構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 系的詞語)和喻體(打比方的事物)。 句子的形式:本體+ 喻詞+ 喻體。 : 比喻詞:「?? 像??」、 、「?? 好像??」、 、「?? 如同??」、 、「?? 宛如??」、 、「?? 彷彿??」 、 「 像?? 似的??」 、「 像······ 一樣」 、「 好比」 、「 是」 、 「 變成」等。 順口溜: 比喻手法真形象,本體喻體比喻詞。 本體喻體性不同,本體喻體有相似。 修改句子睜大眼,首先本體來找出。 接著比喻詞添加,好像同彷彿似的。 成了變成是構成,喻體確定由本體。 比喻的條件: 1 、本體和喻體必須是性質不同....的兩類事物。 如:他長得像他爸爸。(不是比喻句) 露似珍珠月似弓。(比喻句) 2 、本體和喻體之間必須有相似點 。 雲像棉花。
如何判別是不是比喻句 有「 好像」「 像」「 是」一類詞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判斷一個句子一類詞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判斷一個句子 是不是比喻句,關鍵要看句子里是不是在「 打比方」 。 例句賞析: 一塊塊拔地而起的巨石像一支支巨大的竹筍。 (外形相似) 小河如同一條透明的藍帶子。(外形、顏色相似) 雲彩像一朵朵潔白的羽毛,輕輕的飄浮在空中。(外形、顏色相似)雲彩像一朵朵潔白的羽毛,輕輕的飄浮在空中。
(外形、顏色相似) 用比喻的方法把下列句子寫具體、寫生動。 雨下得很大。 眼睛明亮。 天氣悶熱。 閃亮的小露珠。大象的耳朵真有趣。閃亮的小露珠。大象的耳朵真有趣。 樹葉一片片落下來。 2 、鳥兒啼轉起來。 3 、金秋十月,桂花開了。 4 、洞庭湖的水真綠啊! 5 、奔騰的湖水從大壩的進水口直沖下來。 6 、他飛快地跑過來。 7 、秋天,楓樹的葉子紅了。 8 、排著隊的遊客走進展覽廳 篇二:比喻句修改方法 比 「 變成」 等。 順口溜: 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即用某些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擬想要說明的事物。

閱讀全文

與改為比喻句方法和技巧ppt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前抗氧化方法 瀏覽:874
果酸誘小葯的使用方法 瀏覽:599
高強螺栓檢測方法 瀏覽:278
單臂畫圓肩頸解決方法 瀏覽:973
靛藍染毛線的方法及步驟 瀏覽:661
正確綳腳背的方法 瀏覽:613
膝彎靜脈曲張解決方法 瀏覽:255
辣木籽的食用方法泡水 瀏覽:754
三星手機話筒聲音小怎麼解決方法 瀏覽:292
科顏氏瓶蓋使用方法 瀏覽:982
羊腹腔積液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737
基酒浸泡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830
手的康復治療訓練方法 瀏覽:13
快速給你洗澡的方法 瀏覽:131
838399用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115
汽車絞盤使用方法 瀏覽:429
定額換算根據其計算方法 瀏覽:97
原因和治療方法 瀏覽:962
大電飯鍋溫控器接線方法圖片 瀏覽:348
企業轉型解決方法 瀏覽: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