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用大數據判斷正確方法

如何用大數據判斷正確方法

發布時間:2023-07-07 22:51:38

Ⅰ 該如何用好大數據

該如何用好大數據
近一兩年來,大數據是一個被頻繁提及的詞彙。不管是近幾天麻涌舉行的五礦物流麻涌基地發布會上,還是在智博會配套活動中國(東莞)雲計算高峰論壇上,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研究者對大數據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越來越多的東莞企業表示想要做好大數據運營,但是,大數據要用好並不容易。
大數據是指無法在一定時間內用常規軟體工具對其內容進行抓取、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大數據技術,是指從各種各樣類型的數據中,快速獲得有價值信息的能力。
大數據聽起來似乎很高深,但其實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一個消費者在淘寶上搜索了泳鏡,接下來他在打開許多網站時都會看到游泳衣、游泳圈等相關產品的廣告。這,就是當前大數據營銷的一個典型應用場景。
前不久,陳國良和石鍾慈兩名專門研究雲計算和大數據的工程院院士在東莞進行了一次大數據的知識普及講座。
據陳國良院士介紹,2012年3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一次研究計劃上提出了大數據概念。「大數據」的說法由此被全球范圍採用,而在此前,國內的研究者一般稱其為天文數據、海量數據或者巨量數據。不管是物聯網設備的感測器、科學研究還是人們的日常生活,都會產生大量的數據。而善於用好大數據技術,則可以從這些數據中挖到「黃金」。
不過,陳國良也表示,大數據的結果很有價值,但千萬不能陷入大數據獨裁主義,人,才是大數據的第一要素。當然,要求所有企業都具有大數據分析能力。
陳國良所說的大數據分析能力,便是大數據的組成部分。隨著大數據的應用日漸廣泛,影響日漸深遠,大數據思維的重要性也日漸顯著。
大數據思維,就是能夠正確利用好大數據的思維方式。大數據並不是指任何決策都參考數據,也不是要求所有問題都足夠精準,更不是花巨資打造大數據系統或平台,而是在應該讓大數據出場的地方把大數據用好。
要用好大數據,首先應該採集大數據。與傳統的調查問卷等搜集信息數據的方式不同,互聯網時代的大數據採集是「無限的、無意識的、非結構化的」數據採集。各種紛繁復雜的行為數據以行為日誌的形式上傳到伺服器中,隨用隨取。此外,分析數據使用了專門的數據模型。最值得一提的是,大數據可以根據營銷、決策等特定問題,從資料庫中調取海量數據進行挖掘以完成數據驗證,甚至可以得出與常識或經驗判斷完全相異的結論出來。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很多時候,大數據的價值正是體現在這樣與直觀判斷大相徑庭的地方。對此,陳國良也表示,「大數據分析結果有時候沒有理論支撐甚至無法證明,不過分析仍然有效,技術仍然在發展!」陳國良還為東莞有意進行大數據挖掘的企業支招說,大數據的獲取,不能依靠隨機采樣,也不能強求精確性,甚至分析結果也難以解釋其所以然,不過能用就好,以後可以慢慢再弄清其中的科學原因。
業內人士分析說,大數據的應用領域正在逐步增加。一方面,東莞企業可以通過大數據對用戶行為與特徵作出分析。通過大量數據可以分析出用戶的喜好與購買習慣,甚至做到「比用戶更了解用戶自己」。此外,通過大數據可以支撐精準營銷信息推送。讓最精確的信息傳遞到正好匹配的客戶手中。
另外,通過大數據可以讓營銷活動能夠與用戶能夠產生「會心一擊」的效果,這種基於海量數據的挖掘和匹配實現的精準信息,能夠讓企業有效地取得客戶的歡心。
在陳國良眼中,雲計算、物聯網以及大數據是三位一體的,伴隨著萬物互聯的趨勢以及雲計算逐步變得更加方便易得,價格低廉,大數據的應用場景以及應用的經濟類型也都將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Ⅱ 最常用的四種大數據分析方法

本文主要講述數據挖掘分析領域中,最常用的四種數據分析方法:描述型分析、診斷型分析、預測型分析和指令型分析。
當剛涉足數據挖掘分析領域的分析師被問及,數據挖掘分析人員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時,他們給出了五花八門的答案。
其實我想告訴他們的是,數據挖掘分析領域最重要的能力是:能夠將數據轉化為非專業人士也能夠清楚理解的有意義的見解。
使用一些工具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數據分析在挖掘數據價值方面的重要性,是十分有必要的。其中的一個工具,叫做四維分析法。
簡單地來說,分析可被劃分為4種關鍵方法。
下面會詳細介紹這四種方法。
1. 描述型分析:發生了什麼?

這是最常見的分析方法。在業務中,這種方法向數據分析師提供了重要指標和業務的衡量方法。
例如,每月的營收和損失賬單。數據分析師可以通過這些賬單,獲取大量的客戶數據。了解客戶的地理信息,就是「描述型分析」方法之一。利用可視化工具,能夠有效的增強描述型分析所提供的信息。
2. 診斷型分析:為什麼會發生?

描述性數據分析的下一步就是診斷型數據分析。通過評估描述型數據,診斷分析工具能夠讓數據分析師深入地分析數據,鑽取到數據的核心。
良好設計的BI dashboard能夠整合:按照時間序列進行數據讀入、特徵過濾和鑽取數據等功能,以便更好的分析數據。
3. 預測型分析:可能發生什麼?

預測型分析主要用於進行預測。事件未來發生的可能性、預測一個可量化的值,或者是預估事情發生的時間點,這些都可以通過預測模型來完成。
預測模型通常會使用各種可變數據來實現預測。數據成員的多樣化與預測結果密切相關。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下,預測能夠幫助做出更好的決定。預測模型也是很多領域正在使用的重要方法。
4. 指令型分析:需要做什麼?

數據價值和復雜度分析的下一步就是指令型分析。指令模型基於對「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發生」和「可能發生什麼」的分析,來幫助用戶決定應該採取什麼措施。通常情況下,指令型分析不是單獨使用的方法,而是前面的所有方法都完成之後,最後需要完成的分析方法。
例如,交通規劃分析考量了每條路線的距離、每條線路的行駛速度、以及目前的交通管制等方面因素,來幫助選擇最好的回家路線。
結論
最後需要說明,每一種分析方法都對業務分析具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應用在數據分析的各個方面。
End.

Ⅲ 如何利用大數據做出正確的判斷

大數據(big data),指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體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1]
在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庫克耶編寫的《大數據時代》[2] 中大數據指不用隨機分析法(抽樣調查)這樣捷徑,而採用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大數據的5V特點(IBM提出):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樣)、Value(價值)、Veracity(真實性)。
未至科技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是以組織價值鏈分析模型為理論指導,結合組織戰略規劃和面向對象的方法論,對組織信息化戰略進行規劃重造立足數據,以數據為基礎建立組織信息化標准,提供面向數據採集、處理、挖掘、分析、服務為組織提供一整套的基礎解決方案。未至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採用了當前先進的大數據技術,基於Hadoop架構,利用HDFS、Hive、Impala等大數據技術架構組件和公司自有ETL工具等中間件產品,建立了組織內部高性能、高效率的信息資源大數據服務平台,實現組織內數億條以上數據的秒級實時查詢、更新、調用、分析等信息資源服務。未至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將,為公安、教育、旅遊、住建等各行業業務數據中心、城市公共基礎資料庫平台、行業部門信息資源基礎資料庫建設和數據資源規劃、管理等業務提供了一體化的解決方案。

閱讀全文

與如何用大數據判斷正確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殺活兔子的方法技巧 瀏覽:953
塵埃計數器使用方法 瀏覽:212
量化分析方法舉例 瀏覽:528
榛子的育苗方法圖片 瀏覽:209
常用的累積粉絲的方法 瀏覽:192
香港拓客方法有哪些 瀏覽:419
三星手機設置鈴聲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29
帽子製作方法視頻手工 瀏覽:950
如何用spss進行人口預測方法 瀏覽:649
艾蜜塔使用方法 瀏覽:931
濕氣重怎麼祛除最快最有效方法 瀏覽:387
硅酸鹽水泥板安裝方法 瀏覽:160
車間門安裝方法 瀏覽:510
中葯山葯食用方法 瀏覽:936
外科手術區皮膚消毒方法步驟 瀏覽:883
耳道乾燥快速恢復十大方法 瀏覽:855
學生用什麼方法較快閱讀 瀏覽:767
圓心角周長計算方法 瀏覽:653
特級化學教師教學方法 瀏覽:621
雷諾氏病中醫治療方法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