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成本費用的分配方法有哪些
企業的要素費用按與生產工藝的關系分類分為直接生產費用與間接生產費用。按其計入產品成本的方法分類分為直接計入費用與間接計入費用。直接費用可能是直接計入費用,也可能是間接計入費用。
直接計入的要素費用直接計入某種產品。而間接計入的要素費用分配關鍵是找到一種合理的分配標准。合理的分配標准與所分配的費用多少有密切的聯系,因而分配結果比較准確合理,而且還應是比較容易取得的資料,計算也應比較容易。分配間接計入費用的分配標准主要有三類:1 成果類:如產品的重量、體積、產量、產值等;2 消耗類:如生產工時,生產工人的工資、機器工時、原材料消耗量等。3 定額類:如定額消耗量、定額費用等。
分配時先計算費用分配率,即每一單位分配標准應負擔的費用額。然後再根據各種產品的分配標准額乘以費用分配率,即可求得每種產品應分配的間接計入要素費用。
部門費用的核算
部門費用是指企業為商品產品的生產提供產品、勞務或直接從事生產組織管理工作的生產部門所發生的費用。包括輔助生產成本和製造費用。
關於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可劃分為兩種情況:根據輔助生產車間生產的特點,基本上可以劃分為兩種類型是,即產品性生產和勞務性生產。產品性生產如自製材料、工具、模具等,其特點是產品的生產與耗費可以分布在不同的時點。而勞務性生產其生產與耗費不能間斷,必須同時進行。如供電、維修、運輸等。
對於產品性生產的輔助生產成本可先計算出其產品的單位成本,然後再按各部門領用耗費多少進行分配。對於勞務性生產的輔助生產成本可採用直接成本法、一次交互分配法、計劃成本法、代數分配法、順序分配法等方法進行分配。關於部門費用中的製造費用,應重點理解按年度計劃分配率法。採用這種方法,不論各月實際發生多少製造費用,每月各種產品中的製造費用都按年度計劃分配率分配,但在年度內如果發現全年的製造費用與實際數可能發生較大差額時應及時調整計劃分配率。採用這種方法製造費用的總賬和明細賬月末會有餘額,而且余額所在方向不固定,即有可能在借方,也有可能在貸方。這個余額就是全年製造費用的實際發生數與計劃分配額的差額,一般應於年末計入12月份的產品成本。生產損失的核算
生產損失是指在正常的生產下,為了獲得合格品而不可避免的、連帶發生的資金耗費。主要包括廢品損失和停工損失兩部分。在這兩部分損失中,除個人責任事故和非正常損失外,其餘都要由本期生產的同種產品或同類合格品的成本負擔。
1 廢品損失是指生產過程中發現的不可修復廢品的生產成本以及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用,扣除回收的廢殘料價值和應收賠款以後的凈損失。
廢品損失的核算應專設「廢品損失」科目核算。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用直接計入該科目,不可修復廢品的生產成本應先從生產成本賬戶中結轉出來計入生產成本。由於廢品損失屬於成本開支范圍的一項內容,因此計算出實際的費用損失之後,還應再轉入生產成本賬戶。
2 停工損失是指生產車間或車間內某個班組在停工期間發生的全部費用。包括停工期間發生的原材料費用、工資及福利費用和製造費用等。應由過失單位或保險公司負擔的賠款,應從停工損失中扣除。
為簡化核算工作,停工不滿一個工作日的,一般不計算停工損失。
在產品成本核算
約當產量法、按定額成本計價法、定額比例法三種方法。
1 約當產量法:所謂在產品的約當產量是將尚示完工的在產品按其完工程度或投料程度折算成完工產品的數量。
2 定額比例法:是指企業分別成本項目,按照完工產品與月末在產品定額耗用量或定額費用比例分配成本費用的一種方法。先計算出每一單位定額應分攤的費用即費用分配率,然後用費用分配率乘以完工產品或在產品的定額,分別計算出完工產品和在產品的生產成本。
3 按定額成本計價法:是指月末在產品成本按其數量和事先核定的在產品單位定額成本來計算在產品生產成本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的特點是將在產品實際成本與定額成本的差異全部轉嫁給了完工產品,因此如果在產品數量較多採用這種方法就不太合理了。
以上這三種方法是難度相對較大的方法,對此作了特別的提示。再次提醒大家要認真理解掌握每一種方法的優點及其缺陷,才能在實際工作中採用適合自己企業實際情況的具體方法。
『貳』 生產費用要素分配一般原則是什麼
生產費用要素分配一般原則是可概括為:凡是屬於直接費用應直接計入產品成本;屬於間接費用經歸集與分配後,分配計入產品成本。
在生產一種品種的企業,應計入產品成本的全部費用,都是直接費用,應直接計入產品成本。
在生產多品種的企業,應計入產品成本要素,有的是為某種產品所耗用,有的為凡幾種產品共同耗用。這就要根本實際情況,按上述費用要素分配的一般原則區別對待。對於能確定的為某種產品所耗用的直接費用直接計入,為幾種產品共同耗用的間接費用,要採用一定的方法分配計入。
生產費用要素主要組成
1.外購材料
指企業為進行生產而耗用的一切從外部購進的原材料、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半成品、包裝物、修理用備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2.外購燃料
指企業為進行生產而耗用的一切從外部購進的各種燃料,包括固體燃料、液體燃料和氣體燃料。
3.外購動力
指企業為進行生產而耗用的一切從外部購進的各種動力,包括電力、熱力和蒸汽等。
4.工資
指企業所有應計入生產費用的職工工資。
5.提取的職工福利費
指企業按職工工資的一定比例計提並計入費用的職工福利費。
6.折舊費
指企業按照規定對固定資產計算提取並計入費用的折舊費。
7.利息支出
指企業計入期間費用等的借入款項利息凈支出(即利息支出減利息收入後的凈額)。
8.稅金
指計入企業管理費用的各種稅金,如印花稅、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和車船使用稅等。
9.其他支出
指不屬於以上各項要素的費用支出,如郵電費、旅差費、租賃費、外部加工費和保險費等。
『叄』 成本費用的分攤方法
第一種,平均分攤法。把一定時間內發生的費用平均攤到每個產品的成本中,它使費用的發生比較穩定、平均。平均費用分攤法是抵消利潤、減輕納稅的最佳選擇。
只需生產經營者不是短期經營而是長期從事某—一種經營活動,那麼將一段時期內(如1年)發生的各項費用進行最大限度的平均。
就可以將這段時期獲得的利潤進行最大限度的平均,這樣就不會出現某個階段利潤額及納稅額過高的現象。
第二種,實際費用攤銷法。根據實際發生的費用進行攤銷,多則多攤,少則少攤,沒有就不攤,任其自然,這樣就達不到避稅的目的。
第三種,不規則攤銷法。根據經營者需要進行費用攤銷,可能將一筆費用集中攤入某一產品成本中,也可能在另一批產品中一分錢費用也不攤。這種方法最為靈活。
企業如果運用得好,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別是當企業的經營不太穩定,造成利潤每月差別很大時,該方法可以起到平衡的作用,利潤高時多攤,利潤低時少攤,從而有效地避稅。
(3)如何選擇費用要素的分配方法擴展閱讀:
企業在進行費用分攤時應解決以下兩個關鍵問題:
一是如何實現最小利潤支付;
二是在費用攤入成本時如何使其實現最大攤入。
企業費用開支包括勞務費用開支、管理費用開支、福利費用開支、各項雜費開支等。其中,勞務和管理費用開支最為普通,也是企業費用開支中兩項最主要的內容。
勞務費用開支和管理費用開支有多種標准,但最小最低的標准只有一個,即它是由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需要來決定的。
拿勞務費用開支來說,任何一個企業生產經營中都有一個勞務使用最佳狀態點。在這個最佳點上,勞動力和各種人員配備使企業利益最大而勞務費用最省。
因此,尋找發現這一最佳結合狀態點是使用費用均攤法的基礎。
『肆』 製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是什麼樣的
1.
製造費用的歸集主要針對間接材料費、間接人工費用、固定資產折舊費、低值易耗品、企業生產單位的其他支出的費用數據歸集。
2.
製造費用的分配主要是:
(1)直接人工工時,各受益對象所耗的生產工人工時數,可以是實際工時,也可以是定額工時;
(2)直接人工成本,各受益對象所發生的直接人工成本數;
(3)機器工時,各受益對象所消耗的機器工時數,可以是實際工時,也可以是定額工時;
(4)直接材料成本或數量,各受益對象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或數量;
(5)直接成本,各受益對象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之和;
(6)標准產量,將各產品實際產量換算成標准產量,以各產品的標准產量數作為分配標准。
3.
企業應當根據製造費用的性質,合理選擇製造費用分配方法。分配製造費用的方法很多,通常採用的方法有:生產工人工時比例法、生產工人工資比例法、機器工時比例法、耗用原材料的數量或成本比例法、直接成本(材料、生產工人工資等職工薪酬之和)比例法和產成品產量比例法等。
『伍』 要素費用的分配的一般原則
要素費用分配的一般原則:
對於直接用於產品生產而且專設成本項目的直接生產費用直接計入「基本生產成本」總賬;
對間接用於產品生產但沒有專設成本項目的各項費用,先計入製造費用,再分配轉入「基本生產成本」總賬及所屬明細賬製造費用項目。
『陸』 要素費用包括哪些如何進行要素費用的歸集
要素費用的組成:
(1)外購材料。它是指企業為生產耗用而從外部購進的原材料、輔助材料、半成品、包裝物、低值易耗品、修理用備件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外購動力。企業生產耗用而從外部購進的各種動力。
(3)外購燃料。企業為進行生產而耗用的一切向外購進的各種燃料,包括固體燃料、液體燃料、氣體燃料等。
(4)職工薪酬。企業所有應計入生產費用的職工工資、工資性津貼、補貼、獎金及職工福利費用等。
(5)折舊費與攤銷費。企業計提的固定 資產折舊費和無形資產等的攤銷費。
(6)利息支出。借款利息支出減去利息收入後的金額。
(7)稅金。計入管理費用的各種稅金。
(8)其他支出。不屬於以上個要素的費用支出。如差旅費、辦公費、租賃費、保險費和訴訟費等。
1.輔助生產費用的歸集
輔助生產費用歸集和程序與基本生產費用歸集和程序相類似。「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科目可以按成本項目設置明細賬,歸集所發生的直接費用;單獨設置「製造費用—輔助生產車間」科目,歸集所發生的間接費用。期末,再從「製造費用」科目的貸方直接轉入或分配轉入「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科目及其明細科目借方的製造費用成本項目。
為了簡化核算工作,輔助生產所發生的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都記入「輔助生產—生產成本」科目及其所屬明細賬,不單獨設置「製造費用—輔助生產車間」科目。這樣,計算輔助生產成本時,可將成本項目與製造費用項目結合起來,設置簡化的項目,即費用項目,在「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明細賬中按成本項目與費用項目結合歸集費用,計算成本。
2. 製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是通過設置「製造費用」科目進行的,各項製造費用發生時,在生產多種產品的車間中,一般很難直接分清應由各成本核算對象負擔多少,因此,先通過「製造費用』科目借方匯總;月末,採用一定分配標准從該科目的貸方,分配轉入有關成本計算對象。該科目按照車間、部門設置明細賬,賬內按費用項自反映。製造費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生產工時比例法、生產工人工資比例法、機器工時比例法、按年度計劃分配率分配法等。分配時通過編制製造費用分配表進行,根據分配表編制會計分錄,登記有關總賬和明細賬。期末一般應無余額,如果期末有餘額(借余或貸余),則作為待攤費用或預提費用在資產負債表上反映。年未如有餘額時,在12月末進行調整,調整後應無余額。
3.廢品損失的歸集
不符合規定的技術標准,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理後才能使用的在產品、半成品和產成品,不論是在生產過程中發現,還是在入庫後發現的,都是生產中的廢品。按其報廢程度和修復價值,可分為不可修復廢品和可修復廢品。廢品損失也就是指的不可修復廢品的報廢損失和可修復廢品。廢品損失也就是指的不可修復廢品的報廢損失和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不可修復廢品的成本有兩種方法計算:(1)按廢品所耗實際費用的計算方法;(2)按廢品所耗定額費用的計算方法。通過廢品損失計算表,計算不可修復廢品的成本和廢品損失。 廢品損失的歸集和分配是通過設置「廢品損失」科目進行的。該科目借方登記不可修復廢品的成本和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用,貸方登記不可修復廢品的殘值,以及廢品凈損失轉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科目的借方數額。期末根據廢品損失計算表,編制會計分錄,登記「廢品損失」總賬和明細賬,以及有關的科目。
『柒』 生產要素費用的歸集與分配
一、生產費用按經濟內容的分類 費用:是指一定時期內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耗費的貨幣表現。 生產費用:發生於生產中的各種耗費 費用按經濟內容(或性質)不同所作的分類,在會計上稱為生產費用要素; 1.外購材料 2.外購燃料 3.外購動力 4.工資費用 5.折舊費 6.其他支出(差旅費、租賃費、設計制圖費) 生產費用不等於產品成本——因為生產成本包括(未完工的生產費用、產品成本等) 生產費用與產品成本的區別 1.包含的范圍不同 生產費用包括_工業生產費用和非工業生產費用。 計入產品成本的生產費用,只包括工業性生產費用。 工業性所發生的費用——應計入_產品成本或期間費用_。 非工業性所發生的費用——如:計入資產的價值或營業外支出等 2.計算的基礎不同 生產費用是同「期間」相聯系的。不管該費用是否應計入本期的產品成本,都應計入本期的生產費用當中 產品成本是同「產品」相聯系的。它反映本期產品成本所應負擔的費用,本期的產品成本計入本期的生產費用。 生產費用要素分配的一般原則 費用要素分配的一般原則可概括為: 凡是屬於直接費用的應直接計入產品成本,屬於間接費用的經歸集與分配後計入產品成本。 生產費用要素的歸集與分配,是通過編制費用要素分配表來進行的 企業實行一級成本核算體制時,應由財會部門來編制,實行兩級成本核算體制時,則是由各車間的成本會計人員來編制。
『捌』 要素費用的分配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