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圍棋啟蒙連接的方法

圍棋啟蒙連接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3-06-19 04:20:08

㈠ 圍棋五種連接方法

圍棋五種連接方法

連接是防守的重要手段,正確巧妙地運用連接的方法,能使自己危難之子虎口逃生。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圍棋五種連接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圍棋五種連接方法

方式1:粘

如下圖所示,A、B黑子存在連接上的缺陷,黑△之後,成功讓兩個黑子成功連接,我們把這叫粘。

方式2:虎

虎又分為單虎和雙虎(露出一個像虎口一樣的形狀叫做虎;同時露出兩個虎口,叫做雙虎)。如圖一所示,白A與白B、C之間存在一個斷點,下了白△後,構成一個單虎,使得白A與白B、C連接;圖二所示,白A與白B、C之間存在兩個斷點,只用粘的話只能補一個斷點,效率太低,白△所下的位置恰好構成了雙虎,使得白A與白B、C連接。

方式3:雙

如圖所示,如果不連接的話,黑棋可以走在B處挖斷白棋,白A這樣露出兩對棋子對著疊加的棋形叫做雙。

方式4:尖

「尖」也稱「小尖」,在原有棋子相距一路的對角交叉點上下子,如白△小尖將有被切斷危險的'白A、B連接在一起。

方式5:渡過

渡是指棋盤邊緣(通常乃三路以下),將一塊尚未安定(活凈)的棋與另一塊已安定的棋,抑或同樣尚未安定的棋相連接。如黑A將要被白棋斷開的兩塊棋連接。

;

㈡ 圍棋五種連接方法

圍棋五種連接方法

方式1:粘

如下圖所示,A、B黑子存在連接上的缺陷,黑△之後,成功讓兩個黑子成功連接,我們把這叫粘。

方式2:虎

虎又分為單虎和雙虎(露出一個像虎口一樣的形狀叫做虎;同時露出兩個虎口,叫做雙虎)。如圖一所示,白A與白B、C之間存在一個斷點,下了白△後,構成一個單虎,使得白A與白B、C連接;圖二所示,白A與白B、C之間存在兩個斷點,只用粘的話只能補一個斷點,效率太低,白△所下的位置恰好構成了雙虎,使得白A與白B、C連接。

方式3:雙

如圖所示,如果不連接的話,黑棋可以走在B處挖斷白棋,白A這樣露出兩對棋子對著疊加的棋形叫做雙。

方式4:尖

「尖」也稱「小尖」,在原有棋子相距一路的對角交叉點上下子,如白△小尖將有被切斷危險的白A、B連接在一起。

方式5:渡過

渡是指棋盤邊緣(通常乃三路以下),將一塊尚未安定(活凈)的棋與另一塊已安定的棋,抑或同樣尚未安定的棋相連接。如黑A將要被白棋斷開的兩塊棋連接。

拓展:

基本下法:

1、對局雙方各執一色棋子,黑先白後,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

2、棋子下在棋盤上的交叉點上。

3、棋子下定後,不得再向其他位置移動。

4、輪流下子是雙方的權利,但允許任何一方放棄下子權而使用虛著。

棋子的氣:

一個棋子在棋盤上,與它直線緊鄰的空點是這個棋子的「氣」。棋子直線緊鄰的點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則它們便相互連接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它們的氣也應一並計算。棋子直線緊鄰的點上,如果有異色棋子存在,這口氣就不復存在。如所有的氣均為對方所佔據,便呈無氣狀態。無氣狀態的棋子不能在棋盤上存在。

提子:

把無氣之子清理出棋盤的手段叫「提子」。提子有兩種:

1、下子後,對方棋子無氣,應立即提取。

2、下子後,雙方棋子都呈無氣狀態,應立即提取對方無氣之子。

禁著點:

棋盤上的任何一點,如某方下子後,該子立即呈無氣狀態,同時又不能提取對方的棋子。這個點叫作「禁著點」。禁著點禁止對方下子。

禁止全局同形:

著子後不得使對方重復面臨曾出現過的局面。

終局:

1、棋局下到雙方一致確認著子完畢時,為終局。

2、對局中有一方中途認輸時,為終局。

3、雙方連續使用虛著,為終局。

計算勝負:

圍棋現存在三種規則。中國大陸採用數子規則,中國台灣採用應氏計點規則,日韓採用數目規則。因為黑方先行存在一定的優勢,故所有規則都採用了貼目制度。

1、貼3又3/4子的規則:第一步,把死子提掉。第二步,只數一方圍得點數並記錄下來(一般圍得點以整十點為單位)。第三步,如果數的是黑棋,再減去3又3/4子,如果數的是白棋,再加上3又3/4子。第四步,結果和180又1/2(棋盤361個點的`一半)比較,超過就算勝,否則判負。黑目數超過184.25子即勝,而白只需超過176.75子即勝。通俗來說為白棋177子為勝,黑棋184.5子為勝。

2、讓先與讓子:讓先不貼目,讓子要貼還讓子數的一半(就當被讓方是預先收了單官)。

起源

圍棋,起源於中國,中國古代稱為「弈」,可以說是棋類之鼻祖,圍棋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據先秦典籍《世本》記載:「堯造圍棋,丹朱善之。」晉張華在《博物志》中繼承並發展了這種說法:「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若白: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圍棋以教之。」

唐代詩人皮日休所作的《原弈》認為:「弈之始作,必起自戰國,有害詐爭偽之道,當縱橫者流之作矣。豈曰堯哉!」

明朝陳仁錫在《潛確類書》中又提出「烏曹作博、圍棋」。烏曹相傳是堯的臣子,有的人又說他是夏桀的臣子。後來,董斯張的《廣博物志》、張英的《淵鑒類函》等也采錄了這種說法。

明朝林應龍在《適情錄》中認為,圍棋是容成公發明的。據《列仙傳》記載:「容成公者自稱黃帝師,見於周穆王,能善輔導之事。」

發展

春秋戰國

圍棋此時已在社會廣泛流傳了。《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載:「衛獻公自夷儀使與寧喜言,寧喜許之。大叔文子聞之,曰:『嗚呼……今寧子視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而況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可靠的涉及圍棋的記載,時間是公元前548年。孔子《論語·陽貨》載: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

孟子《孟子·告子上》載:「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這是史料中第一位有名字的專業棋手,弈秋。

秦漢三國

秦滅六國一統天下,有關圍棋的活動也鮮有記載。

到東漢初年,社會上還是「博行於世而弈獨絕」的狀況。直至東漢中晚期,圍棋活動才又漸盛行。

晉代葛洪《西京雜記》卷二:「杜陵杜夫子善弈棋,為天下第一。人或譏其費日,夫子曰:『精其理者,足以大裨聖教。』」

卷三:「戚夫人侍高帝。……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戶,竹下圍棋,勝者終年有福,負者終年疾病。取絲縷就北辰星求長命,乃免。」

1952年,考古工作者於河北望都一號東漢墓中發現了一件石質圍棋盤,此棋局呈正方形,盤下有四足,局面縱橫各17道,為漢魏時期圍棋盤的形制提供了形象的實物資料。與漢魏間幾百年頻繁的戰爭相聯系,圍棋之戰也成為培養軍人才能的重要工具。東漢的馬融在《圍棋賦》中就將圍棋視為小戰場,把下圍棋當作用兵作戰,「三尺之局兮,為戰斗場;陳聚士卒兮,兩敵相當」。當時許多著名軍事家,像三國時的曹操、孫策、陸遜等都是疆場和棋枰這樣大小兩個戰場上的佼佼者。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王粲,除了以詩賦名著於世外,同時又是一個圍棋專家。據說他有著驚人的記憶力,對圍棋之盤式、著法等瞭然於胸,能將觀過的「局壞」之棋,重新擺出而不錯一子。

中國圍棋之制在歷史上曾發生過兩次重要變化,主要是在於局道的增多。魏晉前後,是第一次發生重要變化的時期。魏邯鄲淳的《藝經》上說,魏晉及其以前的「棋局縱橫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這與前面所介紹的河北望都發現的東漢圍棋局的局制完全相同。但是,在甘肅敦煌莫高窟石室發現的南北朝時期的《棋經》卻載明當時的圍棋棋局是「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度數」,表明這時已流行19道的圍棋了。這與棋局形制完全相同,反映出當時的圍棋已初步具備現圍棋定製。[3]

南北朝

由於南北朝時期玄學的興起,導致文人學士以尚清談為榮,因而弈風更盛,下圍棋被稱為「手談」。上層統治者也無不雅好弈棋,他們以棋設官,建立「棋品」制度,對有一定水平的「棋士」,授予與棋藝相當的「品格」(等級)。當時的棋藝分為九品,《南史·柳惲傳》載:「梁武帝好弈,使惲品定棋譜,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可見棋類活動之普遍。日本圍棋分為「九段」即源於此。

隋唐宋元

隋代圍棋盤, 河南省博物館[4]由19道棋盤代替了過去的17道棋盤,從此19道棋盤成為主流。而隨著隋帝國對外的政策,高句麗、新羅、百濟把圍棋帶到了朝鮮半島,遣隋使把圍棋帶到了日本國。

唐宋時期,可以視為圍棋游藝在歷史上發生的第二次重大變化時期。由於帝王們的喜愛以及其他種種原因,圍棋得到長足的發展,對弈之風遍及全國。這時的圍棋,已不僅在於它的軍事價值,而主要在於陶冶情操、愉悅身心、增長智慧。弈棋與彈琴、寫詩、繪畫被人們引為風雅之事,成為男女老少皆宜的游藝娛樂項目。

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第187號唐墓中出土的《仕女弈棋圖》絹畫,就是當時貴族婦女對弈圍棋情形的形象描繪。當時的棋局已以19道作為主要形制,圍棋子已由過去的方形改為圓形。1959年河南安陽隋代張盛墓出土的瓷質圍棋盤,唐代贈送日本孝武天皇、現藏日本正倉院的象牙鑲鉗木質圍棋盤,皆為縱橫各19道。中國體育博物館藏唐代黑白圓形圍棋子,淮安宋代楊公佐墓出土的50枚黑白圓形棋子等,都反映了這一時期圍棋的變化和發展。唐代「棋待詔」制度的實行,是中國圍棋發展史上的一個新標志。所謂棋待詔,就是唐翰林院中專門陪同皇帝下棋的專業棋手。當時,供奉內廷的棋待詔,都是從眾多的棋手中經嚴格考核後入選的。他們都具有較高的棋藝,故有「國手」之稱。唐代著名的棋待詔,有唐玄宗時的王積薪、唐德宗時的王叔文、唐宣宗時的顧師言及唐信宗時的滑能等。由於棋待詔制度的實行,擴大了圍棋的影響,也提高了棋手的社會地位。這種制度從唐初至南宋延續了500餘年,對中國圍棋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從唐代始,圍棋隨著中外文化的交流,逐漸越出國門。首先是日本,遣唐使團將圍棋帶回,圍棋很快在日本流傳。不但涌現了許多圍棋名手,而且對棋子、棋局的製作也非常考究。如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來唐入貢的日本國王子所帶的棋局就是用「揪玉」琢之而成的,而棋子則是用集真島上手談池中的「玉子」做成的。除了日本,朝鮮半島上的百濟、高麗、新羅也同中國有來往,特別是新羅多次向唐派遣使者,而圍棋的交流更是常見之事。《新唐書·東夷傳》中就記述了唐代圍棋高手楊季鷹與新羅的棋手對弈的情形,說明當時新羅的圍棋也已具有一定的水平。

明清

明清兩代,棋藝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其表現之一,就是流派紛起。明代正德、嘉靖年間,形成了三個著名的圍棋流派:一是以鮑一中(永嘉人)為冠,李沖、周源、徐希聖附之的永嘉派;一是以程汝亮(新安人)為冠,汪曙、方子謙附之的新安派;一是以顏倫、李釜(北京人)為冠的京師派。這三派風格各異,布局攻守側重不同,但皆為當時名手。在他們的帶動下,長期為士大夫壟斷的圍棋,開始在市民階層中發展起來,並涌現出了一批「里巷小人」的棋手。他們通過頻繁的民間比賽活動,使得圍棋游藝更進一步得到了普及。隨著圍棋游藝活動的興盛,一些民間棋藝家編撰的圍棋譜也大量涌現,如《適情錄》《石室仙機》《三才圖會棋譜》《仙機武庫》及《弈史》《弈問》等20餘種明版本圍棋譜,都是現存的頗有價值的著述,從中可以窺見當時圍棋技藝及理論高度發展的情況。

清朝對漢族文化的吸收與提倡,也使圍棋游藝活動在清代得到了高度發展,名手輩出,棋苑空前繁盛。清初,已有一批名手,以過柏齡、盛大有、吳瑞澄諸為最。尤其是過柏齡所著《四子譜》二卷,變化明代舊譜之著法,詳加推闡以盡其意,成為傑作。清康熙末到嘉慶初,弈學更盛,棋壇涌現出了一大批名家。其中梁魏今、程蘭如、范西屏、施襄夏四人被稱為「四大家」。四人中,梁魏今之棋風奇巧多變,使其後的施襄夏和范西屏受益良多。施、范二人皆浙江海寧人,並同於少年成名,人稱「海昌二妙」。據說在施襄夏30歲、范西屏31歲時,二人對弈於當湖,經過10局交戰,勝負相當。「當湖十局」下得驚心動魄,成為流傳千古的精妙之作。

棋具

棋子:棋子分黑白兩色。多為扁圓形(也有雙面突起的應氏棋子)。棋子的數量以黑白子各180個為宜(參見中國圍棋規則2002版)。棋子呈圓形。中國一般使用一面平、一面凸的棋子,日本則常用兩面凸的棋子。中國雲南保山所產的「永子」為歷來的弈者所青睞,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其他較為珍貴的棋子材料有瑪瑙、貝殼等。

棋盤:盤面有縱橫各十九條等距離、垂直交叉的平行線,共構成19×19=361個交叉點(以下簡稱為「點」)。棋盤整體形狀以及每個格子縱、橫向相比,橫向稍短,通常為每格2.4厘米×2.3厘米。盤面上標有九個小圓點,稱為星位,中央的星位又稱「天元」。下讓子棋時所讓之子要放在星位上(讓先除外)。棋盤可分為「角」「邊」以及「中腹」。啟蒙學習中,有13×13、9×9的棋盤。另外,現代出土文物中還有一些是較罕見的15×15、17×17路棋盤。

棋鍾:也叫計時器,在正式的比賽中可以使用計時器對選手的時間進行限制。非正式的對局中一般不使用計時器。

棋譜:它為記錄棋局的工具,通常以筆記本的形式出現。

日韓規則

日本和韓國規則是一樣的,採用數目法,黑棋終局要貼6目半。先數一方的目數並記錄下來,再數另一方的目數並記錄下來,然後黑棋減去6目半,最後和白棋比較,多者為勝。

值得一提的是「一子兩目」的說法。雖然圍棋計算勝負的方法不同,但表現在一盤特定的棋局上,貼m子=貼2m目,勝n子=勝2n目。原因在於:數子法,是計算黑白任意一方與歸本數(361/2=180.5)的偏差;比目法,是比黑白雙方所得目數的差距。

例如,一盤棋黑白雙方相互交替落子,進行了280手,盤面地域已全部劃清,雙方在俘虜和死子回填後,形成如下形勢:(1)盤面黑子有140顆,黑方所佔實空為44目,即黑方佔地140+44=184子;(2)盤面白子有140顆,白方所佔實空為37目,即白方佔地140+37=177子。

(i)如果不貼子。用數子法計算,黑方佔地為184子,黑方勝184-180.5=3.5子。用比目法計算,黑方有44目,白方有37目,黑方勝白方44-37=7目。

(ii)如果貼3.25子,即貼3.25*2=6.5目。用數子法計算,黑方扣除貼子後佔地184-3.25=180.75子,黑方勝180.75-180.5=0.25子,即黑方勝1/4子。用比目法計算,黑方扣除貼目後有44-6.5=37.5目,黑方勝白方37.5-37=0.5目,即黑方勝白方1/2目。

(iii)如果貼3.75子,即貼3.75*2=7.5目。用數子法計算,黑方扣除貼子後佔地184-3.75=180.25子,此時180.25<180.5,因此白方勝,白方勝180.5-180.25=0.25子。用比目法計算,黑方扣除貼目後有44-7.5=36.5目,此時36.5<37,白方勝黑方37-36.5=0.5目,即白勝半目。

由此可見,在圍棋最終計算勝負的盤面固定下來後,用數子法和比目法計算出來的結果一般是相同的。但由於貼子或貼目數量的不同,黑白雙方的勝負可能會出現不同的結果,正如情形ii與情形iii所列。

對雙方互不相讓的三劫循環、四劫循環、長生、雙提二子等罕見特例,可判和棋或者重下。

㈢ 圍棋中連接的具體方式有哪些詳細一點

: 棋子的氣單個棋子在棋盤上,與它直線緊鄰的空點是這個棋子的「氣」。棋子直線緊鄰的點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則它們便相互連接成一個不可...

㈣ 自學圍棋的步驟和方法

自學圍棋的步驟

第一步驟:死活

學習死活,就是掌握如何在硝煙四起的棋盤上,將自己的部隊獲得安定,給對手冒然闖入的不速之客予以痛擊。死活乃最最基礎的求生之道,也是捕獲獵物獲取美餐的叢林技巧。多做死活題,勤加練習,便能很快地培養計算能力,養成一種走一步想幾步的好習慣。

第二步驟:子效

圍棋是道家的產物,圍棋的棋子,僅僅只有黑白兩種,正可謂一陰一陽之謂道。棋盤上的棋子,黑白雙方對立,共存,共同發展。每顆棋子都長得一模一樣,棋盤上每顆棋子所發揮的效能也不盡相同。雙方下棋,一人一手棋,為何上手能贏下手,歸根結底就是,上手的行棋效率高。我們將每顆子在棋盤上所產生的效能,稱為「子效」。在走完每一個局部,都習慣性地思考,做子效分析,在不知不覺中,分析能力可獲很大的提升,棋力在不斷分析中自然提升。

第三步驟:棋形

棋形就是在圍棋世界中的建築學,結構學,美學。棋盤上簡單的2顆棋子,就能組成最基本的棋形,因此,簡單棋形的掌握,也是下好圍棋的基本要素。但是棋形是千變萬化的,牽涉到死活、厚薄、輕重、子效、對殺、全局配置等方方面面,每進步到一個階段,便會對各種棋形有新的理解。

第四步驟:官子

圍棋從序盤,到中盤(攻防戰斗),到終盤(收官),形成一個完整的棋局。序盤比較抽象,對於初學的人來說,比較難理解,需要循序漸進地來學習。中盤戰斗比較復雜,變化無窮,當然樂趣橫生。而官子,是實實在在的,可以數字化的。收官子,就是打掃戰場,在雙方中盤戰斗以後,將各方的地盤邊界劃分清楚的棋局最後步驟。官子注重計算,就是每一手棋的價值究竟是幾目。正確的收官與錯誤的收官,出入往往在20目以上,有時甚至更多,因此,官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五步驟:定式

定式多為棋盤角部向邊上發展而衍生的變化,是古今中外對弈者不斷實踐而形成的局部黑白雙方最佳應對手法。學習定式,就是學習手筋、棋形、攻防等最佳學習手段。經過數千年的演變,定式可謂層出不窮,既是棋手殫盡竭慮、苦思冥想的產物,也是圍棋國粹歷經千年的智慧沉澱。目前定式已有上萬種變化,我們學習定式,當然不能死記硬背,在熟悉基本的定式,在理解定式的基礎上,活學活用,能夠根據棋理和計算去應付自己不熟悉的變化。

第六步驟:手筋

手筋是源於日本的圍棋術語,即為「妙手」的意思。手筋多出現在雙方接觸戰時,手筋的種類繁多,有整形手筋、騰挪手筋、攻殺手筋、棄子手筋、爭先手筋…… 並且,手筋有時不只是一手棋為妙手,連續完美連貫的好手(組合拳),也可稱為手筋。多做手筋題,會在戰斗中增強力量,增加各式各樣的手段,對於圍棋的棋形有更深入的理解,更可領略圍棋藝術的妙趣所在。

第七步驟:攻防技巧

圍棋的最終目的,就是圍地盤,只要終盤時,我的地盤比對手多,我就是這盤棋的贏家。在圍棋世界中,黑白雙方在經過短暫的幾十手棋的布陣以後,就開始進入中盤戰斗,甚至沒有布局就進入中盤戰斗的棋局,也很多。有戰斗,就有攻防,而攻防的目地,一直是圍繞著搶佔地盤而展開的。增強攻防戰術和技巧最好的方法有三種:1、多看高手的棋譜 2、自己的棋譜尋求教練有針對性的指點 3、增加實戰訓練。

第八步驟:形勢判斷

這個步驟,完整得說,是須掌握形勢判斷+制定計劃與方案。形勢判斷是在敵我雙方某一局部戰斗告一段落以後,對當前的整體局面進行分析,評估當前雙方的實地目數,外勢的潛力,弄清自己形勢是處於優勢還是劣勢,並制定下一步作戰方案。每盤棋通常需要多次的形勢判斷,新的作戰方案一定要基於當前的形勢判斷來制定。

值得注意的是,當下很多人,在對弈期間,都不做形勢判斷,因而缺乏思想性,行棋目的不明確。這樣經常造成明明贏的棋卻拿不下,而明明劣勢的棋卻最後安樂死的情況。判斷+計劃,在我們處理學習、工作、生活各種事務時經常涉及的思維習慣,經常作形勢判斷的孩子,大局觀清晰,做事有條理,且能夠靈活應對當今日新月異的變化節奏。

第九步驟:布局構思

我們將棋局剛剛開始,雙方排兵布陣,搶佔大場的階段,稱為布局。布局是在中盤戰斗之前,此階段雖然沒有激烈的戰斗,卻是極為重要的時刻。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布局的優劣,往往可以主宰整盤棋的輸贏,因為在布局階段,每一手棋都是價值連城,不得有半點馬虎。布局講究的是搶佔大場,棄子爭先,正確的行棋方向,良好的大局配置,舒展的棋形結構……

第十步驟:棋理推究

古人說,「棋如人生,人生如棋」,「 善弈者,通情達理之人也」。此話也不假,很難想像一個不懂道理之人,在棋中能有何等造詣。因此,通棋理,學做人,相輔相成。學棋之人多儒雅,究其原因,是圍棋告訴了他更多人生的道理和哲學。在我們學棋過程中,我們應該將每一個棋理,結合生活的道理,故事,自己去探究。棋理通了,不僅棋力增長,生活中的閱歷豐富了,反過來又能增進棋藝,兩者相輔相成,受益終身。

圍棋自學的方法

1、第一眼看到題目,首先在腦子里過目,不要直接擺放在棋盤上,看看有沒有和之前學到過的相類似的棋形,先在腦子里心算看看能否找到正確答案;

2、眼位:做死活題必須要有足夠的眼位和空間,一般來說所圍住的交叉點(也就是自身棋形所具有的空)要有六個或者六個以上才能確保活棋,當然特殊棋形除外。所以當我們棋面臨做活的時候,首先要去盡量擴充自己的地盤;反之如果是殺棋的話,要去盡量從外側或在對方棋形之內通過斷、撲等手段壓縮對方的地盤,讓對方不具備活棋所擁有的空間;其次要思考的是如何才能擴充自己或壓縮對方的地盤呢?首先是自己的棋向外擴展或阻止對方的棋向外延伸;

3、要點:如果眼位並不是很充分的時候,比如一補就活,一點就死的棋形,還必須占據活棋的要點;

4、如果當棋形比較復雜,一眼發現不了要點的時候,就觀察對方或己方棋形有什麼缺陷?比如自身或對方棋形有沒有氣緊或斷點等問題,從而通過彌補乙方或對方弱點去做活或殺棋;

5、採用具體的技術手段去做活或殺棋:比如利用斷、立、撲、挖、拐、長、板、一2路妙手等更好的實施在棋形上;

6、排除法:做死活題其實並不是很難,因為可以選擇點是有限的,不象布局可以選擇的地方很多,從而難以判斷。每選擇一步走法,不斷站在己方和對方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從而不斷驗證或推翻自己之前的手段,之後必會找到正確答案。

㈤ 兒童圍棋怎麼玩新手入門

三百六十一,入門學圍棋。黑先白跟後,輪流下一子。先佔右上角,落子不能移。佔地多者勝,計算數活棋。活棋須兩眼,兩眼須真實。除了雙活外,缺眼終被提。無氣子被提,提多可還一。互提一為劫,隔手才反提。只要圍地多,棄子不可惜。下棋顧全局,肯定能勝利。

棋子

棋子分黑白兩色。多為扁圓形(也有雙面突起的應氏棋子)。棋子的數量以黑白子各180個為宜(參見中國圍棋規則(2002版))。棋子呈圓形。中國一般使用一面平、一面凸的棋子,日本則常用兩面凸的棋子。中國雲南所產的「雲子」為歷來的弈者所青睞,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較為珍貴的棋子材料有瑪瑙、貝殼等。



棋盤

盤面有縱橫各十九條等距離、垂直交叉的平行線,共構成19×19=361個交叉點(以下簡稱為「點」)。盤面上標有九個小圓點,稱為星位,中央的星位又稱「天元」。下讓子棋時所讓之子要放在星上(讓先除外)。棋盤可分為「角」,「邊」以及「中腹」。啟蒙學習中,有13×13、9×9的棋盤。另外,現代出土文物中還有一些是較罕見的15×15、17×17路棋盤。

棋鍾

也叫計時器,在正式的比賽中可以使用計時器對選手的時間進行限制。非正式的對局中一般不使用計時器。

㈥ 圍棋連接的哪幾個方法 渡 雙虎

連接與分斷是圍棋攻防的重要內容

常見的連接方法有粘、虎、雙、渡過等

我在「愛棋道」圍棋網校曾經學過這幾招,分享給你哦~

(1)粘

如圖所示,黑棋上面兩子被白棋分割,黑1小尖之後,成功從邊路實現和下方黑子連接,這樣的連接我們叫做渡過

閱讀全文

與圍棋啟蒙連接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不可恢復式感溫電纜的連接方法 瀏覽:321
兒童簡單的畫冰淇淋方法 瀏覽:512
哪裡普及急救知識方法 瀏覽:747
海桿漁輪的使用方法 瀏覽:673
求對稱軸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807
腿彎疼痛檢查最佳的方法是什麼 瀏覽:696
紫蘇的食用方法 瀏覽:964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用什麼方法 瀏覽:752
用熱水洗衣服的正確方法技巧 瀏覽:852
監控頭連接方法 瀏覽:578
冬瓜如何腌制的方法 瀏覽:787
分線路由器安裝方法 瀏覽:950
行李箱縫制方法視頻 瀏覽:935
托福閱讀成績計算方法 瀏覽:50
養碳爐的使用方法 瀏覽:411
滅火方法對准哪裡 瀏覽:292
整治水污染的最佳方法 瀏覽:657
口腔口臭的治療方法 瀏覽:771
華為p30手機閃退解決方法 瀏覽:38
修羅技能使用方法 瀏覽: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