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什麼簡單的辦法區分酸性土壤和鹼性土壤
土壤的酸鹼性是土壤的基本特性,也是影響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各種農作物的生長都需要酸鹼性適宜的土壤,高於或低於適宜的界限,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作物的根系生長,所以,春耕之前一定要先了解土壤的酸鹼性,根據土壤的酸鹼性及作物對土壤的要求進行正確施肥。 判斷土壤酸鹼性,除用化學試劑測定之外,還可用以下簡便方法識別: 一、 看土壤顏色:酸性土壤大多呈黑色、褐色、棕黑色、紅色或黃色。呈白色、黃白色的多為鹼性土壤。 二、 看土壤干濕區別:一般酸性過大的土壤潮濕時糊爛,干時則結成較大硬塊,放少許入口有苦澀味。鹼性過大的土壤雨後地表結皮,干時鬆散。將鬆散土壤放入水中攪混濁,澄清後取澄清液煮干,底層有少許霜狀物。 三、 看澆水情況。土壤澆水後立即下滲,水比較渾,多是酸性土壤;澆水時冒出白泡,起白沫,多為鹼性土壤。澆水後土壤松軟為酸性;澆水後土壤板結且幹得快,土壤表面有一層白粉狀物為鹼性。 四、 看指示植物判斷:鐵芒箕、馬尾松、楊梅、算盤子、映山紅喜歡生長在酸性黃壤土中,被確認為酸性土的指示植物;蜈蚣草、園葉烏柏,喜歡在帶鹼性的石灰性土壤上生長,被確認為鈣質土的指示植物;喜歡在強鹼性的鹼土上生長的鹼蓬,被確認為鹼土的指示植物. 五、 看土壤團粒。酸性土壤團粒結構多,抓起一把土仔細觀看,有米粒似的一般為酸性土壤;鹼性土呈白沙狀,團粒結構少或沒有。 我國農業生產所依靠的土壤,絕大部分呈中性、微酸性和微鹼性反應,pH值多在5.5~8.5之間。由於我國南北方天氣的差異,南方濕潤多雨,土壤多呈酸性,北方乾旱少雨,土壤多呈鹼性。 由於在酸性土壤中,可溶性磷易與鐵、鋁化合,形成磷酸鐵、磷酸鋁,土壤中的鉀、鈣、鎂等易被氫離子置換出來,遇到雨水,就會流失。所以,對酸性土壤應增施石灰中和土壤酸度,以消除鋁的毒害,並可進一步養分的有效性。酸性土壤宜施用氨水、碳銨、鈣鎂磷肥等鹼性肥料。 在鹼性土壤中,尤其是石灰性土壤,可溶性磷易與鈣結合,天生難溶性磷鈣鹽類,降低磷滴有效性。還有,在石灰性土壤上,硼、錳、鉬、鋅、鐵滴有效性大大降低,作物經常感到這些營養元素不足。因此,在石灰性土壤上施用過磷酸鈣、硫酸銨、氯化銨等酸性和生理酸性肥料較好。但在鹽鹼土上不宜施用氯化銨肥料。在施肥技術上銨態氮肥應深施覆土,防止氨滴揮發損失,磷肥可集中施用或與廄肥、堆肥混合使用,以減少磷滴固定。
㈡ 怎樣識別酸性還是鹼性土壤
識別土壤是酸性還是鹼性的方法:
土壤酸鹼性的強弱,常以酸鹼度來衡量。土壤酸鹼度又以PH值來表示。測定土壤的PH值,多採用電極法或石蕊試紙比色法。
石蕊試紙比色法測定土壤的PH值,方法簡便。測定土壤、苗床及營養土的PH值時,可先取樣土一份,放入碗底,然後加入蒸餾水2.5份,用玻璃棒充分攪拌1分鍾,待其靜止澄清後,將一段試紙浸入清液中,試紙即變色,馬上用變色的試紙與PH標准比色卡進行比較,即可直接得出PH值。
(2)如何鑒別酸鹼土的方法擴展閱讀
我國土壤pH大多在4.5~8.5范圍內,由南向北pH值遞增,長江(北緯33°)以南的土壤多為酸性和強酸性,如華南、西南地區廣泛分布的紅壤、黃壤,pH值大多在4.5~5.5之間。
華中華東地區的紅壤,pH值在5.5~6.5之間;長江以北的土壤多為中性或鹼性,如華北、西北的土壤大多含CaCO3,pH值一般在7.5~8.5之間,少數強鹼性土壤的pH值高達10.5。
一、酸性土壤改良培肥方法
1、使用石灰中和酸性,每畝每次施20~25千克石灰,直至改造為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2、施綠肥,增加土中有機質,達到改善土壤酸性的效果。
3、增加灌溉次數,沖淡酸性對作物的危害。
4、增施鹼性肥料,如碳酸氫銨、氨水、石灰氮、鈣鎂磷肥、磷礦石粉、草木灰等,對提高作物產量有好處。
5、物理化學法:使用土壤電消毒滅蟲機。陰極聚水降酸。
6、微生物方法:用耐酸性的土壤微生物菌(大部分真菌類)+腐殖酸、寡糖等產品。
二、鹼性土壤改良方法
1、使用酸性肥料,如硫酸鉛、硫酸亞鐵、硫磺粉、硫酸銨、硝酸銨、氯化銨、過磷酸鈣、磷酸二氫鉀、硫酸鉀等,定向中和鹼性。
2、多施農家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強土壤的親和性能,如施入腐熟的糞肥、泥炭、鋸木屑、食用菌的土等。
3、微生物方法:用耐鹼性的土壤微生物菌(大部分細菌類)+腐殖酸、寡糖等產品。
㈢ 怎樣識別土壤是酸性還是鹼性
方法:
1、可以到化學葯品店或測量儀器銷售部購買PH試紙,測試土壤溶液的酸鹼性,土壤PH值小於7的是酸性土壤(數字越小,酸性越強),PH值大於7的是鹼性土壤(數字越大,鹼性越強)。
2、看澆水:酸性土壤澆水以後下滲較快,不冒白泡,水面較渾;鹼性土壤澆水後,下滲較慢,水面冒白泡,起白沫,有時花盆外圍還有一層白色的鹼性物質。
3、 看土色:酸性土壤一般顏色較深,多為黑褐色,而鹼性土壤顏色多呈白、黃等淺色。有些鹽鹼地區,土表經常有一層白粉狀的鹼性物質。
4、看地表植物:在野外採掘花土時,可以觀察一下地表生長的植物,一般生長野杜鵑、松樹、杉類植物的土壤多為酸性土;而生長檉柳、穀子、高梁等地段的土多為鹼性土。
5、看質地:酸性土壤質地疏鬆,透氣透水性強;鹼性土壤質地堅硬,容易板結成塊,通氣透水性差。
6、 憑手感:酸性土壤握在手中有一種「松軟」的感覺,鬆手以後,土壤容易散開,不易結塊;鹼性土壤握在手中有一種「硬實」的感覺,鬆手以後容易結塊而不散開。
(3)如何鑒別酸鹼土的方法擴展閱讀:
土壤之所以有酸鹼性,是因為在土壤中存在少量的氫離子和氫氧離子。當氫離子的濃度大於氫氧離子的濃度時,土壤呈酸性;反之呈鹼性;兩者相等時則為中性。根據土壤中氫離子的存在方式,土壤酸度可分為兩大類:
(1)活性酸度:土壤溶液中氫離子濃度的直接反映,又稱為有效酸度,通常用pH表示。活性酸度的來源主要是CO2溶於水形成的碳酸和有機物質分解產生的有機酸,以及土壤中礦物質氧化產生的無機酸,還有施用的無機肥料中殘留的無機酸,如硝酸、硫酸和磷酸等。此外,由於大氣污染形成的大氣酸沉降,也會使土壤酸化,所以它也是土壤活性酸度的一個重要來源。
(2)潛性酸度:土壤潛性酸度是土壤膠體吸附的可代換性H和Al的反映。當這些離子處於吸附狀態時,是不顯酸性的,但當它們通過離子交換作用進入土壤溶液之後,即可增加土壤溶液的H濃度,使土壤pH值降低。只有鹽基不飽和土壤才有潛性酸度,其大小與土壤代換量和鹽基飽和度有關。
㈣ 怎樣識別土壤是酸性還是鹼性
識別土壤是酸性還是鹼性的方法:
一、用pH試紙來測土壤的酸鹼性:取部分土樣浸泡於涼開水中,將試紙的一部分浸入浸泡液,後取出,觀察其顏色的變化,然後將試紙與比色卡相比較,若pH值=7,土壤為中性;若pH值<小,則為酸性;若pH值>7,則為鹼性。
二、看土源:一般采自山川,溝壑的腐殖土,多呈黑褐色,比較疏鬆,肥沃,通透性良好,是比較理想的酸性腐殖土。如:松針腐殖土,草炭腐殖土等。
三、看土色:酸性土壤一般顏色較深,多為黑褐色,而鹼性土壤顏色多呈白、黃等淺色。有些鹽鹼地區,土表經常有一層白粉狀的鹼性物質。
四、看地表植物:在野外採掘花土時,可以觀察一下地表生長的植物,一般生長野杜鵑、松樹、杉類植物的土壤多為酸性土;而生長檉柳、穀子、高梁等地段的土多為鹼性土。
五、看質地:酸性土壤質地疏鬆,透氣透水性強;鹼性土壤質地堅硬,容易板結成塊,通氣透水性差。
六、 憑手感:酸性土壤握在手中有一種「松軟」的感覺,鬆手以後,土壤容易散開,不易結塊;鹼性土壤握在手中有一種「硬實」的感覺,鬆手以後容易結塊而不散開。
七、 看澆水後的情形:酸性土壤澆水以後下滲較快,不冒白泡,水面較渾;鹼性土壤澆水後,下滲較慢,水面冒白泡,起白沫,有時花盆外圍還有一層白色的鹼性物質。
(4)如何鑒別酸鹼土的方法擴展閱讀:
一、土壤酸鹼性劃分:
土壤酸鹼性劃分為9等級:
<4.5極強酸性,4.5-5.5強酸性,5.5-6.0酸性, 6.0-6.5弱酸性, 6.5-7.0中性
7.0-7.5弱鹼性, 7.5-8.5鹼性, 8.5-9.5強鹼性, >9.5極強
二、土壤酸鹼性改良方法:
土壤酸性過大,可每年每畝施入20至25公斤的石灰,且施足農家肥,切忌只施石灰不施農家肥,這樣,土壤反而會變黃變瘦。也可施草木灰40至50公斤,中和土壤酸性,更好地調節土壤的水、肥狀況。而對於鹼性土壤,通常每畝用石膏30至40公斤作為基肥施入改良。
鹼性過高時,可加少量硫酸鋁、硫酸亞鐵、硫磺粉、腐殖酸肥等。常澆一些硫酸亞鐵或硫酸鋁的稀釋水,可使土壤增加酸性。腐殖酸肥因含有較多的腐殖酸,能調整土壤的酸鹼度。以上方法以施硫磺粉見效慢,但效果最持久;施用硫酸鋁時需補充磷肥;施硫酸亞鐵(礬肥水)見效快,但作用時間不長,需經常施用。
1、酸性土壤改良方法
酸性土壤的特徵是「酸」(PH值在6以下)、「瘦」(速效養分低,有機質低於1.5%,嚴重缺有效磷)、「粘」(土質粘重,耕性差)「深」(土色多為紅、黃、紫色)。在這些土壤上種植作物,不易全苗,常形成僵苗和老苗,產量低品質劣。改良培肥方法是:
(1)使用石灰中和酸性,每畝每次施20~25千克石灰,直至改造為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2)施綠肥,增加土中有機質,達到改善土壤酸性的效果。
(3)增加灌溉次數,沖淡酸性對作物的危害。
(4)增施鹼性肥料,如碳酸氫銨、氨水、石灰氮、鈣鎂磷肥、磷礦石粉、草木灰等,對提高作物產量有好處。
2、鹼性土壤改良方法
原則:改良培肥同時進行
(1)使用酸性肥料,如硫酸鋁、硫酸亞鐵、硫磺粉、硫酸銨、硝酸銨、過磷酸鈣、磷酸二氫鉀、硫酸鉀等,定向中和鹼性。
(2)多施農家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強土壤的親和性能,如施入腐熟的糞肥、泥炭、鋸木屑、食用菌的土等。
(3)進行客土,有條件的施入沙土500--1000方,和農家肥一起翻入土壤10—15cm。
(4)種植比較耐鹽鹼植物,如水稻等;同時進行合理的田間管理,防止次生鹽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