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昌理工學院愛校教育心得體會作文
父母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學校用心引導,雙方共同努力
我們認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只有自我做了,孩子才會跟著學習。如果光說大道理,而自我不能作為孩子的榜樣,那麼,這種教育,但是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教育,是絲毫起不了作用的。同時,學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雙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兒子的母親目前是一所大學的研究生,對孩子而言,這是他引以為自豪的事,也是一種促進力量。雖然他不明白母親考研的歷程有多麼辛苦,但母親深夜還在靜靜的看書的景象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個榜樣,使他明白只有勤奮努力才會夢想成真。孩子已經上初一,雖然母親不在身邊,孩子在爸爸和學校老師的諄諄教導下,不僅僅在學習上有進步,其他各個方面都有了可喜的進步,成為了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2)營造家庭學習氣氛,讓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習慣
聽我的同事講過他家女兒和侄女雙雙同年考上大學的事,他的心得體會是營造家庭學習氣氛,讓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每一天晚上吃完飯後,他和妻子就出去散步,女兒和侄女兩個孩子收拾完桌子,就去寫作業,他們回到家,在孩子做作業時,從不看電視,各自拿一本書看,時光久了,孩子就養成了良好的作息習慣,女兒和侄女經常相互比,看誰學習好,看誰學的晚,去年高考,兩個孩子雙雙以優異成績考取夢想的大學。
(3)培養孩子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兒子小的時候很喜歡玩電腦游戲,我對他說,玩能夠專注,你也能夠玩出新花樣,比如,做幻燈片之類,拿給別的孩子看時,多有成就感啊。於是兒子學會了製作幻燈片,時常還叫別的孩子欣賞,並教會他們。兒子此刻喜歡上了英語,剛開始的時候,我同學家的女兒去學英語,讓他也去跟著學,如今,他已經越學越有興趣,對媽媽說:「我班上有一個英語說得很好的同學,我也要跟他一樣」。看到孩子這樣愛學英語,我很欣慰。我明白兒子的語文不太好,我有時替他著急,真期望他能把語文提高一下,可兒子說要繼續報名學英語,我還是高興的答應了。
(4)處罰孩子要適當,用心引導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
記得兒子在小時候,有一次拿家裡的錢,沒有經過父母同意,買了許多玩具,我們明白後,讓他退回了玩具,並打了他,打得很重,以後他再也沒有犯過類似的錯誤。兒子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寫字很差,我讓他把寫錯筆畫的字重寫10遍,結果我們吵打起來,兒子說他已經盡力了,一時難以改變,我向兒子認了錯,同時指出他打我也是不對的,兒子也認了錯,此刻我和兒子有時像朋友一樣聊天,其樂無窮。
子女教育心得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寶貝,我們都盼望著她們茁壯地成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除高讓了老師之外,父母也扮演著重要的主角。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同樣至關重要。
女兒今年6周歲半,剛上小學一年級,在教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最深的體會是:
一、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源泉
家是孩子們主要的活動場所,家庭氣氛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絕不能經常在孩子面前拌舌頭吵嘴,那樣會使孩子產生恐懼、自卑甚至厭冊仿惡的心理。不僅僅會疏遠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在同伴之間還可能會出現偏激行為現象。給孩子一個安全、舒適、溫暖的家,是教子的第一步,家人之間要相親相愛,和睦相處。在這方面,我們是以實際行動讓女兒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
二、逐步培養孩子的優良品德很重要
女兒從州念纖3周歲起上幼兒園,步入正規的教育系統,我們要為她的人生的第一步打好基礎,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培養她一些優良品德,藉此也可改掉「以自我為中心」的當代獨生子女的通病。比如:給她講講「孔融讓梨」的故事,並付諸於實際行動,讓她明白尊敬長輩的道理;告訴她幫忙別人是件很開
心的事,讓她明白就應助人為樂;在和小夥伴之間嬉戲時要相互謙讓等等。閑暇時,常和女兒做連句的游戲,我說上句:「妹妹摔倒了。」女兒連下句:「我立刻把她扶起來。」……樂此不疲。
三、讓孩子「自我來」,培養孩子的動手和自理潛力
成人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孩子是否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成人重視與否,教育方法正確與否,首先是觀念問題。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學習上不斷加大壓力,生活上關懷備至,卻將良好行為習慣置之腦後,聽之任之。我認為孩子愛勞動良好習慣尤為重要。讓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不僅僅能夠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和勤勞的品德,而且能夠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職責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質和各種潛力。因此,在我女兒很小時,我就開始讓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收拾玩具、穿衣、洗手絹、洗襪子、整理床鋪等,當然,孩子幹活常常不必須能夠干不好,就此我們不能以成人的標准去評價他們。只要孩子作出了努力,家長就要充分肯定。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挑戰,需要孩子付出很大努力。
四、讓孩子少一點壓力,多一份簡單。在學習之餘要注意讓孩子適當放鬆,每晚抽出半小時進行散步、慢跑,並利用這一時光,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並經常和孩子談心,隨時觀察其身心的變化,善於利用生活小事,敞開心扉,學會用欣賞的目光看待自我的孩子,善於捕捉她身上的閃光點,不要將子女與別人的孩子相比,將子女的此刻和過去進行比較,縱向看進步,及時發現和肯定自我孩子所獲得的任何一點成績,使孩子感受到我們的贊美和鼓勵,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的心田是敏感的,撒下什麼樣的種子就會開出什麼樣的花果,就會有什麼樣的收獲,因此,我真誠地期望家長們撒下的是美麗、善良、友愛的種子。讓美麗、善良、友愛的花開滿孩子的心田。不要讓「望子成龍」的心理變成孩子的壓力,順其自然,因材施教,讓孩子輕簡單松學習,要相信: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
2. 莊子故事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
莊子與惠施在濠水的橋上遊玩。莊子說:「白魚在河水中游得多麼悠閑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惠施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呢?」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惠施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是可以肯定的!」莊子說:「請從我們最初的話題說起。你說『你哪兒知道魚快樂』的話,說明你已經知道我知道魚快樂而在問我。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飢判」
原文: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這個故事在《莊子》一書里顯得別具一格,它雖然由莊子和惠子的辯論組成,但輕松、閑適,讓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詩意並為之深受感染。
在莊子和惠子的辯論中,誰是勝者?關於這一點,歷來爭論不休。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看法:
(一)從故事本身來看,莊子佔了上風。結尾處,在惠子巧妙地援引莊子的反駁建立起符合邏輯的推理後,莊子似乎應該無言以對而就此認輸了,可是他卻又返回爭論的起始,借偷換概念而避重就輕地將惠子的發難化解了。所謂偷換概念,指他把惠子說的「安知」,解釋成「哪裡知道」或「怎樣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卻是「怎麼(能)知道」。
(二)從邏輯上看,惠子是勝者。前面說過,莊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爭論中得以維持自己最初的判斷,而這種做法顯然是有悖於邏輯判斷規則的,所以說,惠子才是勝者。
(三)從邏輯上看,莊子其實並不應該輸,只是他沒找准方向,以至給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機。惠子最初的發問是這樣的:「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這里暗含有這樣的判斷:惠子能夠知道莊子「非魚」。因此,莊子完全可以這樣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魚,我當然也可以知道魚快樂。
以上是從邏輯角度對二人的辯論進行分析,其實,就這段充滿機智的文字描寫而言,我們不必斤斤計較於邏輯,而可以從二人的思想、性格、氣質差異上來看待這段對話。惠子是名家,好辯,對於事物更多是一種尋根究底的認知態度,缺乏美學意義上的欣賞與關照,對於在自由活潑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愉悅的莊子自然也就缺乏理解與認同了。
另外,莊子的一些思想對我們理解他所說的「魚之樂」也不無啟發。莊子追求「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和萬物平等共生,與外界契合無間,認為魚「樂」,其實也就是他愉悅心境的慎肢散投射與外化。莊子還推崇「自然」,反對「人為」,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遊,這是符合莊子的理想的,由此,他斷定魚兒「樂」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莊周夢蝶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莊子?齊物論》)
到底是莊子在夢里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一夢變成了莊子?還是物我兩忘,謂之「齊物」?莊周夢蝶,如此一個莊子「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中奇異詭譎的夢境。
後世常常用「莊周夢蝶」來描繪人生如夢般的恍然、渾然不覺。這樣一個莊子的玄奧的寓言便傳為非人非物、似夢非醒的幻境,或者,人們人為建構起來的夢境。也很難去想像千年前的莊子是否真在一夢醒來,恍然疑心自己夢中化為蝴蝶;還是蝴蝶夢里變成了自己。我們也很難仔細揣摩這樣一個詭異的譬喻後面,莊子只是表達一種「物化」的境界呢還是「自喻適志」的感懷而已?
讀過莊子的《逍遙游》便會對其中的恢弘大氣的想像和綺麗繁復的意象油然生出一些感染和感動。莊子的意出塵外、不凝滯於物的心性溢出字里行間。所謂「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又是何等人生的大徹大悟的經驗總結和智慧光芒。而,莊周夢蝶,一個似乎比起逍遙游要簡單而狹窄一些的夢境要表達的又可是「至人無己「這樣一種與前者相呼應的人生哲理?還是,可以寬氏淺薄地說,莊周夢蝶,不過就是莊子一覺醒來的恍然不知夢境物我?」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而今天,卻只能感嘆,我非莊子,安知其夢里夢外有何深沉的領悟?
莊周夢蝶,也作為一個美麗的意向被運用在後世的文學哲學作品當中。「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李商隱的《錦瑟》可謂是色彩絢爛、意象旖旎,被廣為傳唱。最是一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統攝了前面朦朧恍惚的意境,委婉低回,意味無窮。還有清代的黃景仁《濠梁》中「夢久已忘身是蝶,水清安識我非魚」,都借用了《莊子》中的典故。夢蝶的莊周,抑或蝶夢的莊周,成為一個後世充滿揣摩和想像的夢境,在某些夜晚潛入我們的心裡。
蝴蝶,本也是美麗的事物。翩躚起舞便飛進花間詞曲、飛進梁祝的繾綣傳說、飛進莊周的夢里。並一直延綿過千年的時光罅隙,飛入我們的夢境。
夢歟?實歟?蝶歟?我歟?
3. 朝花夕拾中的五猖會裡面的父親對,他的教育方式有何評價
希望能幫到您。
《五猖會》里描述的父親使用的是典型的封建社會式教育山激彎,頗遭後人非難,不給一個孩童講解深鉛兆奧古文的含義,只是逼著他將其一字一句地倒背如流,還以不讓他看五猖會為威脅,抑制了孩童天性中的純真與善良。但也必須看到,魯迅父親所處的時代中,傳統的教育方式就是如此刻板、不靈活,可以從父親的略顯專橫中看出他作為一個父親內心所包含著的無奈和望子成龍的殷切逗悶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