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鱅魚養殖技術
1、池塘選擇:養殖鱅魚的池塘要求面積在5畝以上,水深在2米左右。2、投放魚苗:魚種在春節前後投放,放養前要用食鹽水消毒。3、施加基肥:在池塘中施入綠肥、糞肥等有機肥,使水的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4、飼料管理:給鱅魚提供高蛋白的餌料。
1、池塘選擇
養殖鱅魚時,一定要選擇水源充沛、通風透光、沒有污染的池塘,保證河塘的面積在5畝以上,水深在2-3米左右,並且池底要有20-30公分的淤泥,方便鱅魚生存。
2、投放魚苗
鱅魚投放前枝閉如需要清洗池底,然後將魚苗態肆投放到池塘中,可以在河塘中混養其它魚類,比如黃顙魚、中華鱉以及優質鯽魚等,為鱅魚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
3、施加基肥
在投放鱅魚苗時,要先在池塘中施入足量的基肥,主要基糞肥、綠肥等有機肥為主,使水質的透明度保持在20厘米左右,並且夏季要經常注入新水,以免鱅魚缺氧。
4、飼料管理
飼養鱅魚的過程中,需要為其提猛啟供麩皮、細糠、餅類以及鱅魚專用飼料,並且要每天投喂2-3次,為鱅魚提供充足的食物,當水溫升高時,要減少進食量。
㈡ 怎樣養殖鱅魚,鱅魚應該怎麼養
鱅魚的養殖技術
一.范圍
適用於鰱鱅魚池塘養殖。
二.池塘的選擇
鱅魚苗種培育池面積以1/151/15hm2,池深1.5米左右;池堤牢固不滲漏;池底平尺緩坦淤泥適量,無水草叢生;魚池向陽,陽光充足。而且放養前必須經過清整。
三.水質指標
執行〈漁業水質標准〉GB1607--1989PH值6.5---8.5溶解氧≥4mg/L氨氮<0.025mg/L生化需氧量<5mg/L其它:應符合GB1607---1989漁業水質標准4)投餌技術與投餌量
四.親魚的培養
親魚放養前,應先施好基肥,放養後,根據季節及池塘具體措施追肥。
五.投餌技術和投餌量
魚種培育期間內,輔投人工飼料,入冬前每萬尾每天投放花生麩或米糠1kg左右;天氣轉冷後,施肥可減少,但是花生麩、米糠等投放量需稍微增加,使魚種累積脂肪越冬。
六.肥料的使用陵脊模
漁業上野帆最早使用的肥料是原始有機肥,如糞肥、堆肥,後來使用無機肥——化肥。原始有機肥雖然營養全面,但有效成分太低,肥效緩慢,限制魚產量;無機肥雖然有效成分含量高,但肥效短,成分單一,主要培養小型綠藻和藍藻,利於鰱的生長,對鱅魚養殖效果不理想。將傳統有機肥經過現代生物技術分解與無機肥適量地混合製成的現代漁用生物有機肥,除含大量的氮、磷、碳等常量元素外,還含有均衡的微量元素,多種有機質、肽類、有益菌、肥效增強劑等,不但營養豐富、全面,而且還能肥水、改水、控水,為魚類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生物有機肥由於添加了一定量的有機質、肽類、有益菌,特別適合培養大型藻類、輪蟲、枝角類、橈足類等鱅魚喜食的浮游生物,為鱅魚的高產養殖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六.運輸技術
1.要求:水質清新,含氧量高,魚體健康,密度適宜和操作輕捷。
2.方式:車輛、船隻和飛機等運輸工具,盛載的器具有木桶、帆布和尼龍袋等。
㈢ 養各種魚的養殖方法
四大家魚養殖技巧
一、養殖場地選擇
四大家魚的成魚養殖通常選擇5~10畝左右長方形或多邊形魚塘。養殖青魚、草魚最適水深1.5~2m,鰱魚、鱅魚1.4~1.6m。魚塘最佳走向為東西向,通風向陽,進水口與出水口呈對角分布,底部略高於出水口,坡比為1∶100,便於自然增氧。鰱、鱅魚池池底需有20cm深淤泥,青、草魚池池底則可以不含淤泥。
二、四大家魚種苗的識別
剛孵出的仔魚,一般叫水花,按季節分為「春花」和「夏花」兩種,通常春花成活率高於夏花。「四大家魚」水花識別可歸納為「青駝背」「鰱灰身」「草桔紅」「鱅暗黑」。具體識別方法是:青魚頭較尖,身體和鰭為灰黑色,鱗片不明顯;鰱魚體色銀白,頭比鯿魚小,胸鰭尖端僅達腹鰭基部;草魚體色淡黃,吻端鈍圓,鱗片清楚;鱅魚體色黑而稍帶黃色,頭大,胸鰭尖端越過腹鰭基部。四大家魚水花長至一寸時稱為寸片,可以用作魚種。
三、種苗的選擇和放養
1.魚種選擇
成魚養殖中,通常應選擇色澤鮮艷、肌肉豐滿、個體重無病傷、規格整齊、游動活潑的魚種,反之如果體色暗黑、魚種瘦弱、游動緩慢則不應作為養殖魚種。
2.魚種放養前准備及具體做法
(1)放養前准備 放養魚種的魚塘分為精養塘和粗養塘兩類。沒有養過成魚的粗養塘,要全面清塘和消毒後才能投放魚種。養魚一年以上的精養塘要全面清淤,為魚種提供適宜生活環境。
(2)具體做法 如果主養鰱、鱅魚,清塘消毒1~2d後即施放底肥,投放磷氮比例一般為5∶2,即每畝養殖池塘投放50kg過磷酸鈣、20kg碳酸氫銨,25kg左右的草木灰來培肥水質,如果主養草魚在清塘7d後方可投放魚種。如池塘為精養塘,應徹底清淤後再施肥,且僅限於施少量磷肥和草木灰。冬季放養魚種池水深度不低於1.8m,便於保溫越冬;春放時,如有可靠水源,初次注水不應超過80cm深,以便水溫迅速升高,促進魚群攝食餌料。
四、種苗搭配及放養
1.魚種放養及搭配
魚種的放養需根據主養魚種進行不同搭配,在無流水養殖條件下,投放密度不宜加大,以免影響商品魚規格和品質而降低養殖效益。如果主養草魚,一般需按16∶7搭配鰱鱅魚苗(即每畝投放800尾草魚苗搭配350尾鰱鱅魚苗)以便收獲時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2.魚種的放養時間
四大家魚的放養方式和具體放養時間主要由水溫確定,在南方一般採取春放模式,即3月5日-3月15日投放魚種,此時水溫為6~10℃,四大家魚活動能力較弱,容易捕撈,操作過程中可減少魚體損傷。
五、成魚養殖池塘管理
1.清塘、去雜。放養四大家魚前最重要的准備工作是清塘、除雜、培肥水體,同時搭配好主養魚種和其他品種放養比例。
具體操作步驟為:抽水—去雜—清淤—播撒生石灰消毒—注水—施肥—投放魚苗。即先抽乾池水,清除野雜魚及部分污泥,每畝潑灑150kg生石灰。7d後,可注入0.8m深池水,並施250~300kg/畝腐熟糞便作底肥,晾曬12d左右再投放魚苗,促進魚苗早開食或增加攝食。
2. 早施餌肥。主要目的是迅速滿足
成魚營養需求。當水溫達到6~8℃時,鰱、鱅親魚池必須抓緊施肥,以便餌料生物迅速繁殖生長,培肥水質。同時可根據水色,適當追肥。養成「看水色、看天氣、看魚的活動情況」決定施肥數量的好習慣。
①看水色,關鍵在於掌握四字原則:即水體的「肥」「活」「嫩」「爽」,首先看水色是否為鮮嫩的淡黃綠色,透明度是否高於25cm,水體顏色是否會在1天中出現多次變化,如出現一日三變或多變就表示水體為魚種生存的最適養殖水體,就不應再投放餌肥;②看天氣,指看是否可能出現悶熱或暴雨天氣,是否會發生氣溫突變,避免水溫驟變引發魚群感冒;③看魚群活動,指觀看魚群是否出現浮頭或萎靡不振,以便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
六、餌料投放
1. 投餌量及投餌計劃
(1)投餌量一般可通過公式計算。即全年投餌量=池塘的魚產量×飼料百分比×飼料餌料系數×魚塘面積,計算公式:
Q=PrKA式中:
Q-某種飼料全年的用量(kg);
P-池塘的魚產量(kg/畝);
r-該種飼
料的搭配比例(%);
K-該種飼料的飼料系數;A-魚池總面積(畝)。
(2)投餌量確定。一年中各月的投餌計劃,主要是根據水溫、魚類生長情況和飼料供應情況來制定。魚類攝食量通常與水溫變動成正相關,與餌料系數及魚類的體重成反相關,即適溫范圍內,水溫越高,攝食量越大,魚類生長明顯,反之超過或低於適溫,則必須減少餌料投放。主要需遵循「早開食」「晚停食」「抓中間」「帶兩頭」的投喂規律,即精青飼料放在魚類攝食旺盛、生長最快的季節投喂。南部屬於亞熱帶氣候,魚類的適溫季節為5月下旬-9月下旬,5月份以前及10月份以後投喂餌料的比例應相應減少,1-3月份則不應投喂飼料。每日投餌量,應根據季節、天氣、水色和魚類攝食情況而定,具體做法:①顆粒飼料投喂量以魚群20min內吃完為佳;糊狀飼料投喂量以魚群1h內吃完為最佳;青飼料則應當天吃完,以免污染水質;如果投放青魚飼料(如螺螄、蚌、蜆、蛤等)則沒有數量和時間限制,以下次投餌前吃完即可。②根據天氣確定投飼量:如果水溫為適溫,天氣晴朗且水中溶氧量高,應適當多投;反之則應少投或不投,以免污染水質。③根據水質好壞確定投飼量:如果水體氣味清新,清爽,透明度高,且魚類活動積極應適量多投;反之則應少投或不投。如水質已被污染,應立即撈出腐敗物,開動增氧機,補充新鮮水,以便水質變好。
2.各種養殖魚類的飼料及調配
(1)草魚屬草食性魚類,為南部縣主要養殖的常規魚類。苗種期以及商品魚階段以精料為主,青料為輔,成魚養殖階段則以青料為主,精料為輔,即「兩頭精,中間青」。由於南部縣主要採用春放模式,所以應在上年年底前種植好黑麥草、蘇丹草等飼草。3月份魚種下池時由於水溫低,應少量投喂精料或青飼料。至4、5月份後,由於水溫已超過15℃,精青飼料投喂量可適當增加。5月下旬-9月上旬水溫一般為24~29℃,達到適溫,此時草魚食量最大、生長最快,應大量投喂精青飼料,以便快速達到商品魚規格,迅速捕撈上市,降低養殖密度,為小草魚提供最適生長環境。10月份以後氣溫降低,應盡量少投飼料,直至年終捕撈。
(2)青魚屬肉食性魚類,四大家魚中的貴族魚種。成魚階段,以螺、蜆等貝類為主食,精飼料為輔食。2-3月份,當小青魚個體很小時,由於沒有大量繁殖螺、蜆等貝類,需少量投喂磨碎的青飼料,以免水質污染。當青魚體長達到16.5cm時,則可將螺、蚌、蜆等貝類軋碎投喂,同時投飼少量磨碎精料。當青魚體長達到23cm以上時,除投喂軋碎的螺、蚌、蜆外,應適當投喂小螺、小蜆。到了7月份,應大量投喂螺、蜆,9月上旬以後,青魚體重大部分已超過0.5kg,池塘內的螺、蜆等資源已極其豐富,需抓緊時間猛投精飼料,以促使其快速生長。10下旬-來年2月份,由於水溫下降較快,應減少飼料投放,以免污染水質。
3. 飼料的投喂方法及養殖日常管理
(1)飼料投喂方法。均應遵循四定原則:「定質」「定量」「定時」「定位」,也就是要求飼料品質符合投飼要求,投喂量嚴格按照公式Q=Pr KA計算出的數量進行投喂,並且要建固定食台,堅持每天在同一時間和地點投飼,具體做法與親魚及魚種培育相同。
(2)池塘日常管理。①堅持每日巡塘,觀察池魚動態。每天要堅持早、中、晚巡塘三次。黎明時觀察池魚有無浮頭;正午觀察池魚活動和吃食情況;傍晚檢查全天吃食情況,看看有無浮頭預兆。7-9月份天氣突變時,應在午夜0-3點左右巡塘,以便及時防止魚群嚴重浮頭死亡。②搞好池塘環境衛生,及時消除病害,在平日巡塘中應隨時撈除殘草、剩餌、死魚和其他雜物,以免污染水質;每隔15d要對食場和飼料台進行消毒清理,全池潑灑生石灰漿,並採用漂白粉掛袋。如果池塘環境衛生差,就會導致水質惡化引發魚類疾病
㈣ 飯店魚缸如何養草魚鰱魚
草魚的養殖方法:
一要多投喂鮮嫩草料。因為鮮嫩草料營養豐世滾富、纖維素少,容易消化,能夠使草魚長得快、少生病,同時還可以減少投喂量。最好是投喂人工種植的黑麥草、蘇丹草、友誼苜蓿等草料,以及採集的野生長葉嫩草。不宜投喂草魚厭食的網狀脈的團葉草料。還要對草魚吃草的情況進行觀察。喜食的草類應多投喂,以滿足草魚生長發育的需要。
二是要減少水生水草的投喂。草魚吃陸生水草15公斤,就可以長1公斤肉;而吃水生水草的話,需要吃60公斤~80公斤,才能長1公斤肉。
三是按魚嘴不同大小投喂不同草料。草魚在幼魚期嘴巴小,不能投喂粗大、堅硬的草料,宜投喂莎莎草、小浮萍等,或將鮮嫩的長葉草側碎後投喂。以後,隨著魚齡逐漸增大,魚嘴也增大,便可過渡到投喂常規鮮嫩草料。
四是投喂方法要得當。對草魚喂草,每天要定時、足量、均勻投喂,力求將草料撒開,讓魚吃飽、吃好、吃勻,以提高養殖效果。還要根據天氣、水質和魚的活動等情況,調整投喂量,適應魚對草料的需要。要嚴格禁喂存放過久和霉爛變質的草料,避免魚感染疾病。
鰱魚的養殖方法:
1.嚴格選留親魚 選擇天然原種,要求健康,性腺發育良好。個體重鰱魚在6kg以上,鱅魚10kg以上,青魚在15kg以上,草魚在8kg以上。親魚每年更新率應達10%左右。
2.科學清整魚池 親魚池要灌排方便,鰱、鱅魚池底有20厘米深的淤泥即可,青、草魚池底應少含或不含淤泥。面積1-5畝,水深1.5米左右。放養搏悉前應清池。
3.合理搭配放養 以鰱魚為主的池,每畝搭養鱅魚和草魚各3-4尾;主養鱅魚的池,畝搭養草魚6-8尾;主養青魚的池,畝搭鰱魚、草魚各2-3尾;主養草魚的池,畝搭養鰱魚或鱅魚3-5尾。鰱、鱅、青、草親魚的雌雄比例一般為1﹕1-1.5為宜。同時每畝放養鱖魚8-10尾和150左右尾花鰱以控制野雜魚和大型浮游動物的孳生。
4.強化飼養管理 放養前,鰱、鱅魚親魚池應每畝投放搜銀餘500-700公斤腐熟有機肥以培育浮游生物,以後還要適當施肥 。此外,晴暖天氣要投喂豆餅漿,以促進性腺發育。青魚親魚以喂螺、蜆為主,輔以豆餅等精料。草親魚以青草、黑麥草、山芋藤等青料為主,精料為輔,若春、秋季青草不足,則需以精料為主。為保持水質清新,秋季應勤注水,冬季則以保持水深1.5米以上為度。
5.注重適早催產 催產日期的確定:天氣轉暖後,早晨最低水溫連續3天穩定在18℃以上,又無強冷空氣侵襲時比較適宜。成熟親魚的外觀特徵:雌魚腹部膨大,生殖孔附近兩側豐滿、柔軟有彈性,生殖孔鬆弛,草魚同時腹部鱗片排列疏鬆,腹中線下凹,卵巢下墜,似有移動狀,催產效果好。雄魚能擠出呈乳白狀精液,遇到水即散開者均可使用。一般雌魚每公斤體重注射催產劑絨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國際單位,或LRH-A 40-50微克;雄魚減半。
6.優化孵化環節 孵化用水要用過濾網過濾,以防漂浮物和野雜魚等進入。每次孵化前清洗孵化缸、孵化槽,孵化期間提供適宜水流量,並勤翻動水體檢查底角有無堆積卵苗,及時清理,保持水質。
7.綜合防治魚病 親魚培育中魚病以防為主,每年春、秋兩季採用0.4ppm晶體敵百蟲全池潑灑預防寄生蟲,4-10月每月一次採用30ppm生石灰或1ppm漂白粉全池潑灑預防細菌性疾病。一旦發現魚病,積極對症下葯,盡早治癒。
㈤ 鱅魚養殖技術
鱅魚養殖技術:
鱅魚生長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庫、池塘里。多分布在淡水區域的中上層。為溫水性魚類,適宜生長的水溫為25—30℃,能適應較肥沃的水體環境。幼魚及做源未成熟個體一般到沿江湖泊和附屬水體中生長。
鱅魚性溫馴,不愛跳躍。
食物:濾食性,主要吃輪蟲、枝角類、橈足類(如劍水蚤)等浮游動物,也吃部分浮游植物(如硅藻和藍藻類)和人工飼料。從魚苗到成魚階段都是以浮游動物為主食,兼食浮游植物,是典型的浮游生物食性的魚類。
催培胡肢產季節多在5月初至6月中旬,配世成熟 個體也較小,一般3公斤以上的雌魚便可達到成熟。5公斤左右的雌魚相對懷卵量約4-5萬粒/公斤體重,產卵期與草魚相近。絕對懷卵量20-25萬粒。在天然河流和湖泊等水體中,通常可見到10公斤以上的個體,最大者可達50公斤。池塘養殖在飼料充足的條件下,1歲齡魚可重達0.8~ 1公斤。初成熟個體體重大;部分地區需10公斤以上,但在廣西、廣東地區,通常不足10公斤也可產卵。
㈥ 鱅魚怎麼養殖
1、親魚選擇
無論養殖或天然生長的鱅魚,只要達到性成熟年齡,個體大、生長良好並無傷病,均可作為親魚。雄魚在胸鰭前面有幾根鰭條上緣各生有似刀的鋒口,用手左右撫摸,有摸在鈍刀鋒上的感覺;腹部較小,性成熟的個體,輕壓生殖孔有乳白精液流出。此魚胸鰭光滑。
池養鱅魚的成熟年齡南北各地相差頗大,其體重也較懸殊,主要是氣候、營養等因素決定,此外,雄魚較雌魚早熟1年。我國池養鱅魚成熟年齡和體重為:華南地區, 23齡,5kg左右;華中地區,45齡,7kg左右;東北地區滲遲,67齡, 10kg左右。
2、親魚培育
(1)親魚培育池。要近水源、水質良好、排灌方便、開闊向陽、交通便利;面積0.20.3hm2、長方形方便操作,水深2.5m左右,池底平坦,以壤土並有一些淤泥為好。放養親魚前必須進行常規清整與消毒。
(2)放養密度。每1/15 hm2可放養1020尾(每尾重1015kg)。另搭配草魚親魚24尾,每1/15 hm2 放養總量(包括配養魚)以150200kg為度。雌雄比例為1:1.5為好。
(3)親魚培育。親魚放養前,應先施好基肥,放養後,根據季節及池塘具體措施追肥。一般每1/15 hm2 7501000kg,在冬季或產前可適當補充些粉狀精飼料(每尾年投精料20kg左右)。
3、親魚催產
(1)親魚選別:雌魚腹部比較膨大,生殖孔附近飽滿、柔軟、略有彈性,生殖孔紅潤,仰翻腹部能隱見助骨,太高尾部,隱約可見卵巢輪廓向前移動。但是如果雌魚腹部過分膨大,彈性消失則需要放在清水池或微流水池幾天後再行進催產。雄魚能擠出入水即散的乳白精液,叢掘李都可選用。
(2)雌雄配組:自然產卵受精,雌雄比例為1:11:1.5;採用人工受精雄魚可少於雌魚,1尾雄魚的精液可供23尾同樣大小的雌魚受精。
4、發情與人工授精
水溫在18℃以上均可催情,最佳水溫為22~26℃。催產劑注射1~2次,一次注射是全計量一次注入魚體,兩次注射是第一次(最好是垂體或垂體與激素混合劑)注射全量1/101/6,經過5h以上,第二次注射餘量。每次注射,葯液以2ml為宜。親魚在外源激素的影響下,產生勝利反應,出現雌雄魚興奮而互相追逐的發情現象,當發情達到高潮時,雌雄魚甚至扭在一起,顫動胸鰭,進行排卵、射精。收集受精卵的方法:在發情前12小時開始沖水刺激,受精卵也陸續在流水的沖動下進入集卵箱,隨即可撈起計數放如孵化器內孵化。
5、孵化
人工孵化是將受精卵放入孵化工具內,在人工管理條件下孵出魚苗。凡江河湖泊及塘堰的水都可用於孵化。有時也用曝曬過氯氣或用硫代硫酸鈉處理後認為安全的自來水。孵化水溫必須相對穩定,經過濾池或過濾閘進行三級(40目、60目、80目)逐級過濾。孵化工具有孵化箱、孵化桶、孵化缸、孵化環道、孵化槽和塑料孵化器,散拍要因地制宜地選用。孵化時間因水溫而異。孵出3~5天後,魚苗鰾已充氣,卵黃囊基本消失,能開口主動攝食時,即可出苗。經捆箱暫養鍛煉,使魚苗結實,減少排泄。途中換水或到達目的地下塘時,水溫相差不能超過4℃。
㈦ 鱅魚養殖技術
一、鱅魚養殖現狀
花鰱通常濾食,因此生長較慢,往往要兩三年才能上市。近年來水庫不再讓投喂和肥水,花鰱的長勢會更加受到影響。因此,花鰱的價格才如此的堅挺。為了滿足市場需求,目前已經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研發花鰱專用飼料,讓花鰱在池塘裡面快速養成。
二、鱅魚飼料開發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二十一世紀初鱅魚飼料開發以來,已有許多飼料廠家陸陸續續推出了自己的產品,但質量參差不齊。主要表現在:
01、配方不專一,對鱅魚的營養需求認識不清。許多廠家為了減少配方數而用其它低檔次草魚料的配方。
02、料型各異,缺乏系統性研究。
03、市場定位不明確,質量偏低,模式不清晰。
04、對鱅魚的攝食習性不了解,故飼料只顧著模仿製作,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
05、對鱅魚人工餌料的投喂方式缺乏必要的研究。目前常用的投喂方法主要有掛袋法、餌料台法及投餌機投喂法。
此外,用配合飼料進行高密度養殖時是否會影響鱅魚的肉質也是人們所關心的問題。
三、 鱅魚飼料研究開發現狀
1、注意魚種的放養:
01、掛袋養鱅魚,鱅魚種的放養量一般控制在200-300尾/畝之間,至少放3-5種不同規格的鱅魚種,且最大規格與最小規格至少相差半斤以上。
02、掛袋養鱅魚,不能與羅非魚、淡水白鯧等搶食能力強的魚類混養。
03、掛袋養鱅魚,可與草魚、鱖魚、翹嘴鮊等搶食能力較弱的魚類混養。
04、待大腔扒規格魚種達上市規格時開始上市,直至小規格魚種賣完。
2、注意飼料的投喂方式和數量:
01、夏季每天投喂兩次,投喂率為1%-1.2%;春秋季每天投喂1次,投喂率為0.5-0.8%;冬季晴天中午投喂1次,日投喂率為0.3%,每次控制飼料袋內的飼料在2個小時內吃完。
02、喂魚時,應先開啟投餌機,把吃食性魚類集中首裂在一側吃食,然後在另一側掛袋喂鱅魚。
03、每口池塘掛1盞5瓦的小燈泡,水庫可掛大燈泡,夜間無月光時,可開燈2小時。
04、池塘掛袋養殖鱅魚時,所掛飼料袋可全部浸入水中。
05、刮風下雨天和水溫低於15℃伍芹昌時,停喂飼料。
㈧ 鱅魚的正確養殖方法有哪些
鱅魚也叫做花鰱、胖頭魚、包頭魚、大頭魚等等鱅魚是淡水魚的一種,鱅魚也是中國四大家魚之一。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鱅魚要怎麼養。以下就是我做的鱅魚的 飼養 方法 整理,希望對你們有用。
鱅魚的養殖技術
苗種放養
以往湖泊、水庫鱅魚的放養規格一般是13.2㎝左右大規格魚種,在現代技術條件下,要求0.15—0.5公斤/尾甚至1.0kg大規格魚種。
放養時間:應選擇在水溫5~10℃的冬季或初春時進行。此時有利於魚種的高密度運輸,可以減輕運輸中的傷亡;魚種和兇猛魚類的活動能力減弱,兇猛魚類對放養魚種的危害也相對減輕。
放養地點:應選擇在水庫上游水淺、避風、向陽的肥沃庫灣處。這樣,遠離水庫下游的溢洪道、泄洪洞,放養魚種的逃逸機會可以減少,對大水面環境的適應時間可以縮短,生長可以加快,存活率可得到提高。
放養天氣:應選擇在風和日麗的日子,不要在刮大風、下雪、結冰的日子放養。
檢疫與消毒:魚種放養入庫前必須進行魚病檢疫和魚種消毒。嚴禁放養帶有傳染病的魚種入庫。
精心操作:經長途運輸的魚種運到水庫後,應先用庫水緩緩加進裝魚容器中,待容器內水溫與庫水溫差不大時,再將魚種慢慢地投放入庫。魚種放庫後,放養人員還應站在庫邊或船上,用船槳輕輕地攪動庫水,緩緩地驅趕魚種游向大水面。
養殖模式
傳統的鰱、鱅魚搭配比例是3:1,也就是3鰱帶1鱅,分別是75%和25%。根據生產實踐,鰱鱅魚的放養結構中,鱅魚的比例小於20%或鰱魚的比例大於80%,鱅魚的生長速度都較快,當鰱的放養比例在20%—80%之間時會抑制鱅魚的生長速度。鱅魚作為主養魚時應少量的搭配或不放養鰱魚。
水質調控
調節水質有三大功能:一是改良水質。微生態制劑中的有益菌進入水體後,發揮其氧化、氨化、反硝化、解磷、硫化、固氮等作用,迅速分解養殖動物的排泄物、殘存飼料、動物殘骸等有機物,有效降低了水體氨氮和亞硝酸鹽濃度;二是有機物分解後的鹽類為單細胞藻類生長繁殖提供了良悉枯好的生態環境為單胞藻類生長繁殖提供營養,而單胞藻類的光合作用又為有機物的氧化分解及養殖生物的呼吸提供了溶解氧,構成一個良性的生態循環,維持和營造了良好的水質條件,能夠長期保持水質的穩定,達到水肥、穩定從而有利於養殖對象健康生長。同時也可使養殖水體中的浮游動物、有益藻類增多,擴大餌料來源,降低生產成本。三是防病。養殖水體中施放了微生態制劑的有益菌,其不僅競爭排斥病原菌,維護水中微生態菌群的生態平衡,避免水生生物遭受致病菌的侵襲而發病,而且還可以產生含有抗菌物質和多種免疫促進因子,活化機體的免疫系統,強化機體的反激反應,增強抵抗疾病的能力和提高存活率。
食料使用
食性分析
過去在天然環境的低水平養殖條件下,鱅魚主要以浮游動物為食。根據對鱅魚的食性研究表明,生長良好的花鰱腸道中充滿了大型浮游生物及水睜尺洞體中的腐殖質。因此在高密度養殖花鰱條件下,必須提供大量的有機肥來培養大型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及腐殖質,在水體缺乏大型浮游生物時,把有機肥中的腐殖質作為花鰱的主要餌料。而在肥水條件下浮游生物主要是個體大於50微米的直鏈硅藻、甲藻、隱藻、大型輪蟲、枝角類、橈足類等種類,正好是鱅魚的濾食對象。因此花鰱高密度養殖水體必須水肥且水體中腐殖質充足。
肥料使用
原理:通過向水庫、湖泊等大水面投放有機肥料、無機肥料及生物復合肥料等,增加水體中的氮、磷等主要營養元素和 其它 元素的含量,提高水體的初級生產力,提高鱅魚的產量。
漁業上最早使用的肥料是原始有機肥,如糞肥、堆肥,後來使用無機肥——化肥。原始有機肥營養全面,但有效成分太低,肥效緩慢,限制魚產量。無機肥有效成分含量高,但肥效短,成分單一,主要培養小型綠藻和藍藻,利於鰱的生長,對鱅魚養殖效果不理想。將傳統有機肥經過現代生物技術分解與無機肥適量地混合製成的現代漁用生物有機肥,除含大量的氮、磷、碳等常量困指元素外,還含有均衡的微量元素,大量腐殖質、肽類、有益菌、肥效增強劑等。有能肥水、改水、控水的功效。也特別適合培養大型藻類、輪蟲、枝角類、橈足類等鱅魚喜食的浮游生物,為鱅魚的高產養殖提供了物質基礎。為滿足花鰱營養和花鰱養殖高產,主養花鰱有機肥必須超過無機肥。
病害防治
疾病防控
魚病防治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魚病一般在“大麥黃, 白露 心”易發病,一個是水溫逐漸上升,另一個是水溫逐漸下降。這兩個季節是魚病的流行高峰季節,要提前預防。防病採用先殺蟲,後滅菌的方法。以目檢或顯微鏡診斷魚病,對症下葯。
A、寄生蟲病:每年4-5月殺蟲一次,大量用有機肥的水體在7-8月份殺一次蟲,
a、中華鰠病:其症狀是蟲卵或蟲體寄生在魚的鰓部,少量寄生時無明顯症狀,大量寄生時,病魚鰓上粘液增多,鰓絲末端膨大水腫、蒼白、呼吸困難焦躁不安,在水體表層打轉或狂游,尾鰭常露出水面,俗稱“翹尾病”,最後消瘦,窒息而死。主要用阿維菌素或菊酯類葯物防治。
b、錨頭鰠病:其症狀是病魚體表可見大型蟲體,寄生處充血發紅,煩躁不安,食慾不旺,繼而魚體消瘦而亡。主要用阿維菌素或菊酯類葯物防治。
B、暴發性出血病:症狀是眼球突出、充血;體表充血發紅。
a、原發性出血病:少量白鰱死亡,只需殺菌。
b、繼發性出血病:先是底層魚死亡,下層理化指標嚴重超標,繼而出現大面積死亡。先殺蟲,後根據情況殺菌、調水。
鱅魚的特徵
外形似鰱,側扁。頭部大而寬,頭長約為體長的1/3。口亦寬大,稍上翹,眼位低。鰓孔較大,鰓蓋膜很發達。鱗細而密。背部黑色,體側深褐帶有黑色或黃色花斑。腹部灰白。各鰭淺灰。從腹鰭基部至肛門之間具有角質腹棱。胸鰭較長,其後緣超過腹鰭基部。腸長為體長的5-7倍。
鱅魚的疾病治療
鱅魚常得病態異形碘泡蟲病。病因:由異形碘泡蟲寄生引起。
症狀:
鱅魚常離群獨游,魚體瘦弱,頭大尾小,背似刀刃,肋骨明顯,體表失去光澤;鰓蓋兩側常充血,鰓絲紫紅,有許多針頭狀白色胞囊。
[流行情況] 主要危害鱅魚苗種,流行於長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市水域。
[診斷]
初診:據症狀和流行情況初診。
確診:顯微鏡鏡檢。剪下部分鰓絲,在顯微鏡下觀察,可見針頭狀白色胞囊緊貼在鰓小片上。
預防方法:
徹底清塘,以殺滅池底淤泥中的孢子。
採用合理的放養密度,加強飼養管理,增強魚的抵抗力。
鱅魚的食譜
霍香魚頭
平均5.0分,基於1位廚友評價
+1分+2分+3分+4分+5分
材料
白鰱魚頭3個(約1000克),霍香100克。調料薑片10克,蔥20克,料酒15克,鹽12克,豆瓣20克,色拉油50克,姜米8克,蒜米8克,雞精6克,白糖3克,濕澱粉5克,雞油10克,鮮湯100克。
做法
1、霍香洗凈,將葉子剁成細末。
2、魚頭對剖兩半,洗凈後用薑片、蔥、鹽、料酒碼味,腌漬20分鍾備用。
3、將腌漬好的魚頭盛入盤中淋上雞油上籠大火蒸8分鍾後取出。
4、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豆瓣、姜米、蒜米小火翻炒出香,再加入鮮湯、雞精、白糖大火燒開後放入濕澱粉勾芡,放入霍香末調拌均勻後淋於魚頭上即成。
小訣竅
特點
色紅亮,霍香味濃,魚肉鮮嫩,營養開胃。
備注
霍香具有開胃、促進飲食等功效。
製作關鍵
1、魚頭一定要提前碼味,否則味不夠。2、霍香末在鍋中時間不能太長。
水煮花鰱魚
平均3.8分,基於199位廚友評價
+1分+2分+3分+4分+5分
材料
花鰱魚一條約一斤半片成片,加入適量鹽,三大匙料酒,兩大匙澱粉抓勻碼味。豆瓣兩大匙,泡紅辣椒十二個切末,花椒粉一匙,老薑一小塊,蒜四瓣剁末,蔥四棵切碎,藿香葉(也稱魚香菜)六棵切碎,醬油一大匙,醋一匙,白糖一咖啡匙,味精適量。
做法
花鰱魚宰殺治凈,取下凈魚肉,斜刀片成厚約0.2厘米的片,然後放入碗中,加鹽、料酒、水澱粉和勻;魚頭及魚骨斬成塊;老薑、大蒜去皮洗凈,切成姜蒜末;青筍類洗凈,切成片;小蔥洗凈,切成蔥花。 鍋置火上,放油燒至四成熱時,放入魚片滑散,至白色時撇下油撈出。
瀝干油。
鍋內留約一兩半油,放豆瓣、泡辣、姜蒜米炒呈櫻桃色。
加入約半斤水,放入料灑、魚片、醬油、鹽、醋、白糖、花椒粉燒沸,改小火慢煮。
魚熟入味、湯汁濃稠時,放味精、蔥碎、藿香葉,鏟勻起鍋裝盤即成。
紫蘇山葯花鰱魚尾湯
平均4.2分,基於4位廚友評價
+1分+2分+3分+4分+5分
材料
花鰱魚尾250g、山葯300g、鮮紫蘇葉20g、生薑15g、鹽3/4茶匙、料酒2茶匙、胡椒粉1/4茶匙、味精1/4茶匙
做法
1、魚尾和山葯洗凈,生薑切片。
2、紫蘇葉清洗干凈。
3、山葯去皮切段。
4、鍋燒熱放入少許油,把魚尾煎至兩面微黃。
5、鍋內加入足量的開水和生薑、料酒、鹽。
6、大火燒開燉煮10分鍾。
7、放入山葯塊後再煮15分鍾。
8、最後放入紫蘇葉煮2分鍾,加胡椒粉、味精調勻即可。
猜你喜歡:
1. 羅非魚的養殖模式有哪些
2. 池塘養魚基礎知識
3. 如何在池塘養殖羅非魚
4. 鰱魚高產養殖的方法介紹
5. 鯉魚養殖高產技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