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修止觀九種方法

如何修止觀九種方法

發布時間:2023-05-05 02:00:03

如何修觀

首先,止觀要雙運,如果只有止沒有觀,那就修成木頭了,如果只有觀沒有止,那就會變得比較癲狂念粗,並且止觀若只修一方,都會遇到瓶頸,很難修好。
打坐修觀的時候,以呼吸的觸,也就是碰觸到鼻端上的皮膚作為覺知的目標,當這個念現前,一再尋仔脊鎮伺(尋就是覺知目標,伺就是繼續專注目標)於呼吸的觸。然後觀察這個觸的生滅,這就是無常隨觀。
修觀的時候對周圍其他的目標包括聲音包括你打坐的腿痛是沒有排拒性的,若是有排拒就是偏向止了,或者你有了執取也會有排拒性(拒絕本身就是一種執著),如果別的目標變的強烈,就暫時放開呼吸的觸,去觀察新目標的生滅,但是不要去控制任何一個目標,就是說,見只是見,聞只是聞,不要去思,不要去控制。
單修觀野雀不要以得到禪那為目標,若是修觀的時候雜念減少,禪相會出現的,但是不要理會,繼續觀,有時會見到身體局部或者全身的生滅,甚至還會觀到心的生滅。若是觀智不成熟,心臟會痛,這個時候就不應該再繼續觀心的生滅,而是轉而觀鼻端。有時會有剎那定,不過不用管它。
修觀可以修到隨時輕易的迅速的得到無常觀,就是處在證入涅槃的邊緣了。
最後,可以把打坐當中的經驗用到生活中去,因為生活中周圍的環境其實也能作為觀的目標,觀其生滅。

Ⅱ 天台宗禪修的止觀二法是以哪些方面進行修煉

止觀二法的修煉應以調食、調睡、調身、調息、調心五事為基礎。「善調五事,必使和適,則三昧易生。」《童蒙止觀》第四章論述了如何調和五事,以助禪修:調食方面,飲食本為滋身進道所需,但食之過飽,則氣急身滿,百脈不通,令心閉塞,坐即不安。若食之過少,則身體羸弱,意慮不固。多食少食都非得定之道。所以乎輪說:「身安則道隆,飲食知節量,常樂在空閑,心靜樂精進,是名諸佛教。」

調睡方面,「睡眠本是無明惑覆,不可縱之。若睡眠過多,非唯廢修聖法,亦復喪失功夫,令心暗昧,善根沉昧」,因此要經常思念無常,調伏睡眠,令神氣清白,念心明靜,如是方可棲心聖境,三昧現前。「初夜後夜,亦勿有廢。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

調身方面,坐禪者吵時要調整自己的身體,先要厚鋪坐具,使身體能安穩久坐,無所妨礙。其次調整定勢,坐法有二:一是結半跏趺坐,即以左腳置右腳上,牽來近身,令左腳趾與右膝齊,右腳趾與左膝齊;二是全跏趺坐,先將右腳置於左膝上,再將左腳安於右膝上。

調息方面,息有4種相:一風、二喘、三氣、四息。前三種是不調相,後一種為調相。

坐時鼻中之息,出入有聲,叫做「風相」;坐時鼻息的出入雖無聲音,而息出入結滯不通,是為「喘相」;坐時息已無聲,也不結滯,但出入不細,是為「氣相」;坐時鼻息出入無聲,不結滯,不粗浮,出入綿綿,若存若亡,資神安穩,情抱悅豫,此是「息相」。守風則散,守喘則結,守氣則勞,守息則定。

靜坐時若欲調息,當依三法:一為下住安心,即把心放於氣海丹田,把心鎮靜下來,將下腹部徐徐用力,使之稍稍向前,精神安住,呼吸自然調順;二為放寬身體,不要矜持,放舍一切,使身體輕松愉快;三為想氣從遍身毛孔出入,通行無障。息調則眾患不生,散心易定。總起來講,無聲音,不結滯,不澀不滑,是息調相。

調心之法有兩種:一是調伏亂想,令心與參究相應,不令越逾;二是當令沉浮寬急適得其所。

經中說:「何謂沉相?若坐時心中昏暗,心非明歷,無所參究,頭好低垂,是為沉相。這時當繫念於鼻端,或安心於發際眉間,或令心明歷,專注本參,無分散意,此可對治沉相。」

「何謂浮相?若坐時心好飄動,身亦不安,念外異首頃侍緣,尋思雜事,是為浮相。這時應安心向下,最好安住在氣海丹田或肚臍中。更主要者,振奮精神,心住本參,止住散念,心即定住,則心易安靜。總之,心無亂想,不浮不沉是心調相。」

以上「五事」為靜坐參禪的基本功,而氣功養生常講的調身、調息、調心「三調」即來源於此。另外,飲食、睡眠的調和在氣功養生活動中也佔有重要地位,因為飲食影響身體,睡眠關乎進修,兩者意義重大,不可忽視。

Ⅲ 天台宗「止觀」的修行方式是()。

【答案】:C、D、E
「止觀」是佛教修行方法的兩大支柱,是天台宗的根本教法。「止」跡此是指心念專注一境,達到無念無想的寂靜狀態。「觀」是指以桐襲智慧思維觀察某一特定的對象或道理。「局州兄止觀」的修行方式有漸次、不定、圓頓。

Ⅳ 如何做到止觀

止觀
『止』(奢摩他)的意譯,『觀』是梵語(毗缽舍那)的意譯。『止觀』是印禪薯度佛教修行方法中的兩大支柱。在我國的天台宗之中更成為禪定方法中的特殊法門。

關於止觀雙修,雖有人主張不必從修止入手,可以一開始便直接修觀。謂修到證入毗婆舍那(觀)時,也就同時可證得奢摩他(止),而達到止觀雙運的境界。但智顗、宗喀巴及一般小乘、大乘佛教定學的說法,則認為須從修止入門,繫心一緣,漸入靜定。至能隨意恆久入定,達第九住心時,則可在此寂定心中修觀,觀修至妄念消滅,明了真實時,心更寂定,發身心輕安,定慧雙得。此名『止觀雙運』。
『若有獲得九相心住中第九相心住,謂三摩呬多,彼用如是圓滿三摩地為所依止,於法觀中修增上慧。彼於爾時由法觀故,任運轉道無賀前者功用轉,不由加行,毗缽舍那清凈鮮白,隨奢摩他調柔攝受,如奢摩他道攝受而轉,齊此悔閉名為奢摩他、毗缽舍那二種和合平等俱轉,由此名為奢摩他、毗缽舍那雙運轉道。』

Ⅳ 修道之止觀

      止觀是佛教禪定修習的基本方法和指導原則,又作止觀雙修、定慧等持。佛教禪定包含了「止」和「觀」兩大部分。「止」,音譯奢摩他或三摩地,即心一境性,指心持續專注一境而寂然不動。「觀」,音譯毗婆奢那,即正觀察力,指用如實的智慧觀析真實。

止為息內,就是心平息,不受雜念的干擾,如同平息水面的波紋。觀有兩種,一是「慧觀」,即用佛陀教示的知見觀察分析,也就是用緣起性空的道理破除我法二執;二是「勝觀」,即在慧觀的基礎上產生輕安。

止和觀是佛教禪定的車之雙輪、鳥之雙翼,缺一不可。在佛教修習中,止觀必須兼顧,如果只修止不修觀,就不能得到斷無明的智慧而究竟圓滿;如果只修觀不修止,不僅已經修得的止容易退失,遇到煩惱障礙的時候,無從對治,心也不能寂定,觀就無法成就。因此佛教禪定,一定離不了止和觀,否則就會偏向外道。

佛教中修習止觀及入止觀雙運的門徑很多,下面從三個方面闡述

一、聖道門的止觀

二、凈土門的止觀

三、聖道門的止觀與凈土門的止觀比較顯勝 

一、聖道的「止觀」

      一般來說,止觀雙修的次第,大都從止入觀而達止觀雙運。小乘南傳禪法從「四十業處」入慧地,大乘念佛禪從持名、觀想入實相念佛,密乘或從有相瑜伽入無相瑜伽,或從生起次第入圓滿次第。

        天台宗智者大師指出:「修習止觀是直入成佛的核心要法,若夫泥桓之法,入有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止乃伏結之初門,觀是斷惑之正要;止悔彎敬則愛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止是禪定之勝因,觀是智慧之由籍。」

      密宗的止觀,止分九住心,包括內住心,續住心,安住心,近住心,調服心,寂靜心,最寂靜心,專注一趣,等持,九個層級修成了,就接近「奢摩他」,止修成才可以修觀,他是有次第的。

        禪宗的明心見性、頓悟成佛則是另一種止觀雙運、定慧等持的修行方式。惠能融禪定止觀於行住坐卧之中,這與他以慧攝定,將定、慧統一於無念之心有密切的關系。

《壇經》中說:「定慧體一不二,即定是慧體,即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心口俱善,內外一種,定慧即等」。

      聖道門的「止」是從眾生心止,所攝是聖人定善根機,必須禪定,能止者自心力,所止雜念惡業比較淺顯,一定是聖人的根機我們凡夫不可能如實修行相應,聲聞緣覺菩薩各有深淺,是因地法門,所以不究竟圓滿。

      聖道法門的鬧爛「觀」是觀心,觀心「不生不滅」等,比如「三輪體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離四句,絕百非」,都是觀心。《金剛經》雲:「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要破我法二執,證悟般若空性。這是非常難得。眾生的心有時是真實有時是虛妄的。凡夫從妄心做事,能觀的心是虛妄的,所以所觀的境還是虛妄的這樣觀來觀去,永遠出不了三界。而且容易著魔,心,無形無相,觀心就要破虛妄相,《金剛經》雲:應無所住生其心 。我們凡夫怎麼可能無所住生其心 。 凡夫即使有真心也是素法身沒有經歷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沒有圓滿成佛,只是剛入道而已。

      總之,聖道止觀,聞、思、修三位在修位觀成,是自力 , 攝定機  。

二、凈土的「止觀」

        凈土法門的止觀皆從名號生,從佛力碧慎生。曇鸞大師《往生論注》雲:「奢摩他」雲「止」者,今有三義:一者一心專念阿彌陀如來,願生彼土。此如來名號,及彼國土名號,能止一切惡。二者彼安樂土,過三界道。若人一生彼國,自然止身、口、意惡。三者阿彌陀如來正覺住持力,自然止求聲聞、辟支佛心。此三種止,從如來如實功德生。「毗婆舍那」雲「觀」者,亦有二義:一者,在此作想,觀彼三種庄嚴功德。此功德如實故,修行者亦得如實功德。如實功德者,決定得生彼土。二者,一得生彼凈土,即見阿彌陀佛。未證凈心菩薩,畢竟得證平等法身,與凈心菩薩,與上地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平等。

      凈土門的「止」是從佛來止,「止」的本體,就是佛力,佛的力量。佛力顯示為四方面,就是佛名號力、國土名號力、國土力和正覺住持力。這四方面濃縮起來就是如來如實功德。「止」的相狀是什麼?不是凡夫費勁地調心、加深禪定力,然後來止——沒那麼費勁,這種「止」很自然,「自然止身口意惡,自然止求聲聞、辟支佛心」。相狀是自然,就是「體如而行,則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實修行」。「止」的作用是什麼?就是在此土止一切惡,在彼土止身口意惡,止求小乘之心。所以「此三種止,從如來如實功德生」。是故言「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凈土法門是果地法門,佛力止是圓滿的。

      善導大師《觀經疏·玄義分》釋名門雲:「觀」者,照也。常以凈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輝,照彼彌陀正依等事。善導大師解釋「觀」,只說了「照」,背後的玄義是涵蓋定善的觀與散善的觀,涵蓋自力與他力,涵蓋著要門與弘願,這里的「照」是通於定善,散善和念佛,而最終歸結於念佛的信心。「照彼彌陀正依等事」,有了智慧的光明,就能夠清楚了解並且欣慕阿彌陀佛的正報、依報的功德,也就是信受佛的智慧。那麼,佛的智慧都在哪裡呢?在阿彌陀佛本身。因為,依報跟正報是一體的,以正報來包含依報,依報就在正報當中,所謂「依正一如」。正報是無形的,阿彌陀佛為了救度眾生,所謂「垂名現形」,必須以他的佛名來顯示才能救度眾生,所謂「名體不二」。這樣說來,「依正一如」「名體不二」,「照彼彌陀依正等事」就是信受彌陀名號的救度。《觀經》流通分釋迦佛付矚阿難:此經名《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亦名《凈除業障生諸佛前》。導觀佛三昧入念佛三昧。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凈土門的「觀」是觀佛,是南無阿彌陀佛觀,是釋迦佛的佛力觀,入彌陀佛的願力觀,  聞見一同,神力對韋提,  教力對未來眾生。背後都是彌陀大願業力。是故言「欲如實修行毗婆舍那故」。

      總之,凈土法門阿彌陀佛名號止觀互含。因為止觀都是以阿彌陀佛名號為體,止和觀的功能是同時具足的。凈土的止觀,聞、思、修三位在聞位觀成,凈土的聞位相對聖道就是修位,且是如實修行,《往生論》雲: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對比聖道攝機凈土的止觀,定散隨機,理事相應。

      下面舉經證聞位觀成

      《大經》雲: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觀經》下中品雲: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只物,盜現前僧物,不凈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業而自壯嚴。如此罪人,以惡業故,應墮地獄。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贊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贊彼佛光明神力,亦贊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之火化為清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即得往生。

三、聖凈對比

      釋尊出世濟度眾生,化道遍百億,利益普三千,化緣薪盡,正像早過。我等受生於五濁六惡之末法,感罪於四生十惡之業道,善根薄少也,根性遲鈍也,戒行難持,定慧難證。妄寄其分於在世之正機,不可期現世證入;暗同此身於正像之賢聖,不可恃自力得道。何況,在世之頓悟頓入,多是權化之示現也;正像之得道得果,恐少實業之眾生也。不足准望於末代機根,不及比較於當今凡愚者歟!然於彌陀名號者,極善最上法也,雖造罪凡夫,修之得往生;他力難思行也,雖具縛底下,信之預來迎。

      凈土宗念佛人當知稱名者定慧不一,止觀不異,等持和雙運,皆在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中。不修禪定,「不斷煩惱得涅槃分」,而且能當生成就,快速成佛,平生業成,現生不退,唯有凈土法門。

                                      本妙

                          2020年6月12日

                                寫於法寶寺

Ⅵ 哪本佛經講如何修止觀還有有哪些禪修方法除了觀呼吸數息觀等

《禪秘要經》,也是講修止友鎮觀。」白骨觀「出自這部佛經。
這部佛經的觀想方法,主要是觀想全身骨骼,以及觀想身體內的臭穢之物,由搜告亮此可以進入禪定。很多人在這部佛經中受益,網上可以搜到這部佛經。
另外《觀無量壽經》中講的十六種觀想世寬方法,也是著名的禪修法門。

Ⅶ 怎樣做可以容易的得止觀略論

修行當中,哪有什麼事情是容易的呢?凡是欲速則不達
最容易的路,往往就是世間看起來「最笨」的路,那就是沿著正確的方向百折不撓的持續前進。而不是時時想著投機取巧。
最容易的路,佛陀已經告訴我們了,就是戒定慧!
南傳上座部佛法的修行次第就是戒定慧,以此達到解脫。
1、戒--------在家五戒、八戒、十戒,出家八戒、十戒、比庫227戒
2、定--------40種禪定方法-----請看清凈道論;四十種止業處,即是:十遍、十不凈、十隨念、四梵住、四無色、一想、一差別。
此中的地遍、水遍、火遍、風遍、青遍、黃遍、赤遍、白遍、光明遍、限定蔽唯悉虛空遍為十遍。
膨脹相、青瘀相、膿爛相、斷壞相、食殘相、散亂相、斬斫離散相、血塗相、蟲聚相、骸骨相為十不凈。
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舍隨念、天隨念、死隨念、身隨念、入出息隨念、寂靜隨念為十隨念。
慈、悲、喜、舍為四梵住。
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為四無色。
食厭想為一想。
四界差別為一差別。
3、慧--------十六觀智,即:名色識別智、緣攝受智、思惟智、宏乎生滅隨觀智、壞滅隨觀智、怖畏現起山轎智、過患隨觀智、厭離隨觀智、欲解脫智、審察隨觀智、行舍智、隨順智、種姓智、道智、果智、省察智。
其中,能夠斷除煩惱的是道智。道智生起後即證悟相應的聖果。道智與果智兩種屬於出世間慧。
在證悟四果阿拉漢道智的時候,就是解脫了一切煩惱,徹底脫離了輪回。

Ⅷ 如何修止觀---有感

如何修止觀---有感

雲何修止觀門?馬明菩薩說;為熄滅一切戲論境界,是止義;明見因果生滅之相,是觀義。初個別修,漸次增長;至於成就,任運雙行。

止就是熄滅一切戲論境界,是進入如理作意的實斷見惑與思惑的智慧境界,也就是實證解脫境界和進入如理作意的實證般若實相境界;觀是明見因果生滅之相,也就是現前觀察到萬法都由實相心體第八識出生,一切善惡業都由第八識自心來記存而昭昭不爽。

大乘佛法所講的止觀是般若的止觀,菩薩六度中第五度的止觀是四禪八定的禪定止觀。什麼是一切戲論的境界,心中時常有臆測猜想「真如心是大概,,,有時聽到別人講出的相似佛法,又無法認定對錯」,這樣就是心不能安定得住的人,即便是四禪八定再好,都不會超過非想非非想定,即便如此也是世間戲論境界,不離生死有為法的境界,與二乘菩提世俗諦無關,也與第一義勝諦無關。所謂世俗諦是說二乘解脫道,是以世俗法蘊處界的緣起性空作為觀行的對象,通過觀行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的生滅性,確認其虛妄從而斷除對於自我的執著,就可以成就無余涅槃。既然世間真理是要滅盡十八界一切法,而禪定的最高境界非想非非想定還是在十八界法中,還有意根和意識繼續存在,所以非想非非想定仍然是戲論境界。只有找到真如心後,才有能力離開戲論境界,以後凡有所說都是直接切進第一義諦,自己也可以永遠心不動搖的安住於實相境界中,決定不疑的住於如理作意的智慧境界中;不再有任何臆想猜測,心得決定決不動搖,這才叫止,就是證得止的境界。

禪定的止,是要把意識覺知心制心一處而住於定境中,心不動搖、不打妄想,發起初禪的覺受境界而安止覺知心,這就是禪定的止。或者離語言文字的細妄念也都沒有了,因此而證得二禪的等至境界,心得安止;乃至於離語言文字的極細妄念以後,更進一步離開了心動的境界,連不知何故的心動現象都不存在了就進入四禪的境界中,這也是心得止。

很多的人認為修止觀就是每天靜坐,求一念不生或觀想,所以每天只是打坐三個小時或六個小時,這就是沒有真正的了解止觀的道理,打坐只是修定,修定只是修止觀中一小部分,而且修禪定也不只是在腿上用心,而是要在覺知心上用功的。所以如果沒有對於禪定止觀裡面的詳實的了解,即使每天能盤六小時或一整天,這種功夫也只是表象,只是腿功不是禪定(有些修行人以為每天打一次坐就是功課了,稍有境界就以為進步了,內心並不知道打坐是在干什麼)。修學世間禪定也要基本知見具足,否則都是盲修瞎練,虛耗光陰,四禪八定到底是怎麼回事?三三昧中的異同在哪裡都要弄清楚。沒有清楚的時候每天的打坐也只能是在熬腿,根本不曉得有覺有觀、無覺有觀、無覺無觀三種三昧的分際在哪裡?你要怎麼轉進,覺知心又要怎麼安住在三昧中?知見不建立如何去打坐修定,只能是盲修瞎練唐捐其功。

什麼是觀呢?觀就是很清楚的看見了因果的生滅之相;眾生在三界中有種種的生滅形態,這種種的生滅形態都是果,有果必信沖有因,這個果一定是從因中生出來,如果沒有實相心這個因就不可能有所有的果。因為有實相心執藏了眾生所造的善業惡業凈業所有的業種,在未來世因緣成熟的時候,遇到眾緣和合業種就現行了,所以有「所造業不亡」。如果沒有證悟明心是絕無可能明見因果的,因為心中一定這樣想,到底有沒有第八識心體能含藏善惡業種,更不會看見諸法從第八識中生。即便是初明心也只是有總相智,般若智慧還沒發起,還沒有能力現觀。只有真實的見到如來藏是如何出生五根的,也就是知道了由於往世無明的存在,使得意根攜如來藏經中陰階段後,找到有緣的父母,籍父精母血由如來藏生出四大所成的五根身,待至四至六個月以後五根漸成熟,如來藏即可籍五根如鏡現相的顯現外五塵(可以籍定力清楚地感知五塵,如眼塵就是所見的每一幅畫面、身塵就是身體所感知的外塵的狀態),按照佛所說法意法相觸而由如來藏生意識,則由眼所見的影像就是眼根與眼塵相觸所生的眼識,及意根觸法塵所生的意識,其它識亦如是。由此而見這十八界的每一界都是從如來藏中出生的,也可以體驗心真如的本然存在與能生萬法的自性性,這時敬坦春才可以說確實能夠明見因果啦(如果是聽來的就不會有這樣的功德受用)。再進一步從真實心上去做種種的體驗,檢查,證實以及深入的了解他、體驗他,智慧才會出現,就會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所造一切業行的種子,都是在這個實相裡面收藏著,這才是明見因果。這個觀是講智慧門中的觀。

要想「心得決定」,一定先修止然後再亮耐修觀,正知見的熏習就顯得非常重要,首先是要讓心安止於正知見中,舍棄重重的錯誤知見讓心能夠定下來,心中確定實相法一定是這樣的,有第八識真如存在,這就是初步的止。並不是在哪裡打坐才是修止,打坐所修的止是止於一境,不是修行般若止觀的止。當你的覺知心已經堅定不移,就要檢查動靜中想佛、意佛的能力,再轉入看話頭來進一步增長止的功德,當動靜中的止的力量已經很好就可以轉入觀行,在行、住、坐、卧一切境緣上面都去觀察,觀的要領和觀的功夫增長了,就可以尋覓自己的真如心在哪裡,發起淡淡的疑情,末那識一直在執著,一定要找到他,所以末那識就促使意識不斷地沉潛保持著疑情,這都是觀。

待找到如來藏後就開始又止又觀、並行雙運了,因為知道真如心後不斷以經中的聖教和理證上面加以檢驗和比對,這個過程也是觀的內涵,等到確認無誤,心裡就確定下來了,心得決定確認無誤就不在改變了,戲論就此止息。而後再進一步繼續觀照驗證他更深細的體性,這也是觀的內涵。隨著般若智慧的增長止與觀自然雙運。

馬鳴菩薩又說;其修止者,住寂靜處結跏趺坐,端身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虛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於不依見聞覺知,一切分別想念皆除;亦遣出想,以一切法不生不滅皆無相故。要住於靜處結跏趺坐是講禪定的修止,就是要用制心一處的功夫,把心猿意馬系縛於法上,慢慢就會停止攀緣,然後再用智慧來參禪。其實要想使心定下來用無相念佛的法於靜和動中對於現代人能有更好的效果,煩惱不容易進來時就有受用了,身心也輕安了就能夠一心參禪了(心情很粗糙的人是無法破初參的),很容易悟入。

端身正意是說要端身而坐,不打妄想,不可以休息睡覺。不依氣息不是小止觀的數息、隨息的法(安那般那)。也不是道家的修氣練氣,及密宗的明點氣功,這類修法都屬於的依於氣息。不依形色而修止觀,是因為很多人修定能夠一心不亂,遠離五塵住於內心境界中,不接觸五塵了,認為這就是涅槃境界了,其實只要有意識存在就不是涅槃(楞嚴經中講是外道五現涅槃)。四禪及無想定也都是依於形色的,都是有色的禪定的法。對於初禪的現前並不是定力很好就能現前,而是除了定力之外,還要有消除五蓋的功夫,尤其是嗔心貪欲心不除,是不可能發起初禪的。    不依地水火風修止觀;道家有這類修法,以金木水火土等特性的修行法門,佛法只有兩個門;一是二乘菩提所證的解脫道,這個解脫道共大乘,所以菩薩也要在合適的時機加修解脫道的法。二是諸佛菩薩所修的不共二乘的法既是佛菩提道,就是大乘道次第,除此之外別無佛法。不依見聞覺知是說修證大乘法絕不可依見聞覺知的第六識作為修證之標的,應依第八識作為標的。一切分別想念皆除;指的是一切非如理作意的分別都要滅掉,也就是離開虛妄分別,以分別的意識覺知心尋找不分別的第八識,不是要把

覺知心變得不分別了就以為找到真如心。

在證悟後修學禪定的過程中,於四威儀、於一切時中就是要這樣修行(恆不斷絕);長時間的轉依修行之後,會使你對於自我也就是覺知心對自己的執著,不斷地加以降服,這就是在修除我執、斷我執,這樣的修行才能漸次得入真如三昧。真如三昧也叫阿賴耶三昧,是以如來藏作為究竟的所依(而不是以離念靈知心作為所依),以這個真心的體性去修學三昧,這才是菩薩所修的三昧,只有這樣的修行才有辦法「究竟折服一切煩惱」。如果是依覺知心或是時做主的意根為究竟所依,就沒有辦法究竟折服一切煩惱,而以法界實相為中心,深入如來藏所含藏的一切種子進修,才能究竟修斷(依心真如的性凈涅槃,來做種種止觀的觀行,才能真正從如來藏中把煩惱的習氣種子隨眠和無始無明隨眠加以折服),煩惱被究竟折服以後,就可以「信心增長、速成不退」。

為什麼修行中會有很多的障難?其實一切諸魔鬼神外道的障難,也是從自己心中所出現的,如果自己的心是堅定的、正直的,就不會有這些問題的出現或存在;如果自己心是堅定的、不動搖的、離貪的,諸魔、鬼神、外道要怎樣來影響你都是沒有辦法起作用的。因為福德不夠、心不堅定,有以往的我執、我見、私心的習氣,所以才會被鬼神、諸魔、外道所利用。所以建立正確之知見,遠離種種有相法,一切障難境界都消滅了,制心於真如境界一處之中而定下心來,漸漸就會進入真實三昧中「遠離諸相、入真三昧」(用般若慧來安住於意識如理作意的定境之中,才叫真三昧)。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修學三昧卻落到有相的、與外道共通的四禪八定的禪法中?為什麼這么辛苦的修持禪定以後卻證不到初禪?就是沒有好的姻緣得遇佛菩薩,所以所修的禪定一定是有相的,跳不出外道的范圍。因為除真如三昧以外都是有相的三昧,就如沒有證得心真如而修的初禪,初禪中是可以跟外界的語言文字相應的,也就是可以跟外界的色塵聲塵觸塵相應,這就是有相法。可是修真如三昧的時候雖然照樣有這些相,但確是依所證的心真如無相法為究竟皈依,將覺知心依證入無相法自住境界的見的和般若慧,來修共外道的四禪八定有相法,所以在有相法的四禪八定境界中卻住於無相的智慧中,如是修學真如三昧才能夠真實進入如來種性中,才能真正的成就真如三昧。

修此三昧現身得多種利益;

第一,常為十方諸佛所護念,在修學的過程中如果到了該轉折的時候,佛菩薩就會在定中告訴你,或是加持你讓你心中升起一個知道轉折的念頭,就可以轉進了。

第二,不為諸魔惡鬼所惱亂,如果過去是就喜歡跟鬼神混在一起,喜歡修習鬼神相應的法,今生就一定長有鬼神來惱亂,辦這個事辦那個事,自己還以為是佛菩薩要交辦的。所以要有正知見;比如不要做干預因果的事,常有人要你加持,這就是干預因果,因為有的人得了因果病,這就是得病的人的業報,這是需要得病的人自行去求菩薩或去懺悔的,而干預了因果鬼神就經常找你。

第三,心得決定的人不被一切邪道所迷惑,由於你的見的非常的深妙,一切邪道根本不了解你的智慧,何況能夠惱亂你。

第四,證得真如三昧的人,可以使以前誹謗深妙法的罪和業障全部都變得更微薄。因為是在空、無相、無願三昧上面去取證四禪八定和滅盡定,去取證四無量心,這樣的結果會使得原有的煩惱種子很迅速修除掉。這種實際上的心真如的證境,以及籍禪定修證來伏性障的證量,配合真如三昧的見地,才能把煩惱種子和誹謗深妙法的業障從根上拔除。

五者、滅一切疑諸惡覺觀;疑惑包括見惑、思惑和塵沙惑最後都可以斷盡,這是成佛之道。只有阿賴耶三昧—真如三昧可以使你滅盡一切疑惑,由此漸漸的深入洞悉外道法的本質,則可因此滅除諸惡覺觀。

第六,對於如來境界的信心得以增加和長養,菩薩不可以有任何一點為自己設想,不可以覺得佛法裡面有利益可鑽可賺才真正的菩薩。

第七點,可以遠離憂悔,於生死中勇猛不怯;因為知道了為什麼生,也會漸漸地很清楚入胎識要怎麼樣地入胎,去極樂世界應該怎麼樣去。往生極樂時,因為心性不同所造業行的不同,往生極樂世界的果報也不同。悟前又應該如何進修?也都會漸漸得弄清楚。以後的佛道應該如何的進修?佛道的次第和內容既然清楚了,舍壽後詳細的過程轉變也都清楚了,在面對生與死的時候,還會有什麼憂愁害怕的嗎?所以心中就遠離憂悔而能自在的面對生死。(觀經開示;只要明心見道一定可以上品上生)

第八、證得真如三昧可以遠離驕慢,心的變得柔和和忍辱,因此而被一切世間人與天人所敬重。因為自身的智慧越來越好,但隨著法義知道的越來越多,則會感到諸佛的智慧真的是無量無邊,由於這樣的緣故就會發覺自己越來越沒有驕慢了(原來開悟證果,也是無所得,自己從無始以來不斷地執取種種事物,根本就從無所得,而自己卻到處攀緣,不斷地執取種種事相,貪的心思和行為,嗔的作為,真的好愚痴。這一世也是一樣自己騙自己,幾十年過去了根本是無所得。都是意識心在得,意識心又是生滅的只有一世,還是一場空。真得的是如來藏,如來藏本身又不領受一切法所以也無所得,可見是愚痴的在世間法上貪著造業)。

第九、會在一切時一切境界中煩惱的種子會變得很微薄,次第進修煩惱逐漸的就不會現起了。別人見了也會喜歡的「這個人不會生氣呀,心性真好啊」,自己心情也很愉快,沒什麼可恨的、可氣的,這就是修證如來藏及轉依真如三昧而來的,如果不是修正真如三昧而轉依成功,努力修學禪定就如石頭壓草一樣,不但沒有什麼效果(發起初禪都是很困難的),而且還會使自己的性格越來越急,脾氣很大攀緣外塵,並為擾亂。

一般止觀中的止只是用數息法、觀行法來把覺知心壓制下來,讓他不攀緣,這就如石頭壓草當石頭不在了,也就是離開數息法草隨即又生長出來。這種壓制下來的境界沒有辦法真正的止息,只要下坐使數息法中斷了,攀緣與妄想又會從心不斷的現前,所以一定要用智慧止息,讓心轉依於真如法性,斷除煩惱而制心於真如法性上面,才能自然的止息不動。

而且若只是修止,心就會低沉而不明利,就會入住昏沉無際的狀態,就好像未到地定過暗一樣,智慧不能增長,往往變成懈怠,自己就會貪著定境中的輕安,不能在種智上面邁進。對於佛菩提道來講,未到三地以前貪著定中的滋味就是懈怠。懈怠之後則不樂眾善,也就是不樂於去做利他之事,也不樂於自己在進一步修慧;懈怠的緣故就遠離大悲,真正的菩薩發心最重要的是發大悲心不樂小乘,沒有大悲心、並於佛前懇切地每天發願,佛菩薩就不可能加持你引生深妙的智慧。所以大乘佛法中所說的修止,並不是叫你盤腿靜心、制心一處而不動搖,這是修定,是佛法與外道的共相的法。止就是讓人的心止於一個見地、智慧、證境,對佛菩提道境界決定安止而不動搖,心止於佛菩提性而不再轉易,這才是修止。

那麼應該如何進一步去修觀呢?馬明菩薩說;應當觀察世間一切法生滅不停,所以是無常的,無常故苦,苦故無我。也就是五陰十八界及其所衍生的一切法無常無我。這樣才使自己對我所的執著消滅掉。再來看如來藏體恆常在永遠不滅,永不改易清凈涅槃的自性。再從如來藏看待世間,無論多長(一劫或多劫)還是會壞掉,而如來藏不壞才是真實法。看過去就猶如昨天的一場夢,如果能夠眼見佛性,即可成就身心世界的如幻觀、如夢觀。就會以肉眼親見心真如非常真實,以慧眼親見心真如非常真實,以肉眼親見世界身心的虛幻如夢。觀現在的法剎那剎那一直的流注生滅,沒有停止的時候,一直的生滅變異不斷的消失過去。

又說;應觀有身悉皆不凈,諸蟲穢污、煩惱和雜。觀諸凡愚所見諸法,於無物中妄計為有。觀察一切從緣生法,皆如幻等畢竟無實。觀第一義諦非心所行,不可比喻不可言說。觀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皆因無明熏習力故,受於無量身心大苦;現在未來亦復如是,無邊無限,難出難度,常在其中不能覺察,甚為可眠。在觀的修習上面要用智慧去觀察,這是修去我執的過程。遍觀五陰十八界法就知道,所有的法都不是單憑因緣就能成就的,也不是自然而有的。所以佛於《楞嚴經》中說七識自性「非因緣、非自然」,其義是七識自性「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是因為都是如來藏籍因緣法及業力、無明而自然出生的法相,所以說「非因緣、非自然」,都是如來藏所生,攝屬如來藏的無量法性之一。再從十八界往上推求、觀察發覺;能見之性、能聞。。。乃至能知之性都是從他而來,攝屬於如來藏,與如來藏非一非異,所以一切法本來就是如來藏所生的功能差別。那麼「我」自然就是如來藏的一部分,是生活在如來藏所生的六塵萬法裡面,是如來藏所出生,也是生活在如來藏所出生的六塵中,是在如來藏所生的萬法裡面生活,從來也沒有離開過自己的如來藏。每一世的死亡只是意識我和肉體的消失,而末那帶著如來藏又開始了新的輪回。

從這里的觀察知道,一切法都是因緣假合而成,沒有自體性,所以不是自在法(不須依靠別法就能自己存在的法才是自在法)。但是如果能夠懂得觀察自己有個如來藏就是本來自在的法,那就是能夠懂得《心經》的觀自在菩薩了。就成為能夠觀察自己如來藏真心本來就在的已經覺悟的友情,這也就是《心經》開宗明義的「觀自在菩薩」所告訴的真實義,所以不能看見如來藏真實存在的人絕不是懂得《心經》真實義的菩薩,也就是不能稱為能夠「觀自在菩薩」的人。

馬鳴菩薩還說;如是觀已,生決定智,起廣大悲,發大勇猛,立大誓願;「願令我心,離諸顛倒,斷諸分別,親近一切諸佛菩薩,頂禮供養恭敬贊嘆,聽聞正法如說修行,盡未來際無有休息,以無量方便拔濟一切苦海中生,令住涅槃第一義樂」。作是願已,於一切時中,隨已勘能,修行自利利他之行;行住坐卧常勤觀察;應做、不應做。是名修觀。

以上面所說的觀察,觀察三界身心,這樣觀察自己的三世的三界有之後,再觀察外面諸法,再觀察三世一切諸法,其實只有自心所生諸法,並沒有外法為自己覺知心所觸知。又觀察第一義諦,再觀察眾生的愚痴相就一定會生起決定智,決定不退的智慧升起來以後生生世世都是菩薩。有了決定智就會生起廣大的悲心,也就能夠發起大勇猛的心,從深心中發起大願。「願我的心能夠永遠離開一切顛倒,永離不如理作意的思維,並能斷除無謂的分別(是指對於人我、利害的分別也就是性障),願能夠親近諸佛、菩薩們」。這就是要有正知正見,有基本功夫,才能遠離顛倒不為外道假佛所擾,斷諸分別不在世間法的人我利益等用心,才能親近諸佛菩薩,至誠的、深切的頂禮、供養、恭敬、贊嘆,由此功德才會漸漸的顯發出來,才能樂於聽受正法如說修行。

在拔濟眾生離苦上會有很多的層次;讓眾生免於飢餓是拔濟,幫助眾生去除嗔心、貪心、等也是拔濟,如法的法布施也是拔濟,幫助眾生斷我見,聲聞見道證初果,幫助眾生修證佛菩提道也是拔濟。諸多的拔濟以「令眾生住第一義樂」才是真正的拔濟,這是成佛之道。

當你在佛前生起決定智而起廣大悲,發起大勇猛有了這樣的大願以後,就要於一切時中,隨自己的能力而修自利利他之行。要行住坐卧中勤於觀察,每一件事情都要先衡量,該做與否再做決定。既要勤於觀察也要勤於修正,這才是懂得修觀的人。這樣才能讓心止於妙智之中。因為只有修觀才能夠斷除疑惑(見惑和思惑),疑惑斷除以後就可以隨順第一義諦,心就能夠止息而不妄動了。惑不斷除就表示轉依沒有成功,所以一定要修觀行,在四威儀中觀察自己的心應該如何轉依心真如的體性,依於真如法性而止息下來,讓自己的心透過智慧旳觀行而止於佛菩提道上,保持自己永遠都是菩薩的決定性種性,絕不改易。這才是修行的最重要的事,修止以後要配合修觀,修觀也要配合修止,止觀配合同時修習,止觀要並行。

Ⅸ 如何修止觀

止:心系於一物,不動搖,也就是把心拴住
觀:按四念處,觀身如身(觀晌喚緩身不凈),觀受如受(觀受是鏈埋苦),觀心如心(觀心無常),觀法如法(觀法無我)
也就是說通宴模過觀認識人五蘊本來
另外:
禪宗參話頭是止觀一體的
念佛法門也是,又分不同派別,比如止於念佛,觀念佛者誰

Ⅹ 什麼是止觀法門,怎樣修習止觀法呢

止觀法門即禪定(止)、智慧(觀)的合稱。指抑制心裡因俗念而產生的妄想,使心保持平靜、穩定,以集中心思去觀察和思維,達到佛教的智慧境地。

止觀之修行亦稱安那般那(觀出入息),這種修行是佛教里的一種修行方式,指的是「歲培心的開展」;若用一般的說法,就是指「禪修」,亦可說是止觀法門,它的目的在滌盪淫慾、憎恚、怠惰、焦慮、不安、疑惑等心智方面的騷亂不凈。

一方面又培養集中注意力、清明的心智、知識、意志力、精進力,分析力悄隱、自信、歡喜心、寧靜的心境等優良品格,以冀最後導致如實知見一切事物本性的最高智慧,而證入最終的真理──涅盤。

(10)如何修止觀九種方法擴展閱讀

《習定管窺》曾說:「所謂『觀』,便是依修『止』所得身心輕安的境界為基礎,以智慧深入觀察定中生起(所思維對象)的影像。」

又雲:「若修『止』乎運唯未成,身心未能生起調暢自在、遠離煩惱的感覺,縱然以觀慧思維抉擇事理,亦不名修『觀』,只能稱為『毗缽舍那相應作意』,即是相似於觀的思維活動而已。修行人必須修止成功,獲得輕安後,以觀慧思維抉擇,才是真實妙觀。」由此可見,禪修之道始於修止。

可以看到,佛陀的教導當中,也有提到各種修定的方式。佛陀在開悟之前,也曾跟隨瑜伽行者,學習過八種心靈高度專注的境界。終其一生,佛陀始終沒有間斷地繼續修定。

佛教的大小乘經典、戒律,都描述釋迦牟尼的禪定功夫獨步千秋,雄視百代,能隨意出入於任何一種禪定境界。說法時常常入定,並表現出種種神通、變化。

閱讀全文

與如何修止觀九種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404x125的簡便運算方法 瀏覽:8
水泥多孔磚砌牆方法圖片 瀏覽:705
孢穀草種植方法 瀏覽:283
萵筍青菜種植方法 瀏覽:736
前列腺增生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846
12伏蓄電池存電量計算方法 瀏覽:219
沖壓工36技計算方法計算實例 瀏覽:858
骨化三醇免疫治療方法 瀏覽:306
三聯療法如何服用方法 瀏覽:426
93乘43加91的簡便方法 瀏覽:393
海螺吃了頭暈有什麼方法解決 瀏覽:812
如何寫通項方法 瀏覽:674
小學生如何寫作業快的方法 瀏覽:347
衛星手機夜景拍攝方法 瀏覽:97
怎麼做瘦肚子最快方法 瀏覽:11
考場查詞典技巧和方法 瀏覽:639
魔芋水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493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方法分析 瀏覽:323
平焊單面焊雙面成型的教學方法 瀏覽:601
查詢電腦圖片有多張的方法 瀏覽: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