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培養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創設生活化的情境。讓學生從所熟悉的情景中,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身邊。教學中可以經常選取商品打折、銀行計息、環境保護等各方面的實際問題,這些情景新穎的應用題,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2、創設人文化的情境。長期以來,數學教學比較注重算、練等方面的思維訓練,形成了重科學教育、輕人文教育的模式。學生學習數學往往處於被動狀態,部分學生害怕數學,甚至厭惡數學。有的認為數學學習沒有意義,排斥數學學習。 3、創設趣味性的情境。愛因斯坦曾說過:「信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驅使學生學習的強大內驅力。趣味性的情境創設,學生會感到奇妙不已,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從而主動愉快地進入學習活動中。二、注重啟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 自尊、自信、自強是自主學習,自我教育的動力。自我教育需要一個重要的強大的促進因素,這就是一個人的尊嚴感、尊重自己,才有上進心。「只有受教育者尊重自己,才能有自我教育」,我們老師的任務就是喚起和保護學生的自尊,讓他們體會到受尊重、被信任的感覺,從而產生自豪感、自信心,建立起自尊、自信、自強,成為推動自我教育、自主學習的動力。三、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形成自主學習能力 教育家陶行之曾說過:「教是為了不教。」達爾文也有一句格言:「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因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還必須在教學中改進教法,指導學習方法。 1、對於抽象的數學知識,加強直觀操作。 加強直觀操作,指導學生初步學習抽象概括的思維方法。數學知識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為適應學生的思維方式、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指導學生抽象數學知識和原理,就需要為學生提供具體材料,使學生通過具體操作進行大量的感知,建立表象,以此作為抽象數學知識的支柱。 2、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促進語言和思維的協調性 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指導學生學會有條理地闡述數學問題,表達自己的思維程序,是發展學生思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教學中,首先應注意訓練學生用准確的語言來回答問題,引導學生從生活語言過渡到數學語言;然後藉助於適當的數學活動。如動手操作或觀察老師的實際操作,指導學生完整地表達數學含義,促進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最後再指導學生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數學問題或數學原理,使學生能夠達到語言和思維的一致。 3、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培養學生勤於思考。 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指導學生逐步地學會思考的方法和習慣。精心設計對學生理解和掌握有關知識起重要作用的問題,能夠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和聯想思維能力的發展 4、適時的指導和總結,掌握科學的數學思想與方法。 適時的指導和總結,使學生自覺的運用科學的方法學習。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可以先引導學生回憶小數乘法是怎樣轉化成整數乘法去計算的,在提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是否也可以運用轉化的方法呢?轉化成什麼圖形?再組織學生剪一剪,拼一拼,看能不能轉化成長方形,再逐步推導出計算公式。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葉聖陶先生說:「教育是什麼,簡單地說,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進入新世紀,時代的發展對小學數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某種意義上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獲得知識更重要。具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不但能堅持自覺和課前預習,迅速愉快地投入學習活動,而且會有很強的探索精神。五、體驗成功,感受自主探索的樂趣。 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便會激起無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在學生獲取知識的探索過程中,要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愉悅,感受自主探索的樂趣;當學生在探索知識過程中經歷「磨難」後,突破重圍有偉大的新發現時,這是一種強有力的和令人興奮的情緒體驗,學生品嘗到自主探索帶來的成功樂趣時,他會產生再次追求這種情感體驗的願望。
⑵ 如何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教學實際中出現的許多現象,大都直接或間接地與學生會不會學習的問題有關。在學校學習,甚至於同一個老師、同樣的教材、同樣的教法,為什麼有的學生學得輕松自如,事半功倍、效率高、成績優秀,而有的學生則灰心喪氣、厭學怕學、效率低、成績差?我認為,關鍵在於學習是否得法。當然,學生是否學會學習,與教學的思想、方法關系很大,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說,「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現在,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教學的實質是教會學生學習,是要讓學生認識和具備高效學習的基本條件,並懂得如何運用這些條件解決學習中的各種問題。而教會學生學習的關鍵是讓學生理解並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第一,區別對待,因材、因人施教。學習策略的傳授和訓練要因材而異,因人施教。學生對學習策略掌握得如何,達到什麼水平,與其知識水平、學習經驗、學科愛好、個性特點以及智能發展程度等有很大關系,盡管如此,教師仍應以心理學、教育科學原理為指導,從自己所教的學科中研究和探索出一些適合本學科特點、具有普遍意義的學習方法,將它們教給學生,使學生能根據不同學科的特點,學會該學科特殊的學習方法或研究方法,深刻了解學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要素。比如語文、政治、歷史等學科,學習時重視自學,掌握基本觀點、材料,參與社會調查等方法;而對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學習時重於理解,嚴格解題訓練,重視實驗活動等。 第二,知識教學與學習策略傳授並駕齊驅。學習策略的傳授是以知識教學為基礎的,學生知識水平的高低,決定著他們對學習策略掌握的快慢。因此,要善於從學科知識教學中挖掘出促進學生掌握學習策略的素材來。1.創設情境,掌握發現問題的策略。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設障闕疑,造成學生對所學內容感到時時有問題可想、有矛盾需解決的情境。而問題的解決關鍵在於發現問題和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發現問題的技巧主要表現在把握搜尋問題的著眼點上。比如:能否擺脫條件或規范的限制而發現問題。思考時有時擺脫不了一定的框框,結果對一些問題習以為常。因而要能超越常規,透過一定范疇或換個角度來思考。問題產生以後,學生本能地就會有一種想知道怎麼回事的沖動,這種沖動激起的探索的必然結果是出現新的領悟、新的概念和新的理論。2.鞏固知識,掌握記憶策略。記憶策略就是探索通過什麼措施、方法,使不同記憶狀態的信息轉換得更加靈活、暢通。教師應根據記憶的規律,教會學生掌握良好的記憶方法。例如,根據遺忘的進程先快後慢的規律,做到及時復習,開始復習的次數多些,在頭腦停留的時間就較長,以後可逐漸減少。根據瞬時、短時、長時記憶互相轉化的轉化律,對記憶材料先要理解它或賦予其意義,然後變換角度或形式去記憶。如教「漏」字時告訴學生:「氵」旁表示它與水有關;「屋」字頭下面是雨,雨跑到屋裡,表明漏了。這樣找出形和義的關系,使字形和學生生活經驗建立聯系,學生理解了意義就易於記憶。3.學會遷移,掌握實踐操作策略。教師要指導學生善於使用所學的知識,促使他們聯想有關的舊知識,對比所講的新內容,思考二者間的區別和聯系,運用所學的基本原理解決新問題。不僅學到的知識需要應用,而且掌握的方法也要通過實踐加以熟練。要不斷通過課堂實踐、實驗操作和課外活動來提高實際操作能力。 第三,學習策略與教學方法有機結合。教學活動是一種信息互相傳遞的活動。信息傳遞的好壞,與學習策略同教學方法之間的協調與否很有關系。要使師生之間交流的信息量最大,不僅教師的教學方法要適合於教學內容,而且應與學生的學習策略同步。例如什麼時候運用講授法,什麼時候運用討論法,抑或讀書指導法、演示法、實驗法等,都盡量與學生的學習策略相吻合。這就要求教師通過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解放學生的大腦和雙手來增進學生的思考力,採用創造性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減輕限制學習自由的課程負擔。學習是復雜的思維活動,是在教師引導下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要著眼於教會學生學習。葉聖陶指出:「教師教任何功課,『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講』,『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教會學生學習,不僅要求學生掌握一般的學習策略,還要促使他們學會具體學科特有的思考方法。教師要把握好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從學生實際知識水平出發,因勢利導,分散難點,化難為易。引導學生認真鑽研,勤於思考,鼓勵提出不同的意見,善於運用已有知識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發展邏輯思維和獨立獲取、運用知識的能力。 總之,能把握住這些方法和技巧,並能在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在新教改的偉大思想下要教育好學生是切實可行的。
⑶ 研討會:如何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要提高學習效率,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做學習的主人,應把握幾個步驟: 第一步就是抓好課前預習。 在預習過程中,邊看、邊想、邊寫,在書上適當勾畫和寫點批註。看完書後,最好能合上課本,獨立回憶一遍,及時檢查預習的效果,強化記憶。同時,可以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和思路,找出重點和不理解的問題,嘗試作筆記,把預習筆記作為課堂筆記的基礎。 預習是上課前的自學,也就是在老師講課前,自己先獨立地學習新課內容,使自己對新課有初步理解和掌握的過程。預習抓得扎實,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第二步是掌握聽講的正確方法。處理好聽講與作筆記的關系,重視課堂討論,不斷提高課堂學習效果。學生必須上好課、聽好課,首先做好課前准備,包括心理上的准備、知識上的准備、物質上的准備、身體上的准備等;其次要專心聽講,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參與課堂內的全部學習活動,始終集中注意力;第三要學會科學地思考問題,重理解,不要只背結論,要及時弄清教材思路和教師講課的條理,要大膽設疑,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善於多角度驗證答案;第四學生還要及時做好各種標記、批語,有選擇地記好筆記。 上課是學生在學校學習的基本形式,學生在校的大部分時納帆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學習成績的優劣,固然取決於多種因素,但如何對待每一堂課則是關鍵。要取得較好的成績,首先就必須利用課堂上的四十五分鍾,提高聽課效率。 聽課時應做到以下四點: 1、帶著問題聽課; 2、把握住老師講課的思路、條理; 3、養成邊聽講、邊思考、邊總結、邊記憶的習慣,力爭當堂消化、鞏固知識; 4、踴躍回答老師提問。 第三步是課後復習應及時。針對不同學科的特點,採取多種方式進行復習,真正達到排疑解難、鞏固提高的目的。 課後要復習教科書,抓住知識的基本內容和要點;嘗試回憶,獨立地把教師上課內容回想一便,養成勤思考的好習慣;同時整理筆記,進行知識的加工和補充;課後還要看參考書,,使知識的掌握向深度和廣度 發展,形成學習上的良性循環。 復習是預習和上課的繼續,它將完成預習和上課所沒有完成的任務,這就是在復習過程中達到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知識的過程中提高運用的技能技巧,進而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使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並且通過歸納、整理達到系統化,使知識真正消化吸收,成為自己知識鏈條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在復習過程中,既調動了大腦的活動,又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知識也在理解的基礎上得到鞏固記憶。從某種意義上講,知識掌握如何,由復習效果而定。 第四步是正確對待作業。獨立思考、認真作業、理解提高是學生對待作業的正確態度。首先要做好作業的准備工作,把預習、上課、課後復習銜接起來;其次要審好作業題、善於分析和分解題目;第三要理清解題的思路,准確表達,獨立完成作業;第四要學會檢查,掌握對各學科作業進行自我訂正的方法。五、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晚上不要熬夜,定時就寢。中午堅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飽滿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六、學習時旁茄如要全神貫注。玩的時候痛快玩,學的時候認真學。一天到晚伏案苦讀,不是良策。學習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補充能量。學習之餘,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學習時,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腦並用。我學習的時侯常有陶淵明的"雖處鬧市,而無車馬喧囂"的境界,只有我的手和腦與課本交流。七、堅持體育鍛煉。身體是"學習"的本錢。沒有運啟一個好的身體,再大的能耐也無法發揮。因而,再繁忙的學習,也不可忽視放鬆鍛煉。有的同學為了學習而忽視鍛煉,身體越來越弱,學習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這樣怎麼能提高學習效率呢?八、學習要主動。只有積極主動地學習,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才能對學習越發有興趣。有了興趣,效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有的同學基礎不好,學習過程中老是有不懂的問題,又羞於向人請教,結果是鬱郁寡歡,心不在焉,從何談起提高學習效率。這時,唯一的方法是,向人請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點一滴地積累,才能進步。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效率。九、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學融洽相處。每天有個好心情,做事干凈利落,學習積極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個人和集體結合起來,和同學保持互助關系,團結進取,也能提高學習效率。十、注意整理。學習過程中,把各科課本、作業和資料有規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時,一看便知在哪。而有的學生查閱某本書時,東找西翻,不見蹤影。時間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尋找中逝去。沒有條理的學生是不會學得很好的。 要逐步掌握科學的學習規律,包括打好基礎,循序漸進,溫故知新;搞好課外學習,包括主動進行課外閱讀,參加課外實踐活動;要掌握正確的課外學習方法,如泛讀法、精讀法、深思法;要掌握讀書要求,如博專結合、讀思結合、學用結合、逐漸積累、持之以恆等等。 課外學習能有效地使課內所學知識與社會生產實踐、生活實際密切地聯系起來,幫助同學們加深對課內所學知識的理解,擴大文化科學知識的眼界,拓寬
⑷ 如何幫助學生掌握好的學習方法
你好,關於好的學習方法,給你一些我的思路和經驗參考。
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跟著老師走,上課聽講,下來之後總結、歸納、理解記憶、做題實戰運用。此外,學習中要學會:根據自己的學科情況、薄弱科目制定學習計劃,合理規劃時間,查缺補帶中頌漏、復習提升。
學習另一個重點就是效率,只有高效的學習才能事倍功半。我通過練習《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來激發大腦潛能,提高學習和復習效率。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學習、復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於激活我們「腦、眼」潛能,培養我們直接把視覺器官感知的文字元號轉換成意義,消除頭腦中潛在的發音現象,越過由發聲到理解意義的過程,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方式,實現閱讀提速、整體感知、理解記憶、注意力集中的飛躍。
用軟體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把我們的閱讀速度提高5-10倍,記憶力、理解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提高學習、復習效率,取得好成績。目前,我們學校很多班級開培衫展的假期速讀速記訓練班,用的就是精英特快速閱讀記憶訓練系統。
更多關於學習的內容可以到網路貼吧《高效學習法吧蠢鄭》交流討論,裡面有很多值得借鑒學習的內容。
⑸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
一、首先培養孩子在學習上專心的習慣
要培養孩子在學習上專心的習慣,我個人的體會是:
1、在學期初加強學生課堂常規的訓練,在學期初的幾個星期寧可少學點知識,也要肯花時間培養學生認真聽課的習慣。
2、學生的學習和做作業是否專心認真,其實跟做父母的有很大的關系。現在有些父母這邊要求孩子要用心做作業,而邊一邊又跟別人聊天或看電視,甚至在家裡打牌或打麻將,這樣,除了極個別自製力非常強的孩子,其他孩子是根本不可能在這樣的環境下專心學習的,所以教師和家長要加強協調,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寬松的家庭學習環境。平時在家裡,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家長盡量不要過度的關心孩子的情況,不要陪著孩子做作業或叫孩子幫忙做什麼事情,讓孩子安安靜靜地做作業,使孩子有一個高度集中自己思想的小天地,這樣孩子的專心學習習慣也就逐漸養成了;當然,在孩子學習的時候更不能不聞不問,放任自流,要從整體去把控孩子,外松內緊。
二、給孩子制定嚴格的作息時間表,從小注重習慣養成。
作息時間表,其實就是給學生制定生活、學習規矩,即什麼時候學習,什麼時候玩,什麼時候休息。因為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們不能剝奪孩子玩的權利。孩子不玩痛快,學習時就不能很好集中注意力,也不會精力充沛。我們只需要讓孩子從小養成了什麼時候學習,什麼時候玩,那麼孩子到了學習時間,他自己都會比較自覺地坐在自己的書桌上開始看書做作業了;要求學生給自己制定的作息時間表,比如一位學生的時間表是這樣安排的:
早晨:6:00起床(穿衣服10分鍾;涮牙洗臉10分鍾;吃早點15分鍾;家裡讀15分鍾早讀)7:00去上學
中午:12:00——12:30吃午飯
12:30——1:30午休
1:30去上學
下午:4:30——5:00放學後,孩子自由活動一下
5:00——6:00吃晚飯和飯後看電視時間
6:00——8:00 孩子學習和做作業時間
8:00——8:30看書
9:00孩子上床睡覺
說明:作息時間表是按學校上課時間星期一到星期五時間安排的作息表,雙休日不包括在內。
星期六(休息日):
上午學習和做作業,
中午看電視,
下午2:00——3:00練毛筆字;
3:00——4:30;寫一篇日記。
4:30——6:00孩子自由活動;
星期日(休息日):
上午9:00——11:00去培訓班學習
下午休息,父子倆人去書店和到超市去看看;
晚上練毛筆字和寫一篇短日記,然後自由活動。(以上只作為參照,每個孩子都不同,但在制定方案的時候要保持能使孩子往更好的方向發展的目的)
三、從小培養學生做作業時獨立思考的解題能力。
培養學生獨立的學習能力,我個人認為是件特別重要的事情,應該有意識的從小抓起,從學生的日常活動中做起,讓學生在生活、學習中,對父母不依不靠,學生能做好的事,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例如:在學習方面,就遵循古人說的一句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孩子學會學習的能力比教他知識更重要。培養學生也是這個道理。學習時,不要坐在學生一旁監督,也不陪學生看書,做作業。學生自己的作業要做到按時獨立地完成。至於碰到實在不會做的題目,給學生理清思路,啟發孩子多思考幾種可能性,但從不告訴學生答案,迫使學生自己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四、要求學生養成每天記錄作業題的好習慣
一個學生每天如果能養成記下教師布置的作業並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意味著這學生學會了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學生的人生也就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學生的學習成績優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例如:孩子上小學一年級起就給孩子買好記事本,告訴孩子記事本是用來專門記錄教師交待的事情和教師布置的當天作業題的,要求孩子每天的記事本都有記載,不能有空隙,一開始每天都會檢查孩子記事本的記錄情況,看孩子記得是否認真,還是沒有記,堅持一段時間後,就改為不不定期地抽查一下。假如發現孩子沒有記錄的話,就取消孩子玩得時間,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五、從小培養孩子做完作業,自己檢查的習慣。
學生在做作業時,盡量不打擾學生,讓他一個靜心的做題。學生做完作業後,督促孩子在空餘的時間里做自我檢查;例如數學,要求孩子看一看計算是否准確,單位換算有沒有錯誤,應用題的算式列得對不對,訓練孩子自己去發現問題,然後去訂正過來;語文要求孩子看看字是否寫錯,作文寫好後主要是自己去讀,看語句是否通順,讓別人看了文章後得到了什麼啟迪和感想。
六、培養孩子做完作業後,整理桌上學慣用品並收拾好自己書包的習慣
要求學生每次做完作業後,自己養成整理書桌並收拾好學慣用品的習慣,從小讓孩子面對生活,學會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
「與其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給孩子好習慣。」好習慣可以使孩子終生受益。
⑹ 身為學生該如何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引言:一個學生如果想掌握住方法,那麼父母一定要給予指導。
家長可以好好的幫助孩子,因為這樣的話孩子不僅能夠掌握到一些技巧,而且孩子還能知道自己後該怎麼改變,父母一定要考慮出孩子的情況,讓孩子的發展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一個孩子在小的時候遇到的情況是不一樣的,就這樣家長才能夠好好的去引導孩子去幫助孩子,讓孩子就能明白很多的情況。每個孩子小時候是不知道該怎麼學習的,你要給孩子講一講你的經驗和積累,這樣孩子就能知道。
⑺ 如何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培養正確的學習習慣
1、高效的學習,先給自己定定目標(大、小、長、短),然後梳理自身的學習情況,找出自己掌握的薄弱環節、存在的問題、容易丟分的知識點,然後合理的分配時間,有針對性的制定學習任務,一一的去落實。
2、可以學習掌握速讀記憶的能力,提高學習復習效率。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學習、復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於激活「腦、眼」潛能,培養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學習方式。速讀記憶的練習見《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用軟體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把閱讀速度提高5、6倍,記憶力、理解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提高學習、復習效率,取得好成績。如果你的閱讀、學習效率低的話,可以好好的去練習一下。
3、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4、做題的時候要學會反思、歸類、整理出對應的解題思路。遇到錯的題(粗心做錯也好、不會做也罷),最好能把這些錯題收集起來,每個科目都建立一個獨立的錯題集(錯題集要歸類),當我們進行考前復習的時候,它們是重點復習對象,保證不再同樣的問題上再出錯、再丟分。
⑻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
1、 培養學生善於傾聽的習慣。小學生的一大特徵就是表現慾望強,總認為自己想的都是對的,別人說的都是錯的。有不少學生在聽別人講話時不專心。針對這一點,特別強調要專心聽,因為這既有利於把握對方要表達的內容,又是對講話人的一種尊重。在上課時,有時讓學生補充別人沒有說到的方面,有時也會有意識的讓學生根據他人的觀點,來闡述自己的意見,只有認真傾聽的孩子才能不與他人的答案重復,才能作出准確的評價,從而促進了全班學生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久而久之,上課時不僅學生走神的現象明顯減少,而且學生在傾聽的同時還能夠不斷動腦思考,根據別人的講話內容理清自己的思路,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2、 培養學生分工合作的習慣。在科學課教學中,分組合作探究是主要教學方式之一,那麼,學生分工合作的意識就顯得尤其重要的。合作學習不是一種個人的學習行為,而是一種集體行為,這就需要學生有足夠的團隊意識。首先說說如何分組。為保證組內成員的互補和組間的公平競爭,在分組中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個性特徵等幾個方面的因素。盡量保證每個小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開合作探究學習,學生在競爭中就會有「旗鼓相當」的感覺,才會增加合作的動力,增強取勝的信心,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再說如何培養學生的分工合作習慣。小組合作學習中,有的學生無所事事,其重要原因就是分工不明確。在合作學習中,我們要使每個成員都擔當特定的角色,並且每個角色都是不可替代的.。所以要充分體現「因生而宜、力所能及」的原則,對小組內部進行合理分工,每個小組應設立小組長、聯絡員、操作員、觀察員、記錄員、報告員等角色,並應過一段時間後交換分工。 這樣使小組內成員人人有事做,就不會出現一個人獨攬操作,其他學生當「看客」的現象,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成良好的合作探究習慣。
3、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習慣。善於觀察不單要喜歡觀察,而且要會觀察。孩子觀察事物往往受情緒影響,而且觀察得不全面,時間
也不會太久,因此,教師不僅要保護、激發孩子的觀察興趣,還要注意逐步引導學生有目的、有系統地進行觀察。觀察是科學探究的開始,是外界信息輸入的窗口。觀察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學生良好的觀察品質需要有意識地進行培養。「看見了」不等於「觀察到了」,科學史上的重大發明往往歸功於科學家細致的觀察結果,如牛頓就是從大家熟視無睹的蘋果落地現象得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傅科由簡單的單擺現象得出了地球是自轉的。所以,良好的觀察品質的養成對學生今後的發展十分重要。實驗觀察是獲取科學知識的重要途經。在科學課的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在科學探究、實驗觀察過程中,沒有頭緒,走馬觀花,效果不好。為了提高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我在教學中教給學生實驗觀察的方法,鼓勵學生有序觀察、仔細觀察、全面觀察、重點觀察,著力培養學生認真實驗觀察的習慣。良好觀察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發展的艱苦的過程,也是磨煉學生意志、性格、品質的過程,對此,我們要精心地去關注、訓練孩子的觀察習慣。實踐證明,良好的觀察習慣不僅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更會使孩子終生受益。
⑼ 如何掌握正確的 學習方法
一、掌握正確學習方法和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重要性:
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1、有利於激發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有利於同學們形成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
3、有利於培養同學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4、有利於培養同學們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對於小學生來說更為重要。
(二)必要性:
1、掌握正確學習方法,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是小學生年齡階段和特點的需要。
在小學階段,同學們的注意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正處在一個發展的階段,是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時期。誰在這個階段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誰的智力就會得到充分的開發,誰的學習就會積極主動,誰就奠定了學習的基礎。
2、掌握正確學習方法,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需要。
方法就是我們征服未知的工具。伐木工人用斧頭一上午只能砍一棵大樹,但用電鋸十分鍾就完事了。如果我們沒有好的學習方法,即使我們每天刻苦學習,也不會取得好成績。因此,我們會經常看到那些整天抱著書本。戴著厚厚眼鏡的人,一上考場常常被打得一敗塗地。為什麼?因為他們的學習方法不對。
3、掌握正確學習方法,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是實現小學素質教育的需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21世紀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小學生一旦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今後無論是升學還是就業,由於解決了「會學」的問題,就能夠積極主動地去攝取知識和更新知識,為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打下堅實基礎。
二、當前同學們在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正確學習方法同學的特徵:
1、學習無計劃
學習計劃是實現學習目標的保證,但學習不良的同學對自己的學習毫無計劃,整天忙於被動應付作業,看什麼、做什麼、學什麼都心中無數,他們一般總是「老師要我干什麼就做什麼」,而不是「我要做什麼」。
2、不會科學利用時間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有的同學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把自己的學習生活安排得從從容容,而有的同學雖然看似忙忙碌碌,實際拖拖拉拉。有的同學不善於擠時間,他們經常抱怨「每天就是上學、上課、回家、吃飯、做作業、睡覺,哪裡還有多餘的時間?」這些現象都是不會科學利用時間的表現。
3、不求甚解,死記硬背
死記硬背指不假思索地重復,多次重復直到大腦中留下印象為止。它不需要理解,不講究記憶方法和技巧,是最低形式的學習。它常常使記憶內容相互混淆,而且不能長久記憶。
4、不會聽課
這主要表現在課前不預習,對上課內容完全陌生,無法帶著疑問去學,聽課時開小差,不讓自己的思路與老師保持同步。
5、不會閱讀
這主要表現在不善於選擇閱讀書目,完全憑個人興趣或者是完全聽從老師、父母的安排,沒有閱讀重點,閱讀之後沒有什麼收獲。
(二)具有不良學習習慣同學的特徵:
1、一邊做作業,還一邊吃東西或一邊看電視,一心二用。
2、沒有養成記錄每天要做的作業題的習慣。
3、沒有時間觀念,導致學習和做作業沒有時間規律,效率低下。
4、在學習和做作業時,不認真,不專心,審題不嚴,書寫不整潔。
5、依賴思想嚴重,缺乏自己獨立思考的意識,總是希望老師、家長能告訴他怎麼做等等。
(三)造成同學們學習方法不當、學習習慣不好的原因:
1、對學習方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不少同學在方法上順其自然,看不到科學學習方法的作用和意義,沒有嘗到正確方法所帶來的甜頭,因而不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去認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2、對各科學習特點認識不足
學習方法具有適應性,這個適應性是指對各階段、各學科的學習特點的適應。這需要同學們對目前的學習有明確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才能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有的同學家長說:「我的孩子在一二年級的時候學習成績很好,可到了四五年級成績就上不去了,我們心裡很著急,不知道怎麼辦?」這個很大的原因在於同學們的學習方法沒有及時調整,從小學低年級到高年級,學習特點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還有的同學經常問:「我語文成績不錯,可為什麼就學不好數學呢?」原因就在於他沒有認識到不同學科學習的特點。
3、對自身的狀況和條件認識不足
對自身認識不足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自己目前的學習狀態沒有客觀、清醒的認識。二是對自己的個性特徵認識不清。每個人的能力、氣質、性格、身體狀況、生物周期等都有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如有的喜歡呆在書桌前看書、有的喜歡坐在大樹下看書,有的人喜歡利用白天學習、有的人喜歡利用晚上學習。其實只要學習效果好,這些方法都無可厚非。
4、缺乏學習的動力
動機缺乏的同學沒有學習動力,缺乏學習熱情,把學習看成是一件苦差事,在學習中沒有目標、得過且過,其學習行為完全是一種被動的應付。一個喪失了學習動機的同學,必然不會注意學習方法,不會養成良好習慣。
5、沒有堅強毅力和恆心
掌握和運用良好的學習方法,需要有一定的自製力。特別是糾正一些不良的已經形成習慣的學習方法,更需要毅力和恆心。有的同學有掌握正確學習方法和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願望,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因意志薄弱而半途而廢,造成有目標而無結果,有計劃而無行動。
三、掌握正確學習方法,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應該做到的十個方面
(一)主動學習、專心學習
具體來說,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在學校要配合老師進行課堂常規的訓練,培養自己認真聽課的習慣。
2、排除干擾,靜心學習。現在有些父母這邊要求孩子要用心做作業,而一邊又跟別人聊天或者看電視,甚至在家裡打牌或打麻將,同學們要學會找個地方讓自己安安靜靜地學習,使自己有一個高度集中自己思想的小天地,同時要有意識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於學習,養成專心學習的習慣。
3、別人不督促也能主動學習。一學習就立刻進入狀態,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鍾學習時間。
(二)課前做好預習
課前預習對於學習新的知識十分重要,如果上課前對即將要學的內容進行預習,有利於提高學習能力和養成自學的習慣,它是學習中重要的一環。課前預習可以提高課上學習效率,有助於培養自學能力,具體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提前預習課程。每天都要對將要學習的課程作簡要的預習,了解課程的知識點、重點和難點,為課堂學習做好准備。
2、預習時,採用邊閱讀邊思考的方法,把內容的要點,層次,聯系劃出來或標上記號,寫下自己不懂的地方與問題,最後確定聽課時要解決的問題,
以便上課時有重點地去聽、去學、去練,這樣可以提高聽課的效率。
3、預習時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過查字典、查資料尋找答案,也可以向同學、家長詢問,仍然沒有解決的問題要標記出來,以便在課堂上有重點的學習。
4、預習時要學會用筆在書上作不同的標記,如:重點內容在文字下面標「△」,有疑問的地方在文字下面畫「∽∽∽」,並在旁邊寫上「?」等,以便在課堂學習時多留心。
5、預習時要集中精力,培養自己一絲不苟的學習習慣。
(三)課堂上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1、課前做好准備,自覺檢查課本、課堂練習本、作業本及必需的文具是否都准備齊全。
2、課堂上認真接受老師指導,專心致志地參與探索,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3、勤於發言,勇於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敢於爭論,並不斷修正、彌補自己的不足。發言時說話完整,口齒清楚,聲音洪亮,儀態端莊。
4、上課積極主動回答問題,多思、善問、大膽質疑。遇到疑難問題,及時舉手發問。
5、在接收到老師的指令後,應該快速作出反應。比如快速打開課本、快速從位置上站起、快速整理學慣用品等。
6、善於傾聽同學的發言、他人的意見和建議。樂於交流,交流時目光專注,不隨便打斷別人的話,不嘲笑別人的錯誤。
7、主動合作學習,在進行分組實驗、動手操作、課外考察等活動時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四)上課認真聽講
上課時,要集中注意力,使自己的思維緊緊跟上老師的講課節奏。
1、要理解老師講的內容,積極思考或回答老師的問題。
2、要獨立思考,辨別哪些自己聽不懂,並勇於提出自己的看法。
3、要把老師講課的要點和補充的內容與方法記下,以備復慣用。
4、老師講到哪裡,就聽到哪裡、記到哪裡、想到哪裡,思維一定要活躍,要考慮為什麼是這樣,老師的思路是什麼。
5、不懂的或不清楚的,下課一定要問老師,為什麼?
6、上課要做到情緒飽滿,精力集中;抓住重點,弄清關鍵;主動參與,思考分析;大膽發言,展示思維。
(五)書寫應養成的良好習慣
1、做作業時要專心,不邊玩邊寫,不邊吃邊寫,書寫時先想好再下筆。
2、保持正確的寫字姿勢,做到「頭正、身直、足平、臂開」,字跡工整,書寫規范。
3、書寫時要注意保護好視力,要做到「一尺一寸一拳頭」。
4、愛惜作業本,不亂塗亂畫,養成寫字墊紙的好習慣,不隨意撕作業紙,保持作業本的清潔和完整。
(六)認真做作業,及時改正作業錯誤
1、從小培養自己做作業時獨立思考習慣。
培養自己獨立的學習能力,是件特別重要的事情,應該有意識的從小抓起,從自己的日常活動中做起,讓自己在生活、學習中,對父母不依不靠。自己能做好的事,自己去做。看書、做作業不要非要父母坐在一旁監督,作業要做到自己按時獨立地完成。碰到實在不會做的題目,才可以問別人,使自己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2、養成每天記錄作業題的好習慣
一個同學每天如果能養成記下老師布置的作業並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意味著自己學會了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自己的人生也就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我們應從上小學一年級起就給自己買好記事本,用來專門記錄老師交待的事情和老師布置的當天作業題。
3、從小養成自己做完作業、自己檢查的習慣。
我們做完作業後,必須認真仔細地檢查,發現錯誤及時糾正。數學要看一看計算是否准確,單位換算是否搞錯,應用題的算式列得可對,訓練自己去發現問題,然後立即改正過來;語文要看看字是否寫錯,作文寫好後自己讀一讀,看語句是否通順。
4、對當天學習的內容及時復習鞏固,需要記憶的字詞句段篇、概念、公式以及單詞、語句、名人名言等理解深刻,記憶准確,養成記憶的習慣。
5、獨立、認真、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類作業,完成作業時要做到精練反思,不抄襲別人的作業。未完成作業的,應主動向老師說明理由,並及時補上。
6、作業本、練習冊、試卷下發後,先查看老師的批改,對老師指出的錯誤必須及時糾正。不放過一個錯字或錯題。要建立錯題集,做好錯題記錄,找出錯因,及時訂正。
7、作業盡量在校內完成 ,做作業不懂的可以問老師,盡量不要問同學,畢竟是在小學,同學也不怎麼懂。
8、做完作業後,養成整理桌上學慣用品並收拾好自己書包的習慣,把學習資料在書包中分類、有序放置。
(七)制定嚴格的作息時間表,從小注重習慣養成
作息時間表,其實就是給自己訂生活,學習規矩,即什麼時候學習,什麼時候玩,什麼時候休息。因為愛玩是我們的天性,我們不能剝奪自己玩的權利。我們不玩痛快,學習時就不會集中思想,也不會精力充沛。
(八)認真制定計劃
在家長、老師指導下制定清單式的生活、讀書、實踐活動計劃,制定切合個人實際的每周、每月、每學期學習目標、學習計劃,並認真執行,完成一項計劃就打一個「√」。
(九)養成總結反思的學習習慣
1、每天睡覺前都要反思:「今天,我又學到了什麼新知識?怎樣學的?還有什麼問題?」。把當天的學習內容和方法在頭腦中簡單地回顧一遍。回想今天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是什麼。
2、建立成長記錄袋。對作業本、試題、筆記、改錯本以及受到的獎勵、獲得的榮譽等做好積累,並時常翻閱自己的成長歷程記錄。
3、及時記錄生活感悟,養成至少寫2分鍾日記的習慣。每學期結束,認真反思與總結,分析學習中的得與失,確定今後努力方向。
(十)充分利用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為什麼有的同學半個小時就能做好的作業有的同學卻要做上好幾個小時?為什麼有的同學不花什麼力氣成績就很好,而自己成績就是上不去?除了跟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方法等有關外,還跟充分利用時間,提高學習效率有著很大的關系。如何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我們應該按照以下的方法去做:在上課時認真聽講,全身矚目地聽課。老師說的每一句話都能讓我們的知識一點一點地增加。老師布置了作業,就認真把握時間及時把作業完成好。如果在學校還沒完成的話,就回家繼續做,不做完作業不玩耍。我們的作業如果做得快,那有多大的好處啊!做完了作業,我們可以看一看電視、影碟、出去玩一玩,有條件的家庭還可以玩一玩電腦、上上網。所以我們做作業,不要拖拉,要抓緊,要學會充分利用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小學生在小學階段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學習,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學習效率。達爾文說過:「一切知識中最有價值的是關於方法的知識。」《學會生存》一書中寫到: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學會學習就是在獲得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具有調控自我學習心態和監控自我學習過程以及思想學習目標的能力。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會學習的實質就是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方法,擯棄失敗的、無效的學習策略方法。也就是說,不僅要學會,還要會學。只有學會學習的人,才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動力。
同學們,相信今天的授課內容能使大家受到一定的啟迪,同學們一定要牢記我教給大家的整體方法,掌握了這些方法,我們就能成為學習的主人,還能將爸爸媽媽從緊張的學習輔導中解放出來!使自己成為一個身懷絕技的學習高手!此外,要想學好,還要對自己有信心,同時要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不要把它當成自己的負擔,只有在快樂中學習,我們才能學得更輕松,變得更聰明,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快樂和自信!
⑽ 如何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1.注意集中。記憶時只要聚精會神、專心致志,排除雜念和外界干擾,大腦皮層就會留下深刻的記憶痕跡而不易遺忘。如果精神渙散,一心二用,就會大大降低記憶效率。
2.興趣濃厚。如果對學習材料、知識對象索然無味,即使花再多時間,也難以記住。 理解記憶。理解是記憶的基矗只有理解的東西才能記的牢、記得久。僅靠死記硬背,則不容易記住對於重要的學習內容,如能作到理解和背誦相結合,記憶效果會更好。
3.過度學習。即對學習材料在記住的基礎上,多記幾遍,達到熟記、牢記的程度。過度學習的最佳程度是150%。
4.及時復習。遺忘的速度是先快後慢。對剛學過的知識,趁熱打鐵,及時溫習鞏固,是強化記憶痕跡、防止遺忘的有效手段。
5.經常回憶。學習時,不斷進行嘗試回憶,可使記憶錯誤得到糾正,遺漏得到彌補,使學習內容難點記的更牢。閑暇時經常回憶過去識記的對象,也能避免遺忘。
6.讀、想、視、聽相結合。可以同時利用語言功能和視聽覺器官的功能,來強化記憶,提高記憶效率,比單一默讀效果好的多。
7.運用多種記憶手段。根據情況,靈活運用分類記憶、特點記憶、諧音記憶、爭論記憶、聯想記憶、趣味記憶、圖表記憶、縮短記憶及編提綱、做筆記、卡片等記憶方法,均能增強記憶力。
8.掌握最佳記憶時間。一般來說,上午9~11時,下午3~4時,晚上7~10時,為最佳記憶時間。利用上述時間記憶難記的學習材料,效果較好。
9.科學用腦。在保證營養、積極休息、進行體育鍛煉等保養大腦的基礎上,科學用腦,防止過度疲勞,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能大大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這是提高記憶力的關鍵。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也要在營養上給大腦一個很好的能量補充,多吃核桃等健腦補腦的食物,另外注意按時休息,情緒平穩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