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時用主線一樣。穿兩個太空豆,穿上漂座,再穿上三個太空豆,穿上鉛皮座【或鉛墜】,再穿上一個太空豆。繫上把字環【或連接環】再上子線。收線時把這一釣組收到一塊兒;下次再用時直接把這一段釣組系一下到主線上,把太空豆和漂座、太空豆、鉛皮座【鉛墜】一個一個擼到新主線上。使用時注意:太空豆宜大不宜小,這樣可以多用幾次。前打竿在正常垂釣時,最好把輪子的泄力鎖緊一些,以調到大力提竿刺大魚(通常指一公斤以上的魚)不出線或者少許出線為宜,但是有些輪子的鎖緊力有限,若在3米以上的深水垂釣,提竿刺魚時無論如何也會少許出線,不過這個影響不大。中魚後,若魚不大,則不需調整泄力,就當是台釣竿溜魚了;若感覺魚比較大,則需把泄力迅速調松一些,魚要線時竿子前送,讓線輪出一部分線後再准確判斷出魚的大小。真正的大魚動作沉穩,在水下轉身慢,被刺中後一般會靜止幾秒鍾才會慢慢要線,但是這種要線的力量是穩定而難以對抗的,所以一定要給線。有些釣友碰到大魚,往往把泄力調得很松,這樣就等著魚溜人了,會花費太多時間。有在魚把竿子強行壓下形成拔河時才會稍稍出線,溜魚時就大力弓竿,基本把竿子的腰力用到極限,這是種暴力溜魚的方法,用大力馬做子線一定要用鉤條粗、異常堅固的鉤型,比如小磯鉤,用細條鉤這種暴力溜魚法鉤子很容易被拉變形。要是用普通的尼龍線做子線則用伊勢尼或者千又即可,泄力則要適當再調松一些,要找到那種魚在要線時很費勁但又不會切子線的最佳點(這個靠經驗),找到合適的力度後就不要再動泄力了,做到「低頭收線,抬頭弓竿」,充分感受溜大魚的樂趣。
2. 釣魚正確的提竿方法
提竿時機,是釣技中非常難掌握的一環,也是釣魚成敗的一環。提竿的最佳時機,是魚兒攝食入口將要遊走的一剎那。若錯過這一時機則會失於「早」或失於「晚」。
有位師傅曾經對我說過,當浮標出現有效吃口信號後,嫻熟地操作一套的連貫動作,在競技或野釣當中才能夠獲得很好的收獲,經驗是:首先要了解各種魚的習性與吃鉤方式和對提竿時機有影響的諸多因素,經過長期的垂釣實踐,無數次從「提空失誤」中去摸索、體驗,從而逐步地掌握其技巧。總結以下幾點共享:
1、見魚有吃鉤跡象時,身體前傾同時手握竿向前推。比如常見的幾種漂相:送漂,漂向上升,這是魚吞鉤後抬頭、上浮產生的現象。悶漂,漂向下沉。這是魚吞鉤後溜底游去所致。漂移位(或變向),漂不送不悶,只是平行地移動。這是魚吞鉤後原地調轉方向,或緩慢地向前、向後滑行。漂又送又悶,連續點動、上下抽動或左右顫動。這是魚吞鉤後裹食釣餌牽動魚線所致。
2、一旦吃鉤,用手腕的力迅速提竿,應做到輕、快、手腕抖動有力、動作幅度一定要小。如果來不及做准備動作,就身體前傾的同時提竿。刺魚動作過輕,則無法鉤住魚嘴,容易跑魚;動作過重,則夠破魚嘴唇造成跑魚,或者增加魚的疼痛感,魚掙扎力度過大,造成脫鉤、破唇。因此刺魚要迅猛,點到而止。
3、中魚時,順勢繼續提桿,將魚帶出窩。以免攪窩,驚嚇窩內的魚。要輕輕地在魚還沒有感覺痛(就像護士打針那樣輕巧),刺魚動作輕,魚還沒有掙扎就被帶出魚窩,操作也輕松。帶魚時不能過激,並感覺下魚的分量(俗話叫稱魚)。
4、一旦魚感覺不妙發力的時候,此時也不要手軟,及時一手托住竿的底部盡量往下壓,一手扶住竿的上部往上舉(兩手的距離大概50~60公分左右,具體操作是要依據魚的大小、竿長及身高自行調整),立刻把竿抬起與水面呈直角。這一步也是考驗竿的關鍵,也是提竿起魚的關鍵。如感覺竿、線受不起,就只有丟失手繩了。
5、中魚提竿後,如果魚大要及時向後退步,一旦魚發力好有迴旋的餘地。同時也可以借力用力的方式與魚進行周旋:比如八字遛魚、來回倒竿溜魚、抖動手竿溜魚,通過綳緊桿稍及線組、嗆水等方法消耗魚的體力,待魚乏力後用抄網抄魚,避免斷線斷竿的現象發生。如果魚翻肚了,可准備拿抄網抄魚。
6、最後,竿子基本直立,這個時候,個人認為操作不當,是最易斷竿了,若魚竿已直立,此時的魚竿承載力基本全在第一節,其二節作用都不大,這個時候的力度不要向上頂,因為此時的竿子成大概「問號」形狀,要保持有向後的拉力,不能因魚不出水面,而消除向後的力量,直接將魚竿向上頂,你非要把魚竿的一節或二節頂成直角彎,哪節稍遜,必斷,道理好像你拿著魚竿直接向牆上懟,是一樣的!
需注意的是:如果魚沒有溜翻之前,千萬不要用大力氣把魚提出水面。魚一旦出水面,必定會驚慌亂竄,一旦把握不住,造成斷竿、斷線跑魚。此外,抄魚不能去兜尾巴,要抄魚頭。這是很多新手都容易犯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