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修禪入定的方法

如何修禪入定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3-03-27 00:49:12

⑴ 佛教問題:日常生活中如何修禪定

森林寺院內觀法---阿姜摩訶布瓦 一、持續的注意
(一)坐姿
1)時間與地點
1. 當坐著時,可達成將心聚焦於身體。你須要找一段時間和一個地點使你寧靜並且免於干擾。
2. 一個安靜的房間,其內沒有很多東西使人分心,這樣最為理想,要有光的設備並且具有足夠空間,會有明亮清凈的效果;凌亂而暗的房間就只有反效果。時間也很重 要,特別是大多數人的日子都安排固定的日常工作。當你正有一些事必須做,或者當你處在時間的壓力時,禪修就沒有用。騰出一段時間,例如一早或工作完後的晚 上,你能真正全心注意練習,這樣最好。開始時,一次約十五分鍾。在限定的時間及力氣內認真練習,並避免機械性做法。禪修的練習,若以誠意來檢查自己並使自 己安詳,將自然而然地坐得久而好。
2)覺知身體
1. 寂止的培養是依於平穩以及一種持恆安詳的精進。如果心不安頓,就沒有安詳。如果沒有實用感就會變成白日夢。為了培養適當的動靜結合,最有效的姿勢之一就是坐姿。
2. 採用使你背部挺直而沒有壓力的姿勢。可用簡單的直椅或用蓮花坐姿的一種。這些最初看來笨拙,但久了會穩而平衡,使心喜悅且身體不累。
3. 下巴略為內縮是有幫助的,但是頭不要往前傾,這會促成昏沈。手放腿上,雙掌向上,一隻輕放於另一隻之上,指尖輕輕接觸。悠閑地做,會得到好的平衡。
4. 現在,集合你的注意力,開始慢慢地往下注意整個身體。注意感受。鬆弛任何緊張,特別是在臉、頸、手。眼可合著或半開。
5. 檢查你心裡的感覺是如何,有所期待或緊張?略為鬆弛一下你的注意力。如此,內心將寧靜下來。你可能發現有些念頭生起:反省、幻想、記憶、或懷疑自己是否做得正確。不要跟隨或滿足於這些念頭,要多一點注意身體,這是停止妄念的一個有用的錨。
6. 你的禪修態度,要培養一種探討的精神。慢慢地做。例如,規律地移動你的注意力從頭頂往下遍及整個身體,注意不同的感受—例如,暖熱、脈動、麻木、敏感度— 在每一個指頭的關節、手掌的濕氣、手腕的脈動。即使有的部位沒有特別的感受,例如,前臂、耳垂,也用注意力掃過它們。要注意即使這些缺乏感受的地方,仍然 可以被心覺知到有某些東西。這種恆常而持續的檢查,叫做正念,這是內觀禪修的主要工具之一。
3)正念於呼吸(入出息念)
1. 可以不用「掃描身體」,或可以先做完一段預備練習之後,注意於呼吸來培養正念。
2. 首先,當呼吸通過鼻孔、充滿胸腔及腹部時,跟隨你自然呼吸的感受。而後,試著保持你的注意力在一點:不是橫膈膜,就是在鼻孔附近更小的一個位置。呼吸具有鎮靜的性質,如果不強迫呼吸,就會平穩而放鬆,直的姿勢有助於此。有時你的心會跑掉,但要耐心地移回到呼吸上。
3.並不須要發展專注到除了呼吸以外沒有其它東西的程度。這兒的目的是允許你注意到內心的運作,並帶來內心安詳清明,而不是出神的狀態。整個過程是集中注意力,注意呼吸、注意到妄念,而後重新建立注意,這個過程培養出正念、安忍和洞察的了解。
4. 如果你很浮躁、激動,只要放鬆。安詳地練習,傾聽內心的聲音—不需要相信它。
5. 如果你感到昏沈,那麼,多將注意力擺在你的身體與姿勢。若在此時加強注意或追求平靜,將使事情弄得更糟。
(二)行走與站立
1. 「正念於呼吸」這類禪修練習是採用坐姿。但是,常常也以行走來交換作為禪修的一種。當坐禪的寧靜效果使你滯鈍時,行禪除了給你不同的東西去注意,它也是強化練習的一個善巧方法。
2. 在一個開闊的地方,量約25-30步的距離(或兩棵樹中間的明確路徑)做為禪修的路徑。站在路徑的一端,並由身體的感受使心平靜。首先,站直,上臂自然下垂,雙手輕握於胸前或背後,將注意力置於身體的感受。
3. 眼睛看著前方三公尺處的地面,如此可免於分心。現在,輕柔地走,以從容而「正常」的步伐,走到路的終端停下來。在數個呼吸的期間內,站著注意身體。而後, 轉身再走回原點。走時,覺知身體感受的一般流通,或者,將注意力仔細擺在腳上。對心的訓練是:不斷將注意力帶到腳觸到地面的感受、每一步伐的空間,以及停 止與開始時的感覺。
4. 當然,心會起念頭。因此,培養耐性是很重要的,並且下決心再開始。調整步伐以配合當時的心態—當昏沈或糾纏的念頭強時步伐用力些,當浮躁或不耐煩時,步伐 要穩定而輕柔。在路徑的終點停住,吸入並呼出氣息,放下任何浮躁、憂慮、平靜、喜樂、記憶、意見。內心的交談會自動停止片刻,或減弱。再開始走。如此,你 連續使心清新並允許依它的步調安定下來。
5. 在受限的場地,調整所允許的路徑長度。或者,你可以在室內繞著走,每圈都要站著停一會兒。站時可以延長到掃描身體幾分鍾。
6. 行走的練習帶來能量與流動,因此,保持步伐穩定,並且只讓變化的現象流過內心。審察現象的流過,而不要期待內心將像坐著時那麼寧靜。很多次我們被妄念之流 所佔據,走到路徑的終端,再重新開始。但這是很自然的,一個未訓練的心會捲入念頭和情緒之中。因此,不要沒有耐心,要學習如何放下並重新開始。安適感和寧 靜就會生起,在自然而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允許內心變得開放與清明。
(三)躺卧
1. 晚上卧下,側卧一邊,花幾分鍾來禪修。身體伸直,將一臂折起,用手支持頭部。
2. 將注意力掃遍整個身體,以鬆弛壓力。或者,將你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不要想今天過去的事,也不要期待明天如何,以幾分鍾清靜的心,你將休息得很好。
(四)培養慈心
1. 培養慈心是將內觀練習推到另一個視野。禪修中自然教導耐心、安忍,或者,至少示出這些品質的重要。你很希望培養出對自己和別人更友善與照顧的態度。在禪修中,你可以很實際地培養出慈心。
2. 將注意力集中於呼吸,用呼吸做工具來散布慈心與善意。從你自己、你的身體開始。觀想呼吸像光一樣,或者將你的覺性想成溫暖的光線。輕輕地將你的注意力集中 於胸口心臟附近。當你吸氣時,將安忍的慈悲導入你自己,也許這樣想:「願我安好」或「安詳」。當你呼氣時,將這念頭或覺性之光,由內心經過身心往外散布, 想著:「願別人安好」。
3. 如果你正處於負面心態,你就(想著)吸入安忍與原諒。觀想氣息具有一種治療的色彩,對自己有所幫助。呼出時,放出一切壓力、憂慮、負面心理,並且經過整個身心往外釋放,就像前述一樣。
4. 這個練習可用整座或其中一部分的時間來做,你要自己決定什麼才恰當。在禪坐開始時,禪修的寧靜效果配合慈心會很好,而長時間用這方式深入內心,也沒問題。
5. 永遠要從你所覺知的對象開始,不管它是多麼平凡或雜亂。將你的心平靜地擺在那上面,不管它是令人厭煩的,例如疼痛的膝,或者感覺自己不夠仁慈而有挫折感。要允許這些存在著,對他們安詳地練習。要認知懶惰、懷疑、罪惡的心理傾向,並且輕輕地放下他們。
6. 如果你首先全面接受你所不喜歡的東西現前,內心的安詳就能發展成一種對自己的深度慈悲。穩定地保持注意力,並以開放的心胸面對任何所經驗到的。但這並不表示認許負面的心態,而只是允許它們有個空間來去。
7. 用同樣的方式,對自己以外的世界生起善意。散布慈心的一個簡單方式是按階段來進行。從自己開始,將慈心配合氣息的運動:「願我安好。」而後,想到這些你所 喜愛和尊敬的人,願他們安好,一個個進行。接著移到好朋友們,而後是泛泛之交,「願他們都安好」。最後,內心想到這些你害怕、不喜歡的人,對他們繼續一直 散布你的慈心。
8. 這個禪修可以經由慈悲的波動而擴大到包含世上各種環境中所有的人們。
9. 慈悲來自善意的共同源流,並且擴展自己超越了單純的個人領域。如果你不再使事情永合己意、如果你能接受自己和別人的如實樣子,那麼,慈悲就會自然生起。慈悲是心的自然感應。
二、省察
(一)沒有選擇的覺知
1. 禪修也可以進一步沒有禪修的對象,而處在一種純粹審察的狀態,或「沒有選擇的覺知」。
2. 用前述的方法之一,使心寧靜下來後,將禪修對象(所緣)放在一旁。內心的影像與感受的流動,當它們生起時,觀察它們而不要捲入批評或稱贊。注意任何厭惡和 著迷的心理,審察任何生起的懷疑、快樂、掉舉或寂靜的心。每當內心的清晰感消失時,或被過去的印象籠罩時,就回到注意禪修的對象(例如呼吸)。當穩定感又 回復時,將這對象再放舍。
3. 這種「單純注意」的練習很適合於審察心理的過程。在觀察心內的特殊成份外,同時去注意「容器」(指心)的性質。關於心的內容,佛法特別指出如下三個簡單而基本的特性。
4. 首先,是「無常」--所有事物沒有終止地起滅,心的內容不停變動。心中的成員是愉悅或不愉悅,永不停止。
5. 還有持續而微細的不滿意感--「苦」。不愉悅的感受容易激起這種感受,但是當快樂的經驗消失後也會在內心生起拉力。因此,即使在最好的時辰,對內心所體驗的,仍有一種沒有終局的失落感。
6. 當熟悉這些不斷生滅的體驗與情緒後,就變得很清楚了:在它們之內沒有永恆的東西,因此,它們都不是真正屬於你的。而且,當心內的成員安靜下來,呈現出一顆 光明空闊的心,於此找不到純粹的個人特性。這點不易了知,但實際並沒有「我」、沒有「我的」,這是「無我」的特性。
7. 在所有身心事物上,仔細檢查並注意這些特性。不管你的經驗是喜悅或難受,經由審察將在你的生命中帶來寧靜與平衡。
(二)審察你的練習
1. 整個禪修練習是為了建立起對事物如實的覺知。全心投入經驗中,你更清晰覺察自己內心的狀態,例如,在練習中是否太懶散或過分期待。用一點誠實的評估,可以 明顯看出,禪修練習的品質不是決定於所用的練習方法,而是決定於你的投入。以這方式省察,你將對自己的個性與習性得到更深入的洞察。
2. 每當你禪修時,一些有用的重點要記在心裡。想想自己是否每次重新開始注意每一呼吸或步伐。如果你不以開放的心來練習,你將發現你重復過去的觀點,或者,沒 有意願從你的錯誤中學習。當你全力以赴,是否用功正確、平衡而沒有透支?你是否一直觸及內心正在實際發生的現象?或者,你正使用一個遲鈍、機械式的方法? 至於專心,要好好檢查你是否放下那些無關的事物,或者,你讓自己徘徊在念頭與情緒之中?或者,你試著壓抑感覺而沒有認清它們並且善巧地對待它們?
3. 正確地專注是將心與腦統一起來。以這方式省察,促使你培養出善巧的前進。當然,省察將使你的禪修更上一層:它將使你清晰地了解你自己。
4. 記住,一直到你對禪修培養出善巧並感到安適之前,你最好用到禪修的對象,例如呼吸,作為覺知的焦點,也作為內心散亂難以掌控時的對治物。不管練習中有多少 體驗,回到覺知呼吸或身體,一直是有所幫助的。培養這種能力,重新開始,可以導致穩定與安適。以平衡的練習,你對身心會有愈來愈多的體悟,並且知道如何以 更多的自在與和諧來生活。這是內觀禪修的目的與結果。
(三)活在內觀中
1. 經由內觀禪修的練習,你將更清楚看到自己的心態,知道那些是好的,那些會製造麻煩。一個開放的心態將洞察不愉快的體驗,例如,了知內心對痛苦或疾病的反應 方式。當你以這方式接近這些體驗,你經常可以解除對痛苦的壓力與抗拒,並且大幅度地舒緩。相反的,不耐煩的心情將有完全不同的結果:如果別人干擾你的禪 修,你就對他們生氣;如果你的練習不如預期進步,你就失望;對沒意義的瑣事生起不快的情緒。禪修教導我們內心的安詳與否,主要是決定於是否能以省察與開放 的心,來審視生活的種種事件。
2. 在禪修的寧靜中,觀察自己的意念與心態,你能檢查貪愛與痛苦的關聯。看清痛苦的原因:希求你所沒有的東西;排斥你所不喜歡的東西;不能保有你所要的東西。 當這個痛苦和貪愛的主題是你自身時,就顯得特別有壓迫感,對個人的缺陷,沒有人能容易處於安祥,特別是:當社會強調好的感覺、領先潮流和擁有最好的東西 時。這種期待確實難以使人接受如實的自己。
3. 然而,經由內觀禪修的練習,你發現了一個空間,使你從所期望的、所想要的自己後退一步。檢查這些想法,將逐漸明顯地看出你並沒有擁有「我」或「我的東 西」,只有心中來來去去的簡單體驗而已。因此,例如你觀察自己易怒的習性,你不因而沮喪,你不加強它,這習性就逐漸滅去。它可能會再回來,但這次會弱些, 你也知道如何去處理。經由培養安詳的注意力,情緒靜了下來,並且消逝,留下清明、鮮活的心。這就是內觀往前的道路。
4. 在日常生活的變動中,能夠走到一個寧靜的覺醒中心,就是一個成熟練習的徵兆,因為內觀已經深化而能用到所有的經驗中。不論你做什麼:日常家事、開車、喝 茶,要將內觀用上。提起覺知,將它穩定地擺在你所做的事上,並且在動作中探究內心的性質。集中練習於身體的感受、心理的狀態,或眼、耳、鼻識,能培養出進 一步的審察,這將使世間的工作轉成內觀的基礎。
5. 愈來愈集中於覺性,內心就善巧於當下的自在應對,生活中有了更高的和諧。這是以禪修做「社會工作」的方式:將覺性帶入你的生活之中,將安詳帶入世界之中。當你能對心識上生起的千變萬化的感覺和平相處,你就能與世界更開放地住在一起,也能和如實的自己相處在一起。
三、進一步的建議
(一)個人的行為
1. 當我們的內觀加深後,我們更看清我們行為的結果:由於善意、誠實與正知的提升,就會得到安詳;由於愚痴、疏忽的生起,就會惹來麻煩。以較高的敏感度,我們 觀察出造成自己和別人的苦惱,由此常激勵我們要更有智慧地生活。為了內心的真正安詳,不可或缺的是要將形式的禪修結合到熱心於職責,以照顧自己和別人。
2. 內觀之道一點也不神秘。用佛陀的話來說,只是簡單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它是一個長期遵守的傳統。走在精神練習的人都把「正確的行為」擺 在重要的地位。許多禪修者受持實際的戒律:例如,不殺生、不邪淫、不飲酒、不猗語等,使自己內心清凈,並且鼓勵別人也如此。
(二)友伴與常課
1. 定期與一些朋友禪修非常有助於練習的持續與智慧的增長。
2. 單獨的禪修者最終會面臨意志力的減弱,因為常常有其它的事,看來比觀察呼吸來得重要或有趣。定期集體共修一段時間使參與者前進,不受情緒之流的影響。[檢 驗自己性情的移動,常常導致重要的內觀洞察力,但是我們自己不易堅持去做而已。]共修除了有個人的效益,你想到你的努力也有助於別人繼續練習。
(三)姿勢附註
理想的姿勢是直而警覺。過度鬆弛只增加腿部的壓力與背部的不舒服。要以智慧注意自己的姿勢,不是遲鈍的意志力。姿勢會隨時間而改進,但是你要與身體一起工作,不要用力強迫它。
1. 檢查姿勢
- 臀部後傾了嗎?這將產生過度鬆弛。
- 腰部要保持自然而沒有壓力的曲線,使腹部向前而松開。
- 保持肌肉放鬆,想像有人輕輕在兩肩胛骨之間前推。這使你有個觀念,知道你是否無意地彎下雙肩而封閉胸部。
- 注意並輕輕放鬆頸肩區域的壓力。
2. 姿勢過僵過弛
- 想像頭頂由上吊起,使脊伸直。這也使下巴略微縮回。
- 雙臂保持輕放並在腹後,如果在前會使你不平衡。
- 使用一個小而穩的坐墊,置於臀部的後部以支撐臀部的角度。
3. 腿:
- 做一些伸展練習(例如,坐著伸直兩腿,用手去觸腳尖)。
- 坐時如果很痛,就改變姿勢或坐在小凳或椅子上,或站起來一下子。
- 如果你經常坐在地板上,就試用不同大小、硬度的坐墊,或選用一個禪修凳子。
4. 昏沈
- 試著張開眼晴來禪修。
- 將你的注意力有次序地掃過你的身體。
- 注意整個身體和身體的感受,而不是一個小對象(如呼吸)。
- 站起來,在新鮮空氣處以正念行走一會兒。
5. 緊張或頭痛
- 你可能過份用功,這是不正常的。因此,放鬆你的專注力。例如,你可以將注意力移到腹部處呼吸的感受。
- 生起善意(慈心)並將它導向緊張的部位。
- 觀想光遍布身體,這有助於舒緩疼痛。實際試著將慈悲的光聚集於痛苦的部位。
本冊子並不是一個廣泛的或唯一的指導,而是一個建議用的練習提要。為了進一步的指導,禪修者要去尋找一位可靠並有經驗的善知識或老師。
願一切眾生安詳!
願一切眾生脫離痛苦

⑵ 禪修者靜座入定最快的法門

一):感受人中

觀呼吸,了了分明,觀整個呼吸都保持正念。這點很重要,就是觀人中這一塊、人中兩邊。呼吸的時候,關注在人中兩邊和鼻孔相對的地方,關注在這個地方觀呼吸。這是一種最快的方法。

剛開始的時候關注在人中兩邊,感受人中的冷和熱。你呼吸的時候就找感覺,你就會感覺到這里有點熱,非常微細的熱感。吸氣的時候,就感覺到這里有一點點涼涼的覺受,很弱。如果你的心念粗大,是觀察不到的。

怎麼辦呢?你就把手放在這里,用手去感覺呼吸的出入。你們定力特別差的人就用這個方法,從來沒練過禪定的人,就用這個方法,最快。你想快速入定,只要練這個幾分鍾就會入定。不管什麼人,你只要這樣專注,就是專注在出息入息上,就是整個出息都看得很清楚, 然後停,然後再吸,呼,吸,呼...就是要專注,要練習一段時間。

二):感受全身

後面是說感受全身而出息,感受全身而出息是不一樣的。什麼叫感受全身而出息?你的身、你的心不是關照一個地方,而是關照到整個身體。打座的時候,你把你的心關照到整個身體,從頭到腳。剛開始是從頭到整個身軀到整個腳,因為盤腿麻。也可以說是整個中脈相關的地方,一直從頂到下面,從頂輪到海底輪,在整個這個地方觀注呼吸。

吸氣經過兩個鼻孔,吸到下面,修拙火定三脈相匯的地方。吸氣, 肚子不要太鼓,也不要太忍。你會發現你吸氣的時候,你的肚子會發硬,稍微硬一點,就忍住。但是也不能夠太脹,不要故意地去脹肚子。吸氣的時候,你的下腹部會發硬,也不能故意往裡憋。就是自然的,不鼓也不憋進去,就是自然。

但是吸氣的時候,下丹田就會有點發硬,然後在交匯的地方,氣就會從中脈進去。你會感受到整個身軀,這步是第二步。剛才說的第一步,是感受這個地方(人中)。如果這個地方你都感受不到,你都還在胡思亂想,就別練我說的這個。

我說的這個是感受整個身體的,從上到下的,整個感受到。你吸氣,從這里(人中)一直到下面整個身軀,你都感受到了,包括手怎麼放,腳怎麼放。呼...吸...呼...你的整體身體就像一個氣球。吸進...呼...整個身體是一體的,甚至呼氣的時候從下面的毛孔,從你的下丹田散發出去。可以觀想你的氣從毛孔里散發。

吸氣的時候,你還是可以用鼻子吸。呼氣的時候,你觀想不要用鼻子呼,用整個身體,整個身體的毛孔張開,往外呼氣。

但是不能夠憋氣,自然的,有所控制的往外放氣。呼氣和吸氣都很清清楚楚地覺知。這就是第二步,叫做叫做感受全身而入息,感受全身而出息。如是訓練,不斷地練習。這個多練,很重要的,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

三):覺受與境界

慢慢地熟練,慢慢地觀照地越來越清晰。你的呼吸會變得越來越微細,甚至有時候你坐著坐著,突然一下你會感覺到你的身體沒有了。我剛才說的是你感覺你的身體好像一個氣球一樣,吸氣...呼氣...身體就是這樣有起有伏的。這還是剛開始,再修一段時間,你的呼吸越來越微細,那時候你的身體就沒有起伏了。你的呼吸就剩下這一點點,鼻孔那個地方到丹田那裡還有一點點,就剩下這個管道的地方好像還有一點出、一點入,非常微弱的呼吸。

那個時候,你觀照你的身體,你找不到身體了。你發現你的身體已經不存在了。你的覺知觀照你的身體的時候,沒有任何的感覺,你就找不到身殲迅態體了,你有感覺才有身體嘛。

當你剛開始呼吸的時候,整個身體都有感覺,所以你會感覺整個昌判身體在發熱,毛孔在往外排氣一樣。再修一段時間,整個身體不冷也不熱,任何感覺都沒有了,那個時候你就只看到呼吸了。整個身體就沒有了,身體會消失掉。但是不要害怕,身體還在,不是被黑白無常拿鎖拿走了。你就接著練。

有些人練得找不到身體了,就恐懼,馬上睜開眼睛看一下還在,然後又接著練。會這樣子,有些人坐著坐著身體會突然沒有了,他就害怕。這不用害怕。

最後再練著練著,你的覺知越來越微細,呼吸也越來越細。如果坐得好的時候,沒呼吸了。氏源如果有人入定了,看他是不是四禪,入到四禪的時候,你拿一根非常小的頭發,放到他鼻孔那個地方,看看頭發動不動。如果頭發還動那說明三禪。頭發不動了就是四禪,沒呼吸了,但那個覺知還在,那個覺知很廣大的,非常廣大,無邊無際的感覺。那就快要到無色界了,空無邊處天。

四):不能只修定不修觀

這個其實也不難,當你心無旁鶩,什麼都不想的時候,練這個是很簡單的事情。一點都不難,但是要穩定就很難。就是說要長期地能入這個定是很難的。偶爾的入這個定是不難的。你要是長期地入這個定,入的時間久了就會出神通。

佛法不是這樣的,不贊成入這種定。當你的心靜到一定的時候,就開始觀修,觀不凈觀,修後面的。不修這個了,一直這樣修就變成外道了。死了以後就到色界天、無色界去了。我們不修這個,我們不是這樣修的。我剛才說的是外道修禪定的,修進去了就是這樣的。

我們怎麼修呢?就是觀察身體的不凈,修不凈觀。等你的呼吸已經靜下來,越來越細了,你的覺知能力很清晰,非常清晰。然後你就開始觀察身體不凈,從皮膚開始觀察不凈觀,或者屍體的九相觀。這是打座的時候觀的。

下座的時候就關注身體的各種動作,行、住、坐、卧,這個很重要。剛開始學佛修禪定的人一定要這樣修,這也是開智慧的第一步。如果你連這個都不會修,說開什麼智慧是不可能的。這是破我執的第一步,去除貪愛的第一步,我們最貪愛的東西就是這個色身,自己的這個身體。

不要入那個定,不要去找那個「找不到無我」的感覺,「空掉了」,「聽說坐久了會出神通啊」,就開始天天練禪定,這是錯誤的修法。我剛才說了,有些時候,修著修著身體也會找不著了,但是你不要去管它。你還是繼續修你的不凈觀,身體有感覺沒感覺,你都不要去管他。有沒有覺受,或者空掉心,是不是身體空掉了,但是你都不要管。 這跟你修智慧沒有關系,這個時候你繼續修你的不凈觀。

⑶ 求坐禪入定的方法

方法:
1要獨坐靜室:初學者參禪打坐,最怕干擾,因此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而且室內空氣要流通,冷熱要適中,光線要柔和,因為光線太亮了不容易安心,太暗則容易昏沉。
2要盤腿結印:盤腿是禪坐很重要的一環,因為不盤腿,精神則不易集中。盤腿分為單盤及雙盤。初學者如果無法雙盤,單盤亦可,或將兩腳交叉而坐,或掛腿均可。腿盤好了,雙手抄手結印放在肚臍下,可使氣血通暢。
3要寬衣松帶:坐禪時,衣著以寬松、舒適為宜,盡量避免穿著西裝、牛仔褲、窄裙等緊身衣褲,手錶、眼鏡、腰帶等束縛身體的物件,都要松開或去除,使身體鬆弛,且不妨礙血液循環。
4要搖身搓手:上座後,可以輕輕搖動身體,使身體保持在平穩舒適的姿勢。兩手可以交互摩擦,以提振精神。參禪不但要用心,還要用力,因為參禪打坐不是休息,不是睡眠,是用心用力參究真理。
5要裹膝周全:坐禪時,可用毯子包裹膝蓋,使其暖和,以防風寒入侵關節。
6要平胸直脊:禪坐時,胸部要平正,背脊要直挺,不可彎腰駝背。坐墊要松軟,厚薄隨人而異,以能坐得四平八穩即可。背部不可倚靠他物,以免阻礙氣血暢通。
7要出氣和順:調息是修定的入門方法,初學者依「毗盧七支坐法」做好調身的基礎後,緊接著就是調息。息就是呼吸。一呼一吸,出氣入氣要均勻和順;氣息未調,不宜坐禪,唯有氣息和順舒暢,心境才能平靜安穩。
8要看心不分:就是要看在自己的心,讓心系於話頭上,不要讓心亡失了。如《佛遺教經》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⑷ 如何學習禪定

根據佛教,學習禪定前,需要持戒。一般來說,在家居士需要守持五戒,即離殺生、離不予取(即偷盜)、離欲邪行(即邪淫)、離虛妄語(即說謊)、離導致放逸的酒類等麻醉品(主要是指飲酒,但也包括吸毒等),首先必須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至少具備這五項戒行,再考慮修習禪定。
在具備戒行之後,可以選擇一種禪修方法(術語稱作「業處」)修習定。修習定的方法有很多,佛音尊者所編撰的《清凈之道》里共記載了四十種。我們一般常用的是入出息念和慈兩種。現引述瑪欣德尊者在《您認識佛教嗎?》一書中所載的關於入出息念的入門方法,修慈的方法在此書中也有記載,賢友可自行下載查閱。這里只是簡單的介紹入門方法,真正要獲得初禪乃至更高的定,可以參考瑪欣德尊者的《上座部佛教修學入門》以及《清凈之道》里的記載。
當您回到家之後,如果沒有其他的雜事,可以抽一個時間段,半個小時、四十五分鍾或者一個小時都可以。在這個時間段里,不要看電視,不要開電腦,把手機、電話都關掉,找個安靜的地方,例如自己的房間、書房坐下來。找一個舒適的坐墊坐著,墊大約高四指,或者更高一點,把臀部墊高一點,這樣的話可以保持身體重心平衡,容易坐得久。然後保持上身正直,不李悔要彎腰、駝背,也不要綳得太直,要自然地平直。
輕輕地閉上眼睛,然後全身放鬆,讓身體處於輕松、自然、舒服、適合禪修的狀態。這個時候,應當暫時放下工作的事務,放下生活的煩擾,放下家庭的瑣事,把妄念紛飛的心收回來,不要追憶過去,也不要計劃未來,把所有跟禪修無關的東西、外緣都統統放下,決意回到當下,回到這一刻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當身心都處於自然、輕松、舒燃拆適的狀態之後,再把心念確立在鼻頭、人中或嘴唇上方這一帶區域,嘗試去覺知自己的呼吸。
不要跟著呼吸進到體內,也不要跟著呼吸出到體外;不要注意呼吸的柔軟、細滑、輕盈、流動、熱、冷、推動等感覺,也不要用眼睛去「看」呼吸,只是讓心覺知進出於鼻端、人中這一帶區域的呼吸就行了。
在覺知呼吸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妄想很多,心仍然沒辦法平靜下來,建議大家這時可以用數息的方法來克服。
數息的方法是:在吸氣的時候,知道入的息;呼氣的時候,知道出的息;在入出息的末端心中默念「一」;然後,吸氣的時候知道入的息,呼氣的時候知道出的息,在入出息的末端心中默念「二」……如此默念著數息皮擾棗。
在數數的時候,可以從五到十之間任選一個數字。例如:選擇從一數到八。這樣,則在每一次呼吸的末端數:入、出、一;入、出、二;入、出、三;入、出、四;入、出、五;入、出、六;入、出、七;入、出、八。如果想選擇在入息的末端數息也可以,即出、入、一;出、入、二……出、入、八。也可以選擇數到十。無論如何,在數息的時候,心應該放在呼吸上,數字只是一種工具、一種方便,不應當把心放在數字上。
如果這樣數息,心還是有妄想的話,就應當下定決心:「讓我從一數到八的時候,心不飄走!」用數息的方法來設定一個時間段。假如我們數息從一數到八需要兩分鍾的話,那麼,在這兩分鍾的時間段里心就不會飄走。如此一個數息來回是兩分鍾,兩個來回就有四分鍾,三個來回就有六分鍾……用這種方法來逐漸增加我們專注的時間。
在數息的過程中,一旦發覺心飄走了,被妄想中斷了,就應當重來。比如數到六的時候,發覺心飄走了,就不應當再繼續數下去,重新回到一!假如仍然繼續數下去的話,心將會對數息變得麻木,以後可能養成一邊數數一邊打妄想的壞習慣,那麼數息就不能發揮作用。所以,一旦察覺到在數息的過程中心飄走,就回到一!一定要讓自己在從一數到八這段時間內心保持清凈無染。
能夠用這樣的方法持續地專注呼吸大概十五分鍾、二十分鍾,乃至半個小時,如果心平靜了,妄想也減少了,就可以不用再數息,只是將心安住在鼻頭、人中這一帶區域持續地覺知呼吸就行。
覺知呼吸其實是很簡單、很單純的一件事情。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呼吸,呼吸無時無刻都在,只是我們一直以來都忽略它的存在而已。要覺知呼吸,無須造作,無須刻意,只須嘗試去知道、去關心一直都存在的呼吸就行了。
這是通過專注呼吸來使內心平靜的方法,叫做入出息念。只要能經常學習關注呼吸,你將會發現:你的情緒更容易控制了,你的內心更容易平靜了。

⑸ 如何修禪得定

給你打個比方,你不上小學、中學,能直接上大學嗎?四禪(梵catvāri -dhyānāni),又作四靜慮、色界定。即色界天之四禪。色界天之四禪與無色界天之四無色定,合之而成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禪。
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無漏學。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須持戒。剛剛開始、接觸,如果連戒律都不願意守持的話,要想解脫有一定的困難的(大根性人除外)。持了戒後要修定(定中無戒可守),因為平時我們的心很散亂。散亂的心使我們迷失,迷失就不能清楚觀察世間的真相。平常人受戒或有了定,就可以深入的觀察世間的真相,即苦、無常、無我和空,這就是智慧。因此,戒、定、慧是有一定的次序,有些人來說,也可以無次序的。有些人可以不必受戒就修定,而且修出成績來,那是因為他有宿世善根,一般人還是要按照戒、定、慧的次序來修。那麼,什麼是禪定?禪定禪定是由梵文(Dhyana)翻譯過來的,音譯是禪那,意思是靜慮:既是心定下來觀察思維;也就是以所觀的境,令心專注不散,稱為「定」;「觀」既是作種種的觀行。禪定包含「止」和「觀」,「止」(Samatha)和「觀」(Vipasyana)都是由梵文翻譯過來的。一個人修任何的禪定,一定離不了止和觀,不然的話,他修的禪定會偏向外道。佛陀說我們這個世間可分成三界:欲界、色界和無色界。欲界有種種慾望,且沒有定心;色界和無色界都要依靠定力進入。我們在欲界里修禪定,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離欲界而進入四禪八定,乃至進入滅盡定。修行者繼續修下去,會發現已經沒有心識生起,但是還有「我」的存在,因此想舍棄這個我,那就是說,他想舍棄第七識的恆行心。(唯識宗說,我們有八種心識的作用,第七種叫第七識--末那識,他執著第八識為我。我們的前六識是可以停頓的,在還未解脫之前,末那識卻一直在作用,所以稱為恆行,依司機是永恆的造作,念念生滅不已。)。如果他能使恆行的心識暫時不生,就能進入滅盡定,棄除了「我執」。「滅盡」之意既是滅盡了一切六識的心,乃至滅盡執著第八識稱為「我」--「我執」的心。唯有三果或以上的聖者能進入此滅盡定,它的特點既是無「我執」,斷除了一切煩惱;但是在修行的過程中,第三果的聖人還待降服一些微細的煩惱,只能夠暫時進入滅盡定,在定中沒有「我執」,但是當他出定後,我執之心再度生起;阿羅漢果聖者破除了我執,在滅盡定中無我執,出離此定後也沒有我執。所以只有佛、阿羅漢和三果聖人有能力進入滅盡定。至於大菩薩是否也能進入此定呢?根據經典有兩種說法:有些經綸說可以,另一些卻說不可以;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這四種定都是要一層一層的進入,已經出了色界,稱為「無色界定」。在佛法中我們將這個世間分為三界,又稱為九地,既是欲界稱為散地;色界和無色界稱為定地,要進入此二界,必定要依靠禪定;但是在欲界中,比如要進入兜率天、忉利天等就不須靠定力,只要積極努力的修集各種的福德因緣即可。我們要進入四禪八定之前,必須先修習一些在欲界里的基本的定,真正來講有欲界定和未來禪兩種。修欲界定先要坐禪,在坐禪的過程中,我們可依心態的不同而分成幾個步驟:
一粗心住開始靜坐的人,心很散亂,越做雜念越多,控制不了;同時坐得腰酸骨痛,身體不正直,歪來歪去,因為平時我們的身體彎曲慣了;有些人的身體不會歪斜,是因為他用精神去控制,把身體矯正,這是有心去造作(故意去做)的;呼吸又不大順暢;我們得用數息觀、不凈觀、慈悲觀等等方法使心定下來。過了一個時候,身體會慢慢調好,呼吸也漸漸順暢起來,心念也就越來越細幼。這種定稱為粗心住。進入粗心住時,雜念減少。然而,雜念少並不等於定,只是不再胡思亂想罷了,但是心念還會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門頭跑來跑去。
二細心住這時候的心念已經很微細,身體不必用心力調正,自動平衡,已經習慣了,而且坐久也不疲倦,這就是所謂的持身法。所有有靜坐經驗的人,如果靜坐半個鍾頭、一個鍾頭後身體就很疲倦,那就是還沒進入粗心住,當進入粗心住,再進入細心住時,身體就自動的調正,而且坐久也不疲勞。如果繼續坐禪,深入定的話,就能進入真正欲界的禪定--欲界定。
三欲界定平時我們要用心將妄念捉回來,進入欲界定後,不必加以控制,妄念也不會生起,而且心念自動平穩,不必用心力去調整它,此時心任運不動。進入這種定後,就能夠整天坐禪。以上三種定還不能稱為真正的禪定,只能稱為普通的定。
四未來禪進入欲界定後,繼續修下去,到了某個時候,忽然間你感覺到失去身體的感受,看不到欲界的身體,感覺到整個身心不見掉。這種感受是在靜坐時發生的,而不是打開眼睛來看。有了這種感受之後,身體就不會因失調而生病。因此,一個坐禪的人,若要身體沒病,至少要達到第四步驟,既是進入未來禪。但是,有些人靜坐時,心無所知地昏昏沉沉,他也以為自己的身體不見掉,這不叫做未來禪,而是他的心念不知去了哪裡?若要達到未來禪,必須達到欲界定,既是心不必控制,自動的靜下來;在這之前,必須完成第二步--細心住,就是身體不必調整,自動的平衡,所以我們修習禪定要從粗心住、細心住、欲界定一步一步地進入。第四步驟因為他就要進入真正的禪定了。由於此未來禪尚在欲界,所以又稱為欲界未到地定。所謂真正的禪定,既是初禪、二禪、三禪、和四禪。初禪 (離生喜樂)一個人進入欲界未到地定後,繼續修出離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來越深,原本靜下來的身體,慢慢地會感覺到又再動起來。這種動觸有八種不同的感覺,即冷、暖、動、癢、澀、滑、輕、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覺到身體動起來。這時候,他的心已離欲界,那就要進入初禪了。有此感覺之前,必須先要靜(括弧內為無意義內容)坐幾天,或是坐禪相當久時間後,有很深的定力,在定中感覺到身體不見了;慢慢地又感受到身體再度動起來,就會產生一種觸的快樂,也就是身心內外感受到很舒服,很寧靜。初禪以上不須分段食,故無鼻、舌二識,唯有眼、耳、身、意四識。進入初禪者沒有鼻、舌二識,所以鼻子嗅不到外面香、臭等氣味;舌頭也感覺不到甜、酸、苦、辣等味道。這時候,他已舍離欲界里的五欲,不再貪財、色、名、食、睡。他也能除掉貪、瞋、睡眠、掉悔和疑,這五種煩惱遮蓋住我們的智慧,使我們生起貪、瞋、痴,所以被稱為五蓋。初禪有五種特點,稱為五支,即覺、觀、喜、樂、一心。覺:身體接觸外境的感受。此時的知覺是初禪的心態,並非欲界的知覺。觀:內心的觀察。覺與觀也翻譯成「尋」與「伺」。它們的差別是:覺是對境比較粗的心念;觀是內心比較細的觀察心念。喜:內心歡喜的感覺。進入初禪者,第一次發現自己已經進入初禪,出了欲界,全無欲界的煩惱,在定中內心很歡喜,那就是喜。樂:身體的五根所感受的快樂。比如:沖涼後身體感受到舒服的感覺;在坐禪時,進入初禪的時候,身體會有很舒服的感覺,那就是樂。所以進入初禪也稱為「離生喜樂」,意思即是因為出離(欲界)的心生起喜歡與快樂的感覺。一心:心在定境中保持不動。一心也翻譯成「心一境性」。二禪(定生喜樂)當一個人進入初禪後,繼續修下去,就會發現覺、觀的心念很粗,所謂「覺」就是對境物的感受;「觀」就是起種種的思想。比如說你感覺到身體上有發生變化,你生起思想,知道它在坐什麼,這就是覺、觀。這種覺、觀就是我們的心念在想東西;這樣的想念很粗,他又想把這個粗的心念舍棄,因為它也是一種煩惱。當他把覺、觀的心念(尋、伺)舍起後,就會慢慢進入無覺無觀(又稱為無尋無伺)。這時,他的心靜如水,處在清明的狀態,內心一片平靜,很清凈,這叫內靜,與初禪的覺身寧靜有所不同。由於二禪是無覺無觀,他的內心再也不去思維和判斷所接觸的境界,不起語言的分別,因此這種定也叫「聖默然定」。一個人進入二禪之後無眼、耳、身識,唯有意識。二禪有四支,即內靜、喜、樂、一心。內靜:內心平靜,感覺到內心很清凈,再也沒有語言的構思了。喜:離開了覺、觀,離開了語言,內心歡喜。我們內心一念一念的想,雖然口沒說,但是,是以語言的方式來想東西:印度人用印度話來想;華人用華語或其他方言來想。初禪有覺有觀,是用語言來想東西;而二禪離開了語言的想像,發現沒有語言的煩惱,他覺得很高興,稱為「喜」。樂:身體寧靜與內心平靜,他感覺到很快樂。喜與樂的差別:身體感受樂後,內心起歡喜。一心:也就是「定」。進入二禪(定)的人,定在二禪的定境中,保持內心的平靜。三禪(離喜得樂)當他繼續修到三禪,心遠離喜的躁動,就會進入更深的定,他會感受到另一種樂;初禪是舍離欲界而快樂,故稱為「離生喜樂」;二禪是默然之「定生喜樂」,三禪之樂稱為「離喜妙樂」。此定中之樂是與外境無關,是由內心發出的快樂。由於三禪以上沒有樂受,故經中常說世間之最樂是在三禪。當一個人進入三禪後,唯有意識在產生作用。三禪共有五支,即舍、念、智、樂、一心。舍:舍掉喜心。念:念念分明。智:有正知。「正知」即是以真正的智慧觀察事物的真相,又稱為「智」。四禪中的修行者,都能很正確的觀察到這個世間,稱為正知;而我們凡夫是靠過期的回憶來判斷事情。樂:因舍離二禪的煩惱而感受快樂。因三禪以上沒有樂受,故世間最樂是三禪樂。一心:他定在三禪的定境中。四禪(舍念清凈)進入三禪後,修行者繼續修下去,就會發現三禪所感受到的快樂還是一種苦患,他要心無牽掛,連快樂都要舍離。如此,他的意念清凈到極點,呼吸完全停頓,心完全不動,因此四禪也稱為「不動定」。初禪至三禪的心念一直處在動中,進入四禪後,心如明鏡不動,清凈明朗;心念不動並不表示心沒作用,而是它能停留在一個境界里,觀那個境而心不動。在四禪中,唯有意識在產生作用。這四種定都還在色界,沒有舍離色身。如果一個人進入四禪,他所修學一切事皆隨意成就,乃至他要修神通,立刻就能夠修成五神通;定能發神通,然而在四禪中修學是最快有成就的。這里的神通並不是象一些人與鬼神的感應,這是內在自發的能力,因為心定,所以能夠發通。四禪共有四支,即不苦不樂、舍、念清凈、一心。不苦不樂:內心不是喜,也不是樂。舍:舍掉三禪的樂。念清凈:已經沒有妄念,但動起念頭也可以,全由個人做主,稱為念清凈;我們凡夫的妄念紛飛,它時時刻刻生起;妄念生起後,我們的心隨境轉,做不了主。一心:心定在四禪的定境中。有些外道,想要修行證得涅盤,但是沒有智慧,以邪見的智慧,用心把「想念」壓住,使它不生;當他真正修成「無想定」後,把煩惱心壓制住,色界的煩惱還在,所以他死後就生到色界的無想天。進入無想定後第六識(意念)的心就沒生起,他不知道還有更微細的心念在作用,所以他以為這就是涅盤。佛弟子都不要修學這個「無想定」,因為他們都不要進入無想天,所以進入此天者都是外道。更深禪境以上四種禪定還是沒有舍離色界。如果修行者覺得有色身很麻煩,想舍棄它,那麼就要修習更深的禪定,如: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1、空無邊處定一個人若想把色身舍掉,他須把種種色想滅掉,既是滅掉色想與有對想;色想是因眼識而生起的;有對想是由鼻、舌、身與耳識而生起的。在四禪中做「空」想,既是沒有色(物質)與欲(慾望),而把一切都觀空,當他這個「空」想完成後,他就遠離色地而進入空無邊處定--出色界。他感受到沒有色法,故空;沒有所謂的邊沿,所以稱為「空無邊處定」。進入此定,並不表示他的心沒有任何作用,反之,他還有受、想、行、識的作用。2、識無邊處定修行者繼續修習禪定時,他會發現空無邊處定的空想也是一種苦,因為他是一種想,表示他還有心念。要減少這種想,他需要思維現前的心念,觀察現前的心識作用,保持心識的知覺,念念不離知覺的心,而一心緣識。這個心識也會產生作用,使他發現無量無邊過去和未來的心識,這就是所謂的識無邊處定了。進入此定者拋棄了「空」想,只保持現前一念知覺的心識,實際上,識無邊處定還是有想,只是這種想很細微,與空無邊處定的空想不同;它們之差別是:空無邊處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識無邊處定中的想是拋棄「空」想,進入另一種定--識無邊處定;因為它觀察現前的心識作用,是有細微的想,並非無想。(註:識與想的區別:五蘊中的色、受、想、行、識中的識是心的知覺作用;想是法塵,既是心的念頭。)3、無所有處定如果繼續修下去,修行者會發現心識還在那邊產生作用。而生起討厭之心,因此想舍棄它,想進入無所有處定。那就是他認為:如果有一個地方完全沒有心識作用,這種定才是最安穩,最快樂的。它就觀想這種定,並非作「空」想,也不是依識,而是他一心念無所有。在定中,他或認為他沒有想了,但實際上並非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細微,意識中的法塵就是無所有的法塵。在無所有處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沒有種種的心想的相,不分別所有的東西,只是分別無所有,一心定在無所有的法塵中。第六識還在產生作用,集中在觀想無所有法,所以稱為無所有處定。4、非想非非想處定修行者繼續修下去,又會發現這個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無所有,既是有想、無想他都不要。因為空無邊處定是空想;識無邊處定有作識想;無所有處定他認為無想,實際上是有很微細的想;他以為在無所有處定之前的定都是有想,而只有無所有定才是無想。他是要進入沒有「想」,也沒有「無想」,既是非想非非想處定。在無所有處定時,他還有一個定境,但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後,連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識還有非常細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有第七、第八的心識在作用。南傳佛教中,認為我們只有六個心識,當一個人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後,第六識還有很微細的作用,就是大乘佛教中所指的第七識。一般上這很微細的第六識心執著第八識稱為第七識--恆行的心識。進入四禪定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識,並沒把它們滅掉,而是進入那個定境時,粗重的煩惱當時不生罷了。

⑹ 如何修禪宗

一.1有善知識直指,明心見性。2參話頭,起疑清,疑情不斷,自然入聖境,可以體會到明心見性的境界。二、悟後起修,保護所悟不退失,不再迷。除習氣,純敏改正過去的不良習慣。這個要上上根人閉褲租可以頓悟。就是說,有一定佛學基礎,了解一些唯識之類的。可以從量變一下到質變。轎兆就是開悟了。

⑺ 請詳解如何進入禪定

修持佛法非常講究戒定慧三無漏,任何法門皆不離此三字要訣,一切法門的修持都是從持戒入手,如果一個佛教徒連這最基本的戒都不願去持的話,那是不可能有所成就而做到離苦得樂的。所以戒是三無漏學的首要條件,因持戒而去除身口意三業得清凈繼而修定,我們平時有由於無明造作,心念相對比較雜亂,而這散亂的心使我們很難在遇事時冷靜觀察,心念容易隨境轉而生起貪、嗔、痴、慢、疑等業障,在此心境下,很難有能力冷靜地分析觀察事物之本性,所以我們一定要首持戒而後修定,有了這定心,我們就比較容易深入分析觀察到事物的真相,而這能深入分析觀察到事物真相的能力就是智慧。因此,三無漏學是修行的次第,有一定的次序,因戒而定,有定生慧,這就是修行的次第。

什麼是禪定呢?

禪定是由梵語翻譯過來的,譯間為禪那就是靜慮的意思,靜慮——就是把心定下來,冷靜地分析觀察思考問題。「定」——就是在觀察境界時專心一致,攝住散亂的心念專注一念上;「觀」——既是作這種行觀。修持禪定者都不離「止、觀」二字,只有在此二字上下功夫,才能入於正定之中。佛教把我們所居住的世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在欲界居住之眾生都有無窮盡的貪欲;而色界、無色界境界是要靠修禪定才能進入的。

而我們要想進入色界、無色界就得靠修行來完成,在進入四禪八定乃至滅盡定前,我們必須要經過一些在欲界的基本訓練,要經歷粗心定、細心定,欲界定、未宴則來禪等四個過程,才能真正進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滅盡定的過程。下面我們來具體講解一下這四禪八定的修持次第和心境:

粗心定:

開始學禪住者,心相對比較散亂,雜念較多,很難使自己靜下來;而由於姿勢不端正而引起腰酸背痛;而由於長期處在精神肌肉緊張狀態下,坐不多久就發生腿酸、麻、脹、痛體症,呼吸不夠順暢,胸悶等現象,而難於持久。所以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我們要用有效的具體方法來攝住我們晌攔棚原本散亂的心念,調整原本不端正的姿勢,理順我們呼吸狀況;具體方法有觀心法、觀息法、參話頭等方法,使我們原本散亂的心念收回來,這樣心念慢慢地就會變的很細微了,慢慢地通過調整,把原本不端正的身姿調整端正了,通過這些方法,把原本不順暢的呼吸順暢起來,而達到這狀態就說明衡漏你已經到了粗心定了。當然,進入粗心定並不代表已經達到無念的狀態,只是比原來的念要少的多了,只是念比原來要細微些了;身體也已經端正了,肌肉也處於相對的松馳狀態了;而呼吸自然也比較順暢了,但是呼吸還遠遠不夠細長;心念攝住了,只是雜念少了,不再會胡思亂想了,但是念還是有的,還是通過我們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不斷產生。

細心定:

當你進入細心定後,你的心念已經很細微了,身體也能自然平衡端正了,久坐也不會再腰酸背痛或是感到疲倦了。大多數學過打坐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經驗體會,那就是當坐了半小時或是一小時後,就會感到身體很疲倦,那就是因為你還沒有進入粗心定,如是你進入了細心定後,就不會有這感受了。當你在進入粗心定再入細心定後,身體姿勢就會自然調整的端正,而久住不會有感疲倦。如果你繼續禪坐,就會進入更深的定中,那就是進入真正的欲界定。

欲界定:

在粗心定和細心定時,我們還得用念來控制妄念的產生,而進入欲界定後,就不必加以控制,妄念自然不會再產生,而且這時的心念也處在相對平靜的狀態,不必再加以調整和控制。進入欲界定後,我們就可以整天打坐,一點也不產生會心浮氣燥情況,不會再有任何的疲倦感了,而呼吸處在相當細微久長的狀態。

未來禪:

在進入欲界定後,如你繼續精進禪修下去的話,到達某一天,你會忽然發現,你感覺不到身體的存在了,感覺整個身心不見了,這只是一種禪坐時的感覺,並不是你真的身體不見了,當然,如是你出定,還是有這具色身的存在,這只是在禪坐時的一種感知上的感覺。如是說你到了這一步,那你的身體陰陽基本上處在平衡狀態,不會因陰陽失調而生病。因此,我們如要得到一個健康的身體,就要通過修持太到這一未禪定才能做到無病而健康。

講到這兒,有一點,大家一定要注意的,有些人,在修練靜坐禪修時,會進入一種昏睡狀態,一但入靜馬上顯現出一種昏昏欲睡的狀態來,也可稱著痴業障顯現的狀態,往往以為自己進入了這「未來禪定」,這不能稱之為「未來禪定」,這種狀態稱之為「枯定」或是痴來顯現,如要進入「未來禪」或稱為「未來禪定」,對一般人來說,一定是經歷過「欲界定」,而要進入「欲界定」那一定是經歷了「細心定」的修持過程,而在進入「細心定」前是一定會經歷「粗心定」修持訓練過程,這是一個修持禪定的次第次序。修行是不可能一步登天的,它必須是經過嚴格次序的訓練才能一步步地達到。

而前面這四個定都不能稱之為真正的禪定,它們只是在修持禪定前,為進入修持禪定而所做的准備工作,如是沒有前面的基礎准備工作,那是不可能進入真正的禪定修持的。而真正的禪定修持是從初禪開始,有初禪進入二禪、三禪、四禪,只有進入了初禪,才算是真正進入禪定修持了,而未來禪還是是停留在欲界定中,而當你進入初禪的過程就是出離欲界的修持過程。下面我們來討論簡說一下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心境情況:

初禪:

當一個人在進入欲界最後一定未來禪定時,繼續修持下去,就是修出離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達到相當精深的情況下,原本靜下來的身體慢慢地會感覺到再次地動了起來。這動的感覺因人而宜,大約有不同的八種感受,那就是「冷、曖、動、癢、澀、滑、輕、重」等,最常見的就是身體輕微時動了起來,到達這狀態,說明他已經進入初禪了,他的心境已經出離了欲界。

從未來禪在進入初禪是有個過程的,在准備進入初禪前,先要靜坐幾天,然後在極靜中,突然感覺自己的身體完全消失了,這是到達了未來禪的境界,然後又在感知上感受到身體慢慢地再度動了起來,在這一瞬間會產生一種觸的快樂,在身心內外感受到一種寧靜舒適的樂感來。當進入初禪以後就不須分段食不食了,因為這時的行者,已經沒有了鼻、舌二識,只有眼、耳、身、意四識存在。因為進入初禪後沒了鼻、舌二識,所以對氣味的香、臭是嗅不到的;舌頭對酸、甜、苦、辣的味覺也沒有。這時的他已經脫離了欲界的財、色、名、食、睡五欲。也就是說,他已經除掉了貪、嗔、痴、慢、疑這引起人們五大煩惱的根源,而這五毒就是遮蓋我們慧識的障礙,當然這只是在很粗的名相上的五大障礙。

初禪的特點:

初禪有五大特點,也稱之為覺、觀、喜、樂、一心五支。下面我們具體地來分析一下這五大特點:

覺:覺是指我們的身體對外境的感受和心境。這時的知覺是處在初禪的境界中,並非如我們現在的欲界知覺和感受。

觀:是指我們內心的觀察。覺是對境界比較粗的心念感受;觀是內心對境比較細的觀察;

喜:內心的歡喜感覺。因為這時的我身心出離了欲界,也就是說脫離了欲界的煩惱,處在寧靜舒適的境界中,故內心引起歡喜。

樂:指我們身體五根所感受到的一種快樂。就如我們經歷了一天的長途奔跑,到得停下用溫和的熱水沖洗,把疲勞不適都沖洗一空所得到的一種舒服感時的快樂心情一樣。當你進入初禪後,身體會有一種突然去除了欲界煩惱的疲勞後產生的一種無比舒服快樂的感覺。所以初禪又稱之為「離欲喜樂」,意思即是因為脫離「欲界」在內心生起的喜歡和快樂的感覺。

一心:心專一念,定在境中保持不動,也可稱作「心一境性」。

二禪:

當一人在初禪修持相當的基礎繼續精進修持,當禪定功夫更為精純時,就會發現自己覺、觀的心念很粗,(「覺」指的是你對境物的感覺;「觀」就是因覺而生起的種種思想活動)。就如說吧,當你在感覺上發現在身體上產生某種變化而生起的思想活動,知它在做什麼?發生了什麼事?這就是「覺」與「觀」。而這時你會發現這「覺」、「觀」的心念很粗,這時你會生起想把這很粗的心念舍棄了,因為你認為這也是一種煩惱,當你把這種很粗的「覺、觀」舍棄後,就會慢慢進入無覺無觀,這時,的心境如止水,心念處在清明的狀態,內心這時一片平靜、很清凈的狀態,也稱作內靜,這種內靜與初禪的寧靜有所區別。由於在二禪的境界中是無覺無觀的,內心再也不會去作思維和判斷所接觸和境界,也不起語言上的分別,因此這種定也叫作「聖默然定」。進入二禪後,無眼、耳、身識,在六識中只留下最後一識「意識」的存在。

二禪的特點:

二禪有內靜、喜、樂、一心四支。下面我們具體地來分析一下這四大特點:

喜:因舍棄了很粗的「覺」、「觀」和語分別,內心歡喜;

為什麼說離開了語言上無有分別,其實大家可能性想一下,在我們靜坐時,雖說沒有發聲,但並不表示沒用我們平時所使用的語言來思考問題,就如上海人會用上海人平時習慣的語言表達方法來思考問題,而北京人會用北京人平時習慣用語來思考問題,外國人會用他們本國的語言習慣來思考問題,中國人會用漢語來思考問題一樣,在初禪時,還是有用語言來思考問題的情況,而到了二禪就舍棄了語言的思考,因為沒有了語言思考問題帶來的煩惱,而感到內心的歡喜。

樂:當你進入了二禪,在身體上的安祥和內心的平靜而感覺很快樂。喜與樂的差別在於身體上感受到樂後內心生起的歡喜。

一心:在這兒說的一心是指「定」,就是當你進入二禪後,把心定在二禪的境界中,保持著內心的平靜或稱為內靜。

三禪:

當在二禪的基礎上,繼續精進修持,就會進入到三禪的定中,心就慢慢地遠離了因喜引起的躁動,這時就進入了更深的定中,而禪定功夫更為精純,這時就會感受到一種從所未有的樂。此定中的樂與外境都無關,是發自內心的一種樂。初禪之樂是因離欲界而樂,故也稱為「離欲喜樂」;二禪是因離開了語言的煩惱而樂,故稱為「默然喜樂」;三禪之樂可稱為「離喜妙樂」。樂是前三禪所有,在三禪後就沒這樂了,故三禪之樂稱為人世間最後之樂,也可說人世間之樂或是人世間最樂就是在三禪了。當進入三禪後,六根就留下意識起作用了。樂:當你進入了二禪,在身體上的安祥和內心的平靜而感覺很快樂。喜與樂的差別在於身體上感受到樂後內心生起的歡喜。

三禪特別點:

三禪共有舍、念、智、樂、一心五支,下面我們具體地來分析一下這五大特點:

舍:在三禪中我們舍掉了歡喜之心;

念:了了分明;

智:生起正知。「正知」指這時以真正的智慧分析觀察到事物之真相;

樂:因舍離二禪中的煩惱而感受到一種內心的快樂。因為在三禪以上不在有樂的感受了,故世間的最快樂感受就在三禪了;

一心:這時的心念定在三禪的境界中;

四禪:

當進入三禪後,行者繼續精進修行,就會發現在三禪中的人間之樂還是種煩惱,因要做到心無掛礙,就得把這樂也舍棄了,這時的意念到了清凈的極點,呼吸也完全停止,心念完全不動,故四禪又可稱為「不動定」。從初禪至三禪,我們的心念一直是動的,當進入四禪後,心尤如明鏡一般不動、清凈明朗。當然心念不動了並不表示心不再起作用了,只是這時的心念只停在四禪的境界中,心只觀此境而不動念稱為心念不動,在四禪中,唯有意識在起作用。

以上四種定,都還在色界,還未能舍離色身。當然如是一個人,在進入四禪後,他所修學的一切皆可隨意成就,包括修習神通,也可立刻成就,所以在四禪定中修學是最快能成就的。在這里所說的神通並非是一種大家常說的感應,而是發自內在的自發的能量和能力,故態復萌一分定就有一分神通。而神通不必專修,那不過是在學佛修行過程中的一種付產品,也是這個原因。

四禪的特點:

四禪分為不苦不樂、舍、念清凈、一心,三禪特別點:下面我們具體地來分析一下這四大特點:

不苦不樂:指的是內心不再有煩惱的感受,也不會有喜歡的感受;

舍:指的是舍棄了三禪的樂;

念清凈:這時已經不會再有妄念,當然起念也可以,只是全由自己作主,所以稱為念清凈,我們凡夫的妄念不止,隨時生起無休無止,念起時無法控制和不隨,自己無法作主,而達到四禪的修行者,他是不會有妄念的,而起念可隨心所欲,完全受自己的指揮,自己真正做到了作主;

一心:在這兒指的是心念定在四禪定境中。

外道也可進入以上四種定中,但因無有正知正見的智慧,故只能進入「無想天」而不能再進一步,在此我就不去細說了。以上四種禪定都還沒離色界,作為一個修行者如覺得有色身也是很麻煩,也想舍棄它的話,那就得修習更為深的禪定,如: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等,只有修禪定到這四定中,才能舍棄色身而帶來的煩惱。下面我們來談一下這進入無色界的四中定:

空無邊處定:

對於一個行者來說,若想捨去色身他必須把各種色相滅掉,既是滅掉色想與有想。色想是因眼識生起;有想是由耳、鼻、舌、身生起。當我們在四禪定修持中,做「空觀」,既是把色(物質)與各種慾望等「觀空」,當你能達到這種空時,就可遠離色地而進入空無邊處定——也稱作脫離色界,這時在感受上已經舍棄了色法故稱色空。「空無邊處定」——指的是邊無沿,當進入此定後並不表示心不再起作用了,他的受、想、行、識還是在起作用,只是色法空了。

識無邊處定:

當修行者在「空無邊處定」境中繼續修持過程中,發現在「空無邊處定」中還是有空想,而有感這空想也是一種麻煩,也是一種苦,因為這時還有想的心念活動,所以他想把這空想也舍棄了。要想舍棄這種想,他就需要思維現前的心念,觀察現前的心識作用,保持心識的知覺,使自己念念不離知覺心。「識無邊處定」——心識產生作用時,發現無量無邊過去和未來的心識,故稱作「識無邊處定」。進入此定者舍棄了「空」想後,只保持現前一念心識,而進入此定者並不是說已經完全沒有想了,想還是有的,只是此時的想是非常細微非常細微的,與「空無邊處定」中的「空想」要細微的多,是有區別的,在「空無邊處定」中的想是故作空想,而進入「識無邊處定」時把這「空」想給舍棄了,而進入一種有別與「空無邊處定」的細微之想,是一種心識在起作用,只是一種非常細微的想。

無所有處定:

當我們在「識無邊處定」中繼續修持下去時,會發現這種心識也並非自己的,而生起煩躁之,也想舍棄掉它,這時你就會進入「無所有處定」中。這時會認為如果有一個地方完全沒有這種心識起作用,才是最安穩、最為快樂的。這時就會一心觀這種境界,而這種觀並非是「空無邊處定」中的「空」想,也非「識無邊處定」中的心識作用,而只是一心專注無所有境界。在這定中,只是認為已經無想了,實際上還是有的,只是此時的想比「識無邊處定」中的想來的更為細微,是種非常非常細微的想,而在意識中的法塵也是無所有的法塵。

在此定中,不再作其它之想,沒有心想之相,也不作分別所有之相,只是一心定在無所有的法塵境界之中,但是第六識還是在起作用的,只時的第六識只是集中在觀察「無所有定」的境界。

非想非非想處定:

當修行者在「無所有定」中繼續修持下去時,這種心念還是有感太粗,因感到心念太粗有苦,所以他要把這太粗的心念也要舍棄掉,只是的他不要一切的有、無所有,既是有想、無想都要舍棄了。因為他感到在「空無邊處定」的是種「空」想;「識無邊處定」的「識」想;「無所有處定」中的無想,實際上還是有很細微的想存在,只時的他,要把前「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中的有想和「無所有處定」的無想都舍棄了,這時的他要進入一種「無想」也沒有「想」的境界中,這就是「非想非非想處定」,在「無所有處定」中還是有一種定的境界也稱之為定境,而當進入「非想非非想定」後,連這定境也消失沒有了。這時的他,以為第六識已經不再起作用了,其實,這時他的第六識還是有一定作用,只是因為非常細微非常之細微,他已經不知道了,而在他的第七識和第八識的心識同樣地起作用。

當一個修禪者進入到四禪定中,只是暫時降服了眼、耳、鼻、舌、身五識,而並非把色身給滅掉了,當然,在進入這種定境中時,那些粗濁的煩惱當然不會生起,而在進入「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後,我們的色身也就所給帶來的煩惱就不再存在了。這時的心念之想處在相當細微及非常細微的狀態下,而我們的第七、第八識還是在起作用的。下面我們來談一下滅盡定的問題。

滅盡定:

當修行者在繼續修持下去時,會發現已經沒有心識生起,但是還有這個「我」存在,因此生起要舍棄這個「我」,也就是說,他要舍棄第七識執「我」的心念。(佛教講我們有八識在起作用,前六識是「眼、耳、鼻、舌、身、意」,而第七識是執著於第八識為「我」,故我們又把第七識稱為末那識或稱為執我識,我們的前六識因分段死亡可作暫時停頓,只要你還未解脫前,第七識去是一直在起作用,不間斷地造作,念念生滅不止)。如果我們在修行過程中,能把這第七識暫時不生,也就是暫時讓他不起作用,那麼我們就可進入到「滅盡定」中了,而得以舍棄「執我」識,也就是第七識了。在這兒說的「滅盡」的意思就是進入此定後,可滅盡前六識及滅盡第七識「執我」識的心。而這一定唯有出得三界證得三聖果位才能進入。

「滅盡定」的特點是證得無「我」斷除一切因業障引起的煩惱。但是在修行過程中,在進入「滅盡定」後,還有一些及其細微的煩惱有待降服,只有當我們在此定中,把所有的一切煩惱都斷盡了,在定中證得無我,而出定後也能做到事事無我,才算是真正證得聖果。所以只有佛、阿羅漢及證得三果聖人才有能力進入滅盡定。

進入四禪只是脫離了欲界而進入色界,只有進入「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及非想非非想處定」 才是脫離色界進入到無色界,而要脫離欲界進入色界、無色界只有通過精進的修持,只有依靠禪定功夫才能進入的,所以在此我祝願各位同修大德,在佛學修行的道路上,依靠正知正見,精進努力修持,早日脫離苦海,證得正果得渡成聖救渡眾生共赴極樂。

廣超法師主講(注,收集於網路)

⑻ 如何修習禪定如何入定需要多久可以入定

科學禪定的系統:先理解空境,再根據佛經(圓覺經)佛祖所說的絕頂秘訣(知幻即離)為根本,以(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熄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為總綱,以科學禪定之覺空入定三大步為漸次(不斷察覺,原來是我,住看清楚),踏踏實實一步一步,遵循佛陀之佛經的教導,必入禪定,以下為高月明之科學禪定的(如何入定1?)的文章,請參考:

在修習禪定上,我能給大家的理念是什麼?

對此用一比喻再作一簡要說明:給你一張羊皮,要求你縫制一隻皮球。你該如何對這張羊皮進行剪裁?有兩條路:第一、需要你用許多時間去學習數學幾何知識,然後再去計算該如何剪裁這張羊皮。第二、你買一隻很圓的橙子。把皮「不間斷」地剝下來。然後鋪在羊皮上,按照桔子皮的形狀剪切下羊皮。這樣幾分鍾你就完成了任務。同理,修習禪定,你不必要成為佛學理論方面的專家(只汲取我們需要的即可)。你要知道「我們的目的是什麼」就可以了。我們的目的是什麼?很清楚:科學禪定的唯一目的,就是以科學的簡潔乾脆的理念修習「定力」。然後以心理科學、生命科學理念為基礎,讓人們學會運用心靈的力量,進而獲得健康。在修習定力方面,科學禪定從總體來說,就是給你一隻橙子。

1、什麼是空境?

就像食鹽也叫氯化鈉一樣,如何入定等同於如何體驗空境?要想體驗空境,首先要明確什麼是空境?

很簡單:清清楚楚就是「空境」。是越空越清楚,越清楚越空。當年達摩祖師面壁時「聞蟻斗如雷鳴」。這句話已經將「空境」形容得很清楚了(注意:不是達摩祖師入了什麼境界後才有了這個能力,而是空境本身的特性)。千萬不要再到什麼地方求個什麼「空」,造出個什麼「空境」出來。所以清清楚楚就是空。本心就是空境——就像一面潔凈的鏡子(鏡子越干凈就越清楚,也就是越空),所映照出的萬物就是你的感覺和思想。萬物在鏡中流轉逃飛,就像你的思念在本心中跌宕起伏一樣。無論鏡外「電閃雷鳴」,「鏡子」能夠感知到一切,卻不會受到絲毫污染(不垢不凈)。這就是空境。

你猜猜這是什麼東西:白色立方晶體或細小的結晶粉末。相對密度2。165( 25℃)。熔點801℃。沸點1413℃。中性。有雜質存在時潮解。溶於水和甘油,難溶於乙醇。很難猜吧?答案是:食鹽。所以注意:所有對「空境」的描述只能用形容詞。而只有你品嘗到了食鹽,你才能知道食鹽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可是當你品嘗過了,而又向更多的人去描述食鹽是什麼時,你也只能用形容詞。然後聽你描述的人的感受,就如此時此刻的你對我所形容「空境」內容的感受一樣!

2、空境不是你「修」出來的。

人們普遍對「體驗空境」有一種誤解:即認為體驗空境就像煮米飯,只有煮到一定時候,飯才會熟——即認為只有修習到一定的的候「空境體驗」才會出現。實際情況是:任何人都可以體驗到空境。只是沒有經過修習的人,沒有能力將空境延長,體驗不明顯,也不會有什麼效果而已。就比如:你「一觸即離」地觸摸打火機的火焰,就算「摸上」一千次,你的手指也不會被燒傷。而你持續地停留在火焰上三秒鍾,只要一次,「質」的變化出現了——你會被燒的很痛——如果是一小塊豬肉的話,就會被燒焦。這是「時間的量變」引發的質變。所以修習禪定的關鍵是如何將體驗到的「空境」延長。

3、如何獲得空境的體驗

首先,以《金剛經》中的三際托空(即: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去體驗。空境在哪裡找?在你的第一個念頭與第二個念頭的空檔里找。讀一下:「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每一個字句之間的「空檔」就是空境——清清楚楚的空境。因為太短了(大腦神經系統完成一次同步震盪的時間是40毫秒(1/25秒),所以最短的空境不會短於40毫秒)。沒有一定心力為基礎,不會有所延長,就很難切實地感受到。

其次,以密宗大手印的最高秘訣去體驗空境(即:最初令心坦然住,不擒不縱離妄念,陡然斥心呼——呸,猛然續呼「呀碼呵」,一切皆無「唯驚愕」。「愕然」洞達了無礙,明澈通達無言說。法身自性當認之,直指人心第一要):人的意識平時是非常鬆散的,當你被別人一聲恐喝而嚇到時,你就會體驗到很短的一小段「空境」——一小段的清清楚楚。而大手印的方法就是用「驚愕」來截斷雜念妄想,來體驗清清楚楚的「空境」。

萬法歸宗,最好用的就是佛祖所傳的絕頂秘訣:「知幻即離」。沒了!就這么簡單!這就是最高密法!!!實際上,用知幻即離去體驗空境需要有一個基礎:就是擁有一定的心力——正信佛學通過包括「安般守意在內的諸方便法門」來獲得一定的心力。

4、為什麼非得有一定心力才能去體悟「空境」呢?

打個比方:一位運動員的目標是將一個100公斤的杠鈴堅持舉過頭頂一分鍾。他會怎麼進行練習?他會一開始就去試舉100公斤的杠鈴么?絕不會。因為教練清楚地知道:由於沒有能力舉起來一次,肌肉就得不到有效訓練。所以就算嘗試舉上一萬次,除了傷筋動骨以外,所獲只能是空費力氣!所以方法只有一個:漸次修習——從20公斤到50公斤,再到80公斤的練習。最終會舉起一次的100公斤的杠鈴。然後將一次變為一萬次,就獲得了挺舉過頭頂一分鍾杠鈴的能力。

簡單清楚:首先,你要通過意數呼吸(20公斤——80公斤的杠鈴的練習)的練習,擁有體驗一次空境(舉起100公斤的杠鈴)的能力。然後通過不斷的去體驗(舉杠鈴),就獲得了超強度的心力(長駐空境)。

5、什麼是知幻即離?如何用「知幻即離」去體驗空境?

很簡單,知,即察覺。就是你在打坐時,突然察覺到有妄想的時候——就是空境的體驗。你一察覺,空境出現了,因為妄想早已跑掉了,當下空,本來空,不用再去想把妄想空掉。妄想不空而自空,千萬不要再用個什麼秘法去除妄想。就是說:在經過數呼吸的訓練後,你有能力在「一察覺」後,體驗並保持到——超過0.5秒鍾的清清楚楚——察覺的當下就是空境,你就住於空境了。如何延長保持這一段的清清楚楚,就是修定的全部內容了。

注意:不可拔苗助長。沒有訓練意數呼吸而體驗到的「空境」是比較模糊的。因為你的「心力」還不足以延長而體驗到「純度較高」的空境。也就是說,還沒有達到「把握」的程度(舉不起100公斤的杠鈴)。當你有能力舉起100公斤杠鈴的時候,舉一次就是一次的效果,舉兩次就是兩次的效果。如此舉上一萬次,才是真實有效的訓練。(還是那句話:不要根據自己的經驗去判斷一個東西,這樣對自己是不公平的,因為一切的一切都只與你個人有關系)。當你通過意數呼吸的訓練而將基礎打好時,你就有「心力」去體驗一小段清清楚楚的「空境」了。然後將這一小段空境想辦法延長就可以了。

如何延長體驗到的「空境」,就是如何持續不斷的去體悟空境,這也是最關鍵的問題。在死亡的絕境中——在1998年的一天上午的10點鍾,我突然頓悟出了一個非常簡單有效的秘訣:「當你察覺有妄想的時候,就是空境。當下空境,本來空境。那麼,你不要去到那裡去找清凈,找空境了,你只需要不斷察覺,就可以不斷地去體悟空境了」。所以這個秘訣就是——不斷察覺。

肯定有老學究會說:不斷察覺本身這一念就是「大妄念」。這句話是對的。關鍵是:談佛議理的人們都太有「遠見」了——每一天都在「談論著河對岸的美麗景色」。當人們給他一艘船的時候,他卻說:「你們錯了,我們的目的是要到河對岸去,而不是船,船不是河對岸」。「船不是河對岸」這句話誰能說是錯的呢?

當「不斷察覺」經不斷修習後,當你有能力將「空境」延長到2秒鍾時,你就會體驗到「一小段」的空,就會有「原來是我」的感覺。

什麼是「原來是我」?

簡單地說:「你會感到你就是你,一個活生生的你自己,一個非常清楚地存在著的你自己」。(實際大手印的大聲的一聲「呸」,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後,就是體驗那個「原來是我」的感覺。突然你被嚇時,是否體驗過一個很清楚的「我」的感覺呢)。「原來是我」就是一段空境的體驗,就是精真元明的體驗,就是一段時間的入定。我們只要想辦法把這種感覺延長就可以了(從這里開始我們涉及到的心理科學、腦科學方面的知識就會越來越多,而最終都會歸於物理學門下)。

如何延長「原來是我」?

到這里我們碰到了一堵無法逾越的牆——無論如何「空境」的延長不會超過3秒鍾。原因如下:

此時此刻你現在在想什麼?你以為你的思想像流水一樣連續地流過你的意識的嗎?實際上你是錯誤的。我們的意象是一段一段的流過我們的意識的。這就像我們曾經以為電影是連續播放的一樣——實際上電影採用的是每秒24幅畫面(電視25幅——1秒鍾大腦神經元會同步震盪25次,每次40毫秒)的速度播放的。如果電影以每秒低於24幅畫面的速度播放,你看到的將是一幅一幅的「圖片畫面」在你的眼前閃過。人的意識流也是同樣的一種機制:意識流在你的腦中也是以一幅一幅的「畫面」流過的。那麼一個「意識圖片」(可以認為是「意識量子」)是多長時間?它的框限又是多少?又如何與佛學禪定相融通的呢?

簡單地說:你可以看到兩種透視(查看以前文章)——看到的人像或花瓶(不同透視形狀的立方體)是在你的意識中不斷轉換的(就是一會看到雙人面像,一會看到花瓶)。而你永遠不可能同時看到兩種透視——就是說你的意識中不會同時呈現人像和花瓶。而在此時此刻活生生的意識中,你只能裝下一個意像——也就是只能有一個「意識畫面」。(對於這一點,腦科學論述是很深奧和復雜的:比如一次的腦電流同步振盪是30~40毫秒等等。今天你只需了解到這里就可以了,以後我們還會更深入地談到更深刻的東西)。這個「意識畫面」所持續的時間從40‰秒(即40毫秒)的下限到3秒鍾的上限之內。

更清楚地說:「意識圖片」的下限是:你要想讓花瓶與雙人面像在你的意識中轉換的速率再快也絕不會超過每秒鍾25次(一秒鍾有25個40毫秒)——就是在40毫秒之內絕不會連續地出現兩次的「意識圖片」。而上限是:無論如何你的意識中所保留花瓶的「意像」絕不會超過3秒鍾就會自動轉換為雙人面像(就是絕不會超過三秒鍾,意識圖片肯定要變換為另一張意識圖片的意思)。有人感覺是超過了三秒,實際上是兩個感覺到的「一種透視(比如花瓶)」的間隙很小而已。只要你是人你就逃不出這么一個「此時此刻的意識限度(0。04秒——3秒鍾)」。以上意義很明確,無論如何一個完整的「空境」片斷被限制在0。04秒——3秒鍾之內——無論如何,誰也逃不出這么一個意識的框限。

很簡單,修禪定的另一個非常重要關鍵出現了:我們無法延長「空境片斷的體驗」,那麼只有不斷地體驗「空境片斷」來獲得長時間的「空境體驗」了——這就有如:自行車的鏈節連接到一起形成鏈條一樣——即形成「空境鏈條」。

接下來的一個問題是:如何將所出現「空境片斷」之間的距離縮短——直到連續無間隔地出現「空境鏈條」?

答案還是要通過「不斷察覺」為原動力,使「空境片斷」越來越頻繁地出現,當然這個頻率有一個心理機能上的上限——這個頻率再快不能快於每秒鍾一次(另外注意:不斷增快「不斷察覺」頻率的目的是通過這種不斷體驗到空境的方式為訓練手段,進而獲得可以延長體驗在空境中的能力。反過來說,當通過一段時間不斷察覺的練習,隨著你有能力停留在空境中時間的延長,不斷察覺的頻率是逐步降低的,比如,當一次察覺讓你有能力停留在空境中一分鍾的時候,那麼你的不斷察覺的頻率就不是每秒鍾一次,而是每分鍾一次了)。同時,不斷察覺也是縮短「空境片斷」之間間隔的唯一方法。「不斷察覺」體驗到的空與「原來是我」體驗到的空,本質上都一樣。只是把它們看成兩個感覺,再開始體驗時就比較容易理解和運用。

還是「時間的量變引發了質變」——當無間斷地連續出現五次以上的「空境片斷」時——即形成「空境鏈條」時你的另一個感受就會出現:住看清楚。

什麼是「住看清楚」?就是可以較長一段時間「住」在一個「心的入定態里」,對一切(包括自己)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像你在清清楚楚地觀察著一切一樣,而這就是「照」。

什麼又是照?比如,把六百卷大般若經濃縮為五千字的是金剛經,再把五千字的金剛經濃縮為260個字的是心經。再把心經濃縮為一句話,就是「照見五蘊皆空」。再把「照見五蘊皆空」再濃縮,就只有「照」這么一個字。「照」便是全部佛法。精簡地說:就像用手電筒去「照」見萬物,而手電筒里的電燈泡就是「本心」。而本心「照」見一切。空就是照,照就是觀,觀就是覺,覺者佛也——轉來轉去都在形容一個東西。

我曾經用紅筆將「不斷察覺、原來是我、住看清楚」(這就是覺空入定的三個秘訣)寫在紙上,然後貼自家的天棚上(因為股骨頭壞死的原因,我是躺著修習禪定的)。每一天看著這個方法,進行修習禪定(在10多平方米的天棚上寫滿了我修習禪定的關鍵之處。第一次到我家的人,都會被嚇一大跳!搞不清楚這「滿天紅」到底是個啥意思)。注意:實際上每一個看起來十分簡單的方法,都有非常深奧的佛學哲理為基礎的——這三個秘訣也是我漸進的領悟融通出來的,絕對不是胡亂簡單的。比如:當你察覺妄想來的時候就是清凈就是空。這句話至少會有超過一百句的佛祖所說的經文做輔助理解的(這個還須逐漸與修習禪定,相行並進地分析領悟)。今天我只是在給大家畫那個「橙子皮」,我們只能走到那裡說到那裡)。

小照一下,大概有個幾十秒鍾。可以比喻為一個點。隨著「點」之間的距離的縮短而有了大一點的「照」。這就是線(數學上叫「點動成線」),也就是有了一段的定境。很簡單,不斷的去體驗小段的定境,就會逐步通過訓練而體驗到大段的定境,這就是入定了!!!!!真是很簡單!!!!!!

此時此刻的你也許會說:太簡單了吧,好像愚弄了我們的期待心?是啊!我也覺得太簡單了。我也想弄點「玄妙的東西」。可是佛祖說:「亦無漸次」(就是所有的佛、菩薩都按這一個方法修習),一下子把「玄妙」打沒了。也許,就是為了今天能把這個說個清楚,讓我在死亡絕境中極度痛苦地用功多年。所以請你為我鼓鼓掌吧!!!

附錄:

物理學進入到量子力學的時代已經近一百多年了。量子力學的根本原理讓我們製造出了「原子彈,電子表,電視機,手機,各種高尖端技術和生命科學的高科技等等」,幾乎涵蓋了當今的一切的科技發展。可是非常有意思的是包括創建了量子理論的諸多世界頂級的物理學家一再公開聲明:「沒有人能懂量子力學」。也就說被公認的事實是:量子理論相當艱深而不容易理解,連專家也不例外。一代又一代的頂尖的物理學家,青絲變白發,就是為了搞懂量子力學。

從我第一次接觸物理學到今天近十年中,我花在學習領悟量子力學上的時間超出了學習佛經的時間。量子力學與佛法的深入融合才是真正深奧而不可思議的,最重要的是十分有用的。同時這種融合(有用有效性的融合)是科學禪定的一個重要的核心理念。

說了半天,量子力學有多麼神秘?今天只作點滴分享(只與哲學相關部分)。

根據量子力學的實驗解釋:電子、質子(組成原子的構件,所以也是原子的特性)的本質是「虛幻的」,是依賴於人的意識的觀察而存在的。就是說你不看一個原子,原子是不存在的。原子竟然是不存在?這多麼瘋狂阿!既然組成樓房(身體)的磚頭(原子)是空的,樓房也肯定是虛幻的!也就是說:本質上我們是不存在的。你的存在依賴於我觀察了你,而我的存在依賴於你觀察了我。愛因斯坦曾憤怒地反駁說:「我不看月亮,難道月亮就不存在?」可是無論你相信不相信,事實情況是:經過幾十年世界科學界的一再證明:愛因斯坦錯了!物理學家惠勒根據量子理論而發展出了一個著名的「自觀察系統」理論。這個理論就是說「我們存在的宇宙(星星、樹木)是依賴於我們的意識對宇宙的觀察而存在的」。你說這句話瘋狂不瘋狂?

一個漆黑無月的夜晚,有五個人偶然中在山間的一個亭子里相遇。大家坐下來寒暄之後,閑聊無事就各自講起自己遇到鬼的故事。結果一個比一個講得嚇人。而當其中一個人正講得起興的時候,突然遠方傳來一聲雞叫,想想發生了什麼事情?這幾個人瞬間隨風而去。原來他們每個人都不知道對方就是鬼。

假如沒有心靈,清風、星球、宇宙的存在有什麼意義?假如沒有心靈,我們又是什麼?寫文章的我和看文章的你,難道不是空的嗎?100年後(就像我們今天看待100年前的人們一樣),也會像那些鬼一樣,不知道哪裡去了。如果原子是空的,那麼連什麼是個什麼都沒有,那麼到底什麼又是什麼(宇宙外面還有多少個宇宙?宇宙形成之前是什麼?什麼是空間?空間如果像一個空心球的話,那麼球殼外面是什麼?假如一切(物質本身)都沒有,那麼什麼是什麼呢?)?當人們想到這里往往會不寒而慄。如果你現在沒有「栗」,過後當你想到一個「點」時,就一定就會「顫栗」!顫栗過後也許你就會發現一個大秘密!

⑼ 如何進入禪定狀態

最古老普及、系統實用的靜坐修定方法--出入息念(數息觀)
最具可操作性的【靜坐修定】貼!不看後悔哦!

本貼請勿跟帖回復,有關參考內容在另一個置頂帖里。
靜坐數息及修定問題咨詢專欄:請吧友到此專欄咨詢有關問題,勿在置頂貼里提問及交流。這樣使問題集中化,以便其他吧友也能看到類似問岩此攔題,省得重復提問。
專欄網址:http://tieba..com/p/2812374725
鑒於很多吧友都是初學,原有的置頂貼雖含有少量經文內容,但有吧友也不易看懂,我就把內容盡量通俗化,使數息法門的(入定)前(期)的程序清晰化,力爭使哪怕中學生程度的朋友都能一目瞭然。
本法門背景
出入息念,又稱「數息觀」,梵語為「安那般那」,是佛祖在世時留下的「二甘露門」,是千百年來佛門最古老、最普及、最易懂易學的禪定(悟道)修習大法。依此修習,不要說練習什麼禪定或內功,就是一路證悟直至涅盤,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亦是綽綽有餘。
在中國佛教天台宗智者大師所作的修禪要典《六妙門》中,指出數息觀的六種層次為:(1)數呼吸--數,(2)跟隨呼吸--隨,(3)定或集中--止,(4)識別--觀,(5)還,(6)凈,即是解脫或開悟的境界。
鑒於本貼是針對初修者的,故此只介紹前三個步驟,完成這三個步驟即可入定了。後三個步驟就不再介紹了,那是有了入定的基本功以後的事了。
前三個步驟就是:即數息、隨息、止息【注意力集中在身體上的一點(融合內觀心法,將此點限於鼻孔下嘴唇上一帶區域)】。
真理是不需要什麼來裝飾的。修習本法,勿要顧慮,方法簡單,即看即懂。對於尚在佛門外或者對佛教缺乏興趣的人,不需你信佛,不需你懂什麼佛教知識,只要你按照置頂貼的方法真誠練習,哪怕你是文盲,也能依法成就。即便無意入佛門,靜坐修定也能使你心明如鏡,智慧大開;心定如石,寵辱不驚。以此心態做事,則無往而不利哉!
人生的長度就在一呼一吸之間,一口氣上不來,我們可能就會到另外一個世界了。所以本法利用人人皆有的呼吸,從呼吸入手,通過不動聲色地觀照自己的呼吸,達到探索身心世界、解除人生煩惱的目的。
心息本來相通,觀息即制心之術。呼吸本身,就是心念的外在化。心念越來越止住,呼吸就越來越微細;呼吸越來越急促,表明心念越來越妄動。
呼吸既屬於身體層次,又是心念的表現,所以這個方法是溝通身心的橋梁,通過此法,得以最容易發現身心的真相。
所以,呼吸本身就是妄想雜念的表現,倘若再加上其他方法,無異於頭上安頭、妄上加妄,要入定就更不容易了。尤其是加上那些有明顯宗教痕跡的方法,就更不容易為不同宗教或文化的人接受了,而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準,與宗教無關,與文化無關的。

出入息念(數息觀)的基本內容與實修步驟
由於人的根機、因緣各異,本法將重點針對初修者,融合內觀與其他數息法門,希望吧友能靈活參考。
第一步:數息(妄念紛飛階段)
(1)、首先強調一點,你可以把「息」理解為呼吸,但是在初期實修時,數息並不等於數呼吸(次數)的。息者「止」也,一呼一吸之間,有個極為短暫的剎那,這個剎那間,扒雀是不呼不吸的,就是「息」。數息,就是要數這個「息」--中間剎那停止的次數。
嬰兒在母胎里時,是不用鼻孔呼吸的,而是「胎息」---通過肚臍外與母體連接的臍帶呼吸,輸入營養成分,交換能量的。所以修行人通過數息法門,可以達到「胎息」狀態,以使心念止住,達到像嬰兒那樣妄想雜念最少的狀態。
當然,胎息是另一個復雜話題,在本貼就不深入探討了。修行人往往達到初禪程度時,鼻孔的呼吸就能停止了,開始用全身的微細毛孔呼吸。
為什麼要用「一呼一吸」算一個呼吸呢?為什麼不「一呼」算一個數字,「一吸」算一個數字呢?古德說,這樣數會有「息梗在喉」的現象,也就是說,氣會堵在喉嚨而患病,所以不採用這樣的數法。
另外,剛開始數息時,一呼一吸要長點。你把氣盡量吸進丹田,由於吸氣路途長、時間長,雜念就不易產生;如果你把氣吸到咽喉,由於它的距離短(時間短)、速度快、雜念就容易產生,思想不容易靜下來,沒辦法集中。
常人的呼吸是從鼻腔吸到咽喉,馬上就呼出去了;有一種身體素質稍微好一點的人,是從鼻腔吸到胸腔以後,馬上又要呼出去了;還粗胡有一種有修煉的人,或者雖然沒修煉,但是精力比較充沛的人,這一類型的人吸進來的氣都是沉入丹田。
把氣從鼻腔吸入咽喉這一類的人,一分鍾之內呼吸的次數就比較多。如果能夠把氣吸入丹田,一分鍾呼吸的次數就很少,所以這一類型的人他幹活也好、跑步也好、唱歌也好,就不容易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他可以一口氣讀誦三十多個字,因為他讀的過程當中丹田裡還有氣沒有放完,而氣吸到咽喉的人,讀文章、唱歌,就需要不斷地吸氣,因為他吸氣的路途短,氣很快就放出去了,馬上又得吸氣。
既然大家明白了這個道理,在靜坐的時候就要習慣性地、有意識地沉入丹田。你一旦把這個方法訓練習慣了,平時即使你不靜坐,乃至於你在睡覺的時候,吸進來的氣自然就會沉入丹田。煉過氣功的人都知道氣沉丹田的好處和重要性。只有把我們吸進來的氣沉入丹田以後,生理的能量才容易激活、容易被喚醒。同時,吸進來的氣沉入丹田以後,還要停留3~5秒鍾。
為什麼要停留3~5秒鍾呢?因為你如果把氣剛剛吸進來沉入丹田後,又馬上呼了出去,根本沒有效果;如果你把氣沉入丹田後停留3~5秒鍾,這個氣就會擴散、分散,輸送到全身每一個角落、到達每一個神經末梢。你只要是把氣放進丹田裡,它肯定要往四處擴散,他不可能完全停留在這里不動。
所以你把氣放進了丹田,它往下走,走到腿上、走到腳尖;往上走,走到頭頂;往上肢走,走到手上、指尖。如果你吸進丹田的氣馬上又呼出去了,那麼生理的能量就沒有辦法被氣推著到達每一個神經末梢。
氣一行走、血就行走;氣一通,血就通。生理上的氣血暢通了以後,身體自然得到滋潤,生理就不容易乾枯。為什麼有的人年紀很輕,身體看上去就像枯木一樣?就是因為他的氣血運行不暢,身體得不到滋潤。

(2)怎麼數呢?這個呼吸停頓的時間,有的是吸入一口氣到盡頭後,停頓一下;有的是呼出一口氣到盡頭後,停頓一下。要根據自己情況,適合怎樣就怎樣。我是在吸入一口氣到盡頭後,停頓一下。因為呼出一口氣到盡頭後,就是「強弩之末」了,氣不夠用了再停頓就更難受了。
而且這個停頓的時間呢,隨著你的修行程度(一呼一吸的時間越來越長),可以逐漸地延長。當然,內觀心法是不要求這樣的,只要求覺知自然呼吸。但初修者往往比較急躁,一開始就內觀的話,有的人可能會不習慣。因為內觀是慢工出細活,不太符合初修者急於求成的心理。
這樣開始數息,要求從一數到十,再循環開始數。從一到十是最佳的數字階段,否則數字太少的話,心未免因空間狹窄而容易煩躁、散亂;數字太多的話,心又會因空間過大、時間太長而容易懈怠、昏沉。如果沒數到十,就忘記數到幾了,就說明你的心開始散亂了,那麼就必須重新數;如果數的超過十了還在數,就說明你的心開始昏沉了,那麼也必須重新數!
假如還是不行的話,那麼可以用另外一種更加強烈的數息法。這種數息法就好像一個農夫在量谷或倒豆子的時候,一邊倒一邊快速地數。如何數呢?可以在入息的時候數「一一一一一」,出息的時候數「一一一一一」;入息的時候數「二二二二二」,出息的時候數「二二二二二」……如此一直數到十,讓心不要有機會間斷。如果一閑下來心就打妄想,就用這種方法。
假如這種方法還是不行的話,還有第三種數息的方法:當我們入息的時候,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出息的時候,再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總之,不要讓心有停歇下來的機會。
這樣做的目的,是要你養成既不散亂也不昏沉的好習慣,因為散亂與昏沉是靜坐修定的兩個大敵。另外,這樣也是培養你把心念住於當下的心力、定力。因為人之所以有無盡的煩惱與痛苦,最大的原因就是不能讓心活在當下,而是過度追憶過去或者期盼未來。
如果有的人一開始就對自己要求甚高,中間停頓的時間拉的比較長,明顯有強行憋氣的傾向,建議你現實一點。另外,剛開始數息時,數了幾下,胸口感到憋氣的話,不妨大口暢快地呼吸一兩次。
應當注意的是,在數息的時候【心應該放在呼吸上】,數字只是一種工具、一種方便,不應當把心放在數字上。

(3)在這個階段,有些人就會想:老師,你不教我數息還好,我一數息之後,才發覺妄念特別多,不數息時妄念還不會這么多,用數息會擾亂我的心念。其實,因為你本來就是妄念很多,只是你沒覺察,而數息則讓你發覺到自己的妄念很多,並不是數息造成你的妄念多。
就像你家門口有一條臭水溝,你每天進進出出,習慣了也就不覺得它臭。有一天,你的朋友來你家,被臭水溝熏得倒退三尺,直呼:怎麼那麼臭!這時你才察覺這水溝真的很臭。結果你卻怪人家讓你發覺到你家前面有一條臭水溝,這不是很莫名其妙嗎?
(4)需要特別重視的是,初修者往往會因為急於求成的心態,一開始很精進,上來就要靜坐幾十分鍾,結果卻令自己失望。有很多人就是這樣放棄數息法門的,認為這樣的方法未免單調乏味,花樣不多,有的可能會換其他方法。但是你要明白一點,簡單的你都玩不了,那復雜的你更不行。
所以對於初修者,每次數息的質量比數量、時間更重要。哪怕你每次只限定一分鍾時間,只要你能在這一分鍾內數好息,就能給你帶來信心,然後慢慢延長時間。信心是一步步加強的,不可以一蹴而就!這是一個馬拉松比賽,而不是百米沖刺。
初學的人可能會頭痛、頭暈、呼吸困難。那是因為【頭腦緊張、求好心切】,所以【氣上頭部】,無法自然地呼吸了。
以上是出入息念(數息觀)的第一個階段。在此階段,呼吸的進出是很明顯、清楚的,妄想雜念是最重對多的,【最明顯的就是「風相」--鼻中出入的呼吸有聲音】。所以應該【只是注意呼吸的一進一出,而不必注意其他的】,比如呼吸的聲音是大還是小,有多大或有多小;呼吸是長還是短,有多長或多短;呼吸是熱還是冷,有多熱或多冷?因為你的心念還太粗,沒能力去關注更微細的東西。
這個就是入出息的階段。

第二步:隨息
(1)、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如果可以成功地數完一個單元——從一數到十——在數完之後再重新開始第二個單元、第三個單元…。能夠用這樣的方法持續地專注呼吸大概十五分鍾、二十分鍾,乃至半個小時,如果心平靜了,妄想也減少了,就可以【不用再數息】。為什麼呢?因為數息只是針對初修者而言的,因為剛開始改變心的攀援習慣時,會很不適應,妄想雜念層出不窮,所以才要以數息對治。
如果能夠這樣持續地專注呼吸三十分鍾、四十分鍾……由於心持續地專注,你會發現你的呼吸【沒有聲音了,出入也很順暢,越來越緩慢,越來越微細】,這表明你已經進入第二個階段--長息。
長息,意思就是一呼一吸的整個過程所需的時間更長了。到這個階段,心念已經很專注了,如果再繼續數息反而會破壞這個境界,所以你就「隨息」好了。
在隨息階段,因為你的心念有夠專注,所以你有能力把注意力更加集中了,此時應該把注意力放在【鼻孔下、嘴唇上接觸點】一帶的區域(比「人中」范圍大)。
當氣息自鼻孔呼出去的時候,心中很清楚明白,氣息自鼻孔端部吸進來的時候,也很清楚明白。念頭隨著呼吸的出入而緊緊地系在這個區域里,不到其他地方去---僅僅【覺知此區域的呼吸】。

(2)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只應【專注呼吸本身】!
呼吸本身不就是呼吸嘛,為什麼還需要強調呢?在這里可以做個試驗。如果我們嘗試去分析呼吸的話,將能夠發現呼吸裡面有很多現象。舉個例子來說,假如現在讓你去注意吸氣時的涼,可不可以?可以的!你將能發現鼻頭或人中這一帶有涼涼的感覺。假如讓你去留意呼氣是暖的,可不可以?也是可以的。同樣的道理,去注意呼吸的柔軟、細滑、輕盈、流暢、推動等都是可以的。
假如靜修者注意自己呼吸的柔軟、細滑、輕盈等,那麼他是在注意地大,【而不是在注意呼吸】。為什麼?因為軟、滑、輕是地大的特相。假如注意呼吸的流暢、流動,那麼他是在注意水大,因為流動是水大的特相。假如注意呼吸的冷、暖,那麼他是在注意火大,因為熱、冷是火大的特相。假如注意呼吸的推動、支持、力度,那麼他是在注意風大,因為推動、支持是風大的特相。【這些都不是呼吸本身】!
據說有些人在修入出息念的時候,把呼吸從鼻頭經過喉嚨,再經過心臟,一直引進丹田或引進肚臍,又從這里再引出來,【他其實是在注意氣息的流動】。《清凈道論》講,並不是說鼻端是初,心臟是中,肚臍是後,【隨息不是這樣的隨,而是只讓心念在鼻頭接觸點一帶隨著呼吸】,這才稱為【隨息】。
因此,呼吸裡面有很多現象,如果要分析呼吸的話,可以分析出它的軟、滑、輕、流動、熱、冷、推動等,然而,這些只是呼吸裡面所具備的四大的特相而已,【都不是呼吸本身】。
提示一點:大乘佛法說的「地水火風」這四大,指的是組成人體的四種最基本的「性質」。
(3)那麼,我們把心放在【人中】一帶,藉助【皮膚的感覺】來修習入出息念可不可以?不可以!假如專注這里感覺的話,那專注的是【觸所緣】。
我們的身體可感受到堅硬、柔軟,同時,粗糙、細滑、重量、輕盈等都是「地界」的特相,它們屬於觸所緣,是通過身體來感覺的。身體所觸知的是觸所緣。
現在天氣很熱,我們的身體能夠感覺到熱。如果把手伸進水裡面會感覺到涼。因此,身體可以感覺到冷和熱,冷和熱是火界,也屬於觸所緣。
如果有人拍了你一下,或者不小心撞到桌子,你會感覺到撞擊,這是風界,因為撞擊、推動屬於風大。
所以,我們的身體可以觸知三種所緣:地、火、風。假如我們在人中這里覺知暖、冷、麻、輕柔等,【那隻是在練習這里皮膚的感覺】,而不是在修習入出息念。雖然說修習入出息念很簡單,【只需注意自己的呼吸就可以】,但是因為呼吸裡面有太多的現象,一不小心就會走彎路、找錯對象。
有一種錯誤的方法是叫大家「看呼吸」,用眼睛去看呼吸,或所謂的【「眼觀鼻,鼻觀心」】。由於鼻子離眼睛很近,使人往往不自覺地會用眼睛去看呼吸。假如禪修者在看呼吸的時候叫他張開眼睛,他的眼睛就會像「斗雞眼」一樣,是不是?看呼吸是壞習慣!看久了會出現很多問題,例如鼻樑發緊、眉頭酸脹、額頭綳緊、頭部僵硬等等。
當我們能夠正確地辨識入出息念的所緣之後,就只是【專注在呼吸本身】就可以了。呼吸本身是很自然的,我們也應當用很自然的心去覺知很自然的呼吸,不要造作、不要想像。呼吸是怎麼樣的相狀,我們就怎麼樣去覺知它。
到這個階段,只應當覺知【自然的呼吸,不要嘗試去改變它】。如果呼吸很柔和、很緩慢,甚至有時發現很難覺察到呼吸,這個時候也不要去改變呼吸,不要刻意用深呼吸讓它變得明顯。
如果有的人在第一個數息階段都修了很久,還沒多大效果(就是呼吸還有聲音、不順暢、粗重不微細),那麼你就乾脆順其自然。不必去改變、控制呼吸,我們的心應順其自然,呼吸是怎麼樣的,就怎麼樣去覺知。
而且,我們必須得承認這樣的事實,即每個人的呼吸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呼吸會急促點,有的人呼吸會綿長點;有的人左鼻孔呼吸明顯,有的人右鼻孔呼吸明顯;有的人今天在這邊呼吸明顯,明天又那邊明顯;有的人今天呼吸的感覺明顯,而明天又不明顯……雖然同樣是呼吸,但是每個人的都不盡相同,而且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刻也不盡相同,這些跟生理狀況等有關系。但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要嘗試去改變呼吸,只是知道呼吸就可以】。

(4)還有一點必須注意:【心不要跟著呼吸進到體內,也不要跟著呼吸出到體外,只應在鼻端這一帶區域覺知呼吸】。
應當如何在鼻頭這一帶覺知呼吸呢?對此,《清凈道論》舉了幾個例子,其中一個是守門人的譬喻。
一個守門人在看守著城門,他的職責是檢查到達城門的人。已經進到城裡的人不是他的職責,已經走出城外的人也不是他的職責,他的職責只是守好崗位,檢查經過城門的每一個人。同樣的,當我們專注呼吸的時候,只是覺知經過鼻頭或者人中這一帶區域的呼吸就夠了。吸進體內的呼吸不是我們的責任,呼出體外的氣息也不是我們的責任,我們的責任只是在這個區域上的呼吸。
還有另外一個是鋸木的譬喻。猶如有一個人在鋸木頭,假如他去留意鋸子從一端到另外一端的話,那麼,他的頭將一直在不斷地搖,可能搖不了多久就暈倒了。他應當只是注意觸到【木頭那一段】的鋸子,不斷地拉鋸,就可以輕松、省事地把木頭鋸斷。
覺知呼吸也是這樣,不用跟隨著呼吸進出。呼吸是動的,好像鋸子;接觸點一帶是靜的,比喻是木頭。同樣的,我們專注呼吸也是,只要在【人中接觸點這一帶區域】去覺知呼吸就夠了。
同時也要留意別做「愚蠢的看門人」!有一則笑話講到:有個財主雇了個傭人,說:「我今天要出門去,你要好好地把門看好。」「是的,主人!」傭人滿口答應。財主放心地走了。等財主離開不久,外面來了個戲班、馬戲團,在門外鑼鼓喧天,圍了一大群觀眾。傭人心裡癢癢的很想去觀看,但是他想著主人叮囑,不能去看呀,主人吩咐我要看好門。然而,他靈機一動:「哎呀!主人叫我看門,我把門拆了背著去看不就行了嘛。」他很高興地照做了,結果小偷就把財主的家洗劫一空。財主回來之後,憤怒地責備傭人:「我叫你看門,你為什麼不好好地看門?!」傭人說:「主人,我確實依照您的話去做了。看,我把門都看好了,這門不是還好好的!」
不要做這種愚蠢的看門人!我們強調:【覺知這一帶的呼吸】。但是卻有些人會自作聰明地去注意【這一帶皮膚的觸覺,這就像那個傭人一樣】。在《如實知見》、《智慧之光》等帕奧禪師的著述中,強調的是「觸點上的氣息。」接觸點是定語,氣息才是主語!
還有一點也必須注意:當禪修者的定力提升之後,甚至在達到【近行定或安止定】的時候,身心很容易會產生舒服、愉悅、輕安的感覺,而且那種感受是很殊勝的。如果他的心被這些殊勝的感受吸引住,去注意這些覺受,那麼他就偏離了自己的禪修業處。須知【【注意覺受是不可能證入禪定的】】!
另外,在打坐的時候,有的人會感覺到身體發熱或發冷。【如果身體發熱,應注意入息】,不要注意出息,體外的空氣較體內冷些,所以【入息的感覺是涼的】。反之,如果身體發冷,則應注意出息,出息是暖的。冷暖的感受在鼻孔,只要去感覺它和注意它,不一會兒,身體的情況便會改善。

第三步:全息
當呼吸的進出變得【更加微細、緩慢】時,可以專注全息,即覺知【呼吸從頭到尾的整個過程】,覺知經過鼻下、人中附近的呼吸的開始、中間、結尾。
因為當你的呼吸變得微細的時候,心也應當變微細。如果氣息變細了,心沒有跟著變細,還是用之前比較粗的心去覺知微細的呼吸,那麼,心跟氣息就不相應。
心息不相應,心就容易跑開。比如地上有一根木棍,大家很容易就看到它。然而,若地上有一根頭發或者一根針,只要我們漫不經心就很難看到它,是不是?要看清它,只有更細心一點。同樣的,【當呼吸變得微細的時候,心也應當跟著變微細】;【心變得細,才能覺知呼吸的整個過程】,覺知它的開始、中間、結尾。
猶如看見一條蛇溜進樹洞的時候,可以知道:這是蛇頭,這是蛇身,這是蛇尾巴。同樣的,當我們的呼吸經過這一帶區域的時候,也應當知道:這是入息的開始、中間、結尾;這個是出息的開始、中間、結尾。他也可以默念:初、中、後;初、中、後……對呼吸的整個過程,包括入息的整個過程和出息的整個過程,都保持正念正知,了了分明。

第四步:微息
當呼吸變得更微細,達到【若有若無】時,可以專注【微息】。
如果能夠清楚地了知呼吸的整個過程,你會發現不久之後他的【呼吸不見了,找不到呼吸】。許多人對這種情況感到困惑,因為他們發現【心似乎沒有個目標,不知道要專注哪裡是好】。
其實,呼吸變得微細是好事,而且越微細越好!然而,有些人會懷疑他是不是沒有呼吸了。他不應該懷疑自己!因為《清凈道論》裡面提到只有七種人沒有呼吸:死人、【胎兒】、溺水者、悶絕者(休克的人)、【第四禪的梵天人】、入第四禪者以及【入滅盡定】者。禪修者應當省思:「我並不屬於這七種眾生當中的任何一種。因此,你一定有呼吸的,只是因為它太微細而覺察不到而已。」
在這個時候,你不應當急躁,更不應當去改變呼吸,【企圖讓呼吸變得明顯】。你應當只是【在這一點「等」呼吸】就可以了。或者說,他沒必要去注意呼吸,沒必要去注意氣息,只是知道「息」就可以。什麼是息呢?假如處在這個階段的禪修者可以的話,把手指放在鼻頭這個地方,他將能夠感覺到這一帶還是暖暖的,【這證明息還在,這就是「息」】。當然,這種假設只是讓大家相信還有息存在,並不是要大家真的去嘗試。
我們之所以把安那般那翻譯為入出息,而不翻成呼吸,就是因為「入出息」一詞可以涵蓋修習過程中,禪修者可以體驗到的入出息的三個階段,也就是:入出之息、氣息、息。入出之息(呼吸)的相是動的,氣息的相稍微靜一點,但還是有動的相;息的相是靜的。
在這個階段,氣息將變得很微細,微細到綿綿密密、若有若無、若隱若現的程度。這種微息我們可以稱為「息」,它是靜態的。【在微息階段,禪修者只應把心輕輕地安住在人中這一帶區域,用「住息」就可以了】,不用去找呼吸,也不用去改變呼吸,乃至連入息和出息都不用去管它,只是知道「息」就夠了。
第五步:禪相
微息當呼吸【與光融為一體】時,應當專注禪相。達到此程度後,有關靜坐修定的內容,請自行查閱參考,本貼到此為止。

再次重申:本帖請勿跟帖回復。

我修(禪)定的真實經歷http://tieba..com/p/2804785357?pn=1

⑽ 如何學習禪定

到底什麼是禪定? 一句話(本文不論述大家熟知及常識性內容):密宗活佛、禪宗老祖、道家真人、大氣功師、瑜伽上師、冥想導師和古代先賢聖哲們修煉的所謂「神功秘法」如果追根溯源的話,全部源自對佛家禪定的「包裝處理」。其修煉形式之所以看起來不同,是因為開宗立派者根據需要加進去了對自己有利的內容而已,其借題發揮的本源都是統一的。要想證明這一點,今天恐怕是「萬言難書其詳」!不過從一些現象便可略窺一二:單單看一下金庸筆下奇幻奧秘的「絕頂神功」(九陽真經、九陰真經、易筋經、葵花寶典——當然這些功法都是假的,只具有藝術效果),在小說中便言明都是直接或間接源自於少林寺。就是說,古代的邪教將本來是佛學中一個很實用的訓練「心力」的方法,經過「包裝處理」搞成了可以成神成仙和擁有超能力的秘術了。而金庸是一位小說家,裡面所談的無論什麼「神功」都是虛幻不實的(問題是,真有人拿它當真事!),金庸寫作的唯一目的就是逗你一樂。所謂「重劍無鋒,大巧無工;閑話莫說,廢嗑不嘮」。此刻我們就實際地看一下,這個現實中的所謂「神功秘笈」到底是什麼?又有什麼超級功用?「禪」是梵文dhyana的發音讀作「禪」。可翻譯成「靜慮」(安靜地思慮)或「思維修」(思維的修煉)。清楚地說:就是在一種身心安靜的狀態下進行思考的過程。比如我們經常在書中看到有人「禪悟」出什麼,他的意思是說:這個人在深入的思索當中領悟出了什麼哲理。梵文samadhi的發音讀作「三昧」。可翻譯成「定」 或「等持」。指的是將「心」專注一境,達到內心不散亂的精神狀態。清楚地說:「定」就是「心」經過訓練而獲得的一種不可思議的「超高度」的集中狀態,即是一種技能的獲得。禪與定的區別在於:一切息慮凝心的修持總稱為「定」。「定」是一種精神境界(猶如鐵礦石經高溫融化成鐵水後的「境界」一樣)。而「禪」則專指,對一個對象進行深入思察審慮的行進過程。故「禪」就是一個思慮的過程,這也就是在書店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書的封面都帶「禪」字,而沒有「定」字的原因。如果將這么一個佛學中「修持悟道」的方法按照發音應譯為「禪三昧」。按意思應譯為「靜慮定」。因為古代在翻譯佛經時有五種不翻的規則,而其中對關鍵名詞的翻譯來說,因為譯音能產生更好的效果,就不義譯而音譯。如「般若」是音譯,「智慧」是義譯,前者深奧容易使人恭敬,取前者而不取後者。所以,禪是音譯,定是義譯,結合後便成為讀起來令人恭敬的「禪定」了。佛學中的「瑜伽」(如前面所說宗喀巴的風瑜伽),可以認為是入定的一個法門。梵語yoga的發音讀作「瑜伽」。意思是牛拉車時架在脖子上的短粗曲木,後引申為駕馭調制「心意」的意思。實際上,密宗(西藏)多以瑜伽為其修持方法而命名,而顯教(指密宗以外的佛教)則稱為禪定,名稱不同,實質都是一個東西。佛法的全部內容只有三個字:戒、定、慧。三者是一個亂指有機的整體,缺一不可。比如,要想修禪入定必須持戒以凈心發願。持戒是修禪入定的根基,禪定則是生起智慧的原因。不修定,智慧無由得起。而一切煩惱皆由智慧砍斷。修道的全部目的,就是為了「斷惑」(惑,即煩惱),即斷滅感召三界果報的所有原因,達到超脫三界,不再降生輪回的阿羅漢道果。比如《金剛經》又譯作《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它是說:按照此經修持,可成就金剛不壞之本質。能砍斷「惑」,而乘智慧之舟到達「解脫」彼岸的意思。在這里大家發現一個東西了嗎?就是「定」是佛教用來對佛法進行深入思考的「工具」,而且是通過兩千多年無數大德智者驗證過的有效工具。在「定」中對佛法思考的過程稱之為「禪」。後來人們引申到繪畫、書法和其它哲理方面的思考都稱為「禪」。僅從這一點你就可以一窺「禪」是什麼了。為了更加清楚地說明「定」是什麼?和能幹什麼?現在以運動員做一個比喻:對「定」力的修習就如同訓練出體能超強的全能運動員一樣。用「定力」對佛理進行深入思考,就如同讓這位運動員去參加一個特定體育項目(跳木馬、單雙杠)是一個意思。如同可以通過多種體育項目(游泳、跳高、體操)而擁有超強體能一樣,有很多種修習方法(大手印、六妙法們、耳根圓通禪等等)可以讓人擁有「定」力。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一但通過一個法門而入得「定境」,大腦就擁有了一種極強的集中心意的能力。可以配跡用「定」力去思考佛學哲理、科學、繪畫、詩詞、經商理念培陪並和實際控制生命機能的超強發揮等等都可以「取得」極高造詣(初宜專修,後可隨宜)。「取得」並不是「入定」就可以面面俱到,而是說很容易得到。畢竟是需「取」才能「得」。這就像一個人通過一個體育項目而有了好的體能,但要想在其它體育項目取得好成績,就需要進行相應技能訓練是同樣道理。至此,毋庸多言廢話,「定」就是一種通過訓練心力而獲得的極強的「心」的力量。「定」力可以讓人擁有深入思考的能力,同時還具有更為實用的功用。首先,追查歷史你不難發現:古今許多名士大家(蘇軾、白居易、梁啟超、弘一法師………)對佛法及「定」學都有極好的修持。這樣的「定」力使得他們在繪畫、書法、文學、哲學等等成就了高超的造詣。讓人感到心痛不已的是,自古以來的名家大士把所有的精力用在了哲學、書法、繪畫、詩詞和文章上了。並且,一直以來用「定」力去參悟佛法,以解脫生死問題。相信我們的老祖宗如果將科學放在第一位去鑽研開悟的話。今天的世界會更加先進500年也不好說,我們甚至已經到其它星系遊玩去了。今天也不用費勁地去學什麼英語,「中國話」將成為地球統一語言。至此,回答上一篇的問題:隨順修習定力的加深,你將獲得相應深入思考的能力,修習「定」力是擁有聰慧能力的一個最好工具。其次,「定」力對健康的作用是超強的。古代人們認為「定」能萃全身精神而統一,這樣生命機能自然就會氣脈和順祛病延年,即所謂「天君泰然,百體從令」。然而從這一面向去看待及運用禪定對健康功用的話,猶如用帶鞘的刀去切西瓜,無法盡施其鋒利和力道。可是為什麼古代的人們沒有將「定」力直接運用到控制生命機能上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古代的高僧」無法接觸到今天的生命科學(今天的高僧又「捂住雙耳」)。這就像古代的人們雖然有鋼鐵和火葯,卻沒能造出手槍一樣,在這方面「知識決定一切」。同時不可否認,包括氣功在內的諸多功法,在健康方面都形成了一整套看起來符合邏輯的深奧玄妙理論。眾所共知,氣功是佛學禪定與中醫文化的『結晶」。是從奇經八脈、大、小周天等等諸多聯系緊密的理論去看待心身健康問題的。然而這樣的看待就如同從中醫理論(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外感六淫、內傷七情)去看待感冒、肺炎或胃潰瘍一樣,讓人崇拜的同時亦感到「雲霧迷茫」!不客氣地說:今天的上師、大居士們自詡早就通了大、小周天,奇經八脈或是幾禪幾定的境界。你不用去名山寺廟苦苦尋覓,鬧市之中便可「俯拾皆是」。而誰能夠「實際地」站出來告述大家:他治癒了什麼樣的疑難病症(或實際地擁有這種能力),能夠讓自己從常年體弱多病,嘎然而止為一個不再被包括感冒在內的各種疾病侵染的人。宗教在某些方面限制了科學的發展,然而這不是一個「死結」,因為「死」存在於人們的心中。只要我們認識到了,就無所謂「死」或「不死」。比如前幾天一個朋友在留言中說:「科學禪定是世間法,是錯的,應該出世間解決生死問題才對。」我卻想說:世界上90%的科學家都有信仰,而本人也是一個徹底的佛教徒。古代佛學用「定、慧」去解脫生死問題。那麼,今天「苦難」強制性地造就出了我(真實的一個大因緣),本人將終生勵志於將自創的這套科學禪定方法弘揚開去,為禪定在人體健康、思考能力等諸方面的功用,盡全力科學地普及到更廣范圍的人群中。有朋友很急切地問,具體方法是什麼?達摩祖師將修禪入定,分為理入和行入。簡單地說,理入就是要明晰理論。行入就是實踐修行,一切修行皆需先理後行。同時古代都是師徒口耳相傳,原因很簡單:「話過三人口,無腿也會走」。而書籍文字所能表達的意思,又很容易造成理解上的「誤區」。所以自古以來要想成就實效,皆需面授指導,這就像研究生需要導師一樣。不過今天與古代不同的是:我們有了古代人們做夢也想像不到的超級對話工具——電腦網路和電話。上篇留言中一位朋友問:「意識專注容易使人走偏,怎麼辦?」。實際這位朋友指的是平常意義上的意識,或者說對意識的理解還很模糊。而只要對意識更深一些的理解,這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實際上,不斷深入理解意識是修習科學禪定非常重要內容。同時理解意識又是非常艱澀的,需要循序漸進的學習、領悟和實踐。為什麼我會把理解「意識」這么一個看起來簡單的問題,搞得深奧莫測呢?首先,我們看一下意識決定了我們什麼?如果一個人處於無意識狀態下,將被判定為死亡。例如,1989年的英國希爾斯博羅足球場坍塌事件中,一位叫托尼的球迷,因腦重傷4年中處於無意識狀態。雖然他繼續呼吸、咀嚼、眼睛凝視、偶爾還會笑或者尖叫。而且,他的四肢還不時地隨意運動。可是這個人「意識」卻沒了。最後英國政府准許托尼的父母停止給他進食,讓其自動餓死。一個處於無意識狀態下的人,所有反應只能是肉體事件。或者說只是一個肉體自動機器。從這一方面來說:一頭死牛和一具死屍除了在人們心目中有些區別外,實際情況都一樣。佛學中修「白骨觀」的人,是最清楚我說這句話的意思了。所以,一切修行的至高點是「心」的修煉。否則,人體無非「臭皮囊」一個。其次,翻開歷史你就會看到,自古以來的大哲學家們研究的內容中心就是意識。比如,亞里士多德、羅素、黑格爾、笛卡兒等等數不勝數。因為人們一直在追問著一個「大問題」,就是先有意識還是先有物質。今天世界上的科學家一致認為,21世紀將是研究大腦的一百年,而對大腦的研究會為人類進一步研究意識打下堅實的基礎。我曾與一位朋友說:所有的科學研究歸根結底是物理學的問題。而今天的物理學家正在悄悄地把「神」帶給人們。所以僅就以上而言,意識絕非簡單平常之物,實際深入下去,復雜的很!很!很!對於上面我說的:「「定」就是「心」經過訓練而獲得的一種不可思議的「超高度」集中狀態中的 「超高度集中狀態」,記住:不能簡單理解為「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狀態」(建議,不要根據已有的知識去判定一個東西,這樣對自己是一種誤導,對自己是不公平的),因為這一狀態也可以說成是意識的高度聚焦;實際還有很多名詞在形容「它」,所以對一大個問題的理解我們只能循序漸進。這就像我們不能一下就燒完一堆木材,即刻把一壺水燒開一樣。我只想與對此感興趣的朋友說一句話,我們需要一定的耐心和循序漸進的理解及實踐。慢慢你會發現禪定是科學的,而且還會為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實際益處。

閱讀全文

與如何修禪入定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濕疹水泡治療方法 瀏覽:602
扭傷的治療方法 瀏覽:363
慢性濕疹好的治療方法如何治 瀏覽:257
主板里的聲音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48
物理教學方法對比法 瀏覽:26
中葯材木瓜的食用方法 瀏覽:285
不拘泥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521
一類盈虧問題解決方法 瀏覽:725
封店注意事項及解決方法 瀏覽:613
終於找到做酸奶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255
法學的規范分析方法包括 瀏覽:164
精神病治療有哪些方法 瀏覽:477
蘋果石榴種植方法 瀏覽:202
北京治療陽痿的好方法 瀏覽:58
如何做一個高效的學習方法 瀏覽:295
安卓手機有哪幾種擴容方法 瀏覽:170
艾滋檢測方法及原理 瀏覽:219
竹椅子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64
照片去水印的方法手機上 瀏覽:791
男性腺素高的治療方法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