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教師講故事的技巧與方法

教師講故事的技巧與方法

發布時間:2023-03-25 11:23:30

1. 教師在指導幼兒講故事的常用策略有哪些

一個好的故事,不僅可以豐富幼兒的知識,使幼兒的心靈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為幼兒的行為、品德提供榜樣。同時,兒童故事充滿想像和幻想的色彩,幼 兒盡可在童話世界裡自由翱翔,這對觸動幼兒思維靈感、促進幼兒想像力、創造力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故事教學中,只要我們依循兒童天真、好 奇、無拘無束、富於想像的年齡特點、思維特點,跳出傳統模式的框架,變單一的灌輸式教學為多形式的開放性教學;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變思維定向性訓練為 多向性、變通性、求異性訓練,讓幼兒憑借故事提供的線索,大膽表達自己的理解,展開想像的翅膀,打開思維的通道,從而使天性得到培養和開發。教師給幼兒講故事,是一種綜合性的教育實踐,也可以說是以故事為形式的教學活動,故事不僅內容包含豐富的知識,而且有較為標準的語言形式,使幼 兒極易接受。同時故事作為文學形式,充滿童趣,幼兒在極易接受的同時也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是個向幼兒進行教育、傳授知識、發展語言的重要文學形式。 給幼兒講故事一定要先選好故事,不同年齡的幼兒需要不同的故事內容和形式。一般來說,3~4歲的幼兒愛聽動物的故事,5歲以上的幼兒愛聽童話故 事、民間故事和英雄人物故事。給3~4歲幼兒的故事要簡單易懂,否則幼兒就聽不進;給5~6歲的幼兒講故事應選情節較曲折的故事,否則孩子不會感興趣,注 意力不集中,但無論講什麼故事,都要注意故事的思想性、知識性和趣味性。 要講好故事,首先要選好故事,還要考慮到最近一段教育要求和需要,考慮本班幼兒接受能力和幼兒中存在的問題來選擇需要的故事,如果有的故事思想內容很好,但有的詞句過深或故事過長時就需要進行適當的改編,把難的詞句改為幼兒能接受的語言,去掉一些不必要的情節。 為幼兒選擇教學用的故事應有計劃,應根據思想教育的要求,每月每周有一個計劃安排,以做到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幼兒進行教育,而不應毫無計劃地找到什麼故事就講什麼故事。 講故事的人,是作品的說明者,他必須了解聽講者又必須了解作品;幼兒的年齡成分和健康情況;班的組織性、准備性;有無聽講的習慣,是經常聽或是偶然聽;兒童是在作業或散步之後集合聽等等,都是有重要意義的,講述者越了解他的聽講者,就越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了解聽講故事兒童的觀念范圍是很重要的,他們過去的經驗(比如他們是否見過河、海、湖,是否見過刺蝟、松鼠等等)能幫助他們了解新的故事,老師應從兒童熟悉的東西出發,並且講新的要求與舊的知識相融貫。 認真分析教材,選擇好故事後要進行分析,以准確地掌握故事的中心思想,確定教育目的。找出故事的重點段落和重點句、重點詞,在分析故事的中心思想和重點基礎上,還應針對故事內容,提出幫助幼兒需要理解的問題。 給幼兒講故事前,老師還要認真閱讀故事,熟悉和理解故事的內容,要具體分析故事情節的開端、發展、**、結局。特別要抓住故事的**。還要分析 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徵和作者傾注在故事主角身上的感情,通過情節和角色的分析准確故事的主題思想。只有透徹地、正確地理解,使自己的感情和故事的角色產 生共鳴,才能在講故事時以真摯而強烈的情感去感染幼兒,激起幼兒感情上的共鳴。另外,分析角色時還要區別角色之間的細微差別。仔細揣摩各個角色不同的性格 特徵,表現不同的動作、表情、心理活動、語言特徵等。對故事中的象聲詞(如風吹的聲音、火車響的聲音等)要盡量講得接近形容的聲音。這樣在給兒童講故事 時,才能做到繪聲繪色,維妙維肖;刪去不合適的內容,增加不足的部分,改去深奧的語句,使幼兒能聽懂。 在講故事之前,老師要讓幼兒安靜地坐好,能否收到好的效果,就取決於講故事的技巧。教師站著或坐的位置,要使所有的幼兒都能看到老師的臉。講故 事的目的是要把主題思想傳達給幼兒,達到教育目的,因此,要求有極大的感染力才行。所以感情是講好故事的重要關鍵,感情越充沛鮮明,感染力就越大。 給幼兒講故事,除了要語言准確生動,語言的速度、停頓和聲音的高低掌握好,盡量避免語病和地方口音外,還要掌握好故事層次,把故事講得富有節奏 感。老師在給幼兒講故事時,必須把握故事的層次,並用語調的輕重緩急、高低抑揚等變化把這種層次表現出來,才能使幼兒更深切的感受故事內容和藝術美。在講 故事過程中,要善於用提問激發幼兒的思考,講到關鍵處,用問題造成短時的懸念,即俗話說的「賣關子」,這樣做,能使幼兒高度集中注意力,積極思維和想像。 有時也可讓幼兒說說議論議論。有時只是停頓一下,達到以上的目的便可接著講下去。在重點和難點時停頓一下,讓幼兒注意和進行思考後再繼續講。講到新詞語時 提出問題,幫助幼兒理解、掌握詞語,而且講故事時不能照書念或背故事。講故事的人要「順嘴」,聽故事的人才「順耳」。要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得清晰、自 然、有表情,盡量使用短句子,但語句一定要完整,一定要用普通話講述,還要注意隨時用眼神與幼兒交流,面部和體態表情要自然大方,切忌做作、生硬、擠眉弄 眼、手舞足蹈。否則就會破壞講故事應有的氣氛和分散幼兒的注意力。講故事時要隨時觀察幼兒的表情和情緒變化。發現幼兒不感興趣時,不要強迫幼兒聽,可暫時 不講或講一個幼兒愛聽的故事,或向幼兒提出有趣的問題,以激發幼兒繼續聽故事的興趣。 總之,在幼兒園開展故事教學活動,要以幼兒為主體,以興趣為中心,從幼兒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出發,遵循幼兒語言發展的規律,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使幼兒通過體驗、參與,生動活潑地進行學習。

2. 教師講課的技巧有哪些

經過多次的實踐和總結,講課也是一門藝術。從最初的時候把大家催眠,弄的下面傾倒一片,到現在讓大家跟聽說書的一樣,從中慢慢的總結出來了一條講課的套路來。那就是講課不能像念經一樣,要像講故事一樣,說的通俗點就是要能侃!......

一、語言語調的技巧

教師講課的語言應清楚流暢`精練朴實`通俗易懂`幽默風趣,講課的語調要抑揚頓挫`繪聲繪色。對重點內容`公式`定理應加重語氣,重復語氣1-2遍,這樣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否則語言平淡呆板,只能成為催眠曲,使學生昏昏欲睡。

教師講課的語速要適中,如語速太快,學生反應不及,難以消化;抑制學生的積極思維,產生消極影響。總之,教師語速要始終與學生的思維協調合拍。

教師是通過語言,把知識傳給學生的教師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至關重要,有關資料已總結出教師的語言具備「六性」:1、敘事說理,條理清楚,言之有據,全面周密,具有邏輯性。2、描人狀物,有聲有色,情景逼真,細膩動人,具有形象性。3、范讀談話,清真辭切,真摯感人,具有感染性。4、藉助手勢,穿插事例,比喻新穎,生動有趣,富有趣味性。5、發音準確、吐字清晰,措詞恰當,寓意貼切,富有精確性。6、舉一反三,弦外有音,留有餘地,循循善誘,富有啟發性。因此,要求每一位教師具備一定的語言修養,在講課時最好帶一點演員的風度。

二、課堂舉例的技巧

一堂課45分鍾,若老師總是滔滔不絕地講述,勢必得不到理想的效果。適時穿插一些妙趣橫生的實例,往往會將平淡的一堂課變得生動,富有情趣。課堂上一個好的例子,可以達到一箭雙雕的目的,不但使學生們學得懂,記得牢,而且還活躍了課堂氣氛。但舉例也不能太隨意,以免得到相反的效果。

三、時間分配的技巧

一節課中各部分內容大致需要多長時間,應心有數,重點和難點需要的`時間要長些,講的力度要深些,切忌主次不分,重點不清。

教師每堂課的時間分配都要講究科學,前松後緊或前緊後松都會影響教學效果。有的教師講課開始時,把學生聽不懂,反反復復,絮絮叨叨,把精講變成了繁講,到後來一看時間不多了,便任意刪減受課內容,「草率收兵」;還有的教師隨意拖堂,下課鈴響了半天,還在不停的講授,教外「喧鬧四起」,室內「無心聽講」。「草率收兵」或「隨意拖堂」都是不良的教學習慣,應努力克服。

四、課堂提問的技巧

課堂提問是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的有效方法,設計的問題必須保持邏輯性、系統性,要注意深淺程度,既不能冒進,也不能保守。課堂提問可分為以下三種:

1、為講新課鋪路的提問。這種提問可創設一些懸念,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從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為講清新課內容鋪平道路。

2、為突出重點難點而有意創設的提問。通過提問,啟發學生獨立思考,使他們自覺地接受、掌握課堂知識。教師在講授新內容時如果遇到了舊的知識,不要直接應用,而應採取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回答,從而加強教學的系統性和鞏固性。

3、總結式的提問。這種提問一般在每節課的小結中進行,老師可以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的程度,最後,還可以請幾名學生到黑板上作示範以便糾正學生們普遍存在的問題。

講課的技巧是多方面的,注意上述四個方面的有機結合,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就會得心應手,水到渠成,形成具有特色的講課方法。

一、注意力。

教師要上好課,關鍵是要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有以下種辦法:

①在開始講課以前,要花幾分鍾時間讓學生定下心來。你如果一開始就講重要問題,學生很可能因注意力不集中而產生遺漏。因此在開始講課時,可以先講幾句無關緊要的話,向學生示意你已開始講課了。

②盡量讓學生知道你的講課內容、講課時間,以及所講內容跟學生的關系。你可以把講課要點先提示一下,使學生即使遺漏了某一點,思路也能跟上講課進度。

③用一個故事,一個例子開始講課,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關系極大。教師應當尋找這類材料作為講課的開頭。但是光靠這幾點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不夠的。要在整整一堂課上都能使學生全神貫注地聽講,你還得考慮到其它方面。比如興趣。

二、興趣。

怎樣才能使學生對你的講課感興趣呢?有幾種辦法非常有效:

①要使講課材料適應你學生的情況。講課前教師要對學生的情況作一番分析,使所講的內容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並使他能夠理解,不要講深奧的、學生不能理解的東西。

②不要把你所掌握的全部知識灌給學生,因為學生不可能一下子理解全部知識。

③最好把講課內容中的要點講深講透,不要把所有的問題都講得很細。講課內容集中,學生才感興趣。要知道,學生不可能把所有的問題一下子全記住。

④採用多種講課方式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大部分教師都知道,一連串的數據、冗長的歷史軼事或事實學生聽起來很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反之,如果一個教師,能盡量多收集一些生動的例子、圖片、數據以及簡潔而生動的故事則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因為即使一個很好的說書人,也不可能把情節平淡的故事講好,因此講課內容十分重要。

運用不同的方式:

①不要只顧著向學生講課。還要適時地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

②不要老是站在一個位置上講課,要適當地在教室內走動。

③運用直觀教具如黑板、圖片、地圖、圖紙表。有的學生寧願看一堂課,不願聽一堂課。

④運用電視、幻燈、錄像等電化設備。

⑤運用幽默也是一種辦法,但要運用得當。死搬硬套反而會使學生失去興趣。

三、願望。

願望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沒有把課講好的願望,必將一事無成。因此教師必須具有這種願望,要以積極負責的態度去備課,還要考慮到每一節課之間的聯系。要讓學生感到你對所講的東西信心十足,你對所傳授的知識很有把握。要減少口頭語,如「嗯」、「你知道」?「這個……」等等。要把自己訓練成一個出色的講演者。

四、姿勢。

姿勢是指講話時的動作。通過一定的姿勢,可以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反過來又會促進教師實現自己把課講好的願望。

①要顯得胸有成竹,講得有條不紊。

②目光要始終盯住學生,使師生感情融成一體。

③要在學生面前走動,但又不要作出分散學生注意力的動作。

④動作要自然,不要做作。

⑤要落落大方,能應付課堂上可能發生的一切。


3. 幼兒園老師如何講故事

第一、修改故事 在不改變故事原有情節的基礎上,把故事的細節進行擴充,把表現故事的語言進行美化,加上小朋友愛聽,又能聽得懂的語言來更生動的表現故事情節。尤其是從小朋友的特點出發,使用一些重復、象聲詞等方法來配合小朋友的胃口,是故事更充滿童稚性。
第二、教師學習優秀的講故事的技巧,借鑒別人的好方法 比如,老師自己多聽錄音機磁帶的優秀故事,多看碟片,發現講故事的技巧。我主要學習的是《鞠萍姐姐講故事》《孫敬修爺爺講故事》等。在這些優秀的節目中,我找到了很多講好故事的好技巧,比如講故事的時候語言要親切要有變化,在表現動作的時侯可以使用很多各種各樣的象聲詞,可以提高對人物角色的動作的變現力度;比如在講述故事中間可以設置一些提問,可賣賣小關子來吸引聽者等等。
第三、研究自己所要講述的故事,在每一個故事中設置各種講述技巧 在找到這么多好的技巧的時候,我們就要把它運用到自己的實踐中去。開始的時候會模仿明核一些他們的好的方法,漸漸地自己也摸出了一些規律,在不同的故事中自然地能運用不同的方法了。我經常使用的講故事技巧,羅列一下主要有型局以下幾種:
一、熟記各種動物的叫聲的模擬詞 可以在講到該種動物的時候隨口用出來。比如小鴨子的叫聲「嘎嘎」 ,在講到小鴨子對白時,先叫幾聲「嘎嘎」 ,那樣聽故事的小朋友就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小鴨子的形象也鮮活起來了。要記住並且盡量真實且帶有童趣性地模仿角色的聲音對講好故事是非常重要的。
二、擴充故事角色的對白 有的時候,在文字故事上,它們只寫的是主要的一兩句對白,但是如果我們在講述的時候也只是一五一十地照搬書中的對白,就顯得有些呆板,講故事很枯燥。那我們就要在講述的時候進行想像,把原先一兩句的對白擴充,角色之間你來我往對對幾句,這樣故事的表現就更真實了,當然原則是激租掘不能篡改故事的原意。
三、在適當的時候進行重復 幼兒注意以無意注意為主,他們不能自主地把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在老師的身上。所以他們在停故事的時候,聽著聽著就開小差了,另外他們的思維不可能像成人那樣轉的快,往往我們用我們的速度講述故事,他們卻不可能把故事的內容全部聽懂,所以我們在講述故事的時候需要把一些重要的、精彩的部分進行重復,孩子們喜歡這種重復,他們不會對這種重復感到厭煩,相反他們在重復聽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記住了這部分的內容。這就是重復的好處。
四、在適當的時候設置提問,賣賣關子(即合理的停頓) 因為小朋友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他們在較長時間聽故事的過程中,他們的思想開始游離,那樣會影響孩子對故事的理解。所以我們在講述比較長的故事的時候不要一口氣講完,在適當的時候,要設置一些提問,或者賣一下關子,故意提起小朋友的胃口,其實是再次引起小朋友的興趣,讓他們重新集中注意力來聽老師講故事;另外還有,在故事的開始和結束部分要有特殊的語言來提示小朋友故事開始了或者結束了,引領小朋友的情緒從開始到結束有一個完整的起始過程。
五、在適當的時候,讓孩子們與故事中的角色進行互動 因為幼兒階段的孩子,他們有著想像與真實不能分清界限的特點,所以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這一思維特點,讓孩子直接融入到故事的情節中,比如讓孩子幫助故事中的弱者角色來逃跑、來找到它想要的東西,比如給小兔子壯膽、給膽小的小羊打氣等等,這些都是孩子們非常樂意參與的事情,而且他們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會十分地投入,比如有時候,孩子們聽到大灰狼就要追上小兔子的時候,他們會激動地喊:「小兔子快跑!小兔子快跑!」到這個時侯孩子們已經跟著故事中角色的喜而喜,怒而怒,難過而難過,著急而著急,孩子們的情緒已經完全地與故事的情節和感情融為一體了。

4. 淺談幼兒教師如何講好故事

故事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學形式,在幼兒園的語言活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關於語言領域的目標之一就是「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教師給幼兒講故事,是一種綜合性的教育實踐,也可以說是以故事為形式的教學活動,故事不僅內容含豐富的各方面知識,而且有較為標準的語言形式,使幼兒極易接受。同時故事作為文學形式,充滿童趣,幼兒在極易接受的同時也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是個向幼兒進行教育,傳授知識,發展語言的重要文學形式。 一、選擇適宜的好故事。 給幼兒講故事,既要考慮幼兒的心理需求,又要考慮故事的教育性。要選擇那些思想健康,藝術性強,具體生動,饒有情趣,又符合幼兒年齡特徵和生活實際的幼兒易於接受的故事。對幼兒來說,童話、神話故事最有魅力,如《安徒生童話選》、《格林童話》、《葉聖陶童話選》等都是講故事的好材料。 幼兒兒期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喜歡擬人,把小貓、小狗甚至小瓶子、小凳子等都想像成「人」;二是「真假不分」,對虛幻與真實還缺乏分析。這兩個特點正是童話故事中經常出現的,什麼小貓和小狗對話呀,小凳和小瓶會走路呀,等等,幼兒把它們當作真人真事,聽得津津有味,感到其樂無窮。另外,童話說的是孩子話,口語多,句子結構簡短,且篇幅小,角色不多,主題簡單明了,好壞分明,幼兒易於接受,樂於模仿。對大一點的幼兒,要選擇有些懸念的故事,那些一猜就著,聽了開頭就知道結尾的故事,他們一般不感興趣。 二、講前認真分析故事。 選擇好故事後要進行分析,以准確地掌握故事的中心思想,確定教育目的。找出故事的重點段落和重點詞,重點句,在分析故事的中心思想和重點基礎上,還應針對故事內容,提出幫助幼兒需要理解的問題。對那些故事內容很好,但情節、語言偏深奧的故事,就需要教師進行適當的改編。去掉一些次要的情節,把較難的詞句改為幼兒能夠接受的語言。 給幼兒講故事前,老師一定要認真閱讀故事,熟悉和理解故事的內容,要具體分析故事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特別要抓住故事的高潮。還要分析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徵和作者傾注在故事主角身上的感情,通過情節和角色的分析准確故事的主題思想。只有透徹地,正確地理解,使自己的感情和故事的角色產生共鳴,才能在講故事時以真摯而強烈的情感去感染幼兒,激起幼兒感情上的共鳴。另外,分析角色時還要區別角色之間的細微差別,仔細揣摩各個角色不同的性格特徵,表現不同的動作,表情,心理活動,語言特徵等。 三、講述故事要講究藝術性。 給幼兒講故事要掌握技巧,如果照本宣科,平鋪直敘,幼兒肯定會興味索然。因此,在講述的時候必須要講究一定的方式方法,要有藝術性。 第一,開個好頭。教師在開始講故事的時候,態度要和藹可親,要有親和力,開講前猜個謎語或提個問題或看個圖片等,引起興趣,再自然引出故事。這樣孩子們才容易被吸引,注意力自然就集中了,更樂於去聽。 第二,充分關注幼兒。故事要講不要念,也不要背,語言要口語化。而且要有對象感,講故事時,要時時想著他們,看著他們,注意他們的反應。試想如果老師講故事的時候一直看著書,完全不顧幼兒的反應,不管幼兒是否在聽,這樣的講述肯定不會有好的效果。 第三,講述要有感染力。要有起伏高低,抑揚頓挫。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聲音有高有低,節奏有快有慢,重點的地方要突出。要有動作,有表情。要想把故事講活,不但要有喜怒哀樂的變化,而且應學會用眼神和手勢,做到心到、話到、眼到、手到。 第四,要有參與性。故事活動不是教師一個人就能完成的,如果僅僅是教師一個人在講,那就不是一次有意義的活動,幼兒也會覺得索然無味。教師在講述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幼兒參與進來,或聽,或看,或說,或思考,這樣才能達到活動的目標。 四、融合有趣相宜的游戲。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最基本的活動,這一點在講故事的活動中也不例外。融合了相宜的游戲,幼兒活動的積極性會更高,如果游戲安排得當,還會起到促進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幼兒說話慾望的作用。例如:在故事《送椅子》的講述前,可以先組織幼兒玩了「搶椅子」的游戲,並讓「搶」到椅子和沒「搶」到椅子的幼兒說說自己的心情和感想,這就對接下來的故事有了鋪墊作用。而在故事《龜兔賽跑》的講述前,可以安排音樂模仿游戲,鼓勵幼兒自由模仿、創編烏龜和兔子的動作,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在講述完之後,可以組織幼兒進行賽跑,讓幼兒體會到「堅持」」的感受和含義等。在諸如此類的游戲中,不僅提高了幼兒參與故事活動的興趣,也使幼兒對語言的學習和運用得到了更寬松、自然的環境。 五、要善於啟發誘導,捕捉興趣點。 給幼兒講故事不是為了敷衍幼兒,而是為了增進幼兒智慧,培養他們良好的個性品質。因此在講故事時,要注意給幼兒以多方面的啟迪。比如在講前、講後或在重要的地方提出一些問題,如「誰對,誰不對,為什麼」,「你喜歡誰,不喜歡誰,原因是什麼」,待幼兒回答後再問「以後會怎麼樣」、「會得到什麼結果」等等,使幼兒邊聽、邊想、邊構思,這樣能加深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又能啟發他們思考,發展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總之,要想繪聲繪色地講好每一個故事,並使之能吸引孩子,對孩子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是需要多學多練,熟練掌握故事的藝術處理方法的。同時,這也是幼兒教師必備的一項基本技能和素養,需要廣大幼兒教師在日常工作中不斷總結和積累才能得到提高的。

5. 幼兒教師演講故事技巧及注意事項

在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中,講故事常常成為考生最樂於抽選的題目。那麼,我們抽到講故事的題目的時候,應該怎樣快速處理,並且在試講過程中有哪些需要格外注意的要點呢?以下是我整理了關於幼兒教師演講故事技巧及注意事項,希望你喜歡。

一、通讀故事,理解大意,區分故事角色

拿到故事題紙,我們需要首先通讀故事,理解故事梗概,提取出故事中心思想,奠定情感基調,將故事中的角色人物圈畫出來,然後區分出人物的正負面。如,《下雨的時候》中,小白兔,小雞,小貓,都是正面形象。《果醬小房子》中,熊哥哥,熊弟弟,都是正面形象。《小花籽找快樂》中,太陽,小鳥,青蛙,蜜蜂,都是正面形象。《三隻小豬蓋房子》中,三隻小豬是正面形象,大灰狼是負面形象。

二、分析人物角色,聲音加工,分配與角色特徵相符的聲音特點

明確了人物之後,選擇與人物角色相符的聲音。由於幼兒童話故事大多具有擬人化的特點,所以故事中的形象大多可以依據年齡特點和人物屬性善惡好壞作以劃分。從年齡特徵上,將角色擬人化為老年組,中年組,小孩組。老人組的人物常被賦予老年人的特徵,聲音常常是慈祥的低沉的緩慢的,如《小花籽找朋友》中的太陽公公,《小馬過河》中的老牛伯伯,《龜兔賽跑》中的山羊爺爺。中年組的常為叔叔阿姨,爸爸媽媽,聲音特點為沉穩的,語重心長的,憐愛的,如《三隻小豬上幼兒園》中的爸爸媽媽。小孩組中的人物大多體型小,伶俐好動,表演時注意表現出年齡小,活潑可愛,單純,靈知埋活,稚嫩,語速稍快,如《小花籽找朋友》中的小鳥,小松鼠。從人物屬性上,仿猛飢我們將人物分為好人組和壞人組。壞人組強調狡猾或者兇狠,如《狐假虎威》中的狐狸,《三隻小豬蓋房子》中的大灰狼。

還有些人物區分度不高,此時我們可以將其叫聲加入,如《小花籽找朋友》中同時出現了小鳥、小青蛙、小蜜蜂,他們都具有體積小、活潑可愛的小孩組的人物特點,因此,我們在聲音加工時讀小青蛙時先呱呱叫兩聲,再加入小青蛙的對白,表演小蜜蜂時先嗡嗡叫兩聲再加入小蜜蜂的對白。

總之,只要我們在備考室中做好准備,在考場中將生動形象以及兒童化展示出來,能夠充分展示自己的聲音加工技能,讓考官了解你的能力,就能在講故事的技能展示中獲得高分。

三、分析文章內容,語言加工,將敘述性語言轉換為對話性語言

在故事中通常要求考生運用聲情並茂的語言完整講述故事,但很多題目中的故事可能會出現大段的敘述性的情節。而敘述性的旁白化的內容難以像對話性語言那麼容易體現出考生對故事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所以我們可以將故事加工,在不改變故事原意的前提下將一些描述性語言加工為對話性語言。如,《小花籽找朋友》中“小花籽喜歡這”加工為“小花籽開心地說:‘嗯,我太喜歡這里啦!’”;龜兔賽跑中“兔子想它一定能贏”加工為“小兔子驕傲地說:‘烏龜跑的那麼慢,今天我贏定了!'”對故事內容的加工能夠讓考官看到我們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從而收獲高分。

四、講故事時做到“一目十行”,看一眼,演一段,不照讀,不遮臉

如果將以上三條歸結為在備考室時做的准備的話,那麼能夠在進入考場後的試講表演中表現完美獲得高分才是關鍵。很多考生在講故事的過程中,由於內容過多,備考時間緊,常常不能背下來故事的內容,所以常出現捧著題目低頭照讀的現象,更有甚者,出現了在講故事過程中全程不抬頭,一直遮著臉,考官只聞其聲不見其面目的現象。這對我們考生拿高分十分不利。那麼,在那麼短的時間內難道要我們將故事完全背下來嗎?答案是否定的,考試時並不要求考生完全脫稿。我們可以採取看一眼,記住下一部分的內容,然後抬頭自如的講解和表演,演完這一段再快速看一眼故事內容,進備返行下一段這樣的方法。所以我們應該在講故事的時候做到“一目十行”,即,將故事的下一部分內容快速瀏覽。做到讓考官看到你的動作表情,從你的動作表情及與考官的眼神交流中看到你勝任幼兒教師的能力。

五、表演時要注意以講為主,以演為輔

有些考生在講故事時候過分強調講故事的聲情並茂,陷入了不做任何旁白單純去演的誤區。如,果醬房子中只有熊哥哥熊弟弟兩個人物,有些考生演完熊哥哥的動作,不做任何旁白,直接演起熊弟弟,這樣就會讓人看不懂情節,分不清故事主體,從而摸不著頭腦。所以遇到這種動作對話特別多的情況,我們一定不能圖方便省去了如“小熊說”“大熊說”這樣的旁白,要記住我們是在考官面前表演給幼兒講故事的活動,所以一定要通俗易懂,讓考官從你的表演中推測到我們真正與孩子交流時候的狀態,從而給我們通往幼兒教師大門的通行證。

1. 幼兒教師演講故事比賽稿

2. 我是一名幼兒教師演講稿三篇

3. 我是一名優秀幼兒教師演講稿

4. 幼兒教師的即興演講稿

5. 幼兒教師優秀演講稿2分鍾

閱讀全文

與教師講故事的技巧與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常見的病和治療方法 瀏覽:45
如何有效防困的方法 瀏覽:227
100斤山葯種植方法 瀏覽:405
抑鬱心理治療方法 瀏覽:389
管道測量施工方法 瀏覽:782
額頭痘痘的治療方法 瀏覽:897
瓶裝汾酒的鑒別方法 瀏覽:203
如何去除汗毛最快方法 瀏覽:419
瓷磚美縫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352
治口臭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瀏覽:898
自來水噴槍安裝方法 瀏覽:230
濕疹水泡治療方法 瀏覽:604
扭傷的治療方法 瀏覽:365
慢性濕疹好的治療方法如何治 瀏覽:257
主板里的聲音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52
物理教學方法對比法 瀏覽:28
中葯材木瓜的食用方法 瀏覽:287
不拘泥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523
一類盈虧問題解決方法 瀏覽:727
封店注意事項及解決方法 瀏覽: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