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生兒如何測黃疸
新生兒出生之後是需要多觀察的,因為很多時候新生兒會出現一些常見的疾病的病症,這樣一些疾病有一些是比較嚴重的,有一些就是屬於較為普通的,及時發現才不會導致出現一些不好的結果,那麼新生兒如何測黃疸?
新生兒測黃疸其實是有很簡單的方法的,就是藉助儀器來進行,這個一儀器只是一個皮膚測試,不會導致新生兒的身體有任何的傷口的出現,所以一般如果想要檢測黃疸只需要做這個檢測,就可以知道新生兒是否患上黃疸,但是由於只是皮膚檢測,數據多多少少會有誤差。
檢測黃疸使用血液檢測是屬於比較准確的一種方法,其實就是採集新生兒的血液樣本,然後檢測膽紅素的定量來進行分析。屬於比較嚴重需要治療的新生兒很多時候會採取這一種措施進行檢測,而且可以很好的區分是不是生理性的黃疸,或者說屬於病理性的黃疸。
新生兒黃疸很多時候其實不用儀器進行檢測,新生兒自身也會有一些表現,例如新生兒的皮膚是發黃的,眼睛也是有一些黃色的情況,小便的顏色也不正常。這一些都是媽媽判斷新生兒是否黃疸的特徵,如果發信是手足都有黃染的情況應該屬於重度的,需要及時處理。
② 新生兒黃疸高怎麼辦 檢測黃疸的2種方法
一:檢測黃疸的方法用肉眼和測黃疸的儀器,
1、用肉眼來進行檢測,脖子上出現黃色程度不同,軀干或者手心腳心都黃了,說明是比較嚴重的黃疸
2、用經皮膽紅素儀來檢測,測額頭、前胸,這種測黃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瘦孩子輻射的影響、有的孩子輻射就比較深測出來的相對要高一些。
二:治療黃疸的方法:
1、光照療法:該療法是治療黃疸最簡單有效的方法。讓寶寶躺在光療箱內,將雙眼、會陰和肛門遮蓋,其餘部分裸露在外。然後用單面光和雙面光照射,持續照射2-48小時,但一般不超過4天,直至膽紅素降低到7毫克/分升以下就可以停止治療。
2、換血療法:換血是治療膽紅素過高最快速且有效的方法,但換血對醫療技術要求較高,並且不是每一個黃疸患者都適合換血療法,而且這種療法也有可能產生一些不良反應,所以這種療法主要用於重症的病理性黃疸患者。
3、葯物療法:在醫生的醫囑下服用苯巴比妥和地塞米松可以治療病理性黃疸。
4、食療方面:
①、取冬瓜皮和玉米葉各3g煎水服用,能緩解黃疸症狀,但不能徹底把新生兒黃疸治好,所以媽媽們還是應該及時帶寶寶到醫院看病,遵照醫囑吃葯。
②、在食療的同時搭配發酵型乳酸菌奶粉:分解超負荷膽紅素,分解不被機體利用的營養物質,預防黃疸和幫助消化。形成有益菌保護層,阻礙接觸肌體黏膜,提高免疫力。
③ 查黃疸怎麼查
一般剛剛出生的嬰兒都會有,護士他們都會定期幫寶寶去查的,一般來說黃疸是沒事的讓寶寶多曬曬太陽,小屁屁對著太陽曬,我們家寶寶今年6月份出生的剛開始黃疸都到19了醫生給開了葯但是回來沒有吃就每天曬太陽 多洗澡就好了。
④ 黃疸的檢查
1.實驗室檢查出現黃疸時,應檢查血清總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以區別膽紅素升高的類型,另外檢查尿膽紅素、尿膽原以及肝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 1)間接膽紅素升高為主的黃疸 主要見於各類溶血性疾病、新生兒黃疸等疾病。直接膽紅素與總膽紅素比值小於35%。除上述檢查外,還應進行一些有關溶血性疾病的輔助檢查,如...紅細胞脆性試驗、酸溶血試驗、自身溶血試驗、抗人球蛋白試驗、血常規、尿隱血、血清游離血紅蛋白、尿含鐵血黃素、血清乳酸脫氫酶、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等。 (2)直接膽紅素升高為主的黃疸 見於各類肝內、肝外阻塞使膽汁排泄不暢,直接膽紅素與總比值大於55%者。除進行一些常規檢查外,還需進一步檢查鹼性磷酸酶、γ-谷氨醯轉肽酶、亮氨酸氨基肽酶、5-核苷酸酶、總膽固醇、脂蛋白-X等。 (3)肝細胞損傷混合性黃疸 見於各類肝病,表現為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均升高,直接膽紅素與總膽紅素比值為35%~55%,檢查肝功能可獲得異常結果。2.其他檢查(1)血常規、尿常規。(2)黃疸指數、血清膽紅素定量試驗。(3)尿液中膽紅素、尿膽原、尿膽素檢查。 (4)血清酶學檢查。 (5)血膽固醇和膽固醇酯測定。 (6)免疫學檢查。 (7)X線檢查。 (8)B型超聲波檢查。 (9)放射性核素檢查。(10)肝活組織檢查。(11)腹腔鏡檢查。
⑤ 在家怎麼測黃疸指數
在家測黃疸指數只能用測黃疸的儀器,那對於家裡沒有這種儀器的家庭一般都是目測寶寶皮膚來確定有沒有出現黃疸的,大部分家庭是沒有測黃疸的儀器的,寶媽可以找到一個日光充足的地方來觀察寶寶的皮膚、眼睛、大便等,如果感覺皮膚偏黃要趕緊到醫院測黃疸指數。那麼,在家怎麼測黃疸指數呢?
1. 媽媽想要在家裡給寶寶測黃疸,得有專門的儀器,如果沒有這個儀器的話,可以通過觀察來判斷。可以按壓寶寶的皮膚,觀察皮膚顏色的變化,再就是觀察寶寶白眼球的顏色變化,要是發黃的程度有所減輕,說明黃疸正在消退。
2. 如果說寶寶的面部發黃,有黃疸的現象,但是症狀並不是很嚴重。可以適當的帶寶寶到外面去曬曬太陽,在曬太陽的過程中,要讓黃疸的皮膚盡可能的接觸陽光,不過必須得注意保護寶寶的眼睛,避免陽光直射。
3. 母乳喂養也有助於寶寶退黃,如果說黃疸並不嚴重,可以堅持喂母乳,寶寶的黃疸慢慢就會消退。如果說寶寶的黃疸始終沒有消退,或者說症狀加重,有可能是病理性黃疸,需要及時就醫治療。
寶寶黃疸的現象是很普遍的,如果確定是生理性的黃疸,媽媽只需要做好日常的護理即可。但如果說是病理性黃疸,需要及時的就醫治療,以免耽誤了病情,影響到寶寶的健康。
寶寶身體器官還沒有完善發育,沒有辦法將血液當中的膽紅素完全排泄出現,就會出現黃疸情況。寶寶出現黃疸是可以慢慢消退的,家長也可以通過一些措施幫助寶寶將黃疸。那麼降黃疸最有效的方法有哪些?
1. 曬太陽。曬太陽是能夠將黃疸的,在上午和下午的時候看,太陽光不特別強烈,也不會曬傷到寶寶的皮膚。可以隔著玻璃給寶寶曬太陽,如果寶寶已經滿月了,也可以在院子里給寶寶曬太陽,時間也不要太長,寶寶的衣服也需要清洗干凈,太陽下暴曬,對退黃疸是有效果的。
2. 藍光照射治療。藍光照射效果是很好的,而且見效也比較快,可以採用藍光照射,將寶寶體內的膽紅素進行轉化,轉變成其他的物質,讓膽紅素可以找到其他的出口,通過大便排出來,最終達到康復的效果。如果寶寶黃疸比較嚴重,那麼建議去醫院讓醫生採取這種方式。
3. 喝水。一般寶寶是可以在兩周左右恢復正常的,如果是早產寶寶,時間可能會延長到三周左右。建議這段時間多給寶寶喝水,對退黃疸也是能起到作用的。如果寶寶是病理性黃疸,或者是有反復,那麼必須要配合醫生選擇治療方式。
病理性黃疸症狀
如果新生兒黃疸有下列情況之一時,則屬於病理性黃疸,需要及時查明原因,給予治療。
1、黃疸症狀出現較早,如果在出生後24小時內就出現,肯定不正常。
2、黃疸症狀發展很快。
3、黃疸程度重且長。足月兒2周不消退,早產兒3周不消退。
4、黃疸持續長時間後會退,之後又重新出現。
寶寶出現了以上情況極有可能是患上了病理性黃疸。爸媽應在新生兒出生後1-2周內嚴密觀察黃疸的發生情況。觀察時必須把新生兒放在自然光線下,如皮膚呈橘黃色、白眼球、四肢及手掌、腳掌已發黃,尿呈深黃色且能染黃尿布,大便色淡甚至發白說明黃疸已經超出生理性黃疸范圍,應該立即去醫院診治。
病理性黃疸出現的時間較早,出生後不到24小時即可出現,而且黃疸一旦出現之後,短期內寶寶皮膚的顏色會迅速加深,且持續時間較長,甚至寶寶會伴有貧血、體溫不正常、嗜睡、吸奶無力、嘔吐、大小便顏色異常、不吃奶甚至出現呻吟、尖聲哭叫。這說明黃疸可能已經侵犯到腦神經中樞。有些病理性黃疸,出現的時間反而過遲(生後5天以後),或者久延不退,或減退後又復加重,碰到這些情況,都要盡早到醫院診治。
病理性黃疸的原因
1、感染性
(1)新生兒肝炎:大多為胎寶寶在宮內由病毒感染所致,以巨細胞病毒最常見。感染可經胎盤傳給胎寶寶或在通過產道分娩時被感染。常在出生後1-3周或更晚出現黃疸,病重時糞便色淺或灰白,尿色深黃,寶寶會有厭食、嘔吐、肝輕至中度增大的現象出現。
(2)新生兒敗血症。
2、非感染性
(1)新生兒溶血症。
(2)膽道閉鎖。這種情況多在出生後2周才開始出現黃疸並呈進行性加重;糞色由淺黃轉為白色,肝進行性增大,邊硬而光滑;肝功改變以結合膽紅素增高為主。3個月後可逐漸發展為肝硬化。
(3)母乳性黃疸:大約1%母乳喂養的嬰兒可發生母乳性黃疸,寶寶一般狀態良好,黃疸在4-12周後下降,無引起黃疸的其他病因可發現。停止母乳喂養後3天,如黃疸下降即可確定診斷。
(4)遺傳性疾病:紅細胞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6PD)缺陷在我國南方多見,核黃疸發生率較高;其他如紅細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病、球形紅細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纖維病等。
(5)葯物性黃疸:如由維生素K3、K4、新生黴素等葯物引起者。
⑥ 新生兒黃疸的檢查
1.膽紅素檢測是新生兒黃疸診斷的重要指標,可採取靜脈血或微量血方法測定血清膽紅素濃度(TSB)。經皮測膽紅素儀為無創的檢測方法,操作便捷,經皮膽紅素值(TcB)與微量血膽紅素值相關性良好,由於此法受測定部位皮膚厚薄與膚色的影響,可能會誤導黃疸情況,可作為篩查用,一旦達到一定的界限值,需檢測血清血膽紅...素。 2.其他輔助檢查 (1)紅細胞、血紅蛋白、網織紅細胞、有核紅細胞在新生兒黃疸時必須常規檢查,有助於新生兒溶血病的篩查。有溶血病時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減低,網織紅細胞增多。 (2)血型包括父、母及新生兒的血型(ABO和Rh系統),特別是可疑新生兒溶血病時,非常重要。必要時進一步作血清特異型抗體檢查以助確診。 (3)紅細胞脆性試驗懷疑黃疸由於溶血引起,但又排除血型不合溶血病,可做本試驗。若脆性增高,考慮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症等。若脆性降低,可見於地中海貧血等血紅蛋白病。 (4)高鐵血紅蛋白還原率正常>75%,G-6PD缺陷者此值減低,須進一步查G-6PD活性測定,以明確診斷。 (5)血、尿、腦脊液培養,血清特異性抗體,C反應蛋白及血沉檢查疑為感染所致黃疸,應做血、尿、腦脊液培養,血清特異性抗體,C反應蛋白及血沉檢查。血常規白細胞計數增高或降低,有中毒顆粒及核左移。 (6)肝功能檢查測血總膽紅素和結合膽紅素,谷丙轉氨酶是反映肝細胞損害較為敏感的方法,鹼性磷酸酶在肝內膽道梗阻或有炎症時均可升高。 (7)超聲腹部B超為無損傷性診斷技術,特別適用於新生兒。膽道系統疾病時,如膽管囊腫、膽管擴張、膽結石、膽道閉鎖,膽囊缺如等都可顯示病變情況。 (8)聽、視功能電生理檢查包括腦干聽覺誘發電位(BAEP)可用於評價聽覺傳導神經通道功能狀態,早期預測膽紅素毒性所致腦損傷,有助於暫時性或亞臨床膽紅素神經性中毒症的診斷。
⑦ 新生兒黃疸症狀有哪些怎麼檢測
寶寶出生後,你也許會注意到他皮膚發黃,別擔心,新生兒皮膚發黃是正常現象。大約50%~60%足月出生的寶寶在頭一兩個星期皮膚會發黃,醫學上稱為“新生兒黃疸”。那麼新生兒黃疸有哪些症狀?怎麼檢測黃疸?怎麼治療呢?本文是我整理的新生兒黃疸症狀,僅供參考。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類型不同,新生兒黃疸的症狀也有所不同。
生理性新生兒黃疸症狀表現為:
新生兒在出生後第2~3天出現皮膚、白眼球和口腔黏膜發黃,有輕有重。一般在臉部和前胸較明顯,但手心和腳心不黃。第4~6天最明顯,足月兒在出生後10~14天消退,早產兒可持續到第3周。在此期間,小兒一般情況良好,無其他不適表現。
新生兒出現生理性黃疸是一種正常現象,但家長也要注意密切觀察。一般來說,生理性黃疸黃疸比較輕,血中膽紅素濃度較低,不會影響小兒智力。
病理性黃疸症狀表現為:
小兒黃疸可能發生在生後24小時以內,或持久不退,或消退後又出現黃疸,或黃疸進行性加重。
病理性新生兒黃疸還會引起其他疾病的表現,比如核黃疸。發生時,小兒黃疸明顯加重,開始表現為嗜睡,吸奶無力或嗆奶,肌張力減退。如治療不及時隨後可出現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嚴重症狀。部分患兒死於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兒常有智力障礙、腦性癱瘓等後遺症。 以上就是新生兒黃疸症狀的介紹,要注意的是在新生兒出現黃疸時,家長可以喂葡萄糖水幫助退黃。黃疸較重時,應及時將患兒送往醫院治療,防止核黃疸的發生,避免影響小兒的智力發育。
新生兒黃疸的原因
黃疸是新生兒時期最常見的症狀,引起新生兒黃疸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時期所特有的一種現象,由於胎兒在宮內低氧環境下,血液中的紅細胞生成過多,且這類紅細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壞,胎兒出生後,造成膽紅素生成過多,約為成人的兩倍;另一方面,新生兒肝臟功能不成熟,使膽紅素代謝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兒在一段時間出現黃疸現象。
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是在第2—3天開始,這時皮膚呈淺黃色,鞏膜(白眼珠)以藍為主微帶黃色,尿稍黃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黃,足月兒在第10—14天消退,檢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增加。早產兒的生理性黃疸會出現得較早、較高,也持續較久,可延遲致3周—4周消退。雖有黃疸,但孩子沒有什麼不適,一般情況好。生理性黃疸屬於正常生理現象,不需治療。
2、母乳性黃疸
因吃母乳新生兒發生黃疸稱為母乳性黃疸,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病理性黃疸。少數母乳喂養的新生兒,其黃疸程度超過正常生理性黃疸,原因還不十分明了。其黃疸特點是:在生理性黃疸高峰後黃疸繼續加重,如繼續哺乳,黃疸在高水平狀態下繼續一段時間後才緩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時,黃疸明顯下降,若再次哺乳,黃疸又上升。由於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兒肝臟中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膽紅素不能及時進行代謝和排泄,於是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增加,出現新生兒皮膚和鞏膜的黃染。
出現母乳性黃疸後,一般不會影響小兒的健康,也無發燒和食慾不好的症狀。如及時停止喂母奶,黃疸大約在2—4天內減弱,6—10天內全部消失。對於母乳性黃疸,一般不會引起神經系統的傷害。對於母乳性黃疸也不必驚慌,停母乳時可用牛奶暫時替代,待黃疸好轉後可以繼續用母乳喂養。
3、溶血性黃疸
溶血性黃疸最常見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為母親與胎兒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親血型為O、胎兒血型為A或B最多見,且造成的黃疸較重;其他如母親血型為A、胎兒血型為B或AB;母親血型為B、胎兒血型為A或AB較少見,且造成的黃疸較輕。據報道,新生兒ABO血型不合溶血的發病率為11。9%。新生兒溶血性黃疸的特點是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且逐漸加重。早期可進行換血療法,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輕微症狀,只要採用光照療法即可。
4、感染性黃疸
感染性黃疸是由於病毒感染或細菌感染等原因,使得肝細胞功能受損害而發生的黃疸。病毒感染多為宮內感染,以巨細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見,其他感染有風疹病毒、EB病毒、弓形體等較為少見。細菌感染以敗血症黃疸最多見。黃疸的特點是生理性黃疸後持續不退或生理性黃疸消退後又出現持續性黃疸。
5、阻塞性黃疸
阻塞性黃疸多由先天性膽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膽道閉鎖較為常見,其黃疸特點是生後1—2周或3—4周又出現黃疸,逐漸加深,同時大便顏色逐漸變為淺黃色,甚至呈白陶土色,這種黃疸一般B超檢查即可確診。
此外,還有葯物性黃疸。如由維生素K3、K4、新生黴素等葯物引起者。遺傳性疾病如紅細胞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6PD)缺陷、紅細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病、球形紅細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纖維病等也可引起黃疸。
不論是何種原因,病理性黃疸嚴重時均可引起“核黃疸”,其預後較差,除了造成神經系統損害外,嚴重的還可能引起死亡,因此,新生兒病理性黃疸應重在預防,如孕期防止弓形體、風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後防止敗血症的發生;新生兒出生時接種乙肝疫苗等。平時要密切觀察孩子的黃疸變化,一旦發現有病理性黃疸的跡象,應馬上及時送醫院診治。面對寶寶的黃疸不要緊張也不要著急,是生理性的自然會消除,是病理性的就抓緊時間治療,平時注意仔細觀察,精心護理。
新生兒黃疸檢測方法
新生兒黃疸是可以檢測的。寶寶出生時,醫務人員會給他做一次膽紅素水平的檢查。有條件的話,還應該在出生後3~5天內再次檢查(跟蹤化驗),因為寶寶的膽紅素水平一般這時會達到最高。 如果醫生懷疑是新生兒黃疸,會給寶寶做一個經皮膚的(不用取血)膽紅素水平檢測,或從手指或足跟取微量血做膽紅素水平檢測。有些醫院不具備這兩種檢查手段,就需要在新生兒黃疸顯著時取靜脈血檢查膽紅素。
如果寶寶在出生後24小時內有新生兒黃疸跡象,醫生一定會給寶寶做這個檢查。因為這個時候出現黃疸,多數有疾病的因素存在,而且很可能會引起不良後果。
當寶寶的黃疸在正常時間內沒有消退,或者退了又重新出現黃疸,也需要去醫院做相應的膽紅素水平的測定。
如果寶寶出生後你們很快就出院了,寶寶也許會在家中出現黃疸,你可能就是第一個發現新生兒黃疸症狀的人。請參考下面的方法判斷是否是新生兒黃疸:
把寶寶帶到有充足自然光線或日光燈(熒光燈、白熾燈)的屋子裡,如果寶寶的皮膚挺白的,用你的手指輕輕地按壓寶寶的前額、鼻子或胸部,仔細觀察當你放開手指時按壓處的皮膚是否顯黃色。如果寶寶的膚色偏暗,那就檢查他的眼白(鞏膜)是否黃染。
新生兒黃疸不能掉以輕心
大多數新生兒黃疸均為生理性黃疸,在2-3周內會自然褪去,不會對寶寶有太大影響,但媽媽們也不能掉以輕心,最新研究發現,黃疸如果治療不但會影響聽力。
黃疸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症狀,50%-80%的新生寶寶生後一周內(通常是生後2-3天)會出現生理性黃疸,以後自行消退。生理性黃疸不會對新生寶寶的身體造成影響,不需要特殊處理。但如果寶寶的黃疸在生後24小時就出現;或黃疸濃度太高,超過生理黃疸的水平;或黃疸濃度上升速度太快那就是病理性黃疸信號。
病理性的高濃度黃疸能透過寶寶的血腦屏障,滲入腦細胞,抑制腦的氧氣消耗,抑制氧化磷酸化反應,損害神經功能。醫學研究表明,高濃度膽紅素所致的神經系統功能損害以聽覺系統最先受累,醫學上也將聽覺系統反應作為監測中樞神經系統的客觀窗口,作為膽紅素腦病的早期預測指標。2007年1月~2008年12月湖南省兒童醫院新生兒科對6345例黃疸新生兒進行聽力檢測,有443例出現聽力障礙,聽力障礙發生率為6.98%。
早期膽紅素所致的神經系統損害為暫時性、可逆性,經治療後一般能恢復正常,但高濃度黃疸如未及時治療,可發展為永久性神經系統損害,表現為聽力喪失、舞蹈手足徐動症、智力落後等。因此,當寶寶出現黃疸時,必須找新生兒專科醫師鑒別,以防傷了寶寶的耳朵。
治療新生兒黃疸的中葯方
濕熱蘊郁中焦,發為陽黃
【新生兒黃疸症狀】精神倦怠,飲食不佳,身熱,頭痛厭食,惡心嘔吐,胃脘不適,大便白如陶土,小便深黃,眼睛及周身發黃。
【新生兒黃疸治法】清熱利濕
【新生兒黃疸方葯】茵陳10克,梔子6克,犬黃6克,黃柏6克,鬱金6克,砂仁2.4克,滑石12克,苡仁10克,青皮6~11克,炒三仙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早晚兩次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