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學會看透事物背後的本質
在這個時代里,幾乎每一個人,都想擁有直擊本質的思考能力,從而成為《教父》里所說的「一秒就能看透問題本質的人」。
可是,想要一秒就能看透本質,談何容易?
最起碼,你得經歷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你得知道「本質」是什麼?在「思考本質」中,你思考的到底是什麼?
第二階段:你得去學「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具體方法。
第三階段:你得不斷實踐練習,並最終將其內化為一種自然而然的能力。
上面說的每個階段,都不容易,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第一階段,也就是:你得知道本質是什麼?你得知道,在「思考本質」中,你思考的到底是什麼?
不然,你的思考又該從何談起呢?
一、本質思考三件事
先來看以下三段話:
第一段:《5分鍾商學院》創始人劉潤在他的《新零售》一書中寫道:「新零售的本質是效率更高的零售。」
第二段:哲學家王東岳曾說:「孔子之所以有『天下觀』,本質上是因為中國很早就是大一統的國家了。」
第三段話:之前,經濟學家吳敬璉發表視頻演講時說,中國企業界和政治界的改革人士,雖然在推動改革和發展上做了很多貢獻,但也有一個突出的缺點:「對千變萬化的形勢跟得比較緊,對背後的基本問題研究得不夠深入。」而這種淺嘗輒止帶來的問題是:「對於本質性的問題缺乏深入研究,那麼解決問題的辦法往往是就事論事。」
你看,在這三段話中,「本質」一詞分別出現了一次。
但若細細讀來,你就會發現,它們並不一樣,它們代表的並不是同一個意思。
在第一段話中,的「本質」說的是:新零售的根本屬性是什麼?換句話說,這里的「本質」一詞回答的是「什麼是這個事物的根本屬性?」這一問題。
在第二段話中,「本質」說的是:導致「孔子具有天下觀」的根源是什麼?換句話說,這里的「本質」一詞回答的是「這件事發生的根源是什麼?」,也就是「讓它發生的那個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
在第三段話中,「本質」說的是:要去思考千變萬化的形勢背後到底都有哪些基本的、不變的東西。因此,這里的「本質」一詞回答的是「這個現象和問題背後的底層邏輯是什麼?」這一問題。
在這里,雖然用的都是同一個詞「本質」,但它代表的含義卻並不相同。
一個是在說事物的根本屬性,一個是在說導致問題發生的最根本原因,還有一個是在說現象背後隱藏著的底層邏輯。
但若仔細想想,這三者又有相通之處:不論是事物的根本屬性、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還是現象背後的底層邏輯,其實都是對萬事萬物的「根本性」進行的探索和追尋,是對它為何存在,以及之所以成為「它」的深度思考。
那麼,到底什麼才是「本質」?一秒看透本質,看到的到底是什麼呢?
在《直擊本質》這本書里,我把「本質」概括為了三件事,那就是:事物的根本屬性、導致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以及現象背後的底層邏輯。
基於以上分析,我就為本質思考下了一個定義:本質思考,就是透過紛繁復雜的現象,看清事物根本屬性,看透問題根源,看懂現象背後底層邏輯的思考能力。
接下來,我將逐一解釋。
二、本質思考第一層:
事物的根本屬性
很久以前,因為工作需要,我看過很多關於戰略的書,書里教了很多制訂戰略的方法,五花八門,但我感覺始終都沒抓住戰略的根本,也想不透戰略的關鍵。
等實際運用的時候,我發現那些總結好的方法總是無法套用到現實中,於是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是好。
為什麼會這樣?
後來我才明白,那是因為我始終都沒理解「戰略」的根本屬性。
到底什麼才是戰略的根本屬性?是寫出一堆計劃就叫戰略?還是定個目標就叫戰略?是想出一個願景就叫戰略?還是提出一個使命就叫戰略?
都不是,戰略的根本屬性是「選擇」,而好戰略就代表著「好的選擇」。
所以,在不了解「戰略」根本屬性的時候,我區分不出戰略和目標的區別,無法制訂出好的戰略,也說不出來為什麼有的戰略好,而有的戰略差。
而這,就是我們必須首先理解一件事物的根本屬性的原因所在。
如果不了解事物的根本屬性,我們就無法回答「是什麼」這個問題;
不明白「是什麼」,自然也就無法回答「為什麼」和「怎麼辦」;
回答不了「為什麼」和「怎麼辦」,我們自然也就無法解決問題,無法判斷趨勢。
因此,當我們在學一樣東西、理解一個事物、論述一個理論、解決一個問題、判斷一個趨勢的時候,都得先從思考事物的根本屬性入手。
深入思考事物的根本屬性,可以說是我們思考每一個重大問題的「最初起點」。
可是,到底什麼是事物的根本屬性呢?
一個事物的根本屬性,可以等同於這個事物的本質,也就是一個事物之所以能夠成為它的那個根本原因。
比如,我們一旦知道了凳子的本質是一個可以坐下來休息的東西,那麼就會知道一個金屬製作的可以坐下來休息的東西也是凳子,一個冰塊製作的可以坐下來休息的東西也是凳子。
那麼接下來,你可能會問:我要怎樣才能知道,我已經找到了事物的根本屬性呢?
當你能夠做到以下兩件事中的任何一件時,你就找到了事物的根本屬性:
給出清晰的定義
打出精妙的比方
1.什麼是「給出清晰的定義」?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因為想要給「人」下個定義,還鬧過一個笑話。
他說「人是沒有羽毛、兩腳直立的動物。」
於是,哲學家第歐根尼就拎了一隻被拔了毛的雞過來,看著柏拉圖說道:「這就是你說的人」。
這是一個很好笑的笑話,可它竟然是出自於最偉大哲學家之一的柏拉圖。
為什麼會這樣?
究其根源,還是因為柏拉圖並未找到「人」的根本屬性,因此也就無法給「人」下一個清晰的定義。
可後來,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卻做到了,他給「人」下了一個定義,言簡意賅、直接本質,那就是:人是理性的動物。
這就是清晰的定義,當你能夠給出清晰定義的時候,你就等於是理解了這個事物的根本屬性。
2.什麼是「打出精妙的比方」?
能夠打出精妙的比方就意味著,你能將一個抽象事物的根本屬性與生活工作中常見事物的根本屬性劃上等號。這時,你才可能打出一個精妙的比方。
《人類簡史》的作者赫拉利就打過一個非常精妙的比方,他說:「恐怖分子就像是一隻想摧毀瓷器店的蒼蠅,但它自身沒那麼大的力量,於是它就鑽進公牛的耳朵里,讓公牛發瘋,然後沖進瓷器店。」
在這個比方中,赫拉利將恐怖分子比作了「想要摧毀瓷器店的蒼蠅」,這一比方十分精妙,而它精妙的原因就在於他看透了恐怖分子的根本屬性——單薄的自身能力,以及十分龐大的目標。
那是不是說:只要打出一個比方,就說明我們已具備了本質思考的能力呢?
並非如此。
打比方,是在不熟悉的事物與熟悉的事物之間架起的溝通橋梁,也許准確,也許不準確;而精妙的比方,則是在不熟悉的事物的根本屬性與熟悉的事物的根本屬性之間架起的溝通橋梁。
所以,只有打出精妙的比方才是本質思維能力的一種表現。
在《象與騎象人》這本書中,作者寫道:
不知你讀這段話時是怎樣一種感受,是不是覺得作者描述的這兩部分有些復雜,需要反復咀嚼才能明白。
的確如此,所以,作者後來就打了一個十分精妙的比方:
它們的關系就像大象與騎象人。大多數情況下,這個騎象人只是大象的顧問。當大象和騎象人的意見相同,或者大象沒有自己的慾望時,騎象人才能指揮得動大象;而當大象真的想要做什麼時,騎象人根本斗不過它。
通過這樣一個比方,你是不是立刻就明白了?原來,我們內心的自動化系統就像大象,而理性的部分就像騎象人。
所以,當我們毫無覺察地追隨內心的自動化系統時,理性根本就無能為力。大多數時候,我們究竟該向右走還是向左走,到底該做出怎樣的決定,其實都是由這頭大象所決定的,而理性只是那個偶爾才會發揮作用的騎象人。
多麼精妙的比方!
所以,是否給出清晰的定義,以及打出精妙的比方,就是判斷你是否已能說出事物根本屬性的黃金標准。
三、本質思考第二層:
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
在幾百年前的航海時代,遠航的船員經常受到壞血病的困擾。
出海時間一長,船員的牙齦和皮膚就開始出血,皮膚變得蒼白,眼窩下陷,接著就是牙齒脫落,最後可能導致死亡。有人估算,從1500年到1800年這300年間,可怕的壞血病一共殺死了300萬名船員。
當時的人都不知道壞血病究竟是怎麼回事,但人們通過直覺判斷,這一疾病大概是與飲食有關,是營養不良所致。因為它只發生在遠航的船員身上,而海上又缺乏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直到1747年,由於一個純粹的偶然,蘇格蘭海軍軍醫詹姆斯·林德發現吃柑橘能治壞血病。於是他做了一個實驗,發現柑橘和檸檬的確對治療壞血病有效果。
於是,英國人就發明了把檸檬汁混在萊姆酒里長期保存的方法。於是在19世紀早期的時候,英國海軍就徹底告別了壞血病。
這一偶然發現,讓英國海軍解決了壞血病的問題。於是就再也沒人去思考為什麼柑橘和檸檬能治壞血病這個問題了。
誰知,一百年後,壞血病再次纏上了英國船隊。
船隊原本給船員配備的都是西班牙檸檬,但後來因為有了一種更便宜的西印度檸檬,酸度和西班牙檸檬一樣。於是船隊就改成了配備西印度檸檬。
再後來,為了防止檸檬壞掉,船隊就把檸檬榨成了汁,再把檸檬汁煮熟了才帶上船。改變的原因是,他們發現這兩種檸檬,不論是檸檬,還是檸檬汁,其酸度都是一樣的。
誰知,這一改變造成了大規模的壞血病。
隨船醫生無法理解這一現象,他們認為,既然同樣是酸的檸檬汁,就應該都能預防壞血病,可為什麼壞血病卻會卷土重來?
一直到1930年,這個問題才終於得以解決。
那時,匈牙利的科學家聖捷爾吉·阿爾伯特成功分離出了維生素C,人們才如夢初醒。原來,對壞血病起作用的不是柑橘和檸檬,也不是它們的酸味,而是它們裡面的維生素C。
那麼現在,你就可以回答為什麼西印度檸檬煮熟的果汁無法抵禦壞血病了。
因為西印度檸檬里所含的維生素C只有西班牙檸檬的1/4,而且其實不論多少,只要將檸檬汁煮熟,里邊僅存的維生素C也就被徹底地破壞了,壞血病自然就會卷土重來。
可見,只有找到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我們才能真正有效地解決問題。
對問題根源的思考非常重要,這不僅是因為只有找到問題的根源,我們才能真正解決問題,還因為,只有對問題出現的原因做出正確的解釋,我們才能在下一次類似問題出現時,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在給咨詢者做一對一教練輔導時,我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在遭遇了工作上的挫折後(比如被老闆開掉、被同事排擠,或遭遇被分手),不少咨詢者都會將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全部歸到自己一個人的身上。
他們會說這一切的發生都是因為自己太差勁,自己不努力,自己不夠好。於是,他們就一直鑽在這個牛角尖里無法自拔、持續痛苦,認為自己再也不會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或者找到一個好的戀人,也永遠無法獲得幸福與成功。
這就是對問題根源作出的錯誤解釋,而這種錯誤解釋直接導致了他們錯誤的思考方式,這種錯誤的思考方式又讓他們陷入了更大的痛苦之中。所以,他們始終無法開始新的生活。
那麼,對這些問題根源的正確解釋應該是怎樣的呢?
事實上,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是復雜多樣的。一個現象的產生,可能是由一種原因所引起的,也可能是由多種原因所引起。比如,植物的葉子之所以能夠進行光合作用,是因為日光、二氧化碳和水。這就是復合性原因。
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不論是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還是親密關系中出現的問題,都不是由單一因素所造成的,都要考慮其多樣性。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清晰、准確地看到問題背後的復雜原因,從而真正有效地解決問題。而這種思考的方法也能讓你在不斷精進的同時,擁有深刻的洞察力與成熟的心智。
可以說,在進行本質思考的時候,如果忽視了問題根源的多樣性,就可能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就像是農作物長不好的原因,可能是水分不足,可能是肥料太多,也可能是病蟲害等。
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問題根源的多樣性,只注意其中的一種原因,比如,只注意施加肥料,那就必然會導致減產的後果。
因此,在對問題根源進行本質思考的時候,不僅要思考表層原因,還要思考深層原因;不僅要思考單一原因,還要思考復合性原因。
四、本質思考第三層:
現象背後的底層邏輯
什麼是現象背後的底層邏輯?
底層邏輯,這個詞現在已經被用濫了,但卻很少有人能夠給它一個明確清晰的定義。這就導致了,大家在使用這個詞的很多時候,做出的都是錯誤的詮釋與運用。
但其實,底層邏輯是一個具有極大能量的詞。
比如:在商業中,就存在著一個深層的、運用廣泛的邏輯,那就是商業存在的理由是消費者獲益。這個邏輯說的是什麼呢?
它說的是,一個商業能夠存在的理由,就是購買這個商品的人能夠從中獲益,不論這個商業是賣襪子的,還是賣課程的。
所以,如果買了襪子無法保暖,或一穿就破,買了課程無法學到東西,生活沒有改變,那麼這個商業本身就是缺少價值的,不論它所做的宣傳是怎樣的花里胡哨,時間久了,它也一定會走向消亡。
這一點,就是存在於所有商業背後的更深層、運用更廣泛的邏輯。
當年,中國的團購網站都是從模仿美國第一家團購網站Groupon開始創業的。Groupon的理念是商家第一,消費者第二,因此它的毛利可以高達40%。
然而,後來的美團CEO王興卻認為,Groupon的理念與策略是錯誤的,因為它與商業的本質相違背,也就是與剛才我們說的這條邏輯完全背道而馳。
於是,王興開始反其道而行,將美團的策略確定為:消費者第一,商家第二。
因為毛利很低,所以就需要大量消費者購買才能維持這一模式,同時還需要非常精細化的管理。秉持這個策略和模式,對美團來說走過了非常不容易的路。
但是,也正是因為對於這一邏輯的信仰和追隨,王興和美團最終成為了「百團大戰」的贏家。
這種隱藏在一系列現象或方法論背後的、更深層的、運用更廣泛的邏輯,就是我在這里所說的底層邏輯。
《原則》一書的作者、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說:「所有一切的運轉,都有賴於深藏其中的原則,也就是一串又一串的因果關系決定了這個世界的走向。如果你探索出了其中的因果關系——雖然不可能是全部,但最好是絕大部分——那麼你無疑就掌握了打開這個世界藏寶箱的鑰匙。
他在這里所說的「深藏其中的原則」,以及「一串又一串的因果關系」,代表的也正是我所說的「底層邏輯」。
可以說,我們看到的、聽到的世界雖然紛繁復雜、變化萬千,但其背後卻常常有著如同「看不見的手」一般的道理、邏輯、原則和因果關系在指揮和主導著,而這些「看不見的手」就是「底層邏輯」。
換句話說,底層邏輯就是萬千「術」後的那個「道」,也是萬千現象背後的那個底層規律。
說白了,底層邏輯就是不同現象、不同方法論背後的共通之處,是變化背後的不變之處,是那些方法論之所以有效的根本原因。如果底層邏輯錯了,與此相關的方法論也就沒用了。
同理,如果你掌握了一個底層邏輯,也就等於是掌握了很多個方法論,因為你可以通過演繹加創新的方法,從中幻化出很多的方法論。
當然,底層邏輯也是有層次的,如果你能掌握更底層的底層邏輯,自然會很厲害。而如果你掌握的只是較淺層的底層邏輯,那麼你對它的遷移運用就會受到限制,會很狹窄。
以上,就是思考本質所說的三件事,當你能將這三件事的思考方法全部學會的時候,就等於是掌握了打開這個世界的一把金鑰匙。
而這時,你就擁有了直擊本質的思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