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用唯物辯證法分析問題
1、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聯系的客觀性要求我們尊重聯系,反對兩種錯誤觀點:(1)用虛構的主觀聯系代替事物的真實聯系;(2)無視聯系的客觀性,取消本來存在的聯系。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聯系無法改變(盡管規律性的聯系無法改變),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客觀聯系建立新的具體聯系。
2、事物是變化發展的,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首先要搞清發展的實質,然後答出用發展觀點看問題的三個要點:(1)把事物如實地看成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2)明確事物處於怎樣的階段和地位;(3)堅持與時俱進,培養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其中第三個觀點與現實結合更為緊密。
3、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源泉、根本動力,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要求我們堅持內外因相結合的觀點,既要重視內因的作用,也不能忽視外因的作用。
注意:入世、擴大內需政策、改革開放、下崗職工轉變再就業觀念,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問題均可與此要點相結合。
4、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准備,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因此,質變更重要)。要求我們(1)堅持適度原則;(2)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3)重視量的積累。
注意:上述三點分開考查的概率較大。要特別注意「十六大」報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戰略。
5、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新事物必定戰勝舊事物(三點理由略),但發展道路是曲折的(三點理由略)。要求我們既要堅信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准備走曲折的路。
注意:凡是不容易做成的事情都要聯系此要點,比如入世、申奧等的艱辛。既然不容易做成的事情往往也是需要經過長期量的積累的事情。這樣4和5兩個道理思考時就可以統一起來了。
6、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們承認矛盾的普遍性與客觀性。敢於承認矛盾、揭露矛盾、全面分析矛盾,堅持兩分法,防止片面性。
7、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們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8、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學會正確地認識事物,學會科學的工作方法。
9、主次矛盾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既要善於抓住重點,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又要學會統籌兼顧,恰當地處理次要矛盾。
10、矛盾主次方面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看問題既要全面,又要善於分清主流和支流。
上述十個方面歸結起來就是要用聯系的、全面的(矛盾的)、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反對用孤立的、片面的、靜止的觀點看問題。也就是要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
Ⅱ 如何運用辯證法分析問題
唯物辯證法可簡單地概括為 2+3+52是辯證法的總特徵:聯系與發展,或普遍聯系與永恆發展.3是三大規律:對立統一,質量互變,否定之否定.5是五對范疇:本質現象,原因結果,可能現實,偶然必然,內容形式.總特徵方面,考發展的可能性大些,如科學發展觀.三大規律方面,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核心,所以每考必出.對立統一規律的主要內容可概括為「四性」,斗爭性和同一性或對立和統一,這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或共性和個性,這是矛盾問題的精髓.質量互變規律的主要內容可概括為:兩種規定性「質」和「量」,它們統一於「度」(分寸、火候);兩種狀態「量變」和「質變」,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准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量變和質變的復雜性.否定之否定規律的主要內容可概括為:肯定和否定,特別是辯證的否定,即「揚棄」,有繼承有發展;事物發展的「三二一」即三個階段(肯定階段、否定階段和否定之否定階段)兩次否定形成一個周期,而事物的發展是無數個周期;事物發展的曲折性,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幾對范疇從略.例子:有人把封條貼在門的正中央,這在哲學上就叫抓不住重點.有人問你「學生在哪裡考試?」,而不說明是哪個年級的哪個班的或哪個專業的,這在哲學上就叫不具體,忽視了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