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網路連接中的長連接和短鏈接是什麼意思
短連接
連接->傳輸數據->關閉連接
比如HTTP是無狀態的的短鏈接,瀏覽器和伺服器每進行一次HTTP操作,就建立一次連接,但任務結束就中斷連接。
具體就是:瀏覽器client發起並建立TCP連接 -> client發送HttpRequest報文 -> server接收到報文->server handle並發送HttpResponse報文給前端,發送完畢之後立即調用socket.close方法
->client接收response報文->client最終會收到server端斷開TCP連接的信號->client 端斷開TCP連接,具體就是調用close方法。
也可以這樣說:短連接是指SOCKET連接後,發送接收完數據後馬上斷開連接。
因為連接後接收了數據就斷開了,所以每次數據接受處理不會有聯系。 這也是HTTP協議無狀態的原因之一。
長連接
連接->傳輸數據->保持連接 -> 傳輸數據-> ...........->直到一方關閉連接,多是客戶端關閉連接。
長連接指建立SOCKET連接後不管是否使用都保持連接,但安全性較差。
HTTP在短鏈接和長連接上的選擇:
HTTP是無狀態的 ,也就是說,瀏覽器和伺服器每進行一次HTTP操作,就建立一次連接,但任務結束就中斷連接。
如果客戶端瀏覽器訪問的某個HTML或其他類型的 Web頁中包含有其他的Web資源,如JavaScript文件、圖像文件、CSS文件等;當瀏覽器每遇到這樣一個Web資源,就會建立一個HTTP會話
HTTP1.1和HTTP1.0相比較而言,最大的區別就是增加了持久連接支持(貌似最新的HTTP1.1 可以顯示的指定 keep-alive),但還是無狀態的,或者說是不可以信任的。
如果瀏覽器或者伺服器在其頭信息加入了這行代碼 Connection:keep-alive
TCP連接在發送後將仍然保持打開狀態,於是,瀏覽器可以繼續通過相同的連接發送請求。保持連接節省了為每個請求建立新連接所需的時間,還節約了帶寬。
實現長連接要客戶端和服務端都支持長連接。
什麼時候用長連接,短連接?
長連接多用於操作頻繁,點對點的通訊,而且連接數不能太多情況。
每個TCP連接都需要三步握手,這需要時間,如果每個操作都是先連接,再操作的話那麼處理速度會降低很多,所以每個操作完後都不斷開,次處理時直接發送數據包就OK了,不用建立TCP連接。
例如:資料庫的連接用長連接, 如果用短連接頻繁的通信會造成socket錯誤,而且頻繁的socket 創建也是對資源的浪費。
像WEB網站的http服務一般都用短鏈接,因為長連接對於服務端來說會耗費一定的資源,而像WEB網站這么頻繁的成千上萬甚至上億客戶端的連接用短連接會更省一些資源,如果用長連接,而且同時有成千上萬的用戶,如果每個用戶都佔用一個連接的話,那可想而知吧。所以並發量大,但每個用戶無需頻繁操作情況下需用短連好。
總之,長連接和短連接的選擇要視情況而定。
⑵ 手機連接wifi怎麼分享給別人
打開鏈接的wifi,就會出現二維碼,然後用微信掃碼就可以了。
Wi-Fi(發音: /wafa/,法語發音:/wifi/),在中文裡又稱作「行動熱點」,是Wi-Fi聯盟製造商的商標做為產品的品牌認證,是一個創建於IEEE802.11標準的無線區域網技術。
基於兩套系統的密切相關,也常有人把Wi-Fi當做IEEE 802.11標準的同義術語。「Wi-Fi」常被寫成「WiFi」或「Wifi」,但是它們並沒有被Wi-Fi聯盟認可。
並不是每樣匹配IEEE 802.11的產品都申請Wi-Fi聯盟的認證,相對地缺少Wi-Fi認證的產品並不一定意味著不兼容Wi-Fi設備。
IEEE 802.11的設備已安裝在市面上的許多產品,如:個人計算機、游戲機、MP3播放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列印機、筆記本電腦以及其他可以無線上網的周邊設備。
Wi-Fi這個術語被人們普遍誤以為是指無線保真(Wireless Fidelity),並且即便是Wi-Fi聯盟本身也經常在新聞稿和文件中使用「Wireless Fidelity」這個詞,Wi-Fi還出現在ITAA的一個論文中。但事實上,Wi-Fi一詞沒有任何意義,也是沒有全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