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地球一直繞著太陽旋轉,那麼地球是如何轉動的呢
維度數量越高,引力衰減越快。一維宇宙不存在圓周運動和軌道。二維和三維宇宙里力在穩定軌道處平衡。四維宇宙中物體只能掉落或飛出(掉落或飛出取決於它的角動量)。五維或五維以上,如果距離近則引力主導,距離遠離心力主導。
對低維度宇宙(2維/3維)來說,在形成軌道的區域小R面對的是更強的離心力,大R面對的是更強一點的引力;對高維宇宙來說,小R面臨著更強的引力,大R面臨的是更強的離心力,所以物質的結局只有兩種——被拋出或墜落。在4維宇宙中力加強或衰減的強度同比率(~1/R3)升高,所以一旦一種力強於其他力,那麼這種力將永遠保持強大。
Ⅱ 我們生活在地球,那麼地球的內部是怎麼運作的
引言:眾所周知,我們生活的地球上非常大的。那麼,我們生活在地球,那麼地球的內部是怎麼運作的?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
雖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在本世紀肯定會繼續增加,雖然這種增加肯定會導致全球變暖,但變暖的程度仍然不確定。科學家普遍認為,本世紀二氧化碳濃度倍增將帶來1.5 ~ 4.5的升溫。但這還不夠准確。科學家們正在開發新的數學模型,試圖讓這些數字更有說服力。
Ⅲ 地球是怎麼運行的
如果你有機會站在人造衛星上看,就能發現地球原來是一個東西長南北短的扁球。
地球一方面繞著太陽旋轉,每轉一周,就是一年,這是地球的公轉;另一方面,地球還繞著貫穿它南北極方向的「軸」而旋轉,每轉一周,就是一天,這是地球的自轉。
由於地球在自轉,地球上每一部分都在作圓周運動。這和汽車在轉彎時,乘客也都在沿圓周運動一樣。
經驗告訴我們,汽車轉彎時,乘客有向遠離圓心方向傾倒的趨勢,這種趨勢是由於乘客受到慣性離心力的吸引。地球上每一部分都受到慣性離心力的作用,因而也都具有一種離開地軸向外跑的趨勢。
地球上各部分所受慣性離心力的大小,與它離開地軸的距離成正比。也就是說,距離地軸越遠的地方,所受的慣性離心力就越大。
赤道部分比兩極部分距離地軸遠得多,所以赤道部分所受到的慣性離心力也遠大於兩極部分。這樣,千百萬年過去以後,由於慣性離心力的差別,終於使地球的兩頭變小而肚子變大了。
地球的扁度是很小的,以前人們一直認為地球的南北直徑比東西直徑短1/297,就是短42千米。現在,根據人造衛星偵察的資料,精確地算出南北直徑應該比東西直徑短1/298。
現在運用激光技術可以測得地球與月球之間的精確距離,其誤差僅為幾米。按照美國和法國科學家較精確的計算,現在月球對地球的軌道是:近地點為35.65萬千米,遠地點為40.68萬千米。地球自轉的平均角速度為每小時轉動15度。在赤道上,自轉的線速度是每秒465米。天空中各種天體東升西落的現象都是地球自轉的反映。人們最早就是利用地球自轉來計量時間的。
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約為23小時56分4秒,這個時間稱為恆星日。然而在地球上,我們感受到的一天是24小時,這是因為我們選取的參照物是太陽。
由於地球自轉的同時也在公轉,這4分鍾的差距正是地球自轉和公轉疊加的結果。天文學上把我們感受到的這1天的24小時稱為太陽日。地球自轉產生了晝夜更替。晝夜更替使地球表面的溫度不至太高或太低,適合人類生存。
流星
Ⅳ 地球是怎樣運轉的
地球繞地軸的旋轉運動,叫做地球的自轉。地軸的空間位置基本上是穩定的。它的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方向旋轉。 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約為23小時56分,這個時間稱為恆星日;然而在地球上,我們感受到的一天是24 恆星日和太陽日
地球自轉的平均角速度為每小時轉動15度。在赤道上,自轉的線速度是每秒465米。天空中各種天體東升西落的現象都是地球自轉的反映。人們最早就是利用地球自轉來計量時間的。研究表明,每經過一百年,地球自轉速度減慢近2毫秒,它主要是由潮汐摩擦引起的,潮汐摩擦還使月球以每年3 ~4厘米的速度遠離地球 。地球自轉速度除長期減慢外,還存在著時快時慢的不規則變化,引起這種變化的真正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地球繞太陽的運動,叫做公轉。從北極上空看是逆時針繞日公轉。地球公轉的路線叫做公轉軌道。它是近正圓的橢圓軌道。太陽位於橢圓的兩焦點之一。每年1月3日,地球運行到離太陽最近的位置,這個位置稱為近日點;7月4日,地球運行到距離太陽最遠的位置,這個位置稱為遠日點。地球公轉的方向也是自西向東,運動的軌道長度是9.4億千米,公轉一周所需的時間為一年,約365.25天。地球公轉的平均角速度約為每日1度,平均線速度每秒鍾約為30千米。在近日點時公轉速度較快,在遠日點時較慢。地球自轉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地球公轉軌道所在的平面叫黃道平面。兩個面的交角稱為黃赤交角,地軸垂直於赤道平面,與黃道平面交角為66°34',或者說赤道平面與黃道平面間的黃赤交角為23°26',由此可見地球是傾斜著身子圍繞太陽公轉的。
地核內部這些特殊情況,即使在實驗室里也很難模擬,所以人們對它了解得還很少。但有一點科學家是深信不疑的:地球內部是一個極不平靜的世界,地球內部的各種物質始終處於不停息的運動之中。有的科學家認為,地球內部各層次的物質不僅有水平方向的局部流動,而且還有上下之間的對流運動,只不過這種對流的速度很小,每年僅移動1 厘米左右。有的科學家還推測,地核內部的物質可能受到太陽和月亮的引力而發生有節奏的震動。
Ⅳ 地球怎麼轉動的
地球的公轉,是地球圍繞太陽的旋轉,它公轉的路線叫軌道,公轉運行又稱軌道運行。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的軌道是近似正圓的橢圓,扁率為1/7000,太陽位於橢圓的兩個焦點之一的位置上。因而地球在圍繞太陽運轉的過程中,距離是有變化的。根據地球圍繞太陽的運行周期,每年1月3日前後地球距離太陽最近,稱為近日點,日地距離為1470萬公里。7月4日前後地球距離太陽最遠,稱為遠日點,日地距離是15192萬公里。 地球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旋轉。地球圍繞太陽轉動的軌道長度是94億公里,走完全程所用的時間是365天5時48分46秒,即1個回歸年。1年轉360度,大致每天向東推進1度,這是地球公轉的角速度。地球公轉的線速度,平均每小時為10.8萬公里,每分鍾1800公里,每秒鍾約30公里。地球在近日點受太陽引力最大,運動線速度較快,每秒30.3公里;在遠日點受太陽的引力最小,旋轉較慢,每秒29.3公里。 地球的自轉,是地球自身以地軸為軸心的繞軸旋轉運動,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一樣,是自西向東旋轉。地球在23小時56分內自轉一周,每4分鍾轉1度,這是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地球以赤道緯線圈最長,自轉線速度最快,每小時1670公里。 地球的進動,是地軸環繞垂直黃道面的軸線所做的緩慢圓錐運動,運行的方向和地球自轉方向相反,進動速度是每年50分秒,周期約為25.8萬年。它說明地球自轉軸在空間的指向在不斷地變化著,只是這種變化相當緩慢,在短時間內不易察覺罷了。 作為地球生命的決定因素,地球的這3種轉動,特別是前兩種轉動,對地球自身的存在和演化極為重要。除了前述地球公轉免使地球落沒於太陽之中之外,例子是比比皆是的。比如,前文我們曾經述及地球胎在形成過程中,曾有均質的階段,正是地球的轉動像「篩子」一樣晃動著均質的地球,方使得地球物質發生對流,輕重分離,形成了分層的地球;再如,地球轉速的變化可以造成地殼的運動,使岩層發生斷裂和褶皺,形成地形的巨變;與此同時,轉動還會賦予大地板塊漂移的動力,造成今日地表海陸分布的形態;另外地球的轉動還會造成季節和晝夜的變化,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
Ⅵ 地球是怎樣運動的
從太陽系角度看,地球的運動包括地球自轉和地球公轉。
地球圍繞自身的自轉軸進行的周期性轉動叫地球自轉。地球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從北極方向看,地球自轉方向是逆時針方向。地球自轉的平均角速度為每小時轉動15度。在地球赤道上,自轉的線速度大約是每秒465米。晝夜現象和天空中各種天體東升西落的現象都是地球自轉的反映。
地球自轉一周叫做一天或一日。一個太陽日的時間是24小時整,一個恆星日的時間是23小時56分4秒。
地球在圍繞太陽運行的公轉軌道上的運動叫地球公轉。從北極方向看,地球公轉方向也是自西向東。地球公轉的軌道是橢圓的,公轉軌道半長徑為149597870公里,軌道的偏心率為0.0167,公轉的平均軌道速度為每秒29.79公里;公轉的軌道面(黃道面)與地球赤道面的交角為23°26',稱為黃赤交角。地球公轉及黃赤交角的存在造成了地球四季的交替。
Ⅶ 地球是怎樣運轉的
慣性。由宇宙大爆炸理論:在爆炸後,宇宙中充滿著"氣體",這些氣體在局部上是旋轉的,又由於引力把它們聚在一起,因為角動量守恆,形成的星球也在旋轉。
若是在無其他星球的干擾的情況下,地球會是勻速轉動的,可是這是理論。具體的力學影響分析是復雜的,可從整體能量上理解,如月球引力引發潮汐,這種就一定會發生能量轉換。還有,四季與太陽的距離是改變的,冬近夏遠(沒打錯,學過高中地理就會知道),等等等等。
Ⅷ 地球是如何運轉的
地球自轉
地球存在繞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自轉,平均角速度為每小時轉動15度。在地球赤道上,自轉的線速度是每秒465米。天空中各種天體東升西落的現象都是地球自轉的反映。人們最早利用地球自轉作為計量時間的基準。自20世紀以來由於天文觀測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地球自轉是不均的。1967年國際上開始建立比地球自轉更為精確和穩定的原子時。由於原子時的建立和採用,地球自轉中的各種變化相繼被發現。現在天文學家已經知道地球自轉速度存在長期減慢、不規則變化和周期性變化。
通過對月球、太陽和行星的觀測資料和對古代月食、日食資料的分析,以及通過對古珊瑚化石的研究,可以得到地質時期地球自轉的情況。在6億多年前,地球上一年大約有424天,表明那時地球自轉速率比現在快得多。在4億年前,一年有約400天,2.8億年前為390天。研究表明,每經過一百年,地球自轉長期減慢近2毫秒(1毫秒=千分之一秒),它主要是由潮汐摩擦引起的。此外,由於潮汐摩擦,使地球自轉角動量變小,從而引起月球以每年3~4厘米的速度遠離地球,使月球繞地球公轉的周期變長。除潮汐摩擦原因外,地球半徑的可能變化、地球內部地核和地幔的耦合、地球表面物質分布的改變等也會引起地球自轉長期變化。
地球自轉速度除上述長期減慢外,還存在著時快時慢的不規則變化,這種不規則變化同樣可以在天文觀測資料的分析中得到證實,其中從周期為近十年乃至數十年不等的所謂"十年尺度"的變化和周期為2~7年的所謂"年際變化",得到了較多的研究。十年尺度變化的幅度可以達到約±3毫秒,引起這種變化的真正機制目前尚不清楚,其中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核幔間的耦合作用。年際變化的幅度為0.2~0.3毫秒,相當於十年尺度變化幅度的十分之一。這種年際變化與厄爾尼諾事件期間的赤道東太平洋海水溫度的異常變化具有相當的一致性,這可能與全球性大氣環流有關。然而引起這種一致性的真正原因目前正處於進一步的探索階段。此外,地球自轉的不規則變化還包括幾天到數月周期的變化,這種變化的幅度約為±1毫秒。
地球自轉的周期性變化主要包括周年周期的變化,月周期、半月周期變化以及近周日和半周日周期的變化。周年周期變化,也稱為季節性變化,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發現的,它表現為春天地球自轉變慢,秋天地球自轉加快,其中還帶有半年周期的變化。周年變化的振幅為20~25毫秒,主要由風的季節性變化引起。半年變化的振幅為8~9毫秒,主要由太陽潮汐作用引起的。此外,月周期和半月周期變化的振幅約為±1毫秒,是由月亮潮汐力引起的。地球自轉具有周日和半周日變化是在最近的十年中才被發現並得到證實的,振幅只有約0.1毫秒,主要是由月亮的周日、半周日潮汐作用引起的。
地球公轉
1543年著名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在《天體運行論》一書中首先完整地提出了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概念。地球公轉的軌道是橢圓的,公轉軌道半長徑為149597870公里,軌道的偏心率為0.0167,公轉的平均軌道速度為每秒29.79公里;公轉的軌道面(黃道面)與地球赤道面的交角為23°27',稱為黃赤交角。地球自轉產生了地球上的晝夜變化,地球公轉及黃赤交角的存在造成了四季的交替。
從地球上看,太陽沿黃道逆時針運動,黃道和赤道在天球上存在相距180°的兩個交點,其中太陽沿黃道從天赤道以南向北通過天赤道的那一點,稱為春分點,與春分點相隔180°的另一點,稱為秋分點,太陽分別在每年的春分(3月21日前後)和秋分(9月23日前後)通過春分點和秋分點。對居住的北半球的人來說,當太陽分別經過春分點和秋分點時,就意味著已是春季或是秋季時節。太陽通過春分點到達最北的那一點稱為夏至點,與之相差180°的另一點稱為冬至點,太陽分別於每年的6月22日前後和12月22日前後通過夏至點和冬至點。同樣,對居住在北半球的人,當太陽在夏至點和冬至點附近,從天文學意義上,已進入夏季和冬季時節。上述情況,對於居住在南半球的人,則正好相反。
地極移動
地極移動,簡稱為極移,是地球自轉軸在地球本體內的運動。1765年,歐拉最先從力學上預言了極移的存在。1888年,德國的屈斯特納從緯度變化的觀測中發現了極移。1891年,美國天文學家張德勒指出,極移包括兩個主要周期成分:一個是周年周期,另一個是近14個月的周期,稱為張德勒周期。前者主要是由於大氣的周年運動引起地球的受迫擺動,後者是由於地球的非剛體引起的地球自由擺動。極移的振幅約為±0.4角秒,相當於在地面上一個12×12平方米范圍。
由於極移,使地面上各點的緯度、經度會發生變化。1899年成立了國際緯度服務,組織全球的光學天文望遠鏡專門從事緯度觀測,測定極移。隨著觀測技術的發展,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期開始,國際上相繼開始了人造衛星多普勒觀測、激光測月、激光測人衛、甚長基線干涉測量、全球定位系統測定極移,測定的精度有了數量級的提高。
根據近一百年的天文觀測資料,發現極移包含各種復雜的運動。除了上述周年周期和張德勒周期外,還存在長期極移,周月、半月和一天左右的各種短周期極移。其中長期極移表現為地極向著西徑約70°~80°方向以每年3.3~3.5毫角秒的速度運動。它主要是由於地球上北美、格棱蘭和北歐等地區冰蓋的融化引起的冰期後地殼反彈,導致地球轉動慣量變化所致。其它各種周期的極移主要與日月的潮汐作用以及與大氣和海洋的作用有關。
歲差與章動
在外力的作用下,地球的自轉軸在空間的指向並不保持固定的方向,而是不斷發生變化。其中地軸的長期運動稱為歲差,而周期運動稱為章動。歲差和章動引起天極和春分點位置相對恆星的變化。公元前二世紀,古希臘天文學家喜帕恰斯在編制一本包含1022顆恆星的星表時,首次發現了歲差現象。中國晉代天文學家虞喜,根據對冬至日恆星的中天觀測,獨立地發現了歲差。據《宋史·律歷志》記載:"虞喜雲:'堯時冬至日短星昴,今二千七百餘年,乃東壁中,則知每歲漸差之所至'"。歲差這個名詞即由此而來。
牛頓第一個指出產生歲差的原因是太陽和月球對地球赤道隆起部分的吸引。在太陽和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地球自轉軸在空間繞黃極描繪出一個圓錐面,繞行一周約需26000年,圓錐面的半徑約為23°.5。這種由太陽和月球引起的地軸的長期運動稱為日月歲差。除太陽和月球的引力作用外,地球還受到太陽系內其它行星的引力作用,從而引起地球運動的軌道面,即黃道面位置的不斷變化,由此使春分點沿赤道有一個小的位移,稱為行星歲差。行星歲差使春分點每年沿赤道東進約0.13角秒。
地球自轉軸在空間繞黃極作歲差運動的同時,還伴隨有許多短周期變化。英國天文學家布拉得雷在1748年分析了20年恆星位置的觀測資料後,發現了章動現象。月球軌道面(白道面)位置的變化是引起章動的主要原因。目前天文學家已經分析得到章動周期共有263項之多,其中章動的主周期項,即18.6年章動項是振幅最大的項,它主要是由於白道的運動引起白道的升交點沿黃道向西運動,約18.6年繞行一周所致。因而,月球對地球的引力作用也有相同周期變化,在天球上它表現為天極在繞黃極作歲差運動的同時,還圍繞其平均位置作周期為18.6年的運動。同樣,太陽對地球的引力作用也具有周期性變化,並引起相應周期的章動。
Ⅸ 地球是怎樣運動的
地球是一顆赤道微凸兩極略扁的行星。它以每秒18.5英里(29.8千米)的速度繞太陽公轉。公轉軌道長583,820,580英里(193,568,147千米)。這樣,地球公轉一周需要365天5小時48分46秒。公轉軌道是橢圓形而非圓形,太陽正位於軌道中心附近,因此,北半球在1月份比7月份更接近太陽。然而,北半球在1月份卻是最冷的時期。很明顯,這種橢圓形的軌道結構並不是形成各種季節的決定因素。
地球在公轉的同時,還繞地軸自西向東自轉。地軸是一條假想的穿過南北兩極點的直線。自轉周期為24小時——運行一天。赤道(行星上最寬的部分)上的任何一處都是以每小時2.4萬英里(39,000千米)的速度轉動,這種轉動速度在向兩極方向上不斷減弱,直到兩極點線速度為零。
地軸並不垂直於它橢圓形的平面:它形成一個23.5度的傾斜角。正是由於這一角度及運轉軌道,使地表的不同部分朝向太陽,形成季節的變換。
依據加熱地表的太陽能能量多少,地球呈現出不同季節。除了地球兩極點與太陽等距離時的春分、秋分兩點外,始終是一個極點偏向太陽,另一個極點遠離太陽。當北極偏向太陽時,北半球受太陽光照射更直接,每天日照更長。熱能積聚的結果就形成了我們所說的夏季。與此同時,南半球正值冬天:南極偏離太陽,所受太陽光照射時間短,以低角度照射的太陽光線強度減弱。
Ⅹ 地球如何轉動的地球是向哪個方向轉動的
地球繞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轉動,從北極點上空看呈逆時針旋轉,從南極點上空看呈順時針旋轉。地球自轉軸與黃道面成66.34度夾角,與赤道面垂直。地球自轉是地球的一種重要運動形式,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轉線速度為465米/秒。地球自轉一周耗時23小時56分。
地球在自轉時同時公轉,自轉一周需用23小時56分4秒,公轉了約0.986度,按地球自轉速度摺合3分56秒,時間,自轉加上公轉用的時間共24小時。經度每隔15度,地方時相差一小時。
地球自轉規律:
1、極移
地軸在地面上的運動,叫做極移。極移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地軸對於慣性軸偏離的結果,周期大約為14個月。另一種是大氣季節性運行導致,其周期為一年。還有其他一些次要的原因,極移的振幅一般不超過15米。
2、進動
天極在天球上的位置的變化稱為進動。其規律如下:
圓錐軸線垂直於地球公轉軌道平面,指向黃道兩極。
圓錐的半徑是黃赤交角。
運動的方向是自東向西,即同地球自轉的方向相反。
運動的速度是每年50秒點29,周期是258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