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指導小學生講故事
第一.首先就是復述階段。我們家長要讓孩子自己去理解一個故事,理解到自己能夠將故事盡可能完整的復述出來。可以從簡單的,主人公的名字,主人公是什麼樣的人,這個故事當中情節的發展,一直到「你」怎麼看主人公的。
這是一個加法的過程,目的是讓孩子學會內容的收集。這個時間的長短,取決於孩子的閱讀效率,或者家長的講述能力。
當我們發現孩子已經能喋喋不休的將大部分他所接觸過的故事講述出來的時候。便可以進入下一個階段了。
第二.後一個階段便是概括階段。如果說前一個階段根據孩子的個體差異,時間的長度短則幾周,長則一兩年。而概括能力的培養差異則更可能有著天壤之別。甚至有很多大人都非常缺乏這種能力。他們會將很簡單的事情講的很冗長(水貼不算)。
在這個階段,我們要逐漸讓孩子了解到故事的主幹,故事的核心,甚至寓意。讓孩子知道哪些是重要的內容,哪些是次要的內容。用減法不停的在腹稿中刪除冗餘。訓練孩子如何用越來越短的話語來講清楚整個故事。以此來達到我們的最終目的。訓練孩子們的口語能力以及理解能力。
② 如何指導小學生講故事
1、「慧心巧思」――搭建講故事平台 學生的想像力是故事的源泉。為了讓學生更加富有創造性地講故事,我經常利用「慧心巧思」這個小活動為學生搭建講故事的平台,以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例如,當學生們聽到《雪學生》這個故事的結尾「太陽出來了,水化為蒸汽騰起,幻化成一個雪學生模樣的雲朵,徐徐升向高空」時,很多學生的心思都隨著雪學生一起升向了高空。 此時我是這樣引導他們的:「如果來年又下了一場雪,會發生什麼事情呢?」讓學生們接著講下去,比一比誰的心思最巧妙,看一看誰講的故事更生動,更出人意料。有的學生講雪學生在天空中旅行的所見所聞:「又一年冬天來了,鵝毛大雪下了幾天幾夜。天晴了,小兔子推開門,又看到了雪學生。 小兔子再見到雪學生時特別高興,拉著雪學生忙問到哪裡去了。雪學生說了它這一年在天空中旅行的故事……」 有的學生講雪學生再一次從火里救出小兔子之後,小兔子想盡各種方法讓雪學生不融化。學生們在這樣天馬行空、無拘無束的想像中,越說越想說,越講越會講。 2、「繪聲繪色」―― 激發演故事興趣 講故事不是讀課文。為了讓學生的故事講得聲情並茂,我常常用小活動「繪聲繪色」來激發學生演故事的興趣。在講《北風和小魚》一課時,我先利用黑板貼畫為學生創設了故事背景,然後將靜態的貼畫貼到了學生身上,將靜態的故事轉化為生動、形象並且富有創造力的動態故事,鼓勵學生大膽上台參與角色表演,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用肢體動作、語言、表情等表現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 有的學生在表演北風時,使勁兒鼓起腮幫子吹起大風,胸脯一拍、眼珠一轉,便將北風的「得意」表現得活靈活現。一跺腳、一扌卡 腰,就把北風「氣極了」的樣子表現得恰如其分。這樣一表演,每個學生都能把北風和小魚的故事完整又生動地講出來。學生在這樣活靈活現的表演中,越演越想演,越演越會演。 3、「妙筆生花」――挖掘寫故事潛能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4~9歲是兒童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兒童語言發展的可塑性很大,如果這一時期對兒童的語言神經系統和語言感官加強刺激,就有可能更大程度地激發出兒童語言發展的潛能。而語言能力的提高,首先依賴於大量語言的輸入。語言輸出必須在有足夠語言輸入的情況下完成。為了讓學生在講和演的基礎上,大量積累課文中規范的書面語言,我會利用「妙筆生花」這樣一個小活動提高他們的寫話興趣。 如,學完《再見了,北京》一課之後,我及時組織了「妙筆生花」活動,創設了幾個有趣的情境,讓學生進行「繪本創作」。因為有了課文中學到的語言,又有了接近他們生活的情景圖,學生們既想說又會說。有學生在繪本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的煙花:「吃完元宵,天漸漸黑了下來,只聽見外面一陣陣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我和弟弟跑到外面一看,只見天空中禮花四起,如同將一束束絢爛的鮮花拋向空中,五顏六色,好看極了。我和弟弟高興地喊呀、叫呀、跳呀。」通過這樣具有童真童趣的寫話訓練,學生們越寫越想寫,越寫越會寫。 通過一系列趣味活動為學生搭建講故事平台,激發學生演故事、寫故事的興趣,讓學生從傳統故事教學的束縛下解放出來,點亮了我們的故事教學,輕松實現了新課標第一學段目標中提出的「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把自己感興趣的見聞寫下來」的目標。③ 講故事的技巧與方法有哪些
一、巧妙開頭
精彩的開頭,一般都很抓人,能夠立刻吸引對方的注意力,把對方帶入你營造的氛圍中,讓你的故事成功了一半。
l 順敘。快速列出時間、人物、地點、事件,製造懸念。
舉例:半夜十二點,我一個人在公司,忽然有人拍了我的肩膀。(拋出懸念)
l 倒敘。先拋出出人意料的結果,然後再娓娓道來。
舉例:我一個月胖了二十斤,只因為那件事。(引人好奇,忍不住追問)
二、分清主次
講故事的時候,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同一件事情,同一個故事,有很多的功能和角度,能夠表達很多的觀點,要學會根據講故事的目的,去進行闡述。同時,要分清主次,詳略得當,不能太貪心,什麼都想講,就會讓人厭煩。
舉例:楚霸王自刎。
想要突出項羽的英雄氣概,可以說「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想要突出項羽的缺乏遠謀,可以說「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三、注重邏輯
採用單線程的敘事方式,並加入清晰的時間線,在故事中想要表達的行為,要緊密圍繞你想講的重點。方法:砍掉所有枝節,直接表達你的主題。
舉例:好萊塢經典敘事方式的步驟是:
人物慾望人物行動人物遇到困難人物解決困難。
四、描述細節
學會講述細節,有助於讓故事更動人,讓人物能夠凸顯。描述他人時,不要只會用形容詞,因為這很沒有個性,而要將它變成個性化的細節,用生活的片段或細節或場景,去刻畫人物,這樣才會更生動立體,更有畫面感。
舉例:形容人很主動。
普通描述:他真的很主動。
細節描述:他面對任何人的時候,都會主動上前熱情擁抱,雖然撲空的幾率很大,但是他也依然堅持。
普通描述VS細節描述:後者更有畫面感,讓人印象深刻。
五、善用修辭
上學的時候,老師教給我們很多修辭方式,如比喻、擬人、通感、對比、誇張等。這些修辭,對講好故事,有很大的用處,能夠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
舉例:吃完飯,覺得肚子很飽。
不用修辭:我吃的好飽飽飽飽飽....
善用修辭:我吃的好飽,像是一隻吸飽血的蚊子,肚皮發亮,再也動彈不得。(比喻、誇張)
不用修辭VS善用修辭:後者更生動形象,富有趣味。
六、加強幽默
給你的故事加點幽默,這會更加抓人。
l 運用反轉。通過前半段,將讀者拉倒一種邏輯場景,後半段又拉倒另一個邏輯場景。
舉例:朋友圈的點開全文,前半段「有小偷溜進我家,到處找錢——」,點開後半段是「後來我們一起找了起來。」
l 運
④ 小朋友講故事的技巧與方法
1.媽媽對兒童語言的使用要得當。
所謂「兒童語言」,並不是指的媽媽模仿孩子「吃果果」、「看車車」一類的「娃娃腔」。這類語言不但語法混亂、用詞不當,而且長時間使用還不利於孩子的語言發展。真正的兒童語言,是媽媽用淺顯的語意、短小的句式、豐富的感情,所表達的生動且富於啟發性的話語。
媽媽使用這樣的語言時,要盡量減慢語速,要能說清楚每一個字,並啟發孩子多做聯想,以此來活躍他的思維。當然,這種語言也不能一直使用,孩子到了四五歲的時候,媽媽就要盡量不再使用這類語言,要讓孩子接受正常的說話方式。
2.要學會選擇合適的小故事。
一些經典的小故事,除了能教給孩子勇敢、善良、誠實等好品質外,裡面所包含的知識也能激發起孩子的學習慾望。當然,媽媽要學會選擇合適的小故事。
合適的小故事,應該是故事內容積極向上,又包含有一定的知識內容,且具有可讀性。媽媽在給孩子讀故事之前,先要自己瀏覽一遍。最好不要邊講邊看,那樣可能會破壞孩子聽故事的興趣和故事的價值。媽媽要多尋找一些貼合孩子學習需求的故事,只有提起了孩子的興趣,他才能更好地學習。
3.要能用故事來啟發孩子的思維。
媽媽要能明白這樣一點:小故事不是只讓孩子安靜地聽著就好了。媽媽要善於運用小故事中的內容,來啟發孩子加入他自己的聯想,要讓他從小故事中學習知識內容、學習道德品質。而且,講故事不僅可以傳遞知識,更是一個開發孩子智力的教育過程。
4.聯系生活場景,隨機進行教育。
媽媽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也不一定要很刻板地按照故事書中所說,從頭講到尾,一字不落。媽媽完全可以根據孩子的現實情況,將小故事進行改編,使其符合孩子的真實情況。通過將故事和孩子的生活場景相聯系,讓他感同身受,這樣的教育會讓他更容易接受。
若是媽媽想要激勵孩子學習,提高他的學習興趣,就要多找一些愛學習的小故事。媽媽可以將孩子生活中的場景編進小故事中,在必要的時候,講給孩子聽,引導他自己進行反思,使他逐漸愛上學習。